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8篇

时间:2022-10-31 16:24: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

篇1

关键词:读百本好书;书目;数量;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开展的“读百本好书”活动,是一项拓展大学生成功素质的重要的实践性举措。目的在于训练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成功素质,以厚积而待薄发,为学子们将来迈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要求重在落实,重在促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且都能有所得、有所获。作为大学生知识拓展的有效手段,“读百本好书”活动包含着四个方面的要求:阅读书目的选择、阅读数量的把握、阅读方法的运用和阅读效果的评价。这四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同的书籍要求有不同的读法,而不同的读法会对阅读的速度、数量产生影响,并且书目选择和阅读方法的不同会带来阅读效果上的差异。书目的选择、数量的把握、方法的运用及效果的评价是读书活动中的四个重要问题,是体现读书质量、实现读书目的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中,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的书目、数量、方法、效果评价进行科学的指导并提出合理的要求。本文试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关于阅读书目的选择

古今书籍浩如烟海,大学生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外书来读,的确是个难点,是个最费思量的问题。目前社会上推出的“好书”书单各种各样,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书单所列书籍虽然确有价值,但大多是人文类的,有些又专业性太强,并非适合所有人,且有些书籍很难激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在大学阶段,我们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该怎样进行指导和要求呢?首先,阅读书目的选择必须以塑造成功素质为目标。国内曾有人对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做过调查,一种是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对象为安徽省5所本专科院校的26个系、37个专业的学生[1];一种是用大学生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的类型及数量作为大学生阅读情况的客观指标,调查对象为赣南师范学院的学生[2]。两项调查均表明,文学类作品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在所有课外读物中高居榜首,比例达40%,而专业辅导类、科技类读物则少人问津,两类加起来所占比例不足10%。虽然大学生们偏爱于娱乐性和消遣性的文学作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对所学专业与文学关联不大的学生来说,毕竟缺少实用性。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读书“不加选择,那就是浪费时间”。中国现代学者夏尊在他的《阅读什么和怎样阅读》一文中,将阅读的范围分为三个,一是关于职务的,二是参考的,三是关于趣味或修养的。其关于职务的和参考的解释,对学生而言是指功课和与功课相关的参考书。先生在谈到读书时曾言:“理想中的学者,既能精深,又能博大……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两位学者都一致强调了专业类书籍在读书中的核心地位。今天,我们以塑造成功素质为目标而读书,不妨将课外书籍分为以下几类:专业素质类,包括专业书籍及与专业相关的书籍;非专业素质类,指与专业关联不大甚至无关联但能提高观念、品格、能力等成功素质修养的书籍;娱乐消遣类,指那些与专业毫无关联,纯粹拿来怡情、休闲的书籍。这里,专业素质类应是我们课外书籍阅读的首选,当然,并不是说要将其它两类排斥在外,但绝不能本末倒置。这三类,在大学生阅读书目单上的比例,可以考虑为631,在此基础上可视情况进行调整。其次,书目的选择还应考虑大学生的年级、知识基础、个性修养、爱好兴趣等因素。在对安徽5所本专科院校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低年级大学生与高年级大学生、专科生与本科生,甚至女生与男生,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都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爱好和习惯。例如,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而高年级大学生则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的课外读物;专科生课外阅读的数量不仅低于本科生,且偏好于消遣性读物。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比方说,对低年级或专科生,课外阅读的书目中,专业类书籍的比例可适当放低,深浅难度上的标准可适当降一降。最后,在书目方面有几点需要说明:(1)书目的选择上应采取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有的书必读,有的学生可自选。其中专业素质类书籍由专业老师负责推荐,而非专业素质类书籍要有素导、专业老师和有关的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国学大师先生就曾应清华大学学生之请,为初学者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今天,大学的专业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而且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除课本之外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是数不胜数,而非专业素质类书籍则有如恒河沙数,由谁去挑选呢?这项工作只有相关研究机构、专业老师、素导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2)我们选择书目不要将眼光仅仅盯在纸质书籍上,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知识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像电子书籍以至影视作品等等都应是我们选择的对象。

二、关于阅读数量的把握

我们说读百本好书,并不是刻意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读满一百本。书籍的字数有多寡之分,阅读的速度有快慢之别,再加上大学生的学制有长有短等等因素,对大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也就不宜作过于硬性的规定,但这并不等于说完全不作要求。一般情况下,一本约两厘米厚薄的书字数在三十万上下,如一部分上中下三册的《红楼梦》,每册就是三十多万字。按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即使是带研究性的精读而不是一般性的泛览,对一本三十万字的书,每天用约两个小时的课外时间,相信一周左右是可以读完的。因此,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中,要求大学生每学期(含寒假或暑假)读10本书是可行的,这应是最低标准。这样,到大学毕业,专科生认真读完60本课外好书,本科生读完80本,那将对大学生的学业、对大学生成功素质的塑造,其作用不可估量。

三、关于阅读方法的运用

读书是一门艺术,读书方法直接影响着读书的效率与效果。清代文人袁枚曾把读书比作“吃饭”,说:“善吃者长精神”。因此,读书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古往今来,中外很多成功者曾在读书方面有过经验之谈,给我们总结出了许多极有学习、借鉴价值的读书方法,如背记式、复述式、评注式、重复式、博览式、计划式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参考。读书活动中,每位学生都应寻求到最适合自己、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否则,有耕耘却收获甚微;或者,只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书橱”,这都是读书的悲哀。在读书方法上有两点要重视:(1)要善于把握精读与泛览,特别须注意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与专业、与塑造成功素质无关的消遣性书籍上。(2)要勤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采用心得体会式,或是摘录式、评注式,都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写读书笔记可以说是读书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

四、关于阅读效果的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读书活动落实情况的量化检查,是对学生在知识拓展方面所获素质学分的考核手段。评价过程涉及三个方面:

(一)评价的组织机构。因为即使是大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学习自觉性,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对读书活动加强领导并设立组织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在组织机构上,可以将每个班级确定为一个读书活动组,素导、班导为顾问,设组长一名,由班级素导助理或者学习委员担任;每组又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8人左右,学生自由组合或者指定安排,设小组长一名。机构的领导成员不仅要负责对读书活动的宣传、指导,积极筹划与组织诸如读书比赛、经验交流、学术研讨等等班级活动的开展,同时要负责对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的表现和读书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二)评价的量化。这里的量化也就是将“读百本好书”活动与素质学分挂钩。考虑到知识拓展在整个非专业素质拓展中的重要性,读书活动在非专业素质学分的权重分布中应该有所偏重,总学分不应低于5分,按专科5学期,本科7学期平均分布,并将每学期分值划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三)评价的方式。评价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检查读书笔记。要求每位同学在读完一本书后写出读书笔记,形式不限,评论、体会均可,然后由素导依据每位同学所写笔记的数量与质量按等级进行评分。(2)组织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根据教师推荐的全班学生以至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学生在学期内全都必须阅读的书目(共须书目),由素质导师、班级导师根据书籍内容给学生设计题目,每个学期末安排一次笔试,根据笔试成绩按等级评分。(3)考查平时表现。平时表现是指学生平时对待“读百本好书”活动的态度,以及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有关读书活动的情况。考查由素导、班导、组长和小组长共同负责,同时,考查平时表现与检查读书笔记或者与组织考试结合起来,可按46或55的比例分配素质学分。

要使“读百本好书”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除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如大学生读书兴趣的激发,专业教师、素导、图书馆三者的协同,读书活动与其它成功素质拓展活动的统一,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英课;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营造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开口

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最大阻力就是他们自己的心理障碍。换句话说,就是缺乏自信或出于害羞,怕说错了被人家笑话。这里必须培养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氛围,解决学生课堂上开不了口的情况成为教师应做的首要事情。

我们常说学习如果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好成绩,而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肯定是有影响的( Harner,1983)。当他们对课堂教学失去信心时,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学生中心法,改变“照本宣科”地“满堂灌”的方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挤时间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所有的学生克服各种障碍,开口用英语讲话。例如:讲完《大学核心英语》读写课程的篇章后,经常在习题课上组织寓教于乐的语言游戏活动,目的在于营造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开口说很简单的英语。游戏活动既给学生个人展示个性的机会,又要求人人有合作精神参加各种竞赛。学生们或编成组或配成对,在欢歌笑语中彼此了解,在友谊竞争中互相合作,师生打成一片,自然融洽。例如,可以组织语音游戏,(例略)使学生在游戏中各有所得,对将来参加英语讨论表达相对复杂的意思就不再胆怯了。

另外在课上不管说得好坏,只要张口练习,期末考试一定给多练习的学生加分。这样,原本紧张压抑的课堂气氛就变得轻松、愉快了,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畅所欲言,真正做到开口说话的突破。

二、因材施教

大学学习英语课学生较多,性格各异,很难保证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游戏活动中来。做为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减少人多的负面效应。依学生的性格特点,经常把健谈的和缄默的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讨论不同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健谈的学生讨论一幅有关“Psychology In Life - Cancer”的画,而让缄默的学生讨论“If you have one million dollars,what do you want to do?”主题分配完后,分别给他们5~10分钟时间做准备,然后,要求各组派代表上台表演。钱是每个人共同关心的话题,较缄默的学生也对此夸夸其谈,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健谈的学生讨论有关“Psychology InLife - Cancer”的论题时,争先恐后地讲发生在身边的心理作用对生活的影响的事故。有一个很内向的学生边讲发生在自己家的故事,边流泪,全班同学为他难过,为之感动。各组发言之后,及时绐予评估,并鼓励学生逐渐养成用英语讲话的习惯。

三、口语练习法

(一)创立校园英语角,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和英语教师的作用。

例如,某学院聘有数名外教,这本应对学生口语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大学英语课没有外教课,基于此原因,在校内建立起英语角,每周邀请外教来英语角与学生攀谈,为学生创立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鼓励学生与外教预约到他(她)家与其聊天,向他们学习,注意模仿,长期坚持不懈,必能收到效果。另外一个口语学习对象就是英语教师。在课上组织“Chitchat”节目,教师做节目主持人(host or hostess),每次选择不同的主题与学生用英语自由交谈,给学生适当的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机会。经过长时间口语练习后,学生口语水平提高很快。

(二)选择合适的精读课文,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英语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有助于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思想和转变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传统角色。讲授《大学核心英语》读写教程时,采用讨论式教学形式,改变多年来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旧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就课文内容用英语(目的语)开展讨论。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①教师指定主要教学材料是《大学核心英语》读写课程A篇;②根据课文内容将全班分为八组,每组五人;③确定每个小组承担主讲的段落以及组内成员的分工。

2.自学、讨论和表述:①学生各自通读并钻研有关教学内容;②各自详细讨论本组主攻段落。这是教学中一个关键环节。它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组内与组外,师生间的讨论或互相请教,确保正确理解所学内容;③根据组内分工,每个人在全班作主题发言;④每组分布几个中心问题,供其它小组讨论;⑤主讲组组员分散到全班其它各组,引导并参与讨论。

3.综述、评估和总结:①主讲组员回到本组汇总讨论情况和问题,推举代表在全班作综述汇报;②教师作点评、答疑、总结。

《大学核心英语》读写教程的A篇基本上按照上述教学过程一一进行。应该指出的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和默契的配合是这一教学过程得以存活和发展。个人学习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将阅读与口头表达结合起来,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实践及学习目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之中,学生必须实现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转变。公开讲解,人人有份,这是一份极具挑战和刺激性的工作。为此,每位学生,不论其水平高低都必须去思考,去与同伴商量,去向教师请教或查询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个人亮相成为小组集体荣誉的组成部分,小组综合评分取决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内容话题之间的衔接,时间上的分配等一系列因素。这种评估方式将学习过程的每个环节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组内成员相互出谋划策,互教互利,齐心做好衔接和配合,每位学生的个人自尊心、自信心和小组荣誉感十分自然地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和激励因素。

(三)模拟情景训练

模拟情景训练是英语课堂上经常使用的口语训练方法,教师总是努力使这些情景更加逼真,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想了一个既生动又形象的活动“For of Against”。

1.课程开始出一个主题: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能谈恋爱吗?

2.活动步骤;①学生们可以自由活动,为讨论主题做准备;②回到座位上,按他们所持观点分别记录下“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能谈恋爱”,“不能谈恋爱”。论点应该明确;③然后,让学生们讲关于“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是否可以谈恋爱?”的中立看法;④讨论十分钟后,一部分人讲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谈恋爱,另一部分人讲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可以谈恋爱。两种观点似乎都有道理;⑤接着,我向学生解释应该怎样即兴发言。我总结上述讨论及自己的看法,增加这些观点的深度。随后,从右边开始,一个学生接一个学生发言,直到又回到第一发言的学生。再继续进行第二圈、三圈的讨论,直到找出一个合乎逻辑的、总结性的评语。

最初活动开始时,我要求学生花几十秒钟思考自己听到的别人发言的要点,仅就前者的观点发表意见,提出赞成“For”与反对“Against”的意见。当一个学生的发言没有针对性时,其他学生总是渴望能总结前一个发言者说过的话并恰当评论。通过赞成“For”与反对“Against”的活动,使学生置于一个更具挑战的情景下。他们必须出自本能地应答,更重要的是,必须结合别人所讲的话组织并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模拟情况训练中真正做到即兴发言,提高他们与人交际的能力。

篇3

1、建立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创建和谐的服务氛围

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大学生会从读者和馆员的双重身份出发,以多维的角度考虑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可行的建议,使规章制度的制订更具合理性及可操作性,防止因执行规章制度中的不和谐现象。在解决纠纷之时,以他们特殊的身份与大学生读者间的认同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读者与馆员之间对峙感,他们将是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必要桥梁,对于构建和谐的读书氛围,将会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之作用。

2、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满足多元化读者需求

随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功能的扩大,有限的馆员与读者无限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矛盾不断显现,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使部分专职馆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开展深层次服务。大学生群体是高校图书馆可以深入挖掘的人才资源库,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专业导读等管理服务工作中,一定程度弥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力量方面的欠缺,拓展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领域,满足读者多元化信息需求。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目前,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组织实现主要有大学生个体、大学生自建的团队、志愿者队伍、大学生读书协会及勤工俭学队伍等组织形式。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的现状为:大学生馆员的流动性强,服务时间不固定,对其引导及监督花费时间过多;招聘到适合的大学生有一定难度;因制度不健全,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大学生与馆员之间的工作协调差问题,馆员易产生推卸工作的心理;大学生待遇及活动经费少,大学生在工作中的劳动保护,所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使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展现和发挥等问题。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在专项管理基础上重视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1、拓展参与管理服务的领域

大学生视野开阔且综合素质较高,为了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他们很期盼有锻炼自身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工作机会,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参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机会,满足了大学生检验所学专业知识和锻炼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需求。但在现实中,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清理卫生、捆书上架等岗位无法激发他们长时间坚持工作的热情。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充分相信和利用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日常繁琐的体力劳动相结合,勇于拓宽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的工作范围,包括图书上架、期刊整理、卫生清扫、学术活动设计与布置、展览活动讲解及秩序引导;咨询台服务,介绍馆藏布局、文献分类、检索方法、目录厅的检索辅导;书刊借阅、资料扫描;问卷调查工作、新书宣传工作、撰写导读书评、意见征集;网页制作、网站建设和维护;图书期刊加工、特殊语种技术编目员;参考咨询服务、文献检索及馆藏电子资源导航,甚至可以参与馆藏资源建设规划等,让大学生以服务员、引导员、阅览室代管员、读者导读员、宣传报道员、技术服务员、信息咨询员、馆长学生助理的身份,逐步拓展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领域,充分发挥大学生聪明才智,带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完善管理的规范

科学性对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大学生的管理,并不同于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细致地研究管理大学生的特殊性,制定一套有针对性及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高校图书馆要设定不同于一般馆员的管理组织形式,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独立的项目管理,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完备的管理工作流程,如,美国洛杉矶公共图书馆设有志愿者和“图书馆之友”部门,负责吸纳招募志愿者及宣传、培训“图书馆之友”组织,推进各“图书馆之友”组织之间的交流,职责是争取社会支持,弥补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不足。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管理的流程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提前的工作设计作为保障,具体到岗位数量、岗位具体责任、工作范围和要求、工作内容标准等制度都要严格规范地制订执行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科学规范实施细则,作为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依据。此外,对参与管理服务的大学生组织应充分地加以协调整合,将大学生个体、大学生自建组织、志愿者协会、图书馆读书协会、勤工俭学集体等多种组织形式联系起来统一管理,使这些大学生组织在管理服务中即独立存在又相互融合,更需提供给大学生自如转换组织的机会,例如,勤工俭学岗位可以优先推荐那些工作勤奋的贫困大学生,从而更好地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

3、创新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管理包括管理工作规划、参与岗位的设置分析、招募、岗位工作培训、日常管理、评估和激励一系列管理工作流程,这些管理工作流程的有效规范展开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保证。

(1)招募招募工作可以采取定期招募和不定期招募相结合方式,进行因特殊技术灵活的临时聘用更为必要。招募形式可以是高校图书馆自行招聘、也可以采取与志愿者组织合作招募等形式。招募过程需要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收,注重双向选择,尽可能符合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动机需求,要最大限度地根据大学生的个人意愿和专业特点,协商并提供其适合的工作岗位,例如,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做高校图书馆的网站维护和主页建设工作等等,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非常重要。招募过程中应建立大学生服务人才库,采集大学生的专业及特长、兴趣爱好等信息,以后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逐级选择录用和岗位升级。

(2)培训对大学生的培训可以指定专门的高校图书馆培训小组进行,也可以让所在岗位的图书馆员承担培训任务。培训的方式包括讲座、实地参观、观看录像、专题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训内容主要应包括参与管理服务的有关权利与义务、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大学生所承担的岗位工作的规章制度、角色定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实施细则、基本技能要求等内容,据此作为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的依据。培训涉及的内容可以制定成志愿者手册,帮助大学生理解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引其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3)日常管理高校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予以大学生明确的工作责任和岗位要求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授权,应有意识地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定期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基础上,充分认可大学生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能力。对大学生的管理需针对工作性质和工作阶段的不同,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成不变的发出工作指令,易降低大学生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其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为此,高校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训练、指导、协助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出现的个别事例的处理要灵活掌握,如,对有关工作任期要在大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酌情制定。此外,保持与大学生所属学院班主任的定期沟通和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谈话解决或终止工作任期。

(4)评估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工作进行的必要客观评估,是保持大学生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评估主要有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管理工作中不定期对大学生工作检查后肯定或否定的反馈、询问工作进度、讨论解决工作问题的思路、日常督导等属于非正式的评估。正式评估则是指定期对大学生的正式鉴定,包括大学生个人工作档案、对其工作质量的记录和评价、所承担的项目如期进程落实情况记录。此外,也可以采用“参与密度”、“参与频率”、“参与时间”的方法进行评估。评估还可以采取中长期定性和定量评价结合、读者评价、馆员评价、自我评价、大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考核评级结果作为升任必要级别工作岗位的依据。

(5)激励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管理不同于正式员工,所采用的工作激励手段也有一定的差别,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认同需求、自主性需求、交换需求、提高需求、归属感需求、成就感需求、权力需求、兴趣需求等需求。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中普遍出现的退出现象,形成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图书馆缺乏对大学生工作的必要回报、与馆员明显差别的对待方式,工作中缺乏个人成就感以及工作得不到高校图书馆领导的认同及信息反馈等原因。为了留住大学生,高校图书馆管理方面应提高管理水平,规避造成大学生流失的不利因素,确立定期的正式奖励活动,如发放奖励证书及奖品、表彰宴会、通过日常沟通、参与介入具体工作、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平等地探讨工作问题、口头表扬等非正式方式激励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可以专设大学生展示空间,如大学生自办报刊、专属的网页及墙体园地等,来展示他们的工作成绩,鼓励参与管理服务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走近高校图书馆。

4、尊重挖掘大学生的智力资源

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让更多的大学生深入了解及利用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应将参与管理服务的大学生作为馆员一样,加以爱护、指导、关心和帮助,使其逐步胜任更宽领域的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而非体力,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承认和挖掘他们的精神价值,尊重他们的建议和劳动价值,提高对他们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从而使大学生更坚定参与管理服务工作的信念。在工作安排方面,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意愿协商地讨论各自的岗位工作,尊重他们的意愿,并提供多方面的交流渠道,定期沟通更有利于工作的实施开展。高校图书馆应肯定大学生的工作成绩、劳动成果,关注他们在工作中的成长,发现问题及时总结。高校图书馆成立大学生服务者之家,提供场所和条件让他们自行开展经验交流会、文娱活动等,相互交流他们参与管理服务中的工作心得;支持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协会的各项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此外,高校图书馆给予的优待也是必要的,如延长借书期限、增加借书数量、优先转为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岗位等。

5、加强针对性宣传的力度

精神及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升华是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动力需求,大学生在服务他人中得到了精神的愉悦,高校图书馆给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也给予他们实现自我突破和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使自身逐步培养起乐于奉献及敬业创新的品质,锻炼了意志和能力。高校图书馆对这些大学生的宣传,应侧重倡导和宣传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媒体对大学生服务态度和奉献精神的报道及高度的评价,对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媒体宣传包括宣传栏、广播、网站、黑板报、会议表扬、向大学生所属学院的定期通报、开具参加管理服务工作证明等形式,引起学校对这些大学生的关注和认可。高校图书馆与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如,根据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紧密度,提出与学生管理部门工作协商,认同这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机制,出具证明并协调做好有关的认定工作。此外,在高校图书馆主页中设专栏,刊发大学生工作照片、工作心得、工作规章制度和招募办法,更多地提供给大学生了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途径。

三、结语

篇4

关于大学生的理财问题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焦点,很多高校就此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和讲座来思想上感知大学生的消费观,本篇论文我对大学生的个人理财问题从国内外分析、大学生理财的现状、造成现状的原因、大学生理财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如何理财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和讨论当代大学生的理财问题,也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大学生个人理财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理财个人影响与社会影响

一、国内外理财模式

1.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的理财模式。

1.1生活的高质量追求。欧美学生大多习惯提前消费,当经济萧条时来尝试改变原有的习惯和观念,在生活的点滴中积累一定的资金。美国大学生就理性消费和奢靡消费具有一定的认知,例如减少咖啡等适当高档品的消费量,用普通消费品来代替高档消费品并相应的增加消费量;降低打车频率,打车的档次,坚持以步行、公共交通代替无谓的打车消费。据了解可知日本大学生在现今消费时最注重资源的节约,他们擅用优惠券、关注促销商品、反季购买消费品以降低相对于正常经济市场时期的开支。

1.2投资理财的合理规划。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商品市场为大学生个人投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欧美大学生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是外出打工,成人之后没有向自己的父母索要费用。加拿大学生将自己闲置的资金存入金融机构,如:银行等,机构帮助他们在银行存款、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中合理分配自己的资金;在投资理财方面,美国大学生大多选择购买共同基金来解决自己的资金来源,他们是靠经验管理机构来替自己理财来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

2.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模式。

目前我们中国人的理财习惯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以前理财习惯是:生活理财。父母教给我们一个基本的观念是勤俭持家,怎样省钱过日子。现代人的习惯:投资理财。钱可以变成资本,也成为了创造收入的手段。现财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从生活理财转变到投资理财,达到资产的增值。但由于我国大学生从小的生活观念,我们一直都在靠自己的父母来完成自己的理财计划,或是由于资金的来源单一,没有资金实力来做资金的投资理财,再加上没有投资观念和经验,迫使投资的失败,投资理财的最基本要求是:资产增值=投资理+生活理财。

二、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个人理财研究现状。

1.1经济来源具有单一性。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费来源方面,由家庭供给的占91.45%,由亲友无偿赞助、勤工俭学、借款、贷款提供部分经济来源的分别8.15%、10.05%、5.05%和4.40%,后四种方式都与家庭供给方式相同的性质。由此调查结果显示可见,学生主要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家庭的支持,很少考虑去尝试采用更多的融资渠道来增加自己的财务来源,导致大学生自己独立生存能力差,也抑制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创造的价值极低,如果当代大学生的财务来源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创造,那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不可估量的变化。据查资料得知,大学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显示:家庭提供生活费的来源占大学生的88.82%;自己赚钱作为生活费的的人很少占大学生的4.74%;除此之外都是用其他来增加收入的。

1.2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及缺乏消费理性。

大学生是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的个体,据了解调查显示,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有以下不良行为倾向:

1.2.1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在人际交往、休闲娱乐、恋爱等方面消费较多,而在学习上的消费较少。作为大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所以我们应将大部分的生活费安排运用到生活必须和学习中,精神追求固不可少,但我们要适量的在其投入资金来帮助我们的身心发展,认清作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

1.2.2消费缺乏理性观念,片面追求时尚,消费心理不成熟,不根据自己资金来源和资金的实力有计划地消费,而盲目自费,自身消费意志力较差,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冲动消费的习惯,我们要更具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策划和制定有效地消费计划,不要置前消费导致资金供不应求,因为很多事情是善变的,当遇到正真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时无法支付而导致错失良机,不仅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影响,更会抑制自身的发展。

1.3存在很多理财误区。

1.3.1投资理念不成熟。大部分学生在学期开始时都要将钱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没有投资理财的想法;要么将钱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行业中,比如炒股、炒汇、买彩票等,由于我们并非是金融行业的投手,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来做基础,更没有实践经验,更不了解其中的行情,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行情不好带来巨大损失,以后失去了生活费,不能够更好的投资于学习中,失去了更多的积极向上的机会,再次,如果有个小资本的投资就没有了考虑的机会,就而失去了更多,其实很多小资本投资也是不容忽视的,既能为自己带来相关的经验,更能带来一点微小收入。

1.3.2没有处理好短期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勤工俭学成为大多数大学生赚钱的渠道,但是不少学生没有认清学习和勤工助学的重要性,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勤工俭学上,忽视学习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最后没有自己合适的工作,导致长远的利益与短期利益的轻属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后导致失去更多创造财富的机会。

1.3.3部分学生金钱观发生扭曲,在盲目消费后为了充实自己的可用资金,不惜用违法手段来获取经济来源,来支持自己供不应求的货币资金。比如参与传销组织、聚众赌博等,很多学生甚至走上了杀的犯罪道路上。这样不仅扭曲了个人的行为观念还给家人带来很多的担忧和焦虑,也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埋下了不可挥去的一幕。

2.造成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2.1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21世纪由于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步入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传统的消费观念与现今的观念相互产生了矛盾,消费方式同时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正处于学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和左右。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使大学生形成了盲目消费、奢侈的消费心理。我国大学生缺乏独立理财的校园与社会环境。现实中,大学生做兼职的学生比例相对很较少的,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让学生有很好的理财观念简直是痴心妄想的事情,再加上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现今很多大学生都用银行卡来方便自己的消费,消费卡的方便使得大学生没有了消费的理性。

2.2家庭因素。现今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娇生惯养的,家长把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部分的经济来支持自己的子女成长,对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有求必应的政策,把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视为必须的、责无旁贷的一项巨大支出,家庭竭尽所能,削减其他开支也要尽最大的责任,保证这一项支出。而家庭的经济来源从来不要求大学生担心,因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的之不易,更不可能意识到理财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2.3学校理财教育的缺位。在现今社会教育的形势下,高校放松了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的思想教育。在日常管理方面,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学生花的是自己的钱,对浪费等问题并没有太大的要求与管理,对大学课程设置考虑不周的原因,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发展,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理财情况进行思想教育,以致大学生得不到更好的教育与引导,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中存在诸多的理财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理财

1.可以在适当时间参加一些勤工俭学的活动,以增加消费收入来源,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例如家教、实习等工作。也有些同学可能会做一些劳动力和技术型的工作以获取应有报酬,例如打工、写作等工作。有两点是需要说明:一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应有报酬是光荣的,没必要感到羞耻;二是这些事情不应当以影响学业为基础,毕竟学习才是学生的主要工作,因为赚钱而荒废了学习,一般来说是不值得的,也是非常愚蠢的。当然,如果你是比尔•盖茨那可另当别论。

2.学会利用社会中的金融工具增加自身的收益。有一部分同学手上还是有部分闲置的钱财,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定利货币市场基金、用期存款或者其他金融工具来增加自己的财务收入,但具体的选择要看不同的情况而定。如果你还有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毕业,手上有一笔暂时用不上的资金,与其活期存款倒不如定期存款,毕竟利息会多一点。当然也可以买一点风险较低的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很高,预期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安全性也非常的不错。如果你本身就是财经类专业,切对股票或基金比较相对熟悉,风险承受的能力也比较强,或者你根本就是抱着交学费的态度,你也可以少投入一点在股票或者基金里。特别提示:投资股票基金前请慎重选择。

3.制定理性的消费计划。人的天性中就有强烈购物的欲望,很多人喜欢逛街,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想买下来的欲望。可是超市中惹人喜欢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你能每一件都买下来吗?再说了,喜欢的东西买回来后,有多少会是以后能够为自己用得着的?仅仅因为一时的喜欢,就掏空了自己原本就不饱满的钱包,值么?更重要的是,你失去不止是钱包里的这点钱,还有动摇了你的消费习惯,这会让你今后花掉更多的钱,永远也无法攒到你的第一笔用来投资挣钱的资本!

4.重视小钱的来之不易。泰山不让细土则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方能就其深!必须知到大钱来源于小钱的积累,当年李嘉诚先生也是少见的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我想曾经他的工资也不是很高,工作也并非想象的心仪,我们怎能看不起小钱的作用呢,所以我们要对每一分钱更加的珍惜,懂得它的来之不易,才能够为自己创造更高的货币资金。

5.将有效的资金投入到有效地应用中。读书人爱书固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你买的书你都看了吗?我们总是雄心勃勃地要学习这个,要学习那个,学习是好事。于是,我们在书店会“以学习的名义,买下这本,买下那本”。我们绝对不反对买书,但是,同学,你买的书你看了几本?书的价格我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与其买了置之一旁,不如买一本就认证的学习消化一本。有时甚至不禁有“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感慨,当然,借书也不失为学习的一种好办法,所以我们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但不能因此而为借口来盲目的消费。

6.在校园内多开展关于丰富的理财活动,如模拟理财,大学生理财规划设计,为校园的环境逐渐形成良好的理财氛围,学校要注重大学生理财的思想建设问题,多在校园内广播、电视宣传理财的相关内容,还可组织理财方面的讲座,或以讨论交流形势定期开座谈会,在交流中发现与总结最近大学生理财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困难提出相关的建议。

四、结语

大学生作为当代的消费主力军,在现代社会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结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我们更应该趁早建立理财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做好长期的理财规划,能有效合理的利用金钱。

参考文献:

[1]王旭林.关于大学生个人理财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

[2]杨谦.大学生个人理财调查分析[J]财金晚报,2011,(10).

[3]刘位璐.融营销背景下银行个财务发展[J].财税金融2012,(6).

篇5

一、转变理念,认识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学校的支持和重视是前提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社会评价体系与社会需求体系的脱节,导致医学教育偏重于自然科学,忽视医学的社会属性,忽视对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不强。医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工作对象除了疾病,还有患者(人)。医学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知识,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汉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善于与患者、家属沟通,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适应新时期医学模式的转变。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医疗事业发展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摆正医学教育中人文类课程的位置,打破以单一医学为主的学科体系,重视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增设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如:大学语文、实用语言艺术、口才训练、阅读学、交流与沟通、应用写作等课程。

2.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关键

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相当数量的专业老师认为那只是大学语文老师的事,自己只要教好专业知识就行,其实不然。汉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靠几个大学语文老师和几堂大学语文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长期培养才能形成。所以,专业老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锻炼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始终牢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汉语应用能力,用良好的知识修养、生动流利的教学语言感化每一位学生,并适时地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当然,作为承担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主要任务的大学语文教师,更要坚定信念,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汉语学习的魅力,为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感到自豪,从而愿意、乐意学习汉语。

3.学生的认识和行动是保障

医学生大多数来源于高中的理科生,对汉语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兴趣。许多学生做论文,写文章,甚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利用电脑网络下载现成的文字资料,进行剪辑拼贴,疏于动脑、动手。再加上,在校期间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外语,参加各种培训和证书考试,无暇顾及汉语学习。学生有意无意忽视自身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了他们提笔忘字,用词混乱,造句为文错误百出,开口用语平庸乏味,与患者交流缺乏技巧。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认为只要医术高明就是一名好医生,孰不知,临床工作中病历书写,治疗问诊,术前谈话,处理医患、医医、医护关系,医学科研工作中的论文撰写,医学生涯中的知识更新,都需要汉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运用。所以作为将来要成为白衣天使的医学生,一定要认识到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素质提高的作用,从而在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汉语应用能力。

二、凝聚力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习惯

1.发挥班主任对学生阅读、书写习惯养成的引导作用

班主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每学期的阅读计划(可到图书馆去借阅查阅,也可以自己购买,请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阅读指导讲座),督促学生按计划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要求手写),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为提高汉语应用能力积累大量的素材。

2.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课外阅读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盲目性和急功近利性,出现了无限的文献资源和有限的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使得有强烈求知欲的大学生产生了困惑,需要图书馆及时有效地进行阅读指导。

图书馆可开设文献检索课,指导大学生如何利用文献;组织管理学生读书社团,了解他们的阅读心理和方向,引导他们健康阅读:设立《阅读与欣赏》栏目,推荐优秀图书的介绍和赏析,领悟作者的感情,体味书中的意境;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交流会、书目推荐会、读书有奖征文、书评论文、读书心得演讲比赛等。

3.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网络阅读质量

随着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网络阅读,但因缺乏有效的网络阅读指导,阅读质量不高。因此,学校要开展大学生网上阅读调查,加强网络阅读指导,推荐优秀网站目录,组织专题网络资源导航,指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阅读中的各种评价标准,创建自己的WEB站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综合信息,实现互动、研究型学习,提高网络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锻炼,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1.利用课堂大练兵

这里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大学语文课堂,也指专业理论知识课堂,无论是大学语文老师,还是专业理论老师,要共同承担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任务。在大学里,大学语文课时数相当少,以学医学知识为主的医学院校就更少,有些甚至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专业理论课老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又不注意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培养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就成了一块教学的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医学生素质的提高,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医学院校的所有老师要发扬团体教育精神,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教师可把理论知识设计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前一周或一个月利用手机飞信,QQ群等途径,通知要上课的学生。让他们查阅资料,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上老师、同学交流讨论,解答问题。医学理论知识在查找资料、交流讨论中得以掌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增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2.抓住实习多实践

医学生在医院实习的时间有一年,一定要抓住实习的时间培养汉语应用能力。开展实习教学晨会,由学生轮流主讲各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注意事项,讨论存在的问题以及特殊病例。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安排学生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并利用多媒体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鼓励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治疗方案,教师只在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开展与患者沟通交流活动,教师示范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鼓励学生多接触病人,与病人交谈,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从患者病痛的角度多给予患者体谅和关心,获得病人的信任,提高口语能力和交流技巧。实习完后每生上交一份实习体会,锻炼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

篇6

一、转变理念,认识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学校的支持和重视是前提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社会评价体系与社会需求体系的脱节,导致医学教育偏重于自然科学,忽视医学的社会属性,忽视对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不强。医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工作对象除了疾病,还有患者(人)。医学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知识,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汉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善于与患者、家属沟通,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适应新时期医学模式的转变。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医疗事业发展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摆正医学教育中人文类课程的位置,打破以单一医学为主的学科体系,重视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增设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如:大学语文、实用语言艺术、口才训练、阅读学、交流与沟通、应用写作等课程。

2.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关键

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相当数量的专业老师认为那只是大学语文老师的事,自己只要教好专业知识就行,其实不然。汉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靠几个大学语文老师和几堂大学语文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长期培养才能形成。所以,专业老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锻炼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始终牢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汉语应用能力,用良好的知识修养、生动流利的教学语言感化每一位学生,并适时地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当然,作为承担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主要任务的大学语文教师,更要坚定信念,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汉语学习的魅力,为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感到自豪,从而愿意、乐意学习汉语。

3.学生的认识和行动是保障

医学生大多数来源于高中的理科生,对汉语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兴趣。许多学生做论文,写文章,甚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利用电脑网络下载现成的文字资料,进行剪辑拼贴,疏于动脑、动手。再加上,在校期间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外语,参加各种培训和证书考试,无暇顾及汉语学习。学生有意无意忽视自身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了他们提笔忘字,用词混乱,造句为文错误百出,开口用语平庸乏味,与患者交流缺乏技巧。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认为只要医术高明就是一名好医生,孰不知,临床工作中病历书写,治疗问诊,术前谈话,处理医患、医医、医护关系,医学科研工作中的论文撰写,医学生涯中的知识更新,都需要汉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运用。所以作为将来要成为白衣天使的医学生,一定要认识到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素质提高的作用,从而在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汉语应用能力。

二、凝聚力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习惯

1.发挥班主任对学生阅读、书写习惯养成的引导作用

班主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每学期的阅读计划(可到图书馆去借阅查阅,也可以自己购买,请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阅读指导讲座),督促学生按计划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要求手写),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为提高汉语应用能力积累大量的素材。

2.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课外阅读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盲目性和急功近利性,出现了无限的文献资源和有限的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使得有强烈求知欲的大学生产生了困惑,需要图书馆及时有效地进行阅读指导。

图书馆可开设文献检索课,指导大学生如何利用文献;组织管理学生读书社团,了解他们的阅读心理和方向,引导他们健康阅读:设立《阅读与欣赏》栏目,推荐优秀图书的介绍和赏析,领悟作者的感情,体味书中的意境;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交流会、书目推荐会、读书有奖征文、书评论文、读书心得演讲比赛等。

3.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网络阅读质量

随着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网络阅读,但因缺乏有效的网络阅读指导,阅读质量不高。因此,学校要开展大学生网上阅读调查,加强网络阅读指导,推荐优秀网站目录,组织专题网络资源导航,指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阅读中的各种评价标准,创建自己的WEB站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综合信息,实现互动、研究型学习,提高网络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锻炼,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1.利用课堂大练兵

这里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大学语文课堂,也指专业理论知识课堂,无论是大学语文老师,还是专业理论老师,要共同承担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任务。在大学里,大学语文课时数相当少,以学医学知识为主的医学院校就更少,有些甚至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专业理论课老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又不注意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培养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就成了一块教学的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医学生素质的提高,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医学院校的所有老师要发扬团体教育精神,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教师可把理论知识设计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前一周或一个月利用手机飞信,QQ群等途径,通知要上课的学生。让他们查阅资料,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上老师、同学交流讨论,解答问题。医学理论知识在查找资料、交流讨论中得以掌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增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2.抓住实习多实践

医学生在医院实习的时间有一年,一定要抓住实习的时间培养汉语应用能力。开展实习教学晨会,由学生轮流主讲各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注意事项,讨论存在的问题以及特殊病例。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安排学生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并利用多媒体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鼓励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治疗方案,教师只在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开展与患者沟通交流活动,教师示范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鼓励学生多接触病人,与病人交谈,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从患者病痛的角度多给予患者体谅和关心,获得病人的信任,提高口语能力和交流技巧。实习完后每生上交一份实习体会,锻炼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14-02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在国家“一本”,以及部分“二本”院校依照分数由高到低统一排列录取之后录取的,在当前的教育及考试体系中,职教院校学生往往被贴上“低分”或者“差生”的标签,甚至有的已进入职教院校学习学生也把自己放在“低能”的位置上。其实,分数只是对过去接受教育的评价,对将来的学习以及走上社会的工作能力不具有任何影响。职业教育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备大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掌握现代实践操作技能的职业教育大学生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欢迎。所以,职教院校学生应当端正学习态度,刻苦钻研,为将要走上社会积蓄充足的实践技能。

一、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所谓素质,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素质应当定义为: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的具备。每个人的素质除天然具备之外,在后天培养中得来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颠覆与生俱来的东西。一个人具备的素质越高,就越想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

(一)伦理道德素质

伦理道德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对于自我的认识,感情、意志力以及抗压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处理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上。心理素质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得到提高。正确地评价自我,抛弃自卑心理,勇于承认错误并努力改正,这都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

人文素质是为人处事的方法,在处理事情时表现出的精神面貌。作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要关心、爱护他人,尊重父母、老师,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人。在处理事情时要自尊、自立、自爱,宽容对待别人,对他人的要求不要苛刻,对别人要体谅,甚至原谅别人的缺点乃至错误。忽视眼前的小事,把自己的目光放长远。这样才能树立人生大理想,确立专业追求大目标,具备认识事物的大视野、处理人事纠纷时的襟、看待利益冲突时的大境界、化解矛盾时的大气度、处理特殊事情时的大手笔。

(二)身体素质

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虽不是革命年代,但放眼当下,这句经典之语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资本论》中马克思引用威廉配第所说的“劳动是财富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可见劳动对于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意义。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对劳动技能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可能是脑力劳动居多,但每一项社会调研,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脑力劳动的基础上,无不对身体素质提出挑战,所以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研究者经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作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不仅要靠学校特别是老师的教育,也要靠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个人在认识上的提高和行动上的自觉。在知识的积累上要广,可以博览群书;在专业知识上要专。即使最伟大的学者,掌握的知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广博的知识系统是专业上提高的基础,这就是知识积累过程中所谓的广是手段、专是目的。

在专业知识学习、积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仅限于掌握知识,要能提出问题,对他人的观点要进行再思考,在思维上要有突破。不仅能传承别人的成果,而且要有自己的创新成果,在专业素质积累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去探究科学问题,要注重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观察,并进行分析、讨论,最终以自己的观点去写作,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

二、需要掌握的方法

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办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需要掌握一些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些方法使用得当,会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一)支配时间的方法

一位老师说过:人最大的差异就是支配时间的方式不同,成功者都能够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就是支配方法的差异,所以要学会支配自己的时间。从学校对高中学生与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的课程安排上看,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课程相对变少了,似乎是空闲的时间更多了。但作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如果还是让老师像高中阶段一样“管”着向前走,显然有违学校培养目的。这就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学会支配好自己的时间,在学习、实践、人际交往等许多事情上做到统筹安排,提高效率,不要在可有可无的事情上消耗太多精力,以节省时间。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不要放弃零碎的时间,一些看似无用的零碎时间,如果利用起来,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也可以办许多事情。

(二)读书的方法

获得知识的途径有许多,读书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作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在老师的传授、带领下,需要大量阅读书籍,而且要高效阅读,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读的过程,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心到就是在读的过程中要多思考;手到就是要多记录。读书过程中的记录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养成做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记录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标清出处,以便以后使用。

三、专业的攻读方法

每位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在具备基础知识之后,都需要攻读自己的专业,首要方法就是研读专业书籍,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阅读本专业最权威学术杂志,了解学术前沿。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耐心,即使自己很了解的内容,也一定要把作者的意见、观点认真读完。通过这些了解本专业已有的成果,要做好学术日记,传承已有的思想。但是,只阅读专业书籍还不够,因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经至少是半年前的思想,为了掌握最前沿的专业动态,最新的专业思想,必须听老师讲课,听讲座、学术报告,来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在听的过程中还是要做好学术日记,在研究过程中启发自己。在专业的攻读过程中,对于在日常上课、学习、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思想火花、触动自己的灵感、思考中新的观点要及时记录,为自己在专业上有所突破积累信息。有了新的学术思想或观点,拿出来与别人讨论也是非常重要必要的,别人提出反对意见或缺点,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借以完善自己的思想。

四、操作技能的学习方法

操作技能学习是指“运用学习方法、规则、技巧对操作技能有效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大学生和高中生不同,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是以职业性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于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除学习、研究文化基础课外,还要学习职业技能,因此,还必须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操作技能学习策略进行指导。重点突出操作技能学习,加强操作技能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能力。结合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身心特点与操作技能学习特点,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学习:

1.对专业操作技术认知策略。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前,要理解技能训练项目的要求、内容和意义及基本认知理论,形成正确的分解动作姿态,了解技能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过程中如何自检和故障分析与处理。例如,学生进行梳棉机实训操作时,就应先了解梳棉机的工艺过程、主要机构及作用,了解梳棉机挡车操作方法、操作技术分析标准、主要工艺、棉网疵病及产生原因、梳棉机吸尘点布置、梳棉滤尘设备及专件维修保养知识。

2.在已经初步掌握操作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要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转化为实践中合格的动作操作技能。在操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分配集中练习的时间;在练习过程中,必须对练习结果进行及时总结,以便于吸取教训,排除不当的方法。

3.反思内化策略。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通过反复练习熟练动作后,积极地进行自我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技能操作,不仅有助于提高操作技能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促进未来学习的迁移 。

参考文献:

[1]爱德华.L.桑代克.Humen Learning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曾秀华.关于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J]. Social Sciences Review, 2011, (1).

[3]张仲明,李红.学习能力的成分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

[4] 周军铁,彭希林.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06,(7) .

[5] 张黎宁,职业教育要教给学生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J].职业技术教育,2003,(30).

篇8

一、转变学习方式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数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要求与以应试为主的中学学习不同,决定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研究式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学习。

1.定向学习

在大学时期学生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即经过大学教育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各专业开设的各门类课程很多,其目的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这些课程都要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学生要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高度看待课程学习,不能急功近利。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要制定学习计划,用计划来规范自己的学习。制定这一计划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重点是制定学期学习计划和单科学习计划。

2.积累学习

“天才在于勤奋,成功在于积累。”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现在在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差,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没有积累。除了上课之外还要拓宽眼界,多读多思考。关键要持之以恒。

3.问题学习

带着问题学习,事半功倍。大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教材体系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思维方法和知识结构。二是重点与难点问题。重点与难点因人而易,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总结。要把知识学准、学深。学准就是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而不是断章取义或一知半解;学深就是要掌握本质问题,而不是只背记表面字句。三是疑点问题。就是要对自己发现和感兴趣的问题认真探究,可以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找老师请教和自己读书思考等,关注并研究这些问题。

4.创新学习

大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创新学习。创新学习就是不盲从、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已有的结论,敢于提出和研究新问题。一些人认为大学生不具备创新的基础和条件,这是一种误解。北京一所中学在初一搞语文教学试点,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都能提出语文教材的内容中表述不够准确和不够科学的地方。初中生尚能如此,大学生更有能力做到。关键是要提高自信、解放思想,激发自我的创新潜能。大学也应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途径,如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创新立项;组织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尝试论文的撰写等。

5.社会学习

《论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学习社会10倍速”的著名观点,即一个人的学习尽管很努力很刻苦,但效率低下。如果这个人的周围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形成学习型的集体,集体成员间又能经常研究、讨论、切磋,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增长。结合当前社会的现状,我们感到大学不仅要有大楼、大师、大名,最重要的是要有浓厚的学习氛围,离开了这点绝不会成为优秀的大学。这就要求班集体、宿舍集体要争取成为学习型集体。加强学习型班级建设应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

6.终身学习

现代社会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人的发展,决定了人们的学习绝不仅限于学生时期,而想要更好地生存,就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必须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尤其是在外界十分浮躁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外力监督也能自觉学习,就是一种品质,一种意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艺术、学会生存。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投身社会活动

目前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大致可分为:(1)思想道德性活动。如党团组织建设、社会义工、扶贫助困等。(2)实验研究性科技活动。如搞发明立项、各种设计大赛、科技攻关等。(3)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就业设计等。(4)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演出、演讲等。还有自由组织的业余社团活动和其他文体娱乐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也是把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总结起来,大学生的活动有两大功能:一是转化功能,即在活动中完成从知识到能力和从认识到行为的转化。二是改造功能,即通过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对自己的主观世界也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即学习,实践即生活,实践即创造。

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乐此不疲。反之则兴味索然。培养大学生的兴趣,一方面要增加活动自身的吸引力,要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多搞些创意新颖、知识含量高、学生收益大的活动。另一方面机关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研究和指导,探究学生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总结和推广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保证这些校园活动能够健康持久地发展。另外,要善于发现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创新人才和组织人才,及时给予激励,鼓励他们发展个性与特长,并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

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智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人生成就的80%要归结为非智力因素,其中人的意志品质起决定性作用。有些活动组织得好,有些活动组织得不好,从主观上讲,都是学生的意志和素质在起作用。活动是锻炼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要善于把活动本身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学生明确组织活动的意图和个体要在活动中达到的目标。开展活动一定要善始善终,不要虎头蛇尾,搞“半截工程”。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耐心处理琐碎的事务,和性情不同的人打交道,探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他们的意志品质的锻炼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会显示出学生个人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有时这些性格特点可能会成为完成任务的障碍,这就需要认识和克服这些弱点,才能顺利达到实践目标。要抓住这一契机,让事实激发起他们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即通过参加或组织活动的过程,使他们能够发现自身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正确面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好高骛远和妄自菲薄的两种倾向。其次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把顺利完成活动与完善自我有机地统一起来,即坚持在活动中学习,提高自我,努力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缺点。关键要有改变自我的主观愿望和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最后,活动的组织者要积极为他们创设转化的环境和条件,如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建立健全规范和激励机制等。

三、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部分学生的自身素质差、能力低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学生的知识转化问题;二是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我们常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又不等于能力。实践表明,大学生要获得素质和能力,必须实行“知识转化教育”。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的位置上,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知识转化教育”的本质就是知识的活化,只有当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人格和技能时,我们才能说是真正实行了素质教育。

对许多大学生来讲,与其说是就业困难,倒不如说是就业迷惘。一些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对自己的未来既缺乏规划,又缺乏充分的思考,这往往是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教育,另一方面要尽早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调整职业规划,锁定职业目标。同时,学校要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把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应试、如何推销自我等纳入职业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提高就业本领。在大学生就业离不开社会关系资源的现实情况下,学校应多为毕业生着想,适时召开就业洽谈会,及时向有关单位推荐毕业生;创建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习基地,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研,总结就业创业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给在校生,使他们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能力。

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善于运用理性的力量驾驭情感,塑造优良品质,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