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师学校语文研修总结8篇

时间:2022-10-09 11:07: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师学校语文研修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学校语文研修总结

篇1

1 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现状调查。为了了解教师对于校本教研的真实想法,我们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语文学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问题一:你认为开展以校为本的培训和研究活动有必要吗?

问题二:你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吗?

问题三:校本教研只是年轻人的事,老教师不必参加,这种想法对吗?

……

2 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现状分析。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对学校老师参加校本教研的现状、效果和形式认可度有了切实的了解,主要问题如下:

(1)人员疲乏,消极对待;

(2)主题不明,效果不显;

(3)形式单一,随意运行。

二、语文学科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的构建

1 自愿组建,以点带面。要让研究真正有效,必须要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学校以“自愿互利、示范牵引”为宗旨,组建“语文学科研修共同体”,明确规定以自愿为原则,学校提供一定学习机会和条件,以达到个人专业成长,同时带动其他教师发展。

2 专业规划,谋划发展。教师只有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认真规划,才能做自己生命的主角,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领航员。因此,学校要求每位成员做好针对性强且有效的个人两年专业发展规划,包括自我诊断、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等。通过自我诊断认识目前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找到影响和制约个人发展的因素,从而找到个人发展的立足点,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三、语文学科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的实践

1 素养阅读。素养阅读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既有引领作用又有拓展作用。学校制定有效措施,认真落实“三类读书”、“三个结合”和“三项措施”,来确保将教师有效读书活动落实到位。

2 网络互动。学校要求研修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就研究的专题进行深度交流,组织教师由现实走向网络,由集中教研改为分散教研,由办公室教研转为家中教研,拓展教学合作的互动空间。

3 主题研讨。每次研讨活动都源于教师的需要,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围绕教学中、课堂上某一层面的具体主题进行研讨,已达到真正解决问题。

4 全员练赛。学校在组织研修组活动时强调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通过评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交流推广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推动和促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5 专家引领。校本研修需要专业引领,没有专业引领的校本研修只是“萝卜炖萝卜”。因此,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研修策略,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来培训教师队伍。

四、语文学科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的评价

1 关注专业成长的档案袋评价。学校借鉴学生成长记录袋方法,创建了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成长记录袋”收集了教师专业学习的成就和进步的材料,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主要有三块内容:发展奋进的我,行动研究中的我,体验成功的我。

(1)发展奋进的我。包括自我发展计划,自我评价,成长随想。

(2)行动研究中的我。包括爱岗敬业的我,教育教学舞台上的我,课题研究中的我,同伴互助促我成长。

(3)体验成功的我。包括各种奖状、发表的论文等复印件。

2 关注目标达成的过程性评价。我们要求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倡导“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主要针对两年发展规划中的“九个一”,每学期期末进行自我盘点,分析得失,鞭策自己。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1 课题研究使学校得到长足发展。科研气氛日趋浓厚。教师的研究意识大大增强,都能自觉参与听课、评课、教科研活动中,自发学习有关课改的报纸杂志,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经验总结,教学案例,养成了课前研讨和教后反思的习惯。

2 学校办学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课题研究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有力地指导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校形成了更科学、更规范的管理体系。

3 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工作状态在改变,教师专业水平在提升。“研修共同体”积极构建教师培养框架,通过一次次的理论学习、课题研讨、研讨活动,教师对课题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课题为中心的行动研究,教师的科研意识、把握学科知识的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篇2

打破校际界限,创新校本研修

桐庐县富春江中学教学楼里,该校语文组教师正与三合初级中学教师热烈研讨“本学期同步教研”的主题筛选问题。这是两校研修共同体本学期的首次会议。

桐庐县实施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以来,不同学校组成研修共同体,开放式的岗位研修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富春江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杨敏南老师介绍说,富春江中学是薄弱学校,三合初中是引领学校,目前两个学校的教师,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同步教研的模式进行校本研修。通过桐庐县校校互通的网络平台,两校教师可以随时在网上见面,不受时空限制。每个学期初,两所学校教师线下开会确定本学期的研修主题和研修目标,确定网上共同研修的时间、任务等问题。

以两校语文研修共同体为例,开学初,研修目标确定后,后续的研修活动以分与合两种方式灵活跟进。第二次的研修活动,由三合初中语文教师自己开展,以“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趋势”为主题,组织教师观摩名师微讲座和交流研讨。第三次研修活动,两个学校教师远程“见面”,通过网络进行共同研修。三合初中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微课,富春江中学的教师质疑,三合初中教师答疑,双方共同探讨。第四次研修活动,两个学校把双方收集到的相关试题,组成一个卷子,让两个学校学生分别完成,再对试卷上答题反映出的难点进一步修改完善,研讨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辅导策略……

研修共同体为一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帮助。王涌铭是桐庐县城关中学一位新入职的数学老师,他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2016年12月份,他接到学校的通知,要求新教师上一堂展示课。时值学校期末复习阶段,数学备课组长王斯杰老师在网络平台上发起了关于如何做好期末复习的主题讨论。在众多的留言中发现,学生对于非负数内容掌握不太理想,他决定上一堂七年级的专题复习课“非负数的性质”。他借鉴了网上优秀教师的一些教案和题型,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了教案的初稿。设计好初稿后,他想听听其他学校教师的意见,却苦于认识的人极少。网上“同伴互助”功能自动将桐庐县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集成了群。在网上可以找到全县所有的七年级数学老师。他发现上面的方暾老师,自己听过他的公开课,印象很深,就与之结为好友,把教案发给他。方暾老师非常热心,仔细研读了他的教案和课件,建议具体进行五个方面的修改调整,并将课题名称改为“非负数性质的应用”。这五处改动从丰富的教学经验出发,让他学到不少东西,公开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共同体校本研修的主题都是教学疑难问题,在县教研室的支持下,不同学校教师线上与线下结合一起研修,研究更加深入。在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初中部学科教研员的组织下,桐庐县13所初中学校都开展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跨校教研活动,仅以“学为中心”课改展示课为例,线上跨校观课评课的教师一学年统计下来就达到7511人次。

网络社区,共享优质教学与人力资源

在“桐庐县初中网络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中,为了增强校本研修效果,桐庐县教育局与中国教师教育网携手搭建了桐庐教师研修社区。

2014年开始,中国教师教育网的“中国教师研修社区”进入桐庐县,相关专家和当地教育局负责人一起确定了区域联动的混合式常态校本研修方式,并进行了周密的预先规划。浙江省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陈卸金总结近三年桐庐县的具体做法是:

其一,顶层设计,研训整合,统一规划。县里统一每一年度的研修重点;建立支持区域联动校本研修平台“人人通”与“校校通”,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自动集成群,同伴时时工作交流成为可能;年初制定考评标准,年底对各学校的常态研修进行评价。

其二,引入专家,打造种子学校,进行校本研修基地建设。发掘骨干教师经验,开发校本研修二级课程。相关校本研修二级课程具体包括专家到种子学校帮助骨干教师开发的教学小策略和被课程专家点评的骨干教师的教学实录等。

这种研修方式有力促进了区域课程资源的共享。比如,叶浅予初中科学教师沈天诗在专家帮助下开发的“生活中的物理小实验(初中)”系列微课程,放到网络平台共享后,受到广泛好评,现在其他学校的一些教师也开始利用她的微课进行科学概念的导入。网络平台把各个学校的优质资源汇集在一起,让大家共享共建资源库。区域导学案资源库建设与常态研修目前正在同步进行。

专家引领,带动教师整体教研能力提升

桐庐县教研室初中部主任赵根标说,现在教师的教学研究更多地聚焦在课堂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缺乏针对性。全县初中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一改以往课题过大过空、纸上谈兵的状态,越来越有的放矢,切入点小但研究深度超出了以往。比如n题包括《微课在说明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语文生活类情景类试题分类及辅导》等,这个变化是把专家引入种子学校、带领骨干做研究、打造样板收到的效果。

桐庐县4所初中被选定为种子学校。中国教师教育网特聘的校本研修专家李玉平老师团队到这几所学校带领骨干教师做研究,他们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业引领,让教师们彻底改变了教研观念。同时,县里要求各学科教研员在网络研修平台上通过认领课题的方式,深度参与各学校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并给予具体的指导。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接地气的校本小课题研究,专家现场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各类课堂研究课题。桐庐县《基于“互联网+”的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实践研究》课题获杭州市第31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篇3

为期两天的校本研修培训活动结束了。几天培训下来,感觉很紧张,也很兴奋,同时更有收获。说实在话,搞了几年的校本研修,到底什么叫校本研修,如何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心里一直犯嘀咕。通过参加西安市教科所举办的“西安市教育局2013年校本研修培训者培训”,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以后,深感校本研修,是我们所有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明白了“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的宗旨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它将教学研究和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 程中老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它必须经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到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校本研修不是简单的组织教研活动,它是以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策略研究为主线,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共同探索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学校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达到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也是当前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那么如何去组织和管理校本研修?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关景双专家的讲座《主题式课例研修》,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的专题讲座,使我对课例研究的目的有了进一步的明确,课例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也是研究自己。它是老师在职学习的一种方式,将教师们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它研究的形式主要是以课为载体,研究过程中强化合作交流,研究的关键是要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关景双专家给我们作了具体说明:第一,主题生成、 解读与示例。第二,行动教育、学习与操作。第三,课例研修、选择与持续。第四,用笔说话、表达与写作。第五,主题研修、价值传播。让我深知:校本研修要从事务布置到有主题的研讨,用教师的经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要把理念做出行为方法,把自我做出个性风格,用学习积累为师底蕴,用研修求证教学效益。最后他在给大家的建议中再次强调:学了就有思路,做了就有方法,写了就有底蕴。

吴积军校长的讲座《教研员如何组织校本研修活动》,讲了教研员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给我们指明了道路,让我们明白了自己肩负的重任,明确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他指出:教研员在指导校本研修工作中要心中有规则,手中有技术,脑中有智慧。要讲步骤,讲技巧。一定要围绕教学,聚焦课堂,让老师时时刻刻能够感受研修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经过关景双、吴积军等专家的专题讲座和培训,使我更深一层的了解到校本研修不是简单的备课、听课、评课,而是要促使每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研员如何通过学科专业方面的有效引领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觉得自己应做到学习者、组织者、培训者、研究者多重角色的转换。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做到心中有规则,脑中有智慧,为有效指导作奠基。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支撑,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研人员是引领一线教师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的带头人。随着新课程试验的全面开展,教研员与广大一线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对学科教学新理念的了解,及由此引起的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等都需要学习。因此自己要能够在学科教学上有的放矢地引领教师将新的课程理念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就必须领先于基层教师一步认认真真地学习课程理论,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学习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有效专业指导的前提。只有自己通过学习具有了比较深厚的理论,才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对课程理论、校本研修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引领,使其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篇4

我校语文教研组在贯彻执行县级教研活动的同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其教研工作特色及工作业绩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学无止境”,通过学习才有提高。学习形式多样化,有讨论学习材料,观看专家讲座,观看教学录像,开展“读书论坛”活动,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活动等。学习,让我们教研组每一位成员幸福地走在成长的路上。

2、研修活动扎实,富有成效。我校语文组研修活动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凭借承办“语文论坛”这一契机,积极推动我校校本研修活动,激发教研组成员参与研修的热情和责任感。

第二步:重视校内教研课的进行,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同年级教师共备一节课,同课异构,同上展示课,人人听我,我听人人,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做到课前有说课,精心施教,课后评课、及时上传教案、反思。活动实效好,锻炼了青年老师的成长,促进了老教师的提高,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步:通过校外研修推动校内研修,实现“内外兼修”:参加校外研修的老师介绍所得所思,大家进行讨论交流,借鉴学习,这样也很好的提高了研修的质量。

3、精心筹办“星河”广播站,初见成效。我校“星河广播站”的成立是语文教研组工作的另一大特色。从筹备成立,组织活动,开始广播等一系列工作凝聚了王**老师的心血和辛劳。

4、隆重举行“樊相镇中心学校首届汉字听写大赛”,通过书写选拔、模拟赛场等激烈的角逐,王**、王**、王**三位同学摘取桂冠,并在我县第二届汉字听写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5、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因我而精彩"活动,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各个真情演绎,以自己的生花妙笔,创新设计,在展示中脱颖而出,张**、崔**、刘**、孙**、于**等老师被评为“风采教师”。

6.“星河文学社”各项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成果迭出。圆满完成本年度“星河”四期的出版发行,成为“意林漂流”活动中的一员,并举行了“意林杯·迎国庆”征文比赛,还辅导学生作文10多篇在“矿山杯”作文竞赛中获奖,其中,高**、李**获一等奖。这都源于文学社老师们的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7.临近期末,初三语文组的教师外出参加“中考备考会”,学习归来,在语文组又召开了新一轮的学习研修,即把握中考动态,依托中考考点,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立足课堂,实施点、线、面的全程训练,在培养学生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篇5

一、校本教研是向教师回归的前提

“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给教师一些现成的研究方法,而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中唤醒,然后去教研。教学研究决非仅仅是教育研究机构的事情,它的主体应是教师自身,教师是教学原理的创造者。教育过程不仅需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是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通过校本教研,可以使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认识自己的处境、生命的历史和未来的使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我意识和充满生命希望的人。因此,“校本教研”就是要“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增强其自我意识,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校本教研是向学校回归的过程

学校在“以人为本,科研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新理念指导下,坚持以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生成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校本研修将教师的培养与学校的整体改革结合在一起,将教师的学习、教学、研究、实践融合在一起,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关注教师的生存环境,努力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与学习氛围,打造一支乐观、积极、勤奋、稳定的教师队伍,领导和教师、老教师和青年教师通过交流、沟通,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工作中配合得更加默契,激发了每名教师的潜能,达到了最优组合。不断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发展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学校在开展校本研修时要注意指导教师将研修融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采取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切实可行的措施,循序渐进地开展研修活动,注重过程,注重结果,注重实效;要将校本研修作为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

三、校本教研是向教学实践回归的关键

校本研修能充分挖掘利用有助于语文教师发展的资源,发挥群体力量,创造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教师共同体文化,在此基础上生成自己的个体文化,理解语文课程。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其他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学期我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于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研究和建构一个能够促进教师和专业支持者共同参与、有效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共同体模型,使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探究共同体、合作共同体、反思共同体。

篇6

校本研修的对象应是教师在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必然趋势。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是学习的开端。我们认为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直到问题解决,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学习研究的过程,是教师思考探索的过程,更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

笔者曾了解到某小学早在几年前的一次选择话题论坛中,有教师提出:尽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口号由来已久,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小学阶段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依然背着素质教育的旗帜,过着应试教育的生活,肩上的作业负担并没有从实质上得到解决。这一论点激起了在座教师的共鸣。大家都认为,学生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验方式,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得当,会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布置失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机械应付,事倍功半。设计和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于是,该校提出开展“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减负增效,作业变革确实是出路。

提出问题仅仅是研修活动的开端,只有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探究的时候,才有可能在做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商量决定:为有效组织开展“优化作业设计”校本研修活动,活动确定三个阶段、健全一个机制、立足两个层面。

一、确定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确定主题: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的主题为“优化作业设计”。

2.学习理论:围绕主题,以学科研修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学习相关理论。

3.反观现实:联系教学实际,每位教师按照学科、本级段学生特点,根据作业布置现状,总结自己或同级段教师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成功做法,或反思作业布置低效的原因。

(二)第二阶段

1.反思成文:要勤动笔,记下自己的心得,记下自己的思考,记下成功的案例,记下失败的反思,善于物化校本研修的成果。每位教师就“优化作业设计”为主题,撰写2000字左右的论文。

2.组内交流:以学科研修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形成的书面文字材料,包括对“优化作业设计”论坛的认识、思考,在教学中已有的现状、经验等等。

3.推荐论坛人选:各学科研修组推荐典型的能代表本学科的教师参加校级层面的论坛。

(三)第三阶段

1.主题论坛:学校组织“优化作业设计”论坛,邀请市内外名师、骨干教师及相关学科教研员对本次论坛予以点评指导。

2.总结提高:对在“优化作业设计”论坛这一研修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推广,共享校本研修成果。

3.再度反思:校本研修不是消灭问题也不可能消灭问题,而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生成更多更深入的问题。学校引导教师继续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总结,使学习研究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意在把教师行动引向创新之路。

二、健全一个机制

结合“优化作业设计”这一主题,通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继续完善“校长亲自挂帅――一名副校长分管――教导处(教科室)主抓――研修组长具体负责的”校本研修管理机构以及“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学校师训分站为管理中心,以各学科研修组为主要阵地,全体教师互动合作研修”的校本研修网络,便于校本研修工作主题化、课题化的开展。

我们加强研修小组的建设,突出研修小组的地位和核心作用,落实“校本研修”的中间环节。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学校是“校本研修”的基地,就意味着研修活动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学校作为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规划等责任。研修小组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研修组织,它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由研修组长领导开展具体的研修活动,引导教师共同参与学习、交流与研究,对小组内每一位教师参加研修活动进行质的要求和量的规定,强化过程管理,以训促研、以研促教。

三、立足两个层面

我们所提倡的追踪式的教学研究一般要在两个层面上开展:一是理论层面,围绕“优化作业设计”主题搜集、整理、学习理论材料,围绕主题探索“现状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该怎么设计”,学习、思考、交流、碰撞、融合、共享,在研修中实现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出现新的问题,以至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二是实践层面,任何理论都要与实践相结合,才显示理论的生命力。在优化作业设计研修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运用学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尝试与探索,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解决实践问题的可行性的方法,并适时在教研组、学校层面交流探讨。几年来,“优化作业设计”论坛活动在该校报告厅如火如荼地展开,语文、数学、体育、信息技术、品德……数十位教师激情洋溢地阐述了自己关于有效作业设计的见解,PPT呈现图文俱佳,主题演讲声情并茂,恰到好处地介绍了分层教学、激趣设计、形式创新等关于优化作业实践道路的探索之法。《让语文作业与快乐同行》、《优化作业布置,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利用作业本,提高课堂价值增量》……教师们立足实际的有效作业案例的引述、经验的介绍及实践的困惑,推动学校“增效减负”的研修活动落到实处!应邀而来的专家们又以真实鲜活的案例为纽带,链接理论和实践,与教师展开互动式交流,由此产生的许多新的“问号”又进一步引发老师对有效作业的探讨热情。

篇7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意见》(鲁教财字〔2007〕30号)精神,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经研究,决定依托“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开展2009年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标

2009年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利用远程研修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网上备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内容与课程资源开发

本次培训开设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三门课程,每门课程集中研修10天。课程资源由国家学科课程专家、省内外专家和名师共同开发,并负责各学科研修指导。

三、参训人员

本期计划培训全省农村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10130人,其中,乡镇以下农村初中教师不少于50%。各市名额分配情况见附件一。

(一)选拔条件

1、热爱党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进取,乐于奉献,为人师表。

2、有较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培训能够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

3、一线教师,身心健康,能坚持全程学习。

4、熟悉微机和网络操作,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

(二)推荐选拔办法

参训对象的推荐选拔要公开、公平、公正,在个人申请的基础上,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坚持标准,择优推荐”的办法进行。由符合选拔条件的教师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学校和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教育局。各市根据所分配的名额按1:1的比例确定培训对象。

四、研修形式与时间安排

(一)研修形式

采取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研修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推动以远程网络为平台的高层次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其他学员、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推荐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

专家团队:点评学员作业,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集中研修期间,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本县区教师培训机构或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中小学校设立若干培训教学点。组织参训教师按就近原则到各培训教学点集中参加研修,统一管理。

(二)研修时间

集中研修:2009年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间,学员每天学习不少于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浏览拓展资源、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

分散研修:2009年 8月8日—11月8日。分散研修3个月。分散研修期间各学科课程团队专家和指导教师将定期组织在线研讨和跟进指导,分散研修结束时,学员应在网上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研修结束后平台将长期开放,所有参训教师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五、工作流程

(一)参训教师选拔、报名与管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5日—30日)

1、各市按照所分配的参训教师名额和选拔标准与程序确定本市参训教师。

2、各级管理员利用“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组织教师报名和编班。

市级管理员于6月21—22日登录“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启动参训学校的培训报名管理任务。

学校管理员于6月23日—26日登录“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填报并提交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名单(一名教师只限参加一个学科的培训,务必按学科填报参训教师)。

3、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6月27日—30日)

市级管理员于6月27日登录系统,检查各学校的报名完成状态,开展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的工作。编班及配备指导教师的原则见附件二。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

7月上旬,通过山东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发放视频课程和培训教材。

5、平台测试与熟悉学习平台(6月30日—7月10日)

各市、县组织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悉学习平台,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检查各培训点场所卫生与安全环境、设施设备。

6、培训实施

(1)各培训点根据统一要求,播放视频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参训教师凭个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的汉语拼音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参加网上研讨、提交作业。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4)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教学点校技术人员依托“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山东省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教育厅成立由厅领导任组长,师范处、基教处、教研室、省教育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培训项目办公室和相关职能组,根据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建立本市指导教师团队,负责对指导教师团队的管理和督导,负责对本市参训学校和学员的选拔、报名、编班和管理;对本市各培训点的组织管理和研修过程进行督导。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学点是此次全员培训工作组织管理的主体。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学点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考勤管理,做好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工作。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并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二)培训经费

参训教师培训费由省财政专项经费支付,教师往返交通费由任职学校报销。

(三)考核评价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省项目办将制定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工作手册和学员学习手册;制定优秀、合格组织单位(市和学校)、指导教师、学员评价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学习标准,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电子帐户记入A1类学分20分。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不计学分。

研修工作结束后,各县区教学点要向本县区教育局提交研修总结报告,各市教育局向省厅提交总结报告;研修完成后,教育厅将依据研修平台后台管理数据和各市总结报告形成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价。

附件一:

各市分学科名额分配表

地市语文数学外语合计

济南180190190560

青岛280270260810

淄博200190180570

枣庄130130140400

东营9010090280

烟台310310290910

潍坊3403503201010

济宁270270250790

泰安170160150480

威海110110110330

日照100100100300

莱芜100100100300

临沂320320320960

德州200200170570

聊城190190180560

滨州130130130390

菏泽320320270910

合计34403440325010130

附件二:

技术负责人遴选标准

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

二、熟悉计算机及各类网络应用;熟悉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管理;

三、学校技术负责人原则上为学校校园网或电教部门的负责同志,能够协调本校校园网、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教师及已经确定的“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学校级管理员,共同完成培训期间的技术保障工作。

四、具有必要的时间保障,研修期间全程在岗。

配置标准:原则上每市配备技术人员2人,各学校技术人员1人。

附件三:

各市级管理员编班及指导教师配备原则

一、以县区为单位按学科编班。

二、每班人数原则上为100人,不足100人的,在本市内进行合并编班,但每班不能多于120人,超过120人不足200人的,编为两个班。本市个别班级人数较少,并且无法合并编班的,仍然保持为一个班级,省级不做调整。

三、原则上每个学科班(不超过120人)配备2名指导教师;少于50人的学科班配置1名指导教师。

附件四:

指导教师遴选标准

一、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在本市(县区)本学科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二、具有网络教研能力,有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

三、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篇8

——长春高新兴华学校裴宝成

时代在飞速发展,课程改革潮起云涌。对我们小学教师来说,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今后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代课堂,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的自我研修计划。

一、研修目标:

1.博览群书,努力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一个学习型教师。

2.集体培训和个人研修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

3.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升驾驭课程的能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给我校课改工作起示范带头作用。

二、研修计划:

1.读书本

①教育理念方面:在近期内,我计划精读《教育:让历史启示未来》、《没有围墙的学校》、《幸福与教育》这三本书,泛读《没有失败的学校》、《教育在十字路口》、《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这三本书。

②专业素养方面:经常阅读《小学语文教师》、《人民教育》《吉林教育》、《实践新课程》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品位,争取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飞跃。

2.学名师

积极拜名师为自己的老师,虚心向名师请教,做到每月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研习情况并接受指导,阶段性成果向指导教师汇报;一年内听名师的课5节以上。并要求自己写出学习心得,听课一得,将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予以内化,成为自己前进的航标灯。

3.研究课

走进同组教师和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虚心向大家学习,以达到博采众长的目的。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中去,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及时记载读书感悟、教育事件和自己的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积极主动地定期进行研究课教学,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研修方式:

1.创新常规教学工作

规范教学行为,做好教学常规指导工作。改革传统的教案备写模式,实行电子备写形式,把自己的所有材料及时整理汇编,以供其他教师利用。

2.潜心课题研究工作

实施课题带动策略,提升素质。以工作室课题为实验课题,做课题研究的牵头人,和实验教师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使教研回归教学,使新思想、新做法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3.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最后总结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研修措施:

1、认真准时参加教育局、教研室、教研中心等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并将学习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2、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坚持听评课,汲取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直到学生会读书,读好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