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9 15:27: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感
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创设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为之感动,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当中,受到人文的熏陶。
二、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以自制一个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三、巧设悬念,激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五、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六、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八、学生解析,激感
关键词:初中 阅读 考题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98-02
众所周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必考项目之一:阅读理解,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绩的高低。何为“阅读理解”,说白了,就是考核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初中阅读理解的题材大致可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科学文、状物文……中学所出现的阅读理解考题,皆为针对文章内容、文字表述、感情理解等方面所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平时不注重语文技巧的学习及课外阅读的拓展,面对阅读理解考题时,常常搜肠刮肚却“意在心口难开”。其实,初中阅读理解考题有特定的答题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将方法讲通讲透,这样才能打通学生答题能力的“任督二脉”。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要“知彼识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可避免的一定要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明白他考什么,怎么考,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避免盲人摸象般绕了很多误区,避免南辕北辙般背离考试方向,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时间浪费。在阅读理解这一方面,教师要了解文章考题的常规设置,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方法与答题模式,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再者,要“知己补缺”。教师应分析学生习题及试卷,找出他们的常犯错误及答题弱项,有针对性的训练,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做到知己知彼,其实方法十分简单,那就是反复研读,研读学生试卷,研读中考考纲,研读理解考试卷……教师认真理解和分析考纲要求,根据它的归纳、划分,同时进行习题对照,这样才能帮助彻底理解考纲,对其烂熟于胸,有助于在今后教学中能快速辨别题目是否有价值,是否够典型。例如,考纲明确要求“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含义”,所以平时要经常针对其做训练。此外,了解我们的孩子,这是我们要下苦功夫的另一方面,而我们所要做的,并且比较迅速,行之有效的的方法就是根据考生试卷答题情况来总结归纳,根据失分情况判断他们的弱项及强项,或教或练,岂有不能提高之理?
2 理解为主,做题为辅
学生如果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理解题目,这样答起题来便得心应手。作为教师,我不赞成填鸭式的盲目灌输技巧,更不支持加入“题海战术”大军,因为这会消磨学生的耐性和兴趣,一旦选题方向错,还会导致无用功。反之,我们应倡导“引导”式教学,随时随地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状态,并积极引导他们理解文章,方法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都可以从课堂上总结出来的。当然在这过程很考验语文教师的课堂表现力、创造力、总结能力和专业性,对教师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这边我们要介绍“以本为基,举一反三”的教学模式。
例如,我们在教授《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一课)时,课文中对个别句子的分析及理解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们先展示一段课堂师生对话:“同学们能找出一句你认为极具新意,描写生动的句子吗?”“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好?哪个词用得好?”“偷偷……钻”、“把草写活了,动了”、“写出春天的悄然来到”……最后,教师来总结:“‘钻’写出草的生命力,生动且形象……”通过这种一问一答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文意,然后在将其(分析词汇方法)引用到阅读理解——答“文字解析题”上,如对于“生动形象的写出……”,此等答题模式就可以从中总结出来。当然,这个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课后还是需要一定数量的练习作为补充,巩固知识,掌握技巧,帮助理解。
3 拓展阅读,“类比式”答题
语文学科毕竟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注重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如果有长时间的阅读习惯,对文章的理解水平自然会较高。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在课后多鼓励学生去阅读。而训练答题能力,也可以通过综合课外文章,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横向对比,运用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体会人物情感,了解作者感情和文章主旨。类比答题能加深印象,强化技巧应用能力,有助于理解文章,也能拓展课外积累,可谓一举多得。
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课文为例。阅读时我们采取类比答题法,答题同时选用了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一文,二者都提到“背影”这一意象,也将浓浓的亲情寄托在这“背影”里,朱自清其父“艰难越过栅栏的背影”以及龙应台其子“转身离去的背影”所呈现的画面不同,但学生通过二者的类比阅读,辅助理解,学生更能够从其感受到人物的情感,也更能体会“背影”所隐含的骨肉情深。而答题题目设置的趋同更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维模式,通过正确答案的讲解,从而强化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辅助做到规范答题,提高类似文章答题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对于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能力训练,大致要经历三个步骤:了解大纲要求,训练答题技巧,加强答题训练。教师作为中考掌舵者,首先要以“大纲”为指南针,清楚前行方向,此外,应用恰当的方法,着手训练学生应对不同情况(各类考题)的能力,而研读好课文可以作为重要途径之一。最后,考验学生实战能力——即答题,我们需要一定量的答题训练,而这其中一定要注重练习考题的选择和设置。相信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语文阅读理解将不再是学生语文答题的软肋。
参考文献:
一、汉字之美
汉字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她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她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与汉字距离似乎却越来越远,汉字之美越来越模糊,而“汉字之丑”却越来越多。电视新闻上读错的字越来越多,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这些现象可以反映出我们国学教育的失败。语文是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简称。文字之美,可以表现在语音和形体两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的音乐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国电视报的的广告语:“中国电视报,生活真需要”。伊利优酸乳的广告语:“青春滋味,自己体会”。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最初也是要用来歌唱的,中国的很多诗歌都具有音乐美。如现代诗歌《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每节都有押韵。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并且第一节和第七节押相同的韵脚,形成一种民歌式的回环复沓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汉字的形体美。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探讨汉字的形体美,可以激发兴趣,有利于使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在讲解“莫春之初”这句时,如果只是按注释说“莫”通“暮”,这样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利用 “莫”字形体进行讲解。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部分都是草,中间是个圆圈,圆圈里面有一点,意思是太阳落入草丛之中,天色自然已暮。这个字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后来汉字隶变以后才简化为“莫”。通过解析汉字形体,学生逐步养成了见形明义的能力,提高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获得了破解汉字密码的愉悦,感受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二、修辞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这种审美能力当然主要是指语言表达方面的。修辞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为修辞让很多句子广为流传,成为名句。如运用比喻“古来万事东流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借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比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运用夸张“士皆目,发尽上指冠。”运用排比“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运用对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更有用修辞手法来论证观点的,如《劝学》给人印象深刻最深的是,说理的话并不多,而道理却讲得透彻生动。这主要在于文章连续运用大量的比喻,以喻代议,比喻的作用是形象生动,使得说理不枯燥,易于让人接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比如鲁迅的文章《拿来主义》,同样采用比喻说理。这些都是修辞之美的典型事例,并且要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也学会运用。
高考作文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有文采,如何才能有文采呢?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谁在作文语言中运用了修辞手法,那么作文也提高了一个档次,修辞就成为了好文章的一个亮点。除了公文类的实用文体之外,大部分的文章都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总之,语言之美是离不开修辞的,文章要有文采更是离不开修辞。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我们的文章插上美丽的翅膀,让它越飞越高。
三、情感之美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可以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表现,如没有情感,“好”“乐”根本无从谈起。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的下,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其工具性,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一个教案讲一生,注重对标准答案的讲析,语文逐渐演变得模式化、单一化,显得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学生不自觉地远离语文,厌恶语文,学生心灵乃至人格素质逐渐解体,个性悄然消磨。其实,语文之美,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语文的情感内涵,还原语文的真与美,并将其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营养的同时,更能体验到语文带来的美的享受,从而引发兴趣,热爱语文。
朱自清的文章往往情感如恣肆,以《绿》为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地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我们哪怕只用眼睛触摸这段文字,都能感受到朱自清对“绿”的倾慕、喜爱、陶醉。对于关键字的品味与解读,不但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提高解读文章的能力。
四、美之创设
吕叔湘先生曾在三十年前批评语文教学:“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段话常被大家引用,说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30年过去了,语文教学效率低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根源何在?在当前的研究和讨论中,众说纷纭。我认为语文教学效率低的最关键最根本的原因,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错位。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对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比喻:“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要是我们辛辛苦苦教出来的一些离开老师就走不成路的学生,无论我们曾经传授给他们多少宝贵的知识,我说那教育还是失败的。”而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讲台喋喋不休:一时代背景,二作者简价,三内容分析,四写作特点等等,净是些条条框框,理智解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的多,学生实践少,把有思想、有情感、能动发展的学生当成瓷器,注之、灌之。学生(学习的“主体”)的退位,教师(本应是“教练”)的登台――学生主体地位的错位是种种弊端的根源。
怎么扭转呢?必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就是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感知美、探索美、创造美。而不是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刻板的教学模式死死地束缚学生的潜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自学的主体角色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生情趣,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我曾做个试验:同一班级学生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相差悬殊。在情绪好的情况下,学生提问15个,内有8个质量较高,发言24人次,内有7人次有创见。而在情绪差的情况下,提问仅4个,发言10人次,都质量较差和无创见。而周后的测量又表明,前者巩固率达90%,后者仅为27.6%。这一切告诉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十分注意课堂的情绪气氛,并以控制在中等愉快程度为最佳,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特别有成效,就会达到最优效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充满感彩的语言,会给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起到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例如在讲《春》一课时,这样设计导语:“春天在小溪的流水中,跳起了轻盈的舞步。她跃上了杨柳梢头,在湖畔河岸,摇曳生姿。她掀起了万里田原绿油油的滚滚麦浪,她在群芳斗妍的花蕾上绽开了甜美的笑容。”
这样,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营造出最佳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为下一阶段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作好铺垫。
情境的创设,终极目的是考虑“人”――学生的因素(而不单纯是知识因素),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教师把学生引入自学主体角色的重要一环。
二、少讲多读,读中感悟,确定学生自学的主体角色。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读”是“写”的基础,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古代学者十分重视读书,如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主张多读书,做到熟读成诵,他指出:“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因此语文阅读的教学重点必须从内容的理解转移到语言行为的实践上来,摒弃那种“围绕内容,重复内容,灌输内容”的教学形式,因为教师再好的“讲解”,再好的“提问”,再好的“板书”都是教师教的行为,不是学生学的行为,不是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动手、动口、动脑,对语言文学去实际地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要让学生真正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句式的优美、篇章的严谨,不读,不反复多次地读,只靠“分析讲解”,是不可能领会到的。只有多读、熟读,说话和写作才可能得心应手,古人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立,靠的是教师,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变单纯的“讲解知识”为多方创设“教学情境”,化消极的“灌输”为积极的交流。凡是学生自己能读懂的要放手让学生自读,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尽管说的尚且不好),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体作用。
以朱自清《背影》一文为例,如果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只要让学生领会文中传神的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及其表达作用也就够了。而从“培养人”的角度,内涵就丰富得多。因为要学生感受朱自清先生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仅靠教师“分析讲解”课文,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这样来设计:
第一步:引导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朱自清的文章、图片及其亲友回忆他们的文章。
这一步的设计,意在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利用阅览室,利用网上资源获取信息的方法,拓宽阅读视野。
第二步: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可摘抄,摘抄自己喜欢(而不是别人喜欢)的片断;可评点,评点是写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感觉。
这一步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学会信息的加工处理方法,同时提高阅读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
第三步:鼓励学生为图片撰写解说词。
这一步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步:组织学生课堂交流;朗读佳作(摘抄的片断),评点妙语,解说图片,交流读书笔记,使学生全方位感受文化名人的魅力。
这一步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有成就感,体验学习的快乐。这种体验有利于将来乃至终生的学习。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学生始终是实践者;教师的着眼点始终是学生,而不单是知识本身,教学目标主要放在培养人、发展人上,而不单是放在传授知识、掌握知识上。这样做确保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确有所得,不仅得到知识,而且学得了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对学生的解放,是兴趣的解放,权力的解放,发给学生的是自主,是责任而不是放任。
三、鼓励评价,体验成功,发展自学主体角色
教育领域的教学评价活动不同于物质生产领域的产品评价活动。产品评价的目的在检验合格率,淘汰次品,而教学评价不仅是一个理性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情感过程,让学生在鼓励评价中,感受成功的乐趣,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新的学习。这正是鼓励评价策略的基础。
传统教学评价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着眼于结果,以“评分数定等级”为目的,这种只看结果而忽略学习品质的评价,对师生双方的后继教学活动很少有什么积极作用,甚至给学生带来焦虑、抵触情绪和消极情感。
有这样一份资料:美国一位教师问学生:“一只鸡有几条腿?”一位学生举手回答:“两条腿。”教师马上予以肯定:“很好,你的观察能力很强。”学生满足地坐下。教师接着问:“你们还有别的看法吗?”(这一问往往被我们看成是多余的。)又一位学生回答说:“应该有五条或六条。”老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学生说:“我看见肯德基店里都是一盘子一盘子鸡腿,如果一只鸡不是长五、六条腿的话,哪会有那么多鸡腿呢?”教师仍马上肯定:“很好。你的联想能力很强。”学生(答错的学生)也满足地坐下。
这一资料给我们启发很大,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着眼于结果,而应着眼于过程,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品质。这种鼓励性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认知积极性的有效强化,让学生时刻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乐学情绪。这是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的又一体现。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的评价观应是: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激励学生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写“真话文”,尽管格调不够高雅,只要是真情流露;鼓励学生写“活水文”,尽管思想不够成熟,只要能反映生活的真实;鼓励学生写“时代文”,尽管观察不够敏锐,只要能溶入时代的洪流,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所谓“立意”,所谓“表现手法”,导致学生作文中假话连篇。
摘要: 本文主要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初中语文实施情感教学的方法;并以新课标为导向,提出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化情感教育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情感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共识: 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 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 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
一、提升教师的语言能力,有效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传递情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渗透自己的情感,散发出较强的感染力,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解读课文,把握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脉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将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生动地表达出来。在教师富有魅力的语言感染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品读课文的欲望,调动学习课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
二、创造情景,引发学生感情
课文字字句句皆关情, 如果教师只是冷漠地讲解分析字词句篇,不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就无法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从根本上读懂这些作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是作品、学生、教师三者的感情交流,这里语文教师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教师应该依据作品创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情感的涟漪。
例如,学习小说《孔乙己》这篇课文是,我在板书课题以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叫孔乙己。”老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道:“是他的绰号。”教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名字都没有?”学生沉思起来,渴望读小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方法很多,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审时度势,精心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带到乐学的天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得到良好的发扬。
三、深入解读文章情感,提升情感教育实效
综观初中语文课本,散文和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是因为其中蕴含了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营造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在真实情感的体验中获得情感教育,得到升华。在情节的解读中引感。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情节中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接受美好、真诚的情感的熏陶,提升自己的情感境界。
比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文中几个关于“背影”的情节,和学生分析讲述,让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并抓住父亲去买橘子,爬上月台的重点情节,通过从7 个描写父亲动作的动词入手, 体会对于一个体态臃肿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父亲的这种情就是自然而然的浸润在文字之中了。对“望父买橘的背影”作了深入的解析,让学生深深体会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感受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中感受到亲情血浓于水,亲情的无私与博大,由此引导学生去回忆、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珍贵。
四、启迪想象,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
语文教科书上选择的课文,大都是文情并茂的文章,他们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语言艺术是不具备形象的物质形态,欣赏者凭感官直观不到任何形象,而需要通过语言符号在想象中感受艺术形象。”语言艺术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表现和再现的桥梁是想象。教学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利用联想和想象的办法,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去体会和领悟。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问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最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起码要收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想,以达到开启心灵之效果。教学《春望》一诗,我们引导学生做如下的联想和想象:假如你远离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你会怎么样?假设在战争年代,你离开亲人多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这些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很快就能够体会诗人杜甫在诗中表现出的忧国思家的感情。
其次,把色彩和画面引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心入其境。人的感受是一种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它能够令人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客观的刺激可以引发我们千变万化的情感产生。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水彩和画笔,根据作者的描绘,绘画出春天的花鸟风雨以及春天在天空中飘飞的风筝。在鲜明靓丽的色彩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图画说明构思的依据;在语言和绘画的交融之中,让学生体会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人们的喜悦心情。文字是理智的,画面和色彩是情感的,用它们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丰富想象,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
五、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 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 深化情感教学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 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 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性的群体活动, 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尤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情感的交融处, 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 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共识: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
一、提升教师的语言能力,有效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传递情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渗透自己的情感,散发出较强的感染力,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解读课文,把握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脉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将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生动地表达出来。在教师富有魅力的语言感染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品读课文的欲望,调动学习课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
二、创造情景,引发学生感情
课文字字句句皆关情,如果教师只是冷漠地讲解分析字词句篇,不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就无法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从根本上读懂这些作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是作品、学生、教师三者的感情交流,这里语文教师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教师应该依据作品创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情感的涟漪。
例如,学习小说《孔乙己》这篇课文是,我在板书课题以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叫孔乙己。”老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道:“是他的绰号。”教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名字都没有?”学生沉思起来,渴望读小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方法很多,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审时度势,精心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带到乐学的天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得到良好的发扬。
三、深入解读文章情感,提升情感教育实效
综观初中语文课本,散文和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是因为其中蕴含了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营造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在真实情感的体验中获得情感教育,得到升华。在情节的解读中引感。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情节中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接受美好、真诚的情感的熏陶,提升自己的情感境界。
比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文中几个关于“背影”的情节,和学生分析讲述,让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并抓住父亲去买橘子,爬上月台的重点情节,通过从7个描写父亲动作的动词入手,体会对于一个体态臃肿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父亲的这种情就是自然而然的浸润在文字之中了。对“望父买橘的背影”作了深入的解析,让学生深深体会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感受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中感受到亲情血浓于水,亲情的无私与博大,由此引导学生去回忆、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珍贵。
四、启迪想象,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
语文教科书上选择的课文,大都是文情并茂的文章,他们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语言艺术是不具备形象的物质形态,欣赏者凭感官直观不到任何形象,而需要通过语言符号在想象中感受艺术形象。”语言艺术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表现和再现的桥梁是想象。教学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利用联想和想象的办法,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去体会和领悟。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问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最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起码要收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想,以达到开启心灵之效果。教学《春望》一诗,我们引导学生做如下的联想和想象:假如你远离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你会怎么样?假设在战争年代,你离开亲人多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这些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很快就能够体会诗人杜甫在诗中表现出的忧国思家的感情。
其次,把色彩和画面引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心入其境。人的感受是一种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它能够令人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客观的刺激可以引发我们千变万化的情感产生。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水彩和画笔,根据作者的描绘,绘画出春天的花鸟风雨以及春天在天空中飘飞的风筝。在鲜明靓丽的色彩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图画说明构思的依据;在语言和绘画的交融之中,让学生体会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人们的喜悦心情。文字是理智的,画面和色彩是情感的,用它们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丰富想象,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
五、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深化情感教学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性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尤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情感的交融处,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一、审美移情,挖掘美
所谓审美移情,是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审美对象身上去,创造一个蕴含了主观情感的审美形象。如一个人在观赏一棵古松时,古松的形象引起类似高清风亮节的联想,心中便隐约感觉到高风亮节常伴自己的情感。因为忘记了古松和自己是两件事,这个人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高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他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正是因为审美移情的作用,蜡烛才能为离人“垂泪”(杜牧诗),好雨才“知时节”而下,“红豆”才能“最相思”(王维诗)。学会审美移情,是培养审美智慧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审美移情,看山不过是山,看水不过是水;有了审美移情,山也有情,水也有意,青山绿水都成为意蕴深厚的审美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用美的范例去启发学生,让他们能于云卷云舒中见旷达,于繁花密柳中见生机,于满山红叶中见豪情,于松风竹音中见峻节。唯有如此,学生的目光才能日渐敏锐,心灵才能日渐丰满;唯有如此,学生才能逐渐步入美的天地,沐浴在美的光辉之中。
二、发挥想象,创造美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在感知基础上的审美过程,它能使感受到的形象趋于鲜明、生动,使之丰富、完美起来。领会诗情画意的美,就需要想象及再造想象。审美想象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培养并发展审美想象能力,特别是创造想象能力十分重要,而学生往往缺乏一些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电化教学,借助投影、录音、录像、光盘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开拓视野、丰富课堂内容,又能强化审美感受,收到一般课堂教学难以收到的审美效果。如教学《敕勒歌》时,引导学生对辽阔旷远的草原产生想象,才能使之体会到草原人民自豪的民族感情。在教学时,可以自制一套有关草原特色的彩色投影片,或者播放有关草原的录像片,让学生对草原有一定的直观了解。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明白了“穹庐”就是圆毡帐、蒙古包,才能想象站在草原上环视四方,远处天野相连,整个天空呈现圆形,像“穹庐”笼盖四野,体会到以象征家的“穹庐”比喻热爱草原家乡的亲切感情;最后三句,也只有明白了“苍苍”是深青色、“茫茫”是浩瀚无边,以及“吹”“低”“见”几个动词的妙用,才能由此唤起深刻的阅读体验:草原深处不知还有多少牛羊,草原上还有多少美景,放牧者是姑娘还是小伙……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领会到草原人民热爱草原、热爱安乐生活的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三、媒体展示,欣赏美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观察、感知、探索和理解。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让课文之美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唤起学生美的想象,引导学生对感知材料进行理解和概括,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如在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来的有关图片,如趵突泉、大明湖等,接着简单介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及作者老舍,由此导入新课。其中课堂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济南冬天的温晴,想象作者饱含感情地用细腻的笔调描绘的阳光小山图、雪后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在充分阅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展示:柔和的阳光、秀气的小山、安详古老的济南城、羞涩的薄雪、可爱的小村庄……同学们陶醉其间,真切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山秀”“水清”,美的形象已在他们的脑海中深深扎根,他们自觉地对美产生了一种追求的欲望。
四、解析字句,理解美
不论是写景叙事,还是表情达意,汉字的运用无不发挥“意美以感心”的威力,能创造出优美的审美意境,产生感人的艺术效应。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去开展想象、联想,并深入到文章中的美妙境界中去徜徉。如教读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诗,可以运用解析词语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悟诗中优美、精当的用词和极富形象的表现力。如词中用了一个“看”字来总领全句,体验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副色彩绚丽的秋景图;通过一个“万”字写出了江山之多;一个“遍”字写出了地之广阔;“染”字写出了枫叶颜色之绚烂;“漫”字写出了江面之宽阔;“透”字写出了江水之清澈等。教学时,应抓住这些关键的字、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妙,更让学生深刻体味到作者的独具匠心,从而使学生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五、揣摩意境,感悟美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育要注重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则常听到一些学生在诉苦,他们觉得难以从课文中发现美。实际上,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是优秀的范文,这些文章一般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典型。由此可见,学生的审美美感的培养是有待教师进行引导的。因为不同文体和风格的审美视角是不一样的。教师只有认真组织并指引学生如何去思考、去感悟,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找出它的“景点”,再以这个“景点”为切入点,才能“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表现的是漂泊天涯的游子思乡念家之情。全诗情感之所以复杂而流动,是因为这首散曲的诗句中描绘有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即是四幅画面。在鉴赏这首散曲时,学生可以通过作品中的每个意象来感悟出作品的意境美。但是这种体验是浅层次的,我们不妨再通过他们对该曲中所描绘的美的感悟,引导他们将想象美以绘画的方式描绘出来,然后再将他们所描绘的“美”进行交流,并鼓励他们各自阐述对曲中“美”的感悟。这样就进一步加深
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开发了他们的审美视野。
六、美读课文,品味美
为此我尝试体验式教学模式,结合文本内蕴,引导学生联系个人人生经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阅读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教学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一、创设情境,引入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感语言和诗意语言,激发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学习领域,产生联想与想象,理解文本精髓,引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体验,感受人文精神,生成领悟能力。当然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教学的设计者是教师。所以教师要提供有助于学习的情景材料,围绕学习目标,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诱发积极感悟。
如教学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我注意调动诵读这一手段,教师先绘声绘色地勾画荷塘月色之景之情,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荷塘月色之景,然后有感情地朗读4、5两段。当学生情感处于积极昂扬状态之时,文本学习就能有效展开,学生充分想象,并通过品味其写景方法来体会荷塘月色景色之特点,感知第4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文中运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融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感知第5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之美景,了解该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二、解析言语,加深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还抓住文本语言形式的解读来最终把握文本内容,感悟其情感之旨向,实现言语内蕴的"意义情感"和学生解读的"感性情感"之对接,以此深化体验。在解读言语形式的时候要促使学生在理解和联想中生成领悟和意义。
如教学《神的一滴》一文时我首先介绍了梭罗以及他的作品以及他对后人的影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然后抓住有关语言进行解读,促使学生理解人的心灵需要一个诗意栖居的地方,譬如文本所显示的那湖光山色那楼台亭阁。学生通过联想,了解到即使现代的物质化社会把人们推向今天的生存空间,但是人们永远也难以割舍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让心灵在自然的天空中纵横驰骋。正因为如此,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瓦尔登湖畔淡泊宁静而又十分艰难的生活,旷野是他唯一的精神营养,这种自然的道德生活方式充实着梭罗的生命,他所构建的这种"诗意"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释放的空间。我还让学生结合作者经历,从文中找出富有意韵的相关语句,体会《神的一滴》所描绘的境界以及这种境界的意义和价值。如"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挥霍它们。"再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如何理解?教师可以结合有关语句引发学生探讨,最终明确:荒野中万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它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
三、诵读文本,强化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要注意抓住读本文体特点,加强朗读训练,从读中"生情",从读中"悟情",以此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情感体验,产生真切实在的心理感受。为此教师要依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或诵读一些富有激情并蕴涵哲理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获得情感体验,感悟文本哲理。
如张洁的散文《我的四季》一文不仅哲理性强,而且情感表达富有张力,很适宜学生借助朗读来体验作者所阐发的敢于直面人生、勇于咀嚼苦难、善于负责生命的情感与道理。为此我在教学时既注意引发学生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点,又选取不同形式训练学生反复朗读,以此一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人生春季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感悟收获但毫不后悔,冬天步入黄昏但仍老有所为;二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人生的春季要播种希望,我们人生的夏季要战胜磨难,我们人生的秋季要感悟收获,我们人生的冬季要发挥余热;三让学生认识到作者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本文所蕴涵的作家对生命的深沉感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味出来,机械的设置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回答可能会导致学生感悟能力的弱化乃至丧失。
四、联系生活,优化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身的生命体验,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经历,诸如学习经历和社会经历,来解读文本,力求解放教学主体的精神。教师要准确地寻找到能将学生经历与文本内容迅速联系起来的契合点,使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感性体验,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凭借自己的思想感情阅读文本,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中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