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尔夫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2-11-07 00:36: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尔夫实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尔夫实训总结

篇1

高尔夫行业英语 细化教学体系 评价体系 专业优势

高尔夫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体育运动。它推崇绿色、高雅、健康、阳光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在绿色优雅的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好选择。在我国,高尔夫消费者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每年有60万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游客来华进行高尔夫旅游,且人数正在逐年增加。高尔夫运动如此迅猛的发展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高尔夫专业。我院于2005与韩国酷伦株式会社联合办学,由韩方投资1.2亿人民币,在校区内修建了占地2000亩的铁岭龙山高尔夫培训俱乐部,包括: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建筑面积近7500平方米的高标准会馆、42个打位的高尔夫室外练习场、800平方米练习果岭等设施。学院实训中心具有28个打位的室内练习场、300平方米练习果岭和高尔夫草坪实验区等实习实训基础设施。每年接待外宾旅游观光多达万人,这种前校后企、工学结合的优势,教学授课以实训基地为载体,课程设置针对企业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达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高尔夫行业英语是高尔夫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打开与世界同行对话的窗口,也是从事行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人在课题《高职高专英语通关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深感基础英语向行业英语转化的教学结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细化高尔夫行业英语教学体系,完善高尔夫英语课程知识,提高行业英语对学生的吸引力,建立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势在必行。本文将尝试从选择高尔夫行业英语教材着手,开设课时,分配教学任务,结合教师课堂个性化设计和构建多样化评价体系,探讨如何发挥高尔夫学生的专业特长。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宣传的不断增多和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表达中国特色事物的英语词汇大量涌现,英语语言本身的本土化也对英语教育提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那就是英语教育本土化。高尔夫行业英语教材应“本土化处理”,结合本院实际,提取专业相关度,对教材精心处理;一增一减,尽可能增加高尔夫行业英语词汇,同时减少基础英语中生僻词汇。为搞好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将专业英语中所涉及的生词分为三类:一类为需要“记忆”的单词;一类为需要“认识”的单词;第三类为不需要“记忆”也不需要“认识”的单词。对于需要记忆的单词主要包括英语中难度较高的一些常用词汇和高尔夫专业应用极其普遍的专业词汇,这一类单词数量较少,一般每篇课文平均5~10个,例如对于高尔夫专业的学生,必须记忆的词汇如“club”(球杆)、“course”(球场)、“hazard”(障碍区)、“bunker”(沙坑)、“swing”(挥杆)、“address”(瞄球)、“impact”(击球)、“cock”(曲腕动作)、“shift”(转换)等,这些单词的掌握对学生今后对本专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有极大的帮助作用。通过通关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尽快收集相关资料,编写出适合本院学生包括高尔夫专业词汇和日常表达、球场口语交际、高尔夫礼仪及接待、高尔夫技巧和器材知识、高尔夫管理及赛事解说、高尔夫相关知识中等程度的英汉互译等多项内容的校本教材。有关高尔夫专业英语的听说训练方面,可根据需要进行,具体方式可多种多样。比如针对学生们感兴趣的裁判员考试等专题,要求学生事先准备有关高尔夫英语定义规则,然后邀请英语讲得好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宣读或者演讲,尔后其余学生与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做总结性发言。通过这种形式,不但能加强学生对高尔夫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而且也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高尔夫专业英语的兴趣。我们将以高尔夫技术为主线贯穿整本书,以口语对话的形式将高尔夫技术、礼仪、管理等知识融入进去,重点突出日常表达和球场对话,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球场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流畅地与外宾进行日常交流、情感表达、技术切磋和指导等,以期能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脱口而出、应用自如。

在课时设置上应克服培养计划课时少,开设课时不足的困难,在单独开设高尔夫行业英语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嵌入基础课;增设选修课;同时搜集各类高尔夫音像视频,如:各大赛事与年度最佳挥杆视频、国外的高尔夫音像教程等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行业英语听力水平,定时开设讲座课;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高尔夫专业小知识、高尔夫趣闻、名人语录、赛事介绍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多样的课后练习也能让学生体会高尔夫英语的乐趣,习题可分为:情景对话、看图说话、模拟球场、模仿名人、视频听说、选择、翻译、判断、阅读等多种形式。此外我们还将增加球场实训课,将学生带到球场进行真正的情景教学,让高尔夫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学习和巩固知识,让他们从玩中学,在学中玩。零距离体验高尔夫行业英语,从而来实现基础英语向行业英语的自然过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应结合个人爱好特长,进行课堂“个性化设计”,形成个人设计,包括设计场景、设计准备、设计创意、设计表达、设计实施、设计管理、设计评估、设计人生等环节,在任务设计中如何让更多学生参与,如何贴近他们实际,如何体现行业英语特点,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设计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特质,营造生动课堂之外,还应加大学生评价体系“多样化构建”体系,基于《评估手册》,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各占50%。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尔夫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高尔夫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应建立出科学合理的高尔夫专业英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学校监控系统、业界专家督导系统、学生信息反馈系统、合作单位信息反馈系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英语A级、B级、PETS三级、PETS四级及裁判员的各种等级考试对系统执行过程进行跟踪,通过定期的检查、诊断、考评、奖惩等手段实施改进、必要时进行目标调整,实现评价系统良性循环,保证教学质量。

总之,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增强自我教学能力,不断关注行业动态,常听相关专业课,多到企业实习,考取相关专业技术证书,争做一名双师型教师,在细化高尔夫行业英语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及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培养出一批与时俱进,有专业技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燕,戴紫明.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英语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0,(16).

篇2

关键词: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21-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精神生活不断提高和丰富,休闲度假将成为人们生活的必然需求。宜昌市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重点发展“旅游娱乐休闲”,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宜昌市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源于15世纪苏格兰的现代高尔夫球运动,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全球的体育赛事和休闲时尚。高尔夫球运动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初具规模的休闲产业。人才培养与开发是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宜昌乃至三峡地区休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需要相关的理论来指导。作为地方性旅游高职院校,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顺应宜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率先在三峡地区开设了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积极培养其专业人才,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必要性

1.专业行业背景。休闲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20世纪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产业体系中的支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可以预见,休闲产业也将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休闲产业是旅游业、文化体育产业、服务业、娱乐业组成的一个产业群,各产业之间相互支撑,彼此交错,为人们的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旅游业正在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休闲服务业在中国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休闲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新的转折点和增长点,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尔夫运动作为休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景可观。自1984年中国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成立以来,这项源于苏格兰的古老的运动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被公认为是高尔夫运动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我国参加高尔夫运动的人数有呈几何增加态势,球场、运动设施越来越呈现大众化消费趋势,具2010年中国高尔夫协会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类高尔夫俱乐部或球会近500家,球洞数共有约9500洞,高尔夫核心人口约为33.3万人(年满18岁,过去一年内下场打球超过8轮次的高尔夫人口),2010年国内高尔夫核心人口同2009年相比增长率为11%。而核心人口进行高尔夫旅游(异地打球并住宿)产生的打球轮次为259万,占总打球轮次的26.1%,高尔夫旅游市场前景继续看好。2010年,仅宜昌地区就有2家高尔夫俱乐部相继开业。

2.人才需求分析。高尔夫球会与球场数量是反映高尔夫球运动和高尔夫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高尔夫球经济孕育于高尔夫球运动。所谓高尔夫球经济,即“围绕并依附于高尔夫球运动而形成的各类生产、经营、服务等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高尔夫球经济范围广,其范畴涵盖多个行业。除了需要大量的高尔夫设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信息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外,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高尔夫职业人才进入到高尔夫产业的各个行业,见图1。

目前,国内已建成近500家球场,3000多家练习场,而且还将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从消费人数来看,中国高尔夫消费人数已达相当规模。短短20年时间,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果。目前宜昌地区开业球场已有两家,按常规计算,每家高尔夫球场需要经营管理人才300~400人,仅宜昌地区就需求大量的高尔夫专业人才。随着高尔夫休闲运动的逐渐普及,行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扩大。

3.高尔夫产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高尔夫产业发展要求我国高尔夫教育向多元化的层面发展,以适应高尔夫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变化。1997年的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成立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培养高尔夫专业人才,进入本世纪初,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高尔夫草坪专业和高尔夫专业,到现在为止已经开设了高尔夫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已有50多所。目前,我国高尔夫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材、实训环节等方面正在不断完善,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人才培养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紧贴行业发展,制订好高尔夫商务体育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尔夫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是三峡地区旅游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旅游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尔夫运动平民化消费的趋势及三峡地区高尔夫行业的发展也对高尔夫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紧贴行业发展,更好地规划三峡地区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应该密切和高尔夫俱乐部、球会合作,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由学院和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然后根据工作能力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制订人才培养验收标准。同时,学院教师与俱乐部管理人员相互兼职,并由俱乐部高管对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并验收。

2.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华中地区高尔夫球会的调查,高尔夫球会设施一流,但是在服务等软件方面还较欠缺。一是球场的管理还不是十分规范,球会运作的效率不是很高;二是球童素质不高,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各类高尔夫俱乐部、球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高尔夫器材设备市场营销、高尔夫技术推广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具备策划和组织大型高尔夫赛事能力,从事高尔夫教练、陪练、球员,高尔夫运动的教学、训练、赛事组织与管理或其他俱乐部管理人员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型、实用型人才。

3.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休闲产业发展的实际,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以满足整个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以休闲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休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具体可以概括为“全程理论与实践交叉模式”,即“理论教学+仿真实训+课堂修正+顶岗实习+总结提升+零距离就业”,见图2。

4.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立足分析高尔夫专业的相关职业和岗位,把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工作态度等要求一一列举出来,找共同点,形成教学门类。以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职业能力总体框架”(表1)和“专业职业能力――知识――课程的内容”(表2)来探讨该专业的具体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5.注重课堂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三个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掌握高尔夫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高尔夫服务的技能、高尔夫赛事组织策划方法、高尔夫产品市场营销等技巧;通过实训实习,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基本特点,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于实际;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接受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会所服务能力、球童服务能力、高尔夫产品销售能力、赛事组织和管理能力等。

6.加大社会培训力度,规范培训认证体系。学院除了学历教育以外,社会培训也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学院现有的资源开展职业培训,同时可以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学历教学的水平。2011年5月我院为宜昌三峡天龙湾高尔夫俱乐部专门举办的球童培训班,对提高球会管理服务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为学院开展社会培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经。

目前我国现有的高尔夫专业证书培训与认证途径有限,高尔夫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及资格认证主要由中国高尔夫协会举办,除此之外还没有其他的认证途径,因此希望国家劳动部门要建立并完善和发展高尔夫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使学校的高尔夫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学生“双证制”教育,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结语

高尔夫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高尔夫教育的发展,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教学将根据三峡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培养从事休闲服务行业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逐步完善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以促进宜昌乃至三峡地区高尔夫休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杨红波.我国高尔夫职业教育发展探讨[J].旅游研究,2010,(9).

[3]李萌.山东省高尔夫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发展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4]吴克祥,张驰.中国高尔夫高等教育的基础建设与实践[J].工作研究,2006,(2).

[5]康保苓.高职院校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篇3

1.1高尔夫俱乐部市场营销人员现状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统计,我国现有高尔夫球场612家。通常一个18洞高尔夫球场需要市场营销人员约12人,据此全国范围需要高尔夫市场营销人员超过7千人。2014年对省内外10家高尔夫俱乐部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专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统计表明员工中高尔夫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人员屈指可数,远远不能满足球会的需求。高尔夫俱乐部都希望可以多引进些高尔夫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专业人员,以提高市场销售部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1.2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建成一座18洞高尔夫球场大约投资1.2亿左右,一家18洞高尔夫球场的的会籍饱和度大约1200张,会籍销售是球会收回投资成本的重要途径,会籍销售工作是球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1.3市场营销岗位应具备的能力通过对高尔夫俱乐部市场营销岗位调研分析,确定高尔夫市场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有:市场策划能力、市场销售能力、会员服务能力,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尔夫市场营销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90学生,理论学时64,实习实训26学时,课程的前导课有《高尔夫俱乐部管理》、《高尔夫赛事策划和组织管理》、《高尔夫礼仪》,后续课有《高尔夫服务心理实务》、《高尔夫球规则》,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2.1项目情景式以一个高职毕业生来到球会工作为主线设置情景,从应聘、面试到上岗,展开工作内容既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同身受,今天在课堂学习的,也是他们将来面对的。下面以项目教学法为例,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分析。

2.1.1项目情景:杨昊所在的球会已确定9月1日开业,公司领导想通过与红十字协会联手,通过举办一场感恩社会的慈善邀请赛的形式来扩大球场的知名度,同时利用这次赛事达到促进会籍销售的目的,接到任务的杨昊,积极准备赛事策划方案,策划方案不但包括领导邀请、媒体邀请、新闻、赛事的流程、还要考虑广告设计和宣传的各种途径等等问题。情境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情境的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并使学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掌握技能。使学生置身其境,让教学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进行。但是,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可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2.1.2项目内容本项目名称为高尔夫促销策划一个大的项目分解成几个不同任务:任务1高尔夫赛事策划;任务2高尔夫广告策划;任务3撰写高尔夫赛事广告招商方案,通过任务的学习对项目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每个任务都配有实训练习。任务训练:结合杨昊所在的球会开业之际,为扩大球会知名度,杨昊策划一高尔夫赛事活动,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撰写高尔夫赛事策划方案。实训目标训练学生能够明确赛事举办各阶段的工作;训练学生能够撰写高尔夫赛事策划方案。实施过程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组织策划高尔夫赛事活动;每个团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整合思路;每个团队归纳总结,形成高尔夫赛事活动策划方案的内容;每个小组将结果制作成WORD文档,用PPT来讲解小组活动成果,展示该高尔夫赛事策划方案,并对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给予合理的解释。团队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也是大学生就业时必备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的。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是职业教育的要求。实训考核考核是对教学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其标准应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以能否完成实践项目活动及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本课程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本课程注重学生实操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和评价学生能力,项目考核成绩分别记录最终成绩取平均分。项目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篇4

体育产业是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总称,它是以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为主营业务,同时对旅游、商业、会展、建筑、通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游戏动漫、网络等产业具有显著拉动和辐射作用的综合产业链。我国体育产业近些年来持续保持跳跃式发展态势,吸纳就业劳动力人数不断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化程度低,201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3135.95亿元,为美国的1/10,人均为美国1/40;GDP占比0.6%,仅是美国的1/4。特别是在欧洲、美国,体育产业的八成收益,都集中在体育服务业上,但在中国体育服务业的所占比重,仅仅两成左右。在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提升、消费升级推动现代服务需求崛起之际,国内体育产业化空间巨大,尤其是体育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体育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做大做强体育服务业并实现现代化,而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五高”的特征,迫切需要大量体育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全国共有15所体育高职院校,共开设有社会体育、体育服务与管理、运动训练、体育保健、竞技体育、高尔夫运动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20多个体育及相关专业,在校高职生数约1.34万人。各体育高职院校都是地方体育系统举办,与体育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建有各类培训基地为体育行业及社会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有2所院校牵头组建了体育职业教育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高职教育规模较小,专业布局及设置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与课程建设改革力度不够大,成效也不够明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2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

体育高职院校应建立体育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的机制,包括建立专业调整评估机制、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强化机制、新专业培育机制、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等。体育职业类专业设置必须对接区域体育产业(链)。总体要求是:在当地政府和体育行业的指导下,依据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发展趋势来调整办学层次和优化专业布局,以体育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体育职业岗位群来开设相应专业,及时改造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创办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形成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体育产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各体育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多数是传统专业,职业定位模糊,趋同现象较明显,缺乏特色。笔者认为体育高职院校可根据本地区体育行业特色和本校优势,按单项性健身类、综合性健身类、休闲旅游类、运动防护与保健类、经营管理类、竞赛表演类等分类构建专业或专业群,进一步明确专业(群)服务的职业岗位群;对传统专业(如体育服务与管理等)应向体现现代服务业特征的方向进行改造和提升。此外,还可沿体育产业链延伸与渐进衍生和开发周边专业,如体育旅游、体育媒体、体育会展等专业,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3转变观念,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体育高职院校是体育系统办学,行业特色明显,且通常一个地区只有一两所,应培养服务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既懂体育,又懂经营和管理,并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良好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服务人才。不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不同,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专业强化运动专项技术指导、健身指导技术或运动防护技术,走技术技能服务岗位路径;有的专业侧重于经营或管理,走经营管理岗位路径。此外,体育高职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为体育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服务,同时也要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4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体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理念是需求导向、能力本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基本思路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跨学科、进阶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流程是: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标准和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编制[1]。体育职业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点如下。

4.1专业与产业对接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体育行业企业专家必须全程参与,深入调研和分析体育产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总结提炼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细化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确保所设专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2专业与职业岗位群对接

专业是面向岗位群设置,而不只是一个岗位。需求调研时,要将每个岗位分层级,不同层级表明了工作能力的不同。职场中的人欲达到一定层级,必须经历相应的年限的努力和积累,层级越高需要的年限越长。岗位层级为学生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体育职业类专业通常有三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第一条是技术技能服务岗位路径(如高尔夫教练和球童);第二条是营销岗位路径(如高尔夫俱乐部会籍销售和客服);第三条是管理岗位路径(如高尔夫俱乐部运行管理)。例如,高尔夫球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实习球童初级球童中级球童高级球童特级球童、球手。当然,职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岗位迁移,如从中级球童升迁至球童主管、客服主管或销售主管等。

4.3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是职业能力标准。从课程体系到每一门课程,甚至每一课程单元都应有职业能力标准中的职业能力与之对应。职业能力分析是开发职业能力标准的关键步骤[2]。对于体育职业类专业,一般应分别从技术技能服务、营销和管理这三个职业领域的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出发,调研并分析确定各岗位的工作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从而形成本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标准中每个职业能力都是带有层级标识的,与职业岗位的层级相对应。同一层级的一个或若干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构成一个职业能力模块,所有不同层级的职业能力模块组合成职业能力模块库。开展职业教育或培训时,只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从模块库中选取不同能力等级的模块,科学合理地搭配组成课程模块、课程及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就呈现出跨学科、模块化、组合型和进阶式的特点,便于实现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也便于开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4.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在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时,应参照社会体育指导员、营销师等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国际先进标准、体育行业企业人才培训要求、典型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及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等资料,这样开发出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必然涵盖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内容。由于课程模块的层级也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相对应,这样学完相关课程模块就可以考取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

5以能力为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各体育高职院校及专业应以一般模式为指导,借鉴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等),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创新,使之更具特色。

5.1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在工作场所以正确的方式运用所需技能的能力。以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专业为例,该专业在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建立了分项实训室(8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8个)。这些校内实训室和基地都是按照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设计的,并符合国际化标准。校内分项实训室主要用于课程教学和单项基本能力训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包括广东省体能训练中心、运动防护中心、体育馆运动防护室、轻松100工作室)主要用于专业轮岗实习,在真实的对外服务中,教师进行现场教学,边讲解边指导,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和指导进行实操。在实习方面,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根据高职学生三年制特点,实行“第一学年的体验实习+第二学年的轮岗或顶岗实习+第三学年的毕业实习”模式,强化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5.2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

以健身指导综合实践课程为例,整个课程是一个健身指导和健身俱乐部管理的大型项目,又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如操教指导、器械指导、健身俱乐部管理等),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指导。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例如,应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健身俱乐部实际岗位中扮演某个角色,工作一定时间后,采取岗位轮换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工作角色,从而提高不同岗位的工作能力;在应用案例分析法时,聘请健身俱乐部经理讲解俱乐部成功管理的案例,聘请健身教练对学生在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正意见。

5.3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大型的高尔夫俱乐部资金雄厚、条件优越,且拥有较多的技术技能岗位。体育高职院校可选择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合作俱乐部一起根据职业岗位群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共同开发职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体育高职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高尔夫俱乐部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能力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5.4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篇5

关键词:国际化;高职院校;发展的途径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教育国际化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国际化,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繁荣本土文化,提升本国高等教育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提高本国综合国力的目的。根据课题调研计划的总体安排部署,课题组对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类专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对海南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国际化发展途径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一、海南国际化发展研究现状与趋势

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是我国重点旅游区之一。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旅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不起眼的小行业发展成为领跑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增长,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十二五”期间,海南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011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10.74亿元。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海南省累计接待游客20118.96万人次,年均增长11.7%;实现旅游总收入2210.74亿元,年均增长16.1%。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6%,较2010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5.5%,较2010年提高了2.9百分点;旅游对住宿餐饮业、民航和铁路客运业、文化娱乐业、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分别达90%、80%、50%、40%;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37.28万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约140万人,其中带动农民就业2万余人。虽然海南旅游业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海南旅游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旅游业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行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旅游国际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推进,游客满意度仍需提高。为进一步促进海南旅游业向国际化水平健康发展,大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海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08年4月25日,海南省政府举行新闻会,首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计划》提出,争取经过20年的努力,把海南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设施国际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环境生态化、旅游安全社会化,特色鲜明、安全保障、中外游客向往的国际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因此,探讨海南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问题,高职教育教育国际化如何服务于海南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国际化进行了阐述。高晓清(2001)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产业化的动机,指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和国际化的一些具体措施。曲波(2008)总结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30年的发展,并提出了面临的问题对推进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出了发展战略。王晨光(2009)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热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制约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组要问题,包括国际化目标不明确;国际化前提不规范等。喻晓聪和李阿利(2010)对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内地可以借鉴的经验。钟焜茂(2011)在分析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现状和政策策略基础上,探寻并总结了其经验以及对福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启示,指出在特色学科建设、外语强化、教师队伍、招生以及科研等方面国际化,才可以真正实现福建高等教育国际化。刘海蓉(2011)总结了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了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建立学院特色,提供优质教学环境,合作办学等高职教育国际化举措。杨立军和方宗祥(2011)基于战略管理理论探讨了江苏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魏东波和金寒光(2011)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表现出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迎接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双向留学和建立国际化师资队伍等发展趋势。

二、海南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国际化发展研究意义

教育国际化就是面向世界的教育,就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教育。教育国际化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也是二战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和东亚两大经济与教育互动展模式的共同走向。正如我国著名比较教育学者滕大春教授指出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教育,都是‘混血儿’的国际化教育。”海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显然也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用海南高等职业旅游教育产业的国际化来促进海南旅游产业的国际化,进而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国际化,同时,海南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又可以“反哺”海南高职旅游教育的国际化,促进海南整体旅游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中国正在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国之一。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确立了旅游产业是国家支柱产业的核心地位。旅游业一直是海南主导性支柱产业,截至2015年底,海南全省共有酒店宾馆3300家,客房18万间,床位30万张;其中五星级及按五星级标准建成并营业的酒店82家,已有23家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48个酒店品牌进驻海南;A级旅游景区55家,其中5A级5家,旅行社383家,正常执业导游人员约5000名。

三、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途径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0年,2003年成为全国首批26所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院校之一,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并于2011年 9月顺利通过验收,成功跻身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成为海南省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多年来,学校秉承“兴琼富岛、育人惠民”的办学宗旨和“动手动脑、尚德尚技”的育人理念,面向国际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文化体育产业五大板块,以九大特色专业为核心,形成了富有特色、面向产业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五大专业群。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国际化方面一直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学院特色专业和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旅游管理类专业群涵盖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市场营销,工商管理,高尔夫服务与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等专业。学院在专业群建设方面,坚持国际标准的专业建设方针,在学生培养,实习就业,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并初步形成了国际化的专业教学体系。

(一)专业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必要内容。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和高尔夫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国际化探索:

1、教材国际化

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在教材的选用上,一直采用国际标准。例如:在专业英语方面,采用联合国国际劳工局语言专家罗伯特•马杰尔先生编写的《前厅英语》、《客房英语》、《餐厅英语》、《厨房英语》基础教材作为本专业英语教材;高尔夫服务与管理专业引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荷兰学院的相关教学资料。

2、资格证书国际化

专业积极鼓励学生获得国内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例如高尔夫服务与管理专业成功引入了北美国际高尔夫资格证书认证体系。酒店管理专业借鉴了“国际金钥匙资格”认证体系,采用美国霍莉•斯蒂尔、琳•艾文斯编写的《金钥匙服务学》授课,同时引入金钥匙国际化考核标准,对于考取金钥匙资格证书,可以免修该门课程的学习,直接参加国际组织举办的资格考核。

3、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

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积极引进STCW78/95国际公约和国际邮轮适任标准,同时率先在学院采取了国际旅游酒店教育体系通行的“三明治”式的教学模式,即技能学习-实训-酒店实习-再学技能和督导知识-再实习就业,同时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很好地满足了国际邮轮及酒店行业对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尔夫服务与管理专业引进加拿大荷兰学院“CBET-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4、课程体系的国际化

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借鉴了美国饭店业协会(AHALA)酒店管理学院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国际先进的课程体系。利用与美国万豪酒店集团的“万礼豪程”项目合作,引进国际一线酒店集团品牌的培训和实操体系。

(二)专业教学方法方面强化外语教学

高尔夫服务与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注重外语能力的培养,以保障学生专业水平与国际化接轨。首先对学生英语教学中结合酒店、高尔夫俱乐部、邮轮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其次加大大学英语和专业外语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力度,营造学生外语学习的氛围,再次重点加强学生英语对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处理酒店、高尔夫俱乐部、邮轮日常涉外业务活动。同时开设日语、韩语等符合海南实际的第二外语,满足不同旅游单位的接待需求。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师资引进的国际化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积极引进境外留学人员来院任教,实现教师引进和教师来源的国际化。先后有教师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韩国首尔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SRUC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依据高职教师双师素质标准,学院引进教师中还拥有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韩国三星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喜达屋酒店集团,美国万豪酒店集团等世界著名企业的工作经历和资质认证。

2、师资培养的国际化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类专业注重发展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加大外教授课的课时和比例,鼓励教师实行中英文双语教学,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国际会议交流,以获取最先进的、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鼓励老师积极获取资格证书,已获得国际认证职业证书教师占本专业专职教师总数的50%。

(四)合作办学方面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拓展与境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2006年5月学院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荷兰学院签署合作办学文件,并在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柬埔寨等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或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16年5月学院与尼泊尔亚洲技术大学(简称AITM)在人才培养,师资交流,学生互访等方面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学院同时与韩国济州大学、台湾首府大学、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等境外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招生和就业方面

为更好地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高职教育也需要逐步提高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而招收外籍留学生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现正在与一些国家进行积极洽谈,计划招收第一批留学生。目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已毕业学生中,有多名学生在国外企业任职。如美国嘉年华邮轮公司、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新加坡圣淘沙公司等。在海南率先与国际著名酒店集团-美国万豪酒店集团签署订单培养协议,引入万礼豪程项目,实现国际化的深度校企合作。

四、结束语

目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建设国际邮轮母港等重大举措都对旅游人才的国际化提出了新的需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进行国家示范校的后期建设,专业的国际化发展乃至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学院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与科研,共享教学资源与实习基地,海外办学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潜力,从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促进示范校的建设。

作者:吴肖淮 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晓清.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产业国际化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1

[2]曲波.论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N].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

[3]王晨光.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热潮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09

[4]喻晓聪,李阿利.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分析及借鉴[J].现代企业教育,2011

[5]钟焜茂.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对福建高等教育的启示[N].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

[6]刘海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N].张家口职业学院学报,2011

篇6

关键词: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168-04

为加快推进体育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关于开展全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09〕53号)精神,以及淮安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我校抽调精干教师组成调研小组对江苏省体育相关行业进行调研,并对我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取得了促进专业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一、体育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现状

我校作为一所以体育职业教育为特色的体育运动学校,专业特色鲜明,以举办体育职业教育,为区域体育产业培养体育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现开设三年制中职、五年制高职运动训练、体育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运动训练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主要对应于竞技体育,为竞技体育培养、输送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体育服务与管理是我校新开设的专业,主要对应于体育产业,紧紧围绕市场办学,选择市场化程度较高、就业前景较好的体育项目,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面向大多数学生服务。根据“优化传统优势专业,加快发展新兴专业”的要求,迎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到来,增强体育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二、区域体育产业结构现状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十一五”以来,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0.68%到2009年的0.9%左右,绝对数字从140多亿元增加到280亿元左右。“不过,这个比例和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都能占到2%以上,是国家的重要产业。所以,我们的体育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江苏省已初步形成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装备、场馆服务、体育彩票、体育培训和中介咨询等七大门类的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江苏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十二五”规划),江苏的体育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到2015年,建成体育强省,有条件的地区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10个省辖市建成体育强市,9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体育强县(市、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江苏“两个率先”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江苏体育“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江苏体育产业指明了方向,同时给我校体育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根据“产业与专业互动理论”,江苏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给我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通过表1与表2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我校专业设置(竞技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销售业、体育培训业)与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吻合;②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中的主体:体育装备(用品)、场馆服务、中介咨询,在我校专业方向上还未涉及;③我校的专业方向拓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我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

1.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行业结构吻合度分析,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我校运动训练专业的项目设置是符合2014年江苏省第18届省运会项目要求的,但江苏省的一些传统优势项目还没有开设,作为第18届省运会的东道主,要实现进入前6名的目标,还需进一步把专业做大,增加运动项目的设置。

2.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体育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如表4。

根据表4的统计结果,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和体育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如下,“-”表示产业需求大于学校现有培养学生数,“+”表示产业需求小于学校现有培养学生数:

(1)体育竞赛表演业。①武术:产业需求49人,学校现有35人,吻合度为“-14”;②跆拳道:产业需求45人,学校现有43人,吻合度为“-2”;③舞龙舞狮:产业需求10人,学校现有26人,吻合度为“+16”。

(2)体育健身休闲业。①健美操:产业需求63人,学校现有41人,吻合度为“-22”;②游泳:产业需求88人,学校现有41人,吻合度为“-47”;③羽毛球:产业需求12人,学校现有28人,吻合度为“+16”;④高尔夫:产业需求21人,学校现有10人,吻合度为“-11”。

(3)体育培训业。①休闲篮球:产业需求10人,学校现有42人,吻合度为“+32”;②健身:产业需求48人,学校现有26人,吻合度为“-22”。

通过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2012~2014年人才需求与学校现有学生数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项目设置基本合理,大部分呈现“-”现象,即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②对市场化程度高的健身、健美、游泳、高尔夫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还需增设体育舞蹈、乒乓球等市场需求的项目;③对出现“+”现象的篮球、羽毛球、舞龙舞狮项目,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可考虑让学生转项。

(4)体育彩票销售业。目前,我校在省内唯一设置了体育彩票销售方向的专业。学校高度重视对江苏和淮安体育彩票业的调研,调研发现目前体育彩票销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①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快速发展,2011年,江苏体彩创下年销售141.73亿元、实现全国体彩“六连冠”的佳绩。淮安市体育彩票销售额2011年达到6.4亿元;②没有专门培养体育彩票销售人员的机构。从事体彩销售的都是由社会人员,职业化程度不够,专业性不强,销售质量不高。

通过对体育彩票市场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育彩票市场人才需求旺,体育彩票销售专业也必将更加兴旺。我校现有的22名学生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校体育彩票销售业培养方向是正确的,既切实可行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调研结论与专业发展建议

专业结构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必然被其带动而发展。随着江苏省南京市举办2014年世界青年奥运会和2014年淮安市承办第18届省运会,江苏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体育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

1.调研结论。①我校专业设置(竞技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销售业、体育培训业)与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吻合度较高,但还需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把专业“做强”;②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体育装备(用品)、场馆服务、中介咨询等三个方面在我校专业方向上还未涉及,与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这三大类人才的需求还有差距。因此,在专业方向上还需进一步拓展,把专业“做大”;③制约我校专业“做大”的瓶颈是:实训基地(场、馆、器材)规模偏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专业发展建议。①“做强”现有专业的途径是:深化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按照“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②“做大”现有专业的途径是不断拓展专业方向。按照以下原则壮大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围着市场转:市场?圮学校;专业围着产业转:产业链?圮专业群;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职业岗位(群)?圮课程”;③解决制约我校专业“做大”的瓶颈,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一定要扎扎实实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具体途径有:首先,创造条件,积极争取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其次,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建水上、高尔夫、体育彩票竞彩实训基地,改造游泳、跆拳道、武术、健美操等校内实训基地;再次,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重点建设富士康游泳馆、常州金沙湾高尔夫、淮安英派斯等校外实训基地;最后,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实现实训基地全天候开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习就业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篇7

蔡薇:高盛在2011年投资两千万美金给达内,今年4月达内在纽约成功上市,投资回报在我们的预期范围内。我们很欣慰达内加入到纳斯达克这个汇聚了世界上最具创新和高成长企业的大家庭。我们跟管理团队一起,在时代广场按下开市钟的一刻,与公司一起感受到了经过努力后的兴奋和快乐。

创业家:高盛投资达内科技还比较早,当时类似的培训机构有好几家,为什么选中了达内?

蔡薇:我们挑选公司时,会仔细分析公司的基因,看它是否具备成为行业领导者的潜力。在投资时,我们会仔细与公司交流,观察团队想问题、做事情的方式。达内的企业基因包括诚信的文化、务实的运营、健康的财务、专业开明的管理层,我们非常欣赏。达内的管理团队专业水平很高,做事严谨,执行力强。我们凭这些特质判断,达内会成为这个行业中的领头公司。

创业家:当时达内科技还是一家小公司,你们对这家公司的前景有什么预期?

蔡薇:的确,三年前的达内规模还不大。达内那时有30来家软件实训中心,自2002年起,达内用了9年时间一共培养了7万多名中高级软件人才。我们一直看好中国IT行业的整体成长。达内创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在业内优秀的品牌影响力,一定会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就业服务。到上市时,达内一共帮13万多名大学生软件人才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成绩很了不起。

创业家:创业者融资除了拿投资人的钱,还要看投资人能给创业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你们一般会在哪些方面帮助创业公司?

蔡薇:我们作为股东,会在管理、运营、品牌建立等各个方面深入探讨,与公司一起成长,共担风险。高盛会全力支持公司继续保持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大胆开拓培训市场,让更多的中国大学生能够公平地接受岗前就业培训,为中国的软件产业培养更多实用人才。

创业家:作为一个投资人,你认为哪些事情是需要插手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放手的?投资人对于所司的重大事务,决策的边界在哪里?

蔡薇:作为少数股权投资人,对公司管理的参与主要是在股东和董事会层面。比如公司长期战略、确定上市计划、重要高管的聘用、整体架构安排、寻找合作伙伴等重大事项。我们的风格是既然选择投资一个团队,就是基于信任。投资人过多参与到公司日常经营,效果通常不如让专业管理团队来主导。

创业家:在达内科技这个投资案例中,经历过艰难的过程吗?

蔡薇:这是一个非常顺利的投资案例。前期投资人建光和张阳都是我很好的朋友。我们常聚在一起畅谈公司大小事宜,有时在董事会上,有时在高尔夫球场上。韩总是一个智慧开明的CEO,他有梦想,有战略眼光,有创新想法,遇到各种困难时也有解决办法。他领导的整个团队也都是勤奋的实践者,我们的合作十分愉快。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用口才” 过程性考核机制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体现了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显著体现了学生主体性这一特征。笔者认为,在“工学结合”的大视角下,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课程也应该寻求切入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就业导向。“实用口才”课程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通用的一门基础技能训练课,它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的口语表达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生活的需要。针对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特点,在“实用口才”课程构建过程性考核机制是该课程改革的重大要务。

一.高职院校“实用口才”过程性考核构建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使“实用口才”课程过程性考核机制的构建势在必行。

教学改革能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尤为关键。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郭海霞副教授在《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中系统阐述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总结下来,高职学生的学习呈现以下几个值得教师关注的特点:

1)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有一定的学习目标但学习意志力不强。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是他们面临挫折时,就缺乏迎难而上坚持到底的意志力,而且现在的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普遍很差,这与现在的家庭教育有关。

2)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往往急功近利。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缺乏高层次的需要,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大部分同学的求学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自己有一份很好的职业,但自身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并不多,更谈不到兴趣,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与自己的想象相去甚远,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3)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低下,自主学习意识薄弱。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仍然需要在别人的督促下进行学习,而且完成作业的时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现象。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十分薄弱,极少学生会在业余时间主动自觉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创新教育方式不是很适应,绝大多数同学的再学习能力不强,很难获得学业上更大成功。

4)对不同的课程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高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重心不是学习,而是社团、恋爱等其他事情,他们对教师的课的质量缺乏关注,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那些按新的课程标准开发出来的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相当高的。

2.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与过程性考核方式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一般采用终结性考核方式,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体现是分数和通过率。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期终考试,只能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却无法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不能准确地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内心体验,也难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忽视了改进与激励功能。因此,单凭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

而过程性考核,就是对于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侧重对学生认知过程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进行监督和评价。它是教与学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这种考核方式在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课程的内涵开发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成效。这样的考核方式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这样的考核方式是为学生服务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与合作的精神、科学素养的养成和社会的责任感的增强。所以,近年来它在不少高职学院课程教学中被推广使用。

二.“实用口才”课程考核机制构建

经过几年的教学尝试,笔者将“实用口才”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标准确定如下:

“实用口才”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实用口才”课程过程性考核机制解读:

1.“实用口才”课程为考查科目,考核方式为过程性考核,总分100分,其中出勤占20%,最后一次口头测试占20%,另外60%属于过程性表现分。这一内容再配合我校过程性考核文件中缺勤次数达20%或请假次数达30%重修这一要求,就可以保证学生的到课率,让自主意识薄弱、学习坚持度不高的同学至少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2.过程性表现60%的具体内容及分配比例:

首先:小组测试分30分,每班分若干小组,每周一测试,测试题在上周课结束时公布,测试时每组轮流派一代表参加测试,测试要求完全脱稿。测试由老师打分,最后全组算平均分,分数算科目成绩的30%。这样既能保证班上每一位学生都参加过一次有准备的测试,也能让学生通过积极准备的过程有效提高表达质量。

其次:小组积极表现分占10%,每次上课都有分组讨论探索环节,这时小组积极参与,派代表发言,按表现次数加分,分数占总分的10%,即加分上限10分。

再次:个人自主表现分占10%,在“牛刀小试”或其他分享表达环节中,主动上台表现的学生,按次数加分,上限10分。但每人一学期自主上台次数至少为3次。

最后:综合表达质量分10%,学习积极性上来了,但每个学生的表达素质和学习态度依然会有差异,为了体现这一差异,我们用10分为每位学生的表达打评价分。

3.奖罚制度:

加分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团组织的以口头表达为主的活动,每参加一次加5分,获奖再加5分。

扣分项目:上课玩游戏一次扣5分(五次以上者取消本课程考试资格);睡觉一次扣5分;影响课堂教学秩(如随便讲话干扰老师上课等行为)一次扣5分。

三.“实用口才”过程性考核机制的实施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用口才”过程性考核机制给积极学习的学生以新的挑战,他们认识到,要全方位地在这门课程中获得好成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对于平时学习不努力想浑水摸鱼的学生来说,这又是一种压力,在这种压力的促动下,尤其是以组为单位的群体压力下,他们只能被动学习。同时过程性考核理念渗透到作业、出勤、互动参与、实训演练、测试等环节,达到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兴趣的教学目的。

2.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每个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任务完成质量等因素记录课堂成绩。课堂内和课堂外学习的效果在学期成绩评价上能够得到体现,这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课内外相关活动的参与。

3.融洽了师生关系。过程性考核机制中增加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机会,课堂气氛活跃,团队意识和学习兴趣都有所增强,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4.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角色转化。过程性考核方式赋予了老师考核学生较大的灵活性,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进行综合判断,有更多的机会来实践利用考核分数引导学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老师逐步从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建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课程意识,在内容设计时更加着重于导学,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各种任务。

过程性考核机制的建构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公正地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实用口才”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

[2]郭海霞.《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6月.

[3]刘艳.《过程性考核对高职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