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教育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2-01-27 00:31: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教育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教育教育论文

篇1

1.1教育游戏有助于集中学习注意力

就大一点的学生而言,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大多不超过四十五分钟,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讲,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会更短。因此,将教育游戏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学生在玩乐的同时,就会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可能要比成年人更久。所以,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使用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

1.2教育游戏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对于枯燥的知识不仅会失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利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将所教授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之中,学生能够切实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长久记忆。可见,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大的。然而,在运用教育游戏时,教师要时刻谨记,要将游戏与知识成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以上所述的作用,否则,不仅不会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还阻碍小学教育的发展。

2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由上述可知,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的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合理的、科学的教育游戏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然而,我国小学教育领域在教育游戏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一定程度。因此,加强对教育游戏的研究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此对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1注重教育游戏的趣味性

小学教师选择教育游戏时应准确把握小学的心理特点,使选择的游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以此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吸引小学生的目的,这是选择教育游戏的关键,否则选择的教育游戏很难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实际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表扬的心理特点,选择教育游戏。例如,在小学语文疑难汉字教学活动实践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课前教师可准备写有疑难汉字的卡片,课堂上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教师说:“同学们,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成员认识的字最多,认识最多的一组就是获胜组”,这样以来各小组成员就会积极准备,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根据结果教师说:“**小组真棒,认识的字最多,来,大家为他们鼓掌。”由此获胜的一组各成员会感觉非常自豪。总之,玩该游戏达到了学习和娱乐的双重目的,很多小学生非常渴望下次还玩该游戏。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实践中,可以尝试将该游戏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实践中。

2.2注重游戏内容的连贯性

小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思考问题比较简单,很难将所学知识进行融汇贯通。因此,小学教师在选择的教育游戏内容不能跨度太大。另外,数学是小学教育中较为重要的科目,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选择教育游戏时更应注重游戏内容的连贯性。例如,当将小学乘法口诀相关知识讲解完毕后,为了检验学生们对乘法口诀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师可以利用扑克牌进行游戏。首先教师将带有10及以上的扑克牌去掉,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将乘法口诀知识已经学习完毕,今天咱们就玩扑克牌。”此时,部分小学生就会感觉非常惊讶,不少学生问:“老师,咱们不上课了呀?”此时教师回答:“上啊,就用扑克牌上课,我随意抽两张扑克牌,看谁即快又准的算出两者的乘积,我就给谁发朵小红花”,这样以来学们就会投入到数学游戏中。利用扑克牌游戏检验了学生对乘法口诀掌握程度,为此针对掌握不熟练的学生,教师适当进行辅导,从而整体上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以上仅仅是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几点应用。然而,事实上,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方式还有很多,且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还有很大的潜能。因此,对于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小学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针对该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3结语

篇2

互联网加小学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将互联网应用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开创了我国小学教育的新篇章。但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小学教育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互联网;问题

互联网的兴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其产生的影响同样巨大。其通过建立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帮助社会更好的进行变革。互联网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对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等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推广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互联网在小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小学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无计算机设备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同地域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限制,导致其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下面对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1.1浪费现象严重

对于我国的小学教育,其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因此,其教师在招聘时的条件相对较低,这导致很多的小学教师在计算机使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在进行小学教学时无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设备,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另外,互联网设备还能够对当前的纸张和教具等进行取代,节约小学教育中的成本支出。但由于教师无法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导致大量的教材用具和粉笔等被浪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1.2教师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这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信心。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效果,需要提高其信息化教学技术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但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学中,由于年轻教师眼高手低,导致其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能力不足,这对小学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1.3无法满足学生对新兴资源的需求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进行小学学习时对互联网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其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学教学知识。而新媒体等新兴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资源,其兴趣更大,且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希望教师能够让其自身参与到操作中。但由于我国小学教师的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际的操作,影响小学教育的效果。

1.4学校、家长和教师对于互联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通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教师和家长的良好沟通是实现小学教育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对新资源的兴趣,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但由于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严重缺乏,导致学校建立的互联网平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

2提高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当前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由于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对其反映非常大,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1多加展示互联网教学资源

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多采用网络中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小学教育主要是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其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还是依靠教材,而互联网教学资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另外,定期将一些优秀的网络课堂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帮助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资源,小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能。

2.2课后积极利用网络课堂进行知识学习

小学教育中学生具有非常多的课后时间,这些时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对学生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像浏览名家微博等,通过这种方式增长学生的见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教学平台,将自身筛选的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在平台上,方便学生进行浏览和学习。通过这种网络资源的利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2.3通过聊天软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其对网络上的聊天软件基本都有一定的涉猎,但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往往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聊天软件同学生的家长或者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另外,这样还能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从各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帮助,提高其学习效果。

3总结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经过学校的引导帮助其更好的同他人沟通和交流。而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其包含着小学生的美好憧憬,且其中包含的大量有利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和自身,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艺柠.浅谈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内江科技,2012,03:205-206.

篇3

(一)德育教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动力之源,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里、从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在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只安排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坚定的理想、崇高的道德,是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被看做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必须奋起行之的紧迫课题。只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只有复活的传统文化,才有真正生命力,才能不断地传承创新。我们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着“思想净化器”的功能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犹如一张白纸,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就呈现什么样子的作品。小学教育作为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教育学生具有辨明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千万不可忽视。所以说,面对社会上形形、五花八门的不良行为的侵蚀,必须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用好的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思想,给小学生一个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

(三)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在党的十上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参与者,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这种神圣使命。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更是未来“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成长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顶天立地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成绩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教师通过各种努力在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综合看来,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不足

教师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的引路人,尤其是在小学教育期间,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是担负着重任,教师对德育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预期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中,德育课程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有些学校,是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音乐及美术教师兼任德育教师,在德育知识的专业技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教学活动经常流于形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二)小学德育教学的形式单一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学习,它也是一种实践哲学,离不开人的生活实际。而我国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及小学德育教育的引导功能,往往只是采用课堂理论的灌输和简单的是非对错的直接判断教学,很少有学校给小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际的锻炼机会。所以,德育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灌输的纯理论的东西,在孩子们有限的理解力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

(三)小学德育教材不规范

教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及教学时间安排的关键。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有些教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空洞说教的成分居多,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对德育教育的体会不深,缺乏明确可感的对象。另外,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不能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小学生进行传统德育培养。

三、对做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建议

改进小学德育教学是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议题之一,也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教育实践,认为改进小学德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联动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足以来就有父母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著名的《颜氏家训》就对子孙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德育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教者,上行下效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什么是真正的是非善恶,教育孩子明礼诚信,积极向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发挥联动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德行。

(二)积极拓展校外德育实践

的认识论就明确指出: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理论的认识才能更加的深刻。德育教育也应该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校课堂倚重教材的教育只是一种纯粹理论的灌输,如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而在实际生活中,必须让孩子多参与校外实践,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去照顾残障儿童,这些深入生活的实践活动更能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尊老爱幼。如教育孩子要爱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不能只是去照本宣科的讲述书本知识,还必须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国家的伟大,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意识,就应该带小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革命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的内涵。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篇4

(一)建立组织,明确分工

进行教研活动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然后建立相应的教研活动组织,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规则,同时确定明确的分工,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可以将全校内所有的英语教师划分为一个或者多个教研活动小组,小组内明确分工。进行教研活动时需要设定以下职位: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问题员。组长负责对教研、讨论等活动进行组织、调控。记录员负责做好相应的记录,例如讨论情况的记录。发言人负责将具体的情况已经成果进行公布。问题员,主要负责将本组成员的某个方面的问题向学校提出。为了防止在发言环节组员发言时间过长,还可以设置时间控制员,控制小组成员的发言时间。

在教研讨论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规则。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还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为规则与活动规则。行为规则方面,小组成员都必须进行发言,同时还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与他人进行比较,内容包括了发言本人的观点、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以及最后的成果等。活动规则方面,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教研和讨论活动,并接受教研以及讨论的成果,同时还可以进行相互辩论,问题员还需要在后动后,本组还存在的问题想学校进行反应。

(二)通过专题,积极反思互动

学校应该按照学校教师的能力定期制定相应的教研课题。如果学校没有确定教学研究专题,教研小组就应该自己设立符合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形式的专题。

对教学前、中、后这三个过程都应该进行反思。农村小学在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无法赶上城镇小学,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设施。因此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唯一能做好的就是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而教研活动中也应该将反思放在教研重点上。教学前反思,主要是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够利用到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孩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较少,心思单纯,比较容易相信教师说的话。因此,要注意他们的个差异。同时,教研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要精心设计教案,并在小组间进行研究,探讨教案的可行性,并作出修订。教学中反思其重点在于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反思需要对学生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情况、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他们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然后作出改进。同时每个成员都必须要做记录。教学后反思,主要是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失进行反思,同时还需要制定出改进的措施,同时教师还写教学后记,以便于交流。

(三)及时的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

在每一次教研、讨论后必须要有相应的总结与记录,以便于分析、评价。评价要以过程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总结的内容需要全面,其内容要反映出教研、讨论活动所研究的问题、小组的观点、小组成员的发言情况、讨论的方式已经最后取得的效果。需要将教研取得的成果、积累的经验已经改进的策略进行交流。

二、反思教学教研策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教师需要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主要对象就是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自我反思的本质上来说,它是对理论与实践的进行对比与分析,同时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自我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进行反思教学教研策略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达到的效果进行反思,才能够克服教学的被动型与盲目行,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让教师之间形成互助之风

在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还是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自我反思的同时,教师还要开放自己,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教研组中的各个成员要多进行经验交流。交流有着多个层次,浅层次的交流主要局限于各自信息与经验的共享。通过交流,教师能够从其他同伴那里获取各种信息,其中有很多都是可以进行借鉴与吸收的。这样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少走弯路,促进自身的成长。深层次的交流则有专业会谈、专题探讨等多种形式。专业会谈是最具有生成性与建设性的,在专业会谈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多具有价值的观点。专题讨论则是教师们在一起对某个问题进行畅所欲言的探讨,一场有效的讨论能够让教师们学到很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教研活动中,可以设置“课改聊天”这样的经验交流活动。活动中教师要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想法与所遇到的无法解决的困难都说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想出办法、克服困难、分享经验。交流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够人云亦云,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能够为自己所表达的已经给出充分的理由;出现不同的观点,要进行辩论,让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交锋,教师们从中进行分辨、鉴别;不仓促、轻易的做出结论,让教师们各取所需,强调个人意识、注重个体的体验与经验。

篇5

为了更好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标,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便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第一,从教育目标出发,保证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启蒙性。幼儿园教育中,要将幼儿的教育以及幼儿身心健康作为其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权利,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实现保教并重,使幼儿的天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其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与教学教育的衔接中,也要将其全面性教育以及所应具有的启蒙性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注重幼儿求知欲以及好奇心的保护,并且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幼儿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第二,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与生活密切结合。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将孩子的实际需求作为其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从而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利用。对于课程的设置上,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的内容,使得课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的同时也使得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通过体验性教学来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以及教学活动的应用,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增加其体验,并且在观察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和操作,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实现幼儿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第四,在幼儿园教学中要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幼儿园的行为规范中应该包含更多的幼儿自我规范和管理的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幼儿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完善,以游戏等开展和应用使得幼儿能够有更好的情感体验,使其自觉的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幼儿的品德教育,通过灵活教学方式的应用来强化教育的效果,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积极的鼓励以及引导等使幼儿更好的认识行为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调整,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五,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进行有机的衔接。为了更好的保证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将幼儿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发展等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且要注重衔接的有序性以及合理性,使得幼儿园教育不失去其应有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引导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使得幼儿教育能够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的同时又与小学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六,充分重视家校合作的作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情况,为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和讲座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儿童教育的方式,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为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语

篇6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确,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德国的柯尼利亚曾这样说过,“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总对自己诚实,艺术就总在那里。”这说明艺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国乡村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的实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够有机会体味艺术世界的丰富、充实、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独立、完美。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健康的情感

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而这又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息息相关,因此,艺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兰格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客观表现,也是本性的主观反映”,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艺术蕴含着视觉之美、听觉之美、秩序之美、礼仪之美、和谐之美,艺术的美无处不在。即使如此,中小学学生自身却无法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就需要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去引领中小学的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艺术教育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实施。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这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并为此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断地积极向上,越来越独立自主、人格高尚。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就更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中得知,乡村的艺术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设备还是态度上都和城市里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必将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正所谓一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艺术教育带着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步入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乡村中小学的课堂中艺术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一样,引领着乡村中小学生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篇7

第一,作为课堂讨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纲领性,并且能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讨论中一定要找准对象,比如说重点难点、可以扩展和深化的知识或者是存在偏差的知识。在课堂中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是课堂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关键。抓住课堂的重点难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自信心。

第二,要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扩展和深化。在课堂上所讲到的新知识中,大部分都是按照教学要求,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就非常有限,这对现在的学生能力的提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将书本中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扩展和深化,设置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1.讨论需要在突出重点的时候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重要问题,突出重点。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解决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在教学内容扩展和知识深化的时候

虽然课堂教学应该按照教学大纲严格来执行,但是这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完全地按照课本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应该深入浅出,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扩展,从而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出来。

3.在学生的认识普遍出现偏差的时候

学生可能因为自身的学习活动而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个机会,将它扩展成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时候

学生自身的知识及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制约和影响的因素,学生有时可能不能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时,教师既不能逼着问学生,甚至嘲笑学生,更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应当认识到,这是一个组织同学进行讨论的好机会,应通过集合学生的能力,去引导学生自主解答。

5.当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充分打开的时候

学生的思维想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中心。如何建立高效课堂,并且保证学生有一整节课的清醒和亢奋的思维,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捕捉,巧妙地设置讨论问题,并且,通过讨论,将学生思维推高,让学生走出思维的低谷,从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三、讨论的形式要多样化课堂讨论应该注重形式的多样化,根据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讨论,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讨论,让学生既能有新鲜感,又能在有条不紊的秩序下开展讨论活动。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合理地分组,让思维活跃度不同的学生组成一组,针对问题互相沟通交流。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地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出建议及指导,确保讨论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在讨论后,教师应该组织各组学生进行辩论,让中和的思想再次全面化,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小组讨论的缺陷。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讨论氛围

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该放低自己的身段,让自己融入各个讨论小组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正确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带动学生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地表述。

篇8

(一)教育惩罚的含义

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方法,是指对学生的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之改正,并使之逐渐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约束力。教育惩罚的本质是一种“合理惩罚”,即教育者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之上,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犯错误的动机、危害程度等,按照相关的制度与规定,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处罚原则和严谨的处罚程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出强制性的矫正。

(二)教育惩罚的对象

教师落实教育惩罚的对象是惩罚行为所指向的客体。因此,教育惩罚的对象不是学生本身,而是学生的违规行为。

二、教育惩罚对小学生的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站在教育意义的角度上看,实施教育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或过失承担应有的责任。惩罚的过程应当充满尊重,应当以明晰道理为理念,不仅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以及错误造成的危害,给学生指出改正错误的方向,还要对学生积极承担责任、改正错误的心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一些教师在对缺乏责任心的小学生实施奇教育时,在将其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阐述之后,采取让其保管班级钥匙并要求其提前到校为同学们开门的惩罚措施,获得了很好的教育成效。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科学、合理的教育惩罚是帮助小学生增强其责任心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

班级管理与学校教育一样,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以对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直接目标活动,促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主义是我们国家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生是否具备集体主义观念及精神,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必须要注重教育学生培养其集体意识,促使学生养成集体认同态度。

在班级管理教育惩罚的过程中,需要以集体纪律作为保障,当个别学生发生违纪行为时,不仅会给学生自己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集体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在此时选择实施惩罚不仅能够维护集体纪律的权威性,还能使实现集体目标得到保证;同时,小学生也会产生与集体共荣辱的思想,其集体意识也会逐渐变强,能够在集体活动的参与上变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三)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意识

在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的今天,把民主意识教育提上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惩罚虽然是由教师来具体实施的,但实施过程中所依靠的并不是教师的权威,而是由大多数学生的意愿所决定的,取决于其对惩罚的认可度。

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应当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在制定班规班纪时,应当注重学生民主意识的充分发挥,有效调动起小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并组织开展学生民主讨论会,在会上形成和完善合理的教育惩罚,制定出与教育实际更加契合的班级管理规范,以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意识。当出现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按照既定的班规,或者是征求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实施合理的惩罚,这不仅可以使违纪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还能在班级当中营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围,获取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增强小学生的耐挫力

科学、合理的惩戒制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促进学生形成责任感,能够促进学生提高抵抗并战胜诱惑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其意志和尊严感。在班级管理的实践当中,我们应当注重赏识教育,要乐于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形成我必卓越的信念,谨记天生我材必有用,促使孩子们充满自信、积极上进地成长。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赏识,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只是赏识,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孩子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形成“自己永远是对的”的错误观点,进而导致他们的内心十分脆弱,一旦有不同意见出现,就无法适当、及时地使自己的心态和想法得到良好的调整。尤其是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备受全家人的宠爱、呵护,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养成任性、唯我独尊、自私、不管别人等等不良习惯和倾向,容不下一点别人的批评,更无法采纳别人的建议,缺乏责任感,一遇到问题就一味抵制,不接受规矩规范,无法承受挫折,耐挫力极端低下。

三、把握惩罚程度,合理实施教育惩罚

(一)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

在当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有很多教师都把学习、运动、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如当学生犯了错时,就用学习来对学生进行惩罚,罚他们抄生字、做作业、背课文;或者用体育运动来惩罚,罚学生到操场上跑三圈,或就地做若干俯卧撑等;或用劳动来惩罚,罚他们扫厕所、倒垃圾、拣废纸。这些惩罚措施其实都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学习本来是一种很好的享受,体育锻炼也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劳动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件光荣而高尚的事情,但是当把其与惩罚相联系并强制学生执行时,产生负面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做了错事或者违反了班级规定就要去学习、去进行体育锻炼、去参加劳动,时间持续久了孩子们就会把它们跟罪责感、耻辱感、厌恶感相联系,因此,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必须要正确把握惩罚程度,注重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劳动热情。

(二)界定教育惩罚的范围

从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来看,笔者认为需要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将对学生的表扬作为主要的手段去带动班级及学生的共同进步。因此,在惩罚的实施过程当中,必须要避免进行大面积的惩罚,因为对大多数学生实施共同惩罚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还会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消极对抗心理,引起学生甚至是家长的反对。中国有句俗语,即“法不责众”,当班级中没达到要求的同学的比例超过了50%时,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应当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要合理界定教育惩罚的范围,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一味对学生进行惩罚。

(三)做好罚前教育和罚后疏导

惩罚会使学生产生痛苦的体验,而且还会把这种痛苦的体验牢记心头。虽然经历了惩罚之后学生会停止错误行为,但对其内心所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会产生叛逆的想法,痛恨老师甚至是抵制老师;有的内心会受到很严重的打击,认为自己不再被老师喜欢,从而任由自己消极、堕落。因此,在对学生实施具体的惩罚措施前,必须要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原因得到充分的认识。惩罚之后还要对学生的行为、情绪进行细致的观察,以便及时疏导,防止学生产生严重的思想包袱。

(四)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

教育虽然有法,但是并没有定法,而惩罚也只是教育的方法之一,因此在使用时不能孤立,要与其他的教育方法、手段相结合,如说理、鼓励、感化、引导、奖励、沟通等,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是需要被老师、同学认同的,即便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也不例外。同时,如果老师一味地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势必会给这些学生戴上“坏学生”的帽子,从而造成其他同学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不利。因此,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在对他们的违纪行为或错误实施批评时,应当给予适时适地的表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进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