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总结8篇

时间:2022-07-01 06:05: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总结

篇1

摘 要: 高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而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一直是高职发展的瓶颈。校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作者结合亲身体验,总结教师挂职的经验,并尝试提出进一步提高挂职成效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挂职培训 成效及对策

1.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部分“中师”升格成“大专”,“大专”升格成“本科”,同时,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虽然由“中师”升格成“大专”,坚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立足马鞍山、辐射长三角,实施教师教育和高职教育“一体两翼”并行的办学格局和“同城错位”的发展战略,但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尤其是职业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旅游与外语系主动和万豪酒店集团合作,依托万豪基金会“万礼豪程”教育合作项目,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酒店挂职锻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万礼豪程”是万豪家族基金会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慈善项目,该基金会为万礼豪程项目首期投入人民币4,050万元,旨在通过促进全球学术界和业界精英们紧密合作,协力提高中国服务业教育水平,让青年人在中国服务行业一展抱负。笔者很荣幸地参加了上海新发展亚太JW万豪酒店的寒假挂职,受益匪浅。

2.高职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成果

2.1挂职锻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目前,高职专业教师学历高,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企业锻炼机会和经验。新入职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直接走上讲台;在职教师因扩招后教学任务重等种种原因,大多没有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专业教师能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了解实际工作现实,学到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双师素质。以笔者在上海万豪酒店挂职为例,挂职培训的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组织者的精心筹划,使得教师置身于一个大型学习实验室,给予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既可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酒店顾客服务,又可以深入了解酒店的实际运营。在挂职锻炼期间,笔者进入人力资源部、酒店餐饮部(咖啡厅、中餐厅、宴会厅、清酒烧、大堂吧、牛扒馆)、厨房(冷房、总厨办公室、38楼厨房)、市场营销部(市场部、预订部、行政公寓、宴会销售、市场关系)、前厅(礼宾部、前台、客户服务、总机)、客房部(公共区域、客房、洗衣房、制服间、健身房)、财务部、保安部、工程部等部门,同部门的主管或领班一起工作,熟悉酒店的餐厅、大堂吧、酒廊运作,了解楼层、客房、公共区域、制服房、洗衣房、健身房的运作,熟悉前台、AYS、礼宾部、商务中心的运作,了解酒店各项制度的制定、员工管理的各种报表,参与对新员工的招聘、电话预约、面试等人事工作等,并积极与我系正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各部门操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以及部门之间如何沟通和协调;同时熟悉了核心服务岗位职责、服务技能及酒店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等。挂职培训不仅让专业教师学习了酒店的一线操作知识和技巧,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而且感受了万豪集团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对实习生的影响与改变。一个月虚心学习和认真工作,为今后教学和实践指导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利于学生对未来服务岗位职责、服务技能及基层管理理论有更直观的理解,以更好地贴近行业实际。

2.2挂职锻炼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教师到企业锻炼,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收集大量一线信息。教师可以主动联系企业管理者、员工并进行多方面的深入交流;可以借助人力资源部对毕业生、实习生进行跟踪调查,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毕业生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而相应调整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及课程结构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按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努力解决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笔者在挂职期间曾有幸参加酒店全英文的最高行政会议,回校后,通过亲身经历和学生分享了英语,尤其是流利的英语口语在五星级酒店的重要性;通过和德籍总经理进行早餐约谈,详细了解了企业高层对人才的期望;也曾在餐饮部邀请德籍总监录制对话视频,以丰富案例教学等。挂职锻炼在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教科研水平,教师回校后可结合专业特色,开发校本教材。例如,我系针对餐饮部教学编写的《酒店情景英语》校本教材已进入小范围试用阶段,后期将进行反馈、修改、定稿和全面使用;教师也可以积极和酒店合作,开展项目咨询和研究,申报产学融合、人才培养的相关教科研课题等。

2.3挂职锻炼有利于建立良好互动的校企联系

“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改革方向,挂职锻炼教师作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有利于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此外,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会给企业带来丰富的理论知识、规范的操作要求或未来的人才储备。比如,对于“万礼豪程”项目,这是双赢的,在挂职后的执教过程中,教师在潜意识里加入了万豪的特色,将万豪酒店集团的核心价值观、酒店服务精神和专业技巧深度融进教学,为万豪培养了潜在的忠诚员工。同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想法与企业交流,为企业的生产组织、业务管理和产品销售提出好的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如,笔者在挂职期间因所学专业为英语,所以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参加人力资源本部每周对员工的英语培训项目,通过精诚合作,共同培养酒店优秀员工。可见,挂职锻炼有利于建立校企联系,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扩大学校知名度。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我校在2016年10月成功主办了2016年安徽省旅游院校合作联盟第五届旅游论坛暨万豪酒店集团万礼豪程(华东)教学研讨会,来自全国49所高等院校、8家合作企业及安徽省旅游学会的领导、教师近200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这是专科院校第一次承k这样的大会,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本次会议是一场旅游、酒店研究及教育的盛宴,会上中外教育工作者共同分享教学方法及学术研究方向,积极探讨相关议题。会议内容丰富,对教师今后开展教学及研究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通过参加此次会议,我校不仅加强了与省内兄弟院校的交流与联系,同时为学院谋得了新的发展思路。旅游与外语系旅游英语和酒店管理专业将进一步拓展与万里豪程的合作项目,推动专业建设,切实做到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高职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探索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社会环境与人们观念等原因,又有校企合作与学校自身管理的问题。如,一些专业教师平时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到企业锻炼,而到了假期,往往要占用休息时间,导致教师积极性并不高。又如,目前职称评审注重的是学历、课题等硬性指标,而较少考虑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双师素质,这样的指挥棒使得教师不得不埋头研究、多发论文,还有其他种种原因导致挂职锻炼并不顺利。

3.1企业、学校、教师三方协同合作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涉及三方利益,应协同合作,以共赢为原则,形成企业与高职共同办学的良性机制。企业方面需考虑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对企业人才储备、技术创新等都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学校作为教师依托平台,应意识到教师挂职的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基地,是学生就业的重要去向,应对企业足够重视和尊重,积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应意识到赴企业挂职锻炼是一次宝贵的机遇,有划地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3.2做好挂职结束后交流、考核工作

挂职锻炼期满,教师应认真填写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考核表,由挂职单位考核,交院系备案。对考核不合格的,学院可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适当减少挂职锻炼所折合的工作量,减少下次培训的机会等,从而约束挂职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质量。除此以外,挂职教师还要根据在企业实践的经历,积极分享挂职成果和经验。为同行和学生做一次专题讲座;撰写一份针对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习实训等内容的专题报告;递交挂职锻炼个人总结。学校将组织“挂职教师经验交流会”,查看挂职教师的工作日志及工作过程中搜集的资料,以便资源共享,使教师共同成长。

3.3完善挂职锻炼的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专职教师赴企挂职锻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将挂职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时的参考条件,专业教师在申报职称的过程中,要求有半年的企业挂职锻炼,作为“双师”素质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与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对于挂职锻炼的教师要在年终考核时适当加分,在优秀教师评选、骨干教师推荐、专业技术带头人选拔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充分调动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三是保证挂职教师的待遇,给予一定的交通、午餐等补助和校内津贴,津贴发放按照考核的百分比发放,对于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对于赴企锻炼的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通过每一阶段的学习锻炼,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达到考核标准。

4.结语

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一支专业理论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外出赴企业挂职培训在提高专业教师业务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双师”素质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教师赴企挂职锻炼的研究,仍以实践层面较多,还需不断探索研究,以期努力提高高职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

[2]李春燕.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3]赵新峰.协同育人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篇2

摘要:高职院校的第一资源是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成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就高职院校教师企业挂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展开了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挂职锻炼;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了一大批博士和硕士,这些年轻教师学历高,专业理论功底强,但他们大部分没有工作经历,社会阅历较浅,在教学科研方面基本积累不多,在专业实践方面也缺乏经验。因此,容易出现从理论到理论,授课内容空洞抽象等问题。即使是在学校工作多年的具有一定职称的教师,也大多缺乏社会生产实践经验.特别是一些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专任教师,也普遍存在专业实践技能薄弱、知识和技术能力相脱节的问题。教师自身动手实践能力的严重不足造成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实验实训教学很难有效地开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因此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成为高职院校管理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日益受到重视。

一、高职教师企业挂职锻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教师企业挂职组织不力

目前,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由学校出面组织的较少,主要由教师个人联系挂职企业后,再向学校申请,学校审查同意后报市教育局批准,在这种情况下,挂职锻炼的范围和目的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年轻教师由于从学校毕业时间不长,社会关系不多,可供选择的企业有时难以达到预想的要求。

2、对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高职学院对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时疏于组织管理,虽然学校和教师所在的部门也对挂职锻炼提出了要求,但要求笼统含糊,不能有针对性的的做出计划和安排。在很多时候挂职锻炼变成了教师的个人行为,如由教师自己去寻找挂职单位,自己决定挂职的岗位,挂职期间工作和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缺乏有效的组织、监控和指导,影响了挂职锻炼的效果。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培养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谁都知道非常重要、非常必要。可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激励的政策和机制,不少学校并没有像对待提高教师学历那样,从政治上、待遇上制定得力的政策、引导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得专业教师只关注自身学历的提高和职称的提升,而不太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教师参加培训反而少拿不少奖金,去企业有酬劳的顶岗还须向学校交费用,教师参加实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只是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并没有纳入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学习规划。二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费用较高,目前高校普遍在建新校区,资金缺口本来就大,难以承受高昂的培训费用。

4、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

目前,教师到企业锻炼,首先要填写申请表(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锻炼时间安排,实践目的、拟去实践锻炼的单位及要实践的工作项目),向学校申请,挂职锻炼期间,要填写学院教师企业锻炼考核表(主要内容包括:锻炼时间,锻炼的单位、部门及负责人姓名和联系方式,教师企业锻炼总结)和学院教师企业锻炼日志(主要内容包括:具体工作时间,例行工作记录其他事务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检查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程序和检查考核,即使有也是走形式,因此,挂职锻炼效果受到很大影响。由于缺乏严格的考核,许多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完全是走过场,甚至有人开虚假证明。被动的去挂职锻炼,不能将其与自身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不能主动的利用挂职单位的条件和资源培养和锻炼自己,名义上参与过挂职锻炼,实际上却无任何收获。

二、改革高职院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几点建议

1、要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建立由分管教学院领导、组织人事部门、宣传部门、教务处、教学院系部、科研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学校中层领导会议、专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宣传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学校组织部、人事处和教务处应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筹管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开展,随时接收挂职工作的反馈信息,协调教师在挂职过程中出现的教学、科研、挂职之间的矛盾,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在挂职教师的选拔方面,既要突出专业要求,又要选择创新意识强、能独当一面、有协作精神的人进入挂职团队。

2、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对于教师与挂职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挂职教师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所开展的前期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可申报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学校给予优先支持,对校企挂职工作中成果显著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学校应给予挂职教师一定的补助,帮助解决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并根据挂职教师在挂职企业工作量和贡献大小支付报酬,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障教师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

3、挂职教师要积极转换角色

挂职锻炼教师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珍惜机遇、积极开展实践。高校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挂职教师在企业工作的表现、作风和业绩不仅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所在高校对外良好形象的展现。挂职教师不但要工作积极、扎实肯干、勇于创新,而且还应当保质保量地完成挂职任务。另外,由于目前实行挂职锻炼时间相对较短,这使得个别挂职教师容易滋生临时思想,工作中便有了短期行为。因此,挂职教师应深刻认识挂职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应当珍惜机遇,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4、要加强对企业挂职锻炼的考核

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形式主义。对于挂职锻炼,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就是搞形式、走过场,领导不会很重视,个人也没必要太认真,如果这样,那么挂职锻炼将毫意义。因此,要想挂职锻炼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必须真心真意、全心全意,克服过客思想,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行动上转换角色,真正融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从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自觉接受监督,坚决服从企业的管理。在具体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服从安排,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5、要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

学校应该通过教代会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各项规章制度,将这项工作纳入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先进评比、专业带头人选拔、出国培训与教学骨干推荐的重要参考条件。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应与学院人才培养机制、教学科研奖励机制、职称晋升定岗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有机融合。应将教师挂职锻炼纳入学院人才培养计划,对于成效优异者,应给予相应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并作为职称晋升、岗位晋级、干部选任的优先考虑条件之一。只有切实将挂职锻炼与人才评定、人才重用有机融合,挂职锻炼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及成效才能得以显现。

总之,高职院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才能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好。

参考文献

篇3

一民办高职教师挂职的意义

对于民办高职院校而言,生源是学校生存的关键,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优秀的教师队伍、合理教材设置和密切校企关系和良好的就业率,都是学校获得竞争力的重要砝码,而教师挂职锻炼对民办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可以实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的最优化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聘用的是本科或者其他学历毕业的学生,这些青年教师又具有理论知识充足而缺乏实际职业实践的特点,而职业学校的课程更多是需要对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培训,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操作要求,而这部分年轻教师很多并没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历,所以在实践教学上缺乏认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深度,在实践教学中指导不力。再者,现代科技在飞速发展,各方面的知识技术更新很快,要将这些知识及时地反映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通过亲身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教师挂职可以达成这一目标,实现民办高职教师队伍结构的最优化。

2挂职锻炼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是面向就业的培训,要想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就业时更具有竞争力,就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并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和培养目标。挂职锻炼就是了解企业发展动向的最好途径,通过教师与企业的实际接触,对学校的培养和教学目标作出有建设性改变。

3挂职锻炼可以加强校企间的联系,提升学校的竞争能力

挂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将学校和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站在民办学校的角度,教师通过在企业的锻炼,提升了个人素质,为学校培养了教学中的栋梁,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于企业来说,挂职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不但会对职工的学习意识有带动力量,还能通过理论知识对实际生产进行指导,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说,教师挂职有利于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可以使学校和企业来获得双赢,同时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加强学校的竞争能力。

二民办高职教师挂职的形式

教师挂职锻炼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但是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根据目前的实行情况,挂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挂职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学校的优秀教师而言,企业为他们安排一个可以独立工作的职位,期限一般在6个月左右。在企业,教师有具体负责的工作,同时利用自己拥有的理论知识参与一些科学技术研究,还负责向企业职工进行知识培训。在将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同时也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使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回校后,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会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作用,使学校的教育与企业需要同步。

2兼职式

就是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在企业挂职,这种职位不具备工作独立性,教师只是与其他企业员工共同担负某种工作,是助手的性质。通过观察和学习共同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对专业工作了解并掌握,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知识技能与教学结合起来,应用在日后的教学中。

3短期培训式

派教师驻到企业一段时间,长则几个月,短则几个星期,通过具体工作实践,掌握工作的内容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并对行业的新兴技术和观念予以吸纳。这是可以快速见效的方式,有利于实践技能的掌握,对教学帮助很大。

三民办高职教师挂职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理念和管理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

很多民办学校对教师挂职的意义认识不够,并没有建立相应的选派制度,也没有一定的规划,挂职教师的派遣往往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有的只是为了应付“面向市场办学,走校企合作之路”的思想号召、应付检查或者满足数量的需要,或者是为了达到职称评选的目的。学校与企业间也没有一定的合作机制,缺乏沟通,在教师职位安排并不恰当,使挂职锻炼收不到实际的效果。同时学校对挂职教师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挂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完全激发。

2挂职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没有正确定位

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教师对挂职锻炼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充分投入到企业工作中去,一直把自己放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或者将挂职作为晋升的资本。再者由于暂时脱离了本单位,学校没有建立跟踪管理制度,挂职单位又不方便多管,教师就自由散漫,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导致了挂职锻炼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3挂职单位的使用度不够,教师并没有真正融入企业

企业面对挂职教师,往往不能像在职员工一样使用,这是由多方面原因组成的,一是对挂职教师的实际专长不了解,不知道怎样的职位合适;二是并没有将挂职教师看做是自己企业的一员,只是当做一个参观的客人,在安排工作时只是给挂个闲职,并没有实际的工作任务;再有就是觉得教师在企业只待那么一段时间,再加上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没有具体的岗位可安排,只是参与一下辅、临时性的工作,这让教师并没有真正融入企业。

4挂职教师可持续性不够

民办院校由于师资力量或教育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只是在假期才开展挂职锻炼活动,很多教师刚刚熟悉角色,及不得不因为开学后繁重的课业结束锻炼,如何形成长效的挂职机制是挂职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挂职的管理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民办高职教师挂职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对挂职教师的管理予以重视,通过在教师选派、企业合作、跟踪管理以及考核激励几个方面制度的完善,形成学校、企业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才能使这项工作的实效性得到落实。

1挂职教师选择机制———按需培养、择优评定模式

教师挂职锻炼活动中,要进行合理的规划。第一,要改变过去那种盲目的挂职方式,而是根据学校培养教师队伍的方向,为了弥补或者提升学校在某些教学方面的不足,而进行的有规划的挂职培养。第二,在确定了挂职锻炼的方向后,根据培养的目的或者教师的需要选择企业和岗位,尽可能选择规模大的优秀企业,以利于教师挂职锻炼取得最佳的效果。第三,对教师的选派要改变过去那种点名式或者轮流式的人员选派方式,建立一定的评选机制,选择一些个人素质高、综合能力强、适合挂职目标的教师进行培养,确保挂职教师能够与企业所安排的工作相匹配。第四,可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种挂职模式,在企业从事技能、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实践锻炼。

2建立长效机制———跟踪管理模式

学校要对教师挂职的情况建立长期的管理制度,将重点放在对挂职锻炼期间的管理。除了制订一定的规章条例保证挂职锻炼的实施之外,还要建立跟踪调查机制,可以采取定期会抽查的形式,到企业来了解挂职教师在企业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防止挂职教师人浮于事,不专心投入工作或者企业疏于监管等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对挂职教师的合理要求向企业提出要求或建议,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3学校和企业间密切联合———校企联管模式

学校和企业间要建立一种密切的合作机制,通过双方的交流沟通,在教师挂职的责任、义务以及相关的管理方面达成一致,在保证挂职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还要制定详细的措施,预防和解决挂职教师“两不管”现象的发生。在企业挂职结束后,学校会同挂职企业一起对教师挂职的情况加以总结,并根据其在企业的表现情况打分,这些都将纳入综合考评记录。学校要将挂职锻炼当作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形成常态化、持续化,建立长效机制,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第一,企业要积极欢迎教师挂职的到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企业强大的法宝,到企业挂职的教师一般都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再加上良好的个人素质,他们的到来会带动企业的文化学习氛围,有利于本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时在用知识指导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做出贡献,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企业要真诚的为教师提供合适的挂职岗位。企业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并结合老师和自身企业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对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加以明确,让教师真正参与的企业的生产中去,确实起到实践锻炼的效果。第三,企业要严格管理挂职教师。企业要按照相关的协议,对挂职教师要象对待本企业员工一样严格管理,并将教师的工作表现及时反馈到学校,施行校企联合监管。

4建立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考核激励模式

民办院校要激发挂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除了学校和教师对这项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外,学校还要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制订出系统的考核标准,对教师在企业的行为进行量化,如支持率、投诉率、认同率以及企业的满意度等都可以纳入考核的范围,这些考核指标要与激励机制挂钩,通过给予一定的经济鼓励,或者作为教师未来发展的参考条件,来规范和激励挂职教师的工作,使教师不但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挂职锻炼活动,还能在赴职期间尽心尽力,真正起到实践锻炼的效果,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菁.挂职锻炼是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1(5).

[2]段海滨,等.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探析与实践[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3).

篇4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双师素质双师结构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强调,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创建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批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不尽合理,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素质教师质量不高,数量不足

1.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大多会计类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验,特别是高学历新教师的引进,多是应届毕业生,使专业师资队伍逐渐趋向学历化,年轻化。虽然各高职院校通过各种方式安排部分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联合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与研究等活动,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参与面不广,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大部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总体水平仍然提高不快,实践能力仍很欠缺。

2.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高职院校专业发展较快,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师生比拉大,同时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加大,大部分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到企业去挂职调研,企业一线的实务更新很难及时带到实践教学中,人才培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兼职教师偏少

专兼结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近几年,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的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实践专家,由于机制、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聘用兼职教师人数不足,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通过有计划的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派出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行业兼职教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鼓励青年教师进修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脊梁、专兼结合为重点”专业理论功底厚、实践应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双师”素质良好、“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

(一)专业带头人建设及培养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及专业师资队伍的“领头羊”,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人才,是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专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定期选派专业带头人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学习培训,到国家级示范校参观考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到企业、行业一线财会部门挂职锻炼等方式使其成为职业教育理念先进,行业企业经验丰富,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较强,在省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会计类专业师资队伍的领军人物,使专业带头人真正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的开拓者。

(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

培养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从现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中选拔教育理念先进、创新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教学与教研能力、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培养成为骨干教师。通过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学习培训、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会议,到企业行业一线兼职锻炼,使其成为教学、科研能力出色,业务精良,品德高尚的会计类专业教师团队的中坚力量,使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脊梁。

(三)“具有会计师”素质教师的建设及培养

“双师”素质培养即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使其了解本专业在企业中的需求动向,不断掌握本专业岗位能力的发展变化,以适应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1.鼓励专业教师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考取相应的行业特许资格,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一是对技术能力掌握情况的一次检验;二是为日后指导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打下基础。对取得专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教师予以奖励,并将此项列为职称晋升的考核项目,利用这种方法鞭策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2.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顶岗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特别对新教师,由学院提供挂职锻炼企业,由学校和人事部门共同提出新教师挂职岗位能力及阶段性实践成果,由人事部门跟踪挂职学习情况,随时检查到岗情况,定期走访新教师挂职锻炼企业,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实践岗位主管了解新教师挂职学习情况,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实践岗位主管给出评价意见,将此作为新教师转正,入编及确定岗位的重要依据。

3.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兼职。经学院批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所需的时间,为了更有效地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其所创造经济效益的多少由学院进行表彰,并将此项列为职称晋升的考核项目。

4.校企联合进行项目或产品技术开发,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5.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为企业提供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技术讲解。

通过上述方式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使其“既能教,又能做”,成为“双师”素质教师。

(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

专兼结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积极聘请一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精通实践操作技术,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懂技术,掌握专业前沿发展动态,了解本专业岗位及岗位群对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这些能力是现有专业教师所欠缺的,所以必须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使专兼结合的比例达到11。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院的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高职院校一定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紧迫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及培养中的突出问题,提高认识,使会计类专业努力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脊梁、‘双师’素质为重点”的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篇5

一、背景介绍

笔者任职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商务英语课程,因学校要求专任教师每五年需在专业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六个月,笔者于2011年上半年来到中国国际美博会的主办方实习,以补充商务英语会展方向的一线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二、企业概况

中国国际美博会(原广东国际美博会)是由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主办,创办于1989年,1996年以来每年举办两届,至今已成功举办44届。展览规模雄踞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设有12大专业展馆,全面涵盖美容行业各范畴。展会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部分省份以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近几届中国国际美博会每届到会采购和观摩的专业人士都超过40万人次。

三、挂职锻炼工作项目

笔者全程经历了第34、35届美博会的筹备、举办和总结等环节,任职于市场部,担任海外专员,承担的工作主要为涉外推广、特备节目筹备、涉外资料优化、市场调研、现场统筹管理等。具体项目如下:1.Specialevents特备节目2.Pressrelease&E-blast英文新闻稿及英文简讯3.FairDirectory&ShowPreview会刊及展前预览4.Overseainvitation海外买家/展商邀请5.Overseaunitsinvitation海外机构邀请6.Visitorsurvey买家问卷调查7.Exhibitorlist展商名录8.Exhibitormanual展商手册9.Internship学生实习在工作过程中,笔者接触到规范的展会操作流程,也对展会的销售、统筹和市场各项工作有了较好了解,意识到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掌握了展会知识、行业需要的能力素养、规范的管理运营模式。在涉外展会行业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时刻在思考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

四、促成校企合作

在实习过程中,笔者得到学院领导的支持,成功促成了主办方和学院的合作,有机会和学生一起实习。在和学生一起实习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在工作中的欠缺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入和补充的内容。在第34届美博会期间,共有学生107人次参与了展会现场的实习,负责场外指引和问卷调查。在35届美博会中,有15名学生在暑假期间在主办方单位担任展会助理工作,并于展会现场于销售办公室、媒体办公室、办证中心等处工作,同期另有学生95人次参与现场实习工作,工作内容和34届相同。2011年至今,我院已成功与中国国际美博会合作五年共9届展会,每年为商务英语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涉外展会实践机会,实习岗位也不但扩充和完善,现有岗位为:展位翻译、咨询接待、媒体助理、市场助理、销售助理、办证登记、门禁管理、人员管理、礼仪接待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岗位上运用课堂所学的商务和英语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五、反思与建议

在对学生的培训和现场指导中,大部分学生不畏艰苦,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认认真真完成工作,笔者十分欣慰,但也看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比如纪律性不强,不够灵活等。通过与学生一起在企业长时间锻炼,并以企业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换位思考让笔者受益匪浅。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工作态度学生社会经验少,对家庭和学校往往依赖较大,涉外展会实习工作强度大,且需要接触成千上万的展商和观众,学生容易产生不适应,因而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在常规授课时应帮助学生端正工作态度,摆正心态和位置,方能在心理上做好准备。2.严谨的工作流程在毕业之前,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集中在家庭和校园,两者都相对轻松和自由,但国际化展会中都采用十分严谨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节奏紧、效率高,学生在短时间内转移环境同样会产生不适应,跟不上或理解错误,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校内实训课程必须引入与企业一致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让学生意识到严谨的重要性,并提前熟悉工作流程。3.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社会能力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时俱进,更新速度快,学校所提供的知识体系更新有时存在滞后,必须及时关注行业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企业要求的社会能力较高,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支持学生社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提升社会能力的机会。

六、总结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重构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设置及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着力在教材的建设、课程的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双师队伍的培养等多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重构专业建设,按照企业所需岗位的真实工作过程及其任职的要求,构建高职院校改革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同时,着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真正使校企双方的合作全面接轨。比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原有的校办企业、校企股份合作等成功模式,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从而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共场地,教师与师傅同一人,学习与生产相结合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努力构建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课设置及教学模式新体系。

二、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探索把合作企业的企业愿景、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双方应该本着利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将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及其素质培养目标要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深入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中,为企业培养满意的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不仅可以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成本,更能让院校毕业生能够迅速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生活中。

三、青年教师入企挂职锻炼

高职院校要建立和逐步实现院校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而青年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经验。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让年轻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再加上高职学生公共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耐性,但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教学生喜欢并且乐于接受的以及走上将来就业岗位相关的知识。以此相配合,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教师个人意愿,合理安排相关职位,以提高挂职锻炼的效率。同时,由该委员会还可作为教师实践保障工作的重要部门,应负责挂职教师的津贴补助、上岗职务、实践内容、锻炼时间、人身安全等相关事宜。

四、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适应配合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要改变以往高校教师在进行年终考核或职称评定时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考评体系,特别是要将挂职锻炼经历作为考核标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性将实践能力纳入考核体系;在制定新评价机制时,必须要让企业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中来;最终达到所制定的课程评价标准与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生毕业后符合企业需求,从而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目的。

高职院校要鼓励青年教师教师申报与企业实际需要相关的课题,积极参与科研成果向企业实际需要转化,要将青年教师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所取得的教学、科研创新成果量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而且应该逐步提高其在评价体系中占有的比重,最终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五、探索引入兼职教师

高职院校还应积极探索出台兼职教师引入机制,积极引入所合作企业(或某一领域)的专家、工程师、技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有用性和紧跟市场性。同时要适当给予他们适当的课酬。这样教师和学生不仅能够紧跟企业岗位一线的具体流程,而且能够真正的学习、提升应用型技能,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

六、创建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实习管理委员会

一方面,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可以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委员”,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这一机构可以弥补在没有制度和法律来制约双方的合作行为情况下的任何一方消极行为。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会出现青年教师挂职锻炼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也可能出现学校利益和企业利益不相一致的情况,此时校企合作委员会这一议事机构的作用和地位就得以凸显。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创建成立由实习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企业代表和院校代表组成的“实习管理委员会”。由学生(和/或学生家长)、学校、企业等三方签署合作培养协议,并在委员会备案。当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或学生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实习管理委员会可以充当协调并仲裁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矛盾的角色,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高职院校应强化学校专业建设、青年教师培训及兼职教师引入、考评体系以及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实习管理委员会方面的探索,勇于形成应用型研究成果的形式,最终形成校企合作的经典理论。校企合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工程,在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不断的对校企合作成熟做法和遇到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总结合作经验与教训,逐步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职教论坛,2003(14):30-31.

[2]陈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困境与对策探讨.西南大学,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年第S1期,社会科学II辑.

篇7

关键词:师资 建设 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34-01

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与水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使教师在业务能力上由单一型向全能型发展。为了保障学校全能型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应把教师应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教师的待遇,创造培训、继续教育机会,改善教学、科研条件,评优及奖励等政策上向教师倾斜,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1 当前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随着教育大众化和职业学校院校的普遍扩招,职业学校院校的教师数量相对不足,生师比偏高,造成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重点教学岗位教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2)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反映在毕业生的就业上,因其职业能力的差距却无法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因此,建设一支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成为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2 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保障研究

2.1 依托实习基地挂职锻炼

虽然学校面对学生多、专业教师缺乏、教学任务重的困难,但坚持每年轮流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的实习单位接受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管理知识,学习专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学校就业处负责给每位挂职锻炼的专业教师聘请一位企业师傅。

2.2 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健全考核机制,严格执行教师奖惩制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逐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教学、科研环境,使广大教师安心工作,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教师晋升职务服务年限等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打破论资排辈,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积极推荐培养骨干教师,通过科研、教研立项,优先外出学习等措施使学科带头人尽快成长。

2.3 建立完善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

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体系,通过派出学习,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及教学改革最前沿的思想与方法,认真总结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借鉴成功的作法和经验。通过广播电大、网上大学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提供进修机会,教师进修的国际化也是各国共同的趋势,有机会要派教师到国外进修,为在职教师的再培训提供了保障措施。一方面对现有专业教师坚持继续教育制度,同时帮助教师建立清晰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4 实施“专家型”教师培养工程

学校在具有高技能、高学历以及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中评选“专家型”教师,确定“专家型”专业教师的考核奖励办法,提高“专家型”教师的津贴,并确定“专家型”专业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让这些教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培养青年教师、进行师资培训、专业建设的工作上,学校还为他们创造进一步提高、发展的机会,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职教的省级名师或专业学科带头人。选拔“专家型”教师承担一定量的科研任务,常年保持负责一个市教科规划课题研究、提供机会每年有二次以上参加市级以上教科研活动的机会,积极为有建树、取得成就的“专家型”教师提供做专题报告、个人成果展示的机会,努力培养“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使之成长为市及以上教学能手、教学明星。

2.5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学校工作实际。同时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要求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实训教学任务,提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由专业教师一人双肩挑。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或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和实训、生产的需要。出台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引进高素质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实现多渠道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来源问题。积极引进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作为必要的补充。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咨询,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兼职教师网。通过这些教师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并在和学校其他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起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促进了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通过稳定、培养、激励等措施,力争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保障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书华.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大舞台,2011(12):288-289.

篇8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第四部分第十六条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为落实国发[2005]35号文件,2006年教育部发表了指导性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中第二部分第五条提出“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兼课,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第三部分第十七条要求“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2016年5月11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公布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第四条明确提出“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十年里,国家连续出台文件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充分说明了国家对这一教育环节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仍没有形成长效的机制。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研究现状评述

继2005年、2006年、2007年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文件要求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之后,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相继展开。

一方面,部分学者针对实践对所在职校教师到企业挂职的实践探索和经验进行了研究。如黄特(2005)撰写了《职校教师到企业挂职的实践与探索》、刘扬林(2005)《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浅探》、段海滨,钟玲,李斌,陈宗基(2007)《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探析与实践》、顾云华,姚志平,吴国庆(2007)《大学教师到企业挂职的实践与探索》、周江林,李莉(2009)《旅游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之思考―――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董燕,胡俊(2010)《“双师型”背景下旅游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意义》、孙清立,吴翠玲(2010)《关于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探讨》等。

另一方面,部分学者基于实践探讨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必要性、实施途径或组织管理。如许琰(2007)《浅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教师下企业难的瓶颈》、郑春贤(2008)《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郎静(2009)《构建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良性机制》、黎凤环(2009)《校企合作、共同管理,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实效》、史方平(2010)《企业锻炼:加强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岳云霞(2010)《浅谈高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黄宏伟(2010)《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刘红委(2010)《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杨卉(2010)《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模式的探讨》、王升平(2011)《高职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探究》、叶彩华,朱文炎(2011)《高职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反思与方法探讨》、汪飞燕(201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之教师挂职锻炼模式与方法探讨》、张琰,马必学(2012)《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潘春胜,刘聃(2012)《高校教师企业挂职质量监控体系探究》、孙社文(2012)《“固定蹲点式”教师实践锻炼柔性机制探讨》等。

这众多的文章多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研究,既使有那么一些学者是从院校实践角度作出的研究也不例外。在这么多的文章中只有那么寥寥几篇,是旅游专业教师下企业实习的实习报告。旅游行业是一个变化性、服务性、个性化强的行业,我们要培养出紧跟时代脚步、具有及时应变突发事件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求专业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到企业实践,掌握一手信息。因此研究旅游专业教师下企业实习的现状、分析原因并寻找有效的途径对于我们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于西方成熟的职教师资的培养方式做过一些研究,并对比我国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可借鉴之处。如周凤华(2005)介绍了亚洲三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孙道远、苏春辉等(2008)分别介绍了日本、德国、美国、乌克兰、丹麦等国家的职教教师资格的要求;徐英俊(2010)对发达国家在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方面的特点进行总结和研究;高松(2011)等学者重点研究了德国“双元制”下的职教师资企业实习的模式和要求;景宏华(2004)、廖波光(2011)等学者分析澳大利亚的职教师资体系特点并总结了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姚琳(2007)、黄郑(2009)等学者对日本的师资培养来源、课程模式、任职要求等方面与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做了比较,提出我国要加强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这些成熟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确有借鉴意义,但具体到旅游行业国外又有些什么经验可以学习呢?这是我们可以继续探讨的。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

一年多来,本课题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网络交流和面对面交谈等多种方式对多区域多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师进行了调查,最终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做出了结论。

(一)在职专业教师通常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高等学府,低学历是本科,更多的是硕士研究生学历,甚至是博士研究生,他们大多是出校园入校园。据调查,这些专业教师只在自己在校学习期间有过企业实习或实训锻炼,进入教学岗位之后多是在教学中把多年前的从业经验传递给学生,而这些经验有些是脱离目前实际发展需要的。

(二)专业教师课业负担繁重,缺乏企业实践的时间

多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属于小专业,每届学生大概三四个班级,甚至一两个班级,这就决定学校师资的匮乏。但是班级再少,一个专业的系统课程是不能少的,于是一位专业教师担任了N门课程的教学。自然教师的课业负担会很重,难以抽出时间进行企业实践。

(三)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阶段缺乏待遇上的保障

高职院校本身虽然支持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实践教师的待遇上难以与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平衡。而高职院校教师的工资本来就低,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这些专业教师自然不愿去企业实践。

(四)高职院校的职称评聘制度对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有力的支持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衡量教师晋升职称的主要标准是科研成果和的数量,这种导向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注重科研轻视实践,这与“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不相一致的。特别是对于快速发展的旅游专业,教师无法参与企业一线实践就没有机会将最新行业动态、行业标准和服务技能传递给学生,何谈高职教育与行业的无缝化对接。《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中提到“建立健全教师企业实践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但仅仅是停留在工资福利待遇、培训费、差旅费及相关费用的支付,并没有涉及到根本性的职称评定问题。

(五)企业接纳旅游专业教师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没有和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企业缺乏对于本院校及专业教师的认可;院校聘任的兼职教师多数流于形式,企业无法感受理论知识可以给它们带来的效益;企业能够给于专业教师的实践项目较少、形式有限,也不能真正吸引教师到企业去实践。

这种现象就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不符合市场需求、教学课改滞缓、学生的专业技能落后等问题的出现。

三、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的研究

通过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现状的分析,本课题小组尝试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完善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些或许有效的措施。

(一)完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准入制度

发达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在准入方面尽管有不同的标准,但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在德国,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应聘的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大学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其次学校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接受过正规职业学校教育,且具有两年以上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还需要经受过师范学校的培训并合格;美国的社区学院要求高职教师首先要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其次必须具有一年以上的本专业工作经历或具有5年以上的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实际经验;澳大利亚的高职教师应具有所教授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还须拥有至少3~5年的相关行业企业一线实践经验,此外,高职院校还会聘任大量的企业单位优秀人才进行教学。

借鉴这些成功的高职教育的相关经验,我们也应该考虑把应聘者的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高职教师入职的重要条件,优先录用那些既有专业教育背景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如果要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规定新入职的教师必须到本专业的企业一线岗位进行为期6个月到1年的顶岗实践,经考核和试讲合格后才能承担专业教学任务。

(二)建立健全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实践

首先学院应该制定并严格执行高职教师须定期进行企业实践的制度,对于无正当理由不能按制度去企业实践的教师给予减少专业课课时或暂时不能从事专业教学的惩罚,激励专业教师定期去企业实践,获取最新实践经验和行业发展信息。其次要制定和完善教师顶岗实践考核制度,对于实践期间的工作量和实践成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性补贴,解除顶岗实践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也应当从政策上鼓励专业教师成为相关专业协会的会员,参加相关行业协会所举办的活动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专业教师有机会学到专业新知识、新技能,接受新信息。

(三)改革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评审向进行过企业实践的教师倾斜

在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量化指标中,学院可以适当减少对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数量的考评,而将教师的企业实践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将实践教学能力(企业实践经历、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本人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情况)列入评审量化指标,更好的激励高职教师自觉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对于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或实践考核不合格的专业教师要暂缓职称评定。

(五)密切校企合作,为专业教师的顶岗实践提供场地和机会

在高职教育较发达的国家,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国家也会给为教育服务的企业减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提高校企合作的几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和专业教师通过参加频繁的行业协会活动与企业建立相互服务性关系,可以利用联合申报实践性课题的方式深入企业实践,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的方式深入企业实践,可以通过为企业建设和完善企业文化的方式深入企业实践,从而实现院校和企业双赢。当然院校也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既可以充实实践师资队伍,又可以为企业做形象宣传,使其培养适合自己需要的员工。

四、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