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2-22 22:56: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

篇1

就一个企业而言,要完成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文化的艰巨任务,必须建立和发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用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动员和激励广大企业员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企业的改革和建设当中。具体说,企业改革的深化,需要进一步引导员工树立新的观念,正确看待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对企业在前进中的困难有新的认识和更加充分的思想准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帮助员工认清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消除员工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使员工能够自觉抵制消极倾向的影响,同时使员工增强自信心和主人翁责任感。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充实思想教育的内容,抓住重点,突出主旋律。积极倡导和弘扬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时代精神,坚决批评和反对不利于这一事业的错误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实践性和针对性。首先,要广泛开展以“知我中华、兴我中华”为中心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实抓好以热爱集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新时期企业创业精神教育,认真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其次就是应从实际出发,善于基础性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企业的中心工作之中去。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过去好传统、好作风、好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新的经验,进一步改进创新。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把灌输引导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加亲切,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广大员工所欢迎、所接受。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人心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给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也必须靠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才能够有所作为,并且深入人心,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员工的心坎上,从而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素质,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营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技巧

应该针对广大员工群众中最关心、议论最多、最不理解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与广大员工面对面地进行思想交流,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鼓舞斗志。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更有力地保证企业各项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把握四点

俗话说:“人心不是铁打的。”“只要你热,总有被熔化的时候。”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把握以下四点:一要实事求是,一定要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作出公正评判;二要全面掌握员工的各种情况,作到对症下药;三要坚定信念,树立信心,尽可能地把工作做细,决不让一名员工掉队;四既要讲究疏导,同时也不能放弃批评教育。但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有些人却往往把疏导理解为顺着对方说好话,不管其情绪是否稳定,要求是否合理,一味地点头表示理解、同情;有的人明知对方看法不对,却担心激化矛盾,因而放弃原则,对不正确的心态姑息迁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教育;还有的人在是非面前态度不明朗,对好人好事不支持,对坏人坏事不敢抓。这样做,显然是与疏导的初衷相违背的。我们应该清楚,疏导不是放任,它既包括正面引导,启发对方觉悟,也包括对错误思想进行批评教育。我们常说,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包含着坚持原则开展必要的批评,不然就达不到疏导的目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要组织到位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组织到位,也就是说,要有人想、有人抓、有人干。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组织到位,首先是企业多级领导要带头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另外,要形成“三级连锁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做到员工队伍中的小问题不出班组,一般性问题不出车间,较复杂的问题不出公司。这种全方位、多层次、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网络系统,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扎实,有效果、有威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篇2

基层供电企业在营销服务中面临的问题

(一)电力客户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强

1、社会关注度加强。垄断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备受社会关注。

2、客户服务需求更高。客户的服务需求从单一满足其用电需求提高到要求提供高效、快捷、方便、规范的服务,追求舒心愉悦的消费环境。

3、当前客户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一是在同一故障点有重复发生故障情况;二是农村电压合格率低;三是业扩报装存在超时限;四是高峰时段事故多发;五是产权责任客户不明确(如表后线故障问题)。

(二)营销服务工作有不足

1、配电网络硬件不足。

2、内部沟通协调欠通畅。

3、员工素质亟待提高。

创新实施营销服务文化的措施

(一)宣传优质服务“七进”措施,提升“国网”品牌形象

1、安全服务进电网

根据工作安排,向客户宣传供电企业在落实电网运行管理规定,完善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提高配网应对各种异常情况和灾害故障防范能力,保障向客户提供可靠合格电能等方面的工作。

2、规范服务进窗口

宣传营销服务工作在打造业扩报装“一站式服务”,实现服务便捷化;建立配网和营销业扩定期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透明化;实施“并联审批”,简化供电方案可研咨询等环节,实现业扩工程菜单式服务;定期监控信息和催办、预警通知;杜绝“三指定”情况发生等方面的工作。

3、标准服务进工厂

宣传在用好直购电等政策扶持工业用电;引导和帮助客户安全用电,定期通报情况、预警,促使政府将重要客户用电安全纳入安全管理的范畴;服务产业园区发展,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缩短接电时间,提高报装服务效率;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推出个性化替代方案设计、技术指导等服务措施,积极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等方面的工作。

4、亲情服务进社区

宣传供电企业在用亲情实感着力解决居民客户用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广大居民充分享受电力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工作。

5、保电服务进现场

宣传供电企业在切实保障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环节、重要区域的可靠供电,努力赢取政府、群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6、“三新”服务进农村

宣传供电企业在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服务“川电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7、宣传客户服务中心优质服务进军营工作。

(二)拓展营销服务理念

1、客户服务需求分析。一是要建立客户需求导向模型,对需求进行实施成本及可行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服务,从而提高服务的效能;二是要对于客户的投诉、举报,尽快找出问题所在,进行改进,并定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客户满意度信息。

2、客户质量评价体系。借助客户电量电费情况和变化趋势、客户缴费记录情况、供用电合同遵守情况以及各行业发展和社会评价等信息,建立客户质量评价模型,一方面可以建立VIP客户名单,提供特别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客户信用评估,进行企业风险防范。

3、客户个性化增值服务。一是向大客户提供其日负荷曲线;二是帮助客户分析合理的用电模式和选择合适的电价类别,为其提供节省电费的建议;三是要根据客户电量突变情况提醒客户是否存在设备缺陷等。

4、电量需求预测分析。通过对各分类客户日用电量、最大负荷、负荷率、业扩新增容量等数据的挖掘,结合气候条件变化和经济周期变化规律来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月度、年度的电量及负荷的需求情况,产生电量平衡计划和错峰用电计划。

5、电价电费波动分析。包括影响平均电价的因素分析、分类电价变化分析、电价调整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分析等。

(三)实施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再造

实施营销流程重组的方法:

1、并行作业。将数项工作或业务进行组合,合并为一来执行。

2、实行业务主办制。制定《供电方式答复原则规定》,将决策权力交给负责业务的主办人员,业扩报装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主决定采取何种供电方案。

3、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快速服务。对投运时限要求非常紧,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业务,开通营销流程“绿色通道”。

4、将事中检查、控制改为事后检查、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归纳出明确的处理规定,由业务主办人员负责进行具体处理,业务结束后实行单项业务工作质量评估制。

(四)推行营销环节精细化再造

1、细化电费催收环节

在电费催收环节引入客户信用管理,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客户采取不同对策。依照客户品质、能力、资本、担保或抵押、市场前景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将客户交费信誉分为三级,并实行动态管理。

(1)评定为三级的客户实行先买后用,将客户每次交款情况及日期填入管理档案,由专人按月进行审核,确保先买后用执行到位。

(2)评定为二级的客户实行分期划拨,将客户每次划拨数额及日期等情况填入管理档案,并随时掌握客户电费划拨情况,防止客户电费到期无法划拨。

(3)评定的一级客户因其信誉优良。这类客户必须继续加强沟通,定期上门服务,促进长期合作共赢。

2、细化营销指标管理环节

(1)建立专业管理小组与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的营销指标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售电量专业管理办法》、《售电均价专业管理办法》、《线损专业管理办法》、《电费回收专业管理办法》等制度。

(2)打破部门限制,根据指标明确营销分项指标的牵头管理部门,在具体操作中实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闭环管理。

(3)牵头管理部门汇总各部门指标单项分析,并结合经济发展、上级的阶段性要求、全局工作的总体部署等,做出单项指标的综合分析报告。

(4)计划管理部门统一汇总单项指标的分析报告,做出本期全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提交局领导作为决策依据。

3、细化客户供电方案确定环节

制定《客户供电方案制订指导性细则》,对客户的用电需求进行了归纳分类,根据供电方案确定的原则,以及配合成熟的地区电网规划,对各类客户的需求明确其应采用何种供电方案,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

4、细化居民客户收费环节

篇3

一、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在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员工人文素养、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等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余威尚存,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电网建设等方面,公司面临重大挑战,同时承担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实现中部崛起的重任。通过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国家电网特色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推进公司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进而巩固和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工程,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二、培育“大局”供电企业文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为重点。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培育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帮助员工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借助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帮助教育员工树立全局观念,同时在全国改革与发展中,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做贡献的意识,尤其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树立服务于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识,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观念,同时以此为核心,进一步构建企业文化,积淀电力行业的文化底蕴,同时赋予电力行业“优质服务”的思想内涵。

三、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

无论是客户数量,还是涵盖范围,以及服务层次等,对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电力企业需要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一是加大对全体员工进行素质培养的力度,通过建设安全文化,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二是规范服务,为开展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彻底杜绝部门内部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防止出现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不当作为。

四、培育供电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1.建设企业文化工程。在基层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实践活动,通过企业文化人才库建设,进一步建立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同时编辑企业文化培训教材,研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体系,吸纳借鉴其他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国家电网集团文化框架下,积极构建电网企业文化体系,打造优秀的省公司企业文化。

2.树立“大文化”和“文化管理”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节俭意识,确保公司科学、有序地发展。

3.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对于公司的各类劳模、先进感人事迹等进行大力宣传,通过用身边的真人真事,进一步教育身边的人,积极鼓励员工践行企业文化,在社会层面、或者更高层面融入先进典型,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影响力。

4.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实施企业文化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在企业内部,依然存在着价值观念落后、建设企业文化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引导,同时武装员工的头脑,进一步加快建设企业文化的步伐。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企业文化,这是因为,通过正确的思想教育使员工统一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氛围需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形成;同时依靠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培育、提炼、升华企业精神。所以,供电企业一方面通过科学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另一方面持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尘俗腐朽的世界观、价值观彻底摒弃。

五、培育优秀供电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让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不竭动力,正如联想柳传志在谈如何创办成功企业时所说:管理是房屋,企业文化是地基。企业文化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有如下功能:

1.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好的企业文化会促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当面对变化的复杂经济环境时,他们将自己的生存系于企业的命运,从而会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新的经济时代来临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它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将会带来企业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成为企业成长的助推器,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3.培养员工的创造力,激发企业活力。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将企业文化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提升企业创新理念,使员工明白企业的发展动力就是创新。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4.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当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企业必须建立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让自己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持续发展。因为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它的核心价值观是否能被员工普遍接受并深入人心。只有做到核心价值观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企业才能在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下去。

篇4

企业文化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西方进入我国,并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兴起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我国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管理思想相比,它更注重企业在追求和实现目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尤其注重把人的整体管理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讲求每个人的自我见解,自我诊断,自我启发,自我完善作用。因此,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员工思想异常活跃、行为表现多样。所以,积极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优势,对缓解思想政治工作“孤军作战”的窘迫局面、加强和改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我们从深入研讨这一课题中,可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我们企业在经营实践中,有时生产经营管理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地融合到一起,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有些脱离,这样,便一定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应有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用企业文化理论来分析,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经营、同管理割裂开来看待了。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把企业的理想、信念、员工行为准则等等精神因素,视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因素。发展企业文化可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因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天生的亲和力,它既依赖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存在和发展,又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不可分割的结合体,它既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又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保证自身的发展方向。

启示之二:企业文化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原则。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认识上的原因,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时会局限在组织干部员工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精神等相对狭窄的范围内,却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经营理念、经营作风、干部员工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研究的不够深入。其实,这些方面也正是企业精神所涉及的内容。企业精神属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范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不断培植企业内部全体员工接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来达到企业最佳的整体精神优势。因此,弘扬企业文化,培育和发扬企业精神,应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员工群体心理状态的外化描述,或者说它是企业有意识地培养的一种员工群体的精神风貌,对企业的全部观念意识、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内在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和倡导的结果。因此,企业文化便确定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即,一切着眼于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千方百计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企业的每一次前进、每一步发展、每一项创新也均来源于此。

启示之三:企业文化理论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文化理论强调以人为主体,发挥生产力中人这个最活跃因素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潜移默化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启发员工潜在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我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员工便是企业的主体。从理论上说,注重对人的管理教育,使全体干部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忱,本应是我们企业的优势。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部分企业在批判了“精神万能论”之后,却又不自觉地陷入了“精神无用论”的泥潭,片面强调物质刺激,忽视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致使有些员工理想淡化、精神空虚、纪律松弛。在这样的精神格局下,有时必要的物质刺激、理想的管理规范、明确的经营目标都难以持久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扭转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将企业文化有机地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创建实践中去,自觉克服简单灌输、空洞说教、抽象教育等弊端,以员工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将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篇5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秘;工作特点;技能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路技术等的日益普及,不仅极大的便捷了公众生活,也促使其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企业文秘工作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其工作特点,还是技能要求,均有所变动,故文秘人员要想胜任工作,为领导出谋划策,分忧解愁,就必须认清当下形势,了解工作特点,掌握工作技能。

一、信息化发展国有企业文秘工作特点

概括的讲,国有企业文秘人员就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且其工作效率和效益的高低轻则关乎领导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重则关乎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之下,国有企业文秘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其职能更加繁多,责任更加重大,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服务性。服务性是国有企业文秘工作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因为文秘人员的工作内容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的工作内容,即其是以领导工作为核心和指导的,而且无论是整理文档等日常事务,还是组织召开会议等领导授意事项,以及市场调研等需要主动准备的事情,均是以确保领导工作顺利开展为目的而展开服务的,故服务性是国有企业文秘工作的第一特点[1]。

2.综合性。综合性也是国有企业文秘工作的显著特征,而这与其事务繁琐关系密切,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文秘人员通常是以办事员、计划员、接待员、信息员、参谋员多重角色出现在领导身边的,诸如接打电话、草拟稿件、接待客户、统计报表、组织活动、协调关系等均在工作范畴之内,且起着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作用。

3.高效性。所谓的高效性是相对于信息化发展背景而言的,毕竟新形势下是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文秘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会直接带动领导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领导的决策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企业把握先机,降低风险,增加收益。

4.辅。这里提及的辅主要是指文秘人员的参谋作用,即其有必要、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领导提供建议和意见,以此帮助领导作出理性而准确的决策,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文秘人员强化超前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信息耳目作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但切忌自以为是,超越权限。

二、信息化发展国有企业文秘工作技能

1.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一定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述能力是国有企业文秘人员最起码的技能之一,毕竟当下信息资源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形式多样,需要文秘人员凭借其扎实的文字语言能力加以概括、总结和提炼,保证行文流畅、重点突出,以此提高领导工作效率。同时诸如写演讲稿、草拟信函、记录会议、工作汇报等日常事务也离不开文秘人员的文字功底,为进一步胜任工作,文秘人员还应有所涉及合同签订、公文写作、法律条文等内容,以及掌握必要的速记速写等技能。

2.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由于文秘人员在企业上下沟通、左右联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故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也是对其工作技能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要求文秘人员既要将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或意图及时、顺利的传至企业基层,也要确保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能够被准确、快速的反馈到管理阶层,同时能够与企业领导、职能部门、业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关系,以此保证领导高效完成工作,相关活动可有序开展,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努力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做到不卑不亢、诚恳守诺、礼貌待人、机制灵活等[2]。

3.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文秘人员更应与时俱进,熟练掌握现代设备和技术,以此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如打印机、传真机、通讯装置等常用的办公设备应不在话下,计算机应用软件也应予以熟练操作,如Word文本编辑、Excel表格处理、Powerpoint制作修饰等,此外信息搜索、文件下载、远程会议、对外联络等更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4.到位的事务处理能力。因企业文秘涉及面广,工作琐碎,故需要文秘人员做到谨慎高效、精益求精,以文件传阅、档案管理为例,一定要保证及时、准确、安全、保密,但在实际工作中,文件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所以要求文秘人员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以此更好的服务于领导工作[3]。同时针对突发事件,如职工上访等,文秘人员应切实做到沉着冷静、顾全大局、积极应对,以免为领导或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和损失。

5.较高的工作创新能力。优秀的文秘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彰显参谋职能,真正为领导出谋划策,为企业发展着想,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基于良好的基本技能和应变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并敢于打破常规,将自我融入于企业事务中去思考、看待、处理问题,以此准确理解领导意图,事先做好调查和准备,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而可靠的信息,或者及时向领导新点子、新做法,以此协助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进而提高内部管理绩效,抢占市场先机[4]。

综上所述,文秘人员作为领导的左膀右臂,理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尤其是随着信息化发展的日益深入,国有企业文秘工作不仅呈现了新的特点,更对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工作特点和技能进行探析,以此为积极培育优秀的文秘人员提供导向,进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领导工作,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爽.浅论信息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文秘工作特点[J].企业研究,2013(03).

[2]许茜.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秘工作技能的分析[J].管理锦囊,2012(09).

[3]张红娥.浅谈企业文秘工作人员素养[J].陕西煤炭,2010(23).

篇6

[关键词] 小型企业 会计电算化 问题 对策

会计电算化工作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企业已深刻认识到信息手段的现代化能使企业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已基本全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近两年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主角正逐步由大中型企业转变为数量庞大、IT基础建设较弱的小型企业。由于一些小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阻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账务处理程序不够规范。由于财务软件本身对会计数据的来源提供了一系列规范化要求,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会计人员在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制订方面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目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小企业虽然也会根据企业实际管理需要及会计软件规范化要求对原有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改造,但由于受观念、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工作流程大都仍在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因而出现了工作流程与实际业务需要相冲突的矛盾,使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同类型经济业务不同人员制单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现象,破坏了企业账务处理的一致性,同时也导致了账户的发生额失真或失去意义。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不但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还容易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导致管理上的漏洞,严重制约着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

2.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滞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将被打破,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操作规程也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数据的处理方式、记录方式、存储介质的变化,势必会带动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及内控制度的变化。一些小企业在电算化系统试运行阶段,没能适时调整岗位分工,虽然为通过甩账审批,也参照其他公司所使用的制度文本制订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工作要求进行设计,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执行,内部管理仍是采取模仿手工的管理办法,没有实现重整,岗位分工混乱,权限设置缺乏牵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及会计档案保管、数据备份等都存在安全隐患。

3.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小企业的电算化操作人员大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对软件的认识存有局限性,他们一般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机械的操作财务软件,却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另外,由于大部分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不够系统深厚、更新慢,因此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没能充分发挥出管理软件在管理方面的功能,不但没有完全体现出会计工作应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而且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二、完善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建议

1.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工作体系。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将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原有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企业必需要调整原有的工作体系。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调整原已习惯的传统的核算方法,规范账务处理流程,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2.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会计电算化工作给企业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因此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企业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针对单位会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企业要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培训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结构问题。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企业应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3.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是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只有制定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企业应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经营管理需要的各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完善。电算化内部制度建立后,抓落实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企业要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有相应奖惩措施,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是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小企业应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强化基础管理,规范业务流程,重视人才培养,并将会计电算化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范畴,制订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计划,以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