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01:02: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循环经济理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型;资源;效益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25-02
1 循环经济模型的构建
1.1 模型的结构及假设
发展循环经济旨在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是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一方面,环境系统向经济系统提供所需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进入经济系统中,经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处理等环节之后又将废弃物排向环境系统。为了分析方便起见,我们假设循环经济系统中只存在三种经济主体,即生产企业、消费者以及废弃物处理中心。环境系统向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源价格并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逐步上涨的。企业能够供给的产品由两部分构成:利用资源生产的产品和回收再利用的旧产品,二者在满足消费需求方面是没有差别的,并且产品市场总是出清状态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是直接排向周围的环境,而是首先进入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次以资源的形式返回到企业之中,加以重复利用,其中不能资源化的部分经过无害化处理之后才能排向环境。消费者在购入产品进行消费的过程中虽然也会产生废弃物,但是这种废弃物的量相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可以将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忽略不计。
1.2 模型的主要经济参数及其关系
为了表示资源价格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上涨这一趋势,假定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的线性关系:
Pr=a=bQr其中:Pr为单位资源价格;Qr为资源使用量;a为常数项,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准价格,并且有a0;b是资源价格对资源使用量的敏感系数,当某种资源稀缺,那么b的取值就会越大,并且有b0。企业能够供给的产品总量为Q。生产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为qr,并且会产生qw的废弃物。单位废弃物进废弃物处理中心的处理成本为cw,而废弃物经过处理之后能够转化为资源的比例即资源化率为α(α≥0)。产品经过消费之后,以旧产品的形式进入废弃物处理中心,旧产品回收率为β(β≥0)。旧产品回收处理过程中,实际上包括两部分的成本:一是回收成本,二是加工处理成本,为方便起见,这里假设单位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为cr。
2 循环经济模型的分析
2.1 模型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
本节主要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模型对循环经济系统效益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循环经济系统效益的关键要素。由于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与区别在效益、成本方面表现为:首先,循环经济除了具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效益(如企业的利润,消费者消费产品获得的效用等)之外,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还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循环经济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难以准确衡量,而且我们的分析框架限定在循环经济这一系统之中,因此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只考虑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的效益。其次,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额外的成本,如废弃物处理成本、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等。如果考虑发展循环经济的所有效益和成本(包括一般的经济效益、成本与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特殊的经济效益、成本),那么就会使得分析过程显得的十分繁杂,但实际上这样做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可以运用“边际分析”的思想方法,只考虑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和成本,并对其加以分析。接下来的模型分析主要就是遵循“边际分析”这一思想展开的。
2.2 模型分析
(1)基本数量关系。从以上的模型构建中可以看出,企业产品的供给量Q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回收利用的旧产品,其值为βQ,二是利用资源生产出的产品,其值为(1-β)Q。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量为:qw(1-β)Q。由于废弃物资源化率为α,因此废弃物资源化的资源量为:αqw(1-β)Q。生产产品(1-β)Q需要的资源总量为qr(1-β)Q。从而新投入生产的资源量为:qr(1-β)Q-αqw(1-β)Q=(qr-αqw)(1-β)Q.
(2)循环经济效益。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新投入资源成本、企业废弃物处理成本以及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
新投入资源成本为:a(qr-αqw)(1-β)Q=b(qr-αqw)2(1-β)2Q2
企业废弃物处理成本为:cwqw(1-β)Q
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为:crβQ
废弃物资源化效益为:aαqw(1-β)Q+bα2q2w(1-β)2Q2
旧产品回收效益为:aqrβQ+bβ2Q2qr2
循环经济净效益=废弃物资源化效益+旧产品回收效益-新投入资源成本-企业废弃物处理成本-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将以上各式代入、整理得循环经济净效益R为:
R=(2aαqw-cwqw-aqr)(1-β)Q+(aqr-cr)βQ
+2bαqrqw(1-β)2Q2-bqr2(1-β)Q2(1)
在接下来的表述中,如没有特别说明,文中循环经济效益均指“循环经济净效益R”。
2.3 循环经济效益与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2.3.1 循环经济效益R与资源化率α的关系
求R对α的一阶导数并令其大于零,同时求R对α的二阶导数,通过此数学分析看出,循环经济效益R与资源化率α之间的关系并不受废弃物处理成本cw的影响,这一点与我们的直观判断似乎有所出入。事实上,在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中,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并不是直接排向环境的,也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进行再处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资源利用方面与传统的线性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废弃物处理这一环节,主要表现为资源化率为α(α≥0)。因而,废弃物处理成本cw,并不影响循环经济效益R与资源化率α之间的关系。
2.3.2 循环经济效益R与旧产品回收率β的关系
求R对β的一阶导数并令其大于零,得出β大于某一确定的数值假定为β0,同时求R对β的二阶导数,得出其结果大于零。通过此数学分析表明:当旧产品回收率β满足β等于β0的条件时,那么旧产品回收率β的提高是有利于循环经济效益R的增加;反之,则使循环经济效益R减少。同时依据R对β的二阶导数大于零的结果可以看出,当R等于β的条件成立时,循环经济效益R不仅随着旧产品回收率β的提高而增加,并且这种增加的程度也是越来越显著。
2.3.3 循环经济效益R与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的关系
求R对qr的一阶导数并令其小于零,得出qr大于某一确定的数值假定为q0,同时求R对qr的二阶导数,得出其结果小于零。通过此数学分析表明,当qr小于q0时,则有循环经济效益R对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的一阶导数大于零,即循环经济效益R与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之间是同向变动关系。这意味着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循环经济效益R就必须提高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直到qr提高到与q0相等时为止。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任何产品的生产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即使科技再发达也有一个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的下限,实际生产中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只能是在这个下限以上,而不可能低于这个下限。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的降低是有利于循环经济效益R的增加的。
3 研究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论,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在模型中表现为降低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二是尽可能的对旧产品加以回收利用,在模型中表现为提高旧产品回收率β;三是尽可能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加以资源化、重复利用,在模型中表现为提高资源化率α。由此可见,以上所构建的循环经济理论模型及其分析结论正好证明了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意义及其具体实施所应采取的对策。
参考文献
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联合体的理论分析
分析工农业复合经济联合体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两个,一是SCP理论,二是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SCP)最先由贝恩[3]提出。SCP理论分析外部环境、产业结构、企业行为、经营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要求,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集中程度等市场结构特征;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相互影响并共同对绩效产生影响;绩效反过来又会对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产生动态影响。一些学者利用SCP理论分析我国农业产业。洪民荣[4]、丁华[5]和嘉蓉梅[6]等人提出,我国农业的市场结构具有行业集中度低、差别化小、进入壁垒低等特点,导致规模经济无法充分发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户市场行为具有农民被动接受市场价格、农产品供给缺乏价格弹性、广告品牌效应和技术创新能力受到制约的特点;农业绩效则表现为农业供给能力稳步提高,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业收益处于低利润率水平、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事农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等。因此,中国农业的优化目标是以“公司+基地+农户”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构建组织程度更高的农业产业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农业行业集中度,促进农业规模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农民增效、农户增收。SCP理论解释了产业组织与市场绩效和企业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农业产业需向组织化程度更高的产业组织形式演变;但却未能涵盖产业组织与资源效率和环境改善之间的联系。对此,循环经济联合体理论是一个补充。按照西方学者的分类,产业组织分为三大类,一是等级形式(Hierarchy)即大企业组织形式,二是纯市场形式(puremarket)即无序小企业,三是网络形式(network)即有序的小企业。三种类型都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果,并使交易费用最小化[7]。循环经济理论则提出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经济范式,将基于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产业组织形式称为“循环经济联合体”,这是一种实践循环经济运行方式而非线性经济运行方式的产业组织形式,是谋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实体。循环经济联合体以原料生产、加工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为主线,形成稳定物质和能量投入产出的共生关系,充分实现一次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梯级循环利用;同时,按照主导产业链形成共享的专业的配套基础设施,形成横向的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链,使大规模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得到集中处理。循环经济联合体产生两种主要的效果。一是,通过大规模生产和联合生产经销,使循环经济联合体的主导产品、副产品及部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均取得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节省生产、流通和交易成本。二是,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和能源,在环境友好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1]。SCP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对构建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联合体,形成组织程度更高、具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横贯产业链上下游、便于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产业组织形式,提供了理论上的合理性。当然,严格意义上,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联合体超越了循环经济联合体的上述构成。考虑到农业具有弱质特征、中国农业基础薄弱,较多领域和环节需要政府补贴、生产经营管理分散、以及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尚需在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方面得到突破等等制约因素,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联合体不仅仅由相关产业链上以及共享循环基础设施的经济实体或市场竞争主体组成,在特定条件下其顺利运行还必须纳入地方政府、科研部门、金融机构等非经济实体。
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联合体的形态和组成
循环经济联合体在不同层面上的表现形态有所不同。在微观层面上,出于资源效率、生产效率、成本收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考虑,从纵深和宽度同时延伸农业产业链,出现联接农业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供应、市场服务、市场销售的联合型大型企业,在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抗经济风险能力的同时,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和循环利用。在中观层面上,形成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园由若干农产品生产、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产过程或生产加工技术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而成,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换互用,通过物质流或能量流的流动,使不同企业或生产过程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循环利用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必要时出于经济和资源效率的考虑共享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理设施。在区域宏观层面上,形成跨企业、跨行业、跨领域,产业共生、物质和能量大循环的循环经济联合体。其主要构成是农业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部门,另外还包括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专业协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区域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联合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其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其中,政府的作用是利用农业支持、利税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促进外溢的农业利益返还农业,增强企业对农户的带动力;建设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开展农民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技术;促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的形成;建立物质流和能量流信息交流平台,使联合体成员之间有条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互动。农户是生产主体,也是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者;农户与联合体的关系主要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等协议性的合作关系形成,以此为基础参与联合体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科研机构是创新技术的研发者和提供者,作用是改进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和成本效益、开发适合当地条件综合集成技术体系。企业既是原料采购者、种植者、养殖者、农产品加工者,又是农业废弃物产生者和集中回收利用的处理者。企业与联合体的关系通过供销合同、“公司+基地+农户”协议等形成。企业自身规模、技术水平、经营情况和市场竞争力对于工复合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对于联合体的稳定运行也至关重要。专业农业协会除了开展品牌营销、开拓市场和规范市场秩序以外,还能紧密联系农户,使农户联合经营资源、统一组织生产加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在联合体之间,物质和能量沿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方向流动,最终通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又重新返回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具体组成和运作模式参见图1)。在区域宏观层面上,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联合体的组织程度有紧凑型和松散型两种。紧凑型的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联合体可能表现为以不同名义成立的联合体组织,组织成员通过合同、协议和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合作。松散型的循环经济联合体可能并不存在实名的联合体组织,而是通过产业链关系和物质能量流关系,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协同。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发展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突出地位。十报告在论述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中将“推动循环发展”作为“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可见,循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所有经济生产活动中,农业无疑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它是直接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活动。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最广泛最有生命活力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关系,因此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研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循环经济概述
1.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应用。2.理论起源。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E.Boulding于1962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萌芽。Boulding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RogerPerman等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循环经济模式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因此发达国家逐渐开始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模式。3.国外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20世纪2、30年代,国外学者最先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70年代后,生态农业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实践运用,相关学者指出设计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的完善和农业生产活动主体素质等软条件的提升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我国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研究。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论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这一研究的核心。例如:详细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分析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关系,论证了实现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这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农业循环经济,论证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多见于研究的早期。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这一研究在总结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对我国的启示,探索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例如:在总结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的启示,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在对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介绍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共治”的基本模式,分析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等。这一研究得出的建议和发展模式都主要针对国家层次的农业,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多。此外,它与上一研究一样都主要是定性的研究。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识别阻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上。评价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如: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菲尔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9年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次是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5年四川省21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孜州、雅安市以及资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攀枝花市发展水平最低;以绵阳市为例,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绵阳市及其所辖9个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绵阳市2002-2012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和资源安全水平是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等。其次使用的较多的方法是能值分析法,如: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对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林省西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及有效能值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种植业与畜牧业耦合程度有所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明显加强;用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更科学,并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的四墩子乡农业系统进行能值分析,论证实施草地农业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等。最后,其它方法,诸如生态足迹法等。例如:用DEA方法和生态足迹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农业投入产出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上所述,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定量研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比较常见,其与前两个方面的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偶见能值分析法。不过,此研究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缺乏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因此难以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连续性、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结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其理论研究源于国外“生态农业”的提出和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内涵研究、发展模式研究以及发展评价研究。其中发展评价研究近年比较常见,但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罕见预测研究,因此拓展方法论,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今后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杨羽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76-77.
[2]周柳.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实证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
[3]JohnBCobb.Sustainability:Economics,Ecology,andJustice[M],Eugene,Oregon:Wipf&StockPublishers,2007:27-36.
[4]CheungSH,BeckJL.Bayesianmodelupdatingusinghybridmontecarlosimulationwithapplicationtostructuraldynamicmodelswithmanyuncertainparameters[J].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2009,135(4):243-255.
[5]卢远,王娟,陆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82-487.
[6]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第4期.
[7]史宝娟,赵国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6年第4期.
[8]RogerPermn.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9]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年第6期.
[10]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第5期.
[11]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12]马其芳,黄贤金,张丽君,陈逸.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以江苏省13个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潘安兴,王芳.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8(7):44-47.
[14]钟珍梅,翁伯琦,黄勤楼,黄秀声,陈钟佃.基于能值理论的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2年18期.
[15]唐静,林慧龙.草地农业的循环经济特征分析[J].草业学报,2013,,22(1):167-175.
关键词:安全视角;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经济发展模式;立法分析
一、引言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危及人类自身安全的五大问题。尽管国内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但在片面追求增长率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也未能避免上述五大问题的出现,情况甚至更为严重。
中国人大常委会审阅(第三次)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并将其改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这表明该法的通过将指日可待,这无疑是中国解决上述问题并追求经济循环持续发展途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但同时这也只是起步,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基于安全和立法角度的严谨思考依旧十分必要。
二、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对传统经济理论安全性的挑战
(一)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封闭流程,必将导致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安全发展模式。
(二)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
1、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力求社会安全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前提是“理性经济人”假定,它只重视经济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的社会利益、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安全问题基本不予考虑,这就在理论上助长了经济当事人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程中的不可持续行为,对全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而循环经济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它要求经济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耗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
2、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模式,谋求资源的安全耗用。资源配置模式的传统代表是“帕累托最优”,它寻求在给定资源配置条件下既能让某些人比原有配置下得到更多福利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福利的最优资源配置模式。在现实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自然生态资源在以循环利用为标准进行配置时,“帕累托最优”理论受到了致命限制,可以通过分析传统经济的物料流动模式(如图1)来解释这种局限的致命性。由图1可以看出,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和部门之间物质供应是一个线性开放系统,他们的食物链条呈线性非封闭状态。在这种模式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一的“下流式”的,没有实现物质的封闭循环,其结果必然是资源致命地不断减少和废物致命地不断增加。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策略,其物料流动模式(如图2)中引入了“分解者”(即对“废物”和副产品等进行处置、转化、再利用等的企业,如废物回收公司、资源再生公司等),这样一来废物会明显减少。对于系统内成员分解不了的废物,则由更大的循环系统的其他成员利用作为资源,并生产出系统内其他企业的原料,就可以维持系统与环境的相容性,还可以实现物质循环的封闭,避免传统经济先天不足导致的发展失衡,从而为经济的安全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3、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的“效用”和“效率”理论,寻求生态安全。传统经济学的精髓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寻求实现经济效用最大化的途径,但往往忽略甚至极大地损害了生态效益,二者关键在于取得合理的平衡,可以借用图3来进行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如果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益,追求“效用最大化”,会使得F移向F″,生态效益降低;如果片面地追求生态效益,将使得F移向F′,经济效益降低。由此可见,任何单一目标的抉择均会引起对应目标的负效应,从而不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循环经济效益,必然导致严重失衡。传统经济往往过分强调个体、短期或局部效益的最大化而导致整体,长期或全局的低效率。而这种整体和全局在长期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机会的失去,最终也将导致个体的终结低效。与此相反,循环经济在局部或短期内不一定能确保最优,但却为长期或整体的高效留下了生存空间,使得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而是高效率的,其高效率带来高安全性。因此,无论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看,还是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整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
三、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必要性
从国外的循环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德国走的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工业实践到法制巩固推广的发展之路;日本是从整体到具体、从目标法制化到实践部门化的发展之路。二者都充分利用了法律在实现循环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考虑,中国循环经济正处于由倡导、理论探讨向实践全面推进的时期,参照国际经验,中国现阶段十分需要从国家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循环经济所面临的理论发展和法制建设问题。
(一)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主动的社会变革,对法律具有特殊的依赖性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法制文明时代,生产行为己被纳入整个法律框架之中,原有法律体系对非循环型社会体系的承认,是进行循环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障碍。没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创新,循环经济社会的建设就会增加突破法律障碍的社会成本,从而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只能是个别现象,而难以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的成果需要用立法的形式巩固下来,才能从法律制度的形式提升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执行力度,从强力措施的角度推行循环经济成功模式。只有用法律制度的形式不断巩固社会改革的成果,才能提高全社会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积极性,从社会成本上减少对循环经济模式的阻力。
(二)循坏经济模式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有其自身法律体系的结构要求
国外循环经济模式日益呈现出社会性的产业理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其对社会的调整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因此更需要对这种结构体系之间进行明确的法律线条区分。从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情况来看,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法律是作为整个社会得以遵从和坚持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律制度,其地位等同于部门基本法,但又具有跨部门法的特征,表现为依据宪法性文本与部门法律法规之间的“链条”,起到指导多个部门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循环经济立法有其自身价值与必要性
德、日两国不同的循环经济建设方式均表明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原则提供指导性原则的作用,又为具体部门法律法规改革提供了指导,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基本法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法律约束和保障作用,有助于在法律的强力作用下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据保守估计,中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占GDP的2.1-7.7%,因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5-13%,两者之和大约为GDP的7-20%,也就是说,每实现1万元GDP,大约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不必要损失。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环境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是以环境要素资本来支撑和推动的,这必然加大了经济增长的投入成本。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势在必行。
四、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经济学破解
国际国内的形势要求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中国目前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只处于萌芽阶段,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的规定零散而可操作性弱。因此,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吸纳经济学和安全发展理念,制定一个整体的框架和规划,确立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基本法规,完善各项配套立法。
(一)以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经济理念为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循环型社会要求保证环境发展优先于经济发展,防止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要求国家调节环境社会关系的活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并具有普遍效力。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制定相应计划和推进循环社会政策的实施时以此为目标。再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企业和公众都有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参与意识,并自觉地循环利用社会资源、保护环境和相互监督。
(二)以安全的发展观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
安全的发展观,其重大创新就在于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涵,解决了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改变了过去单纯只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基础,以区域、城乡、集体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以国内外相统筹为手段,实现安全稳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出路。因此,开展循环经济立法必须以安全发展观的理论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以法律法规的指导性作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通过法律法规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以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应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层次系统地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原则,建立以循环社会为目的的、以区域性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为保障的社会激励体系。
五、结论
总之,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基于安全考虑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更需要在遵循循环经济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完整配套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Oughton C. The regional paradox: innovation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2、王炜.循环经济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3、刘学敏.循环经济挑战现代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4-02-10.
4、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黄英娜等.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经济,2004(8).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策建议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及特征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旨在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模式的五个特征观念: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以自然为基础,充分利用人类现有的科技,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生产和生活新观念,新风气。四是新的生产观。在生产过程中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提倡物质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循环经济的两种发展模式
(1)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通过组织企业内各工艺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耐用性等。(2)区域层面上的循环经济一工业园区模式。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发展要求,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和产业问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减少或杜绝废弃物的排放。
三、广西制糖产业的循环经济
(1)广西制糖产业的循环不经济。广西全区有糖厂95家,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制糖最多的省区,制糖量占全国的55%以上。境内企业长时间普遍存在“小、散、乱”的现象,全区就有大大小小的制糖企业100多家,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的特点,而且制糖企业集中在秋冬枯水季节生产,对江河水环境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2)循环经济总体实施思想。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广西制糖业以经济合理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技术为支撑,大大提高了产业资源的利用率。整个行业形成了资源提取原料一制造产品一变成另一种产业的原料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中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原则。达到了制糖业产业内的最佳配置、物质循环流动、废弃物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了最低水平。(3)具体的制糖产业的生态链:一是甘蔗制糖,制糖过程中产生的非糖蜜可作为原料生产酒精,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废液用于生产复合肥。二是甘蔗一制糖,制糖过程中产生的蔗渣用于制浆造纸,制造纤维板,湿法造硬纸板,干法制碎粒板、绝缘板、中密度纤维板。三是甘蔗一制糖一废糖蜜制酒精、味精、低聚糖、酵母、柠檬酸、核苦酸、核酸等。四是甘蔗一制糖一滤泥一生产有机肥。五是甘蔗一蔗梢一制造高级饮料。链条中的各环节具体分工如下:甘蔗通过制糖系统生产出各种糖产品;酒精系统通过开发能源酒精、酵母精工艺,利用甘蔗制糖副产品废糖蜜生产出能源酒精和酵母精等产品;造纸系统利用甘蔗制糖的副产品蔗渣生产出高质量的生活用纸及文化用纸等产品;并且甘蔗制糖的副产品蔗糖替代部分燃煤,可以实现热电联产,供应生产所必需的电力和蒸汽,保障整个生产系统的动力供应。
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1)循环经济建设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体,在其日常生产过程中,参与资源分配和使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完全是资源的竞争,其实作为单个企业并不可能对所有资源实施占有,从这一点来讲,产业链的形成,是协调企业资源尤其是废弃资源利用的最有效率的途径。(2)循环经济建设要加大科技的研究力度。循环经济建设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促进作用。要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参考文献
一、资源型城市和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1.资源型城市理论概述。
1.1资源型城市概念。资源型城市是一个人们广为热议的名词,资源型城市也被人们称之为资源城市或者资源性城市。在学术界来讲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具体衡量标准并不完全统一,在各种不同的衡量标准或者原则中,发生学原则和功能学原则是我们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属于资源型城市的主要评定原则。发生学原则要求考察_个城市是否属于资源型城市,不仅仅要看这个城市的现在,同样要考虑这个城市的过去,从发生学原则的角度来看,资源型城市一定是因为自然资源被广泛开采而获得发展的城市。而功能学原则关注于城市所承担的资源输出功能,即资源性产业要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最为根本的驱动力。
简单来讲资源型城市之所以具备资源性,根本性原因在于资源开采或者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在该城市产业中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托于资源产业。除了发生学原则和功能学原则以外,一些学术研究中根据资源型城市最初形成时有无城市将其划分为无依托资源型城市和有依托资源型城市,如大庆、东营等城市就属于无依托资源型城市,这类资源型城市是先期开展了资源开发利用后期才逐步建立了城市。而淄博、阜新等则属于有依托资源型城市,这类资源型城市属于先期已经有了城市,后期因为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使城市具备了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具有了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因此被定位为资源型城市。目前来看,在我国的城市当中,资源型城市已经占据了近三分之_的比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2资源型城市基本分类原则和具体分布。
1.2.1资源型城市基本分类原则。其一是根据资源种类进行分类,城市中不同的资源种类,使城市被称为石油城市、煤炭城市、森林城市、有色矿产城市,而这些城市都属于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当中,煤炭资源型城市所占比重最高,占到了资源型城市总量的_半,为63座。其二是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进行分类,目前主要划分为地级市资源型城市和县级市资源型城市。其三是根据城市规模进行分类,具体划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1.2.2我国资源型城市具体分布。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型城市众多、其分布也较为广泛,在我国的所有城市当中,资源型城市已经能够占到城市总量的近两成,资源型城市数量已经达到了118个,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随着资源型城市衡量标准的放宽,未来被定位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将有可能达到200佘个。
2.1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指在物质再生使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来发展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资源有效使用、资源合理回收、资源循环再利用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生产的基本特征在于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合理运用新科学、新技术去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降低单位生产排放量,达到低排放、零排放标准,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侧重点和具体标准,最终实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可持续发展。
2.2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原则。
2.2.1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升资源的再利用效率,避免使用过多的_次性产品,使资源的价值被一次以上开发利用,尽可能使资源价值最大化。
2.2.2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被初次利用后,能够重新被变为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进而使资源的可利用性被明显提高。
2.2.3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投入,并能够切实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减量化原则体现在具体经济活动中就是要提倡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经济活动中资源的投入。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资源枯竭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当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先后于2008年、2009年、2012年分3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确定标准为经测算剩佘资源可利用量少于30%,可开采的年限低于15年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因其固有资源被大量开采,城市发展逐渐失去资源这一基础,尤其在一些城市当中,破坏性开采、违规开采等行为屡禁不止,在降低了资源开采的效率和质量的同时,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这些城市失去了发展活力,逐渐从资源输出型城市转变为资源输入型城市。
现有研究表明,_些被探明能够开采30年的煤矿,往往只需要10佘年就被开采一空,不科学、不严谨的作业方式势必将严重影响城市的未来。从现状中,我们能够清楚看到城市发展源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市的衰落同样源于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经济、轻环境,过分重视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轻视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思路,从根本上是造成资源枯竭的重要因素之_。
1.各类资源出现枯竭现象。虽然我国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我国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相对落后,高能耗重污染的问题依然突出,在一些地方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常见。随着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储备呈现逐渐减少的态势,一部分靠资源带动城市发展的城市,因为资源的减少而陷入发展困境,城市地位下降,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云南省个旧是著名的锡产地,但因持续的开采,其有色金属储量已经出现大幅的下降,地表的砂矿及浅部易采资源出现枯竭现象。个旧本地的冶炼企业已经难以获得来自本地的资源,需要外来资源保障日常生产,
目前个旧冶炼企业消耗资源的85°%以上来自其他地区.缺乏本地资源,使个旧企业赢利能力下降,发展空间被限制,进而直接导致个旧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影响。2008年个旧已经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之1。同样我国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严重问题。目前辽宁大部分煤炭矿区都属于萎缩矿区,煤炭产能持续逐年下降,同样,黑龙江大庆油田虽然探明石油储量居于全国第但随着大量开采,大庆油田的可开采量逐渐下降,其开采成本却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需要量与日倶增,2007年全年煤产量为25亿吨,到2012年六年时间煤产量达到近37亿吨,总产量增长了50°%,
由此可以看出资源的过度消耗,尤其是煤炭和石油这类不可再生资源使用和开发数量的持续增加,使有限资源被快速消耗,不可否认,由资源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急待调整和转变。
2.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程度较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当中资源型产业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一些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较突出的发展成绩,但因资源型城市产业过于单1,难以全面带动城市发展,靠山吃山、有矿吃矿的产业模式使得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模式创新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中城市化程度偏低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一些资源枯竭的资源型城市因无法持续对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投入资金,使得城市建设质量较低,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公众的现实需求。
目前来看_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城市金属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从城市长远发展的入手,去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建立并完善城市综合体系,在资源型城市中重一二产业、轻第三产业的现象较为普遍,城市内部结构不合理就直接导致城市化发展受影响,城市化程度低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三、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相关建议
1.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想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循环发展,
那么就要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思想转变了,那么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就能有保障。从政府的角度要全面建立并健全推进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强化政府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节能减排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扶持力度,通过资金补贴、补助、贴息货款等形式予以财政支持,使政府对投资的引导作用直接体现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在城市建设方面,政府要将财政资金更多的投入到城市环境建设中,促进一批节能环保项目的发展,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为达到节能减排条件的项目提供更为优惠的金融服务,促进这类项目的开工建设。
政府要通过调研、调查,掌握城市发展现状,进而拿出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配套措施,实现资源性产业的升级改造,对能够实现节能环保改造的企业实施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对于暂时无法实现产业升级且对生态破坏较大的企业实施限制生产,强制企业予以改造升级,对确实无法实现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的企业,采取合并、清退的方式,实现企业退出。
为了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循环发展,加快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政府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第三产业当中,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在第一、二产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城市第三产业升级发展,使城市增加新的发展活力,改变单一产业结构,实现多产业协调发展。
2.加快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在新时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之一。作为一个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模式不够合理的国家,我国想要从根本上去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矛盾,其方法就是要实现技术创新,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是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方式,只有实现资源型城市结构的优化整合,才能使城市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目前来看,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缺乏发展的持续性,循环经济发展遇到阻力,其原因就在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低,技术创新滞缓,加大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压力,导致了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遇到阻力。想要实现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必然要加快城市技术创新步伐。资源型城市要研究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所必要的技术,这其中包括废物利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生态工业技术等技术。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使产业格局更合理,生产效率更高,使发展循环经济措施切实落实到实处。
3.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工业企业之间能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产业链,使工业原料与工业生产废弃物之间可以实现不断消耗和再生,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要想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遵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循环模式是根本之道。以贵州开阳为例,该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磷矿产业升级,该市在磷矿区实现了企业内部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同样减排的目的也得以实现,万元产值水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0°%,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万元产值能耗得到明显下降。
同样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安徽省铜陵市建立了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在这里得到实现,从饲养场的鸡鸭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到沼气工程生物发酵,实现了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即生产出无害有机肥料,同样生产出的沼气还可以用于饲养场孵化室等场地的加热,这一套生态循环生产模式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高效生产。同样在铜陵市还实现了产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2007年起,铜陵市就开始了工业冷凝水循环使用的尝试,通过政府的统一调配,工业企业生产产生的热水被有偿提供给服务业中的宾馆、浴室,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同时也将一部分不达标的燃煤锅炉淘汰,促进了城市环保事业发展。实践表明,传统资源型城市要想沿着循环经济的道路发展,需要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量,实现城市产业转型,真正达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有机协调。
参考文献:
[1]周瑜.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2(02).
[2]赵西三;王中亚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09).
[3]付建党.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30).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
1 前言
中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被认为是维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标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开发环评的战略和规划功能,供读者商榷。
2 循环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循环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和日本等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示范的启动阶段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转变。经典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我国,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考虑到闭路循环在理论和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无害化”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还需要增加“无害化”。在企业和市民生活的微观层面,“减量化”处于优先考虑地位;在社会区域层面,“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先于减量化原则[1]。
根据德国、日本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物质流分析与管理是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核心技术手段和方法。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核心[2],它是连接资源、经济、环境的节点指标,高生态效率必然意味着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和低污染排放。
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主要任务
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较,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广泛性和复杂性;②不确定性;③战略性和规划性;④评价时间的超前性;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特点[2]。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的各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制订监测计划和管理体系,提出完善区域规划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单项入园区项目的审批和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论证区域开发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资源能源消耗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循环,以及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的削减是区域环评的主要任务。
4 区域规划环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区域发展规划环评是保证区域规划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区域规划环评是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用于考虑环境因素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区域规划产业生态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环境累计影响的最小化,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体现区域调整结构、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在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法律和技术手段,应该得到环评界的高度重视。
5 循环经济概念框架下区域规划环评存在问题分析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区域环评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重视法律、法规、政策的合规性分析和判断,对规划方案的经济性、效益性、生态效率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论证;②重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以及区域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区域开发生产、生活过程产生废物的“再循环、资源化、无害化”可行性论证不充分;③对区域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缺乏分析,特别是缺乏对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脱钩”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分析[3];④缺乏应用生态产业链技术对规划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性、完整性和生态效率分析。区域开发的战略性决定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环境影响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困难。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如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物质流分析方法、循环经济指标等,围绕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内环境累积影响最小化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完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区域环评的战略性和规划性,为完善区域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规划技术手段。
6 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6.1 应用工业代谢原理和方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
张天柱[4]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的生态化。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区域是企业和产业的载体,区域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是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规划,而产业链的生态效率又是表征规划方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方案分析重点是对规划的产业或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论证,分析各条生态工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分析规划产业链间彼此交错、横向耦合与互补,构建累积影响最低的生态产业体系,为区域环境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的核心产业定位是生态链构建的关键,也是分析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础。工业代谢是构建生态链的理论基础 [5],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工业为核心,通过能物流(原料糖、纸浆、电力、蒸汽)交换建立了生态联系,形成了生态工业链。通过对核心企业分析,根据上下游关系、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友好的要求,绘制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链网总图,分析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生态效率,按照生态产业链扩展、互补的原则编制区域环境保护准入产业名录,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
6.2 以物质代谢分析为手段,论证规划方案环境累积影响的最小化
区域开发是典型而巨大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界的物质代谢相比,人工物质代谢主要存在2个问题:①没有形成良好和完备的循环代谢机制;②代谢路径过长。区域开发形成的人工系统在物质代谢途径上存在先天不足,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的直接原因,由此导致的环境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累积效果。从物质代谢途径入手,分析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达到评价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累积环境影响程度的目的。
物质流分析方法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并生产出废弃物,以及废弃物的再使用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中物质的实物流量和流向[6]。环境影响评价中关注的是废弃物和能源消费及直接的物质投入量,废弃物包括气体废弃物(含能源消费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废水及具有面源污染特征的流散废弃物(如粪便、农药、化肥等)。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场景模拟分析,类比同类区域、行业的物质、能量消耗指标,应用物质流核算方法计算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强度,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累积影响,筛选累积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规划方案。
6.3 采用循环经济指标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
现有区域规划环评中制定的环境管理指标在结构上基本可分成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2大类,直接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侧重于环境保护;间接指标重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区域生态指标等,侧重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2大指标体系侧重点不同,相互间的关联度较差。
在开展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导入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特别是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如水资源生产力(单位水耗所产出的GDP)、土地资源生产力(单位土地所产出的GDP),能很好的克服现行的基于线性经济基础上构建的、偏重于关注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变,缺乏对资源节约和再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的间接指标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标保障。实际工作中有三个类指标最具可操作性,即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各行业的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使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6.4 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在第一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上“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十年”的讲话曾指出:“对一个区域而言,首先要有实现循环经济的计划,并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开发。达不到这个前提,就不符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区域规划工具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区域开发的特点提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通常将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园区和社会层面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域开发为例,根据规划产业特点建立生态工业区是区域发循环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
7 结语
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实践也在不断的探索。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准入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手段,对于推动中国建设循环经济步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不论在生态工业链、物质流分析、循环经济指标还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尚未成熟,处在探讨和摸索阶段,这必然增加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的难度,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131~136.
[2]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M].2005
[3] 石磊,张天柱.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量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3~66.
[4] 张天柱. 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J]. 环境科学动态,2004,(5):1~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circular economy to develop the industry city. Though theproblems of city's development, we found that circular economy is a kind of balance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运用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ecological environment;construct;use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37-01
0引言
随着近几年我国GDP逐年递增,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被放在桌面上探讨,在保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中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点。另一方面我们能推断到经济增长并不代表一定要牺牲生态环境的和谐,为了生态环境的和谐我们就一定要抑制经济的发展。于是,我们发现循环,可持续发展便是我们平衡两方面的支点。如何利用好这个平衡支点关系到我们经济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共同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明如何将循环经济理论运用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旨在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说明促使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更快更好地发展。
1我国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工业化加剧,伴随工厂集聚城市而来的是大量务工人员的拥入,导致人均城市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天空受废气排放和人口膨胀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灰白色;水质也因为生活污水增加和工厂不处理性污水排放的原因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大;土地也因酸碱平衡被破坏而影响作物产量;城市人口的膨胀也加剧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而垃圾处理也成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难题……事实表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给人们带来了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存环境的毁来,人们一边在创造社会财富一边在承担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生存条件的恶化。另外,我们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也面临旧产业经济与新型生态建设不协调的问题,毕竟旧产业经济在我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积淀了很深的历史文化,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新思维,新突破,要求我们在旧的生产模式和旧的发展思维上进行革新。一方面我们要发展城市经济,拉升GDP,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构造我们的生存空间是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运用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表现在再生资源的利用上。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能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处理,经济发展城市又少不了务工人员的聚集,人口膨胀免不了消费和生活垃圾的增加,种种生态环境的不和谐便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自然而然地产生。那么当我们要保经济增长的时候,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从节约能耗,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几个方面着手:从表象上来看,节约使用资源,增加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因工业发展导致我们对大自然的穷尽性发掘,遵守自然规律,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也是有限的,如何高效利用不可再生性资源关系到我们人类的持续发展。我们除了从节约这方面着手外还可以研发相关科学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率;使用能源替代品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发电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废弃物排放的处理设备成本和增加废弃物排放的渠道。从能源的使用和排放两方面切断因资源使用而代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从实质层面上来讲,促使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双向保护。最直接的是对我们日常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我们知道日常生活垃圾概括起来实际上就是可用作有机肥料的垃圾和难处理的石油产品,而后者对环境的破坏是具大,不可挽回的。那么,我们可以将前者聚集起来用作形成沼气,天然气资源,而的后者我们一边增加媒体宣传力度号召节约循环利用同时,努力开发相关处理设备和降解技术,在有关技术未形成前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建设有具大隐患资源的利用,从替代物的研发上解决我们日常对难处理石油产品的依赖。
3相关法律对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支撑
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运用,解决了我们资源高效利用,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也带来了循环消费的生活模式。但是,这些仅仅停留在了理论层面上。也就是说理论与现实之间我们还是感到有所差距。只有通过立法保障我们才能将所设想的理论转变为我们希望看到的现实。首先是道德宣传,我们应该加大生态资源节约保护,高效使用,循环利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道德宣传的目的,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居民意识,共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也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其次再是从法律层面上保障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运用。道德宣传能够起到提高人们思想意识的作用,但是仍然不排除有少数人为了一己私利,置道德规范于不顾,我行我素,给我们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带来隐患,因此我们需要有法律的震慑和强制来保障。我们可以一面总结国外发达国家有关环保与经济双向共同发展的成功事例做参考一面结合我国生态破坏的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穷尽性发掘。再就是通过政府制定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达到开发的不浪费,保证高效,可持续发展。
4小结
本文从建设生态城市出发,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系统阐明了建设生态城市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建设生态城市中我们在面对资源丰富却有限,资源使用效率低,工业经济发展、人口膨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废弃物处理的难题,在保经济增长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两者之间,我们艰难地寻找着平衡支撑点。其次,在探索经济和环境双向发展中我们发现了循环经济这个平衡支撑点,引入循环经济理论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我们提出了产业升级,技术革新促使资源的节约、高效使用,并对工业,生活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和回收再造来达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建设共同发展的目的。最后,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提出了征对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生态城市的道德宣传,在起到革新人们旧思维的基础上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道德力量和法律强制力相互协调补充共同为建设和谐生态城市做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娜,孙岩,尹怀宁.论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9).
[2]李明.节能减排凸显循环经济[J].染整技术,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