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3 14:44: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道德经全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顺利召开,为我市的经济发展理清了思路,拟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的要求,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交通环境。20__年,我大队将以学习传达、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为动力,依法履职,强化管理,常抓不懈,为我市的经济建设营造和谐文明、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提高交通事故预防能力。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推动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在解决影响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上下功夫,全面排查治理公路危险路段和平交路口隐患,提高事故预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强化客运企业、客运车辆、客运驾驶人和校车的源头管理,完善基础台帐,建立健全车辆动态和静态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创新勤务机制,提升交通安全管控能力。认真落实“五定”巡逻机制,创新公路巡逻和区域联勤工作机制,将警力部署由国省道向县、乡道路延伸,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强化农村短途客运、乡(镇)逢圩日交通安全管控,着力解决县乡道路乱点、堵点、事故黑点管理薄弱的问题。三是规范执勤执法,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以“三基”工程为依托,强化队伍正规化建设,规范民警的执勤执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客车超员、车辆超速、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逆向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取缔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挪用号牌机动车上路行驶和低速货车、三轮车、拖拉机及大货车载客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四是广泛宣传教育,营造和谐文明交通氛围。落实“十个一”的宣传工作措施,以中小学生、农村群众和驾驶人为重点,广开宣传阵地,构建多层次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平台,深入开展“五进”活动,建设一批交通安全学校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示范点,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
二、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机关效能监察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人民群众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机关效能、服务人民群众是日常性、长期性的任务。我大队将以“交警就是服务,共创和谐交通”为管理理念,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解决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上下功夫,广泛征求意见,虚心接受评议监督,认真整改突出问题,落实各项服务举措,在服务工作中体现人性化、规范化、制度化:纠正违法先敬礼,处罚之前先告知。深入开展“平安问候,安全提醒”。规范和优化车管、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窗口”工作程序,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服务承诺制”,实行“限时服务制”,公开办事服务的项目、程序、手续、要求。公开各项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公开事故处理程序、事故认定结果、损害赔偿调解、违法责任处罚、法律法规依据。做到公正执法、公道办事、文明服务。
三、务实开展工作,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们将在思想认识、资金投入、组织人员、工作措施等方面入手,选派精兵强将,周密组织部署,深入挂点村组,广泛宣传教育,因地制宜,注重长远,认真做好规划建设工作,以务实的态度、以肯干的作风,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办好事,全力建设示范性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经营管理;促销;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224-02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起源于朝鲜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之所以在全球这样盛行,成为风靡全球的大众健身的狂热项目,是因为跆拳道项目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潇洒、舒展的腿法和宣泄激情的发声,使许多人对跆拳道产生了迷恋。另外,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的跆拳道运动可以培养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跆拳道俱乐部伴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和对健身消费需求的增加而逐步发展起来,同时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众体育健身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跆拳道正在以俱乐部和道馆的形式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蓬勃地开展着,跆拳道市场的经营单位也在不断增加。跆拳道俱乐部营销和经营理论方面,还处在欠缺状态,本人通过调查法和访问法对中国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经营、促销等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旨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业内人士的管理和营销提供参考。
一、跆拳道的经营管理手段
(一)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发展新经营模式
1.股份制或协会+公司+俱乐部”模式。跆拳道俱乐部发展从早期协会的集体制、个人制、合作制、要开始慢慢地向新的方向发展,股份制、协会+公司+俱乐部”模式,这样以清晰的产权关系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核心,施行股份制跆拳道俱乐部或协会+公司+俱乐部”模式的目的是通过股份制跆拳道俱乐部建立真正独立的跆拳道俱乐部法人制度,转换原来跆拳道俱乐部内部的经营机构,使社会资源通过市场方式进行有效配置,改革体育部门和协会的管理机制,它也是一种完善公有制的形式。
2.采用联合经营的策略。跆拳道俱乐部(道馆)若想在今后的运营上能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联合经营策略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首先要抛弃独自经营的错误观念,树立联手合作、联合发展的市场观念,主动和其他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媒体公司、娱乐公司、经纪公司等进行联合经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联合经营则可以资源共享以节约成本,有效地规避风险,增强竞争实力,而联合又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资金的联合,即在短期内聚集大量资金,可以快速打开市场,同时也减少了风险;也可以是政策上的联合,利用政策上的优势,减少壁垒、从而节省相关的费用;还可以是业界的联合,与同行业相联合,还可以组合成一个利益整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挤兑的恶性竞争局面。各联合经营的道馆可以在服装、器材等方面一起进货,降低经营成本还可以在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共享。通过联合,共拓市场,在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3.品牌连锁加盟方式。跆拳道俱乐部(道馆)通过连锁加盟可以降低竞争风险、采购成本、管理成本,加盟者可以用很少的代价学习到成功的经营管理与知识,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分享授权者经过长期经营努力形成的著名品牌和信誉从而有力地促进销售,并极大地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同时提高品牌形象和信誉。
(二)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管理科学化
跆拳道俱乐部的管理必须通过健全的工作指导系统,使教练员和练习者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进程的质量和标准,在学习中自觉地贯彻执行,进行自我调控;基于练习者身体素质及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应因材施教;VIP一对一的教学,和小班教学,其次要建立科学化的指导体系,对练习者进行医务监督或训练指导,科学地指导消费者进行健身活动,真正地让练习者学到知识技能,学懂跆拳道的人文理念;达到促进身心健康,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政府宏观调控,合理布局,避免恶性竞争
随着跆拳道俱乐部(道馆)数量的不断增多,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出现了争抢练习者的局面,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展,政府的相关注册单位应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俱乐部布局的合理化,调控城市和乡村的比例,引导各跆拳道俱乐部健康发展。
(四)提高教练员指导水平,持证上岗,统一收费标准
教练的指导是俱乐部(道馆)最关键的因素。一个好的教练可以吸引住一个固定的消费群,所以及时对教练进行培训,定时举办省级以上的跆拳道培训班,提高教练员水平,是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对教练进行适时的系统培训,从“道理念”、“道技术”,到教学训练方法,进行完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对无培训合格证的教练员坚决不予以聘任,从而使教练员队伍规范、有序。各跆拳道馆应根据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及社会声誉,会同地方物价部门按规定标准进行收费,并要依法纳税,注重自身发展的投资,以便做到以馆养馆,自我发展。
(五)聘请体育法律顾问和购买体育保险
目前,中国还没有针对体育俱乐部的专门立法,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来确定俱乐部与行政主管部门、俱乐部与举办它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按照国际惯例,俱乐部应当是具有独立法人的资格的实体,但国内的俱乐部都不具备这一点,从而丧失了独立的生存空间。由于缺乏独立性,当俱乐部与社会其他团体产生纠纷时,外界的干预力量往往压倒俱乐部的自主力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育纠纷解决方式,聘请体育法律顾问科学、合理地解决,不同的体育法律关系进行区别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效率和公正得到完美结合。跆拳道是一种对抗性体育项目,在训练中可能发生一些教练、学员等伤残事故,如果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经营者仅从利润的角度出发,不购买保险,不进行风险的转移和分摊,那么一旦发生人员的意外伤亡所造成的经济后果是跆拳道俱乐部(道馆)难以承担的 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堪设想的。
二、跆拳道的促销手段
(一)采用现代化的促销手段
随着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完善,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设置自己独立的网页或网站,通过网络宣传自己道馆的形象,让顾客了解道馆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选择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开展网上报名,开辟顾客与道馆的共同讨论区,进而提供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网络营销不仅使道馆运作的组织精简,成本压缩,而且还会提升道馆的品牌价值,加强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拓展对外信息的渠道,改善服务,增加顾客忠诚度等,跆拳道俱乐部(道馆)也可以把一些表现优秀学生的训练制成影像资料,通过网络与学员、家长及跆拳道爱好者共享,以之促教、促学,于无形中提升品牌效应。
(二)充分利用广告媒介、电视表演、报纸采访等进行品牌宣传
广告媒介、电视表演、报纸采访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广告、媒介电视表演、报纸采访的优势,宣传自己的特色服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三)重视品牌经营,培育顾客忠诚性,争创办俱乐部(道馆)特色,全面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商品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认知的第一要素,体育产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也是如此。消费者从品牌认知,到接受品牌,到品牌偏好,到品牌忠诚是一个漫长的、易变的、选择的和比较的过程。为此,跆拳道馆不仅要引来顾客,更要让顾客满意,以便赢得顾客的心,从而留住顾客。因为留住顾客不只是顾客数量的维持和增加,更意味着“顾客质量”、“忠诚度”的提高,这些“高质量顾客”是跆拳道馆义务“宣传员”,节约了大量促销费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广告的泛滥,人们对大众传媒越来越缺乏信任,而看重亲朋好友的推荐,尤其是已有经验者的推荐,这就是“口碑效应”和“群羊效应”
三、结论
中国的商业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由于从21世纪初才发展壮大起来,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的经营与促销直接与经济效益相关。目前中国现有的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经营和促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特别是营销的理念和方法亟待解决。我们从营销学的角度,对现存的营销环境和营销策略入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给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使中国的跆拳道行业能够尽快地步入国际的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 林军.福—厦—泉三市区跆拳道馆经营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高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2007:9.
[2] 刘广君.吉林省跆拳道俱乐部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3] 田里,马晓云.营业性健身房经营与促销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舆论引导;导向
一、什么是全媒体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引导优势
当下,全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场,表达渠道多元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引导方式多元化。这样的引导需要新老媒体的密切配合。
全媒体的舆论引导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表达渠道多元化,引导手段多样化。第二,多渠道、多手段引导更利于正确舆论的传播。第三,根据不同的舆论内容,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进行引导。最后,多种媒体相结合,有利于进行持续有力的舆论引导。
在这样的环境下,全媒体配合的舆论引导有如下特点:首先,新老媒体互补性配合,有利于推动事件得到有效解决。其次,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传统媒体可借用互联网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发挥网络互动功能,反映民声、民意、民情。第三,恶性社会事件或灾难性事件的舆论引导,更需利用新老媒体联动,各取所长,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遏制谣言滋生,弘扬社会正气,秉持和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全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方法
随着网络的发展,移动媒体的普及应用,其网罗天下的便利性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因此,不同的媒体应当充分利用其特点进行舆论引导。
1.稳定传统媒体权威渠道和公信力
现阶段,虽然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信息容量和交互性上具有绝对优势,但传统媒体仍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魍趁教逵Τ浞掷用各自的传播特点,及时深入全面地向社会传递正面信息,纠正出现在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以及出现在新媒体舆论中的谣言,明辨是非,传递真实,弘扬主流价值观。传统媒体要以全面、平衡、理性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加强报道策划,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点通过权威人士、政府官员、专家等人之口,直接传递给受众,加强受众的认知感。
2.纸质媒体利用文字和版面优势做好舆论引导
纸质媒体要利用文字表达和版面呈现的优势,将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编者按、背景资料等依据新闻舆论引导需要予以组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在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新闻的同时,用事实说话,传达主流价值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纸质媒体要充分利用平面排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进行意愿暗示和舆论引导,提供理性而客观的评论,表明观点,树立主流价值观风向标。
3.广电媒体声像俱佳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广电媒体的特点是即时性和声像俱佳,广电媒体生动和真实的现场音像能使信息更有说服力。充分利用不同的广电新闻报道体裁,将现场报道、访谈、深度调查、现场直播、评论、专题等多种形式依据舆论引导需求予以组合,重要信息予以重播,保证信息传达有效。此外,娱乐性是广电媒体的一大优势,广电媒体可以以娱乐的形式传达价值观,进行舆论导向,保证娱乐性节目本身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社会文化及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广电媒体要运用好观众来电、现场连线等特有传播形式,对观众的看法及时予以正确的回应和引导。
4.网络媒体利用互动优势引导舆论正向发展
网络媒体要注重与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结合,为他们提供反馈交流平台,将反馈信息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见或观点在报纸或广电节目中予以回复。引导舆论走向。网络媒体要树立自身的主流媒体意识,改变网络即娱乐的观念,自觉承担起社会道德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面对网络舆情应站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角度,根据利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网络的自由互动优势,主动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澄清误会,拉近感情,引导舆论的正向发展。
5.做好舆情监控,及时澄清事实疏通矛盾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是一项内外双修的体育项目。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跆拳道的礼仪和道德修养,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内在精髓。跆拳道的礼仪有内外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以行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是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人的自身修养。从字面上解释来跆拳道: “跆”字,意为像台风一样猛烈地、强劲有力地、跳踢的脚;“拳”字意为拳头,是用来进攻的武器;“道”字,意为人生的正确道路,是技术方法和精神的修炼。随着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跆拳道运动与社会时代的发展也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跆拳道礼仪与我国传统武术道德相似,练习者可以不断的从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形成一种道德思想观念。跆拳道礼仪不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还具备了内外兼修的作用。将跆拳道运动的礼仪教育与我国的传统道德思想联系在一起,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跆拳道礼仪常规
跆拳道的礼仪是指练习者从内心深处溢出的自然的表现在人的行为上的,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技术训练之前,首先要学习的是跆拳道的礼仪知识。只有懂得了跆拳道的礼仪知识,才可以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最高境界。跆拳道礼仪的学习对于一个跆拳道练习者非常重要:谦虚和正确的言语,忍让和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练习者应当遵循的重要礼仪。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贯穿了“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根本宗旨。跆拳道运动极其重视礼仪,它是以敬礼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它要求练习者在学习与训练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礼仪,要学会敬礼。跆拳道中的敬礼,是表示尊重、礼貌、友好、谦虚和感谢,是一种内心思想的外在的表达方式。跆拳道的敬礼要求是:身体面向对方,并步直立,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上体前倾度,头部前倾度,目视地面稍停后,还原成直立姿势,行礼完毕。
每一个跆拳道练习者在进入训练馆之前都必须身穿白色的、整洁的跆拳道道服,按照要求系好道带,光脚或穿着道鞋后进入训练场地。“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练习者精神的中心思想。进入道场时,首先要向国旗和教练行跆拳道的鞠躬礼,以此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和对教练的尊敬;见到队友时也应该行礼问好,以表示友好。训练课中应时刻保持道服的干净与整洁,每次需要整理服装时要先向教练行鞠躬礼,然后背对国旗、教练及队友整理服装,整理完毕时转身面向教练行鞠躬礼,以表示抱歉,其目的是要求练习养成的干净整洁的习惯;训练中如果出现气势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没有全力以赴等情况,在教练示意后应立即行礼以表示抱歉,为的是让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注意力集中,刻苦训练,减少不必要的伤害;队友之间应相互帮助,在脚靶训练和模拟实战等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训练中,两个人应以相互敬礼为开始、相互敬礼为结束,必须认真负责的帮助队友做好每一个动作并及时的纠正错误,两个人在交换脚靶或任何训练用品时都需用双手接送,同时行鞠躬礼,这样可以培养队友间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尊重的良好情感;训练过程中,练习者应该严格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练习,教练讲话时练习者需跨立站好或端正坐好目视教练认真听讲,不得随意打断教练讲话,如要提问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才可以提出问题,得到解答后行礼鞠躬并说声“谢谢”。在比赛开始前,首先要向教练敬礼,然后向裁判敬礼,在每局比赛的开始还要求向对方敬礼,以表示尊重;在比赛中,如果红方使用了犯规行为攻击青方,当裁判员对青方作出判决时,青方必须服从接受并向裁判员行礼以表示歉意;在比赛结束时,应再次向对方行礼,并向对方的教练敬礼、握手以此表示感谢。在比赛过程中即使出现了误判,也要等该场比赛结束后,有礼貌的向裁判员提出问题并要求改正。
[NextPage]
二、跆拳道的精神实质——近于理想的人性
(一)跆拳道礼仪传入我国,跆拳道的精神扎根于练习者的心中
跆拳道的礼仪是伴随着跆拳道这个运动项目的产生而发展而来的。跆拳道作为朝鲜的国粹,它记载着朝鲜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它是一项新颖而又古老的体育项目,自从年代中期在朝鲜半岛重新崛起到现在,半个世纪以来跆拳道运动努力的向世界传播,现已经风靡全球。韩国人从小就练习跆拳道,就连小学生都能做出极其高难的动作,他们把礼仪作为一门思想教育的必修课,为培养和发展后备人才提供基础。“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与交往活动中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将礼仪教育渗透到跆拳道学习中,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跆拳道运动像台风一样猛烈的吹向我国的同时,跆拳道礼仪也随之深深吹进了我国众多跆拳道练习者的心中,犹如武德一样促进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
(二)跆拳道礼仪的内在表现
跆拳道的礼仪不仅仅是从敬礼一方面表现出来的,它还包含着人的内在的一种修养。练习跆拳道不但可以修身养性,培养人优秀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强身健体,练就人健全的体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竭尽全力的去学习和训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益处和收获。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要有终于祖国的思想,要有爱国家、爱民族的热情,要在尊敬长辈、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磨练意志。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和遭受自我极限的挑战时,我们可能产生放弃训练、退缩和逃避的念头。这时我们一定要用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杂念,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定、忍耐和不屈不饶的精神,战胜自身懒惰。
讲礼貌、重礼仪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且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而在许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的是孩子智力和学业的发展,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甚至蛮狠无礼。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常常把如何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视为“不学而能”的事,无需专门的教育与训练,社会、学校提供给青少年的礼仪示范、礼仪活动和相关礼仪知识不够丰富。事实证明,礼貌、礼仪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这就是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礼仪时所应注重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它随时随刻都督促着我们,使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到知礼守礼。
(二)尊敬师长 团结互动
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跆拳道练习者应该尊敬师长、前辈,在行为举止上要谦和礼让,恭敬聆听教师的教诲,认真学习并实践,好学上进,珍惜师长和前辈们的辛勤付出。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的,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练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因此在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由于跆拳道是练习者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炼,能在艰苦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并能获得防身自卫的本领,因为练习者在精神锻炼环节中就包括“礼仪”的教育和熏陶,这对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识品质,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相互学习的作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文明礼貌 举止端庄
跆拳道和我国武术有着相近之处。中国武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的礼仪、忍耐、谦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体育事业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在跆拳道运动中也是如此,它强调了练习者学习与训练中,要讲文明,懂礼貌,尊重师长,团结友爱。此外,中国武术也有礼仪。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有悠久的道德传统。中国武术是我国的传统项目,也是我国的国粹。它要求习武者平时的举止端正大方,有礼貌,言谈话语要有素养。它们在比赛的开始和比赛的结束后都要行“抱拳礼”,以表示对队友的友好和尊重。在中国武术散打中也要求了练习者要有武德,它对于武术散打较野蛮的攻杀也起了抑制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武术竞技的安全性和文明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少了一些美国职业拳击、泰拳、欧洲自由搏击术的血腥。“学武先学礼”、“习武先习德”。
中国武术、武术散打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它们和跆拳道一样,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尚武崇德”的精神。它不但可以培养人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待他人,严于律己;还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
(四)修身养性 遵纪守法
练习者的修养只要是指个体的行为,其根本是在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礼仪”教育是一种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教育,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教育模式,渗透到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去,力争将这种礼仪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使之成为练习者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催化剂。例如在训练中要完成旋转、腾空、起伏、跳跃等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者自身身体各部位要协调、和谐、自然、平衡,更重要的是保持心态的平和;实战、比赛中,当裁判偏袒对方或误判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重要,要不急不躁,宽容大度。往往这种心理品质更能激发运动员的斗志,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得以最佳发挥。跆拳道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更要充分发扬竞技体育“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力争第一”的精神。竞技体育竞争激烈残酷,而跆拳道搏击格斗中体现出来的残酷性更强烈。正因为它非常残酷,故必须以“礼”为先导。在不失礼,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要用尽一切技能,想尽一切办法积极主动进攻。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将身心容入其中,在训练过程当中将思想升华,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随着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而出现的新闻报道样式被称之为全媒体新闻报道。报业的生产环境,政府的政策环境,以及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对于数字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转型势在必行。
一、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的不断发展,使传统报业受到巨大冲击:读者的大量减少流失,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报业不断受到吞食。
2005年被称为中国报业“拐点年”。《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认为从这一年开始,我国报业进入了一个,表现为读者大量流失。广告收入徘徊不前的低迷期。
尽管也有学者对“拐点论”持有非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宏观而论,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报业的发展前景都不容乐观。2008年,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报业集团申请破产保护,突出反映了目前传统报业所面J艋的危机和困境。传统报业的现状,引起了人们对其未来发展的担忧,甚至有人预言“21世纪中叶报纸即将灭亡”。在这种形势下,报业转型如何进行的课题引发了学术界和业界的深思。
传统报业之所以面临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双重困境,是由于报社传统的新闻报道和广告传播方式的缺陷造成的。先天缺陷的存在使其在与网络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传统报纸的传播载体主要以图片和文字为主,而这种图文并茂的传播方式具有单向传播且时效性差的缺点。使其不足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所以即时传播、海量存储、双向互动、多媒体传播的网络媒体成为了读者的新宠。因此,只有实现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的转型,采用更新颖的传播手段,实行全媒体新闻报道,才能重新赢得读者,增加广告收入。
二、技术背景
从技术环境来看,传统报业实现数字化的技术条件已日趋成熟。
首先,数字介质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目前全媒体新闻报道的物质载体主要包括新闻网站、手机报、户外LED液晶屏和移动数字报等。其中新闻网站、手机报、户外LED液晶屏的技术最为成熟,而移动数字报技术有着极大的上升空间。移动数字报以电子纸显示屏作为显示介质,目前基于E-Ink电子墨水技术的电子纸显示屏已经可以做到彩色显示。轻薄、可折叠的电子纸显示屏技术已经不在是纸上谈兵。2010年,韩国LG公司宣布开发出了“全球最大尺寸”的19英寸可弯曲柔性电子纸。电子纸技术的成熟,电子纸阅读器价格的不断下降,将为全媒体新闻报道提供更好的数字载体。
其次。网络技术。尤其是无线上网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目前,我国无线上网的技术有GPRS、CDMA、WCDMA、WiFi。随着3G网络的发展,无线上网的网络速度均在理论速度2,8Mb/s左右。基本可以实现100~200KB/s的下载速度。同时,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三网合一”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为数字报业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技术的支持,使报社记者采访完成后,可以把采访素材即时上传到数据库,编辑可以实现与记者、受众的即时互动,并实现全媒体新闻的及时传播。
再次,全媒体资源库、内容制作、客户管理等软件系统开发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目前,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方正公司设计的全媒体资源库系统可以支撑报社现有采编平台和新媒体业务系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数字出版系统已经通过了国家的验收。数字符合出版系统的成功,为全媒体新闻报道提供了系统平台的支持。
三、政策背景
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进程。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国家对报业发展方向的政策性引导,努力打破报纸、电视媒体之间的藩篱,还需要资金的支持。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已经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制定了积极推进数字报业发展的政策。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指出,报纸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大力发展数字报业。为此,要积极探索适应数字报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内容显示技术和传播技术,实现传统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平滑过渡。同时要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型报纸出版形态、运营环境和监管方式。在2008年全国报业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又通过了《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措施》,强调加快推进“数字报业”发展战略,促进传统报业的整体变革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推进“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深入开展。这些政策为传统报业的数字化指明了方向。
二是鼓励报业集团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2007年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指出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这一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传媒企业通过公开发行上市做大做强。200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光明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将支持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上市,并不再要求他们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拆分。而是鼓励整体上市。这标志着报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空间进一步广阔。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报业集团参与资本市场,可以获得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资金,为报业实行“全媒体”战略提供了资金保障。
一、霸权稳定和契约和平:比较分析
霸权稳定论是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观点,最早由基欧汉提出,由麻省理工经济学教授金德尔伯格奠定理论基础,再由克拉斯纳和吉尔平等人补充成形,加以完善。(注:详见Robert Keohane,“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Regimes,p.1967—1977”in Oie Holstied:Changes inthe International System,Boulerco.Westview Press,1980.)
霸权稳定论的前提假设是: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秩序需要建立和维护,这时需要基于各国的实力进行权利的分配,从而出现霸权国;霸权国要恪守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致力于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该理论的观点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霸权的存在是特定经济秩序存在的保障,即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与繁荣需要霸权的维护。霸权绝对和相对势力的下滑会导致秩序的紊乱。当霸权国明显强于他国时期所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要稳定于霸权国权力下降时期所形成的国际秩序;其次,霸权国要提供整个体系中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和“集体物品”,例如国际经济制度的维持,包括自由开放的贸易体制、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为保证这一整套体系正常工作的国际安全和政治体制等各个方面。(注:国际安全和政治体制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公共产品,主要是因为在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论受益国是否付出相应的维持成本,任何国家都享受到其稳定带来的收益。)公共产品所特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性质决定了“搭便车”现象的必然存在,从而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为了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国际上需要一个相应成本承担者。在一国范围内,公共产品往往由政府提供,政府是成本的承担者。在国际范围内,在真正契约式的联合未能实质性形成前,需要霸权国成为成本承担者。同时,成本的担负会使得霸权国不甚重负,导致霸权的衰落和霸权国的更替。(注:正如全面所讲的从“罗马治下的和平”、“不列颠治下的和平”到现在“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变更。)
与霸权稳定论相对应的是建构主义学派的契约和平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结构主要决定于共享的观念而非物质力量,有意图的行为体的认同以及利益也由这些共享的观念建构而成。也就是说,由观念建构而成的国际制度从外部和内在两个方面同时约束和重塑着其间国家认同以及由国家认同界定的国家利益认同。只有在意识观念认同基础上建构起的契约组织才能产生最终意义上的权威,从而造就稳固的国际秩序。现存的欧洲联盟在某种意义上是契约和平的一个区域性的例证,标志今后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方向,即世界各国应充分相互信任,构建集体认同基础上的最广泛的契约联盟。
二、从霸权主义向契约联盟的和平演进(注:这儿的“和平演进”是指“国际政治中的体系变化、格局转换、形式发展不以战争形式来进行或实现,国际体系不以霸权争夺的战争来完成更替”。(参见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ld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213).):一个模型
在看得见的时期内,霸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从更长远来看,霸权的存在不应该是一种常态,它只是人类社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霸权主义仍需要发展,契约和平是它的高级形式,演进方式可能存在一条和平变迁的路径。
回到最基础的成本—收益分析,霸权国之所以有金德尔伯格等人所认为的有动机提供诸如国际安全、自由贸易、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等“公共产品”,乐于承担维持该套体系的大部分成本,是因为成为集体物品的提供者和成本承担者能够给霸权国带来额外的收益。权衡付出的成本与收回的好处,收益要大于成本。作为国际关系中的权威,霸权国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输出公共产品的同时,通过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所有活动主体关注和应遵循的惯例和规章,确定何为“合法”,何为“非法”,可以说霸权国“创建”了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国际规则和秩序”,能够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获得国际霸权之前的阶段,霸权利益存在一个持续上升的阶段,表现为一段上抛的曲线,此时竞争国会努力扩张壮大自己的实力,去获得世界霸权;当获得霸权地位,此时霸权收益达到峰值,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续存;随着霸权地位的确立,公共产品提供的重担越来越多的压到了霸权国身上,同时霸权收益强大的驱动力会促使其他国家也不断的谋求霸权地位,从而潜在的对现存的霸权国产生威胁,迫使霸权国付出日渐增加的维持成本。这些日益增长的成本逐渐消耗霸权国的实力,最终导致霸权国的衰落,新霸权国的出现,从而完成霸权对霸权的替代。其间的机制可以由下页的图进行解释。
以前阶段:表示甲国能在此阶段获得的霸权收益持续上升,霸权加速形成;
中间阶段:霸权已经形成,霸权收益达到峰值,并持续一段时间;
之后阶段:霸权收益开始下降,甲国的霸权国地位接受挑战,逐渐衰落。
对于利用甲国衰落的契机逐步获得霸权国地位的乙国同样存在类似的收益曲线,如图中所示。
附图
图一只是给出了一个就霸权更替过程中的比较静态分析,那么是不是说霸权更替是一种常态,会无休止的更替下去呢?其实不是的,只需在霸权收益和契约和平收益之间作出比较,我们就可以得出霸权稳定走向契约和平的可能性。
显然,当图中所示情况出现时,即当成为霸权国的收益不及达成互信契约下得到的收益大时,国际范围内契约自然会形成。
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一种必然趋势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进程,作为霸权国的霸权毛收益(注:此处的“毛收益”与“净收益”相对,是指没有去除维持霸权成本之后的霸权收益。)正在日益增加,但是霸权国为获得这种收益要付出和承担的成本的增加会以更快的速度蚕食增加的收益,从而导致霸权净收益的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契约联盟中,各参与国相互之间充分信任、相互认同,契约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彼此间交往的成本,促使各国逐步放弃“自我”的概念,追求世界整体范围内的帕累托最优。(注: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要增加一人的福利必然以减少他人福利为代价。)此时形成的自由贸易和政治机制才是最稳定的,因为大家对此都持认同态度能够在不损失原有效率情况下,促成维护这一体制成本的最小化,所以给各个参与国带来的收益会不断增加。比较两方面的消长,可以得出,契约和平替代霸权稳定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三、契约和平必然代替霸权稳定:现实表现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唯一超级大国,如今的美国已经夺得了超霸地位,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整个过程与上述理论有不少拟合之处。
以冷战结束为起点,为夺取和巩固全球的霸主地位,美国采取了新的全球化战略,将自己首先定位于“倡导者”的角色,其次是本国利益和民主自由价值得保护者。其后果如何呢?自1992年全球化的呼声达到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欧洲国家开始相继陷入经济衰退,短短几年间,美国通过鼓吹经济自由、贸易自由等手段,不仅将极不发达国家排斥在全球化之外,还通过国际资本运动,让新兴工业化国家、日本、欧洲等国成为牺牲品,(注:有资料显示,美国资本利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机会,以低价大肆收购。如美国旅行者集团出资2200亿日元,控制日兴证券2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短短数月,东盟诸国损失数千亿美元。这些损失的财富主要被投机性的美资对冲基金和美欧金融资本所掠夺。)用以换取美国长达九年多超长周期的经济增长。
作为国际性合作组织的成员,美国起到了主导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三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在建立之初的基本规章都是按照美国人的意志制定的。80年代以后,美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攫取更大的收益,利用在组织中的主导地位,竭力主张按照自己的意志修订和完善这些规章,譬如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信息化的协议,就是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制定的,它的出台不仅符合了美国发展的需要,更为美国执世界信息化之牛耳,推行“信息霸权主义”提供了依据。
通过牢牢控制国际金融组织,美国以此对其他各国施加经济和政治压力,牟取霸权收益。例如,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之所以敢悍然带领北约轰炸南联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通过IMF对俄罗斯的45亿美元贷款,从而绊住了俄罗斯的手脚。又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曾提出建立一个由日本主导的资金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的亚洲货币基金,以帮助危机中国家度过难关。但美国根本就无法容忍绕开其主导的IMF重起炉灶的做法,利用霸权地位将其扼杀于襁褓之中,以巩固加强它的霸主地位。9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强化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政治职能,不断扩展会议内容所涉的范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逐步从讨论经济问题的机构向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大有凌驾于联合国之上的态势。
以上是美国通过夺得霸权而获得霸权收益,另一方面,美国为维护现有收益和获得更多收益所需要承担和付出的成本却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早在1998年,克林顿政府就在其《国防报告》中公开宣称在未来10年至15年中,美国将保持对全球事务积极介入态度。随后白宫发表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用了1/3的篇幅谈论军事问题,将“加强军事实力”摆在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三个主要目标的首位,大规模增加国防投入,强化军事霸权的物质基础。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充满着浓厚的火药味,公开宣称“当美国至关重要的利益受到挑战时,美国将果断地使用武力”,“能够与盟国一起干就一起干,必须自己干的就自己干”。
美国是冷战结束后西方世界中国防开支增长幅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99年度,美国国防预算为2706亿美元,相当于俄、英、法、德、日、中六大国军费总和的1.6倍。2000年度,美国国防预算比上年度净增加102亿美元,达到了2808亿美元。当时的克林顿政府决定,准备在2000年到2005年的六个财政年度内共增加军费1120美元。到2005年,美国军费总额最低也将达到3200亿美元,占届时世界军费总额的35%左右。近几年来,美国就每年用于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费用高达900亿美元,武器采购费用则达到了400余亿美元。同时,美国军事介入地区局势和国家内部事务规模在扩大,范围在扩展,程度在提高。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总部披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冷战结束前,美国向海外紧急派遣部队为10次,但冷战结束以来则增加到近40次,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在输出资本的同时,美国也正在大量的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加快世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提高经济的开放程度。根据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在资本和技术方面处于劣势的国家将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提供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来参与国际分工,这样会达到世界范围内福利的最大化。但这只是静态的观点。从动态看,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平国际分工方式根本就不利于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欠发达国家不仅会被发达国家大规模掠夺资源,更严重的是会形成对发达国家严重的资本和技术依赖,丧失经济自主性,被迫受制于人。在这种情况下,国与国之间先天的差距,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差距会使得看似自由贸易的国际经济体系名存实亡,技术的障碍天然的导致发达国本国市场的对外封闭。一方面,霸权国对外掠夺资源和经济利润,另一方面,技术的壁垒使得霸权国国内市场相对封闭,受到保护。在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仍能容忍的限度内,国际秩序将保持相对的稳定,一旦抢夺和自利超过了某一临界点则必然会带来动荡,弱国必然进行激烈的反抗,而霸权国的镇压则会激化矛盾,加剧不稳定,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演变可以为证,另外“9·11”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一边是霸权收益的相对稳定或微升,另一边则是维持成本以远远高于收益增长速度的速度进行增长,不断吞噬着收益,削弱美国的霸权实力,最终必然导致现有霸权的没落。作为现阶段最成功的区域性联盟——欧盟,它的成员在其内部达成了契约式的和平。这种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认同基础上的契约共同体在保持自由经济带来的整体福利水平的情况下,降低了维持联盟稳定的成本。各国在决策程序上或冲突解决行动中都遵循“全体磋商,一致同意”的多边协调原则,边界的驻军减少到较低水平,对外来威胁和内部威胁都能达成一致的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处理联盟内国与国之间的相关事宜。比较霸权收益与契约收益,一增一减,两者差距的不断下降,为国际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变迁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四、结论
为保证国际社会有序制度的形成,促进世界整体福利的提高,霸权稳定论认为需要霸权国的出现,在自身恪守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同时,致力于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处于该体制核心地位的霸权国能够利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霸权主导整个体系的演变,从中获得霸权收益;霸权国的另一个职责就是为体系内成员国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并承担相应的成本。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进程,维持和巩固霸权成本的不断上升,将逐步耗减霸权收益,削减霸权国实力,最终造成霸权国的衰落。
契约和平情况下,各参与国相互之间充分信任、相互认同,此时形成的自由贸易和政治机制才是最稳定的。契约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彼此间交往的交易成本,在不损失原有效率情况下使维护这一体制的成本达到最小,给各参与国带来不断增加的收益。
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霸权主义仍会存在,新老霸权国还会更替,但如果放眼更长的时间段,比较霸权收益和契约收益的一消一长,我们可以得出,契约和平替代霸权稳定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变迁的发生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参考文献
[1]Robert Keohane,“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 Changes inInternational Regimes”,in Oie
Holstied: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Boulerco.Westview Press,1980.
[2]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1.
[3]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4]牛震,“关于霸权稳定论及其评价”,《世界经济与政治》Vol.10,2000。
[5]邹三明,“从国际金融角度看当代国际格局走向”,《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Vol.2,2000。
[6]郭树永,“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欧洲》Vol.2,2001。
[7]门洪华,“关于美国霸权的机制分析”,《太平洋学报》Vol.2,2000。
[8]胡九龙,“论全球化与美国霸权的困境”,《太平洋学报》Vol.4,2000。
这次全省预防水稻穗颈瘟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是按照维峰副省长指示要求召开的。7月17日我们在庆安县召开了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时隔10天,全省再次召开关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题会议,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当前水稻穗颈瘟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动员和组织稻区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扎实有效落靠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打胜水稻穗颈瘟防控这场硬仗,全力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巩固来之不易的生产成果,为再夺今年水稻丰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水稻穗颈瘟防控上来
今年稻瘟病的防控,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抓的都很紧,已经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植保站7月10日及时了“稻瘟病发生趋势预报”,7月18日又了“稻瘟病发生防治警报”。省农委7月17日在庆安县召开“全省重大病虫绿色防控现场会”,全面部署稻瘟病防控;7月20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水稻穗颈瘟预防工作的紧急通知”的内部传真电报。7月25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再次下发内部传真电报,要求各级政府全力以赴,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预防。同时,省农委已两次下派共17个督查组深入重点地区,实地调查,督导防控。中央财政拨付我省1000万元防控资金,正紧急采购稻瘟病防控药剂,第一批药剂已配发到到位。综合分析,当前水稻穗颈瘟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暴发流行态势明显。(二)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三)存在问题比较突出。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生产的头号杀手,稻田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全田绝收,我省曾有过因穗颈瘟导致近百万亩稻田大面积绝产的惨痛教训。全省稻瘟病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做到“三个坚决”:坚决防止稻瘟病大面积发生,坚决防止稻瘟病造成大面积减产,坚决夺取今年水稻生产丰收。
二、把握关键环节,全面落实好水稻穗颈瘟防控措施
当前是穗颈瘟防控的最关键和最紧迫时期。各地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牢牢抓住预防穗颈瘟的关键措施环节,务求防控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三、强化政府主导,确保水稻穗颈瘟防控取得实效
面对异常严峻的发生形势和穗颈瘟只能提前预防的特殊性,要确保预防穗颈瘟这场硬仗取得全胜,必须将防控工作上升到各级政府行为,做到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配合、全民动员、联防联治,切实形成工作推进合力。按照维峰副省长的指示要求,今年全省穗颈瘟防控要做到“五个到位”:一是领导责任到位。二是舆论宣传到位。三是监测指导到位。四是措施落实到位。五是物资保障到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之间交往互动明显增强,这对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信息化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素养。
关键词:民族 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 党员领导干部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居住的星球正在缩小,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正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摆脱着时间、空间等各种条件的束缚。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至,人们之间跨民族性、跨地域性的交往、流动和融合变得更加频繁、深入,传统的民族分布和民族交往格局正发生着新的变化,各个国家文化、民族文化正在进行着强烈的碰撞和交融。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内地总人口为13.39亿人(港澳台地区人口数为0.31亿),其中汉族人口约12.253亿,占91.51%,少数民族人口约1.137亿,占8.49%。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是分布却很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少数民族居住,而且每个县级地区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可见,在我国,每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都会遇到一定的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因而就成为各个该地区全面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高度重视做好本地区的民族工作,注重提高驾驭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素养。其中,民族文化素养尤为重要。
文化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本文所谈“民族文化”既指广义上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更侧重于狭义上的我国每个民族绚烂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也应包括一切民族在内,在我国,不但指55个少数民族,也包括汉族。所以不应当引起这样的误会,以为民族工作、民族文化只是做少数民族的工作、研究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实上肯定包括做汉族的工作、研究发展汉族文化。
任何文化都是一种人化,离开了“人”这个主体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而任何个人都属于某一个具体的民族。所以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都必须以民族为载体才能存在、发展并发挥作用。
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有学者认为,民族是相信有着同种文化遗产的人们的共同体[2]。还有的认为,民族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为纽带的人群共同体”[3]。不论如何定义,我们均可以得出:文化的不同是导致民族区分的根本原因。
不同的民族之间之所以沟通较难,其原因固然有着利益上的不同,然而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在文化上的差异。文化差异决定着不同民族在社会交往中对同一社会现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不同的心理暗示和行为倾向,从而容易导致矛盾、冲突的发生。比如,一民族干部群众由于不懂或不尊重它民族风俗习惯,无意中做出一些冒犯甚至亵渎它民族风俗习惯甚至信仰的举动,常常会引发民族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如部分西方国家不改民族歧视、宗教歧视而酿造惨剧的案例不胜枚举,近期爆发的近乎全球性的反美浪潮,就是由于美国拍摄了一部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的电影直接导致的。我们都知道,宗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民族文化现象。
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民族不仅要学习研究本民族的文化,还应学习、了解和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素养,才能减少和避免民族交往、民族工作中的冲突、差错和失误。对此,党员领导干部尤其应当走在前列。
一是学习各个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融。诸如不同民族的历史延绵、地理环境、语言文字、、习俗禁忌、观念艺术和生产生活等,了解掌握本地区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如汉族干部应学唱几首民族歌曲、学跳几支民族舞蹈、学说几句常用的民族语言,民族干部也应学习掌握一些其它民族的文化和艺术,这样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就能缩小彼此间的心灵距离,提升互信度,增强工作效果。
二是尊重民族文化差异,增强民族文化互信。由于历史的不同,各民族劳动人民都创造了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本民族独特文化,由此形成了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而这种差异性和特殊性,是包括全球化在内的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消除的[4]。对此,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均应予以充分理解和尊重,采取包容的态度,促进包容式发展;在开展民族工作时还应引导群众学习、发展和弘扬各民族先进文化,帮助群众克服民族优劣论、民族至上论和人类趋同论等错误思想。
三是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坚决抵御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西方以其价值观向我推行文化输出和文化霸权主义,妄图在文化领域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和渗透。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当前各民族均正处于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的进程中,文化在这一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正是我们粉碎西方文化霸权、培育民族精神振兴中华的根本保障。但是,如果守不住民族文化这个领地, 就意味着民族精神的丧失[5],而民族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战胜各种困难、取得光辉成就和实现中华民族自强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创新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这个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大发展大繁荣,真正实现中华文化自强和中华民族自强。
参考文献:
[1]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页.
[2]休.塞顿—沃森.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历史透视.见[美]罗伯特.康奎斯特: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
[3]周平.民族政治学[M].北京:高考教育出版社,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