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1 19:13: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应用数学专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一些课程学完以后,不知如何把课程中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他们往往对学过的课程孤立地来看待,没有将所学课程的知识串接起来,往往造成知识与实践的脱节。这样,他们往往被企业看成是没有做过“产品”或者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这也是应届毕业生在当前就业市场屡遭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体系的限制,将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与岗位需求相融合,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模式。
二、教学改革的设计
针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缺陷,我们对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学习完这些课程之后,再开设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如电子CAD这门课程主要是学习使用电脑绘制电子电路原理图,所以学生学完后只会在电脑画图,而不能够将画出的图转化成电路板;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和C语言属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学生普遍觉得比较枯燥、难懂。为了弥补课程存在的不足,我们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抽取出来,在第五学期开设单片机课程设计这门课程,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单片机课程设计这门课程中,学生不仅要会绘制电路图、PCB印制板图,还要亲自动手制作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硬件实物,并将编制的软件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以此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方法,让学生亲历电子产品设计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教学改革内容的探索与实践
将一个真实的项目设计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整个设计任务分成五个部分:图纸设计(电路原理图、PCB印制板图)、热转印法制作PCB线路板、硬件的焊接与调试、编写C语言程序并使用烧录器烧录程序、整机综合调试与故障查找及分析。项目的每个部分都是真实任务的一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注意强调后续内容与当前任务的联系与衔接,并将当前电子产品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与经验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学生以设计任务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图纸的设计、PCB板制作、程序的编写和整机综合调试等教学环节的学习,掌握实际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四、教学模式改革实例结合专业特点可设计如下任务:单片机控制的30秒倒计时定时器、单片机控制的电子音乐播放器、单片机控制的双音门铃和电子时钟等。下面以“单片机控制的30秒倒计时定时器”设计任务为例来具体介绍教学改革实践方案。课程开始,首先将制作好的硬件实物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将要制作的课题(包括电路图、主要技术要求、PCB线路板的尺寸和单片机型号AT89S2051等主要内容)交代给同学们,使学生明确任务。接下来围绕课题展开后续的五部分任务:第一部分,用电子CAD画出电路图,设计出PCB印制板图。电子CAD绘图课程应用于实际制作中,学生感觉学过的课程有用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部分,学习使用热转印技术,制作PCB印制板。学习并掌握目前工厂产品开发制作PCB板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线的开发产品技能。第三部分,根据课题技术要求,用C51语言编写出功能程序。这是课程的一个重点,通过具体的产品功能控制要求,有针对性地学习用C51语言编程,学生感到学习内容具体,便于理解,并达到了使学生很快进入到C51语言后续内容学习中的这样一个效果。第四部分,焊接电路,调试硬件电路。学生通过调试电路,发现了焊接和电路元件质量存在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部分,将单片机的功能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整机综合调试。这是课程的另一个重点。通过整机综合调试,解决了硬件调试中发现不了的硬件故障问题及软件编程中一些逻辑错误等问题,提高了学生编程水平和程序调试能力。课程的五个部分主要以实践操作为教学手段,每个阶段结束,根据学生的学习与实践,都有一个阶段成绩,最后一次学生拿出完整的作品,并写成课程设计报告。五次成绩和课程设计报告作为综合成绩。根椐多年来的教学实际,学生学习成绩的优秀率在35%左右,95%左右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课程是基于产品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可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推广到电子课程设计、电子装接等课程的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就可以胜任相关的工作岗位,为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
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到“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我院较早进行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实践,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也在不断探索中,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但随着现代化生产模式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促使我们要进一步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目前现状
根据教学计划,应电专业的校内总课时约1600,其中包括通识课近800(这也是系科要求改革的原因之一),进行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课时就十分宝贵了,而一年级在马山校区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的条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训练量非常有限,二年级是训练的重点,基本上要完成电子装配中级工的考核,三年级则进入顶岗实习,因此,我们认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着重点是校内的二年级及校外的三年级,抓住了这两个不同的阶段,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按照“进入、融入、深入”的认知规律,是能够取得明显效果的。
3具体实践
①校内基地建设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岗位认知能力。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职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际上就是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训练放在实验室与放在真实或相似的环境中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有了实验室,更应该尽力营造相似的职业环境,引入企业普遍采用的“5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修养(SHITSUKE),因为5S管理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在开展5S活动中,要实质性地贯彻自我管理的原则,“规范现场、挑战自我、提升素养、塑造形象”的方针要贯穿始终,尤其在我们规划新校区的校内基地建设时,必须将此模式引进。表1是电子实训基地5S规范示例。
②从战略高度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根据专业实际情况,2008年10月我们通过公开招聘方式,引进了原海鹰电子集团高级工程师黄交宏老师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随着专业的发展,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引进力度;
原有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基本上是近一两年刚踏出校门的研究生,我们实施“青蓝工程”,由老教师进行传帮带,同时要求他们暑期自己联系或系里落实下企业不少于20天,以青年教师柳亚平为例,去无锡捷普电子生产线上和实习学生一起工作,既了解了生产实际,又理解了学生实习的甘苦,感觉收获很大;
锡的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高职院众多,我们经常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与同行交流。08年我系先后邀请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郭再泉副教授,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系杨海祥副教授,无锡居里中央空调总经理李学树先生来校讲学,同时系领导带队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学习,通过交流,明确了思路,确定了方向。
③认真抓好校外专业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这方面,我院教务部门已有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将整个第三年分为岗位认知实习、专业顶岗实习、就业顶岗实习和在岗毕业设计四个阶段。我系对每个阶段又有明确要求,如我们对第一阶段岗位认知实习(3周)的具体要求是:联系实习单位(可学校推荐或自主选择),提供实习单位的常规信息;进行实习动员、实习分组,指定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领取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手册,初选综合能力训练项目;认真填写实习周记,结束时由实习单位鉴定盖章。
通过以上要求,在管理制度上形成统一规范,有效进行管理。
严格进行过程控制。有了制度关键还是执行情况,为此,我们进行过程的全程监控,对学生我们原则上要求一个月回校一次,由指导教师和班主任检查实习进展和状态,对指导教师我们要求每周与学生的联系不少于一次,联系的电子记录或文字稿由教研室每周进行检查,形成实习学生——指导教师——班主任——年级辅导员——学生的信息闭环系统,整个环节中的核心是实习学生,这样一来,该学生实习怎样?处于怎样的状态?进展到什么情况,可以说系里是非常清楚的,也只有在学生离开学校后还能够与之保持密切的联系,各项工作的实施才能有保证。想方设法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实施“2+1”的培养模式不是简单让学生在第三年找到一个实习单位,关键是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需求有多少适应?我们专业的生命力一是看对专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二是看在专业岗位上的可发展能力,尤其是第一条。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的实践是:尽量要求学生的实习岗位与专业一致,学校推荐的岗位自不必说,对学生自主选择单位的我们也希望与专业一致,根据我们对学生实习岗位的调查,专业对口率在90%以上;提供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设计的课题4个,每个专业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岗位选择2个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每个学生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完成课题时遇到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同时系里基本上每一个月要求学生回校一次,由指导教师给予当面指导;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打下良好专业基础,系里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在业余时间安排了一些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选修课,如PHOTOSHOP、3DMAX、AUTOCAD等,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不仅安排学生回校,同时组织学校老师进行校外实习单位走访,以我系06级学生为例,我系老师走访了从上海到苏州到南京及本市的学生实习单位近20家。
④加强学生非认知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业基本技能是高职学生在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是属于第一层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在企业“留得下”。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它应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社会适应能力是企业考察高职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标。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学生在多样性、多变性的职业生涯中具备专业发展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学生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道德修养水平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特别是有较多的外企在招聘学生时把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道德修养水平也被用人单位认为是第二重要的因素。用人单位认为目前大部分学生在言行上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往往在培训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学生在追求较高报酬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等付出和多一点奉献的思考,不安心工作,跳槽频繁,不辞而别的现象越来越多。而实习单位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虽然我们学生也为企业创造财富,但由于总体上的人才过剩,加之高职院校众多,用哪一个学校的学生就由多种因素决定。以我系应电专业学生在无锡华润安盛公司实习为例,该公司同时录用了我院、江苏信息职院、南京信息职院三所学校的各20多名学生,一年以后,公司领导明确表态,以后只用我院学生,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
①我们将职业指导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入学起就不断进行入职教育,努力让学生尽快实现由学生到学员到员工的转变;
②学生的基础及职业能力及岗位适应性与兄弟院校学生不相上下,但关键在于他们心态平和,有从基层干起的心理准备,这和系里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常跟学生讲:
原来我最担心的是我们学生没有单位要,但接触企业后得知,企业最担心的是留不住合适的人才,因此,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干下去,一定会得到企业重用。正是学生有了平时的教育,才使得学生在经历了基层的磨练后能够脱颖而出;
③我们经常利用讲座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要求,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避免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就业。
④主动加强和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我们通过带学生篮球队与企业进行友谊比赛,带学生文艺积极分子与企业搞联欢活动,有效的缩短了与企业的距离,由于相互熟悉,感情日益加深。
4结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职业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以2009届学生为例,共有5个班级188名学生,除去40多名同学继续就读扬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接本”外,08年5月份,我系首次开考的电子装配高级工考核51人参加,通过44人,合格率86.3%,在无锡市名列前茅。学生实习主要分布在无锡捷普电子63人,无锡强茂电子10人,无锡华润晶芯半导体公司10人,苏州大智集团41人,上海响亿电子14人等单位。实习单位给予我系学生高度评价,充分说明了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努力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办成无锡市级示范性专业。
参考文献:
[1]于贝.“对比演示实验法”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主要为电子信息产业输送人才的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高低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论文关键词:话语重述,重述标记语
1.引言
学术论文写作长期以来是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能力,而话语重述是一种重要的话语组织策略和语用策略,体现了一个人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重述(reformulation)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英语中的i.e, thatis,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namely和viz.就是这样的重述标记语(Murillo,2004)。重述话语常由重述标记语引入,重述标记语将原话语和重述话语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引导读者(或听话人)寻找关联,充分理解作者(或说话人)表达意图的过程起重要作用。考察重述标记语使用情况,可以部分了解作者(或说话人)(包括二语学习者)对重述这种语用策略和话语组织策略的运用情况及其背后的语用认知意识。本文对50篇英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进行了分析,考察学生在学术写作中的英语重述标记语的情况,旨在揭示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英语重述标记语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建议。
2.研究背景
重述标记语的研究话语重述,国内外已有不少相关的成果(如Blakemore1993;冯光武2004,2005;Matsui2002; Murillo2004等)。Blakemore(2002:183)认为,that is和in other words有意识或形式近似的表达形式,这些近似表达形式作为概念内容在话语中起作用。在Blakemore研究的基础上,Murillo(2004)对重述标记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认为重述标记语既有程序意义又有概念意义,重述标记语在话语理解中既可以促进显义,也有助于隐义的传达。最后,Murillo得出结论(2004:2066):重述标记语对话语理解所涉及的各种推理过程都有帮助。从上面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重述标记语在话语理解的认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上,对于二语学习者系的和受用重述标记语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50篇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分析,考察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重述标记语的情况,以揭示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英语专业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使用重述标记语的频率如何?原因可能是什么?
2)重述标记语i.e., that is,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namely,和viz.在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中分布如何?
3 研究方法
3.1调查对象与语料收集
本项研究共收集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50篇,样本采取了随机抽取的办法。其中文学类25篇,语言学类15篇,翻译类5篇,文化类5篇。论文来自安徽某高校,涉及2006-2009三届毕业生的论文。
3.2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本研究从安徽某高校2006-2009三届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随机抽取了50篇,并找出文中的重述标记语和含有重述标记语的话语。同时,对每篇文章的句子数量进行统计话语重述,计算出所有文章句子的总数,从而得出重述标记语在语料中所占的比例。
数据分析的目的有两个:一,通过语料中重述标记语的整体出现频率,考察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重述标记语的总体特征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二,考察英语专业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重述标记语使用的分布情况。
3.3结果与分析
3.3.1 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重述标记语的频率
表1是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重述标记语的情况。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重述标记语的频率从整体上看比较高(3.84%),平均每100个句子会出现3.84个重述标记语。
表1.重述标记语的使用频率
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
文章总数
50
句子总数
5684
重述标记语总数
218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性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大学的主要群体,其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区别于重点大学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教学型的地方性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地方和行业人才的需求,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邵阳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传统数学教育专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制定和实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状分析
邵阳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初的专业定位是为邵阳地区乃至湖南省中小学的基础数学教育培养合格的数学教师.然而,随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日渐饱和与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初等教育学生生源减少,师范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落后,教育思维单一,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只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2.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快的创新型和技能型的应用人才.
2.2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一个主体、两个辅助、三个方向、四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数学类专业课程为主体,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智能优化方法为两个辅助,分为数学教育、金融数学和考研深造三个培养方向,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专业定位和社会需求,对课程体系构建了“四个平台,四个模块”,四个平台是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四个模块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其中实践教育平台通过校内实验室和中小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等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两个课程模块涵盖教育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分三个培养方向,数学教育方向开设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数学史、竞赛数学、中学数学课件制作等课程,金融数学方向开设运筹学、数学模型、最优化方法、金融学、保险精算等课程,考研深造方向开设泛函分析、拓扑学、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等课程;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开设MATLAB语言及其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通讯与网络、人工智能等课程.
在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方面,灵活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及时把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构建案例教学体系,实行案例分析、建模、优化求解的案例教学模式,结合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课件、案例库、试题库等网络资源,开展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2加强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贯穿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布置与建模有关的课程小论文,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加入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次成立数学建模协会,定期进行培训和课外辅导答疑,将往届的数学建模竞赛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最后是加强硬件建设,近年来,在学院的支持下,本专业配置了一个拥有120台电脑的专用机房,为师生上机训练和数学建模比赛提供了极大便利.
3.3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师范技能培训.
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数学建模竞赛、教师技能比武、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育见习、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建立包括邵阳市四中、六中、十中、十一中等学校在内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及银行、企业、政府部门在内的毕业实习基地.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变单一的集中实习为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的系列实习,具体安排如表一.
3.4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引导论文选题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重视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严把两道关:选题关、开题关.加强毕业论文题目的应用型,可以将学生的毕业论文更多地和教师的应用型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使指导教师的指导更专业,学生科研的方向更明确;鼓励学生选择数学建模方向的题目或者将毕业论文和实习、社会实践等相结合.
4.结语
地方高校数学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这样有利于培养适应地方和行业人才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技术型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晓燕,国忠金,孙利.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泰山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29(6):12-15.
[关键词] 实践教学;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60-04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与此同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规模与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确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而应用性本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是近几年的事,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应运而生的。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因此,为了培养适合社会与市场需要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在专业方面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而其中作为体现专业发展方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修订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
2009年6月运城学院各专业制定了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大教育、大教学、大学习、大实践”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体现“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的基本要求,通过“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统筹计划与安排。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教学计划和素质拓展计划两部分构成。专业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三大模块来设计课程与教学进程。素质拓展计划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计的素质拓展项目。二者互为依托,共同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三方面特点:(1)地方性特点,突出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2)应用性特点,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3)时代性特点,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出发,按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对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结合,专业教育实践与综合教育实践的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的结合,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结合。
随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迅速发展,一般院校必须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进行深入研究。重点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因其深厚的办学底蕴、强大的师资阵容和较高的生源质量而具有一般院校无可比拟的办学优势,而对于一般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多数教师只从事过基础数学或数学基础课的教学,很多教师仍然沿用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模式来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不注意培养他们实践和动手能力,毕业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会制约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运城学院作为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如何办好这一专业,如何对专业进行科学定位,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大实验课程的课时与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探讨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使之符合“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的人才培养理念等等,这些都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值得探究的问题。加强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既要强调基础,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加强面向未来的基础教学,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发展后劲。因此,在确定专业的定位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基础上,针对往年的教学计划,增加了专业技能模块、调整部分课程体系(如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分为《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课学时。同时为进一步体现应用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改革毕业论文的方式、加强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等等。为此,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验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主题对本专业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2 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的,确立实践教 学体系
2.1 改革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由过去单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向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变。建立科学合理地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目标的重要保证[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在主要学习数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应用数学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学院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对实践课程体系作了调整,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改革了实践教学体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公益劳动、课程实验、教育见习与教育调查、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技能训练、中学数学竞赛、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及课外科技创新训练等,共安排40周。在学生毕业要求完成的166个学分中,主要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18%以上。对专业课的实验进行重组,加强综合性或设计性的实验。紧跟当前数学学科科技的发展,满足学生对新技术、新技能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通过参与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因为学生参加此类科技活动,是直接培养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几年运城学院在组织本科在校二三年级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是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有效体现。今年,由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指导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计划报15~20个参赛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类专业学生达60~100人。
2.2 专业基础课体现应用性、实践性
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的“基石”。因此,要加强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注重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的联系,促使学生打下坚实宽厚的基础,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应用研究和应用能力,能够为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注重专业基础课在后续课程学习中的应用性,把握专业方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相关知识应用方面的训练[3]。教学过程强调应用性,理论教学的侧重点突出“学以致用”。在教学模式上强化基础、加强应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实践性,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性,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环节,把它作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部分。作为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应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不断更新其内容。适当调整课程中的实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创新思维,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应用性人才提供良好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基础。
2.3 专业教育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和职业能力教 育课程注重应用性、实践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教育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是从事数学教师职业岗位或教学管理工作必备的课程,该课程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与基本能力培养。专业教育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应充分体现应用性的特点,专业教育主干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过程,了解任何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再进一步为实践服务。专业选修课的应用性则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最新的专业方向,通过应用进一步感受到本专业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在专业选修课中应开设部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专业教育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30%左右。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职业能力教育课程包括汉字书法及训练、心理学、教育学、中学数学课程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技能训练等。安排204学时,占总学分的5%。这些职业能力教育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实践性,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学生可以增强职业观念,了解职业特点,提高职业素质。
2.4 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必须把学生送进一线的课堂,使学生在“全真”的教育情景下得到训练,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因此,选择适宜的实习单位,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学校是提高实践教学的必由之路。为此,近两年运城学院对学生实施了集中教育见习、集中教育实习的方式。截至目前,本专业已有两届196名学生进行了集中教育实习,涉及盐湖区9个县市的39所中学,并与实习中学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集中教育实习受到校内师生和实习校师生的高度认可和热烈欢迎。
3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 几点思考
3.1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受制于诸多因素。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关键。要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应更新实践教学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并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4]。由于实践教学有课程实验、教育见习与教育调查、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及课外科技创新训练等多种类型,所以根据实践教学类型的不同,其过程及不同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完善与健全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使得实践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合理。要做好实践教学工作,一方面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思想观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的实施,充分保障整个教学秩序的有效运行,并注重制度的落实和严格执行。
3.2 提高实践教学队伍的素质
高水平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是保持实践教学高质量的有力保障。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队伍主要包括主任、教学副主任、学生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班级辅导员,他们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科技活动和社会服务的主力军,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国家、社会、教学的要求,促使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和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队伍。建设高素质实践教学队伍,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主动钻研、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使教师能够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积极主动采取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其次,根据实践教学需要,安排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管理和业务水平。要有计划地组织实践教学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汲取新知识和方法。
3.3 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理论上的一些难题,让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从以下两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1)增加实验课时和实验项目,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和选择范围。按照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认识规律,合理设置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明确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的教学目的和技能培养要求。鼓励开设开放性实验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型实验项目,以学生自主做实验为主,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验项目。根据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的完成情况,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和学分。
2)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实验室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间的开放;二是实验内容、手段和方法的开放。前者是实验室开放的基本要求,后者是实验室开放的本质目的。
3.4 完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再认识的方法,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强化。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习过程。为了改变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时间的有限性,改变学生难以全面了解实习工作过程的局面,避免实习工作流于形式,将实习时间由原来的8周改为16周,实习基地由原来的10所中学增加到39所,并且将继续拓宽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习教学过程中真正接触中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体会实际工作的特点和所学理论知识在工作中的使用价值,真正达到实习的效果和目的。
2)严格实结和考核。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发挥理论知识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学生要带着问题去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在完成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全过程中实行严格总结和考核,要求实习校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见习和实习工作进行认真鉴定和考核,要求学生自己对见习和实习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写出3000字左右的书面总结。最后,根据鉴定和考核情况,评定实习成绩,评选优秀和模范实习生。
3.5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大学四年中最具有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科研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过程,是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它可帮助学生把所学专业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它也可以针对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为今后更进一步地做好科研打下基础。因此,做好毕业论文工作,就必须加强对毕业论文各环节过程的管理。从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选题并确定指导教师、开题答辩、中期检查、初稿形成、定稿形成、一直到答辩、成绩评定等,对每一环节都进行细化、规范。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4 结束语
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多元化要求,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已成为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问题。要切实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积极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与时俱进,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培养成既适应社会需要、又能迎接挑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世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众化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教论坛,2009,(12):17-19.
[2]王雪莲,江萍,王炳举,等.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林业人才[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90-191.
[3]曹珊珊,韩晶,刘艳微,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基础课中实施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21.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
近10年来,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需求,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教育同属本科层次,有必然的联系和共同的要求,但也有本质的不同和特殊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办学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有所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应集中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探讨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建自身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因其自身的特点必将形成其特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我们以笔者所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研究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这是因为此专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适用于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便于经验的推广。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
作为近几年新升本的地方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我们将实践教学集中在培养中小学师资和体现数学的应用性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一是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段内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二是专门设置为期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周(以下简称“短学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方面。结合现在流行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在专业拓宽等模块中根据不同方向增加数学应用类和计算机类的选修课程。这种模式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又培养了师资,并可以为开设新专业创造条件。
(2)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方面。现在多数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点共识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并开设《数学建模》或《数学实验》课程,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增加了课程试验实践环节,如在《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专业课上设置2~3个课程实验,使学生通过课程实验加深和理解所学数学理论,体会数学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与挫折,掌握利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短学期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将一个学期分为长学期与短学期,长学期正常教学,短学期实践教学。经过几年的探索已逐步形成了包括教师技能培训、数学软件应用等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毕业论文方面。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高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变的重要训练[1]。为更好地发挥毕业论文的作用,我们将工作重心放在毕业论文的应用性方面,要求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体现出较强的应用价值。
(5)教育实习方面。我们将教育实习和短学期、毕业论文工作相结合,取得较好效果。如在短学期中加强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为他们步入讲台创造条件;让学生带着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论文题目实习,从而可在实习学校完成资料收集、调查等准备工作等。
(6)网络教学方面。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教学普及程度较高,资源类型主要有网络课件、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2]等。我们关心的是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服务于实践教学,探索网络对实践教学的辅助作用。我们利用已有的精品课程网站将具体实践案例(文字稿、视频等)、常用应用程序及数学软件等上传课程网站,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学习、动手操作,并可通过邮箱或在线答疑等方法及时与老师交流,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对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实践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创新,对学生的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均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独立学院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于独立学院的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办学实际的类型,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定位应做到,在基础理论、学术最求上可以降低标准,但在实践能力基本技能上应加强,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使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具有竞争力。数学类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学与各种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人才市场上各个行业都需要许多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宽的知识面、综合素质好的数学人才。因此,多元化的培养规格正在成为各校的共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证券业和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业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金融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风险正成为我们面临的大问题,对各种创新金融工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金融证券专业在金融市场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独立学院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兼顾教学、科研人才的造就为定位,同时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多种类型培育人才的原则,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应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掌握金融证券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实务。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力求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一)基本素质与能力规格
1.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批判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2.畅达的英语交流能力;3.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得体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5.持续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6.良好的身心素质、社会交际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素质与能力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熟练地掌握数学专业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证券投资理论与技术分析技巧、外汇交易与避险的理论与技巧、期货交易与分析技巧、税收筹划理论与应用技巧,具有金融证券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地应用理财学原理解决企业、金融机构理财需求的相关技能;具有准确的双语(汉语、英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双语(日常)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具有用汉语初步撰写证券或理财方面论文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传统的商学,金融学等专业不同,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指导思想,扎实基础,注重应用,提高能力,在突出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如我系开设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感性和发散性等。进而,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税收筹划、金融期货与期权、公司理财学、财务管理等,使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理财技巧为客户量身定做相关理财和避险方案,并具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要注重以人为本,教学内容应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另外,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启发性与综合性,立足实践,面向应用,将数学专业知识的讲解与现实生活联LWlM.com系紧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学习到符合社会需要的适应新发展的数学应用知识
(二)转变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应从传统封闭传授性的教学向现代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观转变,打破“满堂灌”的封闭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抽象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开放的、广阔的环境中去体验数学,而且能够自觉纳入到发现的乐趣中,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重视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形成创新能力
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即聘请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各金融机构或企业的领导及业务人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金融实训教学环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观摩与学习,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岗位职责及要求,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根据实际做好职业规划。
(三)加强数学建模。以金融数学模型为主,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充分理解金融证券方面的抽象概念背后的应用背景,意识到经济活动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作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并逐步具有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使得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创造性、发散性得到锻炼
本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两项内容,不得免修。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教育实习为锻炼培养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从事教学工作适应性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好教育实习环节和组织好毕业论文的撰写。
毕业论文的撰写按原来要求实施。
教育实习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实践环节,也是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方向的学生,必须参加教育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树立忠诚教育事业的现代教育思想。
对于教育实习按以下改革方案实施:
结合我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绝大多数是中学数学教师,教育实习按学生是否正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分两种情况具体要求。
一、对于正从事教学工作的学员的教育实习按以下办法执行:
(一)要求
1.教育实习必须在修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全部主干课程,于已修课程学分达到最低毕业学分80%以后进行。建议安排在第五学期、六学期初进行。
2.教育实习内容为评教和课堂教学。
3.由各市州试点电大制定具体的教育实习计划。教育实习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各市州试点电大要有教育实习领导小组,负责教育实习的组织领导工作。
(2)各市州试点电大要有教育实习基地,市州试点电大应有2-3个教育实习基地,并有相应签订的协议。
(3)各试点电大分校可根据学生的人数和实习点的分布情况对学生分组,成立教育实习小组。每一教育实习小组以6-8人为宜,设组长一名。各试点电大分校要有学生教育实习分组表。
(4)每一个教育实习小组要配备指导教师一名,指导教师由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较好的专业修养、较强的工作能力的具有数学专业副高以上教学人员和专业工作者担任。指导教师要填写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表,并报省电大。教育实习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指导教师负责介绍中学教学的基本情况,指导学生研究中学数学教材,指导学生备课、审查学生的备课教案,组织评议和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4.试点电大要组织学生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课堂观摩,每个学生至少到实习基地观摩一堂数学课,并组织学生按教育实习小组对课堂观摩进行研讨评教。并有对课堂观摩情况的研讨评教记录。
5.每个学生应在教育实习小组内上一堂中学数学公开课或教研课。并让实习小组内的同学研讨和评教,并填写一份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表。学生要提交自己上数学公开课或教研课的教案。
6.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观摩和教育实习小组内的公开课或教研课后。要提交一份听课或自己上公开课、教研课后的体会(不少于3000字)。
7.由电大分校根据以上材料评定其实习成绩。
(二)、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1)课堂观摩的情况与表现;
(2)公开课或教研课的情况与表现;
(3)备课教案
(4)听课或自己上公开课、教研课后的体会(不少于3000字)。
2.具体要求
(1)学生在参加教育实习前,必须先要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方案。
(2)学生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课堂观摩要有听课记录。
(3)学生在教育实习小组内上中学数学公开课或教研课时要有教案。
(4)提交一份听课或自己上公开课、教研课后的体会(不少于3000字)。
3.考核标准
评定学生教育实习成绩时,必须要有实习计划及实习方案、听课及听课情况记录、教案及上公开课或教研课的情况、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表、和听课或自己上公开课、教研课后的体会。
4.成绩评定及办法
(1)成绩评定标准
教育实习的成绩按百分制评分。
其中实习计划及实习方案占10%,听课及听课记录占10%,教案占20%,上公开课或教研课占20%,教学效果调查占10%,听课或自己上公开课、教研课后的体会占30%。
(2)成绩评定办法
(1)由学生填写教育实习鉴定表,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签署意见并由实习单位盖章。
(2)实习成绩原则上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定,电大分校负责实习成绩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