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健康教育知识8篇

时间:2022-12-06 08:55: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健康教育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健康教育知识

篇1

*年*月*日,由乡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已结束。为搞好这次讲座我乡高度重视,精心准备,选配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医学经验丰富的卫生院院长高发益作为讲师,针对群众健康教育特点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印制了手足口病、结核病、猪流感防治等宣传资料。

整个过程,都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讲课内容,参与讲座的同志听了精彩的演讲后,深受启发,为自己的健康行为的良好养成奠定了基础;知道了现阶段常见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预防知识,培养了群众的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参加这次活动,听讲的干部职工有37名,发宣传资料150余份,深受干部职工欢迎,使干部职工受益终身。

此次讲座,是我乡创建卫生乡镇、开展健康教育的一项实践活动,广大干部职工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每个干部职工的特长,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将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把健康教育知识渗透到实际的的工作当中,积极宣传,把健康教育知识带进各村各户,为我乡的健康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2

关键词:产妇保健知识 需求调查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14-02

我站2012年对在妇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产后访视。为了在访视时更好地实施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满足产妇及家属的需求,对产妇进行了相关妇幼保健知识的需求调查。在我站产科分娩要求保健人员上门访视的产妇410名,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2.3岁,初产妇占95.5%,文化程度小学占4.1%、初中占53.7%、高中(中专)占36.5%、大专以上占5.5%。

篇3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探索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入校新生发放自制艾滋病知识问卷进行匿名调查,实施半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52.9%和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目前无预防及治愈艾滋病的疫苗和药物、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艾滋病正确认知率较高,干预前后均在90%以上;但对其他设计问题干预前后知晓率均有明显差异(P均<0.001);入校前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主要是网络与广播,最希望通过学校课堂授课及或专题讲座获取知识。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使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高校应抓好每年入校新生关,并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纳入教学计划中。

[关键词]

年轻人;学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卫生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疫情在青少年这一特定人群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大学新生正处在这一高危年龄段。目前,在无治愈的药物和办法,也无有效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及早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成为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关键。对此,我们对入校新生发放艾滋病知识问卷,并对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2014级入校新生971名。其中男生755人,女生216人;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为(17.27±1.56)岁。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根据艾滋病综合知识内容设计调查表进行现场匿名调查。调查前向学生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和填表方法等,内容包括艾滋病传播方式、判断哪些行为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与艾滋病有关的态度和信念以及获取艾滋病知识来源及教育需求等问题。

1.2.2资料收集方法

由校医院负责,学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配合,将调查表当场收回,且及时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共发放问卷1000份,现场收回合格问卷971份,有效回收率97%,根据调查情况,立即发放艾滋病宣传资料,并利用校园网与报栏有针对性的教育宣传,2周后做第2次相同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85份。

1.3统计方法

应用EPIDATA3.0软件录入调查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52.9%和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上大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目前无预防及治愈艾滋病的疫苗和药物、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艾滋病正确认知率较高,干预前后均在90%以上;但对性接触传播知识和部分非传播途径缺乏了解,干预前正答率较低,分别为37.9%和49.9%;而对艾滋病潜伏期、可疑人员如何就诊检查治疗、与艾滋病的距离是否遥远、我国是否实行免费检测治疗政策、何为艾滋病“窗口期”、对待艾滋病人态度等正答率更低,分别为35.5%、31.2%、26.3%、26.1%、24.6%、19.1%,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新生入校前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来源及健康教育需求

调查发现,96.5%的同学希望通过学校课堂授课及或专题讲座系统学习艾滋病知识,尤其是如何预防性途径传播,90.6%的同学愿意参与艾滋病宣传活动。入校前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电台、电视、书刊和报纸,均在70%以上;其次是学校教育为46.8%;来自同学、医生、家长的人数较少,低于20%。

3讨论

近年来的国内相关研究表明[1,2]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的上升与社会歧视和社会隔离等因素有关外,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态度、和高危也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干预后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提高了31.3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效果明显。大学生是社会和家庭的高文化阶层,健康教育易接受、易实施,尤其刚入校新生组织性强、依从性好、问卷回收率高,结合常规健康体检及时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认知的不足与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等行为干预,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结果发现,新生入校前对各类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多数问题回答不尽如人意,与国内以往研究结果一致[3,4]。究其原因,我国的中学校健康教育及医务室条件相对薄弱,中学生处在家长老师耳提面命的升学压力环境中,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网络与广播宣传,且大多是浅尝辄止式的浏览,加之媒体报道的知识不系统、不深入,教育效果收效甚微。本次调查有96.5%的同学希望通过学校课堂授课及或专题讲座系统学习艾滋病知识,干预后的结果也表明,一次性发放宣传资料式的短期健康教育干预是不够的,高校应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新生入校抓起,通过大学选修课、专题讲座、报栏宣传、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反复强化,警钟长鸣。于此同时,学团和学校的医务工作者应经常性地联合艾防机构深入学校“面对面”咨询、参与式培训,减少无知造成的恐惧和歧视,营造一个理解、宽容、健康安全的学校教育环境。

作者:孙晓娟 张小凤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校医院

[参考文献]

[1]陈禨?,庄勋,侯晓燕,等.南通市大学生艾滋病认知及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5):779-780.

[2]陈青山,严文辉,梁文龙,等.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对某高校大学生知•信•行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37-338.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93-01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发展和实施,护理工作的范畴也在扩大,维持人类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护理工作从面向疾病扩展到面向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健康观念,使健康日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人们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不仅希望有病能得到及时良好的治疗,而且希望不得病,终身健康,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我院从开展整体护理,实施健康教育以来收益匪浅。我们认识到,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也是挖掘护士潜能,展现护士才干,体现护理价值的重要手段。现根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谈几点体会。

1 必须树立现代健康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

1.1 现代健康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概念的界定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现代健康观念。这一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们希望掌握更多的医疗护理保健知识,这一健康观念使护理工作者对人的理解.对健康概念的理解,有了认识上的飞跃,只有树立完整的健康观念,才能把健康教育工作做好。

1.2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 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按护理程序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护理模式,这是社会发展向医疗服务提出的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

1.3 转变观念是保证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 整体护理观念,确立了护理工作者要主动为病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确立护士必须承担多角色功能。健康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灌输而是有助于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的手段。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树立全新的健康观和整体护理观,才能为病人更好的实施健康教育。

2 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学会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也是获得健康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方法。

2.1 交谈是沟通的主要方式 交谈中护士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亲切、美好的,要注意语气,要善于总结哪一种语调易于让患者接受,易于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2.2 具有易被接受的亲切感 在健康教育中,护士要以良好的仪态、仪表、言谈举止等,表现出较高的文化道德修养,给病人以可信、可亲的感觉,用娴熟的专业技术及处理护理问题的能力,取得病人的信任,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让病人有亲切感,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为实现病人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其自愿接受并配合健康教育。

3 必须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1 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及人文理论的知识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人文理论如心理学、教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实施健康教育。

3.2 加强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 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是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人际传播健康教育处方,行为干预,制定和使用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等基本技能,遵循评估-诊断-计划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的教育程序,才能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水平。

4 必须具有较强的系统评价能力

篇5

关键词:PICC置管;健康教育;需求

PICC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作为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给药途径,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胃肠外营养等领域[1]。目前,国内PICC置管多采用肉眼观察和超声引导[2],PICC能保证患者的有效治疗,为危重患者赢得抢救时间[3]。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PICC置管患者260例,其中,年龄:17~78岁,平均47.5岁;性别:男性156例,女性10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4例,高中或中专96例,大专107例,本科及以上23例。

1.2方法

1.2.1操作方法 PICC置管根据住院患者的静脉情况,灵活采用盲插、单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置管等方式进行。

1.2.2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①PICC置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②开展健康教育前后PICC住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对开展前后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PICC置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情况,见表1。

2.2分别于2014年1~12月及2015年1~3月对我院PICC置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措施的落实与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对开展健康教育后PICC置管住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某此方面进行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实施专项健康教育后护士更加关注患者的需求及感受,根据不同的人群及生活经历,采用口头、图片、书面等不同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尤其对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初期给予每天进行一些导管相关知识的讲解,以口头或图片讲解为主。

3.2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后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加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依据置管不同时期进行知识需求的侧重。护士每天的健康宣教及问候,贴近了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现场宣教方式。患者将信赖与理解给予了护士,依从性不断增强,从而主动配合各项护理工作,护患双方一体互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3.3 PICC健康教育的内容得到持续完善及效果明显提高

3.3.1置管前健康教育:①对PICC置管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全面了解导管的重要性和风险;②发放PICC宣教手册,指导认真阅读,教会对导管的日常观察和注意事项;③参观已置管患者,现身说教;④祥细介绍带管期间可从事的一般日常工作及劳动,以及手臂活动和负重事宜;⑤护士讲解每个问题后采用反问方式,了解患者对导管使用注意事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3.2置管后健康教育:根据PICC置管不同的时期分别做好日常生活的强调,做好置管侧肢体活动的指导,让健康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实。内容包括:置管后24h内的注意事项,如第1d手臂制动30~60min,24h内置管手臂减少活动,第2d督导置管手臂的活动及热敷要求、日常生活的禁忌、穿衣指导、沐浴指导、自我观察的要点、带管的一般维护要点、需返院处理情况、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项等。

3.4 PICC置管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3.4.1置管前的护理:护士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血管条件、药物性质等因素,在静脉治疗工具的选择方面遵循了主动治疗原则,选用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制订置管前的操作流程、签定患者知情同意书、术前准备、相关健康教育。

3.4.2置管后的护理:按制定护理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执行,全面培训和督导护士的维护技巧,完善预防并发症的应对措施,如静脉炎、堵管、感染等的处理。并建立了《PICC长期护理手册》,使护士在PICC维护过程中便于掌握和记录相关情况,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专科内涵为目的。

3.5拓展延续护理服务内涵,延续护理是指将患者被动寻救医疗服务,转变为主动向患者提供帮助,将医疗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避免PICC置管后护理的脱节。PICC居家护理服务内容包括:①换药指导:做到每周换药一次,通管一次,有特殊情况及时就诊处理。②观察指导:置管侧的肢体有无发红、发热及触痛等。③健康指导:患者活动、沐浴、睡眠、肢体运动等给予正确指导。

综上所述,开展多种形式PICC置管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更加关注住院患者的病情及感受,患者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延续护理服务得到了提升,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庆梅,李静,杨丽华.癌症患者PICC改良送管方式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5,22(18):59-61.

篇6

关键词:手术患者;输血;健康教育

输血疗法是外科手术中一种常的见治疗手段.对于血色素较低和预计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手术医生会在手术前跟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告知手术中输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目前输血市场的不规范,对献血人员筛查不严,有些患有传染病的人员也参与献血,导致很多人因接受输血治疗后患上肝炎,甚至艾滋病等传染病.因此,大部分患者对输血具有恐惧心理。一些人认为输400ml血液产生的风险,与外科剖腹探查发生的病死率[1],部分人在输血后,其中的2%~1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如发热、头晕、过敏等;群体不同,其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不同,从而对输血知识的掌握也就有所差异,所以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输血、成分输血抵触、不理解或提出过分要求。因此,对治疗就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输血知识调查,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形式,同时伴以心理疏导,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

1.1调查对象 对2013年5月~2014年8月10日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对输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输血知识健康教育,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所有患者思维均正常。

1.2调查内容自行设计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②一般输血知识的掌握,输血的主要目的及指征,输血是否会导致某些并发症;输血是否会导致疾病传播,成分输血是什么意思,何谓自体输血,有何意义及益处;③既往有无输血史,有否不良反应;④输血知识的来源,是否要求接受输血知识健康教育。

2方法

2.1调查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方法 与患者进行面对面谈话,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及答题要求进行充分介绍,然后被调查者再开始提问,询问100例患者,最后整理,调查问卷有效率100%。将回收的调查问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由护士对其讲授输血知识健康教育,护士向患者讲授有关问卷调查涉及的各项有关输血知识,向患者介绍输血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患者提出的各类有关输血健康问题进行耐心、详细的解答。另一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两组患者的输血需求及心理状况。

2.2患者掌握输血知识情况 工作人员按患者对输血知识掌握程度“非常了解”到“不了解”的标准,将其分为4个等级,依据患者回答调查问卷的情况及准确度,调查人员进行汇总,详细标准为:①非常了解,患者将问题全部准确回答并举例说明;②了解,患者将问题准确回答但未举例说明;③部分了解,患者能够答对一个或多个问题;④不了解,患者不能正确回答所有问题。

2.3统计方法采用行X列表资料的χ2检查。

3结果

3.1患者一般情况 100例患者,男71例,女29例,年龄18~82岁;文化程度:11例为大学本科及以上,6例为大专,19例为高中及中专,23例为初中,41例为小学及小学以下。

3.2对输血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2。

3.3不同人群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见表3。

调查显示,93.5%的患者需要接受输血知识健康教育,通过输血知识健康教育,在接受输血知识教育的患者中,乐于接受全血输注比率低于未接受输血知识教育的患者比率,乐于接受成分血输注、自体血输注显著高于未接受者比例,另一方面亦减轻了患者对输血的心理担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4讨论

4.1开展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①临床中,大部分输血患者中的2%~10%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甚至有0.5%~1%的患者发生死亡[2];②通过对2013年5月~2014年8月10日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教育层次高、居住于城市卫生资源集中地区的患者对输血知识掌握情况相对好些,但其的输血认知率低;③患者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制度下,对输血治疗的利与弊有知情权;④患者在了解输血知识后,患者对输血的需求情况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提高了患者输血的顺从性;⑤患者对输血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消除患者对输血疗法的恐惧和担忧。因此,对患者进行拟输血疗法知识的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可使患者对输血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患者对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反应积极配合相应的医疗护理,增加与疾病斗争的意志,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4.2输血知识健康教育 ①重点强调护理队伍理论知识培训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对输血疗法知识应熟练掌握,具有较强的知识传授能力,提高健康教育成效;②护理人员应重点对卫生资源匮乏、知识文化低地区的患者进行讲授,以亲切、和蔼、温和的态度耐心向患者介绍输血知识,排除患者的焦虑及担忧,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③医护人员在患者输血过程中,应多次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感觉及心理状况,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或通知医生。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结果:干预前比干预后知晓率显著提高,P

【关键词】 健康干预;儿童保健;影响。

正常小儿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正常小儿10个月左右能扶住栏杆独站,13~15个月会独走,1岁半时能拉着玩具车走,2岁左右步态稳。但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可有差异,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父母文化程度、教养方式、育儿技能、生活习性、出生季节、是否接受儿童保健指导等都可能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比如冬季出生的小孩,因衣服包裹过多、过紧,运动功能发育可能较其他季节出生的小孩延迟。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可获得有效的支持,促使个体、群体和全社会的行为改变,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1]。我们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册管理的县城社区内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

1.2 分组 : 将研究对象分4个目标人群,分别是:新生儿期组、婴儿期组(28d~未满1周岁)、幼儿期组(1岁―未满3周岁)、学龄前期组(3周岁~入小学前的集体儿童)。

1.3 方法和内容

1.3.1 创建健康教育小组 由医院医务人员组成一个健康教育小组,负责不同时期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护士长是健康教育的总负责人,为每次健康教育的组织者,负责协调全面工作以及效果评价和分析;儿童保健护士负责上门家庭健康教育;儿保医师负责托幼园所的健康督导和健康教育;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为健康讲座的主讲专家。

1.3.2 工作方式和内容 (1)新生儿期组:健教方式以健教信息传播为重点,采用入户宣教的家庭健康教育方式,由专职儿童保健护士负责3次上门访视工作。访视中对新生儿要进行“问”:喂养、睡眠、预防接种和大小便的情况;“查”:全面的体格检查,称体重,及早发现新生儿疾病,特别注意口腔、脐部有无病变、黄疸出现与变化情况,以及母亲的生理、心理康复情况,并进行新生儿生长发育初步评估;“指导”:发现新生儿有疾病,及时转到儿科治疗,把生长发育状况不良者列入高危儿并转入儿童保健科管理,指导母亲饮食、休息、清洁卫生及产后运动,亲自教授正确的哺乳姿势、喂哺方式和次数,同时给予计划生育避孕措施的指导。(2)婴儿期组:健教方式以示范教育为主,采用个别面授和家长班大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该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热量和营养的需要量高,但婴儿消化功能的不完善容易引起其营养失衡和喂养问题。所以,健康教育以儿童营养与喂养为重点,由儿保医生定期(每年至少4次)进行门诊观察和检查,了解其生长发育和营养情况,指导家长学会合理的膳食原则,使婴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由于喂养不当而造成的各种营养性疾病。定期召开家长学习班,以交流经验的大课堂形式使家长提高认识,掌握育儿知识,增强育儿技能。(3)幼儿期组:此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较为迅速,语言和动作能力明显增强,但注意力时间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健教方式宜采用游戏互动的教育方式,以发展感知觉、运动、语言能力为早期教育的重点。通过每月1次行为发育评估检查,了解儿童在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能力等方面是否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在每次保健体检时发放儿童发育进程表(如8个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物、1岁3个月独自走稳、1岁半学习自己用勺子等),让家长们清楚知道此期儿童的行为发育应达到什么水平,同时教会家长帮助儿童克服恐惧心理的技巧。每半年举办1次相应年龄段的育儿讲座或小比赛(如家庭接力跑、小诗歌表演等),让专家、家长和儿童在游戏中形成一个轻松的信息交流平台,融教育于游戏中。(4)学龄前期组:此年龄组的儿童体格发育稳步增长,神经精神发育迅速,智力日趋完善,活动增多,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健教方式宜采取行为指导的教育方式,重点是防止意外伤害和传染病发生。每季度由专职儿童保健医生到托幼园所进行健康状况的督导,通过游戏、讲小故事、树榜样等形式让儿童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如正确洗手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教导儿童如何自我保护。对保健员和教师,采用上课和发放宣传小册子的形式,让他们了解各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掌握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处理。对厨房人员、清洁人员用示范方式教会消毒剂的各种调配方法、紫外线灯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家长采用大讲座、发放宣传册、橱窗画宣传等形式进行教育。

1.4 效果评价: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行为反映。通过观察儿童日常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了解儿童健康教育后的成效。②问卷调查。对家长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③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统计调查。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群体,制定了不同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分别为育儿知识、儿童行为发育知识、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等[2]。对健康教育前后的情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变化情况,以评分的方式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2 结果

4个组别采取健康教育干预的前后有所差异。其中,新生儿组的差异最为显著,干预后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了31.33%,反映出这时期的家长初为人父母,对新生儿的教养经验相对缺乏,对育儿知识最为渴求,通过我们的健康教育,能使他们迅速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技巧,从而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而学龄前期组干预前后知晓率提高最小,反映了这时期无论是儿童或家长,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幼儿园的教育,已掌握到一定的常识,同时也反映出这组的健康教育方式和质量有待提高。

3 讨论

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其健康教育内容在儿童的健康成长历程中有具体指导的现实意义[3]。实施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相对应,与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要针对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医院儿童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儿童与家长并重,认知的过程应遵循从被动―主动―自主的规律,尤其是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是被动的群体,家长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传导者。儿童的不同阶段认识和接受能力相差很大,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的认知和活动特点,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形式、途径等进行全方位的不同程度整合实施。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层次、儿童所在托幼园所的育儿文化背景对健康教育都会有影响。医院儿童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教育方式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郑国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孕产妇管理体系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030,1076.

篇8

一、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健康教育建设的思考

第一、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具体化要求我们在制定健康教育目标时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知识经济发展运作现状和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差异性,制定出具体、明确、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健康教育体系。

第二、小学时期应以道德教育为主,着重于生活、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育,结合知识经济的特点,进行科学教育。

第三、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健康教育途径、方法的科学化,就是要彻底根除过去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上过于强调统一---忽视个体差异、重共性---轻个性、不管对象---分层次一刀切的做法。

第四、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健康教育要从他们的起居、生活、参加活动、参加学习入手,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经常化。同时在具体的健康教育过程中也要遵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程序,确实使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全过程规范化、程序化,切实提高健康教育过程的科学化水平。

第五、在当代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一套正确的科学的德育评价方法和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德育工作向规范化方向迈进。

第六、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劳动、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德育场",学校环境的优化对青少年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与培养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二、班主任承担心理健教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

第二、有利于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成功的班主任运用心理输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的指导,既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有做主人的感觉,容易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三、班主任承担心理健教的措施

第一、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教育更多地贯穿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但班主任的优势在于自修课和下午“第四节”上,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训练,能起到对学习态度教育的补充。在科学的心理训练原则和方法指导下,班主任对于纠正学生偏科和偏师现象还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学习方法

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难点是如何纠正学生上课走神、讲话、抄作业,考试舞弊等学习习惯问题。指导策略是:在低年级阶段,根据学生个体基础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自习课计划、复习计划、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具体到帮助安排一节自习课学什么、如何学;在高年级阶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帮助其学会制定计划和目标,学会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推荐期刊
  • 健康
    刊号:11-2185/R
    级别:省级期刊
  • 特别健康
    刊号:42-1852/R
    级别:省级期刊
  • 健康研究
    刊号:33-1359/R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健康
    刊号:12-1452/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