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媒体8篇

时间:2023-02-14 14:28: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媒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媒体

篇1

>> 新媒体艺术论 新媒体艺术教育初探 新媒体艺术之新意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 浅析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和本质 新媒体和社会空间 浅谈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 新媒体 新媒体 新广告 “新”媒体“新”民生 新媒体 新课堂 新媒体,新渠道 新媒体之“新” 新媒体 新影像 德国新媒体艺术给城市挑刺 新媒体艺术收藏浮出水面 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 新媒体艺术与视觉文化 涌现:让新媒体艺术常新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2005:192.

[5] 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Cambrige Mass:Mit Press,2001:2747.

[6] 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7] 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J].文史哲,2004(05).

[8]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05).

[9]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26329.

[10] 朱其.Video:20世纪后期的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11] 马凌燕.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 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J].美术观察,2001(10).

[13] 张朝晖,徐翎.新媒体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14] 罗伊・阿斯科特.新媒体艺术专栏[EB]..

[15] 王端廷.《域外观――什么是新媒介艺术》主持人语[J].美术观察,2001(10).

篇2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纸质媒体 对外宣传 对外传播

更广泛的外宣传播平台

新媒体是目前传播业界最流行的传播手段。不过,对新媒体来说,无论业界还是学术界都没有一个大家广泛认同的学术定义。在国内,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曾概括说:首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在以互联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出现的传播平台,相比较于电视、广播、纸质媒体就是新媒体。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时间段内,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形态。200年前的报纸、100年前的广播、50年前的电视和今天的计算机网络及移动通信网络,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新媒体形态。然后,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不会也不可能终止在某一固定的媒体形态上,新媒体将一直并永远处于发展的过程中。例如在互联网基础上又延伸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在门户网站之后又发展出来博客、微博等新信息传播媒介等。这些跟计算机(或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相关的传播载体,都可以说是现在的新媒体。

在国外,美国《连线》杂志(WIRED magazine)对新媒体的描述最为形象。他们认为,新媒体是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就是新媒体最具有颠覆性和最有价值的所在。

新媒体的种类很多,而且还在不断更新之中,目前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在具体分类上,新媒体可细分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视频、RS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博客、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电子书、电子杂志、网络广播、数字电视、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等。通过互联网,各种不同种类的新媒体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传播平台。

由于新媒体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可以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机会是平等的。如果中国的外宣媒体能够抓住机会,利用好它,那么这将是一个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

正确的传播手段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利用台式机上网的网民人数),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如果再加上可利用3G网络或无线局域网络上网的平板电脑、利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网民,很可能会超过利用台式机上网的网民(用这两种上网方式的网民群体可能有大部分的重合)。

在中国利用移动设备上网的用户尚且有如此的增长速度,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条件更加优越和移动设备普及率更高的韩国,这种状况就更加明显。调查发现,得益于韩国高普及率的宽带网络和发达的移动通信网络,韩国的年轻人对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拿起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查一下;即便是对于一部分老人,也可以娴熟地利用电脑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看电影、学习知识等。

对于外宣纸媒来说,除了“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是对外宣传工作一以贯之的准则,了解对象国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是很必要的。这一点常常没有被我们重视起来。

传统纸质媒体的抉择

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决定生产关系(劳动者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生产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而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外宣产品即生产关系中的精神文明产品(文化产品)。传播者利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就决定了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向受众传播文化;反之,受众选择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就决定其选择相应的传播方式。在不同时代,传播者和受众的主动性不同。例如,在只有纸质媒体的时候,受众只能从纸质媒体接受信息。而现在,互联网、无线局域网及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迅速,电脑及数码产品更新极快、层出不穷,受众选择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变得多样性。正像新闻集团的基思?鲁帕特?默多克(Keith Rupert Murdoch)曾说的那样:权力正在发生转移,从拥有和管理媒体的人向正在变得日益挑剔的读者和观众那里发生转移。这些读者和观众年轻而富有朝气,对新技术极其敏感,不愿意被领导,并且知道在这个媒体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用任何他们喜欢的方式获得任何他们想要得到的资讯。而这些恰恰是传统纸质媒体的软肋。

篇3

因此,传统媒体应认真研究微博,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一套稳定、有序的管理办法,从熟悉、熟知到会使善用、可管可控,最终实现立足传统媒体,用好自媒体,发展新媒体,打造全媒体的目标。

首先,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微博具有很强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能力,但由于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内容审核和正确引导,容易造成负面信息、非理性声音乃至谣言的传播泛滥,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提出挑战。作为国家电台,中央电台有愿望、有需要、有条件也有义务,积极贯彻中央关于“积极推进主流媒体在微博客网站开设微博客,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和引导能力”的精神要求,通过跨媒介融合,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提高主流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微博客的正面作用与社会效益。

尤其是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要保持自己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仅仅在技术应用上“武装”自己还远远不够。已往的实践表明,微博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适得其反。除了会导致新闻失实、广告虚假、泄露秘密等传统媒体可能遇到的情况外,还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比如员工个人言论与单位口径相悖,记者未经允许提前在微博上爆料,官方微博被盗用制造谣言等。要规避风险,就必须对微博的特性和法律风险透彻研究,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最终通过微博的应用,增强话语权,提高引导力。

其次,管理好、利用好微博,对于贯彻落实“全媒体”战略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近年来,中央电台充分把握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时机,发展新媒体,建设全媒体,围绕“使命、创新、和谐、卓越”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台网联动”、“台网互动”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微博依托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资源和广泛受众群体,在品牌推广、业务拓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全媒体”战略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可以说,对于当前的传统媒体而言,该不该使用微博已不是问题,如何用好,才是关键。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只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举个例子,据我了解,央广购物频道已经在新浪微博上注册账户,做起买卖,利用微博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直接进行广告营销,已经取得了很好效果。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摸清微博的特点,不注意法律意识的提高,不注重内部机制的规范,很可能就会出现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等法律问题,而用户如果直接在微博上进行投诉,对商家诚信和品牌的破坏力更大。

篇4

互联网时代,品牌的营销活动越来越带有媒体属性,阵地也愈加丰富,从BBS、论坛、博客、SNS、微博不一而足,借助社交平台成为品牌进行媒体化营销的首选方式之一。做一个比喻,社交平台就像一个大市场,为品牌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摊位”,采购(内容产生)——销售(内容传播、互动)——结算(效果监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品牌自我把控。

那么作为一个“店主”,你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门店”?

以人人网平台为例,通过《成功营销》记者对人人公司CMO江志强的专访,以及对可口可乐、耐克等多个案例梳理,我们发现,成功的案例共性在于,它们能够做到针对不同社交平台的属性,从规划、制作到传播,进行不同风格的内容管理,而且在各个节点上,都能够做到将平台资源最大化利用,通过对各平台的整合,来搭建自媒体营销矩阵。

多平台组合策略

社交时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过去更多,这意味着更多的信息被制造出来,同时更多的信息被浪费掉。没有一位广告主希望自己的预算被浪费掉,“所以我建议广告主一定要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多多实践,即便只做一波活动,也要选择不同的社交平台,以符合不同的平台调性和用户需求。”江志强分析说。

事实上,消费者在不同的平台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创意在不同平台的被接纳的程度也不一样。2013年,可口可乐昵称瓶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手法,这种社交营销的组合策略思路,非常值得其它品牌借鉴。

当吃货、纯爷们、喵星人、小萝莉……这些中国年轻人十分熟悉的流行词汇,在线下成为消费者难以割舍的“心头好”之后,可口可乐又回到这些流行词汇的诞生地——社交平台,发起社交营销攻势,重点在于可口可乐根据不同平台,拟定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微博非常适合信息和快速传播,所以微博成为“昵称瓶”的首发阵地和放大器。22张悬念海报在新浪微博转发了整整一天后,可口可乐官方微博才揭晓悬念,高调证实“换装”消息;人人网用户关系多为朋友、同学和家人,作为强关系的社交平台,非常适合情感的深度交流,所以社交互动活动“那些年,我们的同学会”,成功吸引220多万人在线上完成青春重聚,沉淀品牌好友3万多人,更有一个班级在可口可乐的帮助下开了一场货真价实的同学会。

从知名度、偏好度到购买度,可口可乐占据了营销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多平动获得ROI最大化,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品牌不断的探索。“那些越早在社交网络上,特别是跨平台进行实践的广告主,会积累越多的社交营销经验。”江志强建议品牌应该多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进行实践,“当然有收获也会有教训,但他们将更容易掌握不同平台玩转社交营销的策略和节奏,进而更好地实现营销目标。”

自媒体运营的三个节点

品牌借助社交平台,搭建自己的品牌网站,本质载体还是内容营销。针对内容的规划、制作和传播这三个自媒体营销的节点,对品牌来说,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以实现人力物力的节省和运营策略的不断优化。

内容规划。一般品牌自媒体都有专业的团队来负责,但并不是每一条的信息都需要人工操作。例如,在人人网上,品牌就可以利用其定时技术,对可预见的品牌策划事件和全民关注事件,提前设定好品牌内容的时间,自动定时,某种意义上帮助品牌实现了营销的长尾效应。人人网的另一款自动回复产品——“小黄鸡”,作为一名“无所不知”的自动回复机器人,它可以跟用户聊天,随时随地回复各种问题。品牌可根据用户关心的话题和内容设定关键词,预埋回复甚至幽默地即时回复,不仅让品牌好友觉得倍受重视,同时也拉近了用户之间的距离。2013年,人人网还为平台主页运营者了Pagedata数据后台,品牌主页运营者可以看到品牌好友的活跃指数和品牌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运营策略和内容规划。所以说,对于品牌来说,要善于利用平台产品和技术,既省时省力,同时又能不断的优化运营效率和效果。

内容制作。基于内容制作的产品有很多,例如人人网的活动相册、语音新鲜事等等。2013年,Nike篮球就借助人人的商业产品“活动相册”在人人网创建了名为“把球给我”的活动相册,品牌好友主动将相关照片上传到该相册。此时品牌不再是信息的单向推送者,而是借助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和喜爱,主动向其真实好友有利于品牌塑造和传播的内容,更易被看到、被喜爱、甚至被二次传播。所以可见,品牌的创意如果能和平台的商业产品结合起来,将会发挥更大的威力,好的内容所带来的马太效应,不仅有助于品牌形象,更有助于后续传播。

内容传播。于品牌而言,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内容传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品牌曝光,二是有效影响消费者。实现这两点的关键是“广告自然的出现”,要让自己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要被消费者“不经意间”搜索到。为了实现这一效果,人人网为品牌推出了头图互动、推广新鲜事(Sponsored Story)等产品,前者可以让品牌与用户互动,用户无须跳转页面,保证曝光量的同时也做到用户不流失。后者则是通过好友与好友互动,品牌借助品牌好友的力量,影响其真实好友。而且,推广新鲜事的信息将会出现在信息流的前20位置,确保不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再一次保障品牌能够被第一时间关注到。

品牌社交营销思路上的BUG

毫无疑问,自媒体营销的好处很明显——可以和消费者建立官方的、即时的、富有人性的关系;可以变信息单向推送为双向沟通,甚至通过品牌好友影响更多消费者;可以展开多种形式的互动。

“但要真正做好社交营销,品牌需要在营销思路上进行改变。”江志强说。例如,品牌要更主动的聆听需求、要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学会借助技术实现创意,同时注意加强数据监测和分析。

“品牌要有这样的意识,要根据自身营销需求,要求平台提供更全面的用户画像;推动平台升级商业产品,包括数据监测产品;推动平台将创意和技术结合起来,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大创意。品牌根据自身营销需求,要求Agency帮助品牌厘清不同平台的核心优势和运营特点;提供国际化的创意解决方案;推动Agency推出行业内跨平台监测标准。”

篇5

根据近日由中国广告协会官方公布的《2011年中国广告经营单位排序报告》正式出炉的报告数据显示,非媒体服务类广告企业营业额前10位总和在广告公司经营额前100位中所占的比重从2010年的39%猛增到65%,经营额的高度集中化趋势越发明显。同时受政策面利好措施的激励和影响,中国广告宏观经营数据出现了大幅攀升,广告经营单位数量比2010年增长21.80%,达到296507户。虽然总营业额为31255529万元,比2010年增长33.54%,但广告公司平均营业额增长却不甚理想,仅为105万元,相比2010年的96万元仅增长了9.38%。

遥想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里,中国国内的广告营业额曾经有过年平均增长43%左右的时代。毋庸置疑,发展相对放缓的原因多种多样,报告中指出的“优质资源内部的高度集中化与平均营业额和整体经营资源集约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IT技术的革新,从媒体环境到消费者,从经营理念到企业定位,广告行业面临的课题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

在创新媒体出现之后,靠广告费用为生的传统媒体受到了来自创新媒体的严峻冲击,各大广告商纷纷将自己的广告费用转移到创新媒体,从全球媒体产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看,网络媒体正在蚕食传统媒体的奶酪,继GE等公司宣布增加网络媒体广告预算(同时减少传统媒体预算)之后,全球快餐巨头麦当劳公司也宣布,它将逐渐减少电视广告预算,与此同时,大大增加对数字媒体的广告投放额。麦当劳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裁拉玛先生称:“麦当劳在电视上一掷千金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电视作为影响消费者的主导媒体地位正在发生动摇。”尽管如此,无疑新媒体的出现不会导致传统媒体走向末路,新媒体广告投放的精准与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权威,各显千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究竟是携手合作还是对立竞争?中国广告行业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以及如何开拓一条通天道路?

新媒体的利与弊

“新媒体”的网络传播有着其他传媒不可取代的诸多优点,随着新的传播技术和媒介的涌现,新媒体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受众,目前,伴随互联网长大的新一代人数已经规模巨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38亿人,而网民数量中,年轻群体无疑占大多数,年轻群体正是消费的主力群体,这必将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除此之外,它传播信息的无限量递增和信息接收方式的快捷简便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它不受地域、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并且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尤其是网络趋向的互动性,使传者和受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会让受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广告信息,由于网络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精准的定位广告投放。

网络媒体采取的是“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期成本投入较小的一类,这样网络媒体就可以在基础业务平台方面利用免费的优势来尽可能地吸引用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巨型平台。由于其平台的空间是海量的甚至是无限量的,成本低廉,网络媒体就有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而且由于其存储空间海量,它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新媒体的广告投入费用相对传统媒体来讲是非常占有优势的。

以腾讯为例,普遍使用QQ的用户免费,而购买昂贵的QQ道具的用户则会补贴免费,而在大量用户基础上开展的网络游戏等增值业务带来的收入以及庞大用户群体这个“大蛋糕”所带来的广告收入能很好地补贴免费。

由于对网络的交流空间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为一些文化中不健康的因素以及低级趣味提供了滋生和繁衍的温床,致使思想道德和文化品位出现滑坡现象。一个有品牌文化的企业,不会让自己的品牌在这种信息中出现,这样很容易毁掉自己的文化形象。

传统媒体的利与弊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都是权威的代表。传统媒体,尤其是我国人民大众认知程度较高的传统媒体,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未来的传统媒体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结构、机制和人员的调整而不是被新媒体所取代。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西沙说:“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更应该明白并且发挥自己的优势,让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补充。在网络上不需要做市场,受众在网上就做市场了,而且通过口碑相传。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不但有价值,而且更大。传统媒体有两个最核心的竞争力,第一,内容创造的竞争力。真正原创的内容,当然要大家都来创作,群众运动是好事情,但是真正好的东西还是要专业人士来创作。第二,品牌。每个传统媒体都有一个自己的平台,有自己的品牌。而品牌在信息传播里最重要的是它的权威性、专业性,这是我们传统媒体真正的竞争力。因此我认为,新媒体很重要,但传统媒体更为重要并要不断思考,使新媒体成为我们传统媒体的一个补充。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要找出有中国特色的经营模式,也同样可以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由于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让大家至今对传统媒体的印象很好,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多,传统媒体广告普及率、涵盖率、到达率较高到达率会比较高,平面的传统媒体广告存活率由期刊的出版周期决定,有保存性,寿命较长。

由于传统媒体版面和空间的限制,相对封闭,谁掌控了版面谁就掌控了话语权,因此,只有精英才能有话语权,由此导致的是,传统媒体体现的是等级观念,代表着精英文化和精英意识。在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下,媒体和读者之间以及广告主和读者之间都是相对割裂的,媒体很难精确地掌握读者的特征和偏好,广告主就更不能清晰地了解媒体的读者。

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可以归结为“两次售卖”模式,第一次售卖是通过完善的发行渠道,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把新闻产品传递给受众,传媒企业通过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和有效发行,能够获得高质量读者的认可,并对其具有忠诚度,在此基础上,传媒企业就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就相应具备了传播功能。第二次售卖是把传媒企业所具备的传播功能售卖给广告主,广告主看重的是传媒企业的高质量的受众和传媒企业所具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就是传媒企业所具有的传播功能的大小。正是这样的商业模式使得传统媒体由于印刷成本、落地费等成本巨大,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用户,这也造成了传统媒体广告费用比创新媒体要高得多。

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首席运营官刘旭明强调:“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应该相互借力、相互推动。在现在纷繁复杂、态势多元的市场环境下,面面俱到的传播媒体是不存在的。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单向传播,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受众覆盖,互动性本身并非电视媒体的特长。对电视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做好内容和覆盖,满足电视节目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电视的互动功能需要其他媒体来进行补充。人们通常把电视和网络媒体的结合称为台网互动。简单的台网互动停留于这样一种做法:同一个节目内容既在网络上播,也在电视台播,网络和电视台互相推广,这是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而我理解的台网互动,是品牌能够找到与台、网结合的最佳点,利用这两种传播载体的特点,在创意上寻找能让台和网都发挥它们最极致的优势的方式。目前很多公司的品牌传播不十分重视品牌和消费者的互动,导致很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同感不强。如果掌握了有效的台网互动的手段,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同感会变得更强。消费者也更容易体会到品牌带来的价值,也就能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在新媒体时代,利于电视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将独特的品牌主张以强势的声音喊出去,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增加消费者对于品牌主张的认同,将会使品牌传播效果会更加显著。”

其实,在这看似相互独立竞争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传统媒体其实已经纷纷开始改版自己的网站,现在主流报纸、主流电视台每家都有自己的网站,但大多数网站是简单地把自己电视或者是报纸上的内容搬到网站上,比如,凤凰卫视刚刚对他们的新媒体进行了改版,从中我们看到很多核心思想是在发生变化的,新凤凰网站跟原来凤凰网站的经营思路有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媒体应该吸取新媒体的经验,双方加强合作;在内容上传统媒体一定要有新意,传统媒体不能够盲目地去照搬,也不能够简单地运用新媒体手段。而且通过简单的媒体体制重组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而应该在最关键的媒体的具体传播与宣传上进行革新。在目前的环境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使是商业性的新媒体,它的新闻信息来源也摆脱不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传统媒体长期形成的许多资源和优势对新媒体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和传统媒体结合,是新媒体的一条重要出路。尽管网上信息已到了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但绝大多数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受众经常看到的网络新闻都是转载于某某报纸或其他传统媒体。通过新旧媒体的比较研究,毫无疑问可以看出传媒业正处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此消彼长的快速转变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转型呢?在我看来,转型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传统媒体一定不能有一种霸主心理,过于看重自己过去的江湖地位。在新媒体跟老媒体之间对于业务相互的渗透持一种不合作的、抵制的态度,这些都是不利于传统媒体进步的,传统媒体也是要发展的。同样,新媒体也更不能靠移植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去发展。社会发展到今天,信息的传播已经不是单单靠某一种媒体或某一种传播方式来解决的,而是靠所有的媒体来解决。不同的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没有界限只有分工,至于影响力也越来越难分高下。其实无所谓新媒体、传统媒体,电视发展之初期,对于报纸与广播而言它是新媒体,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还会出现更多的与之前不同的各类媒体,新旧只是相对而言,不存在你死我活,反倒是为我们如何使用媒体资源上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所谓传统媒体、新媒体全部遭遇挑战,传统的传播模式和信息来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看到这个变化,那才是最可悲的” ,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西沙如是说。

篇6

    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手机微博等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的出现,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而对于新闻行业从业者或者媒体决策层来说,应该深刻意识到这种变化,积极应对同时坚守传统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始终保持社会公信力,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媒体竞争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变化首先是新闻信息的获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对国内大多数传统新闻媒体来说,新闻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通讯员投稿和记者采写。而记者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分成不同的口或线,你是哪个线上的记者就专门采写哪方面的新闻,那时的记者也大可不必四处跑着找新闻,自然会有相关单位找上门来。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受众对信息的要求日趋广泛和迅速,新闻媒体的传媒功能日益强化。同时传媒种类、形式日趋多样,信息的来源地也是共享的。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所有资源与信息都实现了全球同步共享,信息的获得更加开放,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谁的信息量大、价值高,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受众,媒体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从某种角度而言,谁掌握了信息源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就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市场和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竞争也日益加剧,甚至直接关系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再不能靠记者和媒体守株待兔,信息的获得必须采用新的方式。

    面对新媒体竞争,传统媒体需要应对的第二个问题是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信息的时效性方面不占优势,经常滞后于新媒体。由于受传输方式和节目形式的影响,广播、纸媒、电视,对新闻的均有一定的周期,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信息上则要迅捷、便利得多,轻点鼠标和按键,一条新闻就出去了。很多新闻事件常常是网络媒体最先披露,特别是微博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信息的变得异常迅捷和便利,传播速度更快。面对新媒体竞争,传统媒体需要应对的第三个问题是新媒体的竞争压力给整体宣传思路带来的冲击和变革。正是因为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信息才实现了全球共享。如何整合信息,满足受众更加复杂、多样化的需求,也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课题。随着新媒体和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层出不穷,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复杂和海量的信息世界中,传统媒体在宣传报道工作中必须有创新意识,重视加强策划、包装。对传统媒体来说,如何应对新媒体竞争和竞争带来的新问题?笔者认为,一是新闻信息获得方式要全方位改革。

    一、作为记者来说,不能高高在上等着对口单位上门,必须发挥记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更加重视职业素养的建立和新闻敏感性的培养,一方面要“脑更勤、腿更勤、嘴更勤”,另一方面要重视个人关系的建立,重视学习,不断与时俱进,适应激烈的竞争。

    二、进社区、关注网上信息,也是更主动掌握信息源的有效方法。比如一些媒体在各个社区张贴记者照片和联系电话,搜集新闻线索。开办民生热线,反映群众诉求,解答有关政策问题。这些办法不仅获得了鲜活的新闻线索,而且发挥了媒体有效反映舆情的功能,实践了“三贴近”。

    三、新闻信息获得方式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扩大信息源。越来越多的媒体设置了线索提供奖励。更有一些媒体通过花钱获取独家采访垄断权。为了扩大信息源,一些电视媒体还举办DV爱好者新闻大赛、拍客在行动等活动,直接采用DV爱好者拍摄的新闻事件。这无疑是新的新闻信息获得的方式。二是传统媒体在信息的迅捷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比如电视插播字幕;广播直播节目结构更加灵活,打破固有节目模式、插播最新消息等,都可以加快消息时间,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三是传统媒体要将信息利用到极致,做好相关度和深度的延伸。目前,很多媒体都有自己的特约评论员、时事观察员,开办评论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改变过去的资讯播报方式,由记者或者编辑和主持人连线的方式向听众介绍新闻事件和背景,更加鲜活、生动。还有热线电话、短信平台、视频连线等方式,让受众直接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分析中来。评论和交流功能的发挥,扩大了新闻信息的内涵和外延,满足了受众的多种需求,也更加提升了媒体的作用和地位。四是传统媒体要在重大报道中加强创新,或是选择独家视角,进行一些独特的策划和独家的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以及大河报、东方今报、都市频道、省交通广播等媒体也越来越重视发掘独特的策划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也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对广播媒体而言,各地电台与政府部门开办的《行风热线》、《政府在线》等节目,也可以视为一种成功策划的节目。通过热线受理,更多地了解群众的心声,获得了基层的很多新闻线索,还能通过一个栏目延伸很多栏目。独特的策划、独到的视角和独家的报道,更能扩大媒体本身的影响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也正因如此,特别是在重

篇7

强化新闻的选择解读

随着数字技术、宽带技术、云技术等技术的普及推广,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简单快捷,海量的资讯既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使得传统媒体应接不暇,甚至造成被淹没之势。“自媒体”打破了时间地理的局限,原本传统媒体的受众成为了新闻源头。2011年“7.23”动车事故最快的信息就是列车上的当事人通过微博发出的,继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有被撞车内的乘客亲属,有附近的村民百姓,有紧急赶去救援的各路人马,每个人都只看到自己所在点上的情况,许多信息带有强烈的主观判断与个人情绪,汇聚起来可能是一堆难以互相印证的信息碎片,真假难辨,无法呈现事物的真实全貌,这就是“自媒体”最大的弱点,也是传统媒体优势所在及必须继续加强的主要方面。

仍以“7.23”为例。我们看到,电视记者虽然不是第一个发出消息的人,但随后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所做的大量直播报道仍牢牢占据了舆论主阵地,因为只有从主流媒体上获取的信息才被公认为是可信的、权威的。也许电视上播出的信息,观众已经从其他渠道获知了,但他们仍然需要从电视等传统媒体中得到确认、证实。传统主流媒体因此起到了舆论标杆的作用。

当然“自媒体”的兴起也给传统的新闻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以往发生事件,传统媒体可能派出记者到事件的核心现场采访,通过采集核查确认然后进行报道,还原事件,但现在的新闻报道不可能等到所有信息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报道,而必须与事件发展同步,做到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进展,边做边说。比如“遇难人数”就不可能一次准确报出,这在世界范围内突发事故报道中都是通行的。另外,必须同时派出多路记者分兵把守各事故现场、医院、殡仪馆、指挥部等能集中反映事件的新闻点,进行选择报道,特别是重点关注事件当中“人”的命运、个体的命运,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除了从海量信息中选择、索引之外,传统媒体更应担负起解读信息、引导舆论的责任。在信息的采集和一般加工已不再是职业记者专利的情况下,传统主流媒体应迅速转向对信息的深度加工以及正面解读,抓新闻的第二落点。一条新闻出来,它意味着什么?会怎么发展?它与我有何关?这些新闻背后潜藏的问号有很多,它需要解读需要说明。这也是为什么电视新闻评论广受欢迎的原因所在。央视设立新闻评论员以来,地方媒体也纷纷跟进,江西电视台最主要的地面频道都市频道也在其主打节目《都市现场》中加入了评论员的角色,就其报道的政策资讯、社会新闻等发表观点,评论是非、引导舆论,很好地改变了民生资讯频道给人的浅、小、轻、碎,一地鸡毛的印象,增加了新闻的深度和力度。

强化新闻的联动融合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联动融合成为必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可能超然事外,节目联动,形态交融。这种联动融合包括传统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包括传统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渗透互利。

首先是传统媒体之间,如何更好地加强央视与省台、省台与省台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新闻节目的资源共享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包括突发事件、公共事件还有各地面频道大量紧贴地皮、生动鲜活的社会新闻,都可以纳入共享平台。

此外,电视与纸质媒体之间也有加强共享的空间,尤其是评论方面,电视媒体可以利用平面媒体的优势。江西电视台2007年开办的一档午间节目《杂志天下》经过4年多的培养,目前走势甚好,收视率排在同时段省级卫视前列。它的创办理念就是将杂志的优势转化为电视节目,杂志内容虽然在时效快捷方面不如电视报纸,更不如网络、微博,但它重在深度解读、独家评说。杂志读者层次相对高端,办杂志的人自然也有不少学界精英,素养深厚,所以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办节目,有杂志观点作依托,这档节目其实就是一档社会热点社会事件评论节目。加上主持人富有个性的语言特点,评说风格,一两句话的评论精到犀利,点到为止。笔者认为这也是传统媒体之间成功融合的一个事例。

最后是传统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融合。这一点其实从新媒体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发生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采用网络文字、视频、博客观点和微博信息、短信投票、网民联线等手段丰富节目形态,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互动,多点互动,有利于电视节目形态发展。因此我们不应视“自媒体”为洪水猛兽,除了积极应对更要主动融合。

强化电视品牌建设

面对“自媒体”时代的竞争,传统媒体最重要的还是打造自身专业性,树立权威性,强化品牌节目建设,培养观众忠诚度。无论如何,做强自我才是竞争王道。

江西电视台近几年一直是按这个思路在做,根据江西的特点资源,依据台情实力,稳扎稳打。首先是以新闻立台,把新闻作为龙头来办,江西卫视一直保持100分钟左右的自办新闻播出量,且五档新闻各有侧重,各有分工。《江西新闻联播》以时政为主,重点宣传好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新闻夜航》以社会新闻见长;《杂志天下》点评为优;《社会传真》侧重以新闻专题反映社会热点;早间以资讯服务为主打,目前看结构数量都比较合理。此外,重点打造品牌节目,除已有的《中国红歌会》《传奇故事》外,2011年3月21日江西卫视推出的《金牌调解》广受好评,收视连创新高。《金牌调解》创意源自对当前社会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和各种矛盾的高发期,很多群众通过人民调解,省时、省力,不花钱,就能解决矛盾和纠纷。《金牌调解》利用电视调解这一新形式,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既针对个体矛盾进行调解,又面向广大观众传递法律知识、传播主流价值观,在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同时,倡导文明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因此,《金牌调解》的创办,以精准的眼光、创新的精神、专业的态度服务于广大群众,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需求,也为江西电视台成功打造了又一叫好又叫座的品牌节目。

篇8

一:今日头条之争,凸显传统媒体困境

传统媒体正在遭受新媒体的强力竞争,这一点,在今年夏天,外界围绕“今日头条”的争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今日头条”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仅是因为它出现不到2年,却迅速获得1亿美元的融资和5亿美元的估值,还有它备受争议的运营方式:“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外界争议的核心是“今日头条”到底有没有侵犯传统媒体的版权?

在这场争议中,一些传统媒体甚至拿起了法律武器,比如享有《广州日报》网络传播权的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就以著作权被侵犯为由,向拥有“今日头条”的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提讼。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认为,“今日头条”通过软件抓取,将大量来自《广州日报》的新闻内容为己所用,导致用户在享用“今日头条”提供的咨询时,绕开了《广州日报》的网络平台,这给《广州日报》带来了访问流量和品牌价值的双重损失。

面对外界的争议,“今日头条”自我辩解称,“今日头条”是依靠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来为用户自动推荐信息的工具。“今日头条”展示的新闻属于“链接搜索”的方式,而非“复制粘贴”。因此,算不上侵权。

尽管相关的争议,到现在还没有分出一个结果,但这个案例,却我们带来了一个启示,那就是,在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并不过时,“优质内容”永远能够吸用户的眼球。但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把“优质内容”推送到用户的手上才是取胜的关键。而在这方面,掌握优质内容的传统媒体显然输给了掌握技术优势的新媒体。

二:收回节目版权,湖南卫视全力扶持新媒体

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感受到竞争压力的不仅仅是《广州日报》这些纸媒,包括省级卫视在内的电视台也开始采取一些列行动。今年5月,湖南卫视宣布:今后不再分销自制节目版权,转而全面扶持自有互联网视频平台“芒果TV”发展。这也意味着,以后,湖南卫视的观众,要想收看湖南卫视的节目,除了在固定时间收看电视播出以外,只能登录“芒果TV”网站收看。根据湖南卫视的介绍,“芒果TV”由“芒果TV”视频网站、“芒果TV”手机电视、“芒果”互联网电视、湖南IPTV等组成,由湖南卫视全资新媒体公司――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运营。

在宣布“独播战略”后不久,湖南卫视第二季度大型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正式在“芒果TV独家播出,再往后,陆续有《唱战记》 《变形计第八季》等节目被搬上“芒果TV”进行独播。

三:芒果TV与湖南卫视相得益彰

收回节目版权,设立新媒体“芒果TV”,会给湖南卫视带来什么改变呢?有分析认为,按照2013年的销售价格,湖南卫视停止对外出售节目版权,将在短期内损失至少4亿元的收入。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芒果TV”目前刚刚起步,影响力和用户体验方面与以前的专业视频网站存在现实差距,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和用户收视习惯的养成,“芒果TV”的发展壮大是必然结果。到那时,湖南经视、湖南娱乐等地面频道的大量节目都可以直接搬上“芒果TV”,湖南台强大的制作力量还可以不断供应新的节目。以湖南卫视品牌栏目带动“芒果TV”发展,以“芒果TV”促进更多的热门节目出现,两者相得益彰,从而最终实现湖南卫视节目的版权价值最大化,带来更多的收益点。因此,以损失短暂的版权销售收入,来换取一个成熟的网络播出平台和巨额的广告收入,对湖南卫视是极其划算的。

四:湖南卫视新媒体反击视频网站

湖南卫视设立新媒体,既拓展了自我发展的空间,也可以理解为对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反击。长久以来,湖南卫视自制的一些娱乐节目,被各大视频网站当做“摇钱树”。尽管认领这棵“摇钱树”需要花费不少资金,但他们依然能从中赚钱。例如,乐视网为了购入《我是歌手2》的独播权,向湖南卫视付出了上亿的版权费,但这上亿的投入却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据环球科技报道,《我是歌手2》在独家网络视频播放平台乐视网上创造出全屏播放量破5亿的惊人数字,其中仅移动端就贡献了超过50%的流量。截止第六期,《我是歌手2》的网络播放总时长超过60亿分钟,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都通过乐视网收看了4分钟节目。如今,湖南卫视突然宣布收回自制节目版权,不仅意味着各大视频网站今后将失去湖南卫视这棵“摇钱树”,还意味着,各大视频网站依靠播综艺节目而获得的广告收益,今后将要分流到湖南卫视自己的腰包里了。

对于视频网站而言,湖南卫视设立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远远不是短期内损失几个热门栏目这么简单。

首先,湖南卫视的“独播战略”唤醒了人们对于节目版权的重视。目前,大家对那些侵犯媒体作品版权的新闻还时常有所耳闻,这说明我国对媒体作品版权的保护力度还不够,社会各界对媒体拥有作品版权的意识还不强。湖南卫视的节目实现独播后,会大大方便维权工作,因为“芒果TV”以外的一切网络直播和点播都是侵权。“独播战略”将加速培养观众的良好收看习惯。

其次,湖南卫视的“独播战略”具有示范效应。自从湖南卫视走出第一步后,安徽卫视立即在随后宣布:《我为歌狂》第二季独家播出,未经安徽广播电视台书面授权,各广播电视台和网站不得擅自播出,否则将视为侵权行为。在安徽卫视之后,其他卫视频道极有可能纷纷效仿,退出自己的独播计划,虽然力度上可能不像湖南台这么大刀阔斧不留后路,但形式上仍存在不少发挥的空间。如官网直播、与特定网站合作等。一旦“独播战略”在卫视频道间形成风潮,依靠转播电视台节目的视频网站,将会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或者只能选择网站自办节目、购买TVB电视剧、美剧等境外节目。不过,这也无形中增加了视频网站的经营成本。可以说,湖南卫视的“独播战略”为传统媒体反击新媒体,突破视频网站的包围,寻找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五: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网络化

尽管湖南卫视设立“芒果TV”给其他传统媒体开了个好头。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就是简单地将自家节目网络化。从目前来看,湖南卫视的新媒体之路,只是刚刚出发,“芒果TV”还只是湖南卫视品牌的延伸,它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节目的网络大集合,还不能跟真正的视频网站相提并论,比如采购丰富多彩的其他节目。另外,从“芒果TV”开播后的反馈情况看,有观众称:“同样的网速打开优酷、爱奇艺等网站较流畅,但在打开芒果TV时会卡;芒果TV没有播放记忆、没有缓存、没有评论、没有互动、没有视频简介、没有关联性兴趣视频推荐等。 这说明湖南卫视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群差异,习惯于以一种单向传播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实质是在以办电视的人思维在做互联网。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