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17:56: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化工企业年底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志们:
刚才,××同志宣读了《××的通知》,X局长、X厅长分别就加强化工企业“打非治违”、转型升级,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了部署,要求明确,任务具体,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感紧迫感
化工产业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不断带动和促进着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化工大省,多种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其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二十四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是我国重要化工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大系列”为主体,石油加工、化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六大板块”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2014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XX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万亿元、利税XX亿元、利润XX亿元,各项指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和全国化工行业的比重均在五分之一左右,化工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化工产业中有很多属于易燃易爆易中毒和危险源众多的高危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能相对过剩矛盾逐步显现,转型升级压力较大。特别近两年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我省炼油产能利用率不足XX%、轮胎约XX%、烧碱约XX%。部分行业企业开工率普遍较低,多数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行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我省化工行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原创性的技术、产品较少,对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仍以中低端、大宗基础品种为主,高端产品短缺,并且产品雷同、工艺雷同等同质化现象严重。三是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我省化工园区布局分散,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偏低、特色不突出,园区化发展水平与化工大省的地位不相称。还有大批化工企业分散在城区和居民区,自身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冲突。四是资源、能源、安全、环保等约束日益强化,行业发展环境趋紧。我国原油、天然气、钾资源、天然橡胶等大宗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已成为制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石油化工、化肥、盐化工、橡胶加工等资源、能源型产业比重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受资源、能源等瓶颈约束尤为突出。另外,由于公众对环保和安全意识的增强,特别是近几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让人谈“化”色变,严重影响了产业形象。今年以来,我省危险化学品发生多起较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一定程度人员伤亡,给我省带来了重大负面影响。到了必须痛下决心进行整治的时候了,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十分必要和迫切。
因此,省政府出台《关于XX意见》,确定用三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化工企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持续推动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我省化工产业发展水平。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化工行业“打非治违”和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坚决打好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和主动仗。
二、明确整治重点,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意见》中提出了七项重点整治任务,用三年左右时间,共分四个阶段实施。如何落实好这七项重点整治任务,需要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要把各项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位,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和具体人员,确保转型升级任务全面顺利完成。我就做好几项重点工作再强调一下:
(一)搞好排查摸底,迅速启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一是这项工作要求我们对化工企业底数要清,到底全省、每个市、每个县(市、区)有多少家化工企业,化工生产企业的基本现状是个什么样子。
化工产业行业分类多,生产制造就有XX多个行业小类;全球产品种类有XX万X千多种,我省有上万种,危化品有XX个品名,××有XX个;企业数量庞大,化工生产数省统计局仅有规模以上的,据工商登记的化工生产企业有XX万多家。底数情况很难说清,为此,根据XX的省长要求,XX月2日省经信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下文,摸底化工生产企业、化工园区(集中区)以及需要搬迁企业和村居的情况。目前大部分数据情况还没有报上来。各市初步摸底全省化工生产企业就超过XX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XX多家。还需要进一步扎实工作,尽快摸清底数。只有底数清楚了,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和支撑。化工行业生产工艺复杂、专业性强,排查摸底这项工作需要基层做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希望各市、县(市、区)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尽快落实到位,全面查清现有化工企业的现状和问题。希望各市汇总排查摸底情况,做到“一县一册”,经各市政府负责同志审核签字后,争取在12月底前把摸底的化工企业情况上报省化工转型办。
二是各市、县(市、区)在排查摸底化工企业底数的同时,就要快速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顿集中行动,从产业政策、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以及技术条件、人员资质、选址定点、土地利用、质量效益、工商登记、项目审批等方面,对辖区内化工企业逐一排查摸底,做到不留盲区、不漏一企,对非法化工企业和违规化工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治,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对非法设立、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全生产条件、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的化工企业,依法坚决予以关闭。
该停产整顿的立即停产整顿,该补办手续的抓紧补办手续。各市、县(市、区)都要力争在春节前从速消除一批安全隐患。
三是各市、县(市、区)要结合排查摸底和“打非治违”专项治理,要制定各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落实方案。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推进,省有关部门,针对制约化工领域的突出问题和关键因素,制定出本部门和本系统的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各阶段各有重点侧重,要压茬进行,交叉开展,时间进度服从质量效果。“打非治违”、隐患整改要贯穿全过程。“打非治违”要与全省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措施,依法查处,尽快见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调度情况,及时向省化工转型办报送“打非治违”行动开展情况。各市于20XX年1月底前上报制定的具体落实方案,6月底前上报“打非治违”情况。
(二)把好项目入口,从源头控制,逐步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转变过去发展经济的一些老思维,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要把经济发展理念转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履职尽责切实把好审批关口,从源头控制新增高风险化工项目。一方面切实把好审批关口,从源头上把控好新增高风险化工项目。严格危险化学品项目准入门槛,从严审查新上项目的条件和手续,严禁投资新上淘汰类、限制类化工项目,严格限制××剧毒化学品项目,从源头上杜绝工艺装备落后、安全环保隐患大、产品档次低的化工项目。另一方面鼓励发展产品档次高、工艺技术装备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工项目,鼓励发展为我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与原材料支撑的化工新材料项目,提高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比,以高水平的新增产能带动整体发展层次提升。
(三)
认真开展评级评价,探索建立优胜劣汰长效机制
根据X副省长的要求,借鉴东营市对化工企业开展安全、环保评级和综合评价的先行先试经验,省安监局、省环保厅和省节能办分别制定了全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评级标准以及产业政策、土地使用、产品质量、社会贡献、发展潜力等五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对所有化工企业进行评级评价(简称“三评级一评价”)。这些指标是安全、环保和节能等部门根据各自领域工作中的一些经验积累,设定了一些较先进、较高水平的指标或某些最低限值要求的指标,这些指标实际就是对化工企业进行全身体检的一把标尺,形象点说就像我们体检的各种正常指标数值,目的就是通过对化工企业参照这些指标逐一进行检查诊断,为每个企业的健康打分,评出“优”“中”“差”三个等次。通过评级评价实施三个“一批”,即“优”的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中”的企业规范提升一批,制定整改方案限期完善提升;“差”的企业关闭淘汰一批,先进行整改,经整改后仍未达到法定条件的,依法予以关停淘汰。企业要主动对照这些指标自查,与先进水平对标找差距,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提升。当然这项工作也算一项创新的举措,化工行业先行试点,效果如何还要在实践过程中检验,也可以不断进行完善,效果好的话,也可以在其他行业推广。同时,在评级评价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完善化工企业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台账,依法规范监管。
评级评价这项工作应该说任务是相当繁重的,要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X左右家企业的评级评价,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此,应在排查摸底和“打非治违”的基础上,先扫清一批非法企业,在企业自评的基础上,各市县要鼓励、督促自评不达标的低端企业主动退出化工行业。对剩下的化工企业开展“三评级一评价”,评级评价要借用专家和社会中介的力量,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标准,分批次进行,建立信息全面、数据准确的“三评级一评价”档案。201X年3月底前,各市、县(市、区)要根据不同评级评价结果,逐个制定整治方案,做到“一企一策”,敦促企业限期整改到位。经限期整改仍未达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通过安全、环保和节能这三个倒逼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全省化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四)加快化工企业“进区入园”步伐,提升化工园区建设管理水平
一是要积极稳妥推动企业入园搬迁。
XX事故后,各地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大大提速。省政府要求,我省危化品企业必须进入专门的化工园区(集中区),原则上201X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搬迁、转产或关闭;三年内确实完不成的,要“近限远迁”,明确规划和实施期限,同时不得扩大产能运营规模。企业的搬迁不是说搬就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在看来,搬不搬没有选择余地。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也是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硬骨头”,各地和企业不要心存幻想。要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办法,制定详细计划,明确时间进度,下定决心,稳步推进化工生产企业搬迁、转产或关闭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对化工园区(集中区)内的部分交叉“插花”村居,必须采取断然措施尽快搬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出台财政、土地、就业等配套政策,鼓励化工企业搬迁或就地转产,并做好职工和百姓安置工作。
二是要提高化工园区管理水平。
这次《意见》中明确授权各市政府对化工园区(集中区)进行确认公布和批准新设。各市要结合实际,制定化工园区(集中区)的规范条件,抓紧对现有化工园区(集中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重新审核公布,或按规范条件要求批准新设。要做好化工园区(集中区)的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评价等论证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环保等要求加强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要定期开展化工园区(集中区)管理和运行情况考核;凡考核不达标的,应当限期整改或实行项目限批。要督促园区内企业真正落实安全、环保、节能主体责任,提高园区本质安全水平。省化工转型办要深入调研,摸清全省化工园区(集中区)的现状,指导各市开展化工园区(集中区)重新认定和规划布局工作。
三是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
截至XX月底,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已从各地上报危化品搬迁改造项目中遴选了X批XX个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总投资XX亿元。我省共有XX个项目入选,总投资XX多亿元。但从各市情况看,这项工作开展得很不平衡,有的市还不够重视。近期,国家已放宽了项目开工年限要求,对20XX
年以前开工的项目,
只要进度不超过XX%,也将纳入支持范围。项目投资限制由以往设定的XX
亿元,放宽到XX亿元以上,以推进中小企业的搬迁改造。上个X,工信部正在组织上报危化品搬迁改造需求项目,拟建立全国搬迁项目需求库。各市要高度重视,抓住用好政策机遇,做好危化品企业搬迁工作,加快化工企业“进区入园”步伐。
提高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深化化工企业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省安监局和省环保厅会上也做了部署安排,不再细说。总之,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切实发挥企业的安全、环保、节能主体责任,充分运用倒逼机制,加快我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协调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意见》中总体要求目标、重点整治任务、实施方法步骤都非常清晰、非常明确、非常具体,这些任务目标也是非常艰巨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有做好长期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需要常抓不懈。要完成全省化工转型升级的任务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汇集各方资源,协调配合,上下联动,扎实推进,才能尽快见到实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加强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建立由分管领导同志为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有XX个成员单位。刚才××主任宣读了《关于公布××通知》。各市、县(市、区)都要尽快建立相应机制并明确牵头部门,上下统筹协调,确保工作实效。目前省化工转型办已集中办公开展工作,今后要加强对各市地的工作指导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各地开展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高效健康进行。
(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要坚持全省统一部署、市县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属地监管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市、县(市、区)政府统一组织开展。严格落实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节能主体责任,建立有目标、有任务、有考核、有奖惩的责任体系。各市县要结合排查摸底和“打非治违”专项治理,抓紧制定本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落实方案。省直有关部门也要针对制约化工领域的突出问题和关键因素,制定出本部门、本系统的集中行动实施方案。
(三)完善措施,综合施策。
要积极用好财政、土地、就业等优惠政策,鼓励化工企业搬迁或就地转产,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充分运用相关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并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化工企业搬迁改造,支持重点化工企业隐患整改和污染治理,加快转型升级。各市县要统筹整合用好各方资源,对辖区内关闭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拆除、危险废物处置、原生产场地环境修复等给予支持;对主动实施关停、搬迁的化工企业予以奖励。
(四)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省化工转型办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导检查,对各地开展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问题突出的地区和部门要进行通报批评。各级化工转型推进部门要以“三严三实”作风开展工作,采取暗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看”检查以及联合执法、公布“XXX名单”、集中曝光警示和约谈相关负责人等多种方式,推动工作落实。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及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和政策解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安全监管的措施,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呈现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我国部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工艺落后,设备简陋陈旧,自动控制水平低,本质安全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管理不到位;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标准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危险化学品事故总量大,较大、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合理规划、严格准入,改造提升、固本强基,完善法规、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的要求,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现就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严格安全许可条件
1.合理规划产业安全发展布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制定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按照“产业集聚”与“集约用地”的原则,确定化工集中区域或化工园区,明确产业定位,完善水电气风、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2009年底前,完成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从2010年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必须在依法规划的专门区域内建设,负责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不再受理没有划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地区提出的立项申请和安全审查申请。要通过财政、税收、差别水电价等经济手段,引导和推动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新的化工建设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逐步推动现有化工企业进区入园。
2.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许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发证机关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核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条件。对首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申请经营许可证且带有储存设施的企业,许可证发证机关要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审核,符合条件的,方可颁发许可证。申请延期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一级或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许可证发证机关可直接为其办理延期换证手续,并提出该企业下次换证时的安全生产条件。要把涉及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以下统称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纳入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和督促企业开展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在2010年底前必须完成,否则一律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要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从业条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从业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从2009年起,安全监管部门要把从业人员是否达到从业条件纳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行政许可条件。
3.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投资管理部门要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建立由投资管理部门牵头、安全监管等部门参加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会审制度。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审查通过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批准。
要从严审批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合成氨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涉及光气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要严格审查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紧急停车系统;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时,要认真了解试生产装置生产准备和应急措施等情况,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生产方案进行审查;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投入使用情况与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投入使用情况。
4.继续关闭工艺落后、设备设施简陋、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部门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的,应依法吊销许可证并提请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对使用淘汰工艺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提请同级或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有关人民政府要组织限期予以关闭。
二、加强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保障安全投入,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6.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企业要加强建设项目特别是改扩建项目的安全管理,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采用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确保建设项目工艺可靠、安全设施齐全有效、自动化控制水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建设项目试生产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三查四定”(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制定试车方案,严格按试车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试生产。操作人员经上岗考核合格,方可参加试生产操作。工程项目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
7.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相结合,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涉及危险工艺的企业(以下称重点企业)要在2010年底前,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达标。
8.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定期隐患排查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以及操作工和生产班组的日常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采取防范措施,限期解决。
9.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做好危险化学品普查工作,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提交登记材料,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在2009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必须向用户提供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10.提高事故应急能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中小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与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建立联系机制,通过签订应急服务协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1.建立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每年第一季度,重点企业要向当地县级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上年度安全生产情况,有关中央企业要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上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现场核查。企业发生伤亡事故时,要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受县级人民政府委托组织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的企业,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向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管、行业主管部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
1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局令第20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的要求,健全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行全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意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技能、事故案例、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遵章守纪、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教育培训活动。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培训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员工教育培训档案。
三、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3.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4.改造提升现有企业,逐步提高安全技术水平。重点企业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装置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工艺技术自动控制水平低的重点企业要制定技术改造计划,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在2010年底前,完成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通过装备集散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提高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新建的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控制系统,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提高装置安全可靠性。
15.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按照有关规定或要求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要设置紧急切断装置。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责任制,定期检大危险源压力容器及附件、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应急器材准备等情况。
16.积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工作。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企业开发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使用安全技术。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指导有关中央企业开展风险评估,提高事故风险控制管理水平;组织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HAZOP),提高化工生产装置潜在风险辨识能力。
四、深化专项整治,完善法规标准
17.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各地区要继续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工作,通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鼓励转产、关闭、搬迁、部门托管或企业兼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淘汰不符合产业规划、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能耗高、污染重和安全生产没有保障的化工企业。化工企业搬迁任务重的地区要研究制定化工企业搬迁政策,对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和在城区的化工企业搬迁给予政策扶持。
18.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和协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并在2009年6月底前完成本地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平台建设工作,保证监控覆盖范围,减少监管盲点,共享监控资源,实时动态监控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状况。在2009年底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都要安装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车载监控终端。
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联合执法和协查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本地区公安、交通、环保、质监、安全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形成合力,提高监督检查效果。要针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活动跨行政区的特点,建立地区间有关部门的协查机制,认真查处危险化学品违法违规运输活动和道路运输事故。要在危险化学品主要运输道路沿线建立重点危险化学品超载车辆卸载基地。
19.推进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专业化。贸易管理、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推广建立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推进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指导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统一管理、指定储存、专业配送、信息服务。
20.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即将施行为契机,积极通过地方立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提高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有法可依。
21.加快制修订安全技术标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组织研究、规划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优先制定和修订当前亟需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标准。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工作计划,组织修订现行的化工行业与石油、石化行业建设标准,提高新建化工装置安全设防水平。
五、落实监管责任,提高执法能力
22.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规范执法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际,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频次、程序、内容、标准、要求。要重点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并监督执行的情况,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费用提取与有效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等情况。
安全生产执法机构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要提高执法检查的能力,保证执法检查的客观性,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工作,提高执法的权威性。要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的作用,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参与安全监管、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执法检查工作。要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3.严格执行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事故调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清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严格责任追究,开展警示教育。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受县级人民政府委托组织的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监督,检查防范措施和责任人处理意见落实情况。
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要在每年3月底以前,向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报送本地区上年度危险化学品死亡事故的调查报告、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文件(复印件);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将一次死亡6人以上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报告、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文件(复印件)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24.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及时通报典型事故。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工作,按时逐级上报统计数据;同时收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其他行业、领域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定期分析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指导安全监管工作。安全监管、行业主管等部门对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要及时向相关企业和部门发出事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发生同类事故。
25.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建设,重点地区要在安全监管部门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专门负责本行政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结合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装备;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26.进一步发挥中介组织和专家作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指导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咨询服务,帮助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成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咨询服务。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为专家参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条件;建立重大问题研究和重要制度、措施实施前的专家咨询制度;鼓励和督促中小化工企业聘请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指导,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六、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7.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的高度,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8.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并逐步完善由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单位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协调,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督促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提高执法检查效果。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意义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当代的生产、生活和建设中离不开化工行业的支撑,越来越多的化工产品正在大量涌现,社会已经进入到化工产品普遍使时代。化工产品的生产离不开化工企业,化工企业达到安全生产对整个社会来讲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一、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的重要意义
1、安全生产的含义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它的第一原则是“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
2、是化工工人进行生产的切身利益的保障
从2000年底因公伤亡来看,全年因公死亡5044人,工伤和职业病患者261761人,特别是化工企业工厂的工人们,他们从事的职业比别人的危险大得多。因此对于化工的安全生产和管理一定要做好,工人们的第一要求就是能够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所以做好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是对化工工人切身利益的保障,同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
3、是化工企业得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
化工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到这两点,第一点是制定正确的经营生产战略,第二点是做好化工安全上产及管理。可见做好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对化工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化工进行生产经营的基础,一方面可以提高化工工人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为化工企业的下一步生产计划奠定基础,实现化工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4、是国家经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持
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工厂,离不开劳动者。因此做好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往小的方面说它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往大的方面说它可以实现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安全生产,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基础和保障,让国家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有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做好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
二、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大多工艺复杂,危险风险较高。例如在生产条件方面,涉及高温高压的情况较多,而且原材料和产品经常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这些物质对设备腐蚀性强,生产操作和日常维护要求很高,要求较强的操作精密性和专业性,对操作人员的是职业技术和岗位责任心都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出现操作失误,很容易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企业在生产、经营、运输和使用四个环节中均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个别企业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弃了设备的检修;还有一些化工企业因为经济效益不理想,以至于为了缩减成本压缩经费,首选就是削减企业的安全生产设备和措施的经费,设备上欠缺很多,又舍不得投入资金,造成设备严重缺乏维护,长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不治理;还有在生产流程中,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注重生产而轻视安全,为了效益最大化和提高产量而忽略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松懈,忽视了化工生产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害有毒,过程复杂的特点。生产中出现设备超温超压操作、超负荷运行的短期高效行为,短时间内达到产量的提高目的。所以,以上狭隘的效益观势必导致安全管理不能有效约束生产过程中危险行为的局面。
三、强化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同时建立健全与本单位实际生产特点相符的安全管理制度,它们包括安全综合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事故及紧急应变管理等等。在各项制度建立中,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为重中之重,需要我们不断地对所建立的制度进行审查和改进。
目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制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制度的建立问题,而是制度贯彻执行问题。比如没有组织定期的安全检查、在发生事故以后没有进行再教育程序、特种设备没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
我们所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多年来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积累和总结,是企业员工必须遵守的“法规”,我们只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的步骤去执行,才可以确保安全生产。
2、加强对设备质量的管理
化工机械设备的质量与生产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设备经过长期的运行,很容易出现运行不正常、出现噪音、震动、仪表不准确等现象,或者由于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熟练而导致的误操作,从而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应高度重视对设备的质量管理。化工企业应制定一套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库房的管理和账目审核,对正在运行的设备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对出现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早进行更换。设备要派专人进行负责,日常对设备勤加检查,对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当设备即将报废时要及时通知采购部门,预先采购备用设备,防止耽误化工生产的进度。同时,要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治理,每年都要上报隐患治理项目,制定隐患制定整改时间点等。
3、加强对操作技术的管理
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学习生产的有关技术规范和工艺纪律,并在生产中严格落实和遵守;同时,要对安全操作流程进行贯彻,不能违反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设备,并进行日常检查,防止出现原油泄漏等现象,引起生产现场火灾等安全事故。操作人员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要佩戴安全防护工具和设施,当发现紧急情况时,要立刻采用初期事故防范的方法,将灾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马上报告上级。为了能够确保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使化工生产按照一定的规范平稳进行,化工企业应选择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第一时间进行快速反应,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4、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员工的总体素质是决定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果的关键,因此,化工企业使所有员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并且将其贯彻在生产实践中。对员工的培训主要通过高层、中层、基层这三个层次开展,根据各部门的不同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来决定培训的内容和深度,对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员工应有所侧重,使所有员工都具备安全生产意识。
5、加强安全检查工作
当前,我国还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安全生产管理不仅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还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因此,化工企业应防止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的经济负担和给社会带来的资源浪费,应认真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途径和手段进行分析,并组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对企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继续分析,找出应改进的问题,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6、开展生产现场“5s”科学管理
“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该管理活动是从日本企业引进的一项比较成功的管理方法。整理指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整顿指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清扫指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清洁指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修养指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地步。比如对废弃物的处理、设备的地位、档案的颜色管理、现场的卫生清洁都属于“5s”管理的范围。
“5s”管理本质是生产现场的规范管理,通过科学的“5s”管理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减少浪费、推进标准化建设、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同时也具有改善管理、预防事故的作用。
7、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当前,我国的化工行业与国外相比,从人才储备,安全意识,管理水平及硬件投入上都有相当的差距。要想从本质上提高安全生产系数,减少事故,必需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即从规章制度、管理机构、隐患排查、增加投入、持续改进等各方面建立起标准管理模式,减少企业运行的随意性,确保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
8、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危化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在化工园区或相对集中区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并将关联企业的应急资源进行整合,实行联保联防。在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间建立通畅的信息共享平台,当事故发生后各部门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开展救援,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结束语
总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是重要的前提与基础,整个化工行业的各个企业都应该将安全生产作为核心,从提高安全生产认知入手,注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细节,建立起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机制,真正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当前,应该立足于常见的化工企业的生产,要将安全生产常见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全面地控制,以先进安全理念和管理措施营造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新体系,全部保证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财产、物资、人身、生命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傅跃明.影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化工管理,2014,(03).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年初成立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一把抓,乡长具体负责,分管副乡长和环保专干及相关人员的具体落实的领导小组。建立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把搞好辖区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常工作中。在班子会和工作安排会中都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研究安排到位。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小结,年底有总结。
二、搞好生态细胞建设
我乡在年初就将幸福美丽乡村的申报纳入重点工作,专门抽调人员和成立申报工作小组,全体乡干部配合,聘请专业人员,完成了幸福美丽乡村的《规划》和《技术报告》申报材料。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准备迎接验收。在社区开辟生态花台,实行拍租承包管理。
三、抓好辖区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规范辖区内畜禽养殖
我乡辖区内无工矿企业,无化工企业,对水源地的保护压力相对较小。规范辖区内的畜禽养殖,严格养殖场的粪便处理,宣传教育群众加强对畜禽粪便的处理,避免出现畜禽粪便污染事件。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加强饮用水源日常巡查,确保饮水安全。
四、抓好工程领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整村推进示范片工作存在我乡有序开展,实施项目工程多,我乡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完成项目环评及审批工作。严格执行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积极协助环保部门做好辖区内新建项目环评“三同时”工作。
五、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严禁焚烧垃圾、秸杆
我乡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共同推进,落实按县级相关部门要求,完成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培训,按要求修建分类处理池,落实专人抓好分类处理工作,做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积极争取沼气项目,从根本上消除焚烧秸杆的现象,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采访孙德良之前就听说他和马云
长相出奇地相似。见到“真人”
后,虽然觉得“出奇”二字略显夸张,但那瘦小的身材、尖尖的下巴和鼻子,的确让人不由地将他与马云进行对比。
人心底的那股子逆反心理大都不愿拿自己同别人比较,尤其是同行业的后来者,但是,孙德良听了只笑道,“主要是我们俩的那股子瘦劲儿比较像。”
拍脑袋创业
拿老父亲房屋作抵押借来2万元钱,孙德良开始了他的创业
每位成功人士都有一段创业史,尤其是互联网的企业家们,他们不光会讲故事,更懂得如何将故事演绎好来营销自己。
孙德良同样如此,他会在不同场合,见缝插针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以至于人们可能不知道网盛科技的三大主打网站,但一定知道网盛科技董事长孙德良白手起家的创业史。
孙德良的老家在浙江萧山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1995年大学毕业后,孙德良漂泊了近两年。1997年,互联网行业风生水起,孙德良决定投身互联网。创业需要资本,可是晃荡了两年的孙德良根本拿不出本钱,只能向邻居借,但邻居压根儿就不相信孙德良的偿还能力。无奈之下,孙德良的老父亲出面,将家里的几间房屋作抵押才借到2万元钱。孙德良开始了所谓的创业。
“说实话,创业的时候,我没想过要把企业做成多大,一年要赚多少钱,从来没想过。”孙德良当年的想法很简单:每年赚5万~10万元钱,三年之后攒到30万元。拥有30万元,孙德良就可以在美丽的杭州买房成家。这就是孙德良创业之初的憧憬。
浙江的服装业全国有名,大企业、小作坊,遍地都是。孙德良因此打算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做服装网站。就在他准备参加一个服装展览会的时候,一场大雨将他逼到了在展览会附近工作的一个朋友的办公室。无聊时,他翻开朋友的抽屉,看到一堆化工企业的名片。对于无心者,这只是名片而已;但孙德良看到的是资源。在毫无人脉的服装领域和眼前大把的化工企业之间,孙德良一拍脑袋,随即决定将创业目标转向做化工专业网站――中国化工网由此诞生。
偶然的机遇让孙德良走对了方向,他说:“做网站,行业的选择很重要,要权衡企业的数量、分布状况以及规模结构等。”化工是一个大行业,目前,仅化工生产企业就有5万家左右。
1997年12月,孙德良创立了自己的网站。到2006年初,网盛科技的业务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旗下有中国化工网、全球化工网、中国纺织网、医药网、服装网等诸多专业行业网站。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3214.435万元,净利润1399.省略,这本是件寻常事,没想到却招致了一场官司。
据孙德良介绍,他1997年年底创办化工网的时候就想注册这个名字,发现这个名字在1995年2月份已经被美国人注册,因此,当时只能注册china.省略。“在网络泡沫年代,美国人曾砸了2000多万美元在这个域名上,泡沫破灭后,这家公司倒闭了,域名被澳大利亚一家公司买走。”直到2001年的一天,孙德良发现该域名因没有续费而被注销了。第二天一早,孙德良就打电话找到注销方,并买下了这个他 “追求”了四年的域名。
买下域名不久,当时世界500强排名第57位的澳大利亚一家公司把网盛科技告上了法庭,辩称这个域名是他们的。
当时的情形,孙德良记忆犹新。那天早上,他刚到单位,联邦快递递给他三个大邮包,他以为是朋友送来的礼物,打开一看,发现是三份全英文的书。这让孙德良有些诚惶诚恐,“当时,我非常紧张。但有一点我很清楚,这场官司,必须打,必须立即请律师。”但是,没有一个律师事务所愿意接这个案子。首先,这个官司的标的不大;再者,这是一起源于网络域名的知识产权方面的官司,还是跨国的,根本没有先例,难度很大。无奈之下,孙德良决定公司内部组建团队,自己打官司。
一天晚上,孙德良恰巧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新闻,“北京市民热烈庆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直觉告诉他,机会来了,孙德良意识到这个机会远比官司本身的输赢更有价值。
“当时,中国企业在涉外的知识产权方面的官司胜诉的几率太小了,特别是中小企业,几乎屡战屡败。如果我们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点击败‘世界500强’,就有特殊的意义,会引发高度关注。”孙德良没有跟媒体接触过,为此,他一家家走访,与各家媒体的总编沟通,由于事件本身具有典型意义,媒体开始给予高度关注。
孙德良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这也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第一场知识产权官司。据统计,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家媒体都对这场官司进行了报道,篇幅在1000篇以上。一起成功的新闻营销案例,孙德良借此对公司及本人做了回免费宣传。
相对慧聪、百度和新浪这样知名的门户网站,网盛科技这样从事专业性网站的企业缺乏亮点。因此,孙德良告诫自己,“哪怕稍纵即逝的亮点也要抓住,然后放大。”他的这种策略类似整合营销,就是利用多种渠道和媒介表达同一种思想,传递同一种声音;采用多种动作和方法,遵循同一个规则,追求同一个目标。
凭概念融资
2006年底,孙德良将“中国第一只互联网股票”推向中国资本市场
孙德良赢得了官司,网盛科技却因此错失了香港上市的机会。不过,孙德良并不感到失落,“当年在香港上市的不少互联网股票大都销声匿迹了”。乍一听,孙德良似乎还逃过一劫。
但企业融资难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中小企业。因此,上市成为众多企业理想的融资渠道,孙德良也一直惦记着网盛科技的上市。
2006年底,号称“中国第一只互联网股票”的网盛科技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企业上市并不值得渲染,但孙德良硬是为网盛科技罩上这么一个名号,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
说到这儿,孙德良的神情有些神秘:“我主要是为了鼓励中介机构们好好干活才这么说的。”原来,孙德良担心网盛科技由于盘子太小而遭到券商、律师和会计师的忽视,为了让他们慎重,他为这些中介机构画了这样一张饼,“告诉他们,未来中国互联网第一股就是我们。”只是没有想到,戏言成真了。
2006年10月31日,孙德良在中国证监会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答辩,答辩后5分钟又被叫了进去,工作人员拿着一张纸条宣布,“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获通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孙德良顿时热泪盈眶,他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
2006年10月31日下午1:05成为网盛科技一个新的转折点。此时的孙德良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继续着他的另外一项计划。当天下午3点钟,孙德良赶回宾馆,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材料发给媒体。
2006年12月15日,网盛科技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挂牌当天,网盛科技一开盘就蹿至68.1元,盘中最高达到78元,最终以62.8元收盘,涨幅345.71%。以当天收盘价62.8元计算,孙德良控股62.25%,价值27亿元人民币。一夜之间,孙德良跻身中国巨富之列。
如果没有资本市场,孙德良要积累27亿元的财富,按照公司每年2500万元左右的利润,他需要一百七十三年才能达到这个数字,而孙德良从创建这个公司到上市只花了十年。
说到这些,孙德良的手有些微颤,时不时地攥紧拳头,看来他是再次入境了,那一刻的心情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
角逐B2B三国纷争
网盛科技的突起改变了B2B (Business-to-Business,即商业对商业,是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模式)两强对峙的局面,三国纷争又将如何演绎
上市了,有钱了,怎么花?
孙德良对未来早已成竹在胸,“我们就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做好三大专业网站,化工、纺织和医药,而且只做这三大专业网站;第二件事,做好行业联盟。未来三到五年,别的不干,就干好这两件事情。”公司募集来的资金,孙德良表示将部分投入到专业搜索和电子教育平台等B2B创新的盈利模式,并有意并购或参股其他行业网站。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是采访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的时候,他推荐给记者的。书中说,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机会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均等的。电子商务恰恰为采购端和制造端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同时可以解决规模不对称的问题。
记者最近得到一组数据,淘宝网2006年全年交易总额突破了169亿元,这一数字超过易初莲花和沃尔玛在中国的全年营业额。网上交易的优势已经显现,B2B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向好。
对于网盛科技这样气势汹汹的后来者,慧聪董事长郭凡生表现出了一股老大哥的劲头,“中国曾有五个门户网站,当时很多人都说至少要‘死掉’四个,现在不是竞争得很好?专业的B2B电子商务网站面临的问题是,很多行业的采购完成不了。所以,无论是哪家专业网站,我都希望做得很好。这样在专业网站采购不了的东西,就可以到我这儿来,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你好我也好,我好你更好,而不是你死我活。”
3月22日,在“第二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大会”上,获“2006年电子商务年度风云人物”的是:阿里巴巴的马云,慧聪的郭凡生,网盛科技的孙德良。这是否说明,网盛科技已经打破了B2B行业阿里巴巴和慧聪两强对峙的局面,而进入了三国演义时期?
记者手记
一、科学合理规划,推进布局调整
(一)制定安全发展布局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统一部署,制定完善本地区化工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集约用地”的原则,依照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本市通过国家审核的41个开发区产业定位,确定化工产业的集中区域或园区,完善水电气风、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要积极推广*化学工业区产业链一体化和循环经济经验,在化工集中区域和化工园区,要合理整合资源,集聚关联产品,优化园区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各区、县人民政府应于2009年底前,完成化工产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定本辖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并将规划正式对外。从2010年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必须在依法规划的区域内建设,负责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不再受理没有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地区提出的立项申请和安全审查申请。
(二)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调整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增量必须向工业区集中,存量逐步消化和调整”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引导危险化学品企业实行转产、搬迁、兼并、关闭,积极促进和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市经济信息化委应会同财政、安全监管等部门,加快形成和出台政府扶持政策,加大跟踪指导力度,积极协调相关地区争取于2009年底前完成中心城(镇)区、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内82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布局调整工作。
积极推广闸北、闵行等区建立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推进地区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指导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统一管理、指定储存、专业配送、信息服务。
二、加强源头管理,提高本质安全
(三)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许可
市、区(县)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化委、商务委等投资管理部门要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建立由投资管理部门牵头、安全监管等部门参加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会审制度。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审查通过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批准。
各区(县)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剧毒、易燃易爆、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涉及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的企业(以下称重点企业),启动现有化工装置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并作出2010年底前完成改造的书面承诺,通过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提高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和装置的安全本质度。企业实施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标准和相关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改造完成后还应委托有资质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并将评估结论报所在地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有关中央和市属企业要向市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化委、商务委等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要从严审批液氯、氰化物、丙烯晴等剧毒化学品以及易燃易爆、易制毒化学品、合成氨、高纯度一氧化碳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涉及光气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要严格审查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紧急停车系统;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时,要认真了解试生产装置生产准备和应急措施等情况,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生产方案进行审查;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投入使用情况与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的安装投入使用情况。
(四)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运输许可
市、区(县)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条件;对新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申请延期换证的企业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组织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方可同意颁发许可证或延期换证;达到一级或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生产企业,在申请延期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免于现场核查,经资料审查后直接办理延期换证手续;要把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紧急停车等,纳入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内容。有关安全评价机构必须将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是否实现自动控制作为安全评价的一项内容,分析其工艺危险性及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完善技术措施,并出具评价结论。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对各类危险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运输通行证等证件的审核发放工作。
(五)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各级财政、金融、保险、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置企业严格按照《*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实施办法》(沪财企〔2008〕30号)和《关于本市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投保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
(六)强化技防措施,实施科技兴安
各级安全监管和环保部门要大力推广应用加油站HAN阻隔防爆和油气回收技术。2009年底前,完成对世博会场馆周边300米内、即使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安全距离仍不符合条件的加油站HAN阻隔防爆技术改造,并完成外环线以内所有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改造。
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按照*市地方标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车载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及其他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GPS监控平台建设和应用,确保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GPS监控系统平台的建设、调试工作,并完成所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GPS监控信息接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行驶速度、路线、运行安全状况的动态监控。在试点基础上,2009年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电子营运证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运营车辆资质、技术状况、日常维护、规范营运等方面的监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各有关监管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企业开发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使用安全技术。
鼓励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提高化工生产装置潜在风险辨识能力。要确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通过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每一阶段都应制定试验开题报告,组织技术条件论证,编写试验总结报告,并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七)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评估导则》要求,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相关企业要及时将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及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有关中央和市属企业要向市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并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以及定期组织演练。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要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和管理。重大危险源涉及的相关场所、设施要实施视频图像监控。
三、夯实监管基础,提高执法能力
(八)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和本市有关规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有效机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新申请或延期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时,要同时提供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剧毒、易燃易爆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在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自评,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并将自评报告提交相关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2010年底前,上述企业应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达标。
(九)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普查登记,及时向市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提交登记材料,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确保在2009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健全全市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为有效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打好基础。
(十)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各级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质量技监等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建立健全定期隐患排查、过程监控、跟踪整改制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以及操作岗位和生产班组的日常检查,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同时,要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监督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立即下达整改指令书,落实隐患治理、应急措施,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各区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台账,每季度按期将本地区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报市级监管部门备案。
(十一)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各级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质量技监、环保等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督促相关企业健全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常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技能、事故案例、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遵章守纪、杜绝“三违”等教育培训活动,实行全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企业全员安全培训考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考核成绩应记入员工教育培训档案。
(十二)针对重点环节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各级公安、交通管理、安全监管等部门要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大力推进苏浙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建设。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合理确定市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进出专用道口,完善道口禁止通行标志和标识设置,并负责在各市境道口和危险化学品运输沿线道路,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进行查验、执法,各级安全监管、交通管理部门要予以积极配合;交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本市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基础信息平台及车辆实时监控平台,实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并负责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专业人员资质情况以及车辆安全警示标志设施等情况进行查验;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收发货责任倒查制度,联合有关部门推广使用电子卡(标签)查验、登记,同时建立道口危险化学品超装卸载应急处置基地,真正形成“基本信息共享、动态监控通报、联合执法同步、查处意见反馈”的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本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可控度。
各级安全监管、建设、质量技监、市政、消防、水务、房地、市容环卫等部门要严格按照《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组织开展易燃易爆场所检修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和防范有毒有害危险作业场所中毒事故安全专项整治,促进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安全受控。
(十三)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
市、区(县)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市危险化学品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要充分发挥安全中介机构和专家的作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提高执法检查水平。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的,应依法暂扣或吊销相关许可证。对使用淘汰工艺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提请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有关人民政府要组织限期予以关闭。
(十四)完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组织本地区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相关应急预案,规范和加强重大事故报告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事故得到迅速、妥善处置。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各区、县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市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若干规定》规定,认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原因,严格责任追究,制定防范措施,开展警示教育。受区、县人民政府委托组织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的单位,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向区、县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危险化学品死亡事故调查结束后,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应将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复印件)报市安全监管部门。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工作,按时逐级上报统计数据,同时收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其他行业、领域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每季度定期分析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对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要及时向相关企业和部门发出事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发生同类事故。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要指导中小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与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大中型化工企业建立联系机制,通过签订应急服务协议,实现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本市安全生产情况逐级报告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每年年底前,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要向所在地区(县)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本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并接受考核;有关中央和市属企业要向市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本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并接受考核;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应向市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本年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十五)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体系。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即将施行为契机,积极通过地方立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提高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有法可依。
(十六)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要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建设,重点地区要在危险化学品综合监管部门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专门负责本行政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结合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装备;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十七)进一步发挥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和专家作用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指导安全生产专业协会、安全评价机构等中介组织严格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咨询服务,帮助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各级安全责任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为专家参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条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安全生产许可和带储存设施的经营安全许可要聘请专家参与审查;事故应急救援、重大问题研究和重要制度、措施实施前,要充分咨询专家意见;鼓励和督促中小化工企业聘请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指导,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监管合力
(十八)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各区、县人民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的高度,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十九)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建立并逐步完善由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单位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协调,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督促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提高执法检查效果。
2012年全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具体目标是:在确保实现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力争全街道各类事故实现“两杜绝、两减少”。即:杜绝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杜绝校园因安全隐患造成的死亡事故;减少事故总量、减少死亡人数。
一、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
(一)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对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严格安全生产许可的审批条件和审批程序。对达不到颁证标准条件的企业,一律不予颁证。通过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二)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等高危行业及其他投资规模达到国家规定额度的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可研和预评价、工程设计、工程竣工验收评价进行审查,执行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三)严格安全生产执法。突出抓好金属非金属矿山(含尾矿库)、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执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推行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四)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继续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把不符合标准规范的生产布局、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以及企业行为、人的行为作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重大隐患的排查。继续执行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隐患排查和隐患排查情况每月报送制度。继续执行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整改排除,重大事故隐患实施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治理并立即上报及落实治理期间保障安全措施的制度。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五)强化“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制度,全面推行“一岗双职”,抓好事故控制调度和问责,推进“两个主体”责任落实。
(六)强化监管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参照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等规定,依法依规界定执法职责,强化监管单位和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推进“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谁监管,谁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提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效力。
三、深化安全生产整治
(七)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开展采石场安全整治,推进中深孔爆破和机械铲装,提高机械化水平。开展矿山提升运输系统整治。开展矿山安全档案管理专项治理以及防火专项整治工作,推进矿山安全基础管理。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力争实现到2012年底所有矿山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
(八)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严格化工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重点整治化工生产企业中存在的内外部安全距离不符合设计规范、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措施不满足规定要求、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强制推行危险性工艺自动化控制装置改造,规范安全监管基础台帐建设。促进化工企业全面纳入发展规划管理,推动化工企业入园进区。
(九)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进一步排查治理危险路段,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新建道路、桥梁通车前交通安全审查制度,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不准开通。推进重点车辆安装GPS的应用,加强安全监控。加强校车管理和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切实落实运输企业、学校、道路建设经营单位等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对客运、危货车辆的安全监管,突出对重点路段和重点时段的路面管控。
(十)深化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整治:以防范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为重点,深化房屋建筑、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和电力工程等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动态监管。
(十一)深化消防安全整治:重点加强公众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三合一”、“多合一”生产经营单位的排查治理,对重大火灾隐患实施跟踪监管,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坚决实行“五个一律”,强化对公共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型企业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十二)深化其它行业领域安全整治:特种设备、水利、电力、农机及其它工矿商贸等行业领域的安全整治,要明确重点,作出部署,狠抓落实。
四、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十三)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宣传。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群众性活动,促进安全文化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进乡村活动,努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社会氛围,筑牢安全发展理念。
(十四)开展安全生产典型教育。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各村(居)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安全生产示范教育。同时,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制度,通过一定的方式,及时公布生产安全事故企业“黑名单”、事故查处情况,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
(十五)加强安全生产岗位培训。加大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力度。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大力推进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加强村(居)安全信息员的安全知识业务培训。
(十六)开展安全生产进社区活动,重点打造泰康西路社区、金赣社区为街道精品安全社区。坚持以安全社区的要求与标准创建,树立蓉江乃至全市的先进典型安全社区。
五、提升安全生产应急能力
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联合推出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活动,自200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举行以来,至今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协会在化工企业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排除了各种阻力,坚持年年,每年都召开会。通过十年努力,我们创立了“中国化工企业500强”这一品牌。期间经过了许多变化,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报告着重通过对化工行业及500强企业数据的研究和成功企业案例的剖析、总结500强企业成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揭示规律,指出企业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使500强企业不仅做大、做强,还要做久。这是本报告的中心内容。
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的排序工作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可以在企业间进行对比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即以化工企业上一年度的营业收入由大至小依次排序,形成行业的排行榜。这种方法表明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情况,体现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符合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美国《财富》杂志在1955年首先使用这种方法创立了“美国企业500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1995年又推出了“世界500强”,成为全球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参照和衡量标准,推动了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为入选企业带来了全球影响力,形成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肯定,并为有实力的企业都把进入世界500强作为奋斗目标。
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在全国有两万余家,我们开始使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和协会在行业的调研情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序,后来国家颁发统计法后,改为由协会在全行业撒大网调查数据的核实到未报送企业的催报;近几年又从单一的直接向企业调查,到多渠道向相关的化工专业协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行业协会征求意见并补充数据的方式;从数据的采集统计到500强排序,这不是简单的排序,而是一项历史记录;从排序到统计分析,这也不是简单的分析,而是对化工行业和以500强为代表的化工企业最权威的发展轨迹的记载。第一次世界500强时,中国只有3家企业,而到2013年,短短的十八年,世界500强中已有71家中国企业,这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光辉写照。2003年至今,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中国化工企业500强”都是利用这种方法,通过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和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展研究报告为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透析经济发展,研判竞争态势和战略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开始对评选范围,即入选行业、经济类型、企业层级等几经变化,后来确定以国家统计局划分的十大化工行业、42个子行业为评选范围。凡是这些行业列入统计口径的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包括国有、民营、“三资”、集体、合营企业均可入选。这就排除了原属轻工口的日用化工、纺织口的化学纤维、卫生口的化学医药等行业,也不包括未列入规模以上统计口径的大企业集团。所以历次排行榜中,既无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等中央企业,也无上海华谊化工集团、天津渤海化工集团、重庆化医集团等地方国有企业集团,而只有其下属企业。这样做虽然增强了可比性,使之相对合理,也符合人们的传统习惯,但石油化工系统的一些大企业就被排除在外了,因此也有缺陷。另外,近几年来企业多元化发展加快,跨行业并购加剧,企业集团化进程也在加速,许多大型化工企业进入了非化工的大企业集团,更有不少化工上游企业延长产业链进入化工领域,致使有些企业已很难确切地来划分其所属行业,只能按其主业来判断,难免有出入,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推出500强的同时,我们还分别推出过效益百强、竞争力百强、成长性百强等排行榜。这都是选取与做大做强企业密切相关的指标推出的排名。我们的种种努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动化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
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的产生是依照规定范围进行的。首先,化工500强企业的上榜范围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产性企业或集团公司,但不包括行政性公司;凡境内的化工企业(除港、澳、台化工企业)都在排序之列,同时也不分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控股、股份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等。其次,化工各行业范围是按原化工部管理的行业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行业分类确定的,包括化学矿采选、炼焦、基础化学原料、化学肥料、农药、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及化工、橡胶加工专用设备制造。
从上面企业和行业排序范围可以看出,调查企业范围之广、行业之多给调查工作带来的是极其繁杂的。而且由于调查是采取企业自愿原则,以及近年来企业调整、重组、兼并的情况,遗漏和重复就不可避免了。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种情况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将成果公布于众。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化学工业无论是整个行业,还是各个企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年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从一个侧面记录和反映了这种变化。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不断发展壮大,500强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好。许多企业以入围500强为荣或以入围500强为奋斗目标。现在“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已成为化工系统有相当知名度的行业品牌,公认为是引领化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一项重要活动。值此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和500强企业的足迹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回顾过往,化工500强企业的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化学工业大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光辉业绩,化学工业孕育着500强,为此本报告先从化学工业说起。
第一部分 化学工业励精图治跃居全球第一
一、中国化学工业跃居世界第一位
2010年是我国化学工业首次赶超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的一年。
2010年我国化学工业总产值52413亿元,折合美元7622.3亿元(按2010年平均汇率6.8275折算),同年美国化学品产值为7340亿美元,超过美国282.3亿美元。
2011年我国化学工业总产值66097.1亿元,折合10469.5亿美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6.3133折算),同年美国化学品总产值8014亿美元,超过美国2455.5亿美元,继续领跑世界化学工业。
2012年我国化学工业总产值突破7万亿元大关,达到7.2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14.2%,虽然目前还未有美国的资料,但是我国化学工业继续保持了增幅较高的态势。目前我国化学工业以形成门类较为配套、品种比较齐全、基本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工业体系。
二、2012年化工主要行业产值、产量稳中有升
1.主要行业产值
农用化学品产值保持较快增长。化肥制造业产值8047.0亿元,同比增长19.1%。农药产值2440.2亿元,增幅达24.4%。
基础化学原料产值1.9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
专用化学品产值1.56万亿元,增长12.2%。
合成材料产值1.3万亿元,增长12.80%。
上面三个行业分别占化工总产值的26.7%、21.6%和18.1%,合计占66.4%。
2.主要产品产量
化肥、农药、合成纤维单体、轮胎等主要产品产量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我国重要化工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的有: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碳黑、农药、染料、轮胎、甲醇、合成树脂及共聚物、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三、2012年化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2年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23629家,主营收入68909.14亿元,资产总计52770.51亿元。
从化工主要行业的企业数看,专用化学品企业有6431家,位居第一,其次是基础化学原料5666家,橡胶制品业3347家,居第三。
从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看,基础化学原料以18958.03亿元位居首位,其次是专用化学品15168.54亿元,第三位的是合成材料12854.11亿元。
从利润总额看,基础化学原料业最高为763.50亿元,居首位。
四、化学工业投资增速较快
2012年化学工业投资额1.23万亿元,同比增幅为27.9%。其中,合成材料投资1544.3亿元,增幅达54.5%;其次是基础化学原料业4072.5亿元,增长43.5%;专用化学品2761.8亿元,增长16.3%;橡胶制品1333.1亿元,增长5.7%。
五、市场需求总体放缓,不同行业有升有降
这一年,主要化学品表现消费总量大约4.34亿吨,增长约7%,较上年回落超过3个百分点。
有机化学原料消费量增长7‰较上年回落超过12个百分点;无机化学原料消费量增长5.7%,较上年回落6.7个百分点;合成树脂消费量7974.3万吨,增长4.9%,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合成橡胶501.4万吨,增长6.6%,加快1.4个百分点;合成纤维单体3668.7万吨,增幅5.1%,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
2012年化工行业疲弱,价格涨幅继续回落。
第二部分 中国化工500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2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我国化学工业的经济总量2010年就已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化学工业总产值为66097.1亿元,折合10469.5亿美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6.3133折算),而当年美国化学品总产值为8014亿美元,我国超过美国2455.5亿美元,遥遥领先,稳居世界化学工业的首位。
截至2011年底,中国化学工业重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大宗产品有:氮肥(4178.99万吨,折含N100%)、磷肥(1462.40万吨,折含P2O5100%)、纯碱(2303.31万吨)、烧碱(2466.34万吨)、硫酸(7416.61万吨,折100%)、电石(1737.67万吨,折300L/kg)、炭黑(385.30万吨)、农药(264.87万吨,折100%)、染料(98.00万吨)、轮胎(83208.82万条)、甲醇(2627万吨)、合成树脂及共聚物(4798.16万吨)、合成橡胶(348.66万吨)、合成纤维(1501.30万吨)等40多种。2011年,全国化学工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5397家,主营业务收入65331.5亿元,资产总计48962.2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532.2万人。总体规模已相当可观。
协会从2002年第一次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到2011年的10年间,化工500强企业励精图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令世人为之骄傲,让化工人为之自豪。这里,我们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来一一加以解读。
一、化工500强企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成为化学工业的主力军与领头羊
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计和工业总产值等三项。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经济实力及增长幅度。
1.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年增长12.7倍。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1743亿元,2011年猛增到23890亿元,比2002年增长12.7倍。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下同)为1828亿元,2011年则高达23609亿元,比2002年增长11.9倍。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资产总计为3004亿元,2011年已达到20429亿元,比2002年增长5.8倍。
这三项指标,即使扣除价格因素,其增长幅度也是惊人的。而且都高于我国工业和我国化工全行业的增长幅度。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02年增长6.7倍,资产总计增长3.6倍;我国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1倍,资产总计增长3.62倍。远低于化32500强的增幅(见图1、图2)。
2.化工500强占化学工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化学工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1.6%,2011年提高到36.6%(见图3、图4)。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资产总计占当年化学工业资产总计的比重为22.1%,2011年提高到41.7%,超过了四成(见图5、图6)。增幅之大历史少有。
一直以来,我们总希望化工企业要做大,从化工500强所占化学工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这个意义上来说,化工500强企业确实是越做越大了,而且企业发展的速度远大于行业的发展速度。
3.化工500强不同规模企业呈群体性增长。
化工500强企业的规模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把500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整体分成几个不等距的组,可以观察整体的结构变化。这里仍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标志,将化工500强企业按主营业务收入的多少分成6个组群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发现,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高的企业数比2002年呈现群体性大幅度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低的企业数呈现出群体性急剧下降。
2002年与2011年比较:
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2002年没有,2011年净增了141家;
主营业务收入10亿~50亿元企业,2002年为31家,2011年达到359家,比2002年增加了328家;
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下企业,2002年多达469家,2011年已没有10亿元以下的企业。
10年间,化工500强企业各群体的主营业务收入急剧扩张,企业做大的态势十分明显(见表2)。表2化工500强按主营业务收入分组的企数增减情况(单位:个)
4.化工500强入围门槛与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度提升
2002年化工500强第一名主营业务收入为35.8亿元,2011年达到347.9亿元,比2002年增长8.7倍。
2002年化工500强第500名主营业务收入为1.01亿元,2011年达到11亿元,500强的入围门槛10年间提高了11倍。
再从化工500强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看,同样呈现了大幅提升的画面: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47.8亿元,比2002年的3.49亿元增长12.7倍(见图7)。
2011年化工500强前10名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237.8亿元,比2002年的25.4亿元增长8.4倍;
2011年化工500强前50名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143.0亿元,比2002年的13.7亿元增长9.4倍;
2011年化工500强前100名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108.7亿元,比2002年的9.8亿元增长10.0倍。
化工500强企业名次越往后,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越快。
从以上各个方面分别观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0年来,化工500强经济实力大大增长,500强企业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发展,对化学工业的平稳快速增长起到了核心支撑作用。化工500强企业不仅仅是化学工业的主力军,也是领头羊,更有一批是常青树。
二、化工500强企业经济类型、行业结构。地域分布日趋合理
在化工500强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企业的所有制组成、行业结构和地域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结构是否不断优化,也是业内十分关心的问题。
1.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尤以“三资”和民营企业发展更快。
目前企业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国有控股、民营、三资以及集体、集体联营和其他股份制企业,本研究报告为更透彻分析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变化,选取了化工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及三资企业进行分析。2002年与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中,主要经济类型的企业数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见表3)。
上表表明,化工500强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了重要变化:
国有控股企业数从2002年的279家,下降到2011年的127家,减少了152家;民营企业数从2002年的26家,增加到2011年的93家,增加67家,“三资”企业数从2002年的10家,增加到2011年142家,增加132家。民营和“三资”企业数达到235家,占500强的47%,接近1/2。
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1175.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736.1亿元,增长4.7倍;民营企业由2002年的44.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169亿元,增长91.6倍;“三资”企业由2002年的25.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061亿元,超过了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81倍多。民营和“三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230亿元,占500强的47.01%,也接近1/2。
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500强比重由2002年占67.5%,下降到2011年的28.2%,下降了39.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由2002年占2.6%,上升到2011年的17.5%,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三资”企业由2002年占1.4%,上升到2011年的29.6%,上升了28个多百分点。
10年间,我国化工500强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呈现了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三资”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2.化工500强企业行业结构加速调整。合成材料工业跃居首位。
首先,看化工500强企业中各行业企业数变化情况(见表4)。
各行业企业数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中,合成材料企业数,由2002年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一位;基础化学原料和专用化学品企业数,继续处在第二、三位;化肥企业数则由2002年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其余,轮胎、力车胎企业上升1位,化学农药下降2位,化学矿和涂料等行业位次维持不变。
其次,以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也有显著变化(见表5)。合成材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500强企业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1/5以上。
在主营业务收入中,2002年化肥企业高居榜首,占500强比重接近1/4;其次是基础化学原料,占17%;第三位是合成材料企业,占10%;轮胎制造企业排在第四位,占8.4%;第五位是专用化学品,占7.5%;接下来的是化学农药、涂料等企业。
2011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合成材料企业跃居第一位,占500强主营业务收入的1/5以上;基础化学原料仍处在第二位,占18.2%;专用化学品由第五位升至第三位,占15.9%;轮胎制造企业仍在第四位,占11.9%;而化肥企业则从第一位降到了第五位,占11.8%;其他行业位次未发生变化。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在化肥行业中,2002年与2011年比较,氮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在化肥工业中处于首位,但其在化肥行业中的比重由2002年的72.0%下降至2011年的45.0%;磷肥由10.0%上升至13.0%;钾肥由1.2%上升至3.5%;而复混肥由16.4%猛增至34.9%。说明化肥品种结构大有改善,特别是复混肥在化肥中的比例由不到六分之一发展到超过了三分之一,农用化肥的需求趋于合理。
以上表明,10年来化工500强行业分布无论是企业数还是主营业务收入都有了重大变化。这是我国在执行“十五”、“十一五”规划期间,积极调整化学工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合成材料工业以及专用化学品工业,优化化肥产品结构等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3.化工500强企业按地区分布,山东、江苏2省持续领跑,中西部地区比重上升。
首先看企业数的分布。
化工500强企业个数从地区分布看,2002年和2011年山东省均居首位,都超过了100家。江苏省位居第二,但2011年也超过了100家,比2002年增加了22家,是各省市中增长最多的。这2个省入围企业数遥遥领先,充分显示了化工强省的实力,是名副其实的领跑者。
按2011年排序,接下来的是浙江省、河南省、山西省、上海市、河北省、四川省、湖北省、广东省、和辽宁省,这又是一个梯队,企业数都在10家至30多家,而且位次比较稳定。其中山西省由2002年12家,增加到2011年的28家,增多了16家,增加数仅次于江苏省。上海市由2002年的15家,增加到2011年的24家,增多了9家,位于增多省市的第三位。由2002年的8家,增加到2011年的12家,在增多地区中紧随上海市之后。
其余各省、区、市2011年进入500强的企业数在10家以下,与2002年比较,起伏也较大。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由2002年没有企业进入500强,到2011年分别有7家和4家进入,占有了一席之地,从而也开启了我国各省、区、市(除外)都有化工企业进入500强的新局面(见表6)。
再看各省、区、市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化工500强中,各省、区、市入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发展变化与企业数的变化情况近似。2011年山东省入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5660亿元位居第一,占化工500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23.7%,其次是江苏省,4227亿元,占17.7%,浙江省2353亿元,占9.9%。这3个省入围500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500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51.3%,支撑了半壁江山,而且比2002年所占比重46.7%,提高了4.6个百分点,出现了加速快跑的姿态。
紧接着的是上海市、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湖北省、四川省、广东省、江西省、辽宁省、、贵州省、安徽省。这12个省、区、市入围化工500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400多亿至1300多亿元之间,占500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38%。
其余15个省、区、市入围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500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约10%。这里还要提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2年没有入围化工500强的企业,到2011年不仅有企业进入,而且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03.4亿元和212.2亿元的成绩,一跃排在30个省、区、市中的第25位和第21位(见表7)。
表中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化工500强企业数减少了11个,西部地区减少1个,中部地区增加了12个。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方面,也是中部增长最快,增长14倍多,其次是东部增长12倍多,西部增长10倍多。在主营业务收入占化工500强比重方面,中部地区由17.3%提高到19.2%,增加了1.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由13.8%降到11.9%,下降了1.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持平。总起来看,东部地区在化工500强中仍占有明显优势,中部地区正在加速追赶,西部地区追赶步伐不如中部。
总之,化学工业的十年巨变在化工500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化工500强入围门槛的大幅提高和在化工全行业中所占比重的快速增长,既说明了化工500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也说明化学工业的集中度有了明显提高。这都是化工人的杰出贡献,值得载入史册。
在讨论化工500强企业地域分布时,要特别关注在我国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西部大开发指引下,在化工企业500强中的体现。10年来,化工500强企业无论是企业数,还是主营业务收入,在东、中、西地区都发生了变化,东、中部差距在逐渐缩小(见表8)。
第三部分 中国化工500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前面已讲了,十年来,化工500强的规模有了飞跃发展,那么在做大的同时是否也做强了呢,也就是说其整体素质是否提高了呢?让我们还是以数据来说话。下面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和劳动生产率等反映企业经济运营质量的主要指标分别加以描述,窥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观察十年来化工500强企业在做强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化工500强利润总额高速增长
以主营业务收入排序的化工500强企业,2002年利润总额为66.05亿元,2011年猛增到1745.2亿元,增长25.4倍之多,大大高于同期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7倍的速度。
与此同时,化工500强创造的利润占化学工业的比重也从2002年25.3%,提高到2011年的37.3%,提高了12个百分点(见表9)。
利润的高速增长是化工500强在做大企业征途中向着做强企业奋进的有力支撑。
化工500强利润的大幅度增长,充分说明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快字当头到好字当头,为化工500强企业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十来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冲击,化工500强企业坚持在做大同时努力做强。整个化工行业大力推进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行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升。化工500强企业就是集中表现。
以下对化工500强利润增长在各行业、各地区和不同经济类型的表现分别作一描述。
1.精细化工行业利润比例增长,化肥行业利润比例下降。
在化工500强各行业中,合成材料制造企业利润由第四位进到第一位,化肥制造企业由第一位退至第四位。
2011年,合成材料企业利润为394.9亿元,比2002年的5.9亿元增长了65.9倍,在各行业中由2002年排在第四位跃进到第一位,占化工500强利润总额比重也由2002年的8.9%升至2011年的22.6%;
2011年,化肥企业利润238.1亿元,虽然比2002年的16亿元增长了13.9倍,但在各行业中则由2002年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占化工500强利润总额比重也由2002年的24%降至2011年的13.6%。
2011年,专用化学品和基础化学原料企业利润总额均有36倍和46倍的增长,分居各行业的第2和第3位,都超过了化肥企业。
轮胎企业利润增长34倍,由第六位升至第五位,涂料等企业和化学农药企业利润排在第6、第7位。
十年来,化工500强利润总额中各行业企业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了化工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改以往化肥行业老大的局面(见表10)。
2.民营和“三资”企业利润已占到化工500强利润的一半以上。
2002年国有控股企业利润27.5亿元,2011年为383.6亿元,增长12.9倍;
2002年民营企业利润3.1亿元,2011年为337.3亿元,增长了107.8倍;
2002年“三资”企业利润1.9亿元,2011年增加到576.4亿元,增长302.4倍;
2002年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占500强利润的41.7%,2011年下降到21.9%;
2002年民营企业利润占500强利润的4.7%,2011年增加到19.3%;
2002年“三资”企业利润占500强利润的2.9%,2011年占到33%。
这就是说,民营和“三资”企业利润合计已从2002年占500强的7.6%上升到2011年的52.3%。这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经济效益上的集中体现,也说明民营和三资企业经济运行质量高于国企。
3.沿海三省利润最高,比重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比重快速提升。
由表12可知,2011年与2002年比较,化工500强企业各省、区、市企业利润都有较大增长。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山东、江苏、浙江三省利润最多,这三个省占500强利润总额的67%;2011年这三个省仍然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但占500强利润总额的比重下降到56.6%,降了10.3个百分点,说明其它省份500强利润不断上升,尤其是河南、内蒙、辽宁、湖北、新疆等上升较快,所占比重也相应提高。
化工500强企业所在地区经济效益水平变化出现东部向中、西部倾斜的趋势。
从增长速度看,中部地区增长77倍,西部增长45.6倍,都高于东部增长20.6倍。从占500强利润总额比重看,2002年东部地区占85.8%,中西部合起来占14.2%。2011年,东部地区比重下降到70.2%,中西部合起来已占29.8%,接近三成(见表13)。
二、化工500强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同时增长
总资产贡献率反映的是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总资产贡献率是企业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三项指标之和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净资产利润率反映的是投资者拥有所有权的净资产获利能力,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表现,指标越高,表明同样的净资产取得的盈利越高。净资产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所得差额(即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这两项指标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是否做强的重要依据。
1.总资产贡献率大幅提高。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6.53%,2002年为8.38%,提高了8.15个百分点,接近一倍,是较高的资产获利水平。
2011年化工500强总资产贡献率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6.1%高出0.43个百分点,比化学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5.82%高出0.71个百分点。
总资产贡献率在行业、地区和企业规模方面的表现如下:
①在各行业中,专用化学品工业总资产贡献率最高。
专用化学品总资产贡献率一直处于各行业之首,2011年为21.5%,比2002年的15.7%提高了5.8个百分点。涂料、油墨、颜料、染料行业位居第二。这些行业一般都属于加工工业,又是精细化工,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位居第三、四位。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位居增长最快的前三位(见表14)。
②民营企业总资产贡献率高于“三资”和国有企业。
2011年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9.81%,比2002年下降6.4个百分点,仍处于领先水平。“三资”企业为18%,比2002年上升1.4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最低,为11.9%,但也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三种经济类型比较,无论2002年或者2011年,国有控股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均低于民营和“三资”企业(见表15)。
③黑龙江、福建、山东、重庆、江苏等五省总资产贡献率处于领先位置,中、西部地区最高。
统计资料显示,化工500强中,各省、市、区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无论在2011年和2002年,黑龙江、福建、山东、重庆、江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高于或接近500强平均水平。湖南、青海、新疆、广东、浙江、内蒙处于中游。值得提出的是,新疆由2002年没有企业进入500强,2011年不仅进入而且并列排在全国资产贡献率的第五位(见表16)。
按地区看,东、中、西部总资产贡献率出现了戏剧性变化。2002年东部总资产贡献率最高,为10.4%,西部和中部分别为5.8和5.6%。2011年情况就相反了,西部地区最高,达15%,中部为12.1%,分别增长6.5和9.2个百分点,呈快速升高态势,东部地区下降5.2个百分点(见表17)。
2.净资产利润率快速增长。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为22.7%,比2002年的5.4%提高了17.3个百分点,比化学工业净资产利润率21,86%高出0.84个百分点(见表18)。
从上表可看出,各行业企业净资产利润率全面提高,其中以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企业最高,2011年分别为31.2%和26.3%,其次是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等企业。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合成材料企业和基础化学原料企业。根据净资产利润率指标含义,在资产中不包括负债,反映的是净资产创利水平,这个指标越高,资本投入的获利也越高。化工500强在各个行业的良好表现是吸引投资者的一大优势。
在不同类型企业中,民营企业净资产利润率最高,2011年为31.4%;其次是“三资”企业,为24.56%;国有控股企业为14.62%。三种类型企业均比2002年有较大增长,“三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增长更快,但国有控股企业远低于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见表19)。
在各省、市、区中,化工500强企业净资产利润率西部地区最高,有十一个省区高于500强平均水平。
在所有省份中,2011年比2002年净资产利润率全部提高。内蒙古、山东、江苏、福建、浙江、河南、青海位居前列(见表20)。
净资产利润率依然是西部地区增长最快。2002年东部地区净资产利润率为8.2%,远远高于中、西地区。2011年,虽然东部地区提高到24.6%,增长了16.4个百分点,但西部地区增长更快,增长21.3个百分点,已经接近了东部地区的水平(见表21)。
三、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成倍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反映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利润的能力,说明产品销售收入获得了多少利润,同时,由于是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产品销售的实现是取得利润的前提,而产品销售收入本身包含了销售成本和利润,降低了成本就可以提高利润。因此,该指标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成本费用高低的因素。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也反映了企业承受价格降低和销售下降风险的能力,销售收入高则能力强,反之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较弱。以上借助其它指标可以作进一步分析。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3%,2002年为3.8%,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16%高出0.14个百分点,说明化工500强生产经营水平在不断提高。
1.涂染料和专用化学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企业。
2011年各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均有提高,其中涂料、油墨、颜料、染料企业达到9.97%,专用化学品企业达到9.13%分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与2002年比较,增长最多的是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及合成材料企业(见表22)。
2.“三资”企业和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于国企。
2011年,“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在2002年和2011年都高于国有控股企业,说明在企业营销策略、能力以及降低成本、费用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要看到,在这十年间,500强中的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提高了3.36个百分点,而“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仅提高了0.3和0.68个百分点,差距正在缩小(见表23)。
3.青海、新疆和西部地区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最高。
十年间,化工500强企业所在省份中,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青海、新疆跃居前两位,排在下面的北京、内蒙、宁夏、福建、陕西、江苏、四川、贵州居各省份的前十位(见表24)。
从东、中、西部地区看,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其次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见表25)。
四、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但不平衡
负债经营是企业通过负债的方式获得借入资本,扩大资本来源的有效途径。负债经营既有利益又有风险。负债资产比率高,会对企业生产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说明企业自有经济实力弱;负债资产比率低,说明企业自有资产比重大,经济实力强,债权的保证程度也高。由于负债利息一般都低于股息,所以负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资本的收益率。负债资本比率过低,意味着融资成本加大,过高又意味着债权人的安全又缺乏保障。因此,负债资产比率高要有一个合理的界限,在我国经济环境下,一般保持在40%~60%之间比较合理。反映负债资产比率的常用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
为了反映化工500强企业负债经营状况,拟从负债规模及资产负债率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化工500强企业负债规模及其分布。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负债总额为1.27万亿元,比2002年的1769.5亿元增长6.2倍,企业平均负债25.4亿元,比2002年的3.5亿元快速增长。这里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500强负债规模均已达到当年工业总产值或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相对较高。
在各行业中,2011年基础化学原料与合成材料企业负债最高,分别为2445.9亿元和2436亿元,其次是化肥,化学专用品和轮胎企业;在各经济类型中,2002年国有控股企业负债1525.4亿元,民营企业负债13.2亿元,“三资企业”负债10.8亿元,2011年分别增长了2.1倍、146倍和304倍,在地区中,东部地区最高,达7533.5亿元,增长也是最快的,达8.2倍,其次是西部地区(见表26)。
2.化工500强资产负债率。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9%,处于合理区间,2011年为62.22%,略高于合理区间。
①涂料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化肥等行业处于不合理区间。
2002年涂料、油墨、颜料、染料工业处于合理区间,其他行业均略高,其中轮胎、化肥工业最高,2011年涂料、油墨、颜料、染料工业处于合理区间,其他行业均略高,其中仍是化肥行业资产负债率最高为63.4%,基础化学原料工业为62.1%(见表27)。
⑦“三资”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
2002年和2011年“三资”企业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合理区间。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2002年处于合理区间,2011年均处于略高区间(见表28)。
③2011年8个省份500强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
2002年有15个省份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11个省份处于不合理区间。而2011年只有9个省份处于合理区间,20个省份处于不合理区间(见表29)。
2002年资产负债率东、中、西部均处于合理区间;2011年东、中、西部资产负债率均超过60%的合理区间。其中,东部处于接近合理区间的边缘,西部略高,中部地区最高(见表29)。
五、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平均每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这里是使用工业总产值与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率。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081.5千元/人年,比2002年的220.8千元/人年提高8.4倍,比2011年化学工业劳动生产率1241.9千元/人年高出839.6千元/人年。
1.合成材料行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统计显示,2011年所有行业劳动生产率全部提高,合成材料和基础化学原料工业分别增长11倍和9.5倍。
2002年劳动生产率最高的行业是专用化学品和涂料工业;2011年劳动生率最高的行业是合成材料和专用化学品(见表31)。
2.“三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2002年和2011年“三资”企业均比民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但是从增长速度看,民营企业快,正在接近“三资”企业(见表32)。
3.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劳动生产率最高。
2011年劳动生产率最高的省市依次是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江苏、重庆、黑龙江、天津、河北等省市(见表33)。
在东、中、西部地区中,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最高,中部地区增长最快(见表34)。
综上所述,我们欣喜地看到,十年来化工500强在以大促强发展中,表现出色。不但做大了,而且也做强了。2011年比2002年上述所有指标大幅提升,尤其是利润指标增长速度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标志着化工500强企业做强的速度超过了做大的速度。各项利润率指标全面超过了化学工业全行业的同期水平,经济实力空前提高。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观察到化工500强企业在做强过程中不同侧面的发展变化。
从各行业看,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制造企业在利润及各项利润率指标中均处于前沿;
从经济类型看,“三资”企业利润额已占据首位,民营企业快速增长,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占500强利润比重下降较多。在各项利润率指标中,民营和“三资”企业也处于领先位置;
从地区看,山东、江苏、浙江三省利润额遥遥领先。在各项利润率指标中,福建、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区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