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14:06: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村环境垃圾清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构建宣传网络,层层召开动员大会:镇政府计划在2月初召开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动员大会,要求各村(社区)召开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动员大会,传达精神部署工作。印发《__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洁倡议书》到户,运用横幅、标语、宣传橱窗、永久性宣传广告牌、流动宣传车等载体和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建清洁家园”活动,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李恒海任顾问,镇长江涵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黄正根和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卢长发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萌春任办公室主任,黄力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和检查考核等工作。各村(社区)、各单位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建专门工作班子。
2.明确部门职责。镇环境卫生整治办公室负责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确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年度考核验收;镇民政办负责组织新闻宣传,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镇爱卫办负责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镇规划建设环保站负责指导村镇生态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垃圾清运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监管、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实施,并做好垃圾处理设施布点规划工作,指导村(社区)的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做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搞好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国土所负责落实农村垃圾清运处理设施的建设用地审批;整治办负责农村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并开展监督检查。明确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标准和任务要求,并将每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有效避免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现象的发生,保证整治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1、建立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构建乡村环境整洁市场化机制。全镇12个村、计划安排专业保洁员92人、垃圾清运车辆14台,农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村保洁制度常态运行;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各村集中区域修砌垃圾池、安装垃圾桶。全镇计划在人口密集处、居民点、接合部建有垃圾池、以村(社区)为单位建有垃圾收购点、以镇为单位建有垃圾处理点的基础设施网络。
2、搞好村庄整治。各村(社区)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长期开展以清洁家园为主题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对屋边、路边、水边、田边的垃圾、卫生死角进行了大清扫、大清理和大清运,并对每户农户进行“最清洁、清洁、较清洁、不清洁”评比,督促农户自觉打扫和维护好屋前屋后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月按镇政府的安排,各村(社区)居民、镇村组干部和驻镇各企事业单位对全镇辖区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清扫。
3、加强河塘清理。各村组建打捞清污队对各村境内河道及塘坝沟渠内的生活垃圾和病死动物进行彻底打捞,达到河道畅通,河岸无杂物垃圾、河面无杂草漂浮物,底清、面净、岸绿的面貌。
为确保整治行动有序推进,达到预期效果,镇环境卫生整治办将对村(社区)每月组织检查考核,同时还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围绕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以奖促治”政策,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整村推进,连片整治,解决我县重点流域和区域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通过连片整治和示范带动,推广一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出一批典型镇村,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围绕“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目标,采取“抓点、带线、促面”方式,通过连续三年的连片整治,使全县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各级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与建设的积极性,加强配合,上下联动,确保连片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注重实效,农民受益。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切实改善示范区域内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深入民心。
3、规范管理,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切实做到公开、透明。
三、工作内容
结合我县生态县创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优先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已基本完成农房建设的行政村。年重点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建立长效运营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村庄的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四、示范区域选择
(一)全县垃圾处理现状。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塑料薄膜、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不断增多,加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村镇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示范点概况。按照国家确定的示范区域选取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确定8个社区为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这8个社区涵盖76个行政村45342口人。
五、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和保洁体系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结合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统一保洁、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的村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体系。农户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各村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回收利用,将建筑垃圾用于场地平整,对农户分类出的无机垃圾统一收集,集中运到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对不适合做填埋处理的垃圾,由环卫部门将垃圾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二)保洁体系。各乡镇(街道)、市北经济开发区、山风景区管委设环卫所,村级每百户配1名保洁员,镇、村对收集的垃圾清运至镇垃圾压缩转运站,由环卫部门将垃圾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镇、村环境卫生实行“三包”保洁制度。一是户包卫生。实行垃圾袋装化或家庭自备垃圾收集容器,按规定时间、地点和方式放置垃圾,供保洁员收集。二是村包秩序。落实好本村每日的垃圾收集工作,制止乱倒垃圾、污物、污水、粪便和损坏环卫设施等行为。三是环卫所包清运、清扫。
按照“谁产生、谁负责、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示范区要建立治污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保障机制和项目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必要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保障各类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六、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
项目需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8处,购置相应的垃圾压缩设施;购置垃圾桶580个,垃圾清运车28辆,铁锨、扫帚等工具一宗。工程概算总投资约1300万元。
七、项目实施计划
各示范乡镇按照计划要求,精心组织工程施工,确保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
,根据各示范乡镇实际情况,确定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地址。
,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购置垃圾压缩设施、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等工具。
,调试设备,培训人员。
,进行自查,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初步验收。
,整理、完善资料,申请项目验收。
八、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后,将使项目区村庄的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态治理效果更加显著。项目区则通过环境治理建设,将大幅度提高村容村貌的整治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对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绿化美化自然环境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效益。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农村垃圾乱堆乱放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倡导文明乡风和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增强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标准要求高。为保障这项工作扎实推进,县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下设办公室在环保局,负责督导、调度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将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一.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专人管护,定期清运,属地管理,各方参与”的管理机制。
“专人管护,定期清运,属地管理,各方参与”,是从源头开始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由各村、居聘请公共环境卫生管护员,建立专职管护队伍,配置环境卫生专用管护车,负责村内环境卫生;村落设环境卫生清洁员,采取轮流值日的方式,及时清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缩短垃圾存放期,避免蚊蝇孳生、病菌传播和二次污染;村落垃圾倒入垃圾桶,然后集中倒在中转站,由专用管护车将垃圾拉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实行层层负责,各自清理。村保洁员负责检查垃圾箱存储情况,在垃圾的收集上,建议多放置垃圾桶。此举既可有效防止垃圾外溢现象且清运方便。实行垃圾收集有偿服务,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垃圾清运费收取的有关事项,每户每年收取垃圾清运费,这一做法既能为村庄垃圾整治长效管理提供资金来源,又能使新农村建设步入良性互动的轨道。
二.以防治水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很多村居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现象,致使农村水污染日益恶化,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的发展,而且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与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申报省、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完成新农村环境治理。紧密结合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文明村等创建工作。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议以建设生态塘为主,生态塘——简易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设计应用。传统的塘系统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产生藻类等缺点。生态塘系统在克服传统塘系统缺点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的概念,在塘系统中人为地建立起稳定的生态循环模式,生活污水经沉淀后进入生化塘,生化塘种植芦苇、莲藕等水生植物。使塘本身既是污水处理单元又是利用单元,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目前,甘肃省积极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到2020年60%以上的村庄实现环境整洁,建成10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
垃圾靠风刮 污水靠蒸发
春节期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寂静的村庄又变得热闹起来,同时也进入了生活垃圾产出的高峰期。在一些村庄,鞭炮碎屑、饮料瓶、废旧电池、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垃圾围村”问题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位农民说,倒退二三十年,农村是很少有垃圾的。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袋,也没有农膜,主要是动物和人的排泄物,但也被收集起来作为肥料。
如今,走进一些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随处都可以看见废弃塑料农膜、农药瓶、饮料瓶、杂草秸秆、包装物、废弃建材、医疗垃圾……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六边”成为垃圾主要倾倒地点。晴天气味难闻,刮风天塑料袋满天飞,一遇到雨天,洪水直接把垃圾冲到了农民饮水的山泉附近,有的渗进了泉水里,直接影响着村里人畜饮水安全。
农工党甘肃省委曾在一份调研中指出,目前农村垃圾排放量日渐增多,成分日益复杂,加之城市大量未经处理的垃圾被清运或转移至农村地区,或者转至城乡接合部仅作简单的填埋、焚烧甚至堆放,导致农村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
农工党甘肃省委通过调研发现,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垃圾排放量与全国人均排放量基本相当。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为0.86公斤,每年仅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就逼近3亿吨,约为城市垃圾排放量的70%~80%,且垃圾排放速度正在以8%~10%的速度快速增长。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已成为部分农村生活环境的写照。
环境整治让垃圾消失
每天早上7时多,皋兰县石洞镇中堡村一社的杨仙崇就开着垃圾清运车出门了。村民纷纷把家里的生活垃圾提出来,放在垃圾车上。
“原来家里的垃圾出门就乱倒,现在村里有了专门的清洁工负责垃圾清运,村庄街道也变得干净整洁了。”中堡村村民说。
从2013年开始,兰州市在全市农村组织实施了“清洁家园”行动,并配套实施了“十乡百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按计划,到2017年,全市80%以上的乡(镇)、70%以上的村实施“十乡百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成一批村容整洁乡村、乡风文明乡村和美丽乡村。
这一变化,源于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在甘肃的启动。
从2010年开始,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启动,旨在通过在基础条件较好、资金配套充足、示范效应明显的地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以奖促治”政策效果,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2011年起,甘肃省被财政部和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3年时间,国家安排甘肃省中央补助资金7亿元,地方配套3.5亿元,用于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三年来,中央补助资金和省市县配套投入总数超过10亿元,甘肃省农村连片(综合――整治共涉及14个市州,85个县(区、市),1752个行政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0%以上,受益人口348万余人。
美丽乡村建设改变农村
“生活垃圾不乱放,街净巷洁讲文明。”这是庄浪县通化乡野赵村村民耳熟能详的“卫生环保村民守则”。
走进野赵村,水泥硬化过的村道干净整洁,街道两旁立着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家家门口摆放了垃圾箱,垃圾专门有人收集清运。
为了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引发的污染现象,2006年,甘肃省在农业部的扶持下,启动了农村清洁工程,从而拉开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序幕。
2013年,甘肃省又出台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围绕甘肃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计划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安全饮水、通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全覆盖,60%以上的村庄实现环境整洁,建成10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整合资源、连片整治,解决我镇重点区域最为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通过连片整治示范,在农村环保体制机制建设、政策机制创新、农村环保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典型示范经验,着力改变农村地区的脏、乱、差现象,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工作意义及目标
(一)工作意义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一是有利于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投身农村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文明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有利于避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建设后规划的现象,促进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环保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做到基础设施衔接配套、公共服务同等享受、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三是有利于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权益,促进农民安居乐业,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是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整治,群众充分认识到环境卫生与自身健康的关系,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通过垃圾收集、清运工程,完善垃圾收集和清运设施,使全镇环境污染有所控制,完善垃圾收集管理体系,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全镇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垃圾收集清运体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三、工作范围
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资金、连片整治、示范先行、确保实效的原则,先在我镇村、泮江村、果木村、黄背村、铁木村25公里公路沿线的自然村庄进行试点实施,逐步铺开。其他村庄由各村先参照实施。
四、工作步骤及做法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4年3月15日——2014年4月15日)
一是召开专题动员会议,全面部署综合整治工作,号召在镇、村和自然村三个层面深入开展具体的宣传动员;二是结合“三送”活动,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向农户发放《倡议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宣传;三是组织学校对全体家长、学生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宣传,或者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进校园授课,向学生和家长宣讲环保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倡导垃圾分类处理;四是充分利用电视、短信、图画、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包括在垃圾箱上印制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
2.集中整治阶段(2014年4月16日——2014年6月30日)
由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牵头,各相关村委会负责,各村“三送”挂点单位,全体村民参与,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开展整治。一是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二是指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正确使用农药化肥等,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三是实施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工程。(1)平时由农户把垃圾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其他三类进行分类,并自觉投放到各自然村定点设置的垃圾收集点;(2)各行政村负责督促定时收集各自然村垃圾,并督促村保洁监督员做好对各农户日常垃圾处理的监督;(3)镇负责定时将各村所收集的垃圾清运至镇垃圾中转站处理,并组织车辆集中将垃圾运至县垃圾填埋场处理。
3.督查整改阶段(2014年7月1日——2014年8月31日)
一是镇综合整治工作组深入各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二是组织开展对各村和农户的检查评比,工作进展及评比结果应用于指导工作实践,强化对各村及农户的监督,并与各村年度考核评优和文明农户评比挂钩。
4.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9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各村按照“边整治、边管理、边巩固”的原则,制定长效管理制度,建立长期管理队伍,确保农村环境长治常洁,开创生态良好、卫生达标的新局面。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人员保障
镇成立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及相关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日常由分管领导管理协调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各村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相关自然村聘请保洁监督员若干名。
(二)资金投入保障
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所需资金,采取政府项目资金投入为主,部门支持、村镇自筹为辅的方式筹措;建立县、镇、村和农户共同筹资农村保洁经费的保障机制,初定每户收取1元/月垃圾清运费,该费用由自然村保洁监督员收集后交村,由村汇总后交镇环保办;奖励资金由镇政府负责。
(三)基础设施设备保障
充分动员各方力量、资金,鼓励各村有能力的人士捐助,鼓励广大农民投工投劳,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保证基础设备的充足供应,各自然村定点设置的垃圾收集点所需铁质可移动式垃圾箱由各行政村负责,垃圾清运工具和环卫工人由镇负责,镇环保办按照统一规格按程序购置,并负责完善各村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基础设施并做好相关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
__镇是__的南大门,与会昌县城仅一河之隔,__的地理位置存在三个特点:一是国道乡道沿线长,206国道__境内17公里,谢拔公路__境内8公路,全线共25公里;二是道路两旁建房多,__村民习惯于再道路两旁建房,道路沿线共有农户400余户,每天产生大量生活垃圾;三是道路沿线垃圾池少,因为道路沿线住户密集,建垃圾池农户意见大,垃圾池建不起来,为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增加难度。
难归难,做归做,__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主要措施是:
一是组建两支队伍——组建农村垃圾管理队伍和农村垃圾专业清运队伍。1.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领导任成员的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三名镇机关干部组建镇清洁办,负责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检查督导工作。2.组建由重点路段固定保洁员、固定垃圾清运车和固定上车人员组成的专业清运队伍。实行重点路段划分卫生责任区,每天上班时间从早上7点至下午7点。垃圾清运车每天在206国道和谢拔公路全程清运清扫一次。要求重点路段垃圾堆放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非重点路段垃圾堆放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二是建立两套机制——建立责任包干机制和考核评比机制。1.镇村干部对所驻村和圩镇进行责任包干,做到村道、河道无陈年垃圾,房前屋后可视范围无垃圾,村民居住周围无成堆垃圾,圩镇街道及周边基本无垃圾。镇财务根据村情和各村工作情况每月拨付卫生包干经费。2.建立__镇微信群,镇清洁办每周周末进行巡查,并将巡查结果在__镇微信群进行全镇通报。镇党委、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各村(居)、各农村工作片每月考核积分。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每月排名和年终积分排名,对各村居和包干干部进行重奖重罚,年终根据积分情况兑现奖惩。
存在问题:一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差,随意倒垃圾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圩镇卫生管理难,圩镇人口密集,垃圾量大,经费不足;三是农村环境工人难找,大部分人嫌脏怕累,不愿意干。
下一步打算: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镇里统一印发宣传单,到各中小学校和国道沿线发放,通过学生引导家长增强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二是动员全民参与。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发挥老人协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开展“讲卫生光荣,不卫生可耻”等道德引导,营造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三是树立先进典型。对农村垃圾整治成效显著、工作突出的村居和个人进行大力宣传推广,予以表彰奖励。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城镇和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保”原则,借鉴外地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存量垃圾全部清除,增量垃圾全部收集,保洁公司一杆到底,清运管理相互分离,垃圾清运全面覆盖,乡村美丽长效保洁”的标准,选聘专业保洁公司,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托管,实现城乡垃圾统一收集运输处理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镇、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状,有效提升城镇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管理”、“作业”分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将镇驻地和全镇37个村庄的环境卫生保洁及生活垃圾清运任务整体打包,委托专业保洁公司管理运营,建立“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新模式,实现“垃圾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镇政府负责对保洁公司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管、检查和考核,保洁公司提供有偿服务,强化内部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建立起科学长效的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
1、村庄保洁。纳入托管的村庄37个,保洁范围为村庄内的道路、街巷、广场、坑塘、路边沟、绿化带及道路上的附属公共设施,以及村庄周边100米范围内的区域。由保洁公司按照每100户1名保洁员、每1500户1名村庄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和管理员,实行常态化保洁。按照每15户配备1个240升垃圾桶,人均日产垃圾0.8公斤、每车每天运输8吨垃圾的标准配备垃圾清运车,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村内道路及进出村道路保持路面干净,村内坑塘、排水沟、绿化带、路边空闲地、墙角等无杂草、垃圾和漂浮物,电线杆、墙面等保持整洁,无乱贴乱画。
2、镇驻地保洁。保洁范围为镇驻地的主要道路、辅路、人行道、绿化带以及道路上的附属公共设施,保洁公司按每1.2万平方米1名保洁员、12万平方米1名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和管理员。主干道路实行机械化吸尘、洒水、冲洗,辅道、人行道实行人工保洁。保洁公司按作业面积配备洒水车、高压冲洗车、清扫车,按镇街驻地人口垃圾产生量配备垃圾收集设施。镇驻地道路保持卫生整洁,绿化带内无垃圾污物,电线杆、墙面等保持整洁,无乱贴乱画。
3、垃圾中转站运营。由保洁公司接管镇区内现有1处垃圾中转站,由保洁公司配备工作人员,保障中转站正常运行。站内外保持环境整洁,站内定时消毒,不影响周边环境。
三、资金筹集
城乡环卫一体化所需资金实行统筹制度,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担”的总体原则,卫生托管费用由镇、村居(村民)共同负担,原则上村级保洁员工资和垃圾桶配置费用由村居(村民)负担,垃圾清运、转运和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以及对应的人工、机械等费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1〕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已实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镇村,由县(市)、乡(镇)政府参照城市居民收费标准确定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和办法”,经县物价局核准,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以2013年统计年报村庄人口数为准,村民每人每月缴纳2元保洁费用,(由各村负责筹集)。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筹备阶段(2014年5月1日至6月5日)。对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环境卫生托管范围,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对保洁公司进行资质认定,选定保洁公司,签订镇、村环境卫生托管合同书。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6月6日至6月10日)。召开动员会议,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人员培训,做好现有环卫人员思想工作,确保平稳交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抓好城乡环卫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创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
二、工作目标
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镇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县处理”体系,形成县、镇、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城乡环卫工作新格局,确保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形成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常态化,2012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环卫机构。要建立健全环卫管理机构,配备保洁清运人员。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分别成立环卫所,配备3—5名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环卫保洁工作,管理清运人员、保洁人员,负责垃圾桶、深埋桶、中转站等环卫设施的管理和运行。按照每千人三名的标准配备保洁、清运人员,负责责任区内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工作。环卫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配备专业工具。
(二)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利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实施南鲁山镇、鲁村镇、燕崖镇、西里镇环卫设施建设,覆盖四个镇40%以上的村庄和人口。环卫设施主要有塑料垃圾桶、人力收集车、可移动垃圾箱、小型拉臂车、压缩中转站、大型拉臂车。加快县垃圾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确保12月1日前建成并投入运行。购置垃圾铺摊压实机、洗扫车、垃圾压缩车等设备,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
(三)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清扫集运和处理的意见》,健全环卫管理机构和作业队伍,建立科学规范的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运行机制。城区:积极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有物业管理单位的小区,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工作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单位自管小区,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工作由所在单位自行负责。县环卫部门负责将城区清扫保洁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受单位、居民小区委托收集的生活垃圾收运至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镇村:村庄负责将辖区的生活垃圾集中至垃圾收集设施;镇环卫管理机构负责将村庄收集的生活垃圾集中至镇垃圾中转站或县填埋厂;县负责对各镇运至填埋厂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是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工作的主体,要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具体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将责任分解到各村和辖区内有关单位。要明确完成时限,督促各村、各单位落实专人负责,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经费保障。建立县、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村分级投入保障机制。县级承担垃圾填埋厂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镇中转站至填埋厂的运输费用;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建设和管理资金的筹措,全额落实环卫经费,确保保洁清运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和中转站规范、高效、有序运行,稳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