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8 04:27: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存货成本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存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自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但企业在存货的采购、管理、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仅降低了资金的占用水平,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降低了资产的运作效率,最终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企业信息资源缺乏,不能及时掌握供应市场信息,错失战略采购的机会,导致采购成本比较高。
2.存货价值和成本流转未按照一定方法来管理,比如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发出存货价格的确定存在很多主观因素,直接影响到当期利润。
3.存货缺少定期稽核,其稽核只能靠实物盘点,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由不同部门分别建立核算。并且仓储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管理,缺乏一套完整的总账,财务部门没有参与盘点工作,账实是否相符无法确定。
4.企业库存管理不合理,订货批量不科学,一方面导致库存积压严重,带来过高的管理费用,增加产品成本,严重制约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存货占用的流动资金比例较高,大量的存货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变现,降低企业存货的周转次数,造成企业资金持有成本过高,进一步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存货成本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1.信息资源缺乏
大多数企业对采购信息的管理仍然处于信息输入阶段,缺乏对供应商相关信息的分析,阻碍了企业采购管理制度的信息化。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私有化,使得采购方和供应方之间相互隐瞒信息,信息不能共享,进而导致信息不对称,购货方则无法及时获得准确信息。此外,企业市场信息系统不健全,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没有对价格信息做到及时收集整理,不能准确预测和分析未来市场的供求趋势及市场价格浮动情况,使得企业缺乏合理的价格预案,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2.存货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采购体系,采购阶段未形成制度化,使得采购流程不规范。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制度,不能严格规范采购行为,降低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采购员缺乏制度的约束,在采购时对采购数量和时间的自主空间过大,不能做到尽职尽责,制定出不尽合理的采购计划,大大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同时也使得暗箱操作的情况不断出现,不仅造成企业采购资金的浪费,库存积压,还会由于监督不力,使得收受折扣、虚报价款等现象时常发生。
3.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制度的缺失给企业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在存货内部控制方面企业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偏低,再加之缺乏对存货管理的科学规定和体系化的制度,就很容易出现管理失误的问题。有些企业存货成本的管理成果与管理人员的个人工资并不挂钩,无法形成个人激励机制,使得本应获得的控制成本白白丧失。此外,存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导致对管理人员的权责约束力弱,导致存货管理松懈,库存盘点存在误差,使得会计核算不准确。同时,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存货领用容易违反规定程序,存在舞弊行为。
4.订货批量与实际不符使成本增加
企业为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需求,降低缺货成本,同时为减少订货次数,降低订货成本,盲目扩大企业的订货批量,导致订货批量与实际严重不符。增加订货数量,虽然一方面避免了由缺货导致的生产间断性情况的发生,降低了缺货成本,也减少了订货次数,节省了订货成本,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存货的管理成本,同时存货占用的大量资金又使企业错失了投资机遇,使企业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
三、降低企业存货成本的对策
1.健全市场信息系统
利用互联网健全市场信息系统,将供应商的信息资料系统化。通过互联网及时将企业的订货要求公布在信息平台,通过反馈及时收集各供应商的情况,将各供应商的条件进行比较,做到货比三家,择优而取,淘汰劣质供应商。并且建立与优质供应商的长期发展关系,做到信息共享,信息对称。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对价格浮动情况和供求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与分析,制定合理的价格预案,确定合理的采购量。
2.加强存货采购管理
建立严格、完善的采购制度,采购制度应对商品的采购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采购流程、各种商品的具体采购规定和方式、商品报价和价格审批等做出规定。采购制度明确规定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严格规范采购人员的采购活动,制约采购人员的行为,限制其在采购过程中的自主空间。增强采购活动的透明度,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加强对存货采购资金支付的监督控制,杜绝暗箱操作行为。杜绝部门之间扯皮,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3.完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明确存货管理的规定,将管理人员个人的工资与存货成本管理绩效相挂钩,形成个人激励机制,同时建立管理人员的权责机制,严格规范管理人员。加强存货内部审计,切实做好存货盘点及处置的内部控制工作,定期盘点,保证存货安全、会计核算准确。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互相监督,严格遵循盘点程序,避免舞弊行为。
关键词:施工企业;存货;成本管理;问题;建议
近年来,我国对于工程建设的投资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而其中对民生工程的投资更是不断增加。这些工程项目消耗的物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如何有效进行施工存货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施工存货成本管理的意义,并就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建议措施。
一、施工存货成本管理概述
工程施工中的存货指的就是企业持有的以保障日常施工所需的各种物资,包括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等。在工程施工的成本中,存货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在进行工程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它也是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的直接反映之一。
如果正确有效的进行了工程施工存货成本的管理,不仅会使得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还能在施
工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尽量降低施工的能耗,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使其更加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二、施工存货管理中的问题
(一)对存货管理的意识不足
在对施工存货管理的问题上,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意识不足现象。物资的仓管和财务记账是与存货管理有着最直接关系的工作,可是除此之外,其它的部门也都与存货管理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同样应该对存货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可事实上,其它岗位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对存货管理基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在对存货管理的认识上,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只要完整记录了存货的数量以及金额就行了的认识程度上,但是对其它相关程序,例如进出库的手续等方面根本不关心。
(二)采购、存贮和物流环节的脱节现象
虽然现在的施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总的来说,存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是较低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实行的纸笔化管理方式,在库存的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对于存货的记录方面通常采取账簿的形式,只有存货的收发信息,相关的采购、物流等信息并不健全,这就使得相关的信息交换程度比较滞后,存货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化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了采购和存贮、物流三个环节之间的脱节现象。相关的新型监控技术以及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也不太广泛。
(三)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记录存货情况的财务人员要做好存货管理的工作,不仅要对相关的物资的存储情况进行详细认真的核查和保管,还要对物资的价格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编制成详细的报表,为决策层提供信息参考。事实上,现在大多数的企业财务人员因为本身的职业素质不够而没有办法提供此类的会计信息,或者因为不是企业正式的财务员工,所以不能做此类要求较高的会计工作。
三、施工存货管理的建议措施
(一)增强存货成本管理意识
要转变全体员工对于存货成本管理的观念,积极鼓励员工进行成本控制,将成本控制由少数人进行管理的状况转变为大多数人自觉参与并有效落实的局面。特别注意的是要提高领导层对于存货成本管理的意识,采取有效降低存货成本的管理方式,并将存货成本管理的意识不断推广到各个部门,使全体职工都认识到存货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积极投入到成本控制管理的工作中,使得企业成本得到真正的降低。在成本控制的目标上,要进行细化分析,层层落实,做到权责分明,考核公正。
(二)加强采购、存贮和物流环节的联系
要使企业的存货信息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畅通交流,以及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使得采购和存贮、物流之间实现高效的链接。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整个过程的控制和决策,并且按照实际施工所需采购相关的物资和技术服务等。在存贮的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存货优化管理,尽量减少存贮产生的成本。在物流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各企业的资源,仔细分析供应链的每个环节。此外,第三方物流近年来不断发展,在减少企业仓储费用,提高物资运转效率方面较有优势。
(三)提高财务人员技能水平
提高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的技能技术水平对于加强企业的存货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外,还要针对工程的特点,结合先进的物流知识和财务水平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措施。财务人员不仅要做好办公室内的工作,还要经常深入施工一线,就工程的存货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分析的工作。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方式,提高处理财务问题的能力,不堆积问题,防止问题由小变大,从而给工程施工造成更大的麻烦。
(四)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针对存货管理方面,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的制度,使得企业内部之间可以互相牵制,从而使得存货收发等方面可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这也是施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存货的内部控制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存货成本管理可以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也是一个保证存货成本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加强存货的内部控制除了可以有效降低存储成本外,也是避免产生缺货成本的有效方式。施工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物资的实际价值和市场价值建立起内部控制的有效机制。
三、结语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成本控制管理的工作就不能忽视对存货成本进行有效管理,而存货成本管理的过程也并不是简单的记录就可以做好的。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企业进行存货成本管理的水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以促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型连锁超市; 成本分析; 存货成本; 管理与控制
2012年初,全国几十家好又多超市门店一夜之间关门停业,引起了社会广大群众的强烈关注。经过四年的拉锯战,中国零售领域最大的并购案终于画上了句号。那么在沃尔玛收购好又多后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的整顿重组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来的好又多门店规模不一、布局有欠科学,导致其存货管理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沃尔玛整体管理的难度,增加了从购入到存储这一系列过程中与存货流转相关的成本,不适应沃尔玛的低成本发展战略。因而在这个追求“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目标的连锁经营时代,这些门店很难生存下去。从沃尔玛对好又多的收购案可以看出,存货成本管理是当前大型连锁超市管理中成本的主体部分,降低存货成本是当前大型连锁超市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关键所在。
一、大型连锁超市存货成本界定
本文所指存货成本是从广义上进行界定的,不仅包括商品的进价成本,还包括相关订货成本、运输成本、存储成本及缺货成本在内,是广义范围内构成待出售商品的一系列成本。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会计学(第五版)》教材中的分类,本文将存货成本分为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存储成本和缺货成本四类,其中采购成本又包括买价和运输费用。因此企业连锁超市要想降低存货成本,提高商品利润,增强连锁超市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从构成存货成本的这四个方面着手,寻求最优组合模式。
二、最佳存货量模型的建立
连锁超市的正常运转需要足够的存货,但过多的存货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虽然不存在缺货成本,但机会成本、储存成本、存货管理成本将大大增加。因此在进行存货成本管理时必须根据连锁超市的实际情况作出最优库存决策。在建立模型时,与存货总成本相关的变量有很多,为了简化模型,本文选择了缺货成本、订货成本、采购成本中的运输费用以及存储成本中的机会成本这四个变量,并特别作出如下几点假设:
一是存货能够及时得到补充,并集中到货;
二是需求量稳定,存货单价不变,管理费用固定;
三是超市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四是不允许缺货,即缺货成本为零。
将模型进行简单变形,不难得出每年的最佳订货次数和最佳订货周期,由此便可以确定连锁超市的最佳车辆运输调度方案,推算出最优运输成本,将库存和运输有机结合。在大型连锁超市的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远比本文所建模型要复杂,但是实际中我们不可能去建立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控制订货量,而是通过一些先进的设备来进行自动管理与控制。本文所建立的最佳存货模型只是为实际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与思考,在具体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模型中涉及的成本类别及其性质,融入最佳存货模型的核心思想,从各成本类别的不同方面进行实际管理与控制。
三、大型连锁超市存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根据上文所述模型,笔者认为大型连锁超市存货成本管理主要可以从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存储成本及缺货成本四个方面考虑。
(一)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
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和运输成本,在大型超市营运成本中,采购成本占很大的比重,而运输成本在整个采购成本耗费中又是较大的部分,尤其是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隐性成本很难进行控制。因此,在对采购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时,主要从供应商选择、采购方式选择、运输配送方式的优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供应商战略管理
进货成本是大型连锁超市成本发生的源头,对进货质量和数量的控制水平高低是决定其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控制进货成本的重要环节就是与供货商进行博弈,建立共赢模式,既可以共同获取利益,也能使商品品质得到保证。以外资巨头沃尔玛为例,沃尔玛始终把与供应商建立双赢(Win-Win)关系放在重要位置,在供应链管理中形成了以自身为链主,链接生产商与顾客的全球供应链。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沃尔玛与宝洁(P&G)协作关系的建立,双方建立互联网共享信息,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率。
2.集中采购方式
对于大型连锁超市来说,集中统一的商品采购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和关键,集中采购有利于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连锁超市与供应商采购合同谈判中的议价能力,提高连锁超市在价格竞争中的绝对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大型连锁超市实行集中采购非常有必要。原来的好又多连锁超市正是由于门店分散,未能完全实行集中采购而导致其没落,而作为全球最大零售商的沃尔玛在这方面就很有优势,它着力于构造全球化的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并在全球设立了四大采购区域,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沃尔玛的采购成本。
3.运输配送方式
运输成本除了在商品购进过程中发生外,在连锁超市配送过程中也会大量发生,运输成本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管理体制、企业决策机制等,因此尽可能控制运输成本是提高大型连锁超市利润率的有效途径。运输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连锁超市商品运输必须发生的,比较容易管理;而隐性成本则是由于连锁超市在运输配送过程中的不科学行为造成的,主要包括返程或起程空驶、迂回运输、倒流运输等。运输中隐性成本的发生与连锁超市经营决策有直接关系,因此领导层在制定决策时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最优化的运输配送方式,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
(二)订货成本管理与控制
大型连锁超市订货成本是因订购待出售商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从最佳存货模型中可以看出,随着订货批量的增加,订货成本总额随之降低,但是过大的订货批量会导致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因此订货成本总额与机会成本之间存在一个博弈过程,只有达到二者均衡,才能有效降低存货的成本。在实际管理中,大型连锁超市有必要建立一个电子订货系统(即EOS系统),主要用于连锁超市的订货管理和盘点管理。电子订货系统是一个连接连锁总部、连锁门店、供应商、物流中心及制造商等整体的供应系统,它利用电脑和通讯技术,自动传输采购中各项信息。这种无纸化的订货系统大大降低了订货成本,提高了商品采购效率。
对于小型连锁超市,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可能很难实行这种全自动化的订货方式,但是对于大型连锁超市来说,电子订货系统的采用是实现低成本战略的必备条件。以连锁超市巨头沃尔玛为例,沃尔玛曾投资4亿美元建立了商用卫星系统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并通过POS机进行自动订货、补货,极大地节约了订货的管理成本和人工,沃尔玛POS机订单的订货量,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订货周期+送货周期)×周平均销量+1/2最大货架上线-(已定货+库存+在途商品)。采购部门收到订单后传给供货商,供货商再将商品运到配送中心甚至在特殊情况下直接运到卖场。
对于我国国内大型连锁超市,目前还不可能达到沃尔玛这种建立自己商用卫星系统的经营理念,但是建立相关存货信息的分析与处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像大润发、华联等大型连锁超市都有一套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商品订购、存储、配送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项成本的最优组合,大大降低了存货相关成本,提高了大型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存储成本管理与控制
大型连锁超市的存储成本包括存储商品发生的付现成本(包括仓储费、保险费、报废损失等)和机会成本。存储成本与采购成本、订货成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存储成本和采购成本、订货成本之和最小时,便能使存货成本达到最低。
由于大型连锁超市商品经营品种繁多,为了满足销售的需求,必须对存货进行全面精细的控制。尽管大型连锁超市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订货和配送系统,但是也难免会出现某种商品库存过多的情况,因此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在进行存储成本控制时,可以采用简便易行的ABC分类法将商品分为三类,做到主次分明,抓住成本管理的主要矛盾。A类表示价格最贵的商品,在价值上占全部商品的70%左右,但在数量上仅占总数5%~10%;B类商品不如A类昂贵,但比C类贵,价值上占全部商品20%左右,数量上也占商品总数的20%左右;C类商品价格便宜,价值占全部商品10%左右,但数量占到70%~75%。在大型连锁超市存货管理中,可以按货架陈列量与销售额这两个因素进行分类。在分类完成后,就结合已有的库存管理方法和各种库存控制系统模型,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A类存货要重点控制,要精确计算订货数量和再订货点,力争避免多储或少储,降低存储成本,尤其是存货的机会成本;对于B类存货一般按大类来确定订购和存储数量,灵活运用控制方法;对于C类存货,可进行集中采购,适当增大储备定额,相应减少订货次数,以达到存货成本最优。
ABC分类法在商品采购与库存管理中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商品库存,降低库存成本,间接达到降低存货成本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ABC分类方法的标准是基于统计数字的,所谓20%或80%等数据并不是一个绝对值,各连锁超市在实施ABC分类法时,如何确定这个划分界线,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依据适当原则选择自己的标准。
(四)缺货成本管理与控制
大型连锁超市的缺货成本包括对顾客延期交货产生的成本、采取临时补救措施发生的额外支出、因缺货导致的失去顾客的潜在损失等。缺货成本大多属于机会成本,不像其他费用那样容易核算,因此更加应该引起大型连锁超市相关管理层的重视。在最佳库存模型中,我们假设不允许缺货,即缺货成本为零,但是实际中不可能存在永远不缺货的情况,缺货成本也是影响存货成本的因素之一。对于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缺货成本:
1.建立自动补货系统
大型连锁超市都有自己庞大的网络资源,自动补货系统与其他存货管理系统共用网络资源,将供、产、销三者组成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最大可能避免缺货成本的产生。对于自动补货系统,需要连锁超市提供日销售量、日库存量、每批订单最少数量、供应商供货情况等相关数据,利用互联网实现多方信息互通。
2.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
在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时期,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是当前大型连锁超市制胜的关键。一些大型连锁超市纷纷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来提高配送中心技术含量,并试图构建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将存货相关成本降至最低,以此来提高连锁超市的竞争力。沃尔玛在物流体系建立中拥有自己的运输队伍,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对每一辆车进行定位。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使沃尔玛能够更及时、快速掌握各门店的商品情况,缺货成本对它来说已成为历史。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大型连锁超市与世界上大的连锁超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虽然基于存货成本分析建立了最佳存储量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模型中涉及的各成本因素进行了具体管理与控制的探讨,但是目前我国大型连锁超市总体管理水平还不高,仍然需要相关学者对存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以助于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树立自己的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存货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大型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服务于广大终端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管理会计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曹前.连锁超市在采购运输过程中的隐性成本的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35-36.
[3] 翟娜.连锁超市物流成本优化研究[J].科技信息,2009(5):477-488.
[4] 张国英.降低连锁超市存货成本的途径[J].现代商业,2007(24):18-19.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成本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先进制造企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顾客需求的小批量多品种化,导致了存货成本中直接人工成本所占比重日益缩小,制造费用则大幅上升。显然,传统成本法根据单一标准将大额间接费用分配给成本对象的做法,已难以准确反映真实的成本信息,严重影响到企业预算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在分析作业成本管理运用于企业预算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具体运用步骤,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试图将作业成本管理引入企业预算,以克服传统成本体系的不足。。
一、作业成本管理运用于企业预算的现实可能性
作业成本管理(ABCM)源于作业成本法(ABC),是其进一步延伸。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它引导人们将管理重点放在成本动因上,根据成本动因分配成本,而不是就成本论成本。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被认为是成本会计体系的第三次革命。随着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成功运用,其发展已偏离了成本计算的本意,被广泛应用于作业过程改进、转移价格的确定、废品计算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体系,即作业成本管理
国内有一些人存在这样的看法,认为作业成本管理主要适用于制造费用比例高的企业。但是,朱云、陈工孟对作业成本管理在香港应用情况的调查表明:制造费用比例高并不是使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公司的显著特征。对使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公司和未使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公司的统计表明,两者在成本结构方面并无明显区别。通过对12类行业的调查显示,房地产(28.57%)、公用事业(40%)、邮政快递(100%)和零售业(100%)4类行业中作业成本管理的使用率远高于制造业(11.54%),制造业作业成本管理的使用率甚至低于总体平均使用率(15.55%)。可见,作业成本管理这一先进管理思想本应有着更广阔的适用空间。
国内会计信息系统相对落后也是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编制预算的一大顾虑。先进的技术手段固然可以为作业成本管理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但这并不等于要等企业实现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精益生产(LP)后才能进行作业成本管理。我们将作业成本管理运用于企业预算,就是要以作业为对象,在对作业进行有效性和增值性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提高企业预算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与企业过程管理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决策、计划、控制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作业成本管理的具体运用步骤
作业成本管理以定单牵拉方式确定各环节的作业水平,进行营运整合,并根据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进行成本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1.销售预算是企业预算的起点。企业可根据顾客需要和自身生产的能力,确定销售目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产品成本与传统方法计算的结果不同,可能会对企业的自制或外购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销售预算。
2.根据新的企业观,企业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内部,甚至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不同的作业环环相扣形成作业链。该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作业都能增加最终提供给顾客的产品的价值。用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编制出销售预算后,再以定单牵拉方式确定各环节、各生产步骤的作业水平,并分析原有作业是否必要,能否增加顾客的价值。
3.顺序整合优化作业链,消除重复迂回等一切不合理的作业,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确定作业链。这样,由于作业成本管理消除了一切不合理的作业,预算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提高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以现有各部门为范围,归并同质作业。也可以各部门承担的主要作业为基础,考虑其他次要作业,制定出标准作业成本,作为该部门的考核依据。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既提供了产品全厂作业成本,也反映了部门成本信息。将标准作业成本作为部门成本控制的既定目标,还具有激励性。
5.运用作业成本法收集实际作业成本数据。先将成本归集到各作业中心,再根据耗费作业量的不同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作业中心收集并按作业动因分配成本,可增强产品与实际消耗资源的相关性;采用多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可靠性。
6.分析偏差,寻找原因,加以改进。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作业成本会偏离标准作业成本。作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其关键是进行作业分析和价值分析。然而,企业的作业并不是孤立的,也不会是静止的,企业作业的有效或无效也不是绝对的,在市场竞争中需要不断地调整与改进。作业成本管理就是要持续不断地消除不必要的、无效的作业,改进必要的、有效的作业,并对新作业链进行再次整合。未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企业预算称不上是真正运用了作业成本管理思想。
三、应用实例及与传统预算方法的比较
下面以作业成本管理在某变压器厂预算编制中的应用为例加以说明:在了解该厂作业流程的基础上确定130项作业,根据质的相似性将这130项作业进行合并,初步建立29项作业,并利用原有资料,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出各产品成本,发现传统成本法下变压器97112型号毛利为361805.71元,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为亏损111571.34元。若用作业成本管理编制企业预算,该型号变压器应停产,预算时不予考虑。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其他型号变压器的销量分别为:97128型150000台,97136型280000台,97423型为290000台。
根据销售预算,以定单牵拉的方式初步确定已建立的29项作业分别应达到何种水平。如要实现上述三种型号变压器的销售目标,生产批次要达到430次,其中97128型240次,97136型130次,97423型60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作业是否必要,能否增加顾客价值。如泵漏喷砂作业包含了油箱及附件一次泵漏和喷砂通不过而返工、再次实验。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杜绝不合格品进入下一道工序,完全可以避免返工,所以应剔除返工、再次实验作业
分别确定各项作业水平后,还应研究作业之间的关系,有无重复,是否衔接。例如,冲孔作业是为了防止毛刺,避免废品损失,而工艺设计出的新产品如硒钢片无孔,不存在毛刺问题,故可以减少新产品的冲孔作业。
将同质作业归并到各部门。例如,剪切、剪冲预压、生产协调(冲剪)可归并到冲剪车间,线圈绕制、线圈处理、生产协调(线圈)并入线圈车间等。上述29项作业可合并到7个部门,以各部门承担的主要作业为基础,制定出标准作业成本,作为该部门的考核依据。
由于多种原因,标准作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出各部门(各产品)实际成本后,还要分析偏差,寻求改进,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某产品的标准作业成本=∑(某项作业总预算成本/某项作业预算成本)×某产品所耗该项作业水平。
由以上步骤可以看出,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作业成本管理与以往的预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别:
1.以往的预算编制以成本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划分成本性态,编制预算多考虑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中的成本都是变动成本。作业成本管理则较多地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依产品、作业、资源三者的关系把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作业成本、固定成本。预算中既要考虑变动成本,又要反映作业成本。两者考虑的成本内容不一样,编制的预算也就呈现出明显差别。如在具体的步骤中,97112型变压器应否纳入销售预算,两种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2.作业成本管理思想对责任会计体系也产生了影响。作为一种企业全程管理观,它以倒推的方式确定各部门的作业水平,并进行整合,从企业的高度消除了无效或不必要的作业,超越了部门的界限,有效避免了企业决策的欠优化。如剔除了泵漏喷砂作业和冲孔作业中不能增加顾客价值的部分。作业成本管理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确定出更准确、更可靠的目标,使预算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有利于对各部门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评价。
四、具体运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企业存货;存货核算;方法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ERP下基于成本法的存货核算分析
一般企业存货有两种核算方式——标准成本制和实际成本制。对于标准成本制的结算模式,进出库存的单位成本均以标准成本入账,月中如遇标准成本更改,月底计价时,将追溯至月初的第一笔交易信息,保证标准成本的统一性。
在ERP系统中,与标准成本计算相关的单据主要包括领料单、退料单、入库单、进货单、退货单和调拨单等单据,最终均以同一价格核算。标准成本多用于生产入库模式计算,一般需要给定标准人工费、标准的制造费、标准材料费和标准加工费用等,通过逐级核算确定存货成本。
实际成本制的计价方法有如下几种:月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分批认定法等。月加权平均的目的是让本月份耗用的单位成本一致化。如果两次进货的进价不同,为了让同一月份的领料单位成本一致,那月底一般要对进货的材料重新统一计价,ERP系统会依照系统设置自动完成。
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存货的流转顺序,采取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的原则,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或存货变质度的影响较大的企业,一般采用先进先出法来确定其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仓库实务上的先进先出和财务存货核算上的先进先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文里的先进先出,指的是财务存货核算意义上的先进先出的计价方法。与加权平均法比较,先进先出法对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当存货成本总体上升时,存货核算结果是最高的期末存货结存、最低的销货成本和最高的毛利;当存货成本下降时,存货核算结果得到最低的期末存货、最高的销货成本和最低的毛利。
分批认定法,又称个别计价法或具体辨认法,指对每次出库的物料进行个别辨认,看属于哪批或哪几批入库,然后分别按照所属各批的入库成本来确定出库成本。通常适用于体积大、成本高、数量较少的物料,或需要进行订单成本核算的业务背景(例如CTO)。在ERP系统中运用分批认定法,一般是结合“批号”来实现。由于同一批号可能存在多笔入库,分批认定法的出库成本就有多种计算方式以供选择:批内先进先出,批内加权平均等。批内先进先出,本质上仍是先进先出核算方法。只是在“品号+批号”两个维度,进行先进先出核算。
企业在日常采购活动中,暂时未收到结算发票,但已拥有所采购的生产原料或商品的主要报酬和风险,根据会计谨慎性等相关原则,必须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合理的估计。总体原则如下:
暂估的目的就是为了成本核算,使财务账和仓库账基本保持一致。
暂估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单到回冲、单到补差和月初回冲。
成本核算是以上月暂估为准,发票到差额调整到本期。
如果用先进先出法,在出库单价上是以估价(6元)还是以发票价(8元)来计算,企业处理方式会有一些差异,以单到回冲方式为例处理方式如下:
暂估凭证:
借:存货类科目 6
贷:应付账款-暂估 6
采购凭证:
借:应付账款-暂估 6
贷:存货类科目 6
借:存货类科目 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36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9.36
二、EPR下期末结账的采购核算处理
在期末结账时,将执行“收货/收发票”的自动科目清账,把已收货且已收发票的“收货/收发票”明细项目——清账核销。然后执行“收货/收发票”科目余额重组调整的操作把“收货/收发票”中间过渡待清账科目借方余额调整到资产负债表
“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项目中,反映收到发票尚未收货的金额,其自动产生的会计凭证为:
借: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
贷:“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
一般情况下,ERP系统不是直接调整“收货/收发票”科目的,而是记入另外一个性质相似的调整科目,即:“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这是因为做这样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而为,因此系统在期末做这样的调整的时候还同时自动产生了下一个期间期初的冲销凭证:
借:“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
贷: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
如果“收货/收发票”中间过渡待清账存在贷方科目余额则重组调整到相应的“应付暂估”科目中,反映已收货尚未收到发票的金额,其自动产生的会计凭证为:
借:“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
贷:应付暂估
同时也自动产生下一个期间期初的冲销凭证:
借:应付暂估
贷:“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
因此,实际上对于“收货/收发票”中间待清账科目和“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是不包含在资产负债表项目中的,而正常结账完成后,这两个科目的汇总余额应该为零。这样处理也便于下个期间正常的收货和收发票的校对,不至于影响到收货和收发票逐笔清账核销。
而对于“采购价差”科目,在ERP系统中一般是作为存货的备加/备抵科目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的。
一般在ERP系统中,无论在标准成本法下或是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存货科目的记账都是由系统自动产生的,而且都和一定的存货数量对应的。因此,存货科目在系统中是不能手工记账,必须从物料管理部门的业务操作自动产生相应的会计凭证;而“采购价差”科目虽然有一部分也是由系统自动记账的,但该科目也同时也允许财务手工单独处理,并且该科目的余额是没有相应的存货数量来对应的。
三、ERP环境下存货的异动
根据上文所述,无论在标准成本法下或是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采购价差”科目在存货采购成本核算过程中都扮演了中间“协调者”的角色,是存货控制的关键点,需要特别关注。
1.标准成本法下存货标准价的非正常频繁变动
正常情况下,一旦确定相应的存货标准价后,除非标准价和实际价存在较大差异,不应随意调整标准价。如果发现在ERP系统中存在存货标准价的非正常频繁变动,则需要特别关注。这种情况对于审计师对存货的审计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系统一般会提供改变标准价的功能,并自动产生相应的会计凭证:
借或贷:存货
贷或借:采购价差
而采购价差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在当期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属于已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应从该科目中转到相关科目;另一种是直接转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财务状况和损益。
2.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采购价差科目存在较大科目余额
从上述介绍可知,与标准成本法不同,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的采购价差科目通常其科目余额应该为零,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才可能出现科目余额且相对来讲余额应该不大。采购价差的处理也同于标准成本法,为了简便,当科目余额不大时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相反的情况则表明存货控制存在较大的风险。
3.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负库存情况及其发生频率
一般来讲,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或是不应该存在负库存情况的。如果在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出现负库存且发生频率较多,则需要进一步查明出现负库存的原因,加强存货控制。
4.移动平均法下存货和采购价差科目间的非正常转账
由于“存货”科目的余额是直接和一定的存货数量相关的,而“采购价差”科目余额是不和存货数量直接相关的,它只是存货的备加/抵项目。正常情况下的“采购价差”是通过分配转到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或直接转入损益的,而不能直接和存货转账,如果在存货和采购价差科目间进行转账,势必改变存货的移动平均价格。但有些系统也提供了存货和“采购价差”间的特殊转账操作,即:
借或贷:存货
贷或借:采购价差
但这种操作只是在那些由于误操作,如将每公斤的价格输入为每吨价格造成“采购价差”科目余额很大而无法更改错误或难于更改错误时才使用的特殊更正。因此,在移动平均法下一般不应出现存货和采购价差科目间的转账的。
参考文献:
[1]俞春玲.对存货审计的一些思考[J].西部财会,2011(03).
[2]李婉娥.存货的核算和管理[J].中国外资,2011(08).
[3]周平根.存货核算方法对会计利润的影响及其审计发现[J].商业经济,2011(22).
[4]张胜.成本核算前的几个关键问题[J].财会月刊,2012(01).
[5]万寿义,王.关于制定统一成本核算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2(01).
[6]陈文锋.制造业存货审计相关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2(03).
【关键词】库存产成品的管理;问题;建议
一、目前库存产成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够。库存产成品是企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它的存在和管理不仅仅是仓储部门的责任,还需要财务部门的参与,发货员,验收员的负责。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产成品成本的升高,最终影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2)制度不健全,影响库存产成品的成本。对耐材企业来说,实行订单制生产是很普遍的。品种繁多,规格多样。制度不健全,使得超产品种多且繁杂,实验品种多等,再加上只把订单品种、数量入库,账外结存大量有可能不用的产成品。一方面库存产品分担账外产品成本,导致帐内成本升高,另外账外管理混乱。(3)客户链条缺失,提高库存产成品的成本。建立稳定的客户链条对耐材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实行订单制生产,品种多且繁杂,是耐材企业的特点。稳定的客户,本身品种就多,规格型号就广,实验费用就很高,再加上不稳定的客户群,加重产成品的成本不说,产品的合格率就不能保证,这无疑就提高了产成品的成本,影响了目标利润的实现。(4)发出产成品的仓储费用高,影响产成品的成本。耐材企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钢铁企业,建筑用钢包使用材料不是一下子就砌筑用完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把产品发出去,在没有用到窑炉上的时候仍然是公司的库存产品,就存在保管的问题。产品的毁损,缺失势必就增加了产成品的成本。再生产,再发出,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要投入、生产、检验、发出,还影响资金。一系列的过程同样影响公司的目标实现。(5)部分销售人员职业素质低。部分销售人员职业素质低,使得销售人员和客户的供应人员内外勾结,一方面压低产成品的销售价格,另一方面外卖合同,外卖发出产成品,导致产成品成本节节攀高,公司利润严重受损。加上现在普遍存在的“调点”损失,可以说是让耐材企业雪上加霜。(6)资源的紧张,使得产成品成本不断攀高。耐材企业的上游产品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资源的不断减少,质量的不断下降,产成品的制造成本却在不断飙升。
二、加强耐材企业库存产成品管理的建议
(1)对产成品成本的管理,管理层应加强重视的程度,并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设立专门的副总管理产成品。从产成品的入库,保管,到发出,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对产成品定期盘点,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董事会进行处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绝不可以奖罚不分,以小博大,不了了之。坚持领导推动原则,领导重视是开展库存产成品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库存产成品管理涉及全体员工,很难受到欢迎,必须有高层领导来推动。(2)完善产成品的账务管理。所有的账务都应归财务统一管理,包括备查账,绝不可以账外设账。定期盘存,定期对账,包含备查账在内。不相容业务必须有效分离。及时清理真正报废产品,不要混淆超产产品和报废产品,做到账实相符,清晰明了。(3)建立完整的客户链条。在对客户各方面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信用等级,分级管理。对那些优质客户,要加强联络,以保持长久的战略合作伙伴。(4)对发出产成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可以和客户协商,建立同盟,发出产成品有客户管理,我们付一定的管理费,保证产成品不丢失,不毁损,并且能有效用到高炉,钢包上。企业定期去核对,检查,当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5)加强销售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能力固然重要,但品德绝不可少。制定完善的销售人员管理标准,对那些出卖商业秘密,损害公司利益的人绝不姑且,必要的话还要追究法律责任。(6)强化技术创新,同高等院校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上游资源的缺乏,需要我们找新的替代品,才能保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高等院校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就上所述,耐材企业要想管理好产成品的成本,还需要从许多方面着手去做。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去实践。通过上面的实践,有力的推动了库存产成品的管理,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级会计实务.2010
[2]成本会计.2003
一、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是指是企业根据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预算,依靠企业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在收入的增长的同时力求成本收入比降低,以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在当代社会,随着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管理者牢固树立全面的、创造性的成本管理理念,综合考虑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力求在降低成本运营的每个环节,而不是单纯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进行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深入分析和优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全部过程,让企业生产经营的人、财、物及信息都能得到最佳配置,最大限度的使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并采用一系列影响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确保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不够完善
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预算编制方法简单、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预算监督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由于电力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基本还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成本管理的习惯,普遍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观念,对成本的事前管理不足,更鲜于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在编制成本预算时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电力企业普遍缺乏权威的、独立的协调监督机构,导致电力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或预算时成为生产或财务部门“一言堂”现象。在编制成本预算时,电力企业往往认为企业经营品种单一,受市场影响相对较小,而只是在上年或往年实际数据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修改,没有进行“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的编制,使电力企业的成本预算适用性差,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而进行相应的预算调整,预算编制执行工作流于形式。在预算监督上,由于在预算编制上的不科学导致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由于预算编制方法单一,无法进行实时监控,削弱了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2.存货成本管理不严存货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目前多数电力企业对存货成本的理解不全面,单一从市场价格角度来控制存货成本,认为现阶段我国物价增长较快,应多储存存货以赚取价差,因此积压了大量存货,严重占用了企业资金,造成电力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同时过量的积压存货导致电力企业存货储存成本和存货损失大幅度上升,如果在市场价格变动走低时损失更为严重。当前,电力企业普遍还没有全面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存货的内部控制尚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存货领、耗手续不健全,存货管理中“跑、冒、滴、漏”现象突出,使存货的价值不能完全和真正的转移到产品中,造成了许多无谓的损失。
三、如何加强电力企业成本管理
当前,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竞价上网打破了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电力企业运营过程越来越透明化,成本管理的突出地位越来越显现,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成为摆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者面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市场经济现状,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所以,我们必须切实认识到电力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需要选择科学的手段来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给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愈加认识到了做好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电力企业也是如此。随着科技进步,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就目前而言,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也给电力企业成本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主要问题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没有做好预算管理
电力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管理的时候往往存在编制方法比较简单,预算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1]。我国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甚至其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还是使用以往的方法,不具备科学成本管理方面的理念,没有做好事前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更是不到位。在进行成本预算编制的时候,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和健全,电力行业也没有比较权威、独立的协调监督机构,这也直接导致了电力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的时候,随意性较强。甚至有些电力企业认为自己经营的品种比较少,受到市场方面的影响也比较小,所以在预算的时候仅仅根据往年的一些数据来进行简单修改,这也导致了电力企业成本预算本身的适用性很差,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化来进行科学的调整,编制工作流于形式。在进行预算监督的时候,由于编制的预算不够科学,这也直接导致了监督工作开展比较困难,监控起来难度较大,员工对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
(二)存货成本管理不够严格
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存货成本是其重点,现在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并没有全面的理解存货成本,仅仅从市场价格出发来对存货成本进行控制,认为现在我国物价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可以从市场价格角度出发来对存货的成本进行控制,所以存货比较多,存货的存在也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流动,导致电力企业资金周转起来比较困难。与此同时,挤压量比较大也会导致企业存货损失幅度以及存货储存的成本比较高,若是市场价格下降的时候,企业受到的损失也会更加严重[2]。现在,电力企业还没有全面的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进行存货控制的时候比较的松散,存货的领、耗相关手续不健全,进行存货管理的时候,存在“跑、冒、漏、滴”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存货无法将其产品价值体现出来,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三)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监督没有到位
电力企业在前期发展的时候,依靠的往往是较高的投入,但是在进行企业成本支出管理的时候,标准却不够统一,管理没有到位,无法实现企业资源更加有效合理的配置。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开展不仅仅需要提高企业资本核算的有效性,还需要对企业做好监督工作,切实提高企业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现在,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都存在资金使用随意的情况,企业相关的监督没有落实,这也导致了电力企业浪费了大量不该浪费的资金,从而给企业核心影响力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终也会给电力企业发展进步造成严重阻碍。
(四)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比较低下
在电力企业中,很多成本核算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没有到位,进行管理的时候,^念也比较的落后,思想薄弱,以往的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这也给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核算本身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电力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的下降,从而给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电力企业做好企业成本管理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力市场开放的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竞价上网的出现也改变了以往国有企业垄断电力行业的情况,电力企业的运营也愈加的透明,进行成本管理也愈加重要,怎样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是很多电力企业都面对的重要问题[3]。
(一)做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员工本身的成本控制意识
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而言,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进行成本管理的关键是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第一,电力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控制系统的健全,进行专门预算管理机构的建立,从而确保管理的效应能够实现最大化。第二,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提高预算编制机构本身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确保其进行预算制定的时候,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从而获得更加真实的资料。第三,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电力企业发展是各不相同的,这便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编制预算,不断的提高预算本身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帮助企业不断的降低成本。最后,还应该完善考核,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将各个部门的监督作用发挥出来,做好考核工作[4]。落实全面预算,将成本指标和员工的绩效结合在一起,将员工本身的成本管理积极性发挥出来。
(二)做好存货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存货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进行ABC分析法以及经济批量法等存货管理办法的推行,合理的分类存货,这样才能够明确管理的重点,做好重点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实际效率,管理人员将自己的精力放在给企业成本造成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上[5]。在进行存货采购的时候,需要科学的进行采购,不能够因为市场价格在短时间的一些波动而进行盲目的采购,将经济生产批量以及经济订货量运用进去,科学的对存货成本进行计算,努力的降低存货所需要的总成本。进行科学存货资金占用量的确定,保证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
(三)重视企业成本管理监督体系的完善
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必须全面的考虑到企业会计工作。比如,在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中,应该进行专门监督人员的设置,要求监督人员专门对企业成本的使用情况以及资金流动的去向进行监督,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企业还应该进行成本管理监督体系的建立,从而确保企业发展的能够稳定。
(四)电力企业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电力企业从事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不但需要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对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落实[6]。不但需要做好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提高,还需要帮助成本管理人员转变其自身的观念,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发挥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此外,电力企业在招聘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的时候,需要选择那些素质比较高和管理理念出色的专业人员。并且电力企业还应该有意识的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留住素质比较高的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电力企业的企业成本管理能力才能够真正的提高,从而给企业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加的激烈,电力企业想要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便必须重视自身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科学的进行成本管理。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电力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手段,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只有成本管理做好,电力企业的利益才可能实现最大化,电力企I在赢得市场竞争的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郝磊.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新经济,2016(05):96.
[2]刘彦博.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5(12):25-26.
[3]周晓玲.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5(07):55-56.
[4]张莹.浅析电力企业成本管理[J].企业研究,2012(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