时间:2023-01-13 22:40: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可持续发展定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了《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行至中盘。人民银行相继印发了多个办法和通知,进一步规范我国支付清算管理。
可以说,支付产业已进入规范发展和优化调整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支付产业如何坚决执行国家政策、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坚定行业发展信心,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产业前景广阔
首先,我国支付产业整体向好的发展形势没有改变,行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国支付清算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通过运用新科技、拓展新业态、开展业务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降低支付成本,提高了实体经济资金运转效率和便利性,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成效显著提升,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
在我国支付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人民银行寓监管于服务,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监管理念创新、监管制度建设、监管手段和工具运用以及外部协作机制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支付清算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支付风险隐患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和发展之中,给支付产业带来了新的广阔发展空间。支付产业依然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和红利期。
一是我国支付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为支付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增强了居民的消费支付基础和信心。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和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消费不断升级,拉动了支付服务需求。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安排不断完善,跨境支付服务需求不断增强,我国支付产业逐步向国际化发展。另外,随着我国消费主力转向80后、90后人群,对支付服务方式和支付产品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多。
二是市场和技术创新蓬勃发展,为支付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支付产业是一个市场与科技优势集合的产业,在运用新技术、满足新需求以及引领新业态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产业环境和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如智能终端的爆发式增长、4G移动通讯的普及和5G的开发应用、网络资费下降以及支付受理环境的完善,推动了移动支付迅猛发展,成为支付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随着支付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支付成本显著下降,支付服务场景日益丰富,服务体验不断提升,消费者和商户享受到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支付服务已成为经济运行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和创新活力因子。
三是支付服务快速发展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持续的产业聚集力。
支付服务特别是新兴支付服务快速发展,在各类商业模式和业态中作用日益凸显,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涌入这一领域,形成了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如手机厂商开始积极参与移动支付市场。同时,支付服务与电子商务、机具制造、介质生产、信息技术、数据服务等行业不断融合,促进支付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如一些安全技术企业在反欺诈方面积累了技术和经验,把支付领域作为重要的业务拓展方向。
四是国家鼓励创新与服务、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不变,构筑起支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支付产业是涉及经济金融和社会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国家积极鼓励和引导支付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突出安全、便民、高效的发展导向。当前对行业的规范和整治工作,最终也是为了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防止行业出现大的起伏和波动,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支付产业快速发展,暴露出的风险和问题依然不容回避,亟待稳妥解决。
如账户管理方面的问题,个人账户开立便捷,一些社会公众对账户不够重视,管理不够完善,出借、出租乃至非法买卖账户信息时有发生,账户实名制有待进一步落实。再如无证经营支付结算业务问题,已经出现多起风险案例,客户资金被挪用、信息被窃取,商户受损失,甚至引发。还有机构内控薄弱的问题,部分机构为抢占市场和应对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管理标准,形成行业安全管理的“洼地”,部分机构的业务系统建设投入不足、应急措施缺失,系统中断、数据丢失等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从发展生命周期、产业价值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综合来看,支付清算还是一个方兴未艾、内生动力十足的新兴产业。支付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机遇要大于挑战,动力要大于阻力,前景广阔,前程远大,这是发展的基本格局和主流方向。因此,我们要对风险和问题有清醒认识,同时更要坚定产业发展信心,化挑战为机遇,再接再厉,持续推动支付产业更高水平的发展。 安全与效率
其次,要辩证、具体和动态地认识支付产业安全和效率的关系。
安全和效率是始终贯穿支付行业发展的两条主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辩证、具体和动态地认识支付产业发展中安全和效率的关系,是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银行制定和优化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一是要辩证地看待安全和效率的关系。安全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安全的目标。安全是支付信心的保证,保护支付安全通常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规则,以指导市场主体有效地识别、监测和管理各种风险,确保支付服务体系稳健高效运行。效率是支付行业发展的动力,支付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资金占用、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和高效支持。
安全和效率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必须统筹考虑,不可偏废。一方面,只讲效率不顾安全,将使消费者资金财产、支付服务市场主体甚至整个行业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中,也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没有绝对的安全,过度地附加安全措施而不考虑效率,可能给正常的支付活动造成负面影响,或者扼杀一些可能推动行业发展的创新。从支付服务的本质特征看,安全具有一定优先性,应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如果确需牺牲一定程度的安全,就必须有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具备足够的风险补偿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是要具体地看待安全和效率的关系。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体现和落实在业务及决策之中,也是政策制定和发展导向的一个重要考量。比如,人民银行实施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分类管理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分类管理实施前,支付机构由于作业方式的限制,在支付账户开立上难以达到与银行一样的审核要求。
另一方面,网络银行、直销银行等新业态在开户上也难以达到传统银行的审核要求。如果简单地从安全角度出发加以限制,那么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业务创新乃至生存发展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如果只注重便捷和效率,账户实名制的根基就可能发生动摇,也会影响到监管规则的公平性和市场秩序。因此,人民银行对个人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实施了分类管理。账户开立要求越严格、实名认证强度越高,账户的功能越全;账户开立越便捷、实名核验不充分,账户的功能就要受到一定限制。
再比如,按照“大额支付侧重安全、小额支付侧重便捷”的管理思路,在要求大额支付必须采用多重认证方式确保安全的同时,允许在“云闪付”等小额便捷支付中采用免密方式。这些都是政策层面对平衡安全与效率原则的具体运用。
三是要动态地看待安全和效率的关系。安全和效率的平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支付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发生时,不同的参与主体、社会群体对安全和效率的需求都是不断变化的。
在一段时期内,安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那就需要我们集中提升安全水平。以近期着力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为例,针对电信诈骗中ATM转账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重要资金渠道,我们要求调整个人ATM非同名转账的出(到)账时间。尽管这一临时性措施确实会对部分正常需求产生影响,牺牲了一些便捷,但为有效保护弱势群体资金安全、切实阻断犯罪分子诈骗的资金流,有必要在特定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特殊措施。
当然,未来随着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效率可能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那时就需要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优化提高支付效率和便捷性。我们要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有更大的回旋空间,实现更高水平上安全和效率的统一。 行业共治
第三是举全行业之力,精诚合作,促进行业规范持续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汇聚行业力量,行业性问题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共同解决。因此,行业各方都要加强责任意识,和衷共济,齐心协力,既要做“团结派”,也要做“行动派”,共同把行业的事情做好。
一是市场机构要坚持责任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
行业发展和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市场机构。各机构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做行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和有关各方一道把行业的事情做好。各机构要转变观念,强化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发展观,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支付安全和服务规范。要强化案件防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构内控治理,建立健全包括运维、风控和审计在内的“三道防线”,提升风险合规部门的权限和独立性,形成发展与风控、创新与合规的内部制衡。要推动在身份识别、交易验证、支付标记化技术、安全算法、芯片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提高支付安全的现代化水平。要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的要求,坚决把住资金转移这一关键节点,使支付清算环节成为犯罪分子难以逾越的屏障。
二是支付清算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会员单位良性竞争、协同发展,组织和协调好相关利益群体的行动,共同应对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挑战。行业自律组织在推动行业规范、协调发展中负有重要责任。
作为支付行业全国性的自律组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要深化和推动行业自律,加强和改善行业服务,切实维护行业利益和消费者权益。要根据监管政策新进展及市场发展新动向,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行业规则及服务标准。要强化约束机制,对于违反自律规则的行为要严格落实惩戒措施,树立自律规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特别是在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方面,支付清算协会要积极发挥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推动会员单位细化各项举措,形成行业的协同行动。要牵头组织全行业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行业黑白名单机制,筹建反欺诈实验室,建立和优化可疑交易模型,为行业提供风险信息和欺诈行为的模型及案例,实现行业风险联防联控。
三是大力推进科学监管,不断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监管者和支付设施重要的建设者、运营者,人民银行将坚决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加快监管转型,实施科学监管。
一是注重适应性监管。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合理把握监管力度和节奏,及时评估监管政策的适应性并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二是注重服务型监管。人民银行要不断改进服务,坚持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要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寻找监督管理与市场关系的“舒适区”、政策意图和市场意愿的“共鸣区”,使监管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为行业主体排忧解难。
三是注重均衡性监管。既要用西医的手术刀切除病灶,也要拿中医方子强身固本,做到刚柔相济、张弛有度。不搞下不为例,也不搞不教而诛;不搞隔靴搔痒,也不搞矫枉过正。注重引导市场预期,不断提升监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首要目标,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通过进一步转变水管理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不能光靠建设蓄水和调水等工程,必须进一步转变水管理模式.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水利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措施,也是对待统水利观念的最大挑战。
要统筹好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水利水电工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贫困、改善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水利水电工程也会对生态产生不利影响,必须处理好开发与保扩的关系。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河流或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和保护措施。
要始终把农村水利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领域。目前农村水利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制约农村水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水利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不断推进,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日益突出,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困难和问题。重点是加快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建立职责明确、运转协调、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立以公共财政体系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
在把握好上述“五大问题”的前提下,要突出抓好“六项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努力解决水利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和水土流失等四大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杜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十一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加强防洪体系建设,保障防洪安全。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治理,重点防洪区达到规划标准,特别要加决淮河治理,按期完成治淮任务。初步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多年平均洪涝灾害损失率降低至1.0%以下。加快嫩江尼尔基、广西百色、湖南皂市等防洪控制性枢纽建设进度,早日发挥效益。实施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河口的综合治理,重视中小河流防洪建设,提高流域综合防洪能力。进一步完善防洪预案,提高防洪应急管理能力。加强防御山洪和台风灾害工作。
保障饮水安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按照安全饮水标准,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相结合,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相结合,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全国70%的高氟水病区村、所有的高砷水病区村要完成改水,东部发达地区争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监督管理。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科学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和区域水利规划,基本完成主要江河省际水量分配,逐级明晰初始水权,确定用水定额,初步建立起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制度,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水价改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73立方米降低到120立方米以下。
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按计划建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加强对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重视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易旱地区和严重缺水城市抗旱预案。在充分挖潜的基础上,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
做好水利工作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实施保护生态与环境的措施。开展水利工程运行生态评估工作。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调度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保护生态的作用。完善水功能区划管理,实施纳污总量控制,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56%提高到60%,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38-03
为了应对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21世纪初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单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新型教学人员应运而生。但近年来研究表明,信息技术教师已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一大病源1,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难以适应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需要,一方面却出现“一线缺乏信息技术专任教师与高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却不愿来”的师资困境,陷入专任教师缺乏、师资给养难以持续补充的恶性循环之中。认真反思这些问题的背后,必须看到,信息技术教师角色超载,承载太多的使命与责任,重新认识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明确其职业定位,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定位刻不容缓:来自文献梳理的剖析
信息技术教师到底做什么?显然这是一个很不值得一提的问题,但却是困惑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难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理所当然是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但现实却是信息技术教师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能否对等还有待确定,“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角色定位模糊,专业特殊未被认可”2已成为国内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
自2002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与K12信息技术教育论坛联合开展了“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专题以来,有关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专业发展的研究引起各方重视。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网上可搜索到2011年12月份之前的文献有1447篇,通过整理,得到“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职业(专业)认同、课程价值认同、教师角色定位、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文献近113篇。
“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文献达到近35篇(其中期刊文献27篇、硕士论文8篇),涉及地区为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青海省、辽宁省、陕西省、江西省、浙江省等部分地区,资料表明: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处于求生存状态,3边缘化现象严重,不容乐观。
在“职业(专业)认同”方面,文献有9篇,主要集中在2008年至2011年。职业认同度低,专业认同度低,职业倦怠现象普遍,特别表现在低成就感上,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张兵,孙淑晶等4(2008)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个体人格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课程价值认同”方面,有5篇文献,解月光5(2005)、刘向永等6(2011)通过调查与访谈,都指出了一个极为尴尬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对课程的理想认同程度高,而对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执行效果的认同度却普遍偏低。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有26篇文献,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直接决定着信息技术学科地位与价值,但文献表明,教师专业信念低7、自我效能感差89等都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很明显与信息技术教师当前职业特点与工作性质有着根本的联系。
在“教师角色定位”方面,有28篇文献,文献表明: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多重角色存在,工作范围广,教师角色普遍超载,承担着与其身份并不相符的工作内容,工作没有主次,“超级打杂工”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代号,使其难以完成真正的历史使命。马晓玲等10(2011)根据调研与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已有研究,将信息技术教师角色按工作性质和相关性分为三类:(1)信息技术教学人员:承担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培训、学生参加竞赛的辅导、校本课程的设计等工作。(2)技术人员:承担电教设备维护、教师办公室电脑维护、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网络硬件维护、机房维护、校本课程开发、校园电视台维护等工作。(3)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和网络的设计、规划和建设。有一线教师更为形象地将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概括为“负责学校里一切与电有关的工作。”11戴卫芳12(2008)分析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冲突主要表现为:①作为具体的生活者和全时空的工作者的角色冲突;②作为全能的工作者和具体的工作者之间的角色冲突;③作为先进技术的代表者与具体的工作地位、待遇之间的角色冲突。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冲突的根源在于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偏差”。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王问洋13所指出的信息技术教师“学科回归现象”(即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伊始从其他学科转行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开始回归原有学科)令人深思,有谁会从事一个前途未卜的职业呢?由此引发出一个新命题:信息技术教师地位该如何得到认可呢?
数据显示,在信息技术教师的真正教学舞台上,由于师资少,工作量大而杂,信息技术教师的精力不够,应付成为常态。2008年教育部科技司与教育部启动的“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历时两年,在全国(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自治区之外)的3091所中小学进行调研后,指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占所有教师的4.5%,平均每所学校有1.5名信息技术教师,平均每位信息技术教师负责245名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14而笔者在2009-2011年所了解的情况表明,平均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承担20节左右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此情况下,再加上其它杂活等,即使是信息技术专家教师,当超负荷工作成为常态时,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教研与个人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创新性突破也只能偶尔为之,15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信息技术教师主要面临如下困境:职业被边缘化,职业认同度低;职业压力大,职业倦怠现象普遍;专业认同不理想,专业信念弱;工作性质复杂,难有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职业前途不明朗等问题。追根溯源,不难发现,职业定位刻不容缓,制约着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会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进程。
二、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定位的现实意义
1.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内在呼唤
2001年初,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中强调教师是专门化的职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该要具备相应资格标准。那么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明确职业性质,是教学岗位还是管理岗位,或是专业技术岗位等已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其从业标准的制定,决定着信息技术教师的评聘,还原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神圣而专业化特点。
回顾历史,信息技术教师之所以肩负教学、管理、专业技术等多重角色,这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初期专业人才稀缺时的产物,也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做出的牺牲与贡献。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岗位将必然推动相应的人事改革,否则缺乏专业人员支撑的教育信息化只会是一纸空谈。2012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中专门指出“明确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以此为契机,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定位已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对信息技术教师自身价值的肯定与尊重,更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在呼唤,必然将成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与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关键。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2002、2007两次关于“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的专题调查中,基层一线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均表达出“生存态度决定专业命运”、“有才才有位”等坚强面对的自信,这着实让人为之感动。但必须看到,这些一线坚强的声音也直接反映出他们对职业认可的期盼,近三年来“课程教师”、“学科教师”、“专家型教师”等表述不断出现在学术文献之中,直接折射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对课堂教学这一核心职责的热爱与追求。历史已证明:仅仅期待一线教师个体的努力与甘于付出,是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负责,定位已是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群体专业化发展必须首先跨过的一个坎,一个恰当的位置才能明确责任与义务,也才有信心去付出,开出花,结出果,做出应有的贡献,积累应有的职业自豪感,最终实现课堂教学创新与价值。
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培养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的归属和落脚点,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其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最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职业定位好,才能做好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工作,在学科课程定位方面开展有价值的探索,实现单纯的技术学科向实践性、探究性学科的转变,使学生能充分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其他学科内容,“生成”出内涵丰富、有创意、有生命力的成果或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对外部世界有敏锐的洞察力,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改变传统世界的冲击力。
论文摘要: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起源和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主要方法。
一、引言
现代环境下,教育需要承载起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责任。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开始提出,并很快成为得到广泛认可和大量实施的教育理念。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中学阶段作为人生中重要的教育阶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不但能够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于培养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基本论述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同机构和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认识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需求的发展,但不损害后代需求的能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有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超过支持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等等。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目前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一般更多地停留在道德上的约束,强调的是人们对社会和环境进行充分的预防和风险控制,进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最早是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其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开始被广泛接受。2005年3月,联合国大会正式颁布了《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宣布在2005年至2014年这十年的时间中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中,环境保持与保护和持续生产与消费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主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人们的环境保持与保护观念,使人们充分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相互联系。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主要方法
实际上,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领域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也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能够广泛应用于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方法。
1.在化学教学内容中充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中大量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进行教学,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与现实社会综合起来,从中渗透环境、人口与化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能力。例如在进行化石燃料知识点的教学中,除了讲授石油的特点、组成以外,还注意要求学生掌握石油的加工过程,包括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以及裂解。在此过程中。针对当前能源短缺与化石燃料产生污染的问题,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通过列举身边事例,使学生了解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其中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组织讨论如何进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并尽可能形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将“白色污染”的问题作为例子,“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是国际环境和化学领域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如何处理方面,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高分子键的断裂方面人手,提出当前受到广泛重视的生物降解材料就是一种有很多键的高分子材料,废弃后,可以通过相应物质的加入产生化学反应,使高分子键断裂,从而完成降解过程。这样,通过化学的力量形成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导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认为,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例如可以列举当前给人类带来巨大影响的各种环境问题,组织学生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例如城市中广泛存在的大气污染,要求列举通常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人类应该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进行治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多查阅资料、深化认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大的提高,同时从思想的更深层次上也培育了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通过这些类似的活动,建构学生在环境、社会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多方面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探究精神与能力。
3.在情感导人和价值观层面灌输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等。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入当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将唤醒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情感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人类的发展需要教育,要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化学学科与环境、能源、资源等紧密相连。中学阶段又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选取中学化学教学为切入点。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促进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群,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首先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影响,最后讲述了新的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只要各种发展形势相互协调,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的制约,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而过度影响其余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反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尽量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震荡。可持续发展应当尽量延长发展周期,保持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下跌稳定。稳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法理论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固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经济法的固有概念强调对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和正当利益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法也强调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是一国一地的公平正义,是短期内的公平正义,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违背。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注重结果公平到注重生态公平。经济法以法律的手段强制的完成对市场的干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公平。经济法更多注重的是实质公平,是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为这种公平增加了一个时空的概念。经济法的公平应当建立全球公平和对后代公平的理念。
(2)从注重社会效益到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经济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运作,保证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考量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尺,对于生态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要求经济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效益和长效发展机制。
(3)从注重经济秩序到考虑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是传统经济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对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经济法的约束范围。经济法也应重新定义生态秩序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3.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时候,经济法中的法律关系也必将被重塑。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在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经济法主体的变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新的经济法责任。
(1)主体的变迁。传统的经济法主体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调控;一是市场规制主体。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地域的、当代的、受经济法约束的主体。
而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当代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法的时间广度上的影响。经济法约束的不再只是当代人的行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享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权利,但同样要保证现有资源能够被后世利用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消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都不再是“公共产品”,而变成了稀缺资源。
当代人特别要理清这种对公共资源对后世的共有权。当代人对公共资源过分消耗或破坏的行为或许不会危害当世,但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会危害到后代人的权利。
(3)新的经济法责任。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责任必须要在原有经济法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对于经济法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经济上的赔偿,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
二是经济上的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
三是行为或者资格的限制,对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进行取消资格的严厉惩罚。经济法应当立足于以上三点实施新的责任和惩罚制度。
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法发展模式,主要作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产生要求。
经济法的理论创新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不但对经济法的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改变了经济法的责任主体。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理论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更加完善。
[关键词] 农业与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43-0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延伸到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参与市场竞争重要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问题备受社会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我国农业领域基础薄弱,农村经济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就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山东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山东省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对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山东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意义。
1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分析
1.1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分析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领域一个重要的关键性概念,其直接影响到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途径的选择。但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概念,众多学者对这个概念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解和解读,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说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农业研究人员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他们对概念定义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营和战略性的体现,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选择科学品种,确定如何提僧土地肥力对策,对种植制度、耕作方式、轮做方式以及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确定,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降低成本支出,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保证农业生产和盈利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从环境研究学者的角度分析,将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定义为一种向着更大使用价值,资源更有效利用的农业,并保持农业和环境的平衡不断向前发展,确保一定的生产率和收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物;最后,《登博斯宣言》中关于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定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含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由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制定发展目标的软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注重整个社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不同领域研究学者就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定义分析发现,我们在认识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是曲折进行的,未来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研究。
1.2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
首先,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首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加快发展,这对对于发展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发展过程中要保证通资源、环境和人口相协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其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重复利用土地资源,在单位面积中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满足社会大众的物质需求;再次,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将发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与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结合起来;第四,农村人口数量得到控制,质量显著提升。控制好人口增长速率,提高人口质量,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最后,农民经济收入持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适度,技术措施先进,结构合理,品种多样化,品质优异,实现高产、稳产和低耗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1 发展生态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化现代农业道路
首先,要尊重保护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积极鼓励农民群众流转土地,发展多种形式的湿度规模经营;其次,强化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合作,注重保护农民群众土地和财产收益。结合不用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生态农牧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提高生态农牧业的经济效益。
2.2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首先,实行点面相结合污染源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大农业环境执法力度,控制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农业生产中全面推行侧扑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禁止使用高度高残留的农药;其次,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注重种养结合,对土地进行科学治理,采取土地开发和复垦等措施,为农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最后,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设完善的农田防护体系,为农业生产创建良好的生态效益。
2.3 建立多元化的合作组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大力培养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专业合作组织,采用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将农民群众集中起来生产经营,不断解放农村劳动动力;其次,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扶持和建立一批社团性的协会和非正式组织,代表广大农民群众,表达群众的诉求,提高农民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再次,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完善组织保障,要进一步公开组织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增强组织的自我约束能力;最后,紧急围绕生态农牧业发展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将各个生产环节细化,带领农民群众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态农牧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王书洲. 关于我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J]. 新经济. 2016(06)
[2] 张金凤. 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J]. 吉林农业. 2016(11)
[3] 王立宇. 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旅游;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35 — 02
关于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很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过去的农业术语中,它被称为优良的饲养或管理。它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罗马社团于1968年成立,这被看作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社团出版物在1972年达到了高峰,它概述了需要更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应当受到足够重视和高度关注。1980年,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自然保护国际联盟(IUCN),了世界级保护战略:它同时带来了谨慎的有时甚至是消极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的想法,和积极的但有时有些粗心的开拓进取者的想法。它为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的出版打下了基础,这份报告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们共同努力工作而发表的出版物。根据布伦特兰的报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全球峰会上,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这种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模式,成为最经常被引用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旅游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周围。但是理论在成为实践之前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讨论和研究,所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得到逐步发展。直到近些年,可持续旅游的概念才慢慢地得到了广泛认可并逐渐实施。被最广泛接受的可持续旅游的定义是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他们把它定义为:旅游业通过管理和连接资源的方式,包括经济、社会和审美需求等等,来维护文化的完整性,保持基本的生态程序、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保障系统。旅游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一些评论家认为它起源于中世纪的朝圣之旅。但旅游业真正作为比较潮流的事物和重要的产业,是在二战后开始兴起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开始于1950年,收录了25万国际旅客。旅游业开始了迅速地崛起,在1950-2007年期间,为6.5%。 2007年,在全球范围内共有9300万国际游客,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期待着在2020年国际游客数量达到1.6亿。然而,更多的人选择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旅行:因为相对于出国旅游,这显得更加方便和容易。经过50多年的经济增长,人们早已经忘记了旅游业以前的样子,即使是从事旅游业的人们。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
毫无疑问的是,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有许多关联。从相似的部分来说,可持续发展有三个要点,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维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表达了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人类欲望的观点。从不同点来看,前者所包含的范围更广泛,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后者主要作用于与旅游业有关的事情。在一般情况下,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可以是这样的:整体上,它们属于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局部上,他们有一些重叠的区域。
然而,当我们试图解释这两个概念时,把它们相互孤立起来分析会显得不成熟,因为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典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正如亨特的观点,详细分析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业,四大阶段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四大阶段依次为:提倡、警示、替代和以知识为基础的阶段〔1〕。
1.在提倡阶段,因为二战后经济的需要,作为一种新的无烟工业,旅游业得到了宣传和发展。
2.在警示阶段,因为旅游业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就像对环境的破坏,对当地文化的入侵,穷人和富人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这些已经影响到了稳定的社会框架。
3.在替代阶段,人们试图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同时为游客和当地人带来收益。因此,一些新的旅游业术语应运而生:比如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等。
4.在以知识为基础的阶段,旅游业得到更明智的运用,例如,使旅游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立非政府组织等。
如果我们不只限于旅游相关的东西,而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同样使用四个阶段的方法,那么很容易看到这个理论也同样适用。例如,由于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性危机也随之而来,如人口膨胀、气候变化、水和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和收入问题等等。人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更多和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于1987年被提出之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这同样是一个完整的四大阶段模式。
亨特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可持续旅游不应该只关注自身,也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2〕。同时,作者提出了四种抽象的方法来解释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四种方法是:通过旅游规则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品为主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为主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幼态持续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幼态持续的旅游业意味着旅游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应该是有所限制的,即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应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旅游相关设施的负面影响。就像巴特勒〔3〕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中的观点,他认为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尽可能首先鼓励个人的冒险旅行或一小群游客的旅行,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资源环境。因此,可持续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显著的。因为在任何地方,如何保护环境,或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持续旅游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范围甚至可以扩展到全球性的问题,如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等。
张凌云提出的观点认为,单就旅游业来说,可持续旅游看起来似乎并不存在,因为它仍然可以与广大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有关联,也可以说可持续旅游的商业角色仅仅是其一个职能〔4〕。同时,可持续发展也不能单独工作,它需要配合或大或小的市场和企业。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许多农村地区,旅游业不仅为企业服务,它也可以当做一种工具,来保护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地方特色的发展。而且,通过旅游获得的收入也可以用来进行城市的发展建设,保护文化遗产等等。旅游业的发展在提高就业率和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的关系就像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如果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可持续旅游就是负责旅游相关事物的下属部门。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概念,因为它更偏向于单一方向。因此,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作为大的前提,可持续旅游则不能单独成立,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可持续旅游对环境保护等做诸多方面的贡献。从这个方向来看,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天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我们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在环境和资源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碳排放量增加,海洋环境恶化。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外来事物对当地的负面影响,旅游收入的分布不均,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等。简而言之,有四个原因使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困难:第一,说的人永远比做的人多,建议和意见很多,但是有实际行动的人却很少;第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发展经济,所以人们一直无限制地扩大旅游业,这使得压力来自需求;第三,尽管对环境的保护和相关的知识在升级,但仍有一些人信奉“享乐主义哲学”,只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旅游活动;最后,几个孤立的态度转变显然是不够的。
通过了解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要满足三个方面的需求:保护生态、游客满意度和当地的需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它应该满足当地人的需要,它应满足旅游和旅游业的需要,它也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当地的文化和其他资源。
可持续旅游的意义并不是阻止旅游业的发展,而是经营旅游业,使它在几个方面之间达到平衡。旅游业可以联系到很多元素,如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多种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如酒店、餐厅、交通、旅行社等。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因此,在这些方面达到平衡,不仅对可持续旅非常重要,甚至对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穆勒在1994年提出了一个旅游发展的魔术五边形〔5〕。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有五点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状况、当地人的幸福感和未受破坏的自然资源、健康的文化和客人需求的最佳满意度。魔术五边形对当今的情况是有用的,因为这五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容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正面影响和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它也增加了对社会环境的关注,使只追求经济发展的一些人得以冷静。要知道的是,可持续旅游是一个带有奖励的尝试,尤其在当今社会,这种尝试更加必要。
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他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就像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可持续旅游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有时这种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可持续旅游有其自己的特殊区域,通过分析和研究,了解这种辩证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可持续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的约束作用显著。这些无疑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内,为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美〕科特雷尔·亨特.针对需求重新构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可持续旅游杂志,1995,(33):155-165.
〔2〕〔美〕科特雷尔·亨特.可持续旅游作为一个适当的范例〔J〕.旅游研究文献,1997,(24):850-867.
〔3〕〔英〕理查德·巴特勒.旅游区域周期的概念演化和管理启示〔J〕.加拿大地理学家,1980,(24):5-12.
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as proposed five contents of the post evaluation of expressway for sustainable on the expressway project which are about social, economic,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and technique. Then the post evaluation model of expressway for sustainable on the expressway project based on fuzzy combination has been built.
关键词: 高速公路;模糊组合;可持续发展;后评价
Key words: expressway;fuzzy combination;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ost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079-02
0 引言
高速公路是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国家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及其发展的速度是空前未有的。但同时这种空前未有的高速发展势必会产生一系列从未遇到的次生问题,对这些次生问题如不进行及时的解决,将会有碍于高速公路的良性发展,并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怎样有效的总结既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如何让高速公路发挥出完整的效益,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而我国又正值快速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的时期,如何科学的管理好高速公路,如何充分的利用好高速公路,使之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便提出了后评价研究课题[1]。
1 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类型的一般定义,并考虑高速公路运输的本质特点,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到以下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在考虑环境和资源容量的前提下,协调高速公路内部和综合运输体系之间相互配合,维持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种效益和影响之间的动态平衡,发挥显著的外部效益,配合当地区域整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的内容
高速公路的目标持续性评价作为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强调公路建设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技术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高速公路可持续性发展后评价就应包括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和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2,3]。
2.1 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人类的需求可分为基本生理需求和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有限的社会资源以及环境承受能力便要求社会在分配关系、就业、文化教育、卫生健康、人口控制等方面作出调整,最终与其达到动态平衡。高速公路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意义在于探究项目对于社会安全、文明、公正的影响并做出诊断,筛选出能够服务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促进社会目标达成的利国、利民项目。
2.2 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沿线地区经济和运量的增长持续性以及经营获利的长期性等都是公路建设项目长期利益的主要内容,也是投资者们在衡量项目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侧重点。高速公路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从具体情况上讲,前者的建设与运营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肯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此一来,必能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后者的发展快慢则直接影响交通运输的需求量,这一点,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持续性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
2.3 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 在高速公路建成并运营一段时间后,交通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路网交通改善情况、服务水平是否达到一定标准等均需要利用公路建设项目技术评价指标去验证鉴定。该评价的合理性也将从宏观的角度促使整个高速公路的路网布局也趋于合理与完善。
2.4 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高速公路从开始建设到运营阶段都会使沿线区域的整个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高速公路项目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在于监控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周围环境不受破坏,使高速公路与周围环境能够和谐、共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2.5 自身盈利能力指标 高速公路开始运营后,以其真实的各项数据对项目做财务评价,分析计算项目直接产生的财务效益及费用等财务评价指标,得出其盈利能力、清偿能力等财务状况,以此通过一些可取的方法使项目的自身盈利能力提高,尽快达到预期的运营效果。
3 基于模糊组合理论的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模型
在高速公路可持续后评价研究中,由于“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之间的差异同样含有上述定义的“不明确性”,以及概念的区分不清,从而形成了系统安全状况的模糊性。因此,本文选取模糊组合评价理论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模糊组合评价模型是以工程模糊集理论为基础来建立的,其基本原理为:
3.1 建立工程可变模糊集 工程可变模糊集合的定义[5]:设在论域U上的一个模糊概念A,U中的任意元素u(u∈U),相对于相对隶属度函数连续轴上的任一点,u对于表示吸引性质A的相对隶属度定义为?滋A(u),对于表示排斥性质Ac的相对隶属度为?滋■(u)。
根据对立模糊集定义可得:
V={(u,D)|u∈U,DA(u)=?滋■(u)-?滋■(u),D∈[-1,1]}(1)
A+={u|u∈U,?滋■(u)>?滋■(u)}(2)
A-={u|u∈U,?滋■(u)
A0={u|u∈U,?滋■(u)=?滋■(u)}(4)
其中:V――模糊可变集;
A+――吸引域;
A-――排斥域;
A0――渐变式质变域。
3.2 建立相对差异函数模型 设X0=[a,b]为实数轴上模糊可变集V的吸引域,即?滋■(u)>?滋■(u)区间,X=[c,d]为包含X0(X0?奂X)的某一含上下界的范围域区间,M为吸引域[a,b]区间的中间值,由模糊可变集定义可知[c,a]与[b,d]均为排斥域,即?滋■(u)
设x为实数轴上任意点的量值,根据值x与吸引域X0、范围域X的关系,求出相对差异度DA(u)。
1)若x落入点M左侧:
DA(u)=(■);x∈[a,M]DA(u)=-(■);x∈[c,a](5)
2)若x落入点M右侧:
DA(u)=(■);x∈[M,b]DA(u)=-(■);x∈[b,d](6)
3)若x不在范围域X内:
DA(u)=-1;x■(c,d)(7)
3.3 模糊可变评价计算公式 设评价样本的评价指标体系为R=(r1,r2…rm),为得到样本相对于各级别的综合相对隶属度,应用公式(8)模糊组合评价模型计算公式,计算出综合相对隶属度:
?滋h=■(8)
式(8)中:?滋h――样本对于级别h的非归一化的综合相对隶属度;
wi――指标的权重;
?滋■(uih)――样本指标Ii隶属于某一级别h相对隶属度;
a――模型的优化准则参数;
p――距离参数。
3.4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根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五项内容得出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通常对于指标体系中含有定性指标的案例,目前较为可靠的权重计算方法的多为层次分析法,本文亦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指标权重[6]。
4 结束语
本文根据高速公路的自身特点,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交通可持续发展、自身盈力能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入手,提出了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组合理论的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刘昌勇.论中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7(7):16-21.
[2]赵海森.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后评价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05.
[3]王建军.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03.
[4]李煜.水利建设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