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03:55: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课程学习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信息技术;化学;融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2)05-0081-04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现实,指尖文化、指尖知识已冲入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传统的读、写、算的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下的学习,信息的获取、筛选与加工能力是新的学习方式所必需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新的教学方式有待变革,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正是在这种数字化环境中变革教学方式的有利切入点。到2012年为止,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模型等相关文献有2045篇,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相关文章有95篇,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相关文献只有20多篇,而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的相关研究更少,几乎为零。可见,当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相对成熟,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过于薄弱,尤其是和具体的学科融合的研究更是单薄。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和具体的学科特点,探究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的新模式,以找到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习者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需求。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就是在有关课程教与学的内容和活动中有机、综合地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 所谓信息素养,就是指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的能力。国内的一名知名学者曾经提出,现代的研究有时候已经不再刻意去证明信息技术的使用目的比传统的教学更有效,或者是学习者学习的效率、效果更好,而是研究如何使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的学习服务,让技术与学习者具有“具身”关系。基于信息素养的角度,我们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呢?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2]大整合论是从宏观课程的角度出发,涵盖各个课程。如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3]而“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将课程的概念缩小。在此我们采用“小整合论”的定义,以方便我们对整合的把握与理解。所谓课程(Curriculum),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或学习方案(任长松,2002)。[4]从该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者的计划或学习方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因此,对化学的融合,在小整合论的基础之上即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其融合。那何谓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的过程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郭绍青,2002)[5]。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在化学教学中,将系统中的各要素、各成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融合在整个教学系统中,以形成有机整体的教学过程。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即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主要充当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模式构建的依据
根据上文我们知道课程的三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以在整合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目标。
(一)目标分析
我们应先认识大整合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和重构后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何克抗)。[6]那么如何把握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的目标呢?基于前人的经验,我们认为融合的目标要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使三维目标能够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应体现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解释相关问题;2.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认识并会使用仪器,能独立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3.会用化学语言解释生活、学习中的现象。
其次,应掌握过程与方法:1.能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假设进行验证;2.能够通过观察和数字资源收集信息,学会分析、提炼信息,并尝试评价信息的科学性;3.能够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的条件,制订计划实施实验,并学会控制变量和使用科学的方法探究;4.学会总结交流与反思。
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上,学习者应学会以下内容:1.喜欢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并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2.关心社会以及化学与技术的关系;3.热爱大自然,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内容的分析
在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环境中,教学设计要有机结合三维目标:第一,应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丰富多样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能体现学习者特征和差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第二,应具体描述各教学环节的操作。第三,活动设计应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化学内容比较适宜使用信息技术呢?结合前人的经验以及个人的看法,总结出以下几点:
1.化学微观概念和微观结构。如分子原子的模型介绍、化学键的学习,这些都是很微观的概念,无法形象化。而计算机模拟能够将微观世界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2.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或者反应速率较快或较慢的实验。如铁生锈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会很耽误时间,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不仅可以将“现象”放大,还可以控制反应速度。
3.错误的实验操作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验。氢气的制取与验证是个很危险的实验,如果误将导气管放入集气瓶下面,会导致爆炸。如果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让学生看到这种危险的后果,以警惕其科学操作的严谨性。
4.严重污染、较危险或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如化工生产中复杂的生产流程,如具有危险性和污染性而且在一般的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的浓硫酸、氨气等的生产,这些过程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模拟展示。
三、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模式的提出
教学模式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学模式的概念,我国的论述几乎都是采纳美国乔以斯(B. Joyce)和威尔(M. Weil)在1972年出版的《Models of Teaching》(《教学模式》)一书中的观点。他们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四大类(信息处理类、个人发展类、人际关系类和行为教学类)共25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该书把教学模式定义为“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按照该定义,教学模式的内涵是指导课堂教学或是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目前国内比较盛行的就是凯洛夫五段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至今在传统教学中仍难以动摇其地位,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整合中,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就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形同虚设。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很多一线教师存在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弊病――因为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时要与学生的主体角色融合,信息技术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否则难以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我们从学生的主动性、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评价等方面分析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的模式。
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模式是相对满足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需要呢?“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7]结合化学学习的特征,本人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融合的模式概括为“情境―项目―电子档案袋”的循环模式,如图1所示。这一模式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原则展开教学,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隐形的因素融入课程之中,它虽然没有显性表现,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1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融合模式
1.情境是关键
“组织学习素材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8]在该阶段,教师必须构建一个开放自由且有趣的学习环境,将学习者带入学习环境之中,这一步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有关化学的资源,比如媒体素材、常见的疑难问题、资源索引和权威的网站等,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支架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除了充分的数字化资源,学生还需要任务驱动,即接下来的该模式中的第二个因素。
2.问题任务是核心
在基于问题与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学习者有明确的问题与任务,那么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会大为改善,能够以主动的角色进入环境,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同时还能够与共同体有积极合作的机会。学习者可以通过微群等方式和专家等交流,在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情境下,有实践共同体的交互合作和丰富的资源做后盾,学习者就可以真正实现创新性学习方式的转变。
3.电子档案袋的评价
评价是学习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有技术因素的支撑,评价则更加完善且更有利于学习者的发展。电子档案袋的构成:(1)目录: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各部分化学学习材料之间的关联,并配有页码。(2)时间:即每次收录在档案袋中的材料的日期,以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取得的进步情况。(3)内容:包括核心内容和选择性内容。“核心内容”是每个学生档案袋中必须包含的内容,它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家长及同伴的评价提供基础性的信息,如“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记录表”等。“选择性内容”是学生自我选择的、最能反映学生本人化学学习情况的材料,如“化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对化学概念重要性的认识”“化学用语学习小窍门”等。(4)反思与交流:学生对自己化学学习过程和结果所作的自省,如“化学学习心得”“实验探究方法总结”“学习疑惑”等,这也显示了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的一些信息。
化学档案袋评价可以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提供机会,促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作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并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它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是学生自我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该模式中,信息技术是一个有机整合的部分,它支撑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学习,不断为他们排除障碍、提供条件,从而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以及主动探究的的研究方法,使他们的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家研究方法。信息技术支持学生从多渠道获得学习知识的机会,使其在数字化环境下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自由,从而在教学中摆脱了对教师的依附,使自身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 陈晓燕,冯秀祺.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5(7).
[2] 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2003(7).
[3]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4] 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郭绍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6]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引言
目前,国内教学信息化系统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总体来说,我国的教学信息化系统建设处于自发的、校级规模摸索阶段。因此,研究和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具有可拓展、可推广应用型的教学信息化体系,对进一步引导和推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公共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自主学习平台
广东省为了加快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充实、完善和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案例与资源,建设了一批计算机工具软件(通用工具、学科专业工具)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从2009年起,广东省高校研制开发了若干门计算机公共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逐步形成计算机公共课程课程资源库,并开展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1.1 自主学习平台特点
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上,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让学生主体参与模式变革,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该本文由收集整理系统是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结合应用。在理论上,它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结合;在学习资源上,它将印刷材料和光盘、磁带、电视、收音机、手机、互联网等多媒体材料进行结合;在学习环境上,它将真实课堂和虚拟课堂进行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将授课、网络课堂、交流、研讨、练习、作业等进行结合;在学习风格上,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合作、竞争等各种方式体验进行结合;最终形成了以教学技术为教学目标服务、支持不同的学习风格、产生不同的学习经验和无时空界限的学习环境。它是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有机整合[2]。
1.2 自主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
自主学习平台在设计上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性原则:知识、技能、态度是埋藏在课题和学习计划当中,并能够在现实的学习和作业中反映出来的;②交织性原则:学生能够完成课题,并能够在完成课题中获得特定的潜能。
1.3 自主学习平台总体结构
平台主要功能有以下:
⑴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经自动处理后,可迅速得出全班的统计结果。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估价学生的理解能力,以改进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可借助于计算机对教学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估。如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对试题答卷进行意向分析,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作出效果分析等。
⑵ 监督与管理有关教学活动。计算机可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监督学习的进度,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分析教材有关信息。
⑶ 编制试题和进行评分。把各门课程的大量习题存储在数据库中建立题库,根据教师的要求生成若干水平一致而内容不重复的试题,并对学生的答卷直接评分,进行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借助于平台可以优化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⑷ 将实时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中。实时评价分为四种:预备性评价(在教学之前实施,以了解学生起点);诊断性评价(用以深入分析学习困难之所在和原因);形成性评价(用以检查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目的在于发现学习困难及改进教学);总结性评价(就学生的成绩表现进行评价)。
⑸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为下一次教学过程提供支撑[3]。平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转贴于
[评价][适合课堂教学][适合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设计][学习需求分析][单元(主题)学习活动][课程标准][课程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目标体系的确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资源的选择][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方案的实施][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和完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能满足本科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以下简称第一层次课程)教学使用。为了推动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各学校可免费获取学习光盘、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资源、考试评测系统等教学资源,从第一层次课程开始实施基于网络学习资源的教学改革试验,由“集中讲授+上机试验”的教学模式逐步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终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依托立体化教材的自主学习。为进一步丰富计算机教育第一层次课程的教学资源,加快建立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库,各校在开展教学试验的同时,在华师大教学资源包知识点划分的基础上,需根据本校特色、优势专业开发单元学习案例包[4]。教学过程设计程序如图2所示。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对于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直到一节课或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全过程进行的教学设计。有时也对综合课程(或几门相关课程的组合)的学习过程进行进行全面的设计。教学模块设计要求[5]如表1所示。
关键词关键词:游戏化学习;体验学习;网络课程;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80162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颖(1989-),女,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的渴求与日俱增,网络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显现,网络课程也渐渐地成为数字化学习者重要的学习形式。纵观网络课程发展现状,网络课程普遍是以文本加视频的形式呈现,重教学内容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等。许多研究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课程设计[12]。如何设计促进学习者参与和自主知识建构的网络课程是研究者关注的研究课题。
数字化游戏的潜在教育价值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有关游戏与教育的融合机制受到许多高校和研究者的关注,并开展了各种研究项目,游戏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得到了证实并颇有成效[35]。但将游戏化学习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仍然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笔者试图将游戏化学习理念应用到网络课程设计中,设计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动机和持续参与的学习情境,在情感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1 游戏化学习、体验学习和体验式网络课程
当前的大型网络游戏,即是在一个虚拟仿真情境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渐进性地完成总的任务目标,在及时反馈和奖励机制的激励下,进行持续性的沉浸性任务活动,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游戏具有高度的竞技性、仿真性和互动性。王大平指出,所谓游戏化学习,即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培养目标与发展、评价手段、就学习者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借鉴游戏,设计、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评价方法、教学策略[6]。游戏化学习就是借助游戏的特性,利用游戏化的学习手段进行学习,在游戏化的学习情境中传递学习知识,学习者在人与情境的交互过程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内化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愉悦。
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基于“直接经验+情意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的反复循环,在特定的情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强调了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体验式学习等同于个性化的转变和成长, 其优势在于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愿望[7]。相关研究[8]表明,体验学习在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积极影响。劳拉·乔普林(Laura Joplin)[9]认为,学习即体验,强调学习环境设计对于促进体验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体验学习理论对在线学习课程设计的启示是课程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技术支持下创设有助于学习者参与的学习环境,引导学习者进入真实的情境,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的过程,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通过对游戏化学习和体验学习的简介,可发现两者均强调学习者的高度参与和动机的激发,区别在于游戏化学习为学习者创设高度参与的情境,而体验学习需要创设促进体验学习的学习情境。游戏化学习情境设计恰好满足体验学习对学习情境的要求。两者结合应用于网络课程设计中,以期两者相辅相成,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 体验式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基于游戏化学习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加课程的组合,也不是将游戏应用到课程中解决某个知识点或者作为练习的手段,而是将游戏的思维和游戏的机制运用到网络课程整体设计中,通过任务、奖励、挑战、竞争、好奇等手段来激励学习者,引导学习者互动和学习[10]。
(1)目标导向过程体验 。
游戏化学习明确的可量化目标更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游戏化学习中目标制订策略和网络大学生追求学习效率的特点,设计明确、片段化和螺旋上升式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导向。在学习过程中,使每位学生都有具体的、可衡量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就是学生进行短期和长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可以像玩通关游戏一样,进入下一个目标的深化学习中,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对于水平较低的学习者来说,可以在选择合适层次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2)拟真任务情境化设计 。
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在一定情境下的行动中,隐含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的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将在人和情境的交互中将发挥作用,更有利于知识的构建。游戏化学习和体验学习都强调情境的创设,在游戏化学习情境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游戏化学习一般都将学习内容与一定的仿真学习场景相联系,在仿真的虚拟场景中解决问题,完成阶段性任务,在完成操作性任务过程中,进入强制化学习状态,在体验式课程设计中,可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不同水平的学习任务,创设仿真学习情境。
(3)动机激发和奖励策略 。
游戏化本身具有兴趣性,并存在着内在奖励与及激励机制,来吸引学习者沉浸于参与的学习行为当中,游戏化学习使学习者更主动地接受学习。学生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会在操作对象和变量上变得积极,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权,并致力于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过程。有研究表明,利用游戏给学生创造“流体验”学习更容易沉浸,从而达到深层参与的效果[13]。大多数游戏里面都会设置一个积分榜,以此来显示不同玩家的效率等级和成就。同样,学生通过不同程度的学习可以获得相应代表等级的徽章,例如学徒工徽章、熟练工徽章等。当这些里程碑式的任务完成时,学习者在获得类似徽章的这种奖励过程中成就感油然而生,并继续投入到下一个任务的学习过程中。
(4)及时反馈策略。
游戏化学习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及时反馈。当学习者在完成测验时,系统会对其做出相应的反馈,如给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提供相应的思路或者线索,激发学习者继续尝试的热情。在反馈机制的激励下,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如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进入自我调节的学习状态中。教师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显得无足轻重。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自己所选择的课程时,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学习速度、处理困难、核对答案、获得反馈信息,必要时还可以观看指导视频,最终获得积分并提高等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更像是一个顾问或是教练,只有当学生在某个特殊领域遇到困难并提出请求帮助的时,教师才会出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反思和评价策略 。
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系统会通过可视化的数据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如做练习的时间、学习视频的时间、获得的徽章数量以及成就等级。通过这些数据能反映出学生在哪方面是熟练的,以及在哪方面遇到了困难。教师会在幕后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并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做出相应评价。在游戏化学习中,学习评价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转变了传统的网络教育中重视结果性评价的方式。
3 基于游戏化学习理念的体验式网络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3.1 课程设计框架
本课程是按照游戏化学习的设计结构来进行设计的。学习者进入学习课程界面之后,了解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操作方法、定量式的评价方式介绍。课程主要分为五大模块,按照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安排知识点衔接。五大模块均采用相同的学习内容组织形式,包括微视频知识点导入、学习任务及反思评价。课程仅要求学习者学习前三大模块,后三大模块为选学内容。
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主要是以丰富的作业为学习载体。根据游戏的设计特点,每一个模块主题都根据知识点的内部结构和逻辑特点,按照由浅入深的进阶方式将知识点以操作式的任务进行学习。此作业是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在真实的案例情境中,分解案例情境中的知识点,将知识点设计成作业的形式,学生在人机操作过程中完成知识点内化。系统会根据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做出反馈,并将结果反馈给学习者。不符合要求的作业,系统会自动打回重做,并做出惩罚,如扣除相应的积分。
关于学习的评价,主要是采用定量式的评价方式,区别于网络课程注重定性评价的思路。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软件会记录整个过程,将各项指标参数作为打分的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会以学习积分的形式呈现,并让学生在学习竞争中获得学习动力。学习积分很好地反映了一个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投入的总体情况,积分的多少与学习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只与学习活动的积极程度与活动量相关。根据积分数量,系统会根据学生积分和本班最高分的差率自动划分为5个等级。学习者通过查看积分了解其它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在相互竞争中促进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
3.2 体验式网络课程学习效果
本文主要通过平台上的统计数据和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感受来分析网络课程设计的学习成效。共有291个本科生选修了本门课程,其中有198人完成了本门课程,有23人超额完成了所学内容。通过学生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可简单发现,本门课程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新媒体联盟(NMC)及Educause学习计划的最新NMCHorizon报告称,对未来5年高等教育战略技术规划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有6个,其中3个就是便携式小工具、游戏化以及学习分析。该报告指出未来2~3年内的趋势是游戏以及游戏化。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程中,游戏化将利用游戏自身的机制和文化来塑造课程本身,创新课程设计模式[14]。游戏化学习与高校网络课程相结合,也必将给高等教学带来巨大的革新。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2(6).
[2] 伍顺比,江 玲.网络课程设计缺失和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
[3] QUIRE,K D.Replaying history:Learning world history throughplaying civilization III[D].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2004.
[4] 程君青,朱晓菊.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J].现代教育技术,2007(7).
[5]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等.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 2008(6).
[6] 王大平.基于游戏化学习的网络教学交互设计研究[D].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05.
[7] KOLB D A.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4173.
[8] LINDA A MOONEY,BOB EDWARDS.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socialogy: service learning and other community based learning initiatives[J].Teaching Sociology, 29(2):181194.
[9] LAURA JOPLIN.On defining experiential education[J].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2004(1):1720.
关键词:大数据;个性化教学;大学信息技术课程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一方面高校学生学习的途径增多,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和资源,而教师面对面讲授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教育领域存储了海量的信息和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服务。因此,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高等院校的大学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向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方向转变。
一、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方式改革
1.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教学的可行性
大数据时代,教育资源极大丰富,借助网络等相关技术可以建立一站式教学信息平台,它包括网络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微课、教学视频点播等。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实现跨地域、全天候的学习。
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利用教育分析的相关技术从技术层面来量化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经过大数据处理可以找到学生各种行为之间,以及学生学习状况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据此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决策及施教方案。这样的教学不再是单纯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而是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使得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2.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内容调整
基于大数据分析,在已有的学生学习行为的相关数据中发现有用的行为模式,围绕这些行为模式和个性化学习理论,对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
以相应的知识逻辑结构为核心,依据发掘出的学习规律,将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系列教学模块,其内容包括特定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研讨互动与总结反思等。
在教学过程中,采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数据,并结合每个教学单元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行为分析。通过这些分析,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3.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手段
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不能只依靠课堂上单一的教学课件,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如互动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及群体反思性教学等。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课程学习短视频资源放在校园网上,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自主决定学习进度,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可以自主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组织课堂研讨,深化学生所学内容,让学生在交流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团队合作,使学生既发展了人际交往能力又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每次研讨深化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任务。
通过课前设计学习任务、课中组织讨论深化、课后规划个性扩展,教师把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换为新型的个性化指导教学方式。
二、问题与展望
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针对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行为多样化等特点,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但是,目前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大多只是针对教育数据的评价与分析,而针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分析和预测算法比较少,如何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结合新兴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进行个性化教育,是高校现代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7-0029-03
“现代教育技术”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主要任务是让师范生在走上教学岗位前接受现代化教育技能的训练,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信息时代所必需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熟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各种教学与学习环境,能对基于各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进行设计并实施,适应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基本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制订了45课时的教学计划,其中理论教学25课时,实验教学20课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特别注重课程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和建设。
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了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依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搜索可以得知截至2011年,共计11所高等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其中国家级本科类3所、国家级网络教育类2所、省市级本科类6所。经过多年建设与改革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决。
(1)资源共享性不强,大部分没有更新内容。通过浏览“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许多课程部分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内容需账号登录方可使用,大部分课程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就很少对课程网站进行完善和维护,课程内容几乎没有更新,只有一些公告通知或论坛有更新。因此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不断完善和健全课程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完全共享,并能将最新的学科动态、学科资源及时上网,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2)资源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管理,重复性强,适用性不强。在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时可采用知识管理系统,对资源建设作统一的、科学的管理。
(3)资源内容的国际化交流有待强化。现有的课程资源网站均提供参考文献、网站链接、扩展读物等资源内容,这此内容多为国内学术成果,而国外学术知识则仅以网站链接为主,缺乏专项的最新学术会议、成果介绍和交流。
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结合《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保证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过程应遵循实用性、系统性、发展性、创新性原则。
(1)实用性原则。在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中,应以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师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助于师生开展网络互动教学、生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信息资源建设。
(2)系统性原则。为使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系统整体,在资源建设准备阶段,必须全面考虑资源建设的目的、标准、结构、现实条件等因素,有整体的、系统的资源建设规划与设计。
(3)发展性原则。“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内容日新月异的课程,因此资源的建设也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资源使用过程不断地补充新内容,与时俱进。
(4)创新性原则。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加工、修改,提炼出更实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创新。
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
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模块的规划
依据我校采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李方、叶谷平著),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设计了八个理论学习模块、九个实践活动模块,如图1所示。在实际授课时,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教学设计内容,设计适合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教学活动流程,也可针对专业特性灵活调整实践活动模块的课时安排。
2.“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将教育资源划分为九大类,并通过必须的数据元素(LOM核心集)、扩展的数据元素(分类属性),可选的数据元素三个维度对教育资源加以描述和限定,以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目的,从而提高教育资源开发的兼容性和共享性。[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程数字化建设的升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提升,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可分为:教育资源、过程资源、环境资源,如图2所示。
(1)教育资源。是指保障教与学过程顺利开展的资源,此教育资源的含义比《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更广,包括:导学资源、教学资源(技术规范中所界定的资源)、移动资源。
1)导学资源。指顺利开展网络学习必备的引导资源、学习说明举例等。它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增强学习适应性,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资源,促进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此类资源包括视频导学、课程介绍、课程大纲、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课程导航、知识地图等。如视频导学是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指导,主要介绍课程的基本特点、内容结构、学习方法,使学习者对课程有总体认识,对课程要求有基本了解,以达到有效学习课程;知识地图则是一种知识导航系统,包括显性的、可编写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并显示不同的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2]
2)教学资源。《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阐述了教育资源的建设有四个层次的含义: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资源的评价与筛选;工具层次的建设,并界定了九类资源:包括有媒体素材(又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源、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
3)移动资源。此类资源的作用是师生使用移动设备可实现4A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活动。从所采用的媒体形式来分,主要包括文本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等丰富且格式多样的移动学习资源,并配套适合手机浏览的网络平台,登录手机平台即可浏览课程,获取资源,参与讨论等。
(2)过程资源。指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作品和成果,这些作品和成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对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实施提高学习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3]此类资源包括有论文作品、实践成果、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实验报告、学习论坛等。
(3)环境资源。此类资源是指支撑教与学过程的软件环境。主要体现为网络教学平台、移动学习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学习工具(如学习计划制定工具、学习笔记工具、学科词典、QQ群组、博客平台、学习论坛等)。
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分为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评价阶段、与再创新阶段,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在准备阶段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可通过学前测评或学习风格测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预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以生成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或测试学生的学习风格,提供相应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支持,并进行学习内容模块分析,整体规划课程学习内容,再经过对教育资源、过程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分析,从而获得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整体设计。在资源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开发工具,进行素材收集,开展资源建设阶段。建设完成后的资源要进行资源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检验和评价,评价不达标,则返回再修改,评价达标则正式,在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进行资源的累积和对资源的整合、加工,实现资源的再创新。
五、结束语
教师是否具备与教育脉搏一致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开展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4]优质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各种学习,从而培养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成为“数字生存”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3):51-55.
[2]知识地图[DB/OL]baike.省略/view/766171.htm.
【关键词】优化;遗传算法;matlab
1.前言
在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合理安排自习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在晚自习中,我经常会遇到在做一门课程的过程中遇到课间,因此学习的连贯性无法得到保障。也因此经常会出现正在思考一道难题而思路被打断,这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只要我们提前预计好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途径安排好不同的课程作业的完成顺序,这样便能够减少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细节的规划。笔者利用平日里自学的算法方面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了一些关于matlab的编程技巧,进而对这个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2.遗传模型的建立
遗传算法是一类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机制的随机搜索算法,与传统搜索算法不同,遗传算法从随机产生的初始解开始搜索,通过一定的选择、交叉、好坏用适应度值来衡量,从上一代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个体,同时产生部分变异形成下一代群体。
首先是编码问题,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课程安排为我们平日里学习的九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为了方便编程计算,将其简称为课程1~9,其对应关系为:语文1,数学2,英语3,物理4,化学5,生物6,政治7,历史8,地理9。
每个个体便是由九门课程的不同排列顺序组成,例如123456789便代表自习课上按照语文、数学顺序至地理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由于每一个位置都有不同的可能性,因此最多会有种可能性,我们需要针对问题本身对这些可能性进行比较,得到最优的结果。
适应度的设置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由于可能会有课程被课间分成两部分,取时间较小的一部分为自习碎片时间,由2~3节自习课产生的碎片时间总和来考虑该个体是否适应度高。
2)为了保证知识的连贯性,根据部分科目的相似性,将优先考虑几种课程连续学习的个体,例如:语文同英语连续学习,数学与物理连续学习,这种个体的适应度也将提高。
3)对于大多数理科生来说,文科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因此最好将政治、历史与地理分开自习,即尽量避免其连续学习的情况。
交叉操作是指从种群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在任意两个位置中间进行编码的互换,这样可以保证个体的多样性,为提高我们优化的效率提供保证。变异操作也是如此,我们将随机选取一个个体并将其任意两个位置上的编码进行互换,类似于染色体的变异进程。
3.实际问题的建立与求解
基于我之前的立意以及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要利用遗传算法解决的问题具体描述如下:
假定每一节自习课的时长为50分钟,还未进行自习,为了模拟时间的真实性,预计课程学习时间分别为:语文21分钟,数学17分钟,英语20分钟,物理21分钟,化学13分钟,生物11分钟,政治17分钟,历史10分钟,地理5分钟。
遗传算法的设定条件为:
1)种群大小为30。
2)交叉概率为0.3。
3)变异概率为0.01。
4)最大遗传代数为100。
代入编写好的matlab程序进行求解,得到结果如下:
1.根据时间碎片随遗传迭代次数变化图,我们发现从初始生成的种群已经有较为优异的个体(时间碎片仅有3分钟),但是随着几十步的遗传迭代优化,碎片时间进一步下降到1分钟,这几乎等于没有受到课间的干扰,极大的增加了学习效率。
2.最佳的自习排列顺序经过优化,得到的最佳顺序是:语文,英语,历史,数学,政治,生物,物理,地理,化学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优化后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语文与英语进行了连续学习,这样可以保持一个较好的语言学习思维,同时政治、历史、地理分开进行学习,达到了优化预期的效果。
4.程序的可视化
程序的主体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但是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每次都要运行这个程序进行计算的话会非常麻烦,因此我还建立了一个简易的带有界面的小程序,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即时进行查询与参考。
利用matlab的graphic 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程序)工具包, 可以在程序界面左边的空白栏分别输入九门课程的预计学习时间,输入完毕后点击按钮“让我学习更有效率!”便可自行调用优化程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将在右边栏“建议学习顺序”进行显示。由于遗传算法的稳定性,其可以保证显示的学习顺序基本上满足我们的优化要求。
5.总结
本文基于遗传算法的思想,针对我们高中生平日里最重视的自习时间安排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让我们的自习不会变得盲目,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未来这个方法还可以在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更加贴近我们的高中学习状况,改进的方法主要有:
1)由于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程序可以增加一个功能:实际完成了几门课程的学习后可以进行一个更新,重新进行自习课程的优化,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偶然性而导致学习计划出现问题,增加可实现性。
2)可以将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分为做作业与预习,可以在所有作业完成以后,再额外进行预习时间的安排,这样可以保证课程作业的按时上交。
这次想法的实现大大的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我的科学研究精神。智慧来源于生活,有时候多留心生活,勤思考的确会有很大的收获。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一、新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构成学习共同体(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新课程教材的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化学教学“四步法”,全面贯彻落实这个概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提高、当堂训练,使学生掌握知识,在参与体验中获得成功学习的经验。
二、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1.明确探究目标
探究活动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得出的结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们的学习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如果只是为了简单的知识得到结论,或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某些内容可能并不需要加以探讨。
2.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对教材资料进行实验、观察、阅读等实践,来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探索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来探索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选择有一定新颖的内容来让学生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进行积极探索。
4.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进行探究
包括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他方式来探索给定的问题,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相关问题。
5.探究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
探究活动并不需要建立在太复杂的条件下,学生在学校的实验室可以完成,在实验前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以此确保实验具有安全、可靠性。
6.研究和使用教材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眭学习不是同一维度的三种学习方式,它们反映的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对人的发展相互并行又互为补充,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
三、化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的学习方法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个性化学习和选择性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准备好学习活动,才能够对学习进度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我学习的教学策略:定制自主学习目标;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自学方法;自主学习意志的培养。
教师关注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专注于教学情境设计;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虑。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1.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
合作不只是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具备合作精神、合作态度。合作不只是学习,也是共同学习内容,学会接受别人,欣赏别人,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不只是教师和学生交流,合作也是一种资源共享,同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值得学习的资源。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做好教学前的决策,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交往目标;确定小组规模4人左右;确定编制的方法(尽可能体现异质性);指派角色或任务;合理安排空间;⑤安排学习材料。
讲解任务与合作关系,讲解学习的任务:学习目标、原理、概念,合作时应该遵守的程序;解释成功的目标: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标准;责任到人,确保人人有责;明确预期的行为。
督促和干预,安排直面积极互动;观察、指导学生;督促做好小结。
评估和小组,针对陛地评估;分析小组效能,提出改进目标;共同决定展现的方式。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黎丹.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反馈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学2009(7)
[2]陈俊松论新课标下化学实验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8)
[3]熊言林.强世苍.倪放放.校本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初探[J].化学教育2007,28(11)
一、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
(一)课程整合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量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辨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课程整合指的是,考虑到各门课程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广义的课程整合,即课程标准不变,但是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包括例子、练习等)、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当这些互相渗透和补充的重要性并不突出,或者已经非常自然,到了潜移默化的程度,就没有必要提“整合”了,反之,就需要强调“整合”。
(二)当今世界对课程整合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这种观点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它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目前是第一种模式占主流地位,第二种模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不发达国家的教育也积极加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行列中来。可以肯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的探究和实践
课堂教学向着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对未来一代化学的教育。如果说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和化学素质上的作用是不可低估、不可代替的教学手段,那么从现在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将会异军突起,在体现和实现教学目的观、结构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方面将成为不可多得的形式。。
(一)利用多媒体软件解决物质结构教学中的难点
在《离子键与共价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两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模拟核外电子运动、化学键的形成和分子模型就会很成功。这一内容抽象、枯燥、难度大,用一般模型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而且容易使学生概念模糊。计算机的二维及三维的图象与动画模拟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形成离子键时电子的转移、阴阳离子的形成、离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等都表示的清清楚楚。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并且能科学准确地理解化学键的实质和特征。
(二)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改进实验教学
对于药品太贵、装置复杂、反应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应用计算机模拟整个过程,并且将各步实验操作进行分解,反复演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1.各种制备反应的装置、演示实验一般比较复杂、现象不明显,可按教学要求设计一定的操作步骤、模拟演示实验装置和过程,尤其可以针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设计一定的解释指导内容,及时反馈,比通过实验报告的反馈要及时、全面。例如,《原电池》利用计算机把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电极反应的微观变化模拟成宏观图景加以演示,弥补了化学实验为难以展现的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和教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使学生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2.对于一些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运用计算机辅助之后,可以更广泛的选材,扩大书本内容,提高对比度。例如:在《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这节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用计算机预先设计出每种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现象,这样学生可以在段时间内看到多个实验,对比记忆印象深刻,而且毒性较大的物质的反应现象也可以课堂上演示。可见,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不仅扩大了学习内容的范围,缩短了学习时间,节省了实验场地和药品仪器,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尽管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化学实验室中的实验,对于有条件做的化学实验我们应该尽量多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