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23:42: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畜牧业发展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畜牧业近年来发展快,但是畜牧业规模小、比较分散,大多数养殖场在农村,以散养为主,存在畜禽混合饲养,卫生环境条件差,畜禽舍简陋,管理技术水平低,主要是以小生活为主,很难形成大规模化养殖,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1.2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和收入还是低于经济作物种植的收入,农民还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作为主要的生产,畜牧业只是作为副业发展。以畜牧业养殖作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比较少,没有大规模和技术水平高的畜牧企业,在畜牧业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上没有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不能调动其他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
1.3动物疫病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畜牧业的发展,流通的频繁,用药的不规范,使得动物疫病的种类增多,治疗也变得很困难。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给畜牧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还有一些地区防疫做的不到位,技术人员缺乏,应急预案几乎没有,经费紧张。还有与外国接壤的地方,贸易频繁,也从外地带来了疫病,也对畜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4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全州比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很少,有的地方虽然有,但是服务也跟不上,存在着的牲畜交易有场无市的现象。
2对策及前景规划
2.1加强领导工作,转变发展观念首先要做好对畜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发展畜牧业,加大宣传的力度,推进健康的绿色养殖。加强畜牧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使养殖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向生态化畜牧业养殖发展。
2.2推进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增加对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吸引外资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畜牧业中,加大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引进高科技的龙头企业,建立养殖业产业基地,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发展壮大。通过发展“订单牧业”、“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使企业和养殖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每年启动100多个新农村畜牧养殖示范村建设,根据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建成仔猪繁殖村、生猪肥育村、肉牛育肥村、肉牛养殖小区、茶花鸡养殖示范村、茶花鸡保种村等,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3做好畜禽品种改良和饲料基地的建设引进畜禽品种,来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提高其生产性能,保留原来优良的特性,规范畜禽生产和经营。尤其是做好对版纳茶花鸡、版纳斗鸡、滇南小耳猪的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好保种区、保种场、基因库。建立婆罗门种牛繁育场,同时加强配种站建设,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做好饲料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当地的养殖畜禽数量,确定饲料饲草的种植面积,种植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做到饲草饲料和畜禽的供求平衡。
2.4完善服务体系,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州、县、乡、村的4级服务网络,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功能,尤其是做好市场信息分析和预测、品种改良、防疫和检疫、草地建设、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1.1养殖资金的严重缺乏,资金投入太少。目前,九龙乡很多农民对奶牛、肉牛以及小尾寒羊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而一些已经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农户想扩大养殖规模,加大养殖投入,但由于资金短缺,扩大养殖的愿望一直没能得以实现。而每年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期仅为10个月,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这也给养殖发展投入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1.2科学饲养水平不高。在我们的九龙乡,传统方法饲养畜禽现象的习惯,也很常见。每个阶段的养殖,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不按牲畜和家禽饲料的需求,而是有什么就喂养什么。几乎没有利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禽畜的质量。粗放性的经营,严重制约了养殖也的大规模发展,而一些新品种的引进,升级品种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1.3土地的短缺,发展畜牧业的硬件环境亟待改善。目前,土地已成为一个瓶颈制约我县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用的土地面积非常少,即便有的话也是土地用途的手续过于繁琐,冗长的审批流程,使之难以扩大,限制了动物养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加快乡镇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1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到提高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的力度。首先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到乡镇研讨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养殖技术水平;带领和组织养殖大户代表,到农户家中进行经验介绍,以身边的鲜活实例引导农户,提升农户的养殖热情。其次是充分发挥本县城职业中专、劳动培训基地、广播电视的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养殖户学会1~2门技术。三是请专家分析了畜牧产业的发展趋势,传授知识,增强信心,开阔视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2.2要特别重视畜牧业基地建设,力争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畜牧业的发展靠科学技术,而良种繁育技术是畜牧数量发展扩大的基础技术。内蒙古突泉县在奶牛养殖技术已经实现了冷冻生产。但是生猪、绵羊等良种繁育还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提高。要想提高繁育技术水平,还需要政府引导和建立一个基层冷冻站,推广实用技术,提高提高养殖繁育水平。在示范作用调强,技术调新,规模调大上还要下功夫。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极驱动的农民。另外,以市场为导向,在效益提高、品种调优上努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让农民在短时间内得到更高的利润。
2.3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畜牧业产业化的日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龙头企业来带动,所以要注重加强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革和扩大,加速发展养殖龙头企业,以企带户,让农民真正看到了畜牧业经济利益的前景,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养殖农民的积极性。在突泉县九龙乡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充分利用乡镇和自然优势,引进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集团的规模。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2.4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疫情的预防和服务体系,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系统的控制,完善动物疫情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并提出和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大疫情预防计划预案,提高快速反应和动物疫病的控制能力。其次,要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和管理体系,直接提供畜牧业市场供需个前景预测服务。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定期和畜牧业生产信息的各方面的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稳定价格、降低风险。
2.5增加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1、资金的投入是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要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用好农村小额贷款政策。2、我们必须采取的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外力的帮助下,发展我乡镇畜牧业。3、我们需要使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由政府主导,组织成立了一个有志之士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投资多元化,应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最大限度的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1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进程明显加快。近年来,邢台市积极引导养殖场(户)转变发展方式,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道路,特别是2010年农业部启动创建示范场工作以来,邢台市积极参与创建,截至目前,共创建各级示范场160个,其中部级15个,省级63个。结合国家“菜篮子”、“标准化改造”等项目扶持资金向各级示范场倾斜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养殖场(户)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全市规模养殖场的标准、规模、饲养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都有了明显提高。从标准化水平来看,一方面,规模养殖场设施化水平大幅提升,通过近三年来的示范创建活动,邢台市有280多家养殖场对畜禽舍及附属设施进行了改造,170多家养殖场配套健全了粪污处理设施,140多家养殖场完善了防疫设施,160多家养殖场安装了可视监控系统。自动喂料、自动饮水、温湿度环境控制等设备均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科学的饲养管理规范加快推行,像河北旺族集团、隆尧怡东农牧有限公司、隆尧正大种猪场、沙河凯特等示范场无论从规模、生产经营理念还是管理水平来看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处于先进行列。从规模化水平来看,通过近几年的示范创建,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场(区)发展到3600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25家,存栏1万只以上的蛋鸡场达到220家。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场(小区)稳定在80家左右,生猪、蛋鸡、奶牛和肉(畜)禽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9%、88%、100%和89%。
1.2畜牧支撑体系建设日益稳固。近年来,邢台市各级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按照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综合设置的要求,市级和县级均建立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全市共建立乡级畜牧兽医分站117个,招聘全额事业编制人员482名,村级动物防疫员5325名,市、县、乡、村四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投入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基础建设资金2600万元,建设市级兽医实验室和畜产品检测中心各1处,建立3个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和3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大大增强全市动物疫病预防和畜产品安全监测能力;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连年保持在100%,实现多年无重大疫病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1.3畜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邢台市通过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举办项目推介会等招商措施,北京保吉安、泰国正大、河北雨润、北京奥天、山东六和等一大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落户邢台,进一步推动了邢台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新、改(扩)建各类畜牧项目100多个,总投资近百亿元,其中北京宝吉安与威县、巨鹿合作的肉鸡产业化项目,山东六和与兴达合作的肉鸭产业链项目,泰国正大集团独资的生猪生产项目等均相继顺利投产,带动了当地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另有北京奥天生猪养殖项目、河北雨润集团生猪生产及肉食加工项目、河北旺族集团生猪产业链项目、君乐宝乳业的万头奶牛生态牧场项目等正在建设中。特别是君乐宝与威县合作总投资5亿元的万头奶牛生态牧场项目,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14年底可投入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奶源基地,对我市高端奶产品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差,产业化发展滞后。从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应达到60%。在国内超过50%的地区也为数不少,而邢台市2013年底才达到44%。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远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少,优势不明显,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畜牧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有所壮大和发展,但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管理制度落后,竞争力不强。第二,龙头企业科技和制度创新能力不足。有些大型企业仍然依靠粗放扩张的经营模式,严重忽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自己的名牌产品的优势产品,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及时采用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存在产权不明晰、决策不科学的问题,仍然依靠传统家族式的管理方法来管理集团企业,使企业长远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有的企业严重缺乏稳定的原料基地,有的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手段有待提高。
2.2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仍待加强。在现阶段,邢台市的畜产品监管机构、监管手段、检测人员及设备等均不能满足产品监测的需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不容忽视。
2.3资金缺乏仍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现代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邢台市财政及金融的支持力度与畜牧业发展规模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步伐。
2.4产业发展空间逐渐缩小。随着邢台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在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挤压下,畜牧业发展空间的压力正逐步加大。
2.5畜牧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市、县两级畜牧兽医部门均没有单独的行政执法机构,现有的畜牧执法人员全部是动物卫生监督所或畜产品安全监管办公室人员兼职,并缺乏必要的执法手段,畜牧法赋予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执法权力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3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3.1实施产业拉动,扶强壮大龙头企业。紧紧围绕畜牧业主导品种,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鼓励现有龙头企业通过更新改造、链条延伸、开发新上,谋划建设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我市落户,建设一批能够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标准高、规模大、外向型、牵动强的畜牧业深加工龙头企业。坚持引资金与引技术相结合,实现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尽快形成一批龙头企业集群。
3.2实施规模推动,强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按照国家《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强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一是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重点推进年出栏1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和常年存栏1万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场,推行牛羊舍饲圈养,加快奶牛规模场建设和养殖小区股份制改造。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制订和完善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引导生产者按标准组织生产,逐步使畜禽养殖在选址、圈舍建设、投入品、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粪便处理、产品安全等方面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三是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按照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标准,认真组织开展示范场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创建,提升全市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3.3实施品牌牵动,争创国家和省级产品品牌。以鸡蛋、肉类和乳制品为重点,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定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规划,下大力抓好实施。引导养殖加工企业增强品牌和质量意识,健全标准化管理、计量检测和质量信用体系,开发高端产品。,帮助我市知名企业在京津及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专店、专柜、连锁商场,增设销售网点,提高市场占有率。
3.4实施科技带动,为现代畜牧业强筋壮骨。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加快科研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协作,建立研发中心,掌握核心科技。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科研推广机构、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广泛参与的新型科技推广体系。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多层次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为我市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1.1饲养品种与规模
南川区规模养殖的畜种主要为生猪、家禽及中蜂,今年全区新发展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536个,其中生猪、家禽、中蜂养殖场5725个,至此,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49.2%、南川鸡达到68.3%、水禽达到89.5%、中蜂达到76.4%。
1.1.1主要特色养殖(1)生猪支柱作用明显。目前,南川区有生猪规模养殖场1134家,其中重庆青一银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北固黄淦生猪养殖场及盖石生猪养殖场均能实现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推行的“猪-沼-果”、“猪-沼-菜”养殖及“生态农业园”建设模式在全市均处于领先水平,对南川区养殖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南川鸡带动作用强。南川鸡作为南川区特色效益养殖的主力军,南川鸡主要以区内农户散养为主,有少数规模养殖场进行林下养殖,如大有镇李福鹏养殖场现存栏3.5万只,年可出栏70万只。今年,南川区开展的特色效益农业南川鸡养殖基地建设、退耕还林项目南川鸡养殖等项目,共向农户免费发放南川苗33.84万只。(3)金佛山中蜂辐射作用大。金佛山中蜂在南川区养殖多以家庭为主,一般在100群以下,通常在一个地区集中成片发展,一家养蜂可辐射带动周边多名农户饲养。目前养殖较多的为头渡镇广英福现存栏300群、山王坪镇夏和全存栏260群。(4)草食性牲畜发展适度。根据资源优势及养殖传统,南川区草食性牲畜如肉牛、羊、兔等,在南部金佛山地区及大观、鸣玉片区发展较好,基本实现了全区畜牧资源的适度开发。肉牛养殖多以家庭散养自繁自养为主,以一家养殖1~2头的形式居多,养殖规模达30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全区共有5家,如南平镇罗亿良肉牛养殖场现存栏肉牛320头。山羊和肉兔和巴马香猪的养殖多以规模养殖场为主,目前全区有山羊养殖品种多为波尔山羊,规模养殖场有63家,存栏量一般在100只左右,较多的是水江提丰养殖场,现存栏320只,年可出栏600余只;规模养殖肉兔的约有50家左右,最多的石墙镇楼岭村青翠肉兔养殖有限公司存栏种兔1000只、商品兔4500只。
1.1.2其他畜种养殖巴马香猪养殖集中在太平场、石墙等乡镇,最多的是重庆鑫宜居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出栏1.1万头,现存栏2000头。水江黑猪主要由庆元乡11个村社的46家农户散养,目前存栏母猪100头、商品猪48头。野鸡养殖以大观镇8村4社邱建华养殖场居多,现存栏2500只、年可出栏3万只。兴隆镇有年可出栏2万只的鹌鹑养殖场1个,其余畜种如豪猪、藏猪、珍珠鸡、贵妃鸡、蓝孔雀等养殖均以家庭养殖为主,尚未形成规模。
1.2经营方式及市场销售情况
目前,畜牧产业主要的经营方式有标准化规模养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小规模专业合作社及农户散养等模式,产品销售有批发销售、订单销售、零售及自产自销等方式,其中以农户散养、自产自销为主。
1.2.1主要畜禽及其产品(1)生猪。目前,生猪销售主要供应区内超市、重庆主城各大型超市、南川城区及乡镇农贸市场,黄淦生猪养殖场于2011年被国家商务部正式确定为中央活体猪储备基地,是南川区首家中央活体猪储备基地。生猪及猪肉价格一般呈周期性波动,目前售价为:生猪16.5元/kg、猪肉25.3元/kg。(2)南川鸡。70%批发销往重庆主城、南川及周边区县,售价为36元/kg,在南川各门市零售价格为40元/kg;南川鸡蛋售价约1元/枚。(3)金佛山中蜂蜜。多为本地门市销售和外地游客购买,也有部分蜂农尝试通过网络销售,售价约为160元/kg。(4)牛羊肉及兔肉。多销往本地及武隆、道真等周边区县各大餐馆,售价分别为肉牛60元/kg、肉羊40元/kg、肉兔25元/kg。(5)巴马香猪。主要用于酒店高档消费及医学模型使用,食用大概在60元/kg,医用多饲养至12.5~15.0kg大小,售价1200~1500元/头。
1.2.2其他水江黑猪、野猪、藏猪、豪猪等多用于高档酒店或星级农家乐的高端消费,水江黑猪、野猪、藏猪一般为35~40元/kg,豪猪为60元/kg。野鸡多为零售,当地餐馆、居民和外地游客购买各占三成,成鸡批发价格56元/kg、零售100元/只。肉鸽、鹌鹑及鹌鹑蛋、鸽蛋等多向往重庆主城、南川、涪陵、酉阳、贵州等地超市,售价分别为:肉鸽15~23元/只、鸽蛋5元/枚、鹌鹑1.5元/只、鹌鹑蛋26元/kg。
2主要特色畜禽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为便于分析比较,所有畜种都按1个人工可以饲养数量、以购买商品畜饲养来进行核算,基础设施按5年折旧;如按自繁自养方式,其养殖周期相对延长,但经济效益更好。各畜种效益分析具体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南川区主要畜禽养殖中,养殖效益最好的是中蜂,中蜂养殖是一次性投资,投资少、见效快,当年即可全部收回投资,从第二年开始随着蜂群数进一步繁殖,蜂蜜产量还要增加,而只有人工及饲料等很少开支,因此其养殖经济效益最好;而后依次是水江黑猪、豪猪、藏猪、野鸡等;从投入资金来看,肉牛养殖投资最大,育肥1头肉牛平均投资达7850元,如果要发展年出栏1万头肉牛的养殖场,需要投入资金1亿元以上,一般养殖场无投资能力。
3快速发展的原因
3.1物质基础充裕南川区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温带和亚热带牧草都能种植,全区现有耕地7.01万公顷,盛产水稻、玉米、红薯、土豆、大豆等农作物,有40多万吨农作物秸秆可利用,物质基础充裕,适宜畜牧养殖生产。
3.2产品销售便捷南川作为区域中心城,常驻人口68万,畜产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地处重庆二环与三环之间,属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拥有“渝湘、渝道、南万、南涪”4大对外通道,是重庆南部交通枢纽、重庆连接中东部的重要关节点和桥头堡,交通发达、信息畅通、物流畅通,产品销售便捷。
3.3畜牧品牌效应巨大南川区历来重视畜产品品牌建设,继成功注册“南川鸡”、“南川鸡蛋”和“金佛山中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目前正积极申报“水江黑猪”为地理标志产品。南川鸡目前品牌价值为1.77亿元,在“2012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调查活动中名列畜牧水产类第一,是南川名符其实的金字招牌。金佛山中蜂是我国中蜂资源的优良地方品种,加上南川“中华蜜蜂之乡”的称号,让南川金佛山中蜂美誉远扬,品牌效应巨大。
3.4乡村旅游带动效果显著随着南川区乡村旅游的红火发展,游客食用及购买土特产的量大幅上升,被贯以“农家”、“土”字样的畜产品倍受青睐,售价比一般畜产品高出许多。金佛山中蜂蜜、农家土鸡、土鸡蛋、农家牛羊肉等都十分畅销,野鸡、鹌鹑、石蛙及巴马香猪等特色养殖也日渐壮大,藏香猪、豪猪等优质特色畜产品受到不少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虽售价不菲仍供不应求。3.5返乡创业积极性高南川区畜牧资源丰富,多数返乡农民利用自己有承包地、对农村环境相对熟悉的优势,纷纷把发展特色养殖作为创业第一选择。这类人大多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容易接受新技术新思想,眼光相对较长远,乐于向各部门寻求政策及技术指导,进步较快。
4存在的问题
4.1资金不足小规模饲养场资金欠缺是首要问题,影响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饲料成本不断增高,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也严重不足,只有少数养殖场(户)能享受到国家的资金扶持,银行贷款又存在门槛高、数量小、期限短等困难,多数养殖场对持续发展信心不足。
4.2环保压力大多数养殖场业主环保意识、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环评、环保设施“三同时”等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概念,直接排放粪污,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粪污处理设施的前期投入和后期使用资金也相当大,一般养殖场根本无力承担,同时,大多数养殖场建设规模有限,没有足够的土地供畜禽排泄物消纳。牛羊等畜种的过度放牧也会对草地带来一定影响,极易引起草场退化、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此外,环评费用太高,大多养殖户表示无法承受。
4.3产业化程度低,销售渠道不畅很多养殖户掌握较少的信息就进行盲目的投资,加之自身不熟悉市场,未能建立起良好的销售网络;很多养殖特色不够鲜明,由于资金问题,规模小、市场份额也不高。且大多数养殖场产业化程度低,畜产品形成不了批量,缺乏生产和销售连续性,难以形成较大影响,优质而不能优价,导致整体经济效益水平较低,严重影响养殖积极性。
4.4总体规模偏小,跟风饲养情况严重目前,大多数从业人员未能科学分析评估该产业的养殖现状、市场潜力、发展态势,没有清晰的思路,只是在行情较好时蜂拥进入。很多养殖特色不够鲜明,由于资金问题,规模小、市场份额也不高。由于特色养殖可供参考的经验做法不多,很多养殖场特色养殖的防疫都很薄弱,又缺乏统一的技术培训、组织管理及市场营销理念,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低下,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容易出现亏损甚至倒闭。
4.5难寻适当的养殖用地随着农业规划用地的不断完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用地难成了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且在审批过程中办理各类手续困难重重。
5发展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膳食结构的不断调整,人们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特色畜产品价格都保持在较高价位运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就南川区目前的情况来看,南川鸡、金佛山中蜂品牌影响力大且养殖范围广、技术成熟,效益将会持续向好。肉牛、肉羊、肉兔等草食性牲畜养殖方式相对健康,产品营养保健功能较突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需求量日渐上涨。巴马香猪作为特殊的地方猪种,具有特色鲜明、用途多样、品质较好和不可替代的优良特性,食用和医用价值越来越高,发展前景一片看好。鹌鹑、野猪肉、野鸡等随着南川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各大农家乐生意好时供不应求,万盛、武隆、涪陵等周边区县也销售火爆。豪猪、藏香猪等产品在区内及重庆各大酒店销售较好。
6建议
6.1突出特色和重点,合理引导生产根据重庆市委四届四次会对南川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结合南川区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养殖传统,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发展生猪、南川鸡、中蜂三大产业;在南部山区鼓励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其他品种根据市场需求,自由、适度发展。同时,引导养殖户根据市场情况合开展生产,从品种选择、栏舍建设、饲料调配、疫病防控等方面给予指导;加强与市场的紧密联系,畅通信息,拓宽销售渠道,让产品产销两旺,优质优价,提高养殖积极性。有条件的可严格按照品种良种化、生产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管理规程化、粪污无害化的标准化生产要求,推行生态养殖。
6.2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鼓励组建专业合作社。以现有的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为基础,倡导合作经营的理念,大力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在一定乡镇范围内规划发展集中成片的规模养殖示范户,一个村社一个主养品种、一个区域形成一个特色产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鼓励成立或者引进企业从事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使南川鸡、金佛山中蜂、香猪等特色产业成为南川区特色效益农业的生力军和农民脱贫致富有效途径。
6.3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加强现有品牌的保护、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南川鸡、金佛山蜂蜜、水江黑猪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支持南川区从事这几个品种生产、销售的企业使用现已取得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壮大龙头,夯实品牌创建基础。鼓励他们进行品牌扩张、延伸和整合,促使品牌产品做强做靓。扶持龙头企业打品牌进入市场,辐射带动基地和周边农户,带动南川区特色品牌发展。
6.4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妥善解决部分地区的养殖用地问题,满足部分养殖户走种养结合的道路的愿望,既能为发展规模养殖创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问题。(2)继续实施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项目建设,在现有养殖大户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示范改造,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3)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如降低贷款门槛、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等,切实解决养殖户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畜牧业;存在问题;发展目标;对策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1]。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2]。
3发展对策
3.1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3]。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3.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二是抓好“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4]。
3.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4参考文献
[1]田青松.建原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1(4):26-27.
[2]夏显力,王劲荣.畜牧业以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及其实施途径[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11-113.
摘要: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和重要途径,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目前畜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在发展中的对策,以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303-1
0 引言
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和重要途径,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的现实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在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大量安置农村富余劳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大大促进粮食等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增效,保护和提高农业效益;另一方面,畜牧业可以为种植业提供大量质优价廉有机肥料,降低种植业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起增产增效的双重作用,促进整个大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一直都非常稳定,畜禽的饲养量、畜牧业产品产量以及人均占有量都有明显上升。畜牧业发展逐渐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但目前的畜牧业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在发展中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顾
1.1 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逐渐恶化
农户家庭养殖规模的扩大就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而较多农村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对于畜禽粪便不能够有效地加工处理导致粪便满地,臭气熏天。尤其是夏天天气较热,苍蝇、蚊虫肆虐,污水横流,容易造成浅表水源污染,导致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1.2 畜产品质童问题严重
部分养殖户受利益驱使,会采用一些不恰当的饲养方法和手段,生产出劣质的甚至是有毒的畜产品。“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屡见不鲜,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养殖户多部分都是运用的传统养殖方式,利润追逐和道德法律冲突的问题一直不断的发生,再加上养殖户不够集中,过于分散,管理上比较困难,因此上市畜产品是否符合无公害标准没有保证。
1.3 养殖户卫生防疫观念不强
主要表现为:生产中重治轻防。畜禽没有病时不闻不问,管理也很松懈,一旦畜禽发病就大量投药,却收效甚微,反而会极大地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对畜禽舍内卫生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场内污染。大部分养殖户都能够重视畜禽舍内的卫生,当发现舍内有死亡畜禽时,都会及时把这些从死亡的畜禽从群内取出,却往往是出舍后就放置在场内不管。还有些养殖户宰杀得病的畜禽后,将其内脏随意丢弃在场内,从而造成了病源传播。
2 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2.1 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首先,要转变饲养方式,我国目前的畜牧业没有摆脱传统的养殖模式,要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逐步减少散畜禽养殖户,扩大单元养殖规模,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于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由畜牧部门审核、批准,场址的选择、饲养的规模以及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没有达到标准的,全部不予兴建;最后,农村家庭畜禽养殖户要退出散养,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环保、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以及园林式的养殖小区,使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养殖生产模式,从而有效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大幅提高畜产品的质量。
2.2 建立现代化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设施
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畜群规模增大,比传统养殖方式更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因此,必须按照现代化的标准来处理畜禽粪便、废物、动物死尸以及污水等,养殖场内要设有一定的环保设施,保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先进的同时,也要保证环境指标达标。
2.3 建立饲料质量控制安全体系
要建立起饲料安全技术保障和预警体系,明确规定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中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值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是有毒有害的代谢产物在畜产品中残留量的最大允许值,保证动物或人类的食入量在安全范围内。
2.4 建立有效的疫病防治体系
首先,政府应投入资金,建设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要求畜牧工作者尤其是村级防疫员的素质要高、责任心要强;其次,要将畜禽免疫档案完善起来,并严格畜禽免疫程序,全年开展畜禽免疫工作,同时设村级兽医室,配备必要的冷藏设备、免疫器材,常年备好疫苗,可随时给畜禽防疫;还要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要求养殖场和养殖户严格执行,并监督他们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最后,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组织系统和工程技术措施,保证科学的畜禽防治“标准”和“办法”的有效实施。
2.5 生态化
畜牧业将成为21世纪畜牧业的主导模式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畜牧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消费生态食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尽管生态食品的价格比一般食品贵,但在西欧、美国等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对生态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对本国的产品需求。随着世界生态畜产品需求的逐年增多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生态畜牧业将会成为21世纪世界畜牧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策
1978年以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牧产品需求不断提高,东辽县畜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1年,东辽县畜牧业总产值175081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7.7%,与1978年改革开放相比增长16.8倍,虽然畜牧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但是目前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满足不了人民日常生活对高质量畜牧产品的需求,可见,东辽县畜牧业向产业化和区域化发展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1.东辽县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东辽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畜牧业的产量连年增长,其中禽类增长速度最快,2011年比2010年增长4268090只,是2010年的1.24倍;肉鸡是禽类增长速度快的主要原因,2011肉鸡总产量是12505980只,比2010年同比增长了7892730只,是2010年的2.71倍;猪的总产量从2001年465932头增长到2011年755737头,增长了61.7%;牛的总产量从2001年341164头增长到了2011年598642头,增长了57%;羊的总产量从2001年41991头增长到2011年57359头,仅增长了0.73%。
2009年东辽县,全县畜牧产品肉总产量就已经突破10万吨,2011年东辽县畜牧业产片肉总产量是142882.92吨,比上年增长了22923.82吨,猪肉产量是34078.3吨,牛肉产量是51781.39吨,禽肉产量是55950.88吨,其中肉鸡产量是40883.61吨,蛋鸡产蛋量是46016.09枚。2011年同上年相比,每种畜禽的产肉量和产蛋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跟东辽县加大对畜牧业扶持力度有这莫大的关系。
2011年东辽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303384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是17508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7.7%,是2001年畜牧业总产值的3.58倍,农业总产值是115811万元,是2001年农渔业总产值的2.85倍;林业总产值是7121万元;渔业总产值是1691万元。在2001年的时候,东辽县畜牧业给人均带来的收入是450元,而到了2011年畜牧业带给的人均收入增长到了3500元,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养殖户希望看到的,也是增长东辽县经济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2.东辽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和良种繁殖能力差
吉林省粮食产量由年产不足1000万吨上升到2500万吨水平,这和国家大力支持吉林省农业也不开,但是吉林省在农业方面对畜牧业的投入资金和给予的政策都不能很好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
2011年,东辽县畜牧业的繁殖能力是仔猪年413760头、仔牛79353。但在选购牲畜幼仔的时候,很难购买到提抗力强,产肉量高的幼仔,目前东辽县牲畜幼仔繁殖大部分依靠散户农民的养殖,所以没有完善的良种繁殖体系。
2.2疫情防治无体系
在冬春和秋冬两个季节交替的时候,是疫情的高发期,也是牲畜幼仔销售的好季节,但由于无合理的防疫体系,在收购和出卖的时候,使病毒进入养殖区域,致使疫情爆发;另一个疫情防治关键就是畜禽死后尸体的处理方式不够规范,是导致疫情爆发的重要原因。
3.东辽县畜牧业发展对策
3.1国家应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
中国应该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投入力度。增加农牧业的投入,是提高农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迫切需要。当前要抓住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三牧”倾斜,提高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资金投入。我国农牧业基础设施非常简陋,是制约农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提高农牧业收入水平。
从东辽县几家规模化养殖场来看,每家规模化养殖场的贷款也就30多万元,而贷款利息高达9-11%,对于一家规模化的养殖场来说这点钱,和场子的实有资产比起来简直是微乎其微,但为什么用养殖场作为资产去银行抵押,而贷不到钱呢?原因是多数银行受“家有万贯,带毛的(资产)不算”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养殖户在银行当中贷不到钱。
3.2合理运用“以草以饲兴牧”这一理念
“以草以饲”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养殖理念,用小草来代替现有喂养畜禽的粮食,这样以来能节约大量粮食,也能降低养殖的成本,而且吉林省是玉米种植的大省,每年都剩余不少秸秆,在农村是废弃物,垂手可得,取之不尽。东辽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县粮食总产量每年在84万吨左右,年农作物秸秆126万吨,荒山草坡11万亩,每年草量可达30万吨,这种前提下东辽县更适合运用”以草以饲”这一理念。
目前我省“以草以饲”并没有推广开,因为养殖户受原有的思维影响,怕畜禽吃了草做的饲料,不能正常生长导致出栏期延后,所以东辽县应加大对“以草以饲”这一理念的宣传,挨家挨户进行系统化的指导和讲解,从而为农户带来更大利益。
3.3建设沼气池使资源循环利用
沼气池在南方的农村里,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但是在吉林省沼气池貌似还不太流行,农户还不太了解沼气给农业、畜牧业带来的利益,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利益是长远的。
建立一个8m3地下水压沼气池需要投资3000元左右,农户修建一个沼气池每年可生产350-450m3的沼气,可以满足3-5口之家农户的炊事用能,每个农户每年实用沼气可节约生活用能开支600元左右,所生产出的沼肥(沼液、沼渣)是优质的有机化肥,用于农业生产每年可节省农药、化肥开支500元左右,而且农户平时饲养的畜禽的粪便也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没有沼气池,畜禽的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4.结论
畜牧业在东辽县的今后发展中有这重要的地位,因为东辽县主要的经济发展就是以农业为主,而畜牧业恰恰是带动东辽县农业发展的关键。由于东辽县的地理位置因素,导致东辽县幅员内,自然资源不够丰富,旅游、矿产都不能和其他地区相比,所以今后要想带动东辽县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要合理的利用这片土地资源,发展畜牧业,随之带动其他附属产业的大力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2001年——2011年东辽县统计局.统计年鉴.
[2]2001年——2011年东辽县畜牧管理局工作报告.
[3]2011年东辽县牧业管理局,“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报告.
[4]2001年——2011年东辽县牧业管理局 牧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5]张守莉.吉林省发展精品畜牧业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04.
[6]刘丽红.吉林省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06.
[7]张林国.延边畜牧业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延边大学,2009.
关键词:贫困山区,畜牧生态,发展
环境与资源是我们人类生存以及社会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1]。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了发展经济,我们必须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但为了维持生态的平衡,又要保护自然环境,避免资源过度的开发、生产和浪费,以致于生态、环境变质恶化。发展和利用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同样,畜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必须依托和消耗大自然资源,既要求畜牧业高效发展又要求自然平衡和谐稳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就必须正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寻求其平衡原则加以缓冲,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生态畜牧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1 目前畜牧业的发展落后、不合理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依靠天养,全年的放牧。辽阔的牧场、茂盛的草地是自然的资源,能直接利用固然很好,但是过分的依赖自然环境,将造成资源的供养率不平衡,草地退化严重。在贫困山区由于经济落后,为求低成本高效益的养殖经济,所以常将猪、牛、羊直接赶进山坡、草地或树林进行简单放养。甚至盲目的扩大规模,增加牲畜总数,超出了牧场特定区域内的承载力,加速了草地的劣变;使畜禽和饲料之间形成矛盾,不但降低了畜禽的生产性能,更使宽阔的草坡、山地荒废,严重影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网。
2 生态畜牧业的特征
首先,生态畜牧业主要是以养殖畜禽为中心,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配套相关的无污染、高效的工程体系,将资源的开发同生态的平衡很好的结合起来。
其次,在生态畜牧业的各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假如其中的某个环节受到了干扰,就会波及整个系统,从而使其失去原来的平衡状态。
再次,在生态畜牧业系统中以其“食物链”的形式源源不断的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流动,从而保证了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异化与同化作用正常的进行。
最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是生态畜牧业中比较完善的配套,通过这个配套,不仅能减少污物的出现,而且还能实现效益的增加以及环境净化的统一。论文参考网。
3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高效”的原则,充分的和“以示范服务促推广,加快舍饲转方式,龙头带动扩规模,精深加工增效益”的思路利用资源丰富的“土地、牲畜、草”,结合现代科学的技术,走“立草为业、草畜结合、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现代健康型畜牧业发展之路。
3.1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饲草作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纽带和关键,在山区要结合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工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加大人工种草力度。科学种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既满足牲畜需求又提高草场植被覆盖率;增加适合当地生存环境的母畜,引进高产、低耗、节粮的畜种,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保障品质,发展健康畜牧业。
3.2经营方式转变,集约化水平提高
首先,发展生态、优质、高效畜牧业,关键在于饲养方式的转变。论文参考网。从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要把粗放、单一、天然放牧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养殖、舍饲养殖转变,大力推广牲畜舍饲圈养技术,走种草养畜、草畜结合的发展之路。其次,按照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创新机制、科学管理原则,采取政府推动、部门规划指导、群众自愿合作建设、自主经营的方式,建设人畜分离、集约化养殖、若干农户合作建设、饲养和防疫设施完备、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措施一致、畜禽生产相对集中或相对封闭的养殖小区。走市场牵小区,小区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再次,按照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实行一村一品,专营专销,杜绝蜂拥而上,增产不增收,货贱伤农,走特色养殖之路。2008年以来都安县实施山羊圈养示范项目结合溶岩山区石漠化治理项目,建立山羊圈养示范户120户,累计圈养山羊6820只,三年累计出栏肉山羊6500只。年产值325万元,纯利润156万元,户均养殖新增收入1.96万元,新增纯利润1.3万元。项目的实施,更是促进了该县养羊业的发展,2009年全县山羊饲养量44.36万只,出栏21.21万只,比2006年分别增长25.7%和39.5%。全县养羊业产值22180万元,纯利润1064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元。圈养舍饲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带来明显的生态效益。该县推广山羊圈养舍饲、品种改良、种草养羊及农作物青贮、氨化喂养技术,同时开展标准化羊舍建设,使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既符合生态要求,又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生。农户配套种植牧草养羊和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羊,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减少草山的超载压力,有利于草山植被的恢复,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3.3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生态平衡
推行5种养殖模式:生物垫―堆肥―零排放;生化工程―粪便处理―达标模式;沼气(厌氧)―氧化塘(好氧)―养鱼,沼气(厌氧)―果菜林场浇肥等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循环处理模式;生态有机肥深加工处理模式。不仅有效解决农村养殖污染的难题,还给养殖户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互利双赢。另外在回收利用废弃秸秆方面,大力发展秸秆生物性的饲料,将其加工之后转换成家畜的饲料,不仅能改变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状态,而且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推动“绿色饲料”的推广,也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3.4依托科学技术支撑,完善生态平衡
坚持以科学为主,始终把畜牧科技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服务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水平。首先加强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偏远的天峨县有些养殖户大胆从外地取经,引进发酵床养猪技术。现代推广养猪使用的发酵床,通常有较好的吸附性、通透性的材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等;同时还要选择一些辅助原料,为确保垫料在制作的过程生物发酵的效果和进程,常用的有水、尿素、麦麸、磷酸氢钙等。该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起到环保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猪的肉的品质,还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提升经济效益。其次,要在贫困山区大量的吸纳专业的技术人员,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山区开展畜牧业技术培训,改变当地人民落后的思想,从而使传统体力型的畜牧业逐渐向技术性的畜牧业转变。
【参考文献】
[1]丁枫华,吴向东,赵鹂.试论我国生态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区划,2003,24(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