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7 22:07: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自制读书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数字技术;版权;版权集体管理
数字技术使作品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作品的复制和传播变得越来越便利,这也给版权人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在这种前提之下,无论是版权人主张其权利,还是作品使用者寻求使用授权,都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客观需求催生了版权保护的新模式——版权集体管理。版权集体管理的产生,为版权人、传播者以及使用者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作品的传播。
一、数字化时代下的版权集体管理
1.版权集体管理的含义
一般来说,版权集体管理主要是为了保障版权人的利益,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成立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由版权人将权利以或者信托方式委托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并通过该组织集中行使作品使用许可、收取报酬并分配给版权人。此外,涉及版权的诉讼、仲裁等也由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版权人进行处理[1]。音乐作品是最先开始通过版权集体管理行使版权的,除了属于合理使用范围的免费表演外,任何人向社会公众演唱音乐作品或者向公众播放载有音乐作品的录音制品,都应事先取得音乐作品版权人的使用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由于现场表演、机械表演音乐作品的行为时有发生,版权人根本无法控制自己作品的使用许可,其版权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很难迅速地对侵权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等救济措施。因此,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产生就是为了使版权人充分享有版权权利所带来的利益。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是只存在于版权保护领域中的特殊制度,在其他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均没有这种制度,虽然其发展至今已经在世界各国获得普遍认同,但由于各国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的差异,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内涵也相应存在差异。
2.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权利的取得及运作形式
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版权人的权利,是其代替版权人管理版权权利的前提,而这些权利有的是来自于版权人的自愿即合同关系,有的是基于法律的强制性规范而被强制管理,还有的是以上两种情况的结合。一般来说,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通过以下一种或者多种方式取得权利:一是权利完全转让给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二是非独占许可;三是被授权行使;四是法定许可[2]。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运作形式就是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会员的利益,与使用者或者使用者集团进行谈判,并在支付报酬和遵守某些条件的前提下,授权他们使用其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发放授权使用作品的许可证,在办税中扣除管理费之后依据分配规则向会员分配版税。此外,有些国家还要求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将其所收的费用分出一定比例,用于本国的社会文化事业建设。
3.实施版权集体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有效公平地体现版权权利。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版权保护的作品种类及权利类型不断增加,集体管理的方式可以简化许可程序。一方面,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了版权人的权益,使他们能够有时间与精力潜心创作,确保版权人能够收到使用者支付的使用费用,当发现有侵权行为时可以通过诉讼、仲裁排除侵害。另一方面,版权集体管理组织采用数字信息和网络科技完善查询系统与作品信息库等,积极建立各个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合作关系,减少使用人为取得授权信息检索支出的成本[3]。可以说,网络扩大了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范围。第二,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平衡了版权人和使用者的谈判能力。版权集体管理组织集合了版权人的力量,使版权人能够以整体实力与互联网、电视台等作品使用组织抗衡,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版权人谈判在地位上更加具有优势。例如,数字图书馆对数字作品内容的大量储存,以及对数字作品内容的商业化利用,其使用作品的范围广泛,涉及的版权人众多,对版权人的权益影响巨大,但数字图书馆的拥有者资金雄厚、实力超强,版权人被其侵权后很难与之相抗衡。而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能够大量投入维权资源,代表众多的版权人,将原本呈现松散状态的版权人整合成相对统一的集体维权力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够与数字产业中的利益集团相抗衡,从而达到有效维护版权人权益的目的。第三,有利于版权的境外保护。数字技术使作品形态变得多样化和碎片化,跨境作品使用的情况也日益增多。网络使得本国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与外国相关管理团体的沟通更为便捷,相互代为管理其作品在该国的使用,方便使用人获得境外作品的使用许可,分担了版权人的监管与执行成本,使版权人的权益在各国皆能在相对降低维权成本的情况下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同时,使用人也能通过集体管理机构及时了解到作品的详细情况,降低了使用人的搜寻与协商成本。这对于版权人和使用人而言是双赢的局面,有利于版权的境外保护。
二、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时代对版权集体管理的影响
第一,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版权集体管理的影响。数字技术不仅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同时还降低了创作者的门槛,作品的创造、传播和利用都呈现新的发展,这些都使得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成本大幅度增加。传统的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由于缺乏对网络互动性传输技术的应对手段,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海量复制与转载,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也缺乏控制作品使用的新技术手段,无法对作品使用者进行全面收费,从而不利于维护版权人的权益。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作品呈现多种混合的形态,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对于单一形态作品进行许可使用的形式,无法对混合形态的作品进行适当的许可性活动。数字技术也打破了传统版权集体管理的地理疆域,使用人可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国外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网站,进入资料库搜寻授权信息,通过沟通获得授权,这对过去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基本上限于国内授权之后,再通过互惠基础所建立起来的跨国授权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第二,数字权利管理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影响。数字权利管理是指在数字作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标定、描述、监督、执行和管理其相应数字权益的一系列软件、硬件技术和服务,即以数字技术保护版权内容为主的安全环境。虽然应用数字权利管理使版权集体管理在许多环节进行得更加顺利,但也给版权集体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数字权利管理的应用程度限制了合理使用的空间,且数字权利管理追踪使用人的电脑操作与活动,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另外,数字权利管理技术相当复杂,使用成本也比较高,并且有些问题如共同性、可延伸性和方便使用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当前,数字权利管理并没有达到打击盗版的目的,因为应用数字权利管理并不像其拥护者所主张的那样,可以恢复版权在受到数字盗版侵害前的原本状态,而是使得利益过度向版权人倾斜。
2.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以立法的形式确认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是版权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8条以及《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专门就版权集体管理进行了规定,为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其开展管理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从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版权法律制度存在问题。著作权法及管理条例的制定,标志了我国版权集体管理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2010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8条对版权集体管理做出了规定,但该条款的规定基本上还停留在原则性的规范上,缺乏执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从而导致版权集体管理工作开展缓慢。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了权利信息查询系统,第47条规定了作品使用情况查询系统,两者针对的对象都是作品信息,条文具有重复性[4]。此外,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版权人群体。在现实中,很多作者难以履行完成成为某一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会员的必要程序,而现行的著作权法也尚未明确规定赋予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收取使用报酬并且转发给这一特殊版权人群体的职责,对这一特殊版权人群体作品权利的保护,实际上徘徊在版权法律之外。第二,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政管理色彩浓重,缺乏必要的市场机制。由于我国是一个行政力量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造成我国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在设立和运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民间团体力量薄弱且缺乏权威性。所以,我国的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均是由相应的版权人组织和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联合组成的半官方性质的集体管理组织。虽然这种官方或者半官方性质的集体管理组织可以节省为筹建协会而支出的大额费用,降低设立成本,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但其缺陷是容易导致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形成垄断。目前,我国对于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版权使用收费标准实行的是行政审批制,这不符合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健康发展趋势。版权许可本质上是一种私权,并非公权,集体许可的收费标准不应该由行政机关进行审批,应该赋予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依法定价的权利。
三、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
1.完善我国现行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相关法律
我国版权管理制度是在版权全球保护的情形之下,为了与国际接轨才逐步设立的,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制度内容本身滞后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给我国版权集体管理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更多挑战,应该在管理条例第13条增加针对数字技术条件下使用作品收费标准的规定。在数字网络环境中,很多作品的创作者并不是职业作家,所以不会加入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将延伸性管理制度引入我国立法,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对会员和非会员的权利人一并进行维权,尽可能保护广大版权人的权利。明确管理条例中关于版权人、作品使用者以及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之间产生纠纷的解决机制,当事人之间产生纠纷应当由独立于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之外的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调解,以保证公平公正地解决纠纷。针对管理条例第24条和第47条条文有所重复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可以在修订管理条例时考虑将两个系统进行合并,使管理条例的立法更为科学合理,内容更为完善可行。
2.监管和控制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行为
由于我国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在设立模式上行政色彩浓厚,易于其垄断地位的形成,而我国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是非营利性社团法人,这使得对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反垄断监督更容易被忽视和弱化,极易造成反垄断监督流于形式,难以达到立法的初衷。根据管理条例第6条的规定,在授权垄断的前提下,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为全体会员谋利益的功能通常被集体管理组织夸大,但是事实上并未有效促进版权人集体的整体利益保障,反而成为少数组织或个人谋取利益的工具,损害版权人的权益。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发展的经验,通过自由竞争防止形成版权集体管理过程中的垄断,即在集体管理组织之间引入竞争,反对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滥用其市场优势地位。同时,在著作权法及管理条例没有对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相关法律规定时,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兜底条款进行规范。
3.构建版权授权综合交易平台
为了规范版权授权综合交易行为,可以考虑在特定区域内建设一个涵盖文字、音乐、多媒体等所有版权类型,覆盖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类型,版权作品信息著录符合统一数字化标准,集版权作品查询、版权授权洽谈、版权在线交易、版权作品使用于一体的版权授权综合交易平台。版权授权综合交易平台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提高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数字化水平,还可以解决数字化时代版权授权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可以快速实现对海量版权作品使用的授权。使用者通过系统搜索到目标作品,自动发送授权请求,系统后台响应之后,使用者可以直接获得使用授权甚至是作品内容。二是可以确保作品的使用授权和收费的准确无误。交易平台可以准确无误地为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作品,自动生成使用者应交费用,使用者通过该平台的系统缴纳作品使用费用,不仅提高了版权授权使用效率,而且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收费误差。三是可以远程监控版权作品被使用的情况。版权人借助该交易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获取其作品的利用情况甚至是收益情况,而且不用局限于费用定期结算的方式。四是降低了使用者的查询成本及管理者的管理成本。通过交易平台数据库管理作品,作品授权条件、费用在线支付等涉及版权集体管理的所有环节均可以借助网络平成,大大减少了交易双方的签约成本[5]。
四、结语
数字化时代给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数字化环境下作品创作的偶然性和随意性,也为作品使用者取得版权人的授权增加难度,数字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极易被传播和复制。面对上述问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问题。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为解决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数字化环境下的转变与成长增加了新的手段。因此,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改进原有的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建立适应数字化环境的版权集体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洁.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2]陈凤兰.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3]毛义莎.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4]吕炳斌.网络时代版权制度的变革与创新[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思索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学科技术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发展,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可以大规模并高效率地使用可再生资源成为一件易事,但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国的电力市场受到了一定范围的影响,使传统的电网模式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迅速下降并衰弱。这也就使得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成为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并且对于日后的电网大规模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运用的性能分析
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具备环保、安全可靠、节能以及自愈能力高等诸多优点,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自身再生利用的效率,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为某智能电力系统的硬件框架图:
(一)良好的自愈性
所谓自愈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无人员操作或者很少人员操作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对电网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进行改正,并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预知的危险完成行之有效的排除。在电网运行中,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该电力系统的持续自我检测,还可以通过自动诊断与修复功能来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一旦系统中出现了问题,该自动化调度系统就能够及时锁定故障发生的区域并加以纠正,从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以及运行稳定性。因此说自愈性是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二)巨大的兼容性
智能化电网还具备有良好的兼容性,并且能够将再生能源、燃料电池以及一些其他电力技术整合在一起,并使得其能够进行协作运行。一般电网在使用负载荷量过大的状况下,智能化电网可以达到对电力的有限资源完成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并使电网的负载荷量过大的压力成功分担。除此之外常见的在环保电力领域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智能电网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借助于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多种再生资源接入到电力系统之中,并可以在此基础上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此外借助于智能电网系统还能够有效消除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危害,并且确保整个电能运输的质量与可靠性。
(三)优越的交互性
交互性意思是在同一时间与同一地点内对电力的供应和需求进行合理交换,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也是用户。智能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借助于用户的端口来借助于人机互动以及人机联动的方式,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并确保该电力系统的供求平衡性。智能电网的交互性可以对电力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不足支持进行有效完善。
(四)完成资源方面的改进
智能电网的改进主要是指在成本方面的支付和资源方面运行量的调整配置。它的核心是智能电网能通过电网的整体分布状况以及实际情况运行状况得到一个科学的分析处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完成电网的分流工作,从而达到优化电力资源,并进一步节省能源与资金的效果。
(五)集成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进行规范、统一与全面的决策,并且能够对整个电网的运行过程进行一定的合理改进,在生产管理信息方面完成了行之有效的整理,使得对应的调度工作顺利完成。
二、智能电网的进展近况以及方法的透析
近年来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在具体的电网建设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其具体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缺陷,并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也开始进行了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试点建设,外加我国的政策扶持,使得一些智能电网通过各种各样的研究探讨活动方式来改进在试点建设方面和其他的系统技术方面层次的实际应用,并且这样的效果对我国实践中有里程碑式效果。例如我国的一些大都市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用的模型方面与规约方面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并且能够对其整体发展路线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但是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之中,依旧存在着电力系统其电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合理、用电负荷量过小以及系统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电网自动化建设需求等诸多问题,此外在智能调度电网系统的建设中,还有着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与输配电设备落后等诸多缺陷,并导致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遭遇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方法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初始层次,不断地摸索来追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总体建设的程度一直落后于一些技术发达国家,为了提升我国国民的基本需求便要了解与掌握和自动化相关的电力技术。通过在电网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智能化电网的实践发展需求,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备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这也就要求相关的研究人员在进行电网自动化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该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来在此技术会上进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相关研究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自动化调度技术的发展,也就需要充分做到以下几点:①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研究与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②需要对当地的建设区域的地域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③进一步提升电网的管理措施,完善智能化通信技术,确保我国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三、我国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AMI技术能够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并且将电力系统与负荷信息两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有效连接。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比如智能机器人、三维CIS等技术都能够有效应用到智能化电网的发展中,并且及时分析该区域内的数据信息。而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智能电网系统其在运行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就能够更加迅速地完成有关故障的解决,来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转从安全性与稳定性得以保障。结语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我国电力系统进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会带领我国的电力实业上升到一个全新而又富有活力的层次。因此我国应该在智能电网的建设方面不遗余力的加大投资力度,并努力攻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洁,柳强,等.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关键技术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0):123.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IEC 61850;IEC 61970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182-02
引言
目前,以信息技术彻底改造现有的电力能源利用体系,最大限度地开发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成为当前非常热门的焦点。主要通过一个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将电能从开发、输送、存储、转换(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服务以终端用户等多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精确控制。将能源的利用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降低污染,提高投资和收益比例,这就是智能电网的基本建设思想。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的发展也将受到智能电网框架思想的影响,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向智能化发展。
一、智能电网概念
智能电网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近年来,美、欧等不少国家都相继开展了智能电网的有关研究。到目前为止还都处于初级阶段。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EPRI)提出“Intelli Grid”概念,而美国能源部(DOE)则提出了“GridWise”。虽然二者称谓不同, 但内涵和目标基本一致。在欧洲,则采用了“Smart Grid”。尽管智能电网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总体来说,是使用健全的双路通信、高级的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机的电力传输和分配网络,其目的是改善电力的传送和使用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传统和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区别
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由变电站自动化和调度主站自动化组成。自1954年,中国从苏联引进了远方终端装置RTU,东北电网安装了16套遥测装置后,中国进入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时代。此后国内开始了系列远动产品的研制开发,并在华北,华东和东北三大电网推广应用。变电站自动化走过了集中式、分布式的道路。调度主站系统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的研制而开始的。两者构成了传统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框架,其对客户的服务简单、信息单向,系统内部存在多个信息孤岛,缺乏信息共享。虽然局部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信息的不完善和共享能力的薄弱,使得系统中多个自动化系统是割裂的、局部的、孤立的,不能构成一个实时的有机统一整体, 所以整个电网的智能化程度较低。而与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相比,设想中的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将进一步拓展对电网全景信息(指完整的、正确的、具有精确时间断面的、标准化的电力流信息和业务流信息等) 的获取能力,以坚强、可靠、通畅的实体电网架构和信息交互平台为基础,以服务生产全过程为需求,整合系统各种实时生产和运营信息,通过加强对电网业务流实时动态的分析、诊断和优化,为电网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并给出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以及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最大程度地实现更为精细、准确、及时、绩优的电网运行和管理。智能电网将进一步优化各级电网控制,构建结构扁平化、功能模块化、系统组态化的柔性体系架构,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灵活变换网络结构、智能重组系统架构、最佳配置系统效能、优化电网服务质量,实现与传统电网截然不同的电网构成理念和体系。由于智能电网自动化可及时获取完整的输电网信息,因此可极大地优化电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技术体系,承载电网企业社会责任,确保电网实现最优技术经济比、最佳可持续发展、最大经济效益、最优环境保护,从而优化社会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综合投资及利用效益。
三、目前智能电网自动化研究现状
虽然中国还没有从国家层面制定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但在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为发展智能电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尤其在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方面主要是建设数字化变电站和提升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
目前数字化变电站主要基于先进的变电站网络通信、非常规互感器、智能终端系统和系统协议IEC61850标准,和以前使用的标准不同之处在于对象模型,它以服务器模型、逻辑设备模型、逻辑节点模型和数据对象模型建立了装置和变电站的数据模型。IEC61850定义了统一的XML配置语言用于描述这些数据模型。这些工作使得装置和变电站的数据变得透明化,使得数据变得确定化,满足数据读取和互操作的要求。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自描述方法定义各类数据对象类型DOType、DAType;多种类型的数据对象组成逻辑节点类型(LNType);多种类型的逻辑节点组成逻辑设备,最后形成装置模板;通过多个装置实例、一次设备实例形成变电站数据 ; 定义了完整地描述这些数据对象的语言代码和方法;定义了完整地描述面向对象的数据服务的方法。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数字化变电站具有的特点是采用新型互感器,通过过程总线实现测量信息的全面共享;间隔层,甚至站控层自动化功能突破智能装置的“边界”,实现自由分布和应用集成;取消传统的“硬接线”,自动化功能之间的逻辑配合关系建立在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变电站作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源和控制终端,通过信息传输为控制中心系统提供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信息,例如一次设备监测信息、二次设备监测信息、电网运行状态信息、电网故障信息、计量信息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成为整体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变电站信息传输可以实现如区域无功优化策略、区域防误策略、区域备自投策略、电网故障分析系统等控制中心功能。
调度自动化主站也将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主要是采用先进的IEC 61970标准,给系统带来新的变化。使得系统可以是不同厂商开发的EMS应用的集成和独立开发的完整EMS系统之间的集成,也可以是EMS系统与有关电力系统运行的其他系统之间的集成,例如发电或配电管理系统。IEC 61970使EMS的应用软件组件化和开放化。能即插即用和互联互通,使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更加容易。对电力系统中的三个最主要的涉众――最终用户、开发商和行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变化使得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和以往相比可以更加开放地融合其他商家的产品。使得接口和模型更加通用,为以后的系统之间交互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信息流间的壁垒减弱了,信息孤岛将被消除,系统之间可以共享资源,为系统智能化提供了大量可互通的模型结构。
四、智能化调度自动化设想
未来的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将是一个庞大的智能化系统,系统将基于高级测量体系AMI将负荷数据和系统联系起来,高级测量体系包括智能电表,通信网络,用户室内外网等。系统将包括基于三维的GIS地理信息子系统,高级智能配网子系统,高级智能输电运行子系统,以及智能机器人巡视子系统等。由于所有的区域性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能互相传输,互相兼容,所以互动性非常强,消除了信息孤岛。强大的系统间冗余和组合能力使得数据能在全局范围内得到整合。可以从各个区域性系统数据库中调用所需要的电网数据,并形成全局性的电网拓扑能以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完整统一的电网模型。这样的智能系统结构扁平、多层分布、功能可组及布置灵活。构建信息交互与共享的层次架构,避免无谓的、甚至是有害的海量信息操作。同时,新型的智能化信息交互平台将是坚固的、灵活的、抗攻击的、自防御的。智能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将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信息统一到完整的平台上,并实现电网的双向互动供电。从用户端来说,个性化、需求化、灵活的电能需求将可以得到实现;自有、富余、投资性电能可以用于电网补充、调配和应急。从电网侧而言,可以实时掌握电能需求、即时掌控负荷分配、预估系统安全稳定、有效调配电能资源、合理引导用户节电、快速应对突发风险、切实提高投资效益。而且,双向交互式的信息沟通,将会大大提高真实、有效信息的传递,提升智能电网的反应速度和效能;还可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体验用户需求,铸就良好企业形象,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用户主动关注和参与电网稳定运行,培养用户主动节能。
结语
智能调度自动化将是智能电网运行不可缺少的智能系统,对其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IT技术和智能化科技,以及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必须将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在模型结构上统一,兼容,实现系统间的双向互动,既能分散运行,又能自由组合。在安全性,保密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在系统群中的自由定位。使得智能电网能实现信息交互、需求交互,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鲁宗相,王彩霞,闵勇,等.微电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19):31.
[2]王成山,王守相.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若干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20):32-125.
[3]Draft IEC 61970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EMS-API),Part 302: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CIM)
【关键词】急诊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护理;集束化护理
产妇在妊娠期会出现高血压疾病,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就是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该病会伤害到孕妇和婴儿[1]。重度子痫前期还会让孕妇有生命危险。如果产妇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那产后也可能导致产妇病情复发。据了解,集束化护理是一种对重度子痫前期的产妇具有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效果。详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字表,从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急诊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对象及其家属都已知情且同意。其中实验组产妇患者年龄为24~41岁,平均年龄为(30.97±0.5)岁,孕周为29~35周,平均(30.1±2.5)。对照组产妇患者年龄为23~41岁,平均年龄为(30.35±0.43)岁,孕周为29~35周,平均(30.1±2.5)。据统计两组产妇患者在妊娠月份、怀孕周期、年龄、流产史等基本的身体状况上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即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产妇护理,在常规产妇护理的基础上再对实验组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产妇护理干预后的妊娠情况和护理效果。其中常规产妇护理包括护理人员应时刻监测产妇病情并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例如预防术前患者感染措施、熟悉产妇患者的药物用量并且做好手术前中后期护理等[2]。集束化护理首先会成立一个医护小组,主治医师分配给每个组员相应地工作和负责的部分,使产妇患者的护理过程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当具有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并且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在产妇患者出现突况时,应能立即作出相应措施和方案来确保产妇患者的安全。具体措施如下:①室内环境:护理人员应时刻确保产妇所处的环境是干净卫生的,尽可能地降低周边的噪音,给产妇提供优质的睡眠质量。这样对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帮助。②产前护理: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陪同患者去做各项体检,并且观察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备更好的照顾患者。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告诉患者病因,如何治疗及预期的疗效,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有所了解。③心理疏导:心理状态会影响产妇患者的血压情况,所以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给患者做足即将成为母亲的思想准备,必要时刻可以让患者家属与自己一同安抚患者情绪。避免让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悲观情绪,让产妇患者一直维持着平稳的情绪状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并且提高了与医生的配合度。帮助产妇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不光是身体上的调节,也是她在心理上对自己的疏导。避免患者出现情绪过激的行为,危害到自身和婴儿。④日常护理:在术后要告知产妇患者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避免让产妇患者做一些有害于身体的运动或者工作。保证产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也要观察产妇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注意必须进行无菌操作,按时为产妇患者更换医用绷带,每天为产妇患者清洗,消毒会,保持产妇患者会干净。如果护理人员发现患者有什么问题,要立刻通知医生。每天精确记录患者24h内液体的进出量,提醒患者每2h~3h排尿一次。要时刻监测产妇的心理健康状态,胎心和胎动情况,食欲,睡眠质量,排便情况,发热情况,是否存在头晕,头痛等状态。⑤用药及饮食指导:护理人员要准确按照医生指示,定期定量提醒患者用药,并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食欲为患者提供合理且有营养的食谱,保证产妇患者的营养指标是正常的。⑥出院后护理延续:在产妇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在院治疗信息档案袋并保存好,做好备份,以便医生或产妇患者本人随时查阅,定期随访产妇患者,做好每次随访记录,观察记录的数据来评估产妇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若情况不对,及时通知医生,而后小组内进行再次评估商讨治疗方案,随后再通知产妇患者来院接受治疗。
1.3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方面:统计预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胎盘是否早剥、心肝肾功能是否衰竭、是否出现低蛋白血症以及产后出血的情况,总体可分为三种等级,依次为优质护理,正常护理和差等护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三种,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本院采用Epidata和SPSS21.0对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该研究数据,以t检验,χ2检验,当P0.05时,研究数据存在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产妇满意程度情况:实验组护理产妇满意程度97.78%(34/45)显著优于对照组82.22%(28/45);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实验组产妇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为71.11%(32/45)明显高于对照组62.22%(28/45)。两组产妇患者的实验数据都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Under the unstable circumstance, it is more necessary to study clear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TV advertisements. CTR Provincial Satellite TV Advertising Investment Value & the Venture Report has succeeded in doing a good research on the audience rating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xpectation and the investment venture. Therefore, advertisers and channel operators would have a guide book on the major affairs.
广告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省级卫视是一支发展空间既受中央电视台影响,又有地面频道正面围攻的电视队伍。然而,省级卫视因为具有全国覆盖的基础条件,加之近年来定位的清晰和优秀栏目涌现,已经成为广告主媒体选择考虑的重点。它们的广告投放价值如何?多年来,电视台和广告客户之间都是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进行考量的。然而,对于广告投资者来说,当发现收视率低于投放预期的时候,造成的经济和时间损失已经不可挽回。即便是经济上可以通过事先约定的方式减少投资风险,而在市场竞争中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却是无法确估并获得补偿的;相反,一个频道的潜在价值如果没有被发现,则很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投资机会。因此,如何评估省级卫视频道的广告投资风险成为许多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CTR媒介策略研究部2008年首次推出的省级卫视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报告正是这一困扰广告主和电视媒体多年的问题的一种探索性的解决方案。
CTR媒介策略研究部推出的省级卫视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报告,旨在帮助广告主和卫视经营者们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的广告投放风险评估指标,从而为广告主和电视经营者之间对广告投资的价值及风险程度达成可测量的预期。
报告认为,判断电视频道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的关键因素既不仅是现在的收视率表现,也不仅是历史的收视率变化,而是支撑这些收视率指标变化的观众态度和收视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电视频道广告投资价值的预期风险指数。
收视率背后的支撑力量与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评估
报告通过涉及全国35个中心城市,总计超过5000名电视观众调查结果的系统分析发现,由于几年来不断增长的 “急功近利”的心态,省级卫视的广告投资风险正在从隐性向显性转化,一些仅通过电视剧等外部资源刺激收视率的手段而获得收视率增长的卫视频道,如果不能对自身频道的品牌漏洞做重大弥补,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收视泡沫的破灭,收视率将严重下滑。同时,一些长期致力于频道自主建设和栏目品质提升的卫视频道,由于在营销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着力不够,造成与其品牌价值相比,收视不足的情况,他们极有可能会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经历512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后)出现惊人的跃升。广告投资者如果不能看清不同频道收视率背后的支撑力量,广告投资风险将不可避免。
在收视率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简单地说,就是品牌价值。品牌价值可以通过品牌健康度来衡量,是一个频道从观众认知到收看,再到形成满意度及感受,最终成为忠诚观众的转化过程。在调查的指标上看,通常包括频道知名度、不同阶段的收视率、卷入度、满意度、期待度、推荐度等指标,这些指标经过再次计算和加权,得到频道的品牌价值指数、广告投资风险指数,结合收视率表现,就可以得到广告投资价值指数。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不同卫视频道在品牌价值指数、广告投资风险指数、收视率表现三项指标的排名中,位次是不完全一致的,有些频道还有相当大的变化。这一现象呈现的是中国省级卫视频道在现实收视率与品牌发展预期之间的落差。品牌价值指数、广告投资风险指数和收视率表现所表征的意义分别是:电视频道的品牌价值现状即收视率产生的基础、品牌价值的变化趋势即收视率下滑的风险预期、媒体本身的收视现状。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基本判断一个卫视频道的品牌竞争力和未来收视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可以研判其广告投资风险和广告投资价值。
媒体的品牌化管理与广告投资风险的化解
广告投资价值的提升和风险的化解是广告主和电视媒体经营者更为关心的问题,但这一问题的解决一定要根据观众调查获得的品牌健康度诊断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因为品牌健康度包含了很多诊断的指标,对于一个频道来说,这些指标的表现一定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劣势立即改善、针对优势继续发扬,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广告投资风险,为广告主营造一个高价值的、可持续的、稳定的广告投资回报平台。
报告认为,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品牌健康表现数据处理过程简单地描绘成一个观众转化接替模型,每个卫视的品牌指标绝对表现和观众的相对转化率就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来。
可以明显地看出,以上A、B、C三个不同的电视频道在观众认知、行为、态度以及情感忠诚度之间的转化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认为,黄色箱体的面积越大,其品牌越健康,转换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越强,反之,品牌越不健康,转换和抗风险的能力越弱。而对于上述三个卫视,B卫视的品牌健康程度最高,观众的转化能力最强,所以,收视率高且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广告投资风险最低;而C卫视不论从品牌健康还是观众转化上看都存在问题,所以其收视率的预期是值得怀疑的,即使该频道通过短期刺激的方式,在收视率上取得不错的表现,但根据价值回归的原理,该频道的收视率一定会有很大的下滑,广告投资风险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把收视率和广告投资风险指数按照三分法形成下图所示的一个矩阵图就会发现,在绿色和黄色区域之间的电视台,它们的投资价值和稳定预期要比在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电视台高。
表格中各指数既有独立价值,又有相互关联。在广告主判断媒体投放价值和风险时,需综合考量。其中,品牌价值指数代表频道的品牌价值基础,支撑着频道的收视地位的,如果收视率表现好于品牌价值表现,则代表收视有泡沫,反之则代表收视存在不足;广告投资风险指数代表频道的品牌价值变化方向和程度,是收视率变化方向和程度的最强有力的预示,广告投资风险指数越低则该频道收视下滑的风险越小,反之越大,选择与该频道长期合作需谨慎;广告投资价值指数代表一个频道投资价值的综合指数,是频道现在的收视水平、品牌价值和投资风险三方面的综合表现,可以作为是否选择该媒体进行广告投放的基本依据,但如果选择长期合作,还需要结合广告投资风险指数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报告还将频道公信力指数和频道品牌影响力指数作为综合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用以考量各电视频道广告投资的品质风险。
关键词:数字电视;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画面亮度
一、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数字电视的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的最基本手段,它往住是各种图像分析与处理时的预处理过程。图像增强就是增强图像中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高图像成分的清晰度;二是使图像变得更有利于计算机处理。图像增强的方法一般分为空间域和变换域两大类。空间域方法直接对图像像素的灰度进行处理。变换域方法在图像的某个变换域中对变换系数进行处理,然后通过逆变换获得增强图像。直方图均衡化算法是图像增强空域法中的最常用、最重要的算法之一。它以概率理论作基础, 运用灰度点运算来实现直方图的变换, 从而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统计直方图每个灰度级出现的次数,第二步是累计归一化的直方图,第三步是计算新的像素值。
第一步:
for(i=0;i
for(j=0;j
n[s[j]]++;
}
}
for(i=0;i
p=n/(width*height);
}
这里,n表示的是灰度级为i的像素的个数,L表示的是最大灰度级,width和height分别表示的是原始图像的宽度和高度,所以,p表示的就是灰度级为i的像素在整幅图像中出现的概率(其实就是p[]这个数组存储的就是这幅图像的归一化之后的直方图)。
第二步:
for(i=0;i
for(j=0;j
c+=p[j];
}
}
c[]这个数组存储的就是累计的归一化直方图。
第三步:
max=min=s[0][0];
for(i=0;i
for(j=0;j
if(max
max=s[j];
}else if(min>s[j]){
min=s[j];
}
}
}
找出像素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for(i=0;i
for(j=0;j
t[j]=c[s[j]]*(max-min)+min;
}
}
t[][]就是最终直方图均衡化之后的结果。
处理前的图片:
处理后的图片:
对于数字电视的彩色画面来说,直方图均衡化一般不能直接对R、G、B三个分量分别进行上述的操作,而要将RGB转换成HSV来对V分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的操作。
二、数字电视画面亮度保持的实现
数字电视图像增强方法主要包括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图像滤波、图像锐化等,直方图均衡算法实验仿真结果显示,本算法很好的解决了数字电视画面亮度保持。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是以累积分布函数变换法为基础的直方图修正法,设定变换函数为:
(1)
式中w是积分变量,而 就是r的累积分布函数[3],并且单调的从0增加到1,变换函数 在0≤r≤1内单调增加,且满足0≤ ≤1。
公式(1)适用连续信号处理,在处理离散数字图像时,可用频数近似代替概率值,即
( 0≤ ≤1 ,k=0,1,2,…,L-1 )(2)
式2中,L是灰度级的总数目, 是取第k级灰度值的概率, 是在图像中出现第k级灰度的次数,n是图像中像素总数。离散情况下的公式(1)变为:
通过对数字图像运用公式(3)对图像中每个像素进行统计计算出新灰度值,用新灰度值代替原灰度值这就是传统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基于亮度保持的多边直方图算法是将0-255灰度区间根据平均亮度分成四区间分别进行均衡化处理,平均亮度计算公式为:
(4)
式4中 为像素k在整幅图像中出现概率, 为四舍五入取整函数。
直方图均衡化公式为:
(5)
式5中 、 分别表示子图像灰度范围的上界与下界,N为对应子图像灰度范围内的像素个数总数, 为为对应子图像灰度范围内的像素个数的累积函数, 为原始图像f(m,n)横坐标与纵坐标变量。算法实现步骤如下:
1)利用公式4计算图像f(m,n)的平均亮度;
2)计算图像f(m,n)像素的最大值 与最小值 ;
3)根据图像f(m,n)像素的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亮度Y将原图像灰度范围分为[ ,Y]和[Y, ]两灰度范围的子图像,依据步骤1求出两子图像灰度范围[ ,Y]和[Y, ]的平均亮度 和 ,其中
最终将原图像f(m,n)的灰度范围分为[ , ]、[ ,Y]、[Y, ]和
[ , ];
4)依据原始图像f(m,n)中各像素位置 进行四灰度范围内的直方图均衡化,输出亮度保持的增强图像 。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MATLAB为实验研究工具,对本文算法实验对象标准lena图像,实验结果如图1。
上面图像对比可以分析出直方图均衡算法的优越性,直方图均衡算法处理上亮度与原图接近,视觉效果好。
四、结论
电视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为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供直观、清晰、适合于分析的图像。在诸多图像增强算法中,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经典、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之一。它以概率理论作基础, 利用一个灰度变换函数来修正输入图像的直方图,使其趋向于均匀分布,以增大图像灰度级的动态范围,从而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在图像增强算法上,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相对比较优越。
参考文献
[1].王国权,仲伟波.灰度图像增强算法的改进与实现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12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多维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64-1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基础课,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大多是把“三大构成”连续上完,在下一学年或更高年级再安排设计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有一定的随意性。由于缺少以“多维度”为坐标轴的系统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课与课之间递进关系不强,学生知识积累不系统,思维转变不连贯,难以深入了解、实践、掌握和应用一门设计课程与方法。
设计专业课由于受到设计基础课设置影响,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有的课程内容重复,有的课程相隔太远,课与课之间相对孤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很被动,在需要针对性课题研究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教学模块,学生无法针对一个课题深入学习,教学效果和实践效果都大打折扣。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系统对课程整合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多维度设计基础课程整合的教学思路是改革高职设计基础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的探索实践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经数年实践总结,在教学中构建了一个“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现介绍如下:
开课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内容:设计基础课《设计基础与造型训练》
授课班级:为2013级电脑艺术设计3班
课程总课时:85学时
主要教学设计:把整个课程分为造型概论、基础素描写生和创意素描、构成设计、基础知识的专业应用几个教学阶段。对于造型训练中出现的相关学习方法、操作技法等理论知识,基础知识的专业应用环节以及教学评价,主要安排数字化教学,其余的训练时间则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强调“多维视角”认知的数字化教学模式过程: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新概念新方法(技法)解说――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巡堂指导、发现问题――个别指导或集体指导――归纳”。
笔者所采用的“新模式”则把这个课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新概念新方法(技法)解说――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采集学生问题――学生互相借鉴――继续练习――教师及时整理学生问题,补充资料,整合设计制作教学课件。”第二个环节――数字化软件实操教学,其核心内容是“变以往教学中单视角或视角不全为多视角展示学习内容,包括某个问题不同学生的解决方法和效果,以及同视角优秀作业和问题作业的解决方法和效果的同时对比展示――教学评价――继续练习”。三、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除了具备常规多媒体教学模式所有的特点和优越性,现归纳如下:
(一)和专业课程紧密性特点
设计基础阶段作为专业课程的铺垫,但是和专业课程又有截然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它既是专业设计的基础学习阶段,也是设计能力的基本培养阶段,多维度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注意到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
1.关联性
上下课程有所关联,不但方便同一主题的纵向展开,在某些时候还能帮助学生设计思维的有效拓展。
2.递进性
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不但要有关联,更要有递进,才能使学生思维跟随着课程的深入在同一维度上层层渐进,从而避免因课程之间的孤立而导致每个维度上的学习流于表面、浅尝辄止。
课程内容设置的“关联性”和“递进性”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本质,符合大脑学习知识的科学积累过程,能够使学生顺利有效地完成专业训练。而“维度训练”的教学思路,正是课程设置“关联性”和“递进性”的体现,将设计基础课程也按照“维度训练”的教学模块进行打包。
(二)科学性
正是因为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学习认知的基本规律和途径,进行了合理地设计和周到的教学安排,使更多学生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体会别人的解决办法,实现了以往传统教学和常规多媒体教学无法做到的学习效果和教学任务,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更具科学性。
五、结语
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出于惰性和怕辛苦、奉献精神缺失等原因,为了便于操作或应付检查,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时,只注重做一些通过搞形式、玩技巧来哗众取宠的蜻蜓点水式的表面文章,至于实质的教学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教师本身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理念是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可能就不去关注了,因此学生实质问题并没有得到实在有效地解决。本文就传统多媒体教学的种种老问题,提出以“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新改革。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充分发掘和展现数字化教学的最大化潜能和功效,是极具现实意义和推广意义的。
有一家基金公司,到现在为止,没有在牛市发过一只产品。
2005年熊市,它发出了第一只产品。时隔三年之后,2008年的熊市中,它终于又发出了第二只产品。
当它终于在2009年获得业绩前三、赢得投资者支持时,第四只、第五只产品,又陆续发在了2010年上半年的熊市中。
这家运气很不好的公司,叫新华基金。
尽管如此,它却是近两年来最受业内关注的小基金公司之一。根据银河证券的数据,在连续数年名列业内规模最小的基金公司之后,2009年,新华基金凭借王卫东掌管的新华成长一骑绝尘,管理规模从年初的22.12亿元,迅速增加到57.03亿元,第一次实现了盈利。
2010年上半年,通过连发两只新产品,新华基金的管理规模扩张到76.23亿元,已经基本跨过了业内默认的生死平衡线。
从最低谷到现在的蒸蒸日上,这家基金公司的掌门人,一直都是孙枝来。
这是一位大学教师出身的管理者。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一直诚恳的说,我们和大公司不一样,大公司有大公司的活法,小公司有小公司的活法。
他给公司确定的战略定位是:优秀的权益类投资基金管理人。他说,这个定位并非是被2009年优秀的业绩冲昏了头脑,而是在2008年,公司业绩还不如人意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他总是对自己的员工说,新华没有别的路可走。尽管在达到目标之前,有各种的可能性,但是毫无疑问,如果达不到目标,新华基金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目前的资金链没有压力”
卓越理财: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在60家基金公司中,新华基金给银行渠道的客户维护费是最高的,超过了30%。渠道费用这么高,现在的环境是不是已经不太适合小基金公司成长了?
孙枝来:对于新基金公司来说,除了银行系的基金公司,其他的应该尾随水平都不低。我印象中,2005年我们发基金的时候,尾随已经达到了20%左右的平均水平,而且当时还有一次性销售奖励。所以我个人觉得30%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卓越理财:刚刚你也提到,新华基金以前的产品很少,我们都知道现在基金公司发产品可能前两年都很难赚钱,这样你们的现金压力会不会很大?
孙枝来:如果不考虑历史问题的处理,我们规模在80亿左右就肯定是盈利的了。今年的上半年的报表上,可能反映我们当期是亏损的,这跟我们新产品发行有关系。因为产品发行一次性的费用比较多,发行那个月就可能数据显示亏损。我们现在资金链上来讲没有压力,可以满足公司当前发展要求。当然,如果我们财务能够更宽松一些,我肯定能做更多的事情。我现在只能要求大家,用20%的钱做80%的事。我们在这一点上没有办法跟大公司相比。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办法,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办法。
“我们有可能成为前1/10的权益类资产管理人”
卓越理财:公司增资扩股之后,还是想继续主打权益类的产品吗?尽管新华基金去年以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大家都觉得现在小基金公司想要冲到前面去太困难了?
孙枝来:我们今年确定了自己的战略定位,就是要做优秀的权益类投资基金管理人。
为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定位呢?你看2005年的时候市场也不好,但是基金业的发展还是很快的。经过2006年、2007年两年发展之后,2008年基金发展不好,你可以说是市场造成的。但是2009年市场不错,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却没有增长,上半年还是在下降的。这说明中国的基金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爆发式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所以我觉得粗放型模式已经不行了。公司一定要有特色。我的团队、财力、资源都不如大公司。所以只能走一个相对发展的路线,集中力量在一个领域发展。
也有一些公司选择做固定收益。但是这一块来讲,第一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成这个领域最优秀的公司,第二就算我成为了最优秀的公司,我也活不好。
另外我也分析,权益类投资这条路空间很大,而且我觉得根据我们自身的能力,是有可能成为优秀者的。
我们现在5只基金,有四个基金经理,王卫东、曹名长、周永胜、崔建波都是“60后”,都有十几年的从业经验,我认为现在管理规模已经是上游水平了。
但就研究团队整体来看,客观的说,可能还达不到上游水平,但是我觉得这个团队是很有潜力的。我们正在针对团队的缺陷,引入一些一流的研究人才,再加上原有人员的成长,我觉得三年后我们的研究团队也能达到上游的水平。
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投研力量应该就是国内一流的了。我对一流的理解,就是行业的前1/10。
卓越理财:如果你都是发权益类产品,你各个产品之间怎么体现差异呢?
孙枝来:我肯定要鼓励基金经理坚持自己的风格,引入人才的时候,我也会考虑到这种差异。对于公司来讲,始终会有一个统一性和差异性平衡的问题。我们的投委会现在研究问题很多,但其实除了按照规定必须经过投委会批准的决定外,我们都是很尊重基金经理的。
“我们没有特别打造过王卫东”
卓越理财:如果要做权益类投资,肯定需要很强的投研团队。但是新华毕竟是一家小公司,就算有一些很好的投资人才,但是你怎么保证你的投研团队稳定呢?
孙枝来:我们要打造一流的投研团队,要做两个方面工作。第一是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我们公司尽管比较困难,但是我们所有的资源都是向投研倾斜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上,我们是瞄准业内一流水平的。第二,我们有非常好的企业文化:求知、进取、包容、奉献。
卓越理财:新华基金去年以来的发展跟王卫东的表现有很大关系,但是这样的一个明星经理在公司也是有很大风险的,你怎么保证他会一直在呢?
孙枝来:从公司来讲,我们没有特别打造过明星基金经理,我们比较注重团队能力的。王卫东他的业绩比较好,客观上造成了一个明星基金经理的结果。我们公司要打造一个培养人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