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1:34: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答辩考试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抽签答辩式面试是指根据岗位需要试前确定一些要考生回答的问题,制成题签,考生入场后通过现场抽签向考官们解答题签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来说,题签的数量由考生的多寡而定,每个题签内含1~3道问题。考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考官依据试前准备好的试题答案,综合考生回答这一问题时的整体表现为考生打分。
这种面试方法的优点是较易操作,评分确定,评分的客观公正性好掌握。不足的是测查面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掌握不好易流于“笔试口答”的模式,不利于考生发挥其独有的特长。此外,由于不同的考生抽到不同试题,而试题间很难完全等值,这就意味着报考相同职位的考生可能面对难度不同的试题,而给测评带入不公正因素,可比性打了折扣。
1.准备阶段
第一步:制定答辩方案,建立领导机构。在完成笔试的基础上,根据选招干部的公告,对答辩的全过程进行分解,确定出答辩的内容、目的、对象、组织方法、实施程序以及“考官”组成、计分办法和录取比例,使答辩组织有章可循。同时,由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用人单位领导一起组成有权威的领导机构,以保证整个答辩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第二步:审查答辩资格,发出“答辩须知”。资格审查是依照报名登记和笔试成绩,初步确定参加答辩人员的方法。其目的:一是按照报考条件核实考生是否具备参加答辩资格;二是核实笔试成绩的准确程度。确实把符合条件的优胜者录入答辩候选人,并予以张榜公布。同时向考生发出“答辩须知”,公开答辩程序、内容形式、测评计分方式,以保证程序的规范化和答辩的公平性。
第三步:答辩内容的确定与题目制作。答辩不仅是对笔试测试效果的补充和扩展,而且是直接与考生“双向沟通”的过程。是在笔试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考生的能力素质、工作经验、体质精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从而真正使考官得到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立体形象,为选拔合适人才提供充分依据。因此,必须针对拟任工作岗位要求,来确定面试内容,重点是:
(1)专业知识:对所从事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必备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2)相关知识:对与所从事专业有关的法律、社会、经济、科学等方面知识了解的深度。
(3)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总结概括能力,阐述问题透彻、分析全面、条理清晰。
(4)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5)语言表达和适应能力: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观点;具有对环境自我调节控制,立即进入角色的能力。
(6)自然素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头脑机敏,对所提问题能迅速、准确理解,作出回答。
在确定答辩内容基础上,搞好试题的制作。
A类:答辩题(即共性题)
围绕岗位所需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对每套试题范围、重点、分量要尽可能平衡),分门别类,一套题一封,到时由考生自己抽取依题答辩。
B类:随机试题(即个性问题)
针对考生的不同经历和岗位要求,提出明确具体能紧紧抓住个人经历和岗位要求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制订出一些能测出考生工作经验、态度、能力等方面的试题。由考官在随机提问时提出,并根据临场情况延伸提问。
第四步:建立和培训“考官”队伍。答辩“考官”要具备以下素质:
(1)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尊重人才,客观公正。
(2)有较强的事业心,工作态度认真。
(3)熟悉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有丰富的经验。
(4)善于思考,反应敏捷,视野开阔,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
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而只能是“一专多能”,这就要求在组织测评小组时,人员来源面要宽,性格气质搭配得当,同时应根据考生的男女比例,适当确定“考官”队伍的男、女比例(一般为7∶3)。每个测评小组以7~9人为宜,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领导、专业技术骨干、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在建立队伍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好答辩“考官”的培训,促进答辩工作的实施,提高答辩质量。
第五步:搞好试场布置,做好物质准备。
2、实施阶段
第一步:介绍试场情况。为了消除考生的紧张心理,使考生建立起自然与舒服的心理感觉。在规定时间由接待联络员将考生带进试场。由主持人按规定程序,依次向考生介绍以下情况:
(1)本试场测评组织单位。
(2)测评小组人员的组成:主考、副主考、各考官及公证人员姓名、职务、职称。
(3)工作人员的组成:主持人、记分员、记时员、抽题员、接待联络员单位、姓名等。
(4)介绍答辩办法、程序、时间。即首先导入式提问,第二抽签答辩,第三随机问答。答辩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5)宣布答辩纪律、规定。
(6)对考生提出希望和鼓励。
主持人介绍完毕,集体带入候考室等候答辩。
第二步:答辩。答辩,作为对应试人评价的手段,在整个考试录用工作中是继笔试和情景模拟测试后的又一次测试,也是考生综合知识能力的竞争。为了充分发挥答辩评价的作用,使答辩考试在科学的指导下,为用人部门服务,为人才的识别与选拔服务,达到择优汰劣之目的,在此设有四个环节。
(1)考生抽题准备。按照答辩顺序号,由考生依次(第一名答辩开始10分钟,第二名抽题准备,依次类推)随机抽取2个A类答辩题,选定一题,然后在准备室不带资料个人准备10分钟,待前一考生答辩完毕,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答辩试场。
(2)导入式提问。答辩中,主、客体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稍一疏忽就可能导致考试失败。为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改善“考官”对考生的行为影响,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气氛,可由主持人采用直问直答式,提两三个问题(围绕家庭、学习、工作、生活等关联性问题),时间控制在2~5分钟。“考官”借此时机考察考生适应能力、举止仪表、精神状态等。
继后,主持人宣布答辩开始。
(3)抽题答辩。抽题答辩,是着重围绕考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的测评。通过考生对所抽专业试题的解答,一是了解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反应敏捷程度;二是了解专业技能熟练程度和处理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三是考察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答辩开始后,首先由考生宣读自己所抽题号及题目,而后按照准备的提纲,简明扼要阐述自己对试题的观点、答案。
考生叙述完毕,主考官可针对所答问题的不明之处或需适当延伸的内容,提出问题,由考生即时回答,阐明观点、看法。其他“考官”提问,要征得主考同意,提问应语言准确、简练(不超过45秒钟为宜)。
抽题答辩为15分钟,到时间响警铃,即停止问题解答。
(4)随机问答。随机问答,是根据考生本人工作经历、学历,从事专业的特点及报考专业的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随机不定型提问。其目的是通过问答进一步考察其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比较考生之间的德、智、体诸素质上的差异,以展现考生的个体优势,从而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真实、可信的结论,实现答辩目标。
问答中,主考官根据事先拟定的试题,按照先熟悉、后生疏;先具体、后抽象;先微观、后宏观的原则,向考生提出问题,紧紧抓住与考生有联系的问题,采用“引发式”提问,启发他们总结、分析自己,达到更深刻地了解考生工作能力和潜在意识的目的,开展对各考生真实水平的横向比较,以便择优汰劣。
此项问答约为5~10分钟。答辩时间一到,记时员按响警铃,答辩随之停止。
(答辩总时间不超过30分钟)
第三步: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是答辩的重要环节,考生的水平是通过分数来体现的。成绩评定的如何,是答辩质量和“公平竞争”原则最重要的体现。
(1)考官打分。考生答辩完毕,主持人宣布“考官”打分,各“考官”按照答案要点和自己对考生的观察、分析、评价,独立打分,并写在亮分牌上。同时,主持人宣布抽题答案要点,将自评表发给考生,考生根据自己的回答情况自我衡量打分(以考察自我评价能力和自信心程度)。
(2)考官亮分。主持人宣布“考官”亮分,各“考官”同时举起记分牌,主持人依次唱分、记分员依次记录。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考试改革;实用型人才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要求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数据库建模方法的使用等实用技术。因此,对于如何改革该门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考试环节为研究对象,分析现行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结合信管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借鉴其他先进国家大学考试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进行考试改革实践。同时借此考试改革与实践证明,这种考试改革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从单一的记忆型、模仿型学习向思考型、创新型学习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发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考试在面向实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质量监控作用,最终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1.现行考试内容及考核方式存在问题和弊端分析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它作为信息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不同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不同的影响。目前我校信管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采用的是期末闭卷笔试和平时上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占70%,平时考核占30%,该考核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第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考试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考试习惯于一次性闭卷考试,很少能充分利用多种考试手段。弊端在于偶然性大,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目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依据教学内容组织编写,先系统介绍理论知识和命令,然后根据理论知识和命令给出相应的例题。这种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着眼点是把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不是把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无法真正领会这些理论知识什么时候用、应该怎样用,以及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情况与数据理论进行联系。试卷上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较少,无法检验出学生对于数据库原理在实际应用的掌握程度,因此未能达到该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效果[1]。
第三,闭卷考试题型比较单一,客观题较多,而设计、分析等主观题较少,理论性知识多,并且这种形式的考试都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讲,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难以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思维等进行培养和评价。
第四,考试结束后的分析反馈不够。考试结束后教师把试卷改出来登录了成绩就算了事,即使做了试卷分析,也只是按成绩系统软件设定的内容统计及格率,排分数段而已。真正能认真坐下来分析研究试卷,确定考试的难易度、灵活度、开放度、学生的掌握度以及对知识的延伸度的老师很少。
2.其他先进国家大学考试方式方法分析
国外大学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有课堂授课、小组讨论和个别辅导、网络授课等。其中,个别辅导是国外学校的一大特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私人导师,导师会在课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相较于国内学生“平时上课随意、考前突击复习、考完立马忘记”的三部曲而言,国外大学在课程考核方面要灵活得多了,期末考试也不是唯一的课程考核方式。考试的形式至少在二十几种以上,如无人监考考试、论文、开卷考试、阶段测试、试验和实地考察、答辩、专题讨论、口头演示、同学评价、图片演示、设计、制图或模型、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自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评价、资料分析、书评、图书馆运用评估项目、课堂表现、作文、实习和社会实践笔记或日记、口试以及闭卷口试等。
3.考试改革措施研究
3.1 考试内容改革措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须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考试内容,即该课程考试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积极、理性、健康的思维形成。故数据库课程考试内容的改革是从“记忆―理解―创新”三个层次进行。记忆层面考试的内容侧重于该课程必须掌握和领会的一些基本概念、术语、操作方法;理解层面考试内容以考查灵活的、富于思辨性的知识为主体;创新层面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据库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通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考试内容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
3.2 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措施
依据突出数据库技术特色,促进考试形式多样化,成绩构成多元化的原则,总结提出了“原理与应用并重,必答与选答组合,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兼顾”的多元化考试改革方向。
抽签答辩式面试是指根据岗位需要试前确定一些要考生回答的问题,制成题签,考生入场后通过现场抽签向考官们解答题签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来说,题签的数量由考生的多寡而定,每个题签内含1~3道问题。考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考官依据试前准备好的试题答案,综合考生回答这一问题时的整体表现为考生打分。
这种面试方法的优点是较易操作,评分确定,评分的客观公正性好掌握。不足的是测查面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掌握不好易流于“笔试口答”的模式,不利于考生发挥其独有的特长。此外,由于不同的考生抽到不同试题,而试题间很难完全等值,这就意味着报考相同职位的考生可能面对难度不同的试题,而给测评带入不公正因素,可比性打了折扣。
1.准备阶段
第一步:制定答辩方案,建立领导机构。在完成笔试的基础上,根据选招干部的公告,对答辩的全过程进行分解,确定出答辩的内容、目的、对象、组织方法、实施程序以及“考官”组成、计分办法和录取比例,使答辩组织有章可循。同时,由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用人单位领导一起组成有权威的领导机构,以保证整个答辩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第二步:审查答辩资格,发出“答辩须知”。资格审查是依照报名登记和笔试成绩,初步确定参加答辩人员的方法。其目的:一是按照报考条件核实考生是否具备参加答辩资格;二是核实笔试成绩的准确程度。确实把符合条件的优胜者录入答辩候选人,并予以张榜公布。同时向考生发出“答辩须知”,公开答辩程序、内容形式、测评计分方式,以保证程序的规范化和答辩的公平性。
第三步:答辩内容的确定与题目制作。答辩不仅是对笔试测试效果的补充和扩展,而且是直接与考生“双向沟通”的过程。是在笔试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考生的能力素质、工作经验、体质精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从而真正使考官得到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立体形象,为选拔合适人才提供充分依据。因此,必须针对拟任工作岗位要求,来确定面试内容,重点是:
(1)专业知识:对所从事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必备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2)相关知识:对与所从事专业有关的法律、社会、经济、科学等方面知识了解的深度。
(3)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总结概括能力,阐述问题透彻、分析全面、条理清晰。
(4)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5)语言表达和适应能力: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观点;具有对环境自我调节控制,立即进入角色的能力。
(6)自然素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头脑机敏,对所提问题能迅速、准确理解,作出回答。
在确定答辩内容基础上,搞好试题的制作。
A类:答辩题(即共性题)
围绕岗位所需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对每套试题范围、重点、分量要尽可能平衡),分门别类,一套题一封,到时由考生自己抽取依题答辩。
B类:随机试题(即个性问题)
针对考生的不同经历和岗位要求,提出明确具体能紧紧抓住个人经历和岗位要求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制订出一些能测出考生工作经验、态度、能力等方面的试题。由考官在随机提问时提出,并根据临场情况延伸提问。
第四步:建立和培训“考官”队伍。答辩“考官”要具备以下素质:
(1)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尊重人才,客观公正。
(2)有较强的事业心,工作态度认真。
(3)熟悉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有丰富的经验。
(4)善于思考,反应敏捷,视野开阔,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
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而只能是“一专多能”,这就要求在组织测评小组时,人员来源面要宽,性格气质搭配得当,同时应根据考生的男女比例,适当确定“考官”队伍的男、女比例(一般为7∶3)。每个测评小组以7~9人为宜,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领导、专业技术骨干、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在建立队伍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好答辩“考官”的培训,促进答辩工作的实施,提高答辩质量。
第五步:搞好试场布置,做好物质准备。
2、实施阶段
第一步:介绍试场情况。为了消除考生的紧张心理,使考生建立起自然与舒服的心理感觉。在规定时间由接待联络员将考生带进试场。由主持人按规定程序,依次向考生介绍以下情况:
(1)本试场测评组织单位。
(2)测评小组人员的组成:主考、副主考、各考官及公证人员姓名、职务、职称。
(3)工作人员的组成:主持人、记分员、记时员、抽题员、接待联络员单位、姓名等。
(4)介绍答辩办法、程序、时间。即首先导入式提问,第二抽签答辩,第三随机问答。答辩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5)宣布答辩纪律、规定。
(6)对考生提出希望和鼓励。
主持人介绍完毕,集体带入候考室等候答辩。
第二步:答辩。答辩,作为对应试人评价的手段,在整个考试录用工作中是继笔试和情景模拟测试后的又一次测试,也是考生综合知识能力的竞争。为了充分发挥答辩评价的作用,使答辩考试在科学的指导下,为用人部门服务,为人才的识别与选拔服务,达到择优汰劣之目的,在此设有四个环节。
(1)考生抽题准备。按照答辩顺序号,由考生依次(第一名答辩开始10分钟,第二名抽题准备,依次类推)随机抽取2个A类答辩题,选定一题,然后在准备室不带资料个人准备10分钟,待前一考生答辩完毕,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答辩试场。
(2)导入式提问。答辩中,主、客体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稍一疏忽就可能导致考试失败。为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改善“考官”对考生的行为影响,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气氛,可由主持人采用直问直答式,提两三个问题(围绕家庭、学习、工作、生活等关联性问题),时间控制在2~5分钟。“考官”借此时机考察考生适应能力、举止仪表、精神状态等。
继后,主持人宣布答辩开始。
(3)抽题答辩。抽题答辩,是着重围绕考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的测评。通过考生对所抽专业试题的解答,一是了解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反应敏捷程度;二是了解专业技能熟练程度和处理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三是考察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答辩开始后,首先由考生宣读自己所抽题号及题目,而后按照准备的提纲,简明扼要阐述自己对试题的观点、答案。
考生叙述完毕,主考官可针对所答问题的不明之处或需适当延伸的内容,提出问题,由考生即时回答,阐明观点、看法。其他“考官”提问,要征得主考同意,提问应语言准确、简练(不超过45秒钟为宜)。
抽题答辩为15分钟,到时间响警铃,即停止问题解答。
(4)随机问答。随机问答,是根据考生本人工作经历、学历,从事专业的特点及报考专业的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随机不定型提问。其目的是通过问答进一步考察其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比较考生之间的德、智、体诸素质上的差异,以展现考生的个体优势,从而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真实、可信的结论,实现答辩目标。
问答中,主考官根据事先拟定的试题,按照先熟悉、后生疏;先具体、后抽象;先微观、后宏观的原则,向考生提出问题,紧紧抓住与考生有联系的问题,采用“引发式”提问,启发他们总结、分析自己,达到更深刻地了解考生工作能力和潜在意识的目的,开展对各考生真实水平的横向比较,以便择优汰劣。
此项问答约为5~10分钟。答辩时间一到,记时员按响警铃,答辩随之停止。
(答辩总时间不超过30分钟)
第三步: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是答辩的重要环节,考生的水平是通过分数来体现的。成绩评定的如何,是答辩质量和“公平竞争”原则最重要的体现。
(1)考官打分。考生答辩完毕,主持人宣布“考官”打分,各“考官”按照答案要点和自己对考生的观察、分析、评价,独立打分,并写在亮分牌上。同时,主持人宣布抽题答案要点,将自评表发给考生,考生根据自己的回答情况自我衡量打分(以考察自我评价能力和自信心程度)。
(2)考官亮分。主持人宣布“考官”亮分,各“考官”同时举起记分牌,主持人依次唱分、记分员依次记录。
关键词:课程整合;案例式教学;机房授课;项目式考核
0、引言
为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部于1998年新增了一个数学类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设置该专业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下的数学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发展,而且也对数学类专业的招生带来了正面影响。自1999年以来,全国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注册开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时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为各高校十分热门的招生专业,且学校的招生规模非常惊人。从师资情况看,多数院校以数学教师为主,少数院校以计算机教师为主。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办之初,各大院校对专业培养模式大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内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校把该专业办成“数学+计算机”,有的学校办成“计算机+数学”,有的学校干脆就办成计算机专业,致使学生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是干什么的,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河北联合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们不断地摸索,本着教育部“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有侧重、创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考核方式,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本专业的数学优势,培养数学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整合计算机类课程,形成一个系列课程
“课程整合”是指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做到优势集成,亮点聚合,以发挥其综合优势。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在探讨有关教学体系、学科结构、课程门类与内容的整合。为此,我们也从知识关联度较强的课程入手,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6门计算机类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摒弃技术已经落后的内容,将最新技术补充进来,再结合该专业的特点,形成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课程。课程体系调整前后的教学安排分别见表1和表2。
整合之前,虽然课程的安排也考虑了衔接顺序,但是每门课程都是独立的,由不同的教师讲授,因此内容的衔接就会出现问题。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由于学生初学计算机语言课程,再加上学时的限制,在c语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只能讲授一些基本语法和控制结构,函数、指针、链表等内容根本没时间讲,而讲授数据结构的教师本来教学内容就又多又难,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讲C语言的内容,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也因此丧失了学习兴趣。这些课程属于计算机专业课程,不能发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数学优势。因此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整合,具体思路如下:
将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整合为C撑与数据结构,开设在第二、三学期;将可视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和数学方法编程有机结合形成数学方法与编程,开设在第四、五学期;将Matlab等常用数学软件与数据库编程相结合形成数学软件与混合编程,开设在第六学期;将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进行整合再融入网络编程内容形成网络与程序设计,开设在第六、七学期。整合后,将c#程序设计基础、可视化编程、数据库编程和网络编程分散到不同学期、不同课程的学习中,每门课的任课教师只需要讲授和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分层次、分阶段地学习C#程序设计,而且大学4年程序设计知识不断线,由理论到应用再到实践不断提高。同时,从数学的角度切入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充分发挥了本专业的优势。
2、适应专业需要,自编特色教材
目前,各院校数学类专业学生在选修计算机技术相关课程时,只能借用计算机专业教材,而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数学类专业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教学需求,使得数学类专业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计算机工具帮助自己学习和应用数学专业知识。因此,我们编写了《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数学类专业学生。教材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环境,以c#程序设计语言为主线,以数据结构、数学方法、数学软件、数据库、网络编程等内容为载体,把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与软件设计有机结合,分层次、有计划地完成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应用与实践,培养数学类专业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等数学类专业学生提供合适的教材。
《C#与数据结构》是《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的第1部,包含两部分内容,第1部分讲述C#语言的基本知识,作为数据结构学习的基础。考虑到学时的要求,本部分只讲述C#的基本语法、控制结构、数组等基础知识,以满足数据结构的学习;第2部分讲述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包括线性表、栈和队列、串、二叉树、查找和图论。相对于其他教材,本书淡化理论,重在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方法与编程》是《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的第2部,包含面向对象编程、WinForm可视化编程和数学方法编程3个部分的内容。本书以c#语言为基础,以典型的数学算法为例讲解WinForm程序开发,以提高数学类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求解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软件与混合编程》是《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的第3部,以软件编程与数学思维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数学知识;软件编程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数学逻辑”的指导思想组织内容。本书分为数学软件与混合编程两部分,第1部分介绍Mathematica、Maple、Matlab和SPSS等常用的数学软件及应用;第2部分以C群调用Matlab和SPSS应用技术为主线,讲述了SQL Server数据库编程技术、MATLAB创建COM组件技术、SPSS的二次编程接口技术以及Excel Link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并给出了多个软件间的混合编程案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
《网络与程序设计》是《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的第4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l部分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系统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介绍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的功能及管理;第2部分以ASENET Web开发技术为主线,以大量的案例讲述使用c#2010进行Web开发的过程,向学生传授编程经验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1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实际案例为剖析对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并寻求实现途径。案例式的教学方法中,案例是主体和灵魂。在授课之前我们会根据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个典型的、贴近实际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阐述案例的背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完这一堂课后能够解决怎样的问题,学会什么技能,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讲授所要用到的知识点;最后,教师为学生作榜样,一步一步完成案例程序的开发。当然,用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难免会遗漏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精心设计一些趣味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后作业来解决。为了完成这些作业,学生必然会主动寻求一些书籍或通过网络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弥补教学漏洞。
案例式教学注重实例演示、动手实践,与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相一致。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运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同时,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与学生沟通,互动性很强,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在整个讲课过程中自己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精讲多练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多为语言类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能力,能够编写、调试和运行实用、规范、可读性好的程序。针对课程知识量大、学时相对较少的矛盾,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我们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在教学时淡化了繁琐的语法规则,不一一罗列控件的大量属性和方法,而以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实例引导出基本语法和主要的属性、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刻、形象、牢固的记忆,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3 机房授课
对于计算机类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多媒体教室授课+机房上机”。在教室上课,一般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听着教师讲,看着教师操作,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不能同步,学生得不到及时训练,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传统授课方式的种种弊端,经过与教务处和现代教育中心的协商,河北联合大学于2010年开始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授课。在机房上课,每人一机,采用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授课时使用“屏幕广播+锁定功能”。学生机屏幕显示教师机授课内容,学生可以与教师同步编辑程序,程序调试成功所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和喜悦的心情,是在教室无法可比的。通过讲练结合,实时辅导,及时实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及时巩固和消化所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机房授课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
计算机类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不能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借鉴一些学校考试改革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具体课程的性质,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考试中设计了两种改革方案。
4.1 笔试+上机
C#与数据结构、数学方法与编程两门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因此,对这两门课程的考核我们采取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为闭卷考试,课程结束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题型多为选择、填空和简答题,体现基础性,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内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上机考试安排在最后一次上机实践课进行,题型为2~3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要求学生在2个小时内编程实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4.2 项目式考核
数学软件混合编程和网络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课程中涉及的都是成百上千行代码的中型项目实例,主要训练学生如何正确、高效地进行企业级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向学生传授大型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到的编程经验、技巧和方法。上机考试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够科学、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因此,对这两门课程的考核我们采取项目式考核方式。
在学期第一节课向学生宣布课程考核方式,并告知学生项目题材不限,但必须是本课程所讲软件类型,如网络程序设计的项目必须是Web应用程序,项目的规模不能少于规定的代码量。学生可以自由结组,3~5人为一小组,原则上是强弱组合,并设定一名编程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要负责召集组员一同研究项目选题、项目需求、设计和实现等,并依此确定人员分工。在第4--5周时,学生已经对该课程有所了解,我们要求学生上报各组要开发的项目题目,并附带项目的简介及用到的技术。教师要及时对这些题目进行审批,对过于简单而导致组员工作量不够或过于复杂而导致学生无法按时完成的题目予以驳回,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限内重新选题。题目审核通过后,学生自行安排设计和开发的时间和进度。学期的最后2~3周是考试环节,安排学生答辩,要求每个小组在此之前提交所有的文档和程序。
项目式考核以小组为依托,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避免部分学生在团队中不贡献只共享的现象,我们将每个学生的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和自己所做的贡献联系起来。具体来说,每个学生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15%)、小组成绩(35%)、学生互评成绩(10%)和答辩成绩(40%)4个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教师根据出勤、作业和回答问题互动情况给出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
(2)小组成绩:教师从两方面对小组提交的项目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结果即小组成绩。一方面考查学生撰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包括软件功能文档说明、开题报告、系统设计报告和总结PPT等;另一方面考查软件总体完成情况,包括软件功能的复杂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3)学生互评成绩:一位教师往往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很难对每个学生都有较准确的了解。只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最了解彼此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引入了“自评互评”机制。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成员填写一份“自评互评调查表”,从组织协调能力、编程能力、创新能力、文档总结能力等几方面评价每个成员对项目开发的贡献,给出评价结果,然后取平均分作为学生互评成绩。为了防止学生间碍于情面,给小组成员中参与度不高的同学打高分,要求90分以上的人数不能超过20%,70分以下必须有1人。
(4)答辩成绩:答辩考试不仅是考核过程,同时也是教学过程。在答辩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其他学生所做题目的思路及使用到的技术,从而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扬长补短,达到在考试中学习,在学习中考试的目的。因此,答辩时要求全体学生都参加,而且可以参与提问。每个小组答辩时间20分钟左右,答辩内容分为学生自述和教师同学提问两个环节,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参加答辩。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
关键词:电机与拖动基础;实验教学;CDIO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151--03
引言
“电机与拖动基础”是电气工程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其专业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该课程又可作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应用课,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该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应用性,其既有理论基础课的性质又有技术专业课的特点,在分析电机拖动系统的各种平衡关系时还要涉及到电学、磁学、力学及热学等方面的定律,又使其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反映难理解、难接受。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知识,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真正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按照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思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本文应用CDIO工程理论对该课程的实验环节进行了教学思路的改革。
一、CDIO工程理论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 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
CDIO是构思(coneel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二十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大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还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包括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师资、学生考核、学习环境)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选择已不再只凭一张文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为此,实践教学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或改革。本文基于CDIO工程理论提出了一套实践改革方案,分如下几个过程。
1 调整实验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多年的电机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缺乏对电机的感性认识,致使教师在讲解其结构、绕组等各部分组成及工作原理时,学生们因摸不着头脑而产生畏难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能使学生在学习电机理论时对其实物先有一个感性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某部分理论课前先到实验室,结合实物讲解它的结构、绕组等各部分组成。这样由直观的物理现象再通过课堂教学上升到理论分析,克服了学生以前被动盲目地接受理论的状态,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最后学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电机前首先让学生到实验室对拆开的电机的每个部件进行感性认识,这样在进行理论学习时就会和实物联系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而增强了学习兴趣。
2 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寓教于乐
为了增强学生对实物的直观性、感性认识,实验室购买一批外壳透明的小型实物模型,通电后能正常运行。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电机的各个部件以及电机磁极、绕组、电刷等部件在实际工作中的相互配合和运行情况。虽然这些模型与实际电机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对学生理解电机工作原理有着极大的帮助。另外,增加实验设备的套数,由原来的1~2人一组提高到1人一组,要求同学都能自始至终地自己动手操作并圆满完成实验任务。既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又起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联系作用。
3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注重提问,加强引导
在学生开始动手实验前进行的讲解,除了根据实验指导书结合实验室具体的电机、电器等实验设备将实验指导书中相关的术语向同学们讲解清楚,强调重点、难点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外。在实验的过程中结合实验现象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与考核成绩挂钩,促使学生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避免盲目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实验过程中边思考、边结合实际操作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有的同学在实验时往往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现象联系不起来,只是按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机械的操作和记录。故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提示或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能够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上好实验课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设置虚拟仿真实验,增加实验的有效时间
将计算机仿真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开发虚拟实验,使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做实验,在计算机上研究各种电路和系统,并且可以任意地在计算机上设计、修改电路和系统,且立即看到所设计电路或系统运行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现代设计分析手段,使学生可以利用这方法研究开发新的系统和装置。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起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常见的拖动控制仿真软件有PSPICE、MATLAB等,这些软件各有优点,其中以MATLAB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自控理论和其它课程中都有应用,MATLAB在电路和控制的连接中较方便,虚拟实验主要在MATLAB上开发。
5 转变考核方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转变实验考核方式分以下几个部分:
(1)上交报告,期末学生交一份有针对性知识的实验总结,包含本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要求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及实验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全过程。这样的考试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学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次考试中,自主学习、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2)开展答辩形式,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进行随即考察。由于答辩内容涉及面广,学生必须全面仔细地复习才行。通过此方式,老师可以加深对同学的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评分相对比较公正,消除了考试作弊的不良现象;(3)考核实验技能,《电机与拖动基础》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笔试、答辩考试只能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状况,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无法衡量,将实验作为考核要求,可以督促学生在平时的实验中认真对待,掌握常用实验设备、仪器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并设计电机实验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实验,提高实验效率。
6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建设,提供用武之地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形成教学、实习、生产一体化。在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实习基地的同时,应及时把目光投向校外。电机几乎是所有工业企业、公司必不可少的动力设备,这就为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方便、实际、先进为原则,联合一批企业、公司,每年按计划、按比例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这样不仅给企业和公司带来了效益,节约了资金,而且使学生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一)考试目的不够明确
大学教育进行考试,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量,是重要的教育评价手段,是提高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现在教育体系中,教师和学生单纯的为了考试而教学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畸形的发展现象。大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将学生的考试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挂钩,导致了很多的大学教师重视科学知识轻视学生素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考试结果轻视学习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还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为学生划定考试的范围降低考试的难度。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也养成了平时不认真学习考前临阵抱佛脚的习惯,只要在考前通宵达旦地背重点背资料,就能够获取很好的成绩。
(二)考试命题欠缺研究
在如今的考试教学中,有的学校规定教师的考试试题,回避自己任教的学生,同时避免对学生的命题监考和阅卷的工作。教育者普遍认为,这种考教分离的教学模式,能够减少教师的随意性增加考试结果的有效性、可比性和真实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结果,教师一般都会在书本的引导之下进行命题,知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延伸。在考试过程中,客观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较多,考察学生的个人潜力和个人知识的题目特别少。教师选择的题型主要是综合论述题、简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和填空题。所以这种考教分离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单一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也不能得到提升,个性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三)考试形式过于单一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对学生进行考试。开卷考试非常少、闭卷考试比较多,口试答辩考试比较少、笔试方式比较多,因材施教的考试比较少、理论知识考得比较多。这样单调的考试既不能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不能培养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还会导致大量的考试作弊现象。单一的考试形式,挫伤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扰乱了学校正常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四)考试过程监管不力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一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够评优获得奖学金,二是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够达到学位证和毕业证,三是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享有优先推荐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会在考试过程中作弊以提高考试分数。由于大学本身的考试制度并不健全,监考老师的责任心不够强,对于考试违规作弊的行为处理不够严重,导致了非常多的学生铤而走险在考试过程中作弊。考试过程监管不力,会让学校的教学风气发生变化,不能实现考试的真正目的。
(五)考试结果缺乏分析
在对学生进行考试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简单的分析,缺乏对试卷效度分析和难度分析。不透彻的分析会让考试失去反馈的价值,不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质量。最为常见的是,教师很少将教学考试分析结果告诉学生,缺少和学生的分析讨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会发生改变,就不会发挥考试应有的反馈作用。
二、加强大学教育考试过程管理的策略
(一)大学要建立正确的考试观
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考试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在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树立实践能力、知识结构、思想品德、培养人才的思想。为了帮助学生和教师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进行考试之前相关的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加大考试宣传力度,让学生集中统一学习考试相关的注意事项,通过张贴考试警示标语,悬挂横幅等,让学生意识到考试的目的性,树立尊重知识的证据观念,通过自身努力获取货真价实的分数。对参与考试管理的教师,要进行培训工作,让教师有明确的分工,承担相应的责任,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意识。
(二)完善大学考试管理制度
相关负责人要依据教学考试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考试管理制度,保证考试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考试工作的严肃性、规范化、制度化,能够加强考试过程管理,提高考试的效果。学校要建立考务管理手册,主要包括考试管理机构、考前管理、考场管理、制度措施、试卷管理、考后管理六个方面,建立健全考试管理责任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可以提高考试管理的有效性。在考试过程中要进行交叉巡考等多种考试形式,加强在考前的人员教育和考试之后的总结力度,开展诚信考试评选活动。在考试过程中违法乱纪的学生,要进行违纪处理。考试制度也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政策,在考试工作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教师,以及表现良好的优秀学生团体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激励。
(三)争取大学考试的形式多样化
大学的考试管理,要进行考教合一和考教分离相互协调的模式。在考试之前教师要依据教学层次,完善学校的题库建设。这样学生能够知道本次考试的重点,在认真学习之后从容面对考试。学校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依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理的考试形式。例如可以采取口头辩论、即兴演讲、现场模拟等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还可以让考试有灵活性、有效性。大学中有一些课程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就可以采取技能操作加理论考试的考试模式,不仅能够测量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实践水平。
(四)探究开放的教育考试管理模式
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合理的考试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之下,学生喜欢在网络上学习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依据考试的内容,进行网络考试。开放的考试管理模式下要细化考试的内容,夯实基础的管理。进行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进行检查、监督、评价的主要方法。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完成作业的情况,批改情况以及成绩评定等录入相关的系统,作为考试给分的主要依据。在笔试考试过程中,要加强考试的管理工作,完善考试监考制度,促进考风考纪建设。监考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职责,严格的组织好相关的考试,要求学生遵守相关考场的规则,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和考试意识。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之中,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试结果点评。例如在口头即兴演讲过程中,教师就要避免个人的倾向性,而是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演讲,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给出客观的成绩。
(五)提升对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