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科技产业论文8篇

时间:2022-04-12 05:56: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科技产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科技产业论文

篇1

阜阳市位于淮北平原的西北部,砂土层较深厚,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地势平坦,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比较优越,蕴藏着较大的增产潜力,是种植花生的良好基地。花生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等,而且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很大。以前,由于群众缺乏种植花生的栽培技术,故造成夏花生产量一直徘徊在2100kg/hm2左右和春花生徘徊在5250kg/hm2低产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广大群众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选用优良品种,搞好播前准备

选用优良品种是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措施,俗语说“好种出好苗,好苗夺高产”。通过多次试验,适宜我区种植的花生品种有鲁花一号及海花一号,这2个品种增产潜力大,抗逆能力强,花多针多,生育期在130d左右,是当地花生种植的理想品种。播种前先果选,后粒选,其次用温水浸种和25%多菌灵拌种。同时进行土壤处理,用呋喃丹1.5kg与麦麸8kg拌成毒饵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不仅可以一播全苗,而且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有了良种,还要讲究适期足墒播种。就沿沙河流域来讲,春播花生面积较少,大部分都是在5月底、6月初种植夏花生,当时正值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干旱少雨季节,空气及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少,因此要搞好造墒,保证足墒下种,为花生整个生育过程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2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是高产攻关的决定性因素。在适宜播种期内,播期愈早,生育期愈长,籽粒愈饱满,产量就愈高。因此,在麦收后,要抢时抢墒播种,不要拖延播种期,一般6月5~10日播种结束。在做到适期早播的同时,还要掌握合理密植这一关键技术环节,一般种植22.5万株/hm2左右。

3加强田间管理

3.1苗期管理

花生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达到苗全、齐、匀、壮,促进花芽分化,花针期要确保植株生长稳健,及时查防害虫,花针下扎前,进行中耕培土2~3次或中耕不培土,用手压分枝,使分枝早接触地面,有利于花针早入土,提高有效果数,增加百果重量。培土时施二铵225kg/hm2,草木灰450kg/hm2。

3.2合理追肥

除了追施二铵和草木灰外,还要追施一定量的钙肥。钙是花生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花生施用钙肥不仅能提高光合强度,加速光合物的积累运转与分配,而且能促进荚果充实饱满,提高花生单产。据调查,施用450kg/hm2石灰比不施石灰的可增产荚果690kg/hm2,百果重增加21g。结荚期应促进营养生长,适时转移到生殖生长上来,稳住植株长势,如有旺长趋势,可及时喷B9或缩节胺1000倍液,控棵促果。

3.3科学管水

花生具有“喜涝天,不喜涝地”和“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的特点。要做到旱灌涝排,满足花生生长的需求,保证花生正常发育,获得花生高产。饱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2.25kg/hm2,可喷2次,既能保持花生青秀不衰,又能增加籽粒的饱满度,从而提高花生产量。

4病虫鼠害防治

篇2

在正午镇种植夏棉是棉花生产的主体,占棉花种植户的60%以上,指导棉农掌握夏棉栽培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早熟品种

小麦选用春性早熟品种,如豫麦18;棉花选用生育期在125d以内的品种,如中棉所17号、泗棉3号等。根据经验,前茬作物以油菜茬、大麦茬、大蒜茬为好,如果是小麦以豫麦18、偃展4110等春性早熟品种为好,而后茬棉花品种的早熟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很多夏花的棉桃只有在霜前长成或者开絮,才不至于使纤维形成因受低温影响而变劣。在本地常年种植的夏棉品种为中棉所17、泗棉3号等中早熟品种。

2培育壮苗

要使夏棉丰产,必须育苗移栽。育苗时间是5月10日左右,苗龄30d。本地大部分采取塑料薄膜育苗。苗床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排灌方便的地方,把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直径10cm、高13.3cm的塑料袋内摆入苗床内,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保证棉苗健壮成长。

2.1选好种

营养钵育苗下种量不能大,要求发芽率在90%以上而且不能混杂,要特别注意精选。

2.2选好土

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是壮苗的基础。同时在制钵时土壤过黏,制出来的钵容易过于坚实,透水透气性能差,不利于壮苗;若土壤性质过松,如砂性太强的土,制钵时容易破碎,移栽时更容易损伤,造成人工上的浪费,所以应选无病虫害、地力较高、结构良好的菜园地土为好。

2.3配好肥

营养钵营养土的土肥比例大致为7∶3,肥料要尽可能用腐熟细碎的鸡粪或者猪羊粪拌均掺匀,以备制钵。

2.4建好床

育苗床为便于省工和及时移栽,最好分段建于大田里,一般南北向,长10m,宽1.2m,床深于钵高3cm,四边床沿拍实,周围挖排水沟,最好随制钵、随建床、随播种以利壮苗,过早建床容易跑墒,应引起注意。

2.5制好钵

制钵时3人1组,一人配土,一人制钵,一人摆钵。配土时适量加水,加水多少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度。一般钵土含水量为30%时制钵质量较好,制成钵后要随即向苗床摆钵,钵面低于床面3cm,做到上齐下不齐、第2行挤第1行空隙,摆好后随即覆盖塑料薄膜,以利增温保墒并准备下种。

2.6灌透水

重点要求底墒足、钵土湿,一般应在1m2面积内灌水25kg以上。摆好钵再浇透水,以麦秆能插透钵而不断为准。苗床灌足水以后可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不缺墒。

2.7下好种

播种要采用人工摆播的方法,每钵2~3粒,良种可1钵1粒,下种多害多利少,下种后覆土宜薄不宜厚,1.0~1.5cm厚较为恰当。覆土应分2次进行,先用细碎土把钵间隙填实,然后再覆土盖种,再用木板推平拍实使厚薄一致。

2.8加强苗床管理

苗出齐后拔草间苗,若湿度过大可覆干细土1~2次,土厚2cm,既可降低床内湿度,又可保墒,对防止出现高脚苗和病苗十分有效。

3抢时早栽,合理密植

为了早移栽,植棉地选油菜茬最为合适,但是在颍东这个地方早茬面积很少,80%以小麦茬为主。这就要求施肥整地,要抢时间、争速度,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施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6月5~10日移栽。中棉所17号栽5.4万株/hm2,要放宽行距,缩小株距。行距85cm,株距27cm,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棉田通风透光状况,塑造棉田立体结构,而且给枝叶的生长准备了必要的空间。结合化调,培育中壮株型,增加铃数,提高铃重,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移栽时先浇水起钵,栽后覆土2次,第1次覆一半细土压实,浇足水,待水渗完后再覆土1次,使2次覆土与地面平齐,达到上松下实,利于根系发育,缓苗也快。

根据棉花的生育期长短,进行科学管理。在苗期、蕾期进行中耕除草、松土保墒,使棉田始终保持疏松无杂草。在盛花期穴追尿素225kg/hm2,以满足开花结铃的需要。为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根据棉花长势情况,在花铃期可进行根外追肥,以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

适时整枝,调节养分,也是保证棉花正常生长,促进早熟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做到叉不过寸、芽不过指,及时打去。打顶要做到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7月下旬分期分批进行打顶,一般每株留果枝11台左右,7月21日前去掉全部无效花蕾,促使桃大早熟,减少霜后花,提高棉花品质。在初花期如出现旺长,可用助壮素进行调节,防止旺长,一般用助壮素30.0~37.5g/hm2。

5加强病虫害防治

棉花的病虫害较多,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等,虫害有棉铃虫、红铃虫、蚜虫等,最主要的是棉铃虫,其危害性很大。1头棉铃虫的幼虫一生可为害蕾或花铃10多个,1年可发生4~5代,在本地最主要的是3~4代棉铃虫。防治方法:一是摘除虫源,根据棉铃虫卵多产在嫩顶嫩尖的习性,整枝时要把打去的顶心、边心、赘芽、营养枝等带出田外处理;二是诱杀成虫,用黑光灯或杨树枝把诱蛾杀死;三是药剂防治,可用敌百虫、杀虫精等防治。总之,要根据病虫测报情况,一旦达到防治指标,要及时防治。

6适时化控

棉苗移栽前用50mg/kg缩节胺喷施1次,根据棉花长势长相,分别在现蕾期、盛花期和打顶后用20%的缩节胺水剂75mL/hm2、90mL/hm2、150mL/hm2对水喷施,以控旺促壮,改善纤维品质。

篇3

(一)发展模式的相同化

一个地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对地方经济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因此,很多地方在税收、土地的划拨、贷款等方面都给予开发区很多的政策优惠措施,使开发区可以利用这些政策上的优势实现自己更好地发展。但是,随着开发区规模的逐渐扩大,项目数量的增多,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存在着严重的项目重复现象,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各个地方对开发区所采取的政策大致相同,导致政策优惠对开发区发展的帮助越来越小。外部竞争激烈了,但是自身的技术没有相应地提高,资源量没有变化,但是开发区的数量却在猛增,导致开发区发展遭遇困难。

(二)环境污染成为严重问题

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了优惠的土地政策,但是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规划不合理现象,土地资源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周边环境的治理,资源无法完成循环利用,经济不可以持续地发展。

(三)缺乏生活环境

高新技术开发区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往往是在城市的郊区地带,或者和农村相邻的地方。原本一块荒地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出现各种厂房,工人在开发区工作,下班后则通过公交去市区娱乐,整个开发区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文社会氛围,这无法实现五位一体同步发展,更不用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政策的扶持

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重视。在教育方面,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为技术的创新培养一批批先进的技术型人才,提高我国的创新水平,推动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开发区的建设奠定技术的基础。在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时,政府应当起到表率的作用,积极组织举办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并且派代表亲自参与,吸引更多群众对科技创新的兴趣。除了教育政策方面的支持,政府仍然需要在财政税收、土地资源划拨、贷款等方面给予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政府设立专门的资金用以技术研发与创新,鼓励企业为国家研制新产品、新技术,同时这种政策也有利于企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聚集能力加强

光凭传统的政策优惠措施,以及单一的工业叠加方式已经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形成一个产业聚集现象,鼓励开发区内的企业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可以共同进步。除了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样离不开其它实体的参与,比如周边知名大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秀人才,组成智囊团,和企业相互合作,帮助企业培训员工等等。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中,无论是信息资源,还是技术知识都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区域特色,每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能够有自己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生态园区的建立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当将现有的资源单项利用的模式,转变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在这一发展模式的指导下,没有“废品”的概念,每一个产品、资源都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对环境污染也会因此降低,实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各国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生态工业园区的数量会逐渐增多,而这一发展模式也将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针对传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应当进行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链,使其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自身的资源优势所在,这就需要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第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使其能够向生态化方向转变;通过技术的创新,使生产对有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通过能源转换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转换。在政策的制定方面,需要将对该地区污染比较小,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的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四)“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想脱离,因此一个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必须与当地的城市化发展相匹配。开发区的发展,必须要遵循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开发区的整体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在确定该开发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每个产业的布局,完善周边的交通设施,对不合理的进行整改,使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保护。经济开发区的主要活动主体是人,因此应当在发展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使得社会更加和谐,人们更加文明。因此,在增加厂房数量的同时,也要相应地增加住宅、学校、娱乐场所的数量,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结束语

篇4

学生姓名

浓浓

学  号

   12345678

二级学院

学院

专  业

   级    班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

(根据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填写)

   2019年 9月 2日起至 2020年 5月 10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学院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背景和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耳熟能详的地标性传统文化景点,成功转型为一代超级文化类大IP,成为国内外博物馆争相学习的典范。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到2019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年营收在2017年就已达15亿元。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故宫“年轻化”,文创的创造性开发和新媒体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故宫的成功并未带动国内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腾飞,文创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从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对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借鉴之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营销与传播的成功方法,从研发,新媒体平台与营销渠道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发展模式。文内除分析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外,还分部分展示了故宫品牌的营造 ,包括故宫系列APP,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博物馆内文物知识的传播,而且丰满了故宫亲和的形象;“故宫六子”的拟人化推广,不仅与古代文化相对应,而且极受观众喜爱。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及预期进度: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活动策划、视频资料,然后到故宫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对故宫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方案: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故宫文创产品开况,包括开发理念、模式和特性;第二部分研究故宫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营销,包括故宫系列APP和故宫线上商铺;第三部分则是分析故宫文创品牌的跨界合作。

预期进度:

1、2019年7月1日-5日:毕业论文写作动员会议,安排指导老师;

2、2019年7月6日-9月1日(暑假):选择研究范围,酝酿选题;

3、2019年9月2日-11月24日:定题,修改和提交开题报告书;

4、2019年11月25日-2020年5月4日:毕业论文写作、修改、定稿、提交;

5、2019年12月23日-29日:毕业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6、2020年5月4日-5月10日:毕业论文相似度检测;

7、2020年5月11日-15日:小组答辩;

8、2020年5月15日-17日:大组答辩;

9、2020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工作建档、总结、评优等工作。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吴春晖,范文静.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4):37-41.

[2]石珺婷.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中国报业,2019(08):10-11.

[3]赵迎芳.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0(04):169-176.

[4]宋云飞,张云笛.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6):124-126+137.

[5] 王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研究——以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J]. 设计,2019,32(11):142-145.

[6]陈子焓,王晨奇,刘珈莉,刘倩.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分析——以故宫出品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0):78-80+90.

[7]王威娜.新媒体重塑旧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品牌创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02):89-96.

[8]史灵歌,孙子惠.社交媒体时代故宫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25.

[9] 何依宁. 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的品牌文化传播路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19,5(04):54-56.

[10]刘东昂.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07-108.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研究意义、创新点、前期准备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篇5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高科技产业集群 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70-0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这些外商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且主要集中于诸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等制造业。这些地区和行业同时也是高科技产业的载体高新技术园区相对集中的区域。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高科技产业集群在空间位置和行业特征上具有相同的偏向,那么在开放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高科技产业集群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呢?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与高科技产业集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外商直接投资从哪些方面对高科技产业集群产生影响以及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哪些集聚因素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的区位选择。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相关性检验

本文先假设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水平相关,然后进行检验分析。

(一)产业集聚的衡量指标

产业集聚是区域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反映了一个地区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而地方专业化指数正好可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因而本文通过计算地方专业化指数来分析高科技产业的集聚程度。

地方专业化指数的函数表达形式为:βij=qij/qj/qi/q (1)

(1)式中,qij表示地区j的行业i的产值,qj是地区j的全部工业总产值,qi是行业i的全国总产值,q是全国工业总产值。这样分子就是地区j行业j的产值占该地区工业的份额,分母是产业i占全国工业的份额,如专业化指数大于1时,就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存在着集聚状况。

但是上述衡量指标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差异,如果一个地区只存在几家规模很大的企业,也可能会造成地方专业化指数较高,但实际上并无明显的集聚现象存在。针对这一缺陷,本文借用集聚程度系数来衡量产业集群程度。集聚程度系数可由地方专业化指数进一步计算出来,其计算公式如下:

ICij=βij*Qij (2)

其中,ICij表示j地区i产业的集聚程度,βij表示地方专业化指数,Qij为i地区i产业的企业数量。

公式(2)将企业数量涵盖在内,能比较显著地表示产业集聚程度。因为如果某一地区某产业集聚在一起,那么该产业的企业数量是衡量该地区产业集聚规模的一个很重要指标,因而用地方专业指数和乘以企业数得出来的产业集聚指数不仅在数值上更加直观,而且也能更好地表示一个地区的集聚规模。本文选用广东省的数据来进行检验,通过计算发现广东省高科技产业集聚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体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如图1-1所示。

(二)实证检验

本文选取广东省1995年―2008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和高科技产业产值(Y)数据为样本,首先利用E-views5.0软件描绘两者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2所示。

由图可知,FDI和Y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下面利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两者的皮尔森(Pearson)指数,并且采用双尾检验来考察其显著性水平,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在做相关性分析时选取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数值要比高科技产业产值提前一年。用广东省2007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和2008年高科技产业产值数据为样本,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的结果如表1-1所示。

表中的相关系数表明: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与高科技产业产值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61。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科技产业集群影响的实证分析

直接度量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影响是很难办到的,因此本文采用间接的方法来验证。大量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从市场竞争、资源聚集及技术外溢这三个方面来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的。因此,可以考虑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规模效应、资本聚集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来判断外商直接投资是如何影响高科技产业集群的。

(一)市场规模效应模型

市场规模的大小主要体现为集群内的企业数目的多少。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市场中存在的企业数目越多,竞争就越激烈。而高科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有大量是从事相同或相似经营活动的生产和研发的,这就更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这种外在的强大压力会促使企业不断创新,进而起到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生产率的作用。本模型将广东省高科技企业数目(Q)作为被解释变量,以FDI作为解释变量,采用经典一元线性回归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高科技企业数目有影响。

1、模型设定。

InQ=β0+β1InFDI+ε

式中,Q表示高科技企业数目,β0为截距项,β1是方程的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2、变量的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高科技企业数目(Q),本文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目。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在实际回归时所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要比高科技产企业数目提前一年。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3、回归结果及分析。运用E-views5.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所拟定的模型进行计量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InQ=-6.1239+2.8769InFDI(-1)

(2.840561) (0.584095)

-2.155909 4.925488

t统计量的P值表明FDI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科技产业市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数据表明

FDI每增加1%,高科技产业企业数目会相应增加2.8769%,但是由调整的R2=0.659675可知,FDI并不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唯一原因。

(二)资本集聚效应模型

高科技企业从事研发一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一方面外资企业的进入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资本,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吸引更多资本流入,这些无疑将会给高科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发展提供十分充足的资金,进而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下面就用资本集聚效应模型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集聚的影响。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国内投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国内储蓄和国外投资。根据以上分析,本文通过广东省的FDI对该省高新技术产业资本集聚效应的分析来衡量广东省高科技产业领域资本形成的情况。本模型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FAI)来衡量资本形成,城乡居民储蓄余额(DS)衡量国内储蓄,FDI衡量国外投资。也就是说,将FAI作为模型因变量,FDI与DS作为模型解释变量,仍然采用线性方程来进行回归。

1、模型设定。

InFAI=β0+β1InDS+β2InFDI+ε

其中,β0为截距项,β1、β2是方程的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取自然对数是为了防止异方差性。

2、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固定资产投资(FAI)。本文选取1995年―2008年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来源于各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中经网。城乡居民储蓄余额(DS)。本文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外商直接投资(FDI),同上。

3、回归结果及分析。运用E-views 5.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所拟定的模型进行计量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InFAI=-2.4441+0.5455INDS+1.1737InFDI

(1.822639)(0.161082)(0.636349)

-1.340977 3.386586 1.844488

t统计量表明FDI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时是显著的,说明FDI对广东省的固定资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广东省为了吸引FDI的流入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数据表明FDI每增加1%,广东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会相应增加1.1737%。F-statistic=90.16140,Prob(F-statistic)=0.000000,以及调整R2=0.932052也都说明本文选用的模型具备很高的显著性水平和解释能力。

(三)技术溢出模型

所谓技术溢出,是指由于广义的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内涵的人力资本、R&D投入、管理理念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了技术的非自愿扩散。FDI的技术进步外溢主要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古典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视为由一个常数A所表示的值,本模型就用A来衡量FDI的技术进步外溢。

1、模型设定。一般而言,在进行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时,都是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获得回归方程的。本文也采用这种方法,具体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如下:

Y=ALαKρ (1)

上式中,α+β=1,Y表示产出,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对方程(1)取对数可得:

InY=y+αlnL+βInK+A (2)

既然用A来表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我们可以设定:

A=δ0+δ1InFDI+ε (3)

将(2)、(3)合并,我们可以推导出用于回归的方程:

lnY=y+δ0+αInK+βInl+δInFDI+ε (4)

2、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高科技产业产值(Y)。选用1995年一2008年广东省高科技产业的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高科技产业年末资产总额(K)。这里用固定资产额和流动资产额之和来表示。同样选用广东省高科技产业1995年-2008年的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高科技企业就业人数(L)。选用广东省1995年一2008年高科技产业企业的就业人数,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外商直接投资(FDI),同上。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本模型在实际回归时所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要比高科技产业产值提前一年。

3、回归结果及分析。运用E-views 5.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IS)对所拟定的模型进行计量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InY=-9.3347+0.5958INK+0.332llnL+1.8828InFDI(-1)

(1.705433)(0.132978)(0.197905)(0.347538)

-5.473526 4.481125 1.678480 5.417695

t统计量表明FDI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也是显著的,说明FDI对广东省高科技产业产值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同时K和L的系数也是显著的,可以进一步说明FDI通过人力资本提高、知识扩散和资本运用效率提高等技术溢出渠道显著影响广东省高科技产业,FDl每增加1%,广东省的高科技产业产值会相应增加1.8828%。另外,模型的F-statistic=1077.078,Prob(F-stafisfic)=0.000000和调整R2=0.996297也都表明FDI、K和L三个变量解释了Y绝大部分的变异。

三、高科技产业集群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着重考虑的是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众多研究都表明,产业集群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因素主要有:(1)企业个数。它的多寡一方面反映了地区内部特定产业的竞争态势;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企业间协作和分工的可能性,因为有效的分工和协作必然是建立在充分多的配套企业基础上的。(2)商业服务水平。可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因为产业集聚的发展一般直接表现为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而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地区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3)基础设施(JS)。产业集群区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吸引外资有着重要的作用。(4)人力资本(HR)。成熟的产业集群应该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能够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的支持,这也是外商尤其是投资高科技行业的外商所考虑的因素。

1、模型设定。根据上面的分析,设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InFDI=β0+β1InQYS+β2Indscy+β3InJT+β4InHR+ε

2、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产业集群内企业数目(OYS)。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企业数目,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DSCY=GDP3/GDP)。其中GDP3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GDP为1995年―2008年广东省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基础设施指数(JT)。以广东省内1995年―2008年交通运输路线综合密度来衡量,它是区内运输路线长度与该地区面积的比值,即(国家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内河航运里程)/面积,数据来源于《2009年广东省统计年鉴》。人力资本(HR)。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高校的招生人数,数据来源于《2009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3、回归结果及分析。运用E-views 5.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0i3)x对所拟定的模型进行计量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InFDl=3.6292+0.2978InQYS+1.0180InDSCY+0.27581nJT-0.05261nHR

(O.531880)(0.103319)(0.381005)(O.128682)(0.057025)

6.823495 2.882598 2.672114 2.143413 -0.923097

t统计量表明QYS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产业集群的规模对FDI的区位选择影响很大,数据表明产业集群内企业数目每增加10%,会拉动外资增长2.9%,同时DSCY和JT的系数也是显著的。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有很强的吸引作用,但人力资本系数是不显著的,说明人力资本对外资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影响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制约。如果缺乏完善的制度、官僚机构作风严重,市场竞争不能受到有效保护,尽管有高的人力资本,但由于它们对外商直接投资、合作和创新设置了一些限制,也会丧失工作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F-statistic=31.69037,Prob(F-statistic)=0.000026和调整R2=0.904244说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适用的。

四、结论

上述的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高科技产业集群之间的确是相互促进的。因此,政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策略是强化外商直接投资与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关联,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二者良性循环,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付楠.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6)

2.张明倩.中国产业集聚现象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黄德春,刘志彪.开放型产业集群形成中跨国公司的作用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例[J].江海学刊,2006(1)

4.刘丽琴.产业集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卖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

5.周任远,陈荣耀.高科技产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篇6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动力机制;模式

一、 引言

产业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或者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产业共性技术被很多国家和政府作为促进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科技政策。

高科技产业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过程中最为典型的,也是应用最多的产业,因而研究高科技产业共性技术最能表现共性技术特征和属性。有调查显示,20世纪80年代之后,高科技产业、中等技术产业、低技术产业中合作研发占三种技术总合作研发的比例的演变趋势表明高科技产业研发合作比例从50%上升到80%,中等技术的企业研发合作比例从40%下降到20%,低技术企业(例如食品)合作研发比较少。国内学者钟书华(2000)进行了技术类别的合作创新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合作创新中高新技术的占51.8%,中间技术占22.3%,传统技术占7.7%。学者研究表明合作研发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孙彩虹(2009)构建了企业核心技术并行研发①模式,并得出此模式下企业投入的研发资源多于单独合作或非合作的研发投入资源。近年来合作研发在高科技产业内逐渐成为研发的重要组织形式,在研发过程里,企业会综合各种因素,选择适合的研发模式。关于合作研发学者们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atallah(2004)研究了同质产品不同目标政策制定者对合作与非合作并行研发模式的偏好程度不同:企业偏好高度的技术溢出和低的信息共享,倾向于合作研发,消费者偏爱中等程度的溢出和信息共享。hertog和thurik(1993)认为并行研发模式在高技术行业非常显著,合作研发在总研发中的比重与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资本密集度有关。cohen和levinthal(1989)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指出了非合作研发可以促进合作研发。

我国学者也就共性技术合作研发进行了相关研究,如马亮,马颖(2010)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的问题,认为参与合作研发的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是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共生关系的共生单元,采用互惠共生模式获得新的能量分配。肖阿妮(2011)将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组织模式分为项目组织、产业技术联盟、研发基地和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由此可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角度均表明合作研发或以合作研发为主的研发模式有利于提高共性技术研发效率,促进创新成果。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又能促进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的动力。因而基于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对于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合作的形式,因而研究其合作的驱动力和模式是重要的课题。

二、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研发驱动力

1. 解决市场和组织失灵的驱动力。由于共性技术研发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外部性、关联性、外溢性等公共物品的特点,且面临巨大的前期投资风险,从而企业研发存在对共性技术开发不够重视,积极性不高,研发成果与企业需求联系较弱、权责不够明确、运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缺位,研发和供给不足,投资不足,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够,供给存在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②,加之高科技产业集群具有促进企业衍生、技术外溢性强等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市场和组织失灵。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市场尚未形成,政府引导作用不足,创新主体错位。研发企业投入了共性技术研发成本,相应地减少了对竞争性技术的投入。共性技术制约着企业竞争技术的发展时,企业也面临不得不研发共性

技术的抉择。因此,高科技产业集群内部组建共性技术合作组织,一方面克服了单独研发技术溢出产生的损失。另一方面因为合作减少了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的单独投入,而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竞争性技术,从而在产品市场处于有利地位。

2. 获取技术标准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企业间竞争追求的对象,企业、研究机构参与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重要的原因是可以最大限度接近未来的标准。很多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组成产业联盟,致力于行业标准的制定。例如,“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工作组充分利用闪联产业联盟已有100多家成员的技术优势,致力于3c融合标准的制定,并于2008年7月通过国际标准组织iso/iec的fdis投票,由此中国闪联标准正式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联盟成员获得技术标准,确保闪联标准在技术方面的在全球的持续领导地位。

3. 提高集群创新能力的驱动力。相比小企业来说,政府的资金资助更倾向于投给大公司或有极强研发实力的机构,但是如果企业间组成技术联盟等形式,则联盟很可能就会获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援助,例如支持闪联联盟标准产业化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闪联发起企业和公共财政。在高科技产业集群里,技术溢出一般较高且相对容易,集群内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能促进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合作研发一般优于企业独立研发所获得的收益。

三、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研发模式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主体一般是政府、大企业集团、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以及这些创新主体要素的联合体。从我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实践看,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研发主要有以下模式 1.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为依托。这种方式主要是政府通过设立专项科研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申报各类政府课题的形式承担,共性技术研发方向以及考核等由政府相关部门(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以及各级政府科委、经济信息化委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关行业内专家学者订立方向和参与共性技术考核。“十五”期间,政府曾设立863电动汽车专项计划,投入达9亿多元,专项计划包含了多能源动力总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三种共性技术。“十一五”期间,国家增加了对电动汽车投入,总投入达到11.6亿元。“十二五”电动汽车863专项计划一期已经启动,国家投入7.38亿元。广东省科技厅为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当地无限射频识别(rfid)产业集群发展,从2008年起设立“广东省产业共性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撑的重点是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2. 根据市场需求,单个企业和科研院所自发合作。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往往观测到某项共性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找到合适的研发合作对象后进行共性技术开发,并事先讨论好权利和义务分配。这种模式发挥了科研院所基础研发能力强,研发设备和理念先进的优势,也能发挥企业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的优势,然而企业和科研院所必须承担共性技术研发的成本和失败的风险。北京中关村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由东圣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合作创建。北京大学化学院建有的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心拥有材料研究、电池工艺研究、电池及电池材料检测等三个研究室,并可自由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家“985”、“211”等重大计划投资的数千万元测试设备。公司以北京大学雄厚科研力量和东圣投资公司的充足资金和管理优势为依托,已研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

3. 合作形成产业联盟。产业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及其他组织联合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合作组成的组织。其他组织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中介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联盟具有集中研发资源、分担研发成本、优势互补的优点,往往是一种相对较为松散的组合方式,然而因为数量较多往往容易产生协调困难和目标不一致等问题。中关村首都钢铁服务产业联盟成立于2010年,由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公司与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北汽福田、中航长力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理化所等科研院所积极响应,中冶京诚工

技术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金自天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等9家钢铁服务与生产单位共20多家企业和机构共同成立,该联盟则是企业科研机构组成的联盟,联盟重点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共建行业研发平台,推动研发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旨在提升首都钢铁服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数字电视产业技术联合体是由北京兆维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的,致力于数字电视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联盟结合研发资源,优势互补,获得共性技术的机会大。数字电视产业联盟花费600万成本,成功开发了hdtv的接收技术,所有联盟的成员都基本掌握了这个技术。如果联盟内的一些企业,如北京的牡丹集团和北京广播器材厂不加入联盟,以他们的资金和研发能力是不可能掌握hdtv接收技术。

四、 结束语

高科技产业通过共性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组合与协作,建立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系统,合作研发创新系统实施模块化④决策。在合作研发过程中发挥各合作研发主体,设计合理可行的模块化合作组织;根据高科技产业集群产业特征、产业内和产业间共性技术的特点,和对产业和集群竞争力提升的作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内容模块,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多方筹集合作研发支持基金,积极吸引集群内企业集团、科研院所等共同出资,吸收社会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保证共性技术研发的经费,并适当规避风险;实施阶梯式研发,对于集群和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模块先研发。

注释:

①并行研发模式是指合作研发和非合作研发同时存在。

②共性技术的外部型特点导致共性技术容易发生技术溢出,技术溢出的存在使得研发企业无法获得研发共性技术的所有收益,客观上降低了单独研发企业研发的积极性。理性的企业都存在搭便车的心理,都期望别的企业研发共性技术,自己通过搭便车的方式收益。即使有些研发共性技术会获得政府补贴,但是政府补贴能否完全弥补产生的外部性是不确定,研发企业承担者很大的外部性损失。

③李纪珍(2006)按照共性技术涉及的层次角度分为:产业间共性技术、产业内共性技术、企业内共性技术。产业间共性技术是指为多个产业提供技术平台,如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产业内共性技术是能为本产业内部的多个企业提供技术平台。如电池的无汞技术。企业内的共性技术一般指为企业内部多个产品而直接应用,一般不向外扩散,类似企业的核心技术。一般指的共性技术多为产业间和产业内共性技术。

④青木昌彦解释“模块化”是按照某种规则,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和若干能够独立设计的半自律的子系统的过程相互整合或分解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钟书华.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现状分析.科研管理,2000,(4):32-35.

2. 孙彩虹.技术溢出下企业合作研发博弈分析和协同问题研究.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9.

3. gamal atallah,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2004,(volume 43,issue 4):435-447.

4. hertog, r.g.j. den and a.r. thurik, determinan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d: some dutch evidence.de economist,1993:141(2):279-289.

5. cohen and 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 ning: the two faces of r&d.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9,(99):569-596.

6. 马亮,马颖.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问题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140-141.

7. 肖阿妮.产业共性技术r&d合作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 刘芹.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7):632-635.

9.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进展.汽车工程,2003,25(6):533-53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71003070);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产业经济学);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号:1d10303002)。

作者简介:刘芹,上海理工大学

篇7

五方面问题

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无论是在基础科学研究还是在应用科学研究领域,都十分落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程度很低,不多的科研成果大部分仍是理论性成果形式,没有进行商业开发利用;科技创新的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创新活动还不是按照产业化生产的形式以市场需求导向进行组织实施,而是大多以实验室课题研究形式来进行;高科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体制和配套环境很不完善,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支持、风险投资市场体系、与知识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市场信用体系、教育及留学生政策等方面,还远未能与发达国家接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少,在未进入WTO之前,一些企业从国外"拿来"的技术将面临专利保护的难题。

对企业生产的直接资助

转为对创新、开发的支持

WTO规定,在经历过渡期后,中国财政给予企业的直接与间接形式的种种专向性补贴将受到严格限制。尤其是"视出口实绩为惟一条件或多种其他条件之一而给予的补贴"以及"视使用国产货物而非进口货物的情况为惟一条件或多种其他条件之一而给予的补贴",是禁止性补贴。这可能使我国某些既有一定高科技含量又有国际市场先进性的产品,失去先前从政府得到的部分补贴支持。根据对专向性补贴的限制,目前国内一些政府给予少数所谓有潜力的科技企业的个别税收优惠或其他财政支持都将逐渐取消。而根据WTO对不可诉补贴的有关规则,允许政府对公司进行研究活动的援助,或者对高等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与公司签约进行研究活动的援助,其援助可涵盖不超过工业研究成本的75%或竞争前开发活动成本的50%。这种援助可以是人事成本;专门和永久用于研究活动的仪器、设备、土地和建筑物的成本;专门用于研究活动的咨询和等效服务的费用,包括外购研究成果、技术知识、专利等费用;因研究活动而直接发生的额外间接成本;因研究活动而直接发生的其他日常费用。另外,对环境保护和落后地区的财政补贴也是支持的。

上述规定意味着,进入WTO后,我国政府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直接资助将转为对科技创新、产品开发活动的支持。WTO认为,政府资助主要应用于公共物品的提供,而科研成果被认为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我们相应正确的应对策略应能导致如下趋势:①政府将大力加强对科研和教育的直接方面的投入,包括对农业科技、新品种培育、农民培训等投入,而减少对个别企业的直接资助。②国家将在广泛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具体的优惠政策,应是对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的研发投入计减所得税或给予配套的财政经费补贴,对于公司所直接进行的基础研究、工业研究和竞争前开发活动的投入也计减所得税。事实上,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每年大公司都要给一些著名院校以专项捐赠,而每家大公司自身每年的科研投入也很大,而主要激励来自政府对科研的财税优惠。

保护专利与知识更新权,认识上有误区

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实施,我国对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国家将制定积极的专利战略,加快专利审批速度,通过提高我国原始性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增强我国科技、经济的竞争能力,并加大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由于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还很大,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一直被认为是主要有利于科技发达国家的政策。事实上,我国以往的科技工作中,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也有过惨痛的教训。浙江宁波的韵声公司是国内目前钕铁硼产量最大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它已向美国有关企业支付专利费几百万元人民币,而实际上该企业独立研制产品的时间并不比国外晚,只是因为专利申请不及时,导致进行产业化时还要向美国企业支付专利费。我国的中医药学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知识宝库,其中有很多医学手段应属于专利和知识产权范畴,但由于长期缺乏保护意识,使国外很多医药企业可以直接无偿地利用我国中医药学对一些中草药效的总结,通过分子筛选技术研制出新药,不仅无需向我国支付专利费用,而且将来我们在使用该新药时还要向其支付专利费用。863计划实施十几年,国家投入上百亿资金,但仅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上千项,其中有的专利本身还很小。

重视专利和知识产权,将使我国的科研活动逐渐从跟踪掌握国际最先进技术为主转向在借鉴基础上的创新为主。而且,科研管理体制也将改变,科研成果将不只是科研论文的发表和拿奖,而应更加重视专利的申请,即从科研选题开始就重视考察专利状况,鼓励那些确实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说可能拿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进入WTO后,中国政府将更加重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因为科研理论成果是公共物品,而进一步应用研究将使之转化为企业专有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对我国科技产业发展同样重要。

国外风险基金进入,缓解我弱势

科技产业发展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所以,科技产业发展需要更加高效的金融市场。风险投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知识经济对金融市场的要求而进行的制度创新。科技产业的形成是指科技创新活动的产业化,科技创新得以产业化生产的形式进行,意味着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与产出可以在大数定理的保证下,按一个可测估的概率保持正相关性。科技产业的生产活动要求足够大的风险基金支持,风险基金的成功是靠进行足够数量的科技创新项目投资,只要成功概率有保证,总有投入产出的正相关性和利润实现。近年来,中国在风险投资基金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国有成分过重,风险投资蜕化为成熟技术投资;二是资本量小,所投科技创新项目数量少,不足以保证基金的经济效益。

进入WTO后,金融服务逐渐开放,国外风险基金进入中国,十分有利于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中介服务开放

又一个有利因素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市场的信用基础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强化市场的信用基础,大量中介信用机构产生并提供各种中介服务,以减少市场交易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高科技产业的风险由于其信息不对称更加大于其他产业,所以就要求更加完善的市场信誉中介体系。虽然我国市场中介体系的雏形已经形成,但信誉体系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信誉作为主要商品形式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企业自身信誉都很低,会计师作假账,律师欺瞒事实的现象严重,而且中介机构在运作上很少负连带责任,也没有风险分担机制。

入世后对中介服务开放,将会有更多的中介体系进入中国,并进入此前未被准入的业务领域,引进国际标准,加强竞争,完善市场中介管理体制,加速市场信誉中介体系的完善。这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进入WTO后,中国与国际的科技交流将更加充分,但发达国家对其"非市场经济国家"定位的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限制依然存在,所以,我国应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尖端科技领域的支持。入世后,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相对容易,而归国创业的环境也将进一步改善;由于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不能不加快。这些也给科技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中国汽车业:利弊得失冷思考》2001年23期

《中国银行业:彻底开放下的出路》2001年24期

《中国保险业:应对深层次竞争》2002年2期《中国证券业:年轻的行业,巨大的压力》2002年3期

篇8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大力发展我国知识经济的一些对策。

1知识经济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具有高素质并会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

1.1知识经济的内涵

OECD在世界上1996年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OECD的另一份报告中把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类形态: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并用统计数字说明知识是支撑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尽管对于知识经济定义本身仍有不少争议,但知识经济被用于描述世界未来经济形态的名词得到了各国经济界和科学界的普遍认可。

1.2知识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和通讯技术处于中心地位。在全球的GDP中,有约70%的产业与信息有关。1982年,全球信息产业销售额定2370亿美元,1985年为4000亿美元,1995年达6400亿美,而2000年则将超过18000亿美元。在美国,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其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使美国享受到了自越南战争以来经济成就最辉煌的时期。据我国科技部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设计的包括知识的生产、投入、激励、存量、流通等指标体系,若把美国现有发展标准用1来衡量,视为刚进入知识经济阶段,则我国仅有0.26,尚处于知识经济的萌芽期。但90年代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同样迅猛之势,1990年我国计算机工业产值才5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50%.而到2000年,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产值将达1700亿元。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技术创新工程”、“211工程”、“信息产业工程”等政策和措施,以刺激知识经济的发展。

2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学界认为知识已成为一种无形的“第一生产要素”具有了第一生产要素的基本特征: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具有配置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能力,拥有知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主要产业等等。

2.1知识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具体表现从需求结构变化方面、科技发展方面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方面等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可持续发展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表现,人们在工业经济时代下,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这把利剑来解决,虽然使有些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资源枯竭势头没有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等。因此,只有更加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资源成为主体资源,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升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表现有: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用于教育和科研的经费增加。教育投入的增加,不仅培养了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资本,而且培养了大批在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实用性人才,从而缩短了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要素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在下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是能够引起投入要素不断提高效率的技术进步。(3)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人均收入也快速上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产品的供需出现不平衡,导致产品结构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甚至导致相关产业的调整。所有这些调整,都要求有相关的新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3大力发展我国知识经济的对策

在我国目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加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我国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3.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结构向知识经济的转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投机资本无孔不人的今天,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日本之外的发达国家影响有限.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工业发展阶段,高科技成果为我国因地制宜地选择先导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结构向知识经济的转化,使高科技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点。

3.2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耗、低效为特征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难以回避的问题和矛盾:资源浪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难以持续。而知识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结合,可促使经济迅速发展。这些对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甚少的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高科技的开发运用,利用我国的人才优势,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尽快转变。

3.3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程度是今后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经济的发展最关键的是高科技的发展。为此,发达国家纷纷增加对科研的投人。1990年.美国在信息业的投资首次超过了对其它产业领域的投资。1994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投资达到了1730.2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61%。据分析,美国经济增长中约有1/3是信息业发展带动的。因此,我们必须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科技进步。

3.4重视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另一个载体,也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现:从本世纪初期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产出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构成人力资本的是劳动者的知识存量、技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人力资本通过人力投资而形成,主要的人力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而我国人力资本较为匾乏,劳动力素质较低。因此,必须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学习、再学习,重视教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磊等.知识经济:第三次经济革命[M].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