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节能减排方案8篇

时间:2022-10-27 16:24: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节能减排方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节能减排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法治为保障,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益为重点,健全法规、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能机制,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调整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为根本;提高意识,强化管理,突出重点,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工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新贡献。

二、培训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精神,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工作,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容量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学习节能,清洁生产的理念、在控制主要污染排放采取的手段及技术创新、以及在污染治理、节能降耗方面采取的法律手段,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培训原则

(一)从理论学习到实例分析的原则

通过对节能知识、清洁生产、低碳生活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既讲授专业知识和一般原理,提高受训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又解决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和管理水平。

(二)基于优秀管理人员必备素质和能力分析的原则

通过对管理人员这一特定岗位的胜任素质分析,确定培训对象的岗位能力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通过对管理人员共有的胜任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其岗位职责的共同特点,确定其能力结构,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三)基于多种培训形式交互使用的原则

体验下的感悟,震撼下的理念,只有个体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最容易被记住和掌握,因此亲身体验是学习培训的重要原则之一。此次培训注重实务能力的提升,采用实例分析、师生互动、学习交流和个人展示等多种培训形式,实例分析为学员提供参照的对象和标准,教师与学员的双向互动使学员获得切身感受,从而保障学员的培训效果。

四、培训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学时

节能减排

1、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任务

2、污染程度调查、达标评价与节能减排控制

3、工业污染节能减排措施与废物资源化

4、环境保护措施与清洁生产制度构建

5、排污治理与收费及污染排放达标监管

6、工业企业污染控制技术要点与难点解析

7、污染与环境监测及监管、内部控制制度

8、环境污染机械设备应用与维护

x学时

低碳生活

1、低碳经济的概念与方法学探析

2、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3、中国的“无悔技术改进”减排目标

4、技术改进、国际接轨

x学时

清洁生产

1、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

2、清洁生产的概念与推进实践

3、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4、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5、产品的清洁生产

6、生态产业系统

7、清洁生产的政策法律与工具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为核心,坚持结构性节能减排、技术性节能减排和制度性节能减排并举,努力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和社会主动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向节能型环保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2年,确保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3.05%以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禁实”工作力度,力争新型墙体材料占应用比例达到65%,以及建筑节能50%。配合市政府做好各项节能减排目标工作。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节能氛围。

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节水日等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机关、企业、学校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

1、严把项目审批关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暂行规定》以及省市有关规定,建立项目节能登记备案审查管理制度,把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项目备案、审批的前提条件。严把新、扩、改建项目环保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选址、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的新增污染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专项治理,限期要求甲子镇各个砖厂进行整改。对不按期整改的企业,责成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关闭、停产,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依法停止供电。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把挖潜改造、技术创新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重点支持医药化工、建材工业等的技术改造,推广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按区域规划布局审批落户工业企业,实现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三)突出重点领域,做好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1、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突出抓好制糖、建材、选矿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确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限额。要引导督促龙塘等三家糖厂、甲子各砖厂、文盛矿业等企业从基础统计考核抓起,从关键设备、工艺着手,在能源消耗管理、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排放治理、技术改造更新、企业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2、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建筑是目前用能增长较快和固体污染物量大的领域。鼓励在建筑中自发利用太阳能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加大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推广运用力度,关停粘土砖生产企业。加强建筑质量监管,防止施工过程中噪音扰民、垃圾污染。

3、加强交通节能减排。配合市政府加强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输企业的能耗排污管理和节能减排监测。加快营运车辆结构调整,严控老、旧、高耗油高污染车辆进入市场,达到报废年限的一律退出市场。加大汽车尾气排放治理监管,减少尾气排放污染。

4、引导公共和民用节能减排。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和照明产品。倡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低于26度。抓好政府机构办公设施和设备节能,加强政府机构节能和绿色采购,完善公务车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制度,建设崇尚科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5、抓好农村节能减排。加大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严控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结合新农村建设,以“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为平台,加快农村新能源推广,推广农村沼气商业化运转。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区域,严格控制规模养殖污染,积极发展饲养小区。各镇、街道办要确定重点,采取措施,做好本区域的节能减排工作。

(四)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监督管理。

1、强化耗能排污单位的监管。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针对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确保年度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的完成。

2、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争取在市、区两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节能减排管理、宣传培训、信息服务等,确保节能减排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组织领导

篇3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医院,控制污染减少排放,打造绿色医院,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减少浪费和消耗,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切实保障有效供给,根据国家和县卫生局有关法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以下节能降耗管理办法。

一、节能降耗组织领导

为认真做好医院节能降耗工作,特成立医院节能降耗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副组长:组员:及各科主任、护士长

职责:负责全院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指导,保证相关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协调相关科室配合。由总务科具体落实相关要求,具体组织检查、奖惩和宣传工作,并负责制定年度计划和具体措施,切实把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为医疗活动提供有力后勤保障。

二、节能降耗管理规定

(一)纸类的使用

1.纸杯是给来客准备的,员工用自己的水杯。开会时,请与会人员自带水杯。

2.使用电子邮件、局域网代替纸类公文。

3.双面使用复印、打印的纸张。单面使用后的复印纸,可再利用空白面复印或裁剪为便条纸或草稿纸再次使用。

4.多使用再生纸,公文用纸、名片、印刷品,尽可能使用再生纸,以减少环境污染。

5.多用手帕、毛巾擦汗、擦手,可减少卫生纸、面纸的浪费。尽量使用抹布。

6.所有文件尽量使用小字号字体。

(二)其他物品的使用

1.多使用回形针、订书钉,少用含苯的溶剂产品,如胶水、修正液。

2.不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如使用可更换笔芯的原珠笔、水笔和钢笔等。

3.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4.尽量使用充电电池,电池应回收,回收时应避免挤压破损。

(三)坏了的设备可以修复后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也可节约资金。

空调、计算机器材、传真机、复印机、办公桌椅等如果出现故障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进行维修。

(四)选用有环保标志的产品,拒绝使用不符合办公室环保理念的用品。

1、提倡购买绿色标志产品,以利可持续发展。

2、给各部门采购冰箱、电脑、复印机等时,除考虑价格因素外,省电、节能、辐射少、经久耐用等绿色环保指标也必须予以考虑。

(五)节省水资源

1.水龙头、水管、马桶如有漏水现象,能自己修的马上修好,不能修的任何员工都应该向主管部门及时通报。

2.洗手擦肥皂时不要开着水龙头。

(六)节省电力资源

1.无人使用的办公室或会议室应关掉灯源或电风扇、随手关闭楼道灯。

2.高耗电量的电器如冰箱、微波炉、烤箱、复印机等避免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3.灯具每半年清洗一次,管线定期维护保养。

4.空调温度控制冬季不高于20℃,夏季不低于25℃,每季进行清洗维护。

5.下班不忘关电源。

(七)节约燃油能源

加强公务用车和救护车的管理,实行定点加油、维修、保养和“一车一卡”加油制度;建立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制度及油耗上墙公示制度。主管人员要保持车辆、发电机等设施的正确良好使用状态,操作人员要探索节油操作技巧,定期检测设备。对违章用车、违章出车造成的消耗和责任事故,并给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行政和经济责任。

篇4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工业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中心,以全面加强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监督重点用能企业为工作重点,以贯彻执行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长春市节约能源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行政手段,推动全市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发展,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健康有序开展,确保全市2008年工业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为完成“十一五”全市工业节能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2.678,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80%,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控制在0.695吨标煤以内。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强化节能宣传与培训。

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新《国家节约能源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同时各企业要积极组织好内部职工的节能培训工作,通过开展资源警示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员工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节能管理人员及耗能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从业技能,使企业能耗能够真正降下来。

(二)逐步务实节能基础工作。

1.提高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能源计量器具是企业获取能源消耗基础数据的主要工具。企业要按照国标《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量化管理及节能评价》的要求,配备配全一级煤炭、油品等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为能源消耗的科学检测统计分析,进而为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奠定准确可靠的基础。

2.重视抓好能源统计工作。能源统计是企业掌握能源消耗状况、特点和规律,实行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企业要按照国家《统计法》和《长春市节约能源条例》的规定,切实加强能源统计各方面的工作。用能企业必须建立能源消费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对产品耗能情况实行月报、季报和年度报表,年底要形成能源消耗分析报告。报表直接报送市经济局。

3.完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企业要按国家和省及长春市政府颁布实施的节能法令,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当前各企业内部要把节能管理机构、人员和各方面的工作,以规章制度形式确定下来,严格管理,实现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三)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是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根本措施之一。国家确定五大高耗能行业中,在我市虽然不多,但很多企业仍在使用落后的风机、水泵、电机、变压器、空压机等设备,还有一些企业继续沿用落后的技术,导致生产能力低,能源消耗高。对这样的企业要按照《节能法》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强制淘汰。新建或移地改建要求一次性全部淘汰。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将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依法停止供电。

(四)抓好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节能改造。

根据《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和《长春市节约能源条例》的规定,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的企业,为市属重点用能管理和考核对象。我市现已列入长春市以上重点耗能的单位有市供热公司、市冰峰啤酒厂、吉林省*钱酒业公司、*市天裕酒业、吉林中大化肥、吉粮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要勇于承担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计划或方案,编制“十一五”节能规划,明确责任,量化分解节能指标,确保节能指标的完成。市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跟踪服务,创造条件,指导帮助重点企业搞好降耗工作。同时,在全市重点用能企业中,要抓好国债补助、省政府支持的重点节能项目,带动其他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措施的实施。积极组织开展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能量系统优化,推动企业调整生产和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四、保障措施

篇5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吉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要强化保证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协助相关部门,按照“淘汰一批、升级一批、发展一批”的目标,研究制订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财税、信贷、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葫芦岛市公共机构落实年节能减排目标实施方案》,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倡导低碳、降低排放,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年,全各级公共机构要实现用电、用水、用气、用油指标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5%的总体目标,即以2009年为基数,节电5%、节水5%、节气5%、公务车辆交通能耗下降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以上,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利用率达到100%,节水器具、节气装置应用率达到4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建设,明确主管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层次分明、业务精湛、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队伍。到年底,要在全各级公共机构中初步建立起完备联动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二)制定完善规章制度。要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即将颁布实施的《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要求,抓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的建设工作。到年底,各级公共机构都要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建立节能监管体系。要按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和《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有关规定》的要求,不断总结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经验和问题,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各级公共机构都要建立起完备的统计台账、信息数据库和能耗数据分析报告。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人员的作用,加强对用能系统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形成分级管理、层层落实、一级抓一级的监管机制。到年底,各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覆盖率要达到100%,数据准确率要达到100%,公共机构节能监管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

(四)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无需投资或者少量投资即可见效的各类节能管理措施,积极推进投资少见效快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保障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专项经费的需求。要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依托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的力量提高能源使用率。大力推进公共结构节电、节水、节气、节油改造,加强办公经费管理、倡导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结合建筑维修、维护改造和专项节能改造,加快对用能系统施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改造。要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扩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品的使用范围。年,各级公共机构要以高效照明产品为重点,积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工作,继续拓宽节能改造范围和覆盖率,推广应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力争在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上有突破和创新。

四、制度保障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公共机构节能联席会议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是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公共结构节能工作。联席会议主要负责研究确定节能工作规划;研究解决节能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安排部署重要节能工作;研究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经验交流、检查、评比及表彰等工作;通报节能工作情况;完成政府交办的其它节能工作事项。

(二)建立节能目标管理责任制。各乡镇政府、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对本地区、本单位的节能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签订责任状,确保节能目标落实。

(三)建立节能考评制度。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机构要每年开展一次节能工作考评。重点考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节能目标落实情况。

(四)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进行跟踪检查,通报节能管理情况。

篇7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方案

节能减排已成为全人类为谋求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共同课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生产制造大国,节能减排日趋艰巨。因此生产需要暖通空调等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不容忽视。

1、 生产车间节能减排的直接途径与效果

在有的企业无论是新建或改建厂房、楼房,还是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必须渗透到生产建设、暖通空调等各个环节。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工艺、设备和无污染的材料,先进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不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也能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节能减排也同样意味着生产成本能源费用和排污费用降低,从而抵消一部分,由投资增加导致的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应当担负起应负担的社会责任。

1.1焊接车间

在焊接车间设计过程中,对设备选择的能耗比较显示,焊装设备采用节能逆变(IGBT)弧焊设备,与非逆变弧焊设备相比可节能20%左右,采用弧焊高负压焊机除尘系统设备,清除车间焊接烟尘达90%以上。

目前已有企业对焊接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各类焊机产生的焊接烟尘,通过诱导排出,可使排放浓度小于20mg/m3,车间内操作点焊接烟尘浓度,二氧化锰浓度排放降低到极低水平。

1.2数控机加车间

数控机加车间具有工艺精、油雾多,温湿度要求高,选择有针对性的空调系统,具有噪音小,能耗低,节能环保,维护简单,柔性大,能源扩展方便等优点。

1.3喷漆间

在工艺生产车间中,喷漆间是能耗排放主源,组合设计净化方案可以获得优化的节能减排方案。

首先从源头消减污染,使用清洁原料和能源,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从净化方面看,选择先进的无泵水幕除尘系统,大大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从未来看,采用机器人喷漆,减少风机送风量其节约能源5%同时节约喷涂材料18%~20%。

2、 动力系统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

动力设备(风机、水泵、锅炉、空压机)耗电量较大,工厂在建厂或改造时,投入量大占60%~70%,风机、水泵类设备年耗电量占全国电力消耗的1/3。造成主要原因是:风机、水泵类等设备,传统的调速方法是通过调节入口或出口的挡板、阀门开度来调节给风量和给水量,其输出功率大量的能源消耗在挡板、阀门的截流过程中。因此节能潜力非常大,最有效的节能措施就是采用变频调速器来调节流量,风量。应用变频器节点率为20%~50%,而通常设计中,容量比实际需要高出很多,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电能浪费,因此推广交流变频调速装置效益显著。

2.1采用变频螺杆空压机

使用变速控制技术,压缩机的排气量可以和用户的用户量完美地结合起来,完全避免了卸载功率的损耗。3~4年回收投资成本。建议对尚未采用的企业可以对非变频空压机进行改造,一般活塞式空压机节能效果可达到25%~40%。

2.2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

降低风机的转速,功率将下降更多,一般节电率都在30%以上,同时减少启动冲击并延长机组及系统的使用寿命。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设定管网压力,自动控制水泵出水量,减少了水的跑、漏现象,用户投资一年基本可以回收。

2.3采用变频风机

根据风机平方转知荷载关系式

P/P0=(n/n0)3

式中P——转速n时的功率

P0—转速n0时的功率

节能效果比非变频的风机泵类节能35%~45%

屋顶风机选用铝制离心风机与普通轴流风机相比,可提供较高的静压风机运行,运行效率可达到75%以上。

3.企业现代办公楼节能减排的直接途径与效果

3.1采用绿色工位空调

采用绿色工位空调,这是现代企业生产节能减排的直接途径,一种新的空调方式。绿色工位空调——使用者能够对小的局部区域(通常是办公地点)进行单独控制,安装适当调温调湿风扇等,同时在建筑的大空间里能自动保持一个可以接收的背景环境控制的空调系统。

3.2绿色工位空调的效果

3.2.1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由于办公室内的每个人的衣着、活动的差异,对舒适感要求不同。工位空调容许用户控制其局部环境,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适度。

3.2.2提高送风效率和可感知的空气品质,形成更清洁的空气环境。工位空调系统直接为用户提供新鲜空气,在工作区具有较高的污染物排除效率。

篇8

一、现状和形势

“十一五”期间,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围绕节能减排工作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累计安排项目研发经费超过100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贡献率显著提升。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迫切。与此同时,国际上围绕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的博弈愈发激烈,绿色贸易壁垒日益突出,发达国家纷纷抢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等未来发展制高点。面临新的形势,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工作也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部分高效节能减排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尚未完全掌握,一些自主研发的节能环保装备性能和效率不高;二是技术集成不够,装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难以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三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科技创新对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节能减排效果不显著;四是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配套政策不健全,技术服务推广市场机制亟待完善。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核心技术突破以及关键技术集成,大规模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装备和新产品,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能源安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战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典型区域节能减排科技需求,攻克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大关键领域技术集成应用力度,提升节能减排相关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有效支撑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基本原则。

1. 科技引领,协同推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强化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总体布局,加强与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实现部省、部际协调联动。

2. 突出重点,持续支持。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大研发力度,重点支持当前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所需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解决制约全局的瓶颈问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3. 系统集成,工程带动。加强多学科、跨领域、全产业链的技术集成,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加大节能减排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服务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4. 创新机制,政策引导。创新节能减排科技工作推进机制和管理机制,调动行业、区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积极性,推动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培育区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综合示范。

5. 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突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加强指导和服务,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继续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节能减排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科技意识与能力。

(三)主要目标。

至2015年末,科技创新对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自主知识产权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体系初步形成,节能减排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形成规模效应。

1.突破共性和关键技术150项,相关关键设备能效提高10%以上,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100项。

2.在重点行业组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00项,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示范工程100项,应用普及率提高30%。

3.建设20个国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具备技术创新、集成服务和产业化推广能力。

4.形成节能减排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个以上,形成一批节能减排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新团队,完善国家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平台。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围绕工业、能源、交通、农业、建筑、资源环境等相关领域节能减排和优化升级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快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能源梯级利用、源头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突破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利用效率、轻量化、尾气污染物削减等关键技术,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小型分散污染物处理等技术研发,加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推进再生资源利用、生活垃圾和污染能源化资源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究。

(四)完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

加强节能减排条件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平台作用,提升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完善节能减排相关科技政策、措施和推进机制,制定和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建立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检测认证服务机制,促进形成技术服务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和产业环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基地。

(五)积极开展全民节能减排科技行动。

组织研究开发全民节能减排科技行动系列宣传品,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全民节能减排科技教育工具。建立完善全民节能减排适用技术成果库及信息网,开辟节能减排科技成果信息化服务的新途径。依托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星火密集区等科技示范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节能减排综合科技示范活动,集成、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和装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单位,建立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组织协调机制,通过部省会商、部际合作,建立与节能减排重点地区的部省联动机制,各地科技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强合作,将节能减排科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明确具体任务,加大支持力度,落实配套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创新实施机制。

组建由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参与的节能减排科技行动专家组,为专项行动的实施提供战略咨询。创新科研项目的遴选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发挥行业部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服务平台、高校院所和相关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实现协同创新。完善节能减排技术遴选标准,筛选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产业化前景好的重大技术成果,建立节能减排技术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环境服务等市场化机制中促进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的政策措施,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构建节能减排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推动节能减排技术集成、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度融合与有机衔接。

(三)拓展多元投入。

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减排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和科技成果示范补贴力度,将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的有关工作纳入各类科技计划并给予重点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资金,通过引导资金、贷款贴息、补助资金、风险补偿、后补助等手段,增加节能减排科技领域的资金投入。加强财税、金融等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财税激励机制研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

(四)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

抓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节能减排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地方节能减排科技队伍建设,增强地方节能减排专业人员的科技能力。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人才的奖励力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