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06:30: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本理念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发现,生本理念改变了以往教学活动模式,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生本理念开展物理学科教学时,必须时刻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及重要形式,物理实验为学生动手实践、思考判断等物理学习的技能提升提供了有效载体.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总结结论,锻炼和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时,教师采用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实验教学活动,设计如下过程:教师展示本次实验的课题内容:练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教师向学生讲解使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的注意事项.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开展动手操作称量固体质量活动.教师课堂巡视,开展指导.学生将称量所得数据记录表格,反思实验步骤,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延长物理案例探析过程,提供学生探知辨析空间
教育学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深入交流、情感碰撞、观点交融的实践进程.生本理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开展先学活动,以学定教、学教合一.由此可见,生本理念下,教师应将课堂作为学生实践的“阵地”、锻炼的“平台”、前进的“阶梯”.笔者通过研析物理案例发现,案例解析的过程,正好为学生思维辨析、实践探究、概括判断等能力锻炼和培养,提供了有效“载体”.因此,教师在物理案例讲解中,不能“全程”,而应该延长物理案例探析过程,结合案例要求、学生实际,提供先学空间,将学生引入探析案例之中,鼓励和指导学生思考分析、动手解题、归纳总结,提升初中生物理学习技能.
例如,有一辆重40t、高2m的重型履带式卡车,已知它的每条履带面积为2m2,该重型卡车在水平的路面上行驶时,对地面所产生的压强为多少?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讲解方法,组织学生主体开展“先学”活动,观察、分析问题条件以及解题要求等内容,并从中探析解题初步思路.学生探知分析后认为,该问题实际是关于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方面的案例.期间,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开展指导活动.教师开展“后教”活动,先对学生“先学”活动情况进行评判,并根据学生感知分析结果,向学生提出:如何计算重型卡车对地面所产生的压强?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分析活动,指出:利用公式G=mg得到重力;利用公式P=F/S得到对地面的压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解题活动,并要求在书写解题过程中归纳解析方法.
对文章句意和段落大意理解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整体把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句,勇敢提出自己的疑惑与不解。首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分析阅读文章中的重、难点词句的过程中,应积极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文中词语与现实生活中的词句进行对比分析,实现“提出疑问—创立设想—分析设想—理解设想”的良好转变。通过实施这样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技巧的逐步养成,为后续阅读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注重文学内容的提问。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通过提出有关文学作品主要内容的若干疑问,提升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重视度,激发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质疑,进而主动探究。“提问—质疑—探究”这一教学过程的有序实施,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作品内容,提升快速提炼文学作品主要信息的能力,从而顺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二、不断优化教学方式
基于传统阅读教学存在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弊端,语文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趋于多样化、丰富化、灵活化与高效化,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落实生本理念。目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归纳法”“小组讨论法”与“话剧教学法”是最能体现“生本理念”的先进教学方法。
1.探究归纳法
由于“生本理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探究归纳法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并未预先告知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如作者特点、写作背景、作品内涵等),而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文学作品,然后带着问题展开探索之旅,逐行逐句反复推敲,对作品的精华之处进行归纳。通过“探索—推敲—归纳”的活动过程,逐步深化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体会与感悟,促进分析、探究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形成。
2.小组讨论法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显著不足,小组讨论法被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成员之间在课外针对文学作品展开讨论与思考,对于一些小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在课堂上提出,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解决。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讨论中来,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与良性竞争,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不教自学”。
3.话剧教学法
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时期的高中生具有充足的想象力与强烈的表现欲,如能善加引导,将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当前,一些高中语文阅读文本具有故事完整、人物鲜明、情节生动等特点,十分适合进行话剧表演。通过表演话剧的形式重现文学作品,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揣摩人物特征,以自己的形式展现主人公的行为表现与内心世界。在学生表演完话剧之后,师生之间可就表演展开讨论,探讨作品内涵与角色特点是否有良好的展现,在一种愉悦的交流与对话中,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文学作品内涵,让学生爱上阅读。
三、积极扩大阅读量
传统阅读教学多为“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阅读”权利被剥夺,而这显然是与生本理念相违背的。首先,建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秉承“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理念,高中语文教师应建立阅读教学重在学生的“读”,而非教师的“教”的阅读教学观,充分重视学生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自身阅读、思考、感受和领悟,学生才能更正确地理解文章内涵,更真切地获取生活领悟,更真切地产生情感共鸣。其次,积极扩大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能在形式与内容上补充、发展和完善课内阅读,还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度,积极扩大课外阅读量,有效提升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正确度与深刻度。一方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延展学生的阅读深度。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获取除教材(教本、读本)之外的大量信息与知识,促进了阅读技巧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从旁辅佐,发挥引导作用,避免学生阅读的随机化、不健康化。在深层次解析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教材文本阅读的有效迁移,良好掌握语文阅读的“内引”与“外连”,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生活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内引”,就是将课堂上所积累的阅读经验迁移至课外阅读中,从而正确把握课外读物的中心思想;所谓“外连”,则是将课外阅读过程中所总结的阅读技巧运用至课堂阅读中,从而深刻理教材文本的内涵。另一方面,增大教师的阅读量。教师同样应增大阅读量,拓展自身的阅读视野与阅读深度。在日常工作中,应有意识地注重从各种媒介(报纸、刊物、网络、广播等)中获取信息与知识,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断增大自身的知识储备量,逐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通过课外阅读量的持续增大,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从广度与深度上透彻分析教材文本重点、难点,从学生特性与阅读材料特点出发灵活调整教学方式,进而实现高效阅读教学。
四、结语
在基于生本理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要借助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乐趣.不少学生觉得物理课程的学习比较难,很多知识十分抽象,理解上障碍很大.教师首先要化解学生的这种观念,要借助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来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并且深化学生对于这些教学要点的掌握程度.很多物理知识都在生活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突破口.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场景的呈现以及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案例的列举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模式来简化相关知识的理解难度.这些方法都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辅助功效,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让学生对惯性这一概念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笑话:在公交车上,一个年轻男士刚一上车,公交车就开了,这时男士一个不注意,就趴在了身旁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士身上,女士生气地说道:你怎么这个德行啊.男士回头一笑说:不好意思,这不是德行,而是惯性.这样,学生的兴趣被笑话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什么是惯性.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点,为后续的知识教学实现了良好的教学导入.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基于生本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很重要,这是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究的基础,也是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获取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意思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可以引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透过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于自身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我给学生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演示实验.我准备了两个试管,先将粗一点的试管灌满水,然后在粗试管中放入细试管,放到一半的时候,将两个试管倒置,学生发现,细试管没有下降,而是上升了.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学生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都很好奇,然后我顺势对于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透过这个简单且有趣的实验,不仅实现了教学导入环节,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在凸显生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更多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教学,还要通过相关的引导与启发让学生习得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这是学生能够展开知识应用与实践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加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指导,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不断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一些问题有更为深入的探究,也能够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积极的辅助功效.例如,在讲“电磁”时,我有意识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来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领会.首先给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同学们,根据你们课前的预习情况,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看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N极的位置关系.然后学生就会根据自身课前预习情况来进行小组讨论和小组发言.在小组意见统一之后,再进行全班发言.学生的发言各不相同,有的理解十分准确,有的则存在一定的偏差,课堂学习气氛变得十分活跃.这时,我顺势进行标准概念和知识的讲解,学生对此问题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自身的理解和之前的错误思维有了一个碰撞,也就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对此问题产生深刻的印象,进而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提供更多的平台,要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这不仅是生本理念的直观体现,也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四、结语
(一)教学方针
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够好奇,能够参与到学习环节当中,变成课堂上的主体。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
(二)团队意识
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差异,并在知识的积累量上有所不同,针对这种差异可以让学生组成团队,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成绩来分配学生,在根本上将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能有所提升,好的学生能够巩固知识,学习不好的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并能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
(三)全面性原则
初中生物教育的面向群体应该是整个课堂,不能出现出小灶情况,根据每一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制定出相应的课前预习、课堂流程、课后作业,让全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无缝隙的教学任务当中。通过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面对自己的弱点,审视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自己现在所处以至将来的环境,并在大环境下拥有质疑性的思维能力来一步步发展自己;学会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外界事物和面临的问题,学生要学会能够公正、理智地分析问题,并在一件事物的发展走向上得到一个客观的认识;可持续发展观所表现的特殊性是让学生能够明白,并且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文明都对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让学生在自身的场和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过程中,有机地将人的成长、社会进步、科学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做到全面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吸收行为;在学生拥有相应的意识的同时,还要在身上确实的落实到行为上,这不仅仅是一种策略,一种走向,更是一种精神。以上可以总结为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核心思想———真实、动态、全面、客观、和谐、行动。相信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教育的方针和走向,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素质型人才。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服务终身发展
生本教育的理念核心是要高度重视学生,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结合学生的天性开展教学。将这样的理念渗透到生物课堂的教学中,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作为开展教学的重点。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阅读课文,观察标本,观看视频资料等,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在执教"探索生命的方法"时,我做了这样的课堂设计:1.导入:给学生展示图片腐烂的肉中有许多蛆虫。提出问题:看到这些蛆虫,你想了解什么?2.让学生大胆猜想:蛆虫是怎么生成的?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回答。4.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引导:把两块等重的牛肉分别放在两个大小一致的玻璃碗内,一只碗口,一只盖上纱布。5.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要想实验成功,还需要做哪些工作?这样设计关注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设计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生自身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充分的运用。
三、总结
生本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来构建教学计划,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是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其特征如下:①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育的本体。班级管理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②高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最基本的本质和原则。③全面依靠学生。班级中的主体是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好班级的每一项工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用事必躬亲。全面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是生本教育的最好方法。
二、生本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教育,开放的教育需要开放的教师。教师都应具备发现并赞美学生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强压之下变成“别人”。老师要做到欣赏每个学生的优点,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班主任的温暖与关爱,由此搭建起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为班级的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
2.建立良好的生本文化
生本文化是生本教育的剂、加油站。良好的生本文化能使每一位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憧憬,乐于学习,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健康向上的生本文化能激发班级成员的进取精神,弘扬班级正气,使班级生本管理的效能最大化。生本文化属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体现,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沟通、交流的基础。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对促进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有很大帮助。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结合班级实际。不同的班级特点不同,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来进行。二是全面地依靠学生。只有充分地发动学生,全面地依靠学生,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让学生实现自主管理
(1)师生共同制订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的班级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思想是以民主、科学为基础的,那么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时,应采取师生共同商讨的方式来完成。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进而增强他们的班级责任感,有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培养班干部队伍,强化班级管理核心。班委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组建班级委员会,通过民主选举,学生体验到行使好个人权利的重要意义,班级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也得到加强。提升班委的责任心,更好地促进班委队伍的建设。在时机成熟时,积极实行班委轮换制,促使更多的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3)班级工作,人人有责。班级管理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班委的事情,而是班级每一个成员的责任。班会中,首先是班委成员总结上周班级各方面情况,充分地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就某议题(如“班级成绩如何总体提高”“课上同学应积极响应老师”等),让全班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引发他们自主管理的兴趣。(4)制订个性化的评价制度,深化班级管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以其学习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人格、行为发展等,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过程为评价基础,肯定学生的进步,从而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武器”,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结束语
成本是一个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成本的高低,常常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管理好成本,无疑是企业关注的问题,成本管理也一直备受企业管理者的关注。而成本管理观念往往会决定一个企业成本管理的方向和原则,因此现代企业若要提高成本管理效果首先要更新成本管理观念。
一、战略成本管理观念
成本管理不仅要有微观的视角,更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即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是近一二年兴起的一种具有全面型与前瞻性的现代管理方法,其特点是重视整体的战略规划,强调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它主要是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是一种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和全员管理的统一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相结合的管理,也是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只有融入到管理过程与业务活动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当今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构成中,企业产前的研究与开发阶段成本及采购本等成本和企业的售后成本如产品的使用成本、维修成本、报废成本等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则成本管理不应停留在产品生产过程的资金耗费方面,更应关注企业的研发、供应、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各阶段,以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控制各阶段成本。另外,战略成本管理范围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还超越企业的边界进行跨企业跨行业的成本管理。通过建立电子信息网使企业更好地与供应商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从而降低信息成本和物流成本。
战略成本管理强调,成本管理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所采取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法措施要与企业的基本战略、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各种战略措施之间要相互配合。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要从纵向的和横向的两个方面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首先,企业从纵向价值链对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环节进行管理,如适时制生产系统(justintime)的产生使企业的零库存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和物流成本。其次,企业从横向价值链对竞争对手产品进行研究,运用标杆分析比较企业与竞争对手在质量控制、培训员工、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安排生产流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将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准确定位于价值链中,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优势。
二、和谐成本管理观念
(一)和谐成本管理的概念
“和谐管理”理论由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西民博士提出。“和谐管理”就是围绕和谐主题,利用“和”的手段和“谐”的手段,提供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和”是人及人群的观念、行为。“谐”是物理,有规则性的东西。“和谐管理”使我们有另一种新的管理思维去管理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和谐成本管理,就是按照和谐管理理论的分析思路在企业长期战略的指导下,围绕“成本满意”这一和谐主题,将现存的定量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相结合,以求通过“优化设计”(即谐则)和“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即和则)以及两种手段的互动、耦合实现企业成本的持续降低。(吴君如,2007)这里的“成本满意”是指成本在市场上存在竞争力和持续改进的和谐状态。成本的产生是基于人作用于物的过程,由于企业员工的介入,使得现代成本控制系统成了一个具有人本性、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也就决定了在对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纯科学优化的办法和思路,还需要借助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直觉、经验等来解决成本管理及经济活动中的不和谐(即内耗)问题。这一问题的性质决定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员工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和谐成本管理的内容
和谐成本管理主要是按照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企业当期的和谐主题(成本满意),然后通过和则、谐则分别对成本发生过程中的相对不确定性因素(如劳动者)和相对确定性因素(如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进行管理,主要是为了通过成本的“优化设计”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及两者的互动、耦合来促进企业成本的持续降低,以保证企业在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成本方面的优势,从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和谐成本管理思想不是对现有成本管理方法的否定,而是依托现有的成本管理方法,将和谐管理中的“和则”引入“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而通过各种可能的形式(如技术人员以无形资产参股、管理者以管理技能参股、普通劳动者以劳动参股等)让企业员工成为成本管理目标的利益相关者,享有剩余价值分配的权利,以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将“谐则”引入现有的成本管理方法,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现有成本管理的优越性,并通过两者的互动、耦合促进企业成本的持续改进。
三、柔性成本管理观念
(一)柔性管理与柔性成本管理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这是20世纪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对“柔性管理”进行过深入探讨的郑其绪教授这样概括“柔性管理”的特征: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柔性成本管理则是将柔性管理的精华纳入成本管理过程中。柔性成本管理是与刚性成本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刚性成本管理是根据成文的规章制度,依靠组织的职权对企业的各种成本进行程式化的管理,又可称为准则导向型成本管理,柔性成本管理则在此基础上将环境这一外生变量导入组织的决策模型中,并将其作为显著影响企业经济行为和经济后果的重要参数之一,以此实现对企业的各种成本进行柔性化的管理,属于原则导向型成本管理。柔性化的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实现生产成本与管理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增加产品的创新速率和多样性,增强了企业内部管理的灵活性,有效地实现了范围经济。
(二)柔性成本管理的内容
柔性管理目标追求的是企业的整体柔性,这一整体柔性不仅包括企业“软件”方面的柔性,也包括企业“硬件”方面的,因此与之相对应的企业柔性成本管理也不仅仅包括组织结构、生产等方面的柔性成本管理,还包括人员、文化、战略方面的柔性成本管理。
1、柔性组织结构成本管理
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是根据本世纪初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设计的。它按照专业化劳动分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依靠各种工作的职能化和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种组织结构由于部门间相互割裂,存在难以协调的弊端也很难适应经营环境的复杂变化。成本管理结构很大程度上受企业生产技术、制造流程及产品组合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预期会发生变化,成本管理结构也应当能够及时适应这种变化。比如技术环境发生改变,从传统制造技术向先进制造技术转变,造成的主要影响是成本管理系统要从强调对生产的控制转向强调对设计的控制。同时,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也会影响到整个流程中的物料流动,从而导致作业复杂度、物料通过次数和存货水平的降低,这将会简化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另外,企业从采用传统制造技术转向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对成本的构成也造成重要影响。此外,生产的灵活性和产品组合的差异程度也会引起成本管理系统的结构和核心发生变化。因此,成本管理结构的设计要体现柔性的原则,能够满足生产技术、制造流程及产品组合差异等因素变化的需求
2、柔性产品成本管理
柔性产品成本管理是把人当作“社会人”,尊重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尊重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和个性自由发挥,是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柔性产品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柔性成本差异分析和柔性业绩考评上。柔性成本差异分析要求在成本差异分析方面做到经常及时和建立畅通的成本信息网络,以便执行者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执行情况,及时知道自己是处于“正确的轨道”上(有利成本差异)还是处于“错误的轨道”上(不利成本差异),从而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形成一种“自我调节、自行控制”机制。柔性业绩考评要求业绩考评应遵循可控性原则,对于不可控因素带来的不利成本差异不应纳入考核范围,切不可不问原因采取“一刀切”或实行“一票否决制”。因为这种强制性考核制度虽在短期内可带来成本下降,但其成本改善是不可持久的。
3、柔性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员工管理柔性化
柔性成本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首先应经常向员工讲解降低成本对企业的重要性,协助员工分析每种可能浪费的方式,帮助员工清晰了解并逐渐看到浪费现象。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并非企业人人都能够正确认识,企业应当经常进行宣传,通过不断的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形成一种成本文化,使人人都来关心企业成本问题,同时,企业领导还应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协助员工解决生产中可能发生的浪费,并寻求解决方式。其次,应向全体员工提供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及其他信息资料,建立良好的成本学习环境,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企业成本的管理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竞争对手的成本资料并进行分析,将其与本企业的成本资料进行对比,找出本企业差距并向企业员工进行宣传,发动员工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吸纳各种合理化建议,并给予奖励。强烈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会激励企业员工去奋发努力赶超先进水平。第三,应帮助企业员工提高素质。企业员工素质得到提高,便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使产品合格率上升,废品损失减少,高质量产品的长期成本要比低质量产品的长期成本低,同时高素质员工更能熟练操作现代化生产设备,对成本降低措施方案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无边界成本管理观念
传统成本管理的方法局限,视野狭窄、方法消极,无法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现代成本管理应当以无边界理念为指导,实行无边界成本管理。所谓“无边界成本管理”,通过宽广的成本管理视野(能够跨越企业职能、单位、跨越企业现有的官僚等级体系、跨越企业的外部边界及地理边界等各种障碍),在广泛的企业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中、广阔的时空中,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甘永生,2006)。
(一)从跨越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外部的边界来进行成本管理
在企业内部,一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企业内部的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是密切联系的,各项辅助活动对各项基本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成本构成具有重要影响;各项基本活动、各项辅助活动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这些联系越密切,配合得越好,最终提供的产品质量就越高、成本则越低、交货越及时。在企业外部,供应商、用户与企业是相互联系的,企业与供应商、用户的关系如何是影响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既然联系是客观的、广泛的,就应该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放宽视野,努力打破各种隔断这种联系的各种边界,通过改进企业内外关系,加强合作,促进企业成本的降低。
(二)从跨越时空的边界来进行成本管理
1.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生本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生本教育重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在教师为之创造的情景中,小组合作讨论,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对学习的无限兴趣。
1.2小组汇报展示小组汇报展示,是生本教育体现团队分工合作能力的最佳环节,通过小组组员上台展示汇报讨论成果,其余同学及时纠正补充的方式,完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生产”。
1.3小组讨论与汇报展示范例[成员1]在探索放大镜的观察方法时,我们发现两种方法,1:物体不动,人眼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成员2]在比较不同厚度的放大镜的放大效果时,我们各小组交换不同放大镜在同一距离观察同一物体,发现镜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成员3]板书。放大镜观察方法:①目、镜、物三者,目、物不动,镜动;②目、镜不动,物动。放大镜厚度与放大效果:放大镜镜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学生1]我想补充的是:放大镜镜片透明且呈凸状,因此又叫凸透镜,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老花镜;相反还有凹透镜,如学生中常见的近视镜。
2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究与交流讨论进行的,主要学习了:①、放大镜镜片特点: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②放大镜具有放大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物体实际大小;③两种观察方法:物动、镜动;④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小组加分
教师对发言同学以个人为单位,每发言一次为本小组加一分,累计加分。最终评比出分数最多小组,对其进行口头表扬,并在班级评比栏内贴小红花一枚,月底清算,用班费进行物质奖励。
4学生畅谈收获
在教学时,我重点组织学生自学。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课文,基本掌握课文内容。接着出示学习目标:(1)人体生长发育和保持正常活动需要哪些营养成分?(2)蛋白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哪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3)糖类和脂肪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哪些食物中含有糖类和脂肪?(4)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起什么作用?哪些食物中含维生素和矿物质?(5)怎样辨别食物中含有淀粉或脂肪?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相提问解答。然后全班汇报交流,强化重点内容。在教学三级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时,我发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感知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会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会上升。学生能否准确测量出4杯水的温度,关键在于是否掌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方法,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方法和步骤课文中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掌握。我就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先阅读再交流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去掌握,并规定每个小组交流表现好的学生先用温度计进行实际测量,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掌握测量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学生当堂掌握了学习内容,比教师讲解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认真备课,提前准备,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用的关键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小学科学教材大部分内容的学习是靠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来完成的。学生的科学活动,需要借助许多实验仪器和材料,要想使学生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提前准备。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尝试体验,通过课前的尝试体验,了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及时的帮助。通过认真备课,提前准备,将“能托付给学生的完全托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如,四年级下册中《点亮小灯泡》《导体和绝缘体》等课的探究活动,需要的实验仪器、材料,学生能够自己准备,就在课前及时布置学生积极准备。由于探究过程并不复杂,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实验,只是在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集体归纳总结,交流体验和收获。对那些所需实验仪器比较专业、操作相对比较复杂的探究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提前准备好实验仪器,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必要的间接经验,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和要领。如,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的探究活动,需要酒精灯、三脚支架、蒸发皿、石棉网等实验仪器,这些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并要进行认真检查。而且酒精灯的使用,蒸发过程的最后阶段还会出现盐粒飞溅的现象,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进行演示实验,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提醒和帮助。
三、要面向全体,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文字记录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