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2 17:22: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家乡发展建议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将“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以下简称核聚变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6月10日至2021年6月24日。
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核聚变专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改完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将不再反馈和回复。
相关意见建议请于6月24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jcs_zdxmc@most.cn。
附件:“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2021年6月9日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
尊敬的校长:
您好!我是三年级三班的一名同学。最近我看见有一些同学在校门口买东西,一些同学上学、放学都会到校门口买一些玩具和零食,装玩具和零食的盒子、袋子,随手一扔,校园又多了一处污点。所以我给您提五条建议:
1、让同学们参加一些环境保护的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让同学们制造一些保护环境的标语牌。
3、让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重点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
4、用杂志和漫画让同学们知道要保护大自然。不然就像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七单元上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上的人们,因为不保护大自然,就收到大自然的惩罚。
5、多组织活动,让同学和家长都参加,加强环保意识。
校长,我这五条建议请您收下,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我的建议书,采纳我的建议,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丽,空气更清新。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范文.
同学们:
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已不再是绿影知识,芳草菲菲,语静安详,不再有淳淳清流,馋虫名喝,鸟语花香。如今,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空气中弥漫着浓烟,残渣废料琳琅满目作为少先队员,我们是否也应该为环境工作出一份小小的力呢?我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不要把垃圾、工业废水排向江河湖海。
2;要节约,减少垃圾,而且要多植树造林,不要开山毁林。
3;不乱扔垃圾,不用汽油发动机。
4;不用塑料袋,用环保袋。
我相信,到那时候,雄伟的厂房上会有绚丽的彩霞,高耸的烟囱飘出的袅袅轻烟无害于人的健康,浓荫茂密的草木遮住噪音,芳菲的青草吸食了粉尘;绿丛中的鸟雀的各声会更加动听悦耳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家乡的环保工作出一份力吧!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模板.
亲爱的朋友:
在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虽然享受到了生活的便利和快捷,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岌岌可危。地震,干旱,沙尘暴,海啸等灾难频发。我们多么希望天空湛蓝,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环境优美啊!
所以我建议我们北海小学的全体同学,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环保方面的科学知识,主动增强环保意识,人人争当环保宣传员。
2。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保持空气清新。
3。不随意践踏或攀折花草树木,保护学校或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
4。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紧水笼头。
5。不乱扔废旧电池,少用一次性制品。
6。保护水资源,不向河里扔垃圾。
7。和动物和平共处,不吃野生动物。
8。使用节能用具,像节能灯,节水的马桶。
9。生活中提倡购买绿色食品。
教学目标:1.通过总结活动手册的内容,解决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的疑问,改进活动中的不足。2.通过物理的微制作再现逝去的历史场景,体会知识的纵向贯通、横向联动。3.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对内容的综合和多样的学习方式,将书本上所学知识、观点,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逐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能力、养成品德、体验情感。
教学重难点: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如下:
1.运河史话
阐明概念、常识。提出问题:北运河与潞河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找出流经张家湾的潞河、元代通惠河、萧太后河、港沟河,分析各条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意图:明确基本概念,了解家乡的基本知识;从地理角度理解张家湾成为大运河码头的必然性,从历史角度看张家湾曾经的辉煌,从文学角度验证张家湾的历史,从地理角度、现实角度分析张家湾的衰落。
2.运河微制作
用物理知识再现历史场景:巨石出山、盐场称重,引出“石权”。然后出示石权图片,讲解原理,展示学生制作的石权,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称量,并进行点评。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区别,从物理角度进行历史微制作,通过自己动手真正体会杆秤的原理,并理解石权的作用,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体会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难度,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运河谋新
布置作业:讨论活动手册的“活动五・我为张家湾出谋划策”中有两份建议,非常有代表性,它们有哪些异同点,哪份建议更合理、更有价值?出示两份学生作业,提出问题:如何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建议书的格式、内容等。布置分组作业,要求每组完善一份建议书。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建议不只是简单的观点的拼凑,而要注意格式、内容等问题;建议要有价值,必须要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做出合理化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将书本上所学知识、观点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一、选题背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的家乡洈水正是因水而灵动,因水而秀美,因水而富庶,因水而闻名。在水资源循环网络中,如明珠般洒落于田野之上的堰塘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洈水人,浇灌出“鱼米之乡”的美好生活。
在一次春游活动中,几位准备到堰塘去钓鱼的同学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因为堰塘里垃圾成堆,池水发黑,根本无鱼可钓。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堰塘这么脏,怎么也没人管?”有的不以为然:“哎呀,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现在的堰塘都这样。”有的问:“怪不得现在家家都吃自来水呢。”他们的议论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想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提高农村居民及下一代的环保意识,不是很有意义吗?这个想法得到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的赞赏和支持,“关注我们的堰塘”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初步形成。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感受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与堰塘的密切联系,认识保护堰塘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了解堰塘的过去和现在,探寻堰塘变“坏”的原因,探求保护堰塘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开放的学习观。
(2)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策划、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学习采用适当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实现交流共享,培养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堰塘做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增强自信,提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我思考,我选择。
1.引发学习动机,确定研究子课题。首先展示了春游时拍摄的堰塘照片,让学生围绕“关注堰塘”提出想要了解、研究的问题,然后经过归类、整理,确定了下面的四个子课题:
(1)我们身边的堰塘现状。
(2)以前的堰塘什么样。
(3)堰塘变化的原因。
(4)我们能为保护堰塘做些什么。
2.组合研究小组。为了尽可能地使学生全面了解本地堰塘状况,我们以居住地相对集中为原则组合小组,以三个村十二个小队的堰塘作为研究对象。
各小组根据小组活动内容确定小组名,分别为“今日堰塘” 组,“昨日堰塘”组, “小小侦探”组, “堰塘卫士”组。后在活动中,“昨日堰塘”组更名为“美好回忆”组。
3.制定、完善活动计划。
(1)各组推选小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落实活动分工(具体到时间、地点、任务、方法等)。
(2)小组交流方案,集体讨论,提出合理建议。
(3)各小组根据建议完善、修正本组活动方案。组员根据小组活动分工做好相关活动准备。
第二阶段:我行动,我探索。
各小组按照既定计划自主展开活动研究,教师定期了解活动进展,根据学生活动情况及时指导。
【注意事项】学生:①活动时要一起参加,需分散时至少两人一组行动。做好记录和总结,活动成果要及时向组长进行汇报。②活动中有困难及时请教家长或老师。③活动中安全第一,各组聘请一名老师或家长为指导老师,在堰塘边进行考察活动时需有家长或指导老师陪同。
教师:①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安全教育,与各小组聘请的指导人员进行电话联系,确保安全。②了解学生活动进展,及时进行活动计划制定、调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的指导。③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第三阶段:我整理,我策划。
各小组对在活动中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和阶段成果进行信息处理、提炼加工,确定汇报形式,并做好汇报分工安排。
第四阶段:我汇报,我展示。
组际交流,活动成果展示:
1.“今日堰塘”组。
(1)汇报对周边二十四口堰塘进行考察获得的信息,辅以条形统计图、实物水样、拍摄照片同步说明。
(2)活动日记选读。
(3)组长小结: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身边的堰塘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堰塘受到了严重污染,导致水质变坏、鱼虾死亡、浮生植物疯长等严重后果,距人口集中的地方越近的堰塘受污染的情况越是严重;二是堰塘被侵占,用作建房等途径使堰塘数量减少;三是堰塘长期没有清挖导致蓄水能力下降,因此在干旱季节,堰塘没有很好地发挥蓄水抗旱的作用,不过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国家重视,在我们考察的二十四口堰塘中,已有五口堰塘于去年冬天翻挖清淤。同学们,了解到我们身边的堰塘现状,你想说些什么?
(4)现场采访其他组同学谈感想。
2.“美好回忆”组。
(1)听一听父辈们与堰塘和谐相处的故事。
故事一:徒手抓鳖。
故事二:竹篮罾鱼。
故事三:夏日戏水。
(2)欣赏文学作品中描写堰塘的优美片段。
(3)小画家展示采访后描绘的想象画。
(4)组长感言:碧波荡漾,鱼虾成群,水中嬉戏,这样的堰塘,这样的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何时我们能再次拥有这样的堰塘?
3.“小小侦探”组。
(1)组长引言:堰塘是怎样变“坏”的,请听我们“小小侦探”组的发现。
(2)小组发言人汇报。
(3)其他小组组员提问,“探索发现”组现场“答记者问”。
(4)主持人引言:同学们,让堰塘变 “坏”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自己,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做过伤害堰塘的事情吗?
(5)小组长读《堰塘致居民的一封信》。
4.“堰塘卫士”组。
(1)两位同学表演《拍手歌》、同学们同步学习。
(2)宣读《行动起来,保护堰塘》倡议书。
(3)展示、齐诵小组同学创作的宣传用语。
(4)介绍湖北省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
(5)宣读“重视农村垃圾处理,保护堰塘环境”建议书。
(6)组长小结:同学们,保护堰塘,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5.活动延伸拓展。
(1)整理筛选资料,以“拯救堰塘,刻不容缓”为主题办一期板报在学校橱窗中展示宣传。
(2)在学校广播站播出 “保护堰塘,我们在行动”倡议书,并印发到农户。
(3)向镇政府、镇人大代表递交“重视农村垃圾处理,保护堰塘环境”建议书。
(4)积极参与清理堰塘垃圾的实践活动。
第四阶段:我总结,我反思。
(1)以文字形式小结个人活动,进行自我评价。
(2)填写小组活动评价表,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四、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笔者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本次活动学生校外活动时间长,考察环境安全隐患大,因此,需要多管齐下,确保学生安全。在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的配合,为学生顺利完成实践活动保驾护航。
一、近年来“三争”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争取项目方面:项目工作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势头。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迪赛诺生物制药、上海纺织产业园、某某港码头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仅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7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
(三)争取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和单位发扬“钉子精神”,不怕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某某港一类口岸获得国家批复、某某经济区区域环评获得通过;交通、国土等部门利用与上级部门的良好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取得政策上倾斜与扶持,有力的支持了项目落户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市近年来的“三争”工作主要特点
(一)认识统一,全社会“三争”的浓烈氛围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三争”工作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的目标责任文件,并建立健全了工作督查、落实、奖惩机制,集中全市上下的精力和智慧,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借助市外资金来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市领导经常对“三争”工作进行调度、督查和调研,并亲临谈判桌与外商老板谈判,亲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上级部门跑项目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的士气。
(三)畅通渠道,“三争”工作外部环境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某某籍在外人士的联络,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充分发挥“人脉关系”来助推某某经济发展,是“三争”工作的一大法宝。通过成功举办系列招引活动,聘请“三争”信息联络员,组织各种联谊会等形式,广泛联络在外老乡,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爱乡热情,与许多外商老板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许多老乡表示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通过跑市跑省、跑部进京,经常到上级部门联系工作、联络感情,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级部门的领导来我市视察工作、检查项目、了解困难,争取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已与中央、省、市许多部门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三争”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些工作的“短腿”逐步暴露出来。
(一)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一是项目库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权威的项目库,几个职能部门虽储备有项目,但零乱、分散,且储备的项目没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有深度的资料,更谈不上项目建设信息网的建立,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二是资料准备不充分。有的单位申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得不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工作被动,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三争”工作的有关信息,使不少机会白白流失。三是个别单位不注重关系的理顺。有的单位平时与上级部门和在外乡友不联系、不交往,有事才找人家帮忙,“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以人家往往只是表面应付,甚至产生反感;有的则是跑回一个项目后就对上面不闻不问,不继续进行感情联络,搞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跑一个项目,丢一个码头”。
(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我市的“三争”工作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制约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我市虽然有专业的招商局,但是懂业务、会招商、会争取政策资金的人才太少。如何挖掘项目,如何准备项目资料,如何项目信息,如何包装项目争取有关支持,有了项目如何跑、往哪跑、有些什么策略,许多部门的同志对此一脸茫然。由于缺乏跑项目、争资金、要政策的基本知识,不懂其中的基本技巧,往往导致工作的盲目性,常常是事倍功半。
(三)部分项目落实难度较大。有的单位对项目重争取轻服务,认为项目跑回来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对项目进行全力服务,导致许多项目迟迟不能上马,甚至流产、夭折。一方面,一些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一些与投资项目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要求。如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给入园企业的选址和开工建设带来难度,也影响了后续项目的引进。
四、做好“三争”工作的对策建议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资金是地方经济的“催化剂”,政策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助推器”。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扩大招商引资、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必然要求,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投资向基层倾斜、国际国内资本加速流动、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与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三争”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树立全新“三争”理念。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推进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新的“三争”理念,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能争”意识。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遭失败”的“三争”精神,自觉绷紧做好“三争”工作这根弦,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由我负责”,形成“领导带动、活动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三争”工作新格局。二是强化“会争”意识。“三争”实践证明,仅有工作的热情还不够,知道如何争取才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既要了解有关政策,又要了解各方信息,及时调整“三争”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强化“善争”意识。各单位要注重“三争”工作的技巧,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外地老乡、客商的感情联络,广交朋友,广结人缘,用个人的品行和人格力量赢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建立起真实友谊,保持长久关系,为“三争”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扎实做好“三争”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建议建立全市项目总库,明确主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建立项目建设网站,全方位收集项目信息,全面整理和规范项目,及时开发和补充后续项目。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前途的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了载体。二是要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产业不论一二
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外和内,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三是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市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和外商投资热点的趋向,紧紧盯住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时搞好与当前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相对接的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高标准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一、近年来“三争”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争取项目方面:项目工作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势头。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迪赛诺生物制药、上海纺织产业园、某某港码头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仅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7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
(二)争取资金方面:近年来,我市争取资金总量逐年大幅递增,呈现非常喜人的势头。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4.9亿元,同比增长88%;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15%;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6.5亿元,同比增长18.3%;20*年仅上半年就到位各类扶持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38.9%。
(三)争取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和单位发扬“钉子精神”,不怕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某某港一类口岸获得国家批复、某某经济区区域环评获得通过;交通、国土等部门利用与上级部门的良好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取得政策上倾斜与扶持,有力的支持了项目落户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市近年来的“三争”工作主要特点
(一)认识统一,全社会“三争”的浓烈氛围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三争”工作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的目标责任文件,并建立健全了工作督查、落实、奖惩机制,集中全市上下的精力和智慧,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借助市外资金来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市领导经常对“三争”工作进行调度、督查和调研,并亲临谈判桌与外商老板谈判,亲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上级部门跑项目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的士气。
(二)重点突出,对接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成效显著。随着某某港一类口岸的正式开放,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沿海地方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给我市争取项目、资金、政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此,全市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筛选与国家资金投向相对接的重点项目,精心做好前期准备,有的放矢加大力度跑,收到了良好成效。仅今年上半年,抓住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实施通乡公路硬化工程的机遇,争取了4100万元的省道332改造资金、3200万元的国道204改造资金、2865万元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等;抓住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了新丰镇土地整理、南阳镇吉兴等村土地整理、网河地区土地整理等项目,共获得近亿元的国家专项资金扶持,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畅通渠道,“三争”工作外部环境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某某籍在外人士的联络,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充分发挥“人脉关系”来助推某某经济发展,是“三争”工作的一大法宝。通过成功举办系列招引活动,聘请“三争”信息联络员,组织各种联谊会等形式,广泛联络在外老乡,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爱乡热情,与许多外商老板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许多老乡表示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通过跑市跑省、跑部进京,经常到上级部门联系工作、联络感情,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级部门的领导来我市视察工作、检查项目、了解困难,争取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已与中央、省、市许多部门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三争”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些工作的“短腿”逐步暴露出来。
(一)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一是项目库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权威的项目库,几个职能部门虽储备有项目,但零乱、分散,且储备的项目没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有深度的资料,更谈不上项目建设信息网的建立,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二是资料准备不充分。有的单位申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得不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工作被动,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三争”工作的有关信息,使不少机会白白流失。三是个别单位不注重关系的理顺。有的单位平时与上级部门和在外乡友不联系、不交往,有事才找人家帮忙,“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以人家往往只是表面应付,甚至产生反感;有的则是跑回一个项目后就对上面不闻不问,不继续进行感情联络,搞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跑一个项目,丢一个码头”。
(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我市的“三争”工作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制约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我市虽然有专业的招商局,但是懂业务、会招商、会争取政策资金的人才太少。如何挖掘项目,如何准备项目资料,如何项目信息,如何包装项目争取有关支持,有了项目如何跑、往哪跑、有些什么策略,许多部门的同志对此一脸茫然。由于缺乏跑项目、争资金、要政策的基本知识,不懂其中的基本技巧,往往导致工作的盲目性,常常是事倍功半。
(三)部分项目落实难度较大。有的单位对项目重争取轻服务,认为项目跑回来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对项目进行全力服务,导致许多项目迟迟不能上马,甚至流产、夭折。一方面,一些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一些与投资项目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要求。如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给入园企业的选址和开工建设带来难度,也影响了后续项目的引进。
四、做好“三争”工作的对策建议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资金是地方经济的“催化剂”,政策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助推器”。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扩大招商引资、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必然要求,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投资向基层倾斜、国际国内资本加速流动、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与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三争”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树立全新“三争”理念。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推进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新的“三争”理念,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能争”意识。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遭失败”的“三争”精神,自觉绷紧做好“三争”工作这根弦,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由我负责”,形成“领导带动、活动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三争”工作新格局。二是强化“会争”意识。“三争”实践证明,仅有工作的热情还不够,知道如何争取才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既要了解有关政策,又要了解各方信息,及时调整“三争”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强化“善争”意识。各单位要注重“三争”工作的技巧,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外地老乡、客商的感情联络,广交朋友,广结人缘,用个人的品行和人格力量赢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建立起真实友谊,保持长久关系,为“三争”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扎实做好“三争”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建议建立全市项目总库,明确主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建立项目建设网站,全方位收集项目信息,全面整理和规范项目,及时开发和补充后续项目。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前途的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了载体。二是要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产业不论一二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外和内,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三是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市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和外商投资热点的趋向,紧紧盯住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时搞好与当前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相对接的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高标准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刚走进村口,康厚泽就发现村中的一户人家的屋檐上支出一根长长的竹竿,挑着一顶七彩的魂帆,他知道,村里的一位年事已高的长辈踏鹤西去了,父亲康宗培告诉他走的是杨老爷爷。杨老爷爷走的时候已经有86岁了,他的四个儿子中有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一个儿子年纪轻轻便过世了,现在只有一个又哑又傻的小儿子陪在他身边。那天村里的人发现平时总是喜欢出来走走的杨老爷爷已经有两天没出门了,大家担心他是不是病了便到他家里来看看,结果发现老人已经过世了,而哑巴傻儿子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过世两天了,只认为父亲不舒服在床上睡觉。葬礼是村里人帮着给张罗的,看着杨家房檐上的那顶魂帆,康厚泽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再等了。
当天晚上康厚泽找到康宗培,目光坚定地对父亲说:我想要为村里修一条路,维修一口水井,建一个村民活动中心。
一颗叫“春晖”的种子
一个普通的在校大学生,想要凭着自已的个人力量修一条路、维修水井、建一个村民活动中心。这件事怎么听怎么像一个思想太过天真的大学生头脑一热发出的豪言壮语。但这句话对于康厚泽来说却不是拍脑门子决定的,因为为了这件事,他整整准备了两年。事情还要从2006年说起。
2006年康厚泽在经过了三年的努力之后终于成为了贵州财经学院的一名大学新生。对于康家来说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一家里头出了三个大学生,这在村子里头可是头一份哪!但对康家的经济来说,这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连续供三个孩子上学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康厚泽的父母都是大山里的普通农民,为了供孩子读书,他们背井离乡去到相隔千里的福建福州打工,虽然每年都能挣下万把块钱,但是等到把三个孩子的学费交清的时候,家里的存款就又变为了“零”。看着父母每天面对着录取通知单上的数字发愁,康厚泽心里满是迷茫。就在康厚泽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共青团贵州省委开展的“励业工程”及时地为他送来了(10000元)的入学奖学金。及时雨解了康家的燃眉之急,也在康厚泽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想要回报社会的种子。
2006年9月中旬学校的各大社团都在忙活着招收新社员,康厚泽的同学们还在学校的各个社团招新点上不停地犹豫着的时候,康厚泽已经径直来到贵州财经学院春晖爱心社的办公桌前,激动地递上了自己的入社申请。
2006年的年底在康厚泽的记忆里是红色的,充满着激情的温度。那年年底学校开展学生干部骨干培训,康厚泽也在其中。负责组织骨干培训的校团委邀请到了当时还是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的陈昌旭做演讲,演讲的内容是“春晖行动”。那天的演讲,康厚泽把自己的手都给拍红了,陈副书记说的“春晖行动”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把康厚泽的心照得暖烘烘地,数十年如一日帮助家乡脱贫、发展的郑传楼的事迹,让康厚泽把他作为了自己的偶像,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那样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天的演讲是怎么结束的,康厚泽已经不记得了。他只记得,在过后几天的时间里,他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才能够像郑传楼一样,为家乡做些事。
一想到家乡,康厚泽就想到了村里的“993861部队”。“99”指的是老人,“38”指代妇女,而“61”则是说孩子。康厚泽的家乡在湘黔交界的大山之中,自古潮湿阴冷、交通不便,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村里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开始到西南沿海地区打工,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大山深处。再到后来,村里连妇女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开始到外面去打工了,村子里只剩下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孩子。
七十岁的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这个时候老人们开始需要亲人们的照顾了,但他们的儿女却为了家里的生计,而不得不在离家千里的异乡打工。几岁大的孩子,生性顽劣、淘气,正是需要大人们好好教育的时候,但陪在他们身边的只有年纪越来越大,精神越来越不济同样需要人照顾的爷爷奶奶们。
是啊,要是家乡的环境能变好,那谁还愿意出去啊?这里是根在的地方啊。可怎么才能让家乡的环境变好呢?康厚泽最先想到的就是家里的路,山里的小路依山而修,顺山而上,蜿蜿蜒蜒、曲曲折折,家里人冲着村口喊一声“饭好啦――”等人回到家的时候,菜已经开始有些凉了。而且山里的土路一到下雨的时候便泥泞不堪,特别容易摔跤,要是能把村里的小路都修成水泥路就好了。
村里唯一的水源是处在山村最低处的一口水井,每到下雨天,一股股流水冲刷着山间的岩石,把泥浆、牛羊粪便、村里的生活垃圾也一道带至村子的最低处,那时候的井水,浑浊得像泥汤一样。要是能在村里修几条导流渠,把那些污水引离水井那该多好。
村口有一块空地,每当村里有什么大事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聚到那里开大会。但那个地方是时期修的,现在早就已经不再平整,有一小块土地还被住在旁边的人家开辟成了菜地。要是能把那里平整一下,再向周围扩展一些地盘就可以成为一个篮球场,再在旁边盖两三间房子,当作村民们的活动中心该有多好?
康厚泽每次回到家都在想着怎么才能改变家乡的样子,每想到一点他就在自己改造家乡的计划上添上一笔,这样经过两年的思考,康厚泽改变家乡的计划开始渐渐显现出一个比较成熟的样貌。
改变伴随着春节的到来而降临
对于自己改变家乡的计划,康厚泽相信它是有可行性的,但是对它能否成功康厚泽心里没底,于是这个计划就这样一直深埋在他的心中。一直到2008年的这个冬天,杨老爷爷的死让康厚泽感觉到应该真正为家乡做些实事,而不能只是几句空谈了,要不像杨老爷爷这样类似的事情总有一天还会再发生。
那天康厚泽和父亲的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康宗培对儿子的计划一开始是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小子又在异想天开了。但随着交谈的深入,康宗培渐渐地明白,儿子的计划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特别是当儿子拿出早已画好的通组道路和水井护理施工图纸的时候,康宗培被儿子说服了。他告诉儿子,要想实现这个计划你必须得到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叫做杨再珍。
杨再珍是何许人?杨再珍是康厚泽的启蒙老师,1998年他是第一批离开村子到外地打工的开拓者,他也是村子里在外面的世界做得最有成就的,现在八界村里出去的打工者全是他的徒弟。在八界村的外出人员眼里,杨再珍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只要是杨再珍说的话,村里出去的人没有几个是不听的。
康厚泽找了到杨再珍,他要说服杨再珍帮助自己,只要争取到杨再珍的支持,那么村里修路的钱就一定没问题。但是杨再珍能同意自己的计划吗?他会不会像父亲一开始那样认为自己是脑子一热弄出来的拍脑袋计划?看着杨再珍,康厚泽一边说着改变家乡的计划,一边在默默观察着杨再珍的表情。计划说完了,杨再珍的表情一直没有轻松过,他用从听计划开始就一直没有舒展开的眉头对着康厚泽道:“这件事,我只能帮你筹到修路和护理水井的钱,更多的我没有办法帮你,但是,我们现在能做到哪些事情,我们就做哪些,先完成一部分再说,怎么样?”太好了,杨再珍同意了。
杨再珍筹集资金的电话向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八界村的儿女们打了过去,很快汇款的通知单便像雪片一样飞到康厚泽的手里,仔细一算,八界村这个只有351口人的小山村,一下子筹到了叁万壹仟圆,修建通组道路和维护水井的钱有着落了。
2009年的春节是一个快乐而又忙碌的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杀年猪、做腊肉,进城打工的亲人们终于回家团聚了,但回了家的乡亲们没有像往年一样利用好不容易等来的假期到各家各户去串串,而是纷纷带上锄头、铁铲,穿上在外打工时穿的破破烂烂的工服,来到八界村通组道路的建设现场,免费地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假期结束后,康厚泽带着对家乡通组道路建设进度的浓浓牵挂回到了学校。在学校学习的日子里,只要一有空,康厚泽就在不停地想,通组道路建设到哪了?修路用的沙石够么?要是资金不够则么办?
一个月后的一天,康厚泽突然在网上收到同乡用手机拍摄的几张照片。打开照片的康厚泽惊呆了!这是我的家乡吗?泥泞的盘山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宽敞的水泥路。几条导流渠沿山而下,绕过村底的水井,直通到村外的小河里。山路上那个推着小车运肥料的熟悉身影是谁?是父亲!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啊!过去的山路只有半米宽,一个人挑着担子在上面走都晃晃悠悠地,现在都可以推着小车来来去去了。太好了!
看着因为自己的一个想法而出现变化的家乡,康厚泽的心里不由地生出一种叫做自豪的骄傲。
“春晖家园”计划让梦想变完整
在首战取得大捷之后,康厚泽开始信心满满地筹划起修建村民活动中心的事来。
但随着规划的不断深入,康厚泽在修建通组道路中积累的信心被一点一点地磨平了,到了最后直接就是束手无策了。因为整个村民活动中心所需资金计算下来,刨去所有的人力成本,光原材料就需要用去4万5千余元。当初和老师杨再珍商量整个计划的时候,就是因为担心在修建村民活动中心这一块所需金额较多而暂时搁置的,现在这个问题又被重新摆到面前。
该怎么办呢?重新号召大家起来捐钱?有点困难,这春节的时候刚刚捐了一回,现在又叫捐,村民们能同意吗?康厚泽知道乡亲们捐的这些钱都是大伙在外面辛辛苦苦工作,抠抠巴巴省下来的血汗钱,来得不容易。上大学前,康厚泽曾经跟随父亲到福州去打过几个月的工,他知道像乡亲们这样没有多少文化在外面要找个工作有多难,也知道干那些没有人愿意干的苦力活有多辛苦。每天一身泥、一身汗、倒头就能打出震天响的雷。在外赚钱不易啊,怎么能再叫乡亲们凑钱了呢?说不出口啊!可这不叫乡亲们凑钱,那钱又能从哪里来呢?
八界村村民活动中心建设项目走进了死胡同。
2009年5月8日,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陈昌旭,带着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中心主任王筑华等一行人,到贵州财经学院对共青团工作开展调研。康厚泽作为贵州财经学院春晖爱心社的社长向陈昌旭做了工作汇报,并且把自己想要为家乡建一个村民活动中心的想法向陈昌旭做了汇报。康厚泽以自己作为桥梁,以家园建设为中心,用新的社会动员方式帮助家乡环境建设的做法一下子就引起了陈昌旭的兴趣。在认真听取了康厚泽的汇报后,陈昌旭对他说,把你的计划整理成一份项目建议书通过团组织报到春晖办来,我们现在有一个“春晖家园计划”可以帮你解决资金问题。
“春晖家园计划”是春晖行动的一项系统工作,“春晖家园计划”项目是以家园建设为中心,以春晖使者为桥梁,以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为主要运作方式,以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春晖使者、社会各界人士、地方党政相关部门、受益群众形成“五位一体”联动的公益模式为项目实施方式的一项具体工作。目的是由各级团组织通过春晖行动理念将农村发展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整合起来,平滑地移到农村家园建设的各种项目上,最终达到以实施“春晖家园计划”项目撬动社会民间资源参与我省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听了陈书记的话,康厚泽的心里一阵敞亮,太好了,有希望了。当天晚上康厚泽便着手整理八界村村民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交到团委老师的手里。钱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机会了,康厚泽满怀期待的等待着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的批复。
这天,康厚泽接到父亲从家里打来的电话,父亲告诉他,村里的人听说现在有人愿意出一部分钱帮助大家修活动中心高兴极了,大家的积极性高得不得了。一些在村附近开沙场的乡亲们告诉他,要是开工的时候需要沙子,就直接到他们沙场去拖,保证免费提供。还有乡亲说要是开工的时候需要木料就从自己家里拿,保证免费提供。要是钱不够,乡亲们都同意集体集资,把漏下的资金缺口给补上,而且开工的时候大家集体出工,保证一个工钱都不要。
一、让学生有环保的欲望
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心血,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我们都知道,用强迫的方法让学生关注环保比不上让学生自己产生环保意识的效果好。我努力使学生有环保的欲望,我上网搜索,把有关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下载下来,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议一议电视上播放环保公益广告的目的和作用,谈谈自己观看了这些公益广告后的感想,又组织学生观看环保教育主题片,观看科幻片《2012世界末日》。让学生知道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证,适时开展环保教育系列的作文比赛,组织学生到家乡有矿石的自然村去走访,目睹村民不注重环境保护,无计划地进行矿石开采,从而使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引发自然灾害的场景。大片农田被毁,村民住宿环境受到破坏。学生看了感叹不止,觉得心痛,呼吁要保护好环境。又组织学生到本乡的小康村和落后的自然村去走访,看到小康村的环境整洁,学生走在环保村中的小道上,心情愉快,赞不绝口。看到落后村庄,垃圾到处有,污水到处流,学生感到可怕。通过带学生走访,让学生写出自己走访的体会,说出心中最想说的话。
二、让学生有环保意识和行动
学生有了环保欲望后,教师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只要学生对环保意识有情感,就会把环保工作做得更好。可先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环保的广告,把每个广告下载下来,再把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广告,并把这个广告的主题画成一幅图画。然后组织学生评选最佳的小组,让每个小组的代表都说出自己图画的主题,根据每个小组画的图画和对主题的述说,评选出最佳小组,并给予鼓励。又组织学生到过去走访的小康村和环保差的村庄去,寻找所在区域的垃圾堆,统计好垃圾堆及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析它们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向周边的居民发出倡议。引导学生设计环保告示语,评选出有创意的环保告示语。带学生把这些环保告示语送到相关的地方去。注意收集村民对这些告示语的评价。
三、让学生成为环保的小主人
常言道:“少年富,中国富。少年强,中国强。”我常想,少年环保,中国就环保,教师应认真引导学生做好环保工作。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学校垃圾堆场设在教学楼后的江边,很久没有用车运走,长年累月堆在那里,垃圾臭气常常飘到教室。下雨时垃圾中臭水流到了江里,污染了江水。让学生就这问题向校长写一份建议书,为学校垃圾堆场提出一个科学的建议,有学生提到在校园偏角建个垃圾池,并且定期用车把垃圾运走。学生没想到校长觉得他们的建议好,就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很快行动了,学生很高兴。
2008年春,有学生提出,应在校园里种环保树,绿化校园。校长知道后,十分支持学生的行动,同意让学生种上绿化树。在学生精心呵护下,小树苗慢慢长大。后来不断有学生自觉种树种花绿化校园。
四、引导学生认真做好校园卫生工作
校园卫生工作主要有学生宿舍卫生、教室卫生、保洁区卫生等工作。
有时,学生喜欢挤在一个地方搞清洁,而其他地方少有,甚至没有学生去,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做好卫生工作。这时,有学生想到分组分地方去搞卫生。我觉得这是个好建议,就让学生分组分地方去搞卫生,因为是学生自己选择的组和地方,学生很乐意地去做。每天两次,都能在课前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