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00:57: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
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1.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从人才储备上来说,当前中小企业仍然不存在一批能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人才,专职的信息化建设人员期望获得较高的薪水,同时一般都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学习和交流应用,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不能很好的将这些人才留住。目前,专职的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匮乏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缺乏一批不仅懂生产管理而且又能熟练计算机操作的高素质信息人才,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对于人才不能够合理利用也导致“招进来,留不住”的问题,不能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导致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非常困难。
1.2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
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高科技需要高投入,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撑一直是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进行信息化建设动辄需要上千万资金,中小企业自筹资金少,融资困难,多数无法承担。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购买一些昂贵的硬件设施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造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的局面。
2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议和策略
2.1变革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
做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只是购买计算机、使用现代化设施和建设企业网站这么简单的事情,尤其引起重视的是应该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对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实践证明,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不是信息化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是由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与企业信息化要求不适应,使信息系统潜力的有效发挥受到阻碍。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企业必须进行流程再造,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分析,保留那些与信息化要求基本相符的流程,要舍弃那些与企业信息化要求相悖的流程。要随着信息化进程,对企业没有的流程进行完善。
2.2强调企业的主导地位,加大集成投入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是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企业应成为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投资者、主要实施者和主要受益者。中小企业应通过,进一步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资产重组、国内外招商引资等资本运作,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为实施企业信息化提供资金保障。
2.3以集成技术为支撑,联合进行关键共性应用技术攻关
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信息化技术、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关系管理(SCM)等技术集成,提升企业设计、管理能力。逐步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和在网络环境基础下的企业数字化。同时,突出基于知识、面向过程的产品设计软件、CASE、信息安全、快速原型、企业资源管理软件等单元、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对关键性应用技术要采取联合技术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信息化进程奠定技术基础。
2.4积极培育民族工业,扩大开放交流渠道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封闭的“民族工业”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性、战略性工业领域,应当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发展民族工业。民族工业的新内涵应指建立在中国领土上、国内资本(包括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为主,国家具有控制力,关键技术掌握在国人手中,具有中国品牌的工业。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情、先进、成熟、实用的企业信息化软件,加快产业化,培育和发展民族企业信息化软件产业群,形成拳头产品和规模效应;大力促进企业内的产业联盟与合作,创出具有国内著名品牌的企业信息化企业及相关咨询机构。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引进国外企业信息化先进技术、人力智力、设备与资金的力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企业信息化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2.5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
充分结合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快速原型中心、信息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中心、软件公司、系统集成服务公司和技术产权交易所等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中心,构筑企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的市场化,形成布局合理、发展平衡、协调一致的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促进相关技术服务产业。
2.6大力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实现企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在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中,人才在价值创造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要建立企业信息化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体系。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多层次的培训、培养工作,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积极引进人才,包括海外留学人员,共同参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也要注重从本企业中培养一批拔尖人才,从本单位员工中培养一批真正创新成果的人才。建立起人才使用的创新机制,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来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2.7中小企业要合理使用有限资金
作为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对于新技术不能盲目追求,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必须合理制定,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滚动式”的投资方法,对于当前中小企业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采取合适的实施方案,对实施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中小企业必须脱离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同时重视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以及网络产品。由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内部关系到多种业务流程,在进行信息化选型时要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
3结束语
中国信息化浪潮正在来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产生首先是建立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崛起的基础之上。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企业肩负起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而企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建设,既是自身的发展问题,由可以作为推广的依据,因此,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引起了诸多兴趣,引来了诸多关注的眼光。从考察收集资料到发展的角度来看,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信息化浪潮,认识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对应的挑战。面对企业的发展的诸多问题,应该在分析中得到合理解决,为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培亮.有效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0年07期.
[2]姚驹杰.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5).
[3]王庆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7.(04).
[4]邓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08.(08).
论文(设计)名称
**市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文(设计)
来源
论文(设计)类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电信设施的普及与完善为网络商务交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传统的经济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贸易手段和经济活动的开展已经难以满足现今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的要求,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手段充分运用了现今的网络条件,利用网络这样便捷的工具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了解员工、经销商以及顾客的情况并结合各方面信息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自身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在网络上了解市场状况寻找商机,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将它迅速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迅速准确。产品设计和资金的投放更加合理。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这是企业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决胜的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知识,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管理基础薄弱。再加上市场环境不稳定,安全体系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缺乏信息需求。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美国,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已有相当成熟的发展和改革经验。Rarl、Smits(2009)
都提出信息战略应与商业需求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Levy
M
和
Powell
P
(2010)研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结合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提出一个合适的模型,使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战略。Gunes
(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与电子商务的匹配策略,总结了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与支持文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同时,关注电子信息有效的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建立了公司战略、信息战略与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战略匹配的概念模型。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尤其是大数据、Saa
S、云计算等的企业应用时间不长,主要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电子商务和
IT
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才促使其真正的投入到实践中来。温丽丽(2016)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管理中的误解,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从基本条件、管理哲学、业务创新和人才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刘荣娟(2016)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路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不高,很多方面待完善。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胡红一、郑有(2014)、赵志鸿(2016)、李永宁(2017)等学者则针对缺乏资金,低水平管理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途径做了探讨。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企业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关系探讨
(一)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内涵
2.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2
(二)企业信息化概述
(三)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1.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
2.企业电子商务是对企业信息化各方面的整体运用
三、**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二)**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
3.**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三)本章小结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策略
(一)增强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投入
(三)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网络
(四)寻求合适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五、结论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以**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其一,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其二,图书馆、互联网等可以搜集到较多的资料;
其三,有导师的指导;
其四,自身在中小企业实习过,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选题、定题阶段,及任务书下达(201X.XX.XX-201X.XX.XX)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形成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201X.XX.XX-201X.XX.XX)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中期检查(201X.XX.XX-201X.XX.XX)
第四阶段: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工作(201X.XX.XX-201X.XX.XX)
第五阶段:毕业论文资料的整理归档(201X.XX.XX-201X.XX.XX)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论文(设计)名称
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文(设计)
来源
论文(设计)类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电信设施的普及与完善为网络商务交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传统的经济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贸易手段和经济活动的开展已经难以满足现今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的要求,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手段充分运用了现今的网络条件,利用网络这样便捷的工具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了解员工、经销商以及顾客的情况并结合各方面信息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自身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在网络上了解市场状况寻找商机,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将它迅速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迅速准确。产品设计和资金的投放更加合理。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这是企业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决胜的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知识,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管理基础薄弱。再加上市场环境不稳定,安全体系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缺乏信息需求。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美国,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已有相当成熟的发展和改革经验。Rarl、Smits(2009)
都提出信息战略应与商业需求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Levy
M
和
Powell
P
(2010)研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结合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提出一个合适的模型,使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战略。Gunes
(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与电子商务的匹配策略,总结了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与支持文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同时,关注电子信息有效的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建立了公司战略、信息战略与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战略匹配的概念模型。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尤其是大数据、Saa
S、云计算等的企业应用时间不长,主要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电子商务和
IT
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才促使其真正的投入到实践中来。温丽丽(2016)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管理中的误解,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从基本条件、管理哲学、业务创新和人才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刘荣娟(2016)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路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不高,很多方面待完善。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胡红一、郑有(2014)、赵志鸿(2016)、李永宁(2017)等学者则针对缺乏资金,低水平管理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途径做了探讨。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企业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关系探讨
(一)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内涵
2.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2
(二)企业信息化概述
(三)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1.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
2.企业电子商务是对企业信息化各方面的整体运用
三、宁乡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宁乡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二)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宁乡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
3.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三)本章小结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策略
(一)增强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投入
(三)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网络
(四)寻求合适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五、结论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以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其一,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其二,图书馆、互联网等可以搜集到较多的资料;
其三,有导师的指导;
其四,自身在中小企业实习过,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选题、定题阶段,及任务书下达(201X.XX.XX-201X.XX.XX)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形成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201X.XX.XX-201X.XX.XX)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中期检查(201X.XX.XX-201X.XX.XX)
第四阶段: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工作(201X.XX.XX-201X.XX.XX)
第五阶段:毕业论文资料的整理归档(201X.XX.XX-201X.XX.XX)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云计算是在互联网运行基础上逐渐被开发出来的一种运营交付模式,云只是一种比喻。其实质即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方便地根据需要调用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的公共集。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服务)的公共集。这些资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同时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务供应商的干涉。它象征着计算功能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流通于互联网。按照服务模式的不同云计算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按照模型的不同云计算又可以分为私有云、公有云、社区云及混合云,云基础架构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云通过特有的技术或一定的标准结合而成的,但它们唯一的实体仍旧保留。
2、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现状
2.1现状分析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巡视员张新生以500多家中小企业的IT人员为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云计算模式知晓率达80%以上。其中60%的中小企业倾向于尝试基础设施即服务的服务类型,52%的中小企业则偏好软件即服务的服务类型,但由于产品成熟度相对较低、网络宽带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采用平台即服务(PAAS),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未必不如IAAS和SAAS。根据金融业等一些行业的观察,他认为PAAS模式极有可能率先在互联网行业实现突破,并逐步实现平台专业化、服务全面化。云服务技术正日益发展,IAAS与SAAS已出现交融趋势,相信选择混合式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会日益增加。从产业特点来看,目前在国内云计算供应商呈现出SAAS“仍无巨头”、PAAS“逐步成长”、IAAS“群雄并起”的局面。当前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基础应用平台,其良好的弹性支撑能力在电子商务竞争中大显身手,并渗透到相关的垂直行业。
2.2应用优势分析
(1)云计算能够满足中小企业最小成本原则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成本费用主要有前期咨询与规划费用、相关软硬件的购买、网络建设费用及后期的维护升级费用等。由此可见在购买及开发、维护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及人力支持。而在云计算模式下,中小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相关软硬件运作平台、前期运行和后期维护等均由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提供,企业只需一次性购买项目实施费,在需要时租赁软件服务费就可以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下运作会计信息化系统,从而大大降低其实施成本。
(2)云计算能够使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效率得以提高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人员权限等限制,而在云计算模式下,会计信息化系统只需借助互联网即可随时随处使用其所提供的服务。同时,只要网络连接,中小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可以进入系统进行各自职能的办公并实现职员间、业务间的交互功能,从而使得不同地域的会计人员可以同时进行协同操作,有效提高会计信息化运作效率。
(3)云计算能够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需求是日益变化的,同时,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使得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不能再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云计算模式具有迅速、富有弹性的提供服务的能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其灵活的自定制服务及在线开发平台(PAAS)按需定制相应软件以满足企业灵活的业务需求。
(4)云计算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现状
在云计算模式下,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大型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专业咨询及最新技术应用,使得中小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及会计管理效率得以提高。此外,云服务供应商在互联网开放性及共享性的作用下其行为受到大量用户的监督,这将会使其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投入更多精力致力于打造更高的满意度和服务水平。
3、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中小企业用户认知不足
首先,中小企业需要知道自己选择的云计算提供商能够提供什么,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使习惯于传统会计信息化软件的他们适应在线会计软件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次,中小企业财务数据偏少,管理层观念上通常具有控制欲,对于云计算模式下的在线共享平台较为排斥,尤其是在近期出现的各种“诚信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企业不愿意在别人的网络服务器上存储本企业的财务数据等相关核心数据信息,而这却恰恰违背了云服务发展的初衷。
(2)云计算供应商的技术问题
由于云计算模式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因此云计算供应商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与规模经济的效应降低其提供相关服务所需的成本,并通过大量用户来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然而,供应商若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综合分析用户需求来提供一个真正符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云计算模式下供应商需提供的不再仅仅是定制模式,而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不同行业业务需求的具有适应性、灵活性的系统服务产品。
(3)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安全性问题
云计算模式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而存在的,但云数据泄露问题近年来屡见不鲜,一项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报告指出,目前87.5%的用户认为影响企业使用云服务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其安全性。云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在云计算模式下,应用程序和重要数据完全透明的呈现在用户面前,导致潜在的病毒或非法程序攻击风险;其次是在云计算环境下,第三方云服务供应商的中立态度和公信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能否放心交付自身核心信息资源。因此,云计算模式能否广泛应用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问题能否得以解决。
3.2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应加大云计算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认识水平。
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二届会计信息化年会主题就是围绕“云计算大数据影响会计信息化,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会议中程平提出希望在大数据时代,能有更多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更多更高水平的论文,云服务供应商能开发更多展现自身优势的软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享受最优质的会计信息化服务。在会议精神下,许多企业逐渐接触到这一领域,相信在更多学者的研究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到这个领域。
2)云服务供应商应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
针对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及不同业务需求,云服务供应商应加入快速的软件研发模块,为客户灵活运用相关服务提供保障,使中小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及需求随时调整与之相符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和服务。
3)应重视云计算数据安全问题。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信息化与其他“四化”[①]并列,体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1]是指企业以流程重组为基础,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和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具有投资大、持续长、滞后性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其存在观念、资金、技术方面的劣势,企业迫切需要根据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动态的发展计划,但又无能为力指标体系,因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实用、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现状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2]是指对照统一的标准,建立特定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和信息化的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也不成体系。
徐强、戴芸(2003)从系统观点出发设计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3];李晓青等(2008)从财务、业务流程、客户服务、战略与发展四个角度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N)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1];王江涛,周泓(2009)利用IT平衡计分卡(IT Balanced ScoreCard, IT BSC)对商业银行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IT价值贡献、IT用户满意度、IT内部过程和IT学习与革新为准则的指标体系[4];邵宏宇,郭伟(2009)构建了以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绩效指标体系[5]
以上指标体系都缺乏对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实际性,不能突出反映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因此本文在邵宏宇,郭伟(2009)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NIEC)颁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特点,在多次咨询企业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后,进一步提出了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1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目标层)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含义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A
财务指标
(B1)
信息化投入比例(C1)
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的比例
销售收入增长率(C2)
信息化对销售收入增加带动情况
利润增长率(C3)
信息化增加利润情况
用户指标
(B2)[②]
老用户满意度[③](C4)
老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前后的整体满意程度对比
新用户满意度(C5)
新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整体满意程度
战略指标
(B3)
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C6)
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认识程度
信息化的预算投入(C7)
反映信息化未来发展财力投入
信息化部门人力投入(C8)
信息化人员比例
信息化部门人员学历构成(C9)
信息化人员知识水平
应用指标
(B4)
计算机数量(C10)
企业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
网络通信水平(C11)
网络通信水平
网络安全措施(C12)
应对网络安全能力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信息化与其他“四化”[①]并列,体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1]是指企业以流程重组为基础,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和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具有投资大、持续长、滞后性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其存在观念、资金、技术方面的劣势,企业迫切需要根据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动态的发展计划,但又无能为力指标体系,因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实用、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现状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2]是指对照统一的标准,建立特定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和信息化的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也不成体系。
徐强、戴芸(2003)从系统观点出发设计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3];李晓青等(2008)从财务、业务流程、客户服务、战略与发展四个角度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N)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1];王江涛,周泓(2009)利用IT平衡计分卡(IT Balanced ScoreCard, IT BSC)对商业银行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IT价值贡献、IT用户满意度、IT内部过程和IT学习与革新为准则的指标体系[4];邵宏宇,郭伟(2009)构建了以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绩效指标体系[5]
以上指标体系都缺乏对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实际性,不能突出反映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因此本文在邵宏宇,郭伟(2009)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NIEC)颁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特点,在多次咨询企业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后,进一步提出了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1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目标层)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含义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A
财务指标
(B1)
信息化投入比例(C1)
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的比例
销售收入增长率(C2)
信息化对销售收入增加带动情况
利润增长率(C3)
信息化增加利润情况
用户指标
(B2)[②]
老用户满意度[③](C4)
老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前后的整体满意程度对比
新用户满意度(C5)
新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整体满意程度
战略指标
(B3)
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C6)
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认识程度
信息化的预算投入(C7)
反映信息化未来发展财力投入
信息化部门人力投入(C8)
信息化人员比例
信息化部门人员学历构成(C9)
信息化人员知识水平
应用指标
(B4)
计算机数量(C10)
企业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
网络通信水平(C11)
网络通信水平
网络安全措施(C12)
应对网络安全能力
网站水平(C13)
企业网站内容及维护水平
2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将各层中的元素(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以确定各自权重,从而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指标体系,经过一致性检验后,进行层次单排序,最终实现层次总排序。本文通过专家赋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mceAHP[④]软件计算权重并检验一致性,最终得到判断矩阵。
具体步骤:
第一步: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
采用1-9标度法将上层元素A做为准则,对下一层元素B1,B2,…,Bn(n=1,2,…n),表示B1,B2,…,Bn(n=1,2,…n)相对于A的重要程度。
第三步:求各层权重,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本文中,采用mceAHP软件进行计算,以指标A-B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表2:判断矩阵A-B为
A
B1
B2
B3
B4
B1
1
0.17
0.27
2.5
B2
6
1
1.53
15.5
B3
4
0.66
1
10.5
B4
0.42
0.15
0.12
1
所得权重
0.09
0.53
0.35
0.03
CR=0.0005,Rmax=4.0013CI=0.0004 RI=0.9
CR
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其它指标权重。
总的计算结果:
表3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一级指标
(目标层)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A
财务指标
(B1)
0.09
信息化投入比例(C1)
0.35
销售收入增长率(C2)
0.24
利润增长率(C3)
0.41
用户指标
(B2)[⑤]
0.53
老用户满意度[⑥](C4)
0.75
新用户满意度(C5)
0.25
战略指标
(B3)
0.35
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C6)
0.27
信息化的预算投入(C7)
0.21
信息化部门人力投入(C8)
0.19
信息化部门人员学历构成(C9)
0.34
应用指标
(B4)
0.03
计算机数量(C10)
0.14
网络通信水平(C11)
0.25
网络安全措施(C12)
0.24
网站水平(C13)
0.37
3. 数据含义
通过上面的数据发现,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中的用户指标(B2),战略指标(B3)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说明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用户满意程度,尤其是老用户的满足程度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至关重要,而评价体系中应用指标(B4)中的计算机数量指标(C10)得分较低指标体系,这也说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硬件设施条件已具备,而不再是专家着重考虑的因素。
4.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域、行业、规模特点各异,注定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漫长、曲折,且规律性差,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该采取积极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深入发展。
4.1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科学决策,层层递进
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项目,它的目的是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提供技术支持。为了实施企业信息化,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中小企业应该从企业全局出发,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全面、科学地分析企业的整体环境,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现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分阶段的实施方针,不断推进内外整合,规范业务流程、消除信息孤岛,最终全面实现信息化。
4.2争取主动指标体系,按需、量力实施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在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建设的初期阶段,一方面要争取主动,而不是被动实施;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人力、物力情况,进行调研,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量力而行的、可具体操作的实施计划书。
4.3分层、分重点管理,全员参与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自始至终都需要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比如企业流程再造需求的支持、培训工作支持、高层领导支持和组织机构支持等。
在这个组织机构中,要以“分层管理、全员参与”为原则,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分层次的、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另外企业信息化也是一个全员参与的人机互动的系统工作,这就要求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不断组织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信息化素质和技能,增强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竞争力才能更强,所以,全员参与是取得信息化事业成功的关键。
4.4以政府为支助,积极争取政府帮扶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其自身水平,尤其是资金、人才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制约指标体系,其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充满着先天性的不足,这种不足,单纯地依靠企业自身去完善,不切实际,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方面大力帮扶。比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平台建立,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信息化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保障信息化安全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的实施,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等等都与政府息息相关,因此,以政府为支助,积极争取政府帮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晓青,刘炳辉,颜全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08,(12):15-17.
[2]郝晓玲,孙强.信息化绩效评价:框架、实施与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
[3]徐强,戴芸.企业信息化绩效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情报科学,2003,21(5):455-457.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核心能力 信息化建设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想取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必须在自身所处的价值链中打造独特的核心能力,即形成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以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潮,促进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机构不健全, 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等的问题, 本文拟以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础,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从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核心能力各影响因素有机融合的角度,对基于中小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的信息化建设这一根本性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
中小企业是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年营业额、上缴利税和企业员工规模等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当前一般指那些固定资产低于1000万元、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著名的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两人所著的《企业核心能力》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和能力。它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能力。核心能力处于企业的主要地位,是影响企业全局的能力,是溶于企业内部的较长期存在的相对稳定的能力。根据本文研究的范围,笔者将企业核心能力定义为: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合理高效率地运用企业内外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整体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的能力、与竞争对手竞争的能力、吸收和采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及使企业保持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所谓中小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人力上都不具有优势,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核心能力的表现应该尽可能的狭窄一些,以能够创造独特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或技术为突破口。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把尽可能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个别专业技能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创新和提高上;并把创新和创造的流程设计、提高企业的管理组织能力和创新吸收能力作为培育核心能力的关键环节。只有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水平,才能更好地利用和借鉴企业内外的各种不同力量,实现企业运作的整体协调发展,促进企业活动的商品化和价值化,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根据自己的运行与环境特点,以信息化建设培育、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提升企业竞争核心能力为目标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企业运行和资源利用、特别是信息资源深入广泛利用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因此,信息资源能力是企业对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保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保存企业业务灵活度和加强基础管理作为第一要务,在企业作业、管理、经营三个层面,实现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决策辅助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等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很多特性是不一样的,它的信息化不可能有大企业那样大的投资, 不可能建设全套的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 也不可能配备完善的IT 开发和管理人员。面对文件、数据库与电子邮件数据快速的增长,中小企业显得无所适从,更谈不上有计划、有目的的掌握有效信息资源。信息化的水平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的层面上, 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并不普及。而信息化的表现形式是技术平台,为了适应甚至促进核心能力,信息化技术平台必须具有适应性和扩展性。企业信息化是回收时间较长的工程,中小企业为了使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回收加快,管理者往往缺乏合理的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过分注重信息化成果在局部提高生产效率中的作用,忽略了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其他因素,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以取得较快的回报,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会造成信息系统不兼容导致重复建设,企业核心能力增强程度有限等不良后果。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花小钱办大事情,根据企业核心业务需求, 以创新的方案、创新的购买交付模式、创新的技术培训机制, 为中小企业提供高价值, 推动中小企业的业务能动力, 带动企业发展,满足中小企业业务的灵活多变的要求。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各种因素的有机融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各因素,从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1.企业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BRP)的目的是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在新的环境中获取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密切相互间的协作关系,找出增加价值的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重复性的工作,减少环节间的延迟,从而优化整个流程。它从原有的流程出发,但并不局限于原有的流程,不是对原有流程的逐步改善,而是对原有流程的根本性改变。它需要抛开以往的理论、方法、制度的束缚,创造性地进行再构造。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信息化与流程再造是互为影响的。信息化的应用使得企业流程再造成为可能,数据库、网络、通信技术可以突破劳动分工的束缚,使得一个人可以在不降低效率或者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完成以往多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信息共享和快速流动大大消除环节间的壁垒和时延。信息化手段将让中小企业减少流程环节和层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信息流的速度和质量,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运作成本,以使企业占用最少的社会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企业流程再造反过来促进信息化的深入,使得信息化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深度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绩效的大小。企业信息化中运用到的诸如流程再造等先进的管理经验是在信息技术成熟以前就出现的,其出现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就需要将这些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到企业管理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及其与先进管理经验的相结合使效果更为明显,信息化在其间起到了固化先进管理经验的作用,因此企业信息化是先进管理理念的体现,应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为根本目标。
2.企业信息化与外部管理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政府、IT行业、服务机构以及媒体等全方位合作的方式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共识,并付诸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与Internet相连,使企业加强对外界信息的了解,为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视野与能力,特别是当中小企业面临快速变化的环境时,及时、有效地捕捉微观信息,通过关键变量感知和预知企业环境和行为的变化及其趋势,更好地应对不确定因素及各方面的改变,发现并挖掘商机。从外部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企业采用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传递手段,时间短、覆盖面广、成本低,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企业各类信息快速传递到市场及客户之中,企业营销形成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全员运作的机制,实现较好的产品营销效果。因此,信息化建设要促使中小企业从以事务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换,帮助企业建立起基于这种管理模式的新型业务系统,通过Internet与客户沟通更方便,企业的开放度增加,及时得到用户的反馈意见,收集用户的差别信息,掌握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提升企业竞争核心能力。
3.企业信息化与内部管理
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管理效能提高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它将协助中小企业管理从简单的公文、技术资料到复杂的生产流程、成本核算,甚至帮助企业进行更高级的经营决策。中小企业一般组织职能简单, 高层管理者希望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并管理相关部门。这就要求职能管理由原来的“ 多层结构”变为“ 扁平”结构,通过信息系统加大管理幅度。通过自动工作流和信息集中透明的管理,实现“多层”向“扁平”的合并, 实现决策层和执行层直线挂接,实现公司资源的集中管理调配。中小企业关键在于能迅速调动资源集中兵力打战,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集中相关部门的采购权, 实行集中采购管理, 这样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 资源也得到了合理利用,并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将给企业带来“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控制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的好处。中小企业管理的难点突出表现在集成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薄弱, 而信息化建设做到了跨公司、跨部门、跨业务的管理和应用, 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使公司内部的管理趋于理性化、 精细化,消除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资金运营水平, 用有限的资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大、规模小、行业和地域分布广、经营状况参差不齐、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时要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的策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以提高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规范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杨 俊:信息化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2006,(1):22~23
[2]王玉珍: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北方经贸.2006,(1):78~79
关键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9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已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拥有全国发明专利总数的65%,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75%的城镇就业机会,是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1]。2013年,工信部将以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为重点,积极应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在创新、管理、市场、信息、融资等方面帮助中小企业发展[2]。
为加快济宁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带动济宁地区的经济发展,2013年,课题组联合济宁市科技局、任城区中小企业局、微山县中小企业办公室在济宁市十二县市区200多家中小企业发放了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6份。调研问卷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自主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需求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针对其发展困难给出策略方法,希望能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1 济宁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济宁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调研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济宁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稳步提升,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发资金短缺、缺乏创新意识、高技术人才匮乏、短期行为较为突出、社会服务系统偏少、市场信息闭塞等等,这些问题均制约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1)制约当前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
针对制约当前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8个主要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进行调研后,对数据进行了汇总,并统计出选择各因素影响程度的企业数量占总调研企业数量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
表1数据显示缺乏创新资金是各企业的最大问题,其次缺乏高层次的技术带头人、缺乏与外界技术合作的渠道也困扰着相当多的企业,还有一些企业感觉技术创新决策的难度和风险太大。
(2)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服务需求
调研各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时所需要的服务后,对数据进行了汇总,如表2所示。
表2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对以上服务需求明显,特别是研究报告、政策咨询、科技成果评价与技术评估。
1.2 济宁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下面为对中小企业当前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管理、销售、创新的现状,以及应用信息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的调研情况。
(1)信息化应用和建设情况
此项调研首先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如企业是否有网站?企业是否在使用自动化生产系统?企业是否有完善的进-销-存管理系统等?然后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把调研结果用折线图的形式直观的显示出来。图1所示为部分调研结果。
图1 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
从图1可以看出济宁市中小企业拥有自己网站的仅占20%多,正在使用自动化生产系统的也仅占40%,而有进销存管理系统的企业数量也不足50%。从以上数据可知济宁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程序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也低于上海、天津、青岛、无锡等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
(2)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
调研数据显示,有59.5%的企业认为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时缺乏技术和维护人员,也就是信息化人才,50%的企业认为资金短缺,48.9%的企业感觉缺乏产学研合作渠道。如图2所示。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对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大,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没有把实际的企业数据整合起来,未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决策起到应有的巨大支撑作用。
图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
(3)信息化需求
调查发现,随着信息化知识的推广与普及,济宁市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应用信息化的重要性,如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高效管理等,所以各企业积极增加资金投入,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调查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63%的企业急需人才培训服务,34%的企业需要网站建设与维护服务,38%的企业需要软件运营服务,42%的企业希望能通过当地高校和科研部门获得“物美价廉”的信息化服务。如图3所示。
图3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服务
2 济宁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下面根据调研数据,对济宁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需找束缚其自主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的原因。
2.1 高层领导对企业信息化需求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在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中,IT部门仅是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者”,信息化决策基本都由企业高层领导制定。但企业高层领导往往缺乏专业信息化主管思维,不能全面考虑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需求。《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与现状白皮书》调查显示,“企业对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这一因素以59.4%的比重占据首位。这也表明了中小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需求认识不足、信息化投入不多、信息化积极性不高,是导致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普及率低,信息化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2.2 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
2011年6月―2012年6月底,本课题组在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济宁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份数350份。调查问卷专门针对学生毕业时期的去向、职业的取向、是否愿意去中小企业就业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只有16%的学生愿意去中小企业就业。事实表明即使这16%的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了,也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这是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需要的是信息化复合人才,包括:网络知识和实战能力的复合;专业知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复合;企业管理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的复合等等。
2.3 信息化建设资金匮乏
目前,济宁市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企业贷款等,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再加上原材料上涨、用工成本增加、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受资金影响不得不减少生产,降低损失。所以济宁市中小企业能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多,或者说少之又少,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寻找免费软件的原因。
3 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促进济宁市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那么济宁市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呢?课题组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3.1 提高中小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的老板,所以要使信息化建设在中小企业中普及开来,就必须使中小企业高层领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让他们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举办“信息化新型老板”专题活动
早在2008年,济宁市为了增强中小企业家的自身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举办了全市“千人创业小老板”提高培训班,市县两级免费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000余人,为中小企业跳出家族式管理的圈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号召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邀请专家学者举办 “信息化新型老板”专题培训活动,使中小企业老板尽快转变对信息化的认识。
(2)树立信息化榜样企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政府可以在每个行业中寻找1-2个经营状况良好,信息化意识较强、信息化建设较好的中小企业,大力扶持,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和突出困难,促进供需对接,提高信息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其他中小企业树立榜样。宣传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和信息化服务的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引导信息化意识薄弱的中小企业参观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力量,让他们知道可以使用信息化手段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行业竞争能力,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引才引智工程
调研数据表明济宁市中小企业急需信息化人才,要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提出“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引才引智工程”的策略,具体实施可通过以下两个办法进行。
(1)在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网站上举办中小企业网上招聘活动,大力引进人才。改善管理措施、增加激励措施留住人才。
(2)基于三螺旋理论[3],大学、政府和企业三方相互协调,就人才需求定向培养、技术合作支持等有关事项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稳固产学研交流合作渠道,促进高校、科研单位研发成果产业化,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升级,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
3.3 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云计算[4-5]、虚拟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SaaS[6-7]等新型技术以其独特的业务和技术特点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多种需求,促进其跨越式发展。这些新型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营销成本,还能极大地开拓市场。特别是SaaS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对于破解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难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总结
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济宁市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各种难题:资金匮乏、生产效率低下、高技术人才稀少、商业信息获取不及时、管理力不从心、经营决策缺乏创新等等。课题组对这些难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课题组希望提出的这些策略和方法能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济宁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徐子睿.为中小微企业成长破题[N].文汇报,2013-04-28.
[2]新训.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中小企业转型[N].中华工商时报,2013-05-16.
[3]马永斌,王孙禺.大学、政府和企业三重螺旋模型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29-34.
[4]李乔,郑啸.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1,38(4):32-37.
[5]黄剑文.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配需系统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2,12(24):32-35.
[6]魏玲,李长云.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9,11(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