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3:08: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小学生教育方式的理论研究
1.1 小学教育的特点
小学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当属启蒙教育,并且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年龄范围一般在7~14周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心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高,因此可塑性也很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心理上也比较脆弱,常依赖于父母,且一般更愿意和亲近的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此外,我们发现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由于年龄差高达七岁,因此各年级间的小学生差别比较大。比如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完全是处于两个水平,一个是从幼儿园毕业不久,一个是即将进入初中,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1.2 对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创新建议
(1)家长应当给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孩子学习的“软件设备”,即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但过犹不及,不能实施“神童教育”,给孩子太重的学习负担。因此,必须把握好一个度。二是给孩子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争取给孩子树立一个模范,起到带头作用;
(2)作为校方,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师生在闲暇之际,“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加强校园的人文建设,增强人文气息。同时,也要及时更新学校的各项教学设备,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提升教学水平。对教师来讲,应当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尽量使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2 学习方式转变的创新方案
学习方式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受到个性、气质类型、自我概念、动机定向和家庭养育方式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具有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类型来进行适当转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学习态度的培养
加强培养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和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已经知道小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方式是发现探索型学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教学效果。
2.2 提高小学生的自控力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比较弱,因此需要家校两方共同努力,提高其自我调控和独立判断能力,而这也是向创造性发展的桥梁和真正自主学习及研究型学习的起点。
2.3 帮助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部分学生初入学校还不知道怎样去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此外,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因此也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2.4 教学上的主题选择
(1)主题导向正确、深刻,鼓励有所创新。思想积极、健康、向上;
(2)所选主题应符合现实需要,适合所面对的学生及其所处的阶段(以学习方法介绍和励志为主)。据反馈信息显示,学生学习较死板,可介绍一些较灵活的学习方法;
(3)要有年级针对性。向毕业班学生开展能缓解压力的讲座及介绍一些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让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精神、充分的准备迎接升学毕业考试,对非毕业班主要进行励志讲座。
2.5 教学材料的选择
(1)可靠: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允许稍加润色使材料更生动。鼓励以自身为例,如分享自己学习中的乐趣及收获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及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讲自己由“坏学生”到好学生的蜕变;
(2)典型:可以使用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名人名事。(用两三句话简略地叙述以阐明某些难理解的问题);
(3)新颖:可旧例新引即用一些经典的事例支持新的观点,也可结合时事如俄罗斯与乌克兰、中日关系等,还可使用当下明星的故事;
(4)视角:材料所占比例适当并且最好能够从多角度剖析。一个小分点以一到两则材料为宜。结构讲解方面:结构要求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组织合理,中心突出。可使用总分、总分总等形式。建议使用总分总式。这个在讲小学语文课文《开国大典》得以应用。
2.6 教学任务的确定
(1)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知道在学什么,例如拿到语文书知道自己要认识生字拼音还是短语,看到数学书知道要掌握什么公式等;
(2)掌握知识的应用:学生要学以致用,学习的公式用来解决数学应用题,学习的精妙短语要应用在自己的写作表达中;
(3)举一反三: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通过理论上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实际问题得到的结论证明理论知识。
3 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上文中所提到的创新措施,根据相应的理论研究分析其可行性。
3.1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主要以引导和培养动机为主。学习动机是指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此动力倾向又分为两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就是指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即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故在材料的选择上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开设不同课程:低年级以兴趣为主,教材简单,多图画,文字描述相对较少;高年级则是以文字描述教育为主,图画呈现为辅。多次举办相应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认知自己,认知所学内容所具有的价值的意义。一是对小学教学成绩的一种测评及时了解学生动向,发现不足以改之;二在肯定学生的同时也激发了其对课程的兴趣,主动探究学习。
3.2 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小学生心理生理较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学习方法。为此需要学校和家庭及时联系、加强沟通、通力合作,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与安排,使每一个学生爱学校、爱上课、爱学习。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引导学生克制自己,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英语阅读;小学生英语教育
在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中,传统的方法就是传授基本的单词、句型、语法,诱导学生靠记忆和经验来逐渐接受知识。然而,由于母语差异和缺乏训练的语言环境,这种方法存在很多的缺陷,比如因拼读困难,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英语教学效率不高。
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教学水平,必须从基本的英 语学习方法入手。我国通过研究国外孩子学习英语方法和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自然拼读法(Phonics),该方法一经引入我国小学生教育,就受到了教师和家长们的认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自然拼读法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自然拼读法对于英语阅读的作用,并提出了在我国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自然拼读法的原理与特点
(一)“自然拼读法”是通过分析英语发音的自然规律,从而总结提炼出的一种发音学习方法
自然拼读法利用“字母”所产生的“发音”和通过不同的“字母组合”的发音,归纳出发音中存在的相同音源,保证学生在阅读字母或单词时正确发音,形成优良的发音音色。此外,通过自然拼读法,学生能够独立地形成一种意群,将语言的发音和拼写形成连接,从而能够“听音辩词,见词读音”,获得学习英语的独特能力。自然拼读法最直接的概括就是能够联系字母的音和形,让学生从最根本的音形获得对英语的理解,进行正常的阅读和拼写。
(二)自然拼读法在国外的英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其突出的教学特点
1.入门简单,没有语言基础的小学生都可以轻易掌握,该教学方法的推广性好。
2.能够促进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普遍能力,为学生进行下一步深化学习打下基础。
3.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英语发音,通过辨听音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英文发音规律,指导学生发音的规范性。
4.提高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效率,自然拼读法是最有效的记忆单词拼写的方法,学生不必靠记忆力来记忆单词,而应根据理解去记忆。
5.能够区分汉语拼音与英文音标,避免汉语与英语学习的混淆。自然拼读法省略了英语学习音标的环节,学生只需记忆一套符号(英语字母)即可,就可以完成英语的基础学习。
二、自然拼读法与英语阅读
英语阅读是当代小学生进行学习英语的必要环节,但由于英语阅读涉及的词汇量大、句式复杂,小学生很难轻松地进入阅读。实际上,学习英语阅读类似于学习中文阅读,两者的区别在于英语阅读单词本身就是拼音文字。因此,英文阅读相对更容易掌握,只是由于中国学生词汇量掌握较少,才感到英文阅读学习困难,也才会感到会读和读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自然拼读法可以有效地解除英文阅读障碍,让学生看到单词就能读出来,并能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会英文拼音,为英文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英文拼音是英语学习中的首要环节,通过拼音学生就可以熟悉单词意义,并能轻松地记忆其拼写。自然拼读法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英语字母组合的奥妙,掌握英语拼读规律。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不借助音标,就能够读出绝大多数词,且在听写单词时,可以按照拼读规律能够写出该单词。
(二)促进英语词汇学习,保证英文阅读的词汇量
困扰当今学生进行英文阅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词汇量小,学生没有能力单凭记忆完成大量词汇的记忆。自然品读法能够达到见到生词就会读,会读的生词就会写,会写的生词就会说的学习目的。该方法对于学生学习陌生词汇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促进学生迅速地扩大词汇量。
(三)形成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进行英语阅读
自然拼读法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只要按照该方法进行日常学习,就可以保证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英语学习氛围,形成学习兴趣。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其进行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只要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中找到乐趣就能极大地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生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自然拼读法的优异之处在于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自己所说、所写。迅速地让学生进入到英语的世界,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体的执行方法如下:
(一)字母及字母组合的教学
自然拼读法最基础学习就是进行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学习。英语教师应该按照先辅音后元音的顺序进行,让学生掌握代表英语44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该环节是自然拼读法进行阅读训练的最根本环节,教师必须让每一位学生熟练掌握。
(二)拼读与拼写的教学
拼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见词读音能力,拼写教学将英语单词的音和形结合起来,两者共同构成了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只有保证一定的单词量,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进行阅读训练。
(三)阅读训练的教学
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内化英语拼写与读音的对应规则,还能将单词的形、音、义结合在一起。阅读训练是应用自然拼读法的最直接方法,能够融入自然拼读法的基础教学。
采用自然拼读法进行小学生英语学习,可以有效地转变学习方法,从总体上改变我国小学生的教学水平。小学生通过学习自然拼读法,可以建立英语字母代表发音的观念,而且有适当的练习,就可以迅速地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重要的帮助。因此,借助自然拼读法来培养阅读能力,可以促进我国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对于我国的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雯雯.自然拼读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1.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差异;学习习惯;激发兴趣;自主能力;关爱
我们小学老师经常听到初中老师抱怨:小学生升初中的成绩很好,可是一上初中,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明显下滑。针对这种状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革教学,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衔接,以了解差异为前提
所谓衔接,指的是事物间的相互连接。而小学生升上初中以后成绩锐减,学习兴趣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脱节带来的问题。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要做好这两者之间的衔接,就一定要先了解小学生与初中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
异,只有把握住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1.学习心理上的差异
从学习心理上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是毕业班),来自各方面的期望值很高: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把小学毕业成绩看得很重;教师期望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认可,能为初中学校输送一批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学校对毕业班高度重视,上级教育部门甚至以毕业班升学成绩来衡量评价整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在这么高的期望下,小学毕业阶段的学习显得相对紧张,除了课堂上老师的严抓狠督,还有课外家长的配合。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理自然也紧张起来,不由自主地被老师、家长追着投入学习,学习成绩也相对有所提高。
而升上初中之后,就像紧绷的琴弦突然断了,学生从紧张的状态中突然松弛下来。初中的学习才刚开始,加上环境发生了变化,同学结构重新组合,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结识新同学,班主任的管理和督促也不像小学那样周到,因此,处于不同的环境与心理,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行动,学生的学习相对而言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自然就下滑了。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差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以拼音、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为主,阅读理解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而小学教学以“扶”为主,教师讲课的速度较慢,课堂容量少,知识点相对集中。对要掌握的知识总是反复讲、反复练,对作业精批细改。因此,一般的学生只要认真听课,按要求完成作业,都能取得好成绩。
而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除了需要大量记忆外,更侧重于分析与理解,思维的难度增大。由于课程的增加、课时紧、课堂容量大,教师讲课时速度不能放得太慢,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作业的精批细改有难度,只能靠学生的自觉性。而此时学生刚从小学升上初中,心态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好动贪玩的习性依然存在,还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成绩自然得不到提高。
除此之外,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深入去了解、探讨,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平稳地向初中语文教学过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衔接,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学习习惯”是学生习惯的一个方面,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方法或策略,通过不断地重复与练习,从而形成并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的倾向。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又会对学习语文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语文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中国青少年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运行,如果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很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
(1)每学习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语言文字障碍:读音不准的,查字典注上音;不理解意思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清含义。
(2)读通全文,理清课文条理,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问题,并自己尝试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课堂学习
(1)坐姿端正,专心听讲。
(2)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回答问题要清晰、有条理、完整。
(3)认真做好笔记,不懂的地方大胆质疑,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
3.课后温习
(1)温故而知新,每天在课外抽取一定的时间,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翻新一遍,加深记忆。
(2)认真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尽量不出现错别字。
(3)坚持用笔记本摘录好词好句;坚持写周记,勤练笔,提高作文水平。
(4)多看有益的课外书,拓宽知识面。
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小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会为中学语文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实现平稳地向初中语文学习过渡的目的。
设立学习角,将各种学习资料及学生的学习心得集中放在学习角,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还可以受到思想的教育。一个小小的学习角,就是一个世界。学生在学习角中可以自主自由地学习,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展示在学习角中,供其他学生学习,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后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
1.品味书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学生沐浴在书香中,有利于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室的小黑板上可以经常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古诗、励志良言,学习角摆放各种各样的书籍,培养学生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本子摘录好词好句好段,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每学期举办定时诗歌朗诵赛或读书交流会,促进学生多读书。例如,古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朗诵古诗的时候,体会古人的胸怀。
2.交流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学习经验,勤交流。优秀学生向全体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其他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以少带多,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交流,更有利于学生之间友谊的培养。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学习。
三、结语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36-02
一、引言
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尤其是初中英语,可以说是紧密相关、密不可分。小学英语是中学英语的起点和基础,中学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发展和延伸。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小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不衔接现象,了解小学和中学英语衔接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对于提高我国中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虽相对独立但紧密联系。为了确保小学英语向中学英语顺利而平稳的过渡,必须首先了解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说,不衔接的问题有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心理情感方面。小学生年龄小,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具有好奇好动、喜欢表现、乐于模仿、不怕害羞、不怕出错、敢于开口等特点。他们对英语的感知能力、模仿能力和机械记忆能力强,善于形象思维。这种心理状态对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十分有利。但进入中学后,随着身心的自然发展,加上课业负担加重,彼此间竞争加剧,心理压力也逐渐加重,学生逐渐就会出现不怎么好奇、不怎么好动、比较沉默、羞于表现、担心出错、不敢开口等特点,面子感、害羞感、荣誉感、尊严感等增强,有的学生甚至还可能出现学习的焦虑心理,导致紧张、害怕和担忧。这些心理特点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2.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兴趣指的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小学生生性好奇,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具体表现在课堂上他们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大胆发言,积极主动,有较强的自信心。遇到问题时,他们一般会主动向老师请教,也乐意与同学互相交流。这种比较浓厚的兴趣在低年级时表现尤为明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初中的学生发现英语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变得越来越难,因而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仅没有得到巩固和加强,反而可能有所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丧失殆尽,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抵触和厌倦感。
3.教学内容方面。小学英语教材相对简单易学。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并且要求掌握的主要还是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尽管如此,相当多的小学毕业生仍未能掌握好这些基本的语音规则和拼读规律,语音语调不过关。所以,当小学生升入初中,面对大量的单词、长篇的课文、复杂的语法、较多的信息量、繁重的作业等时,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和接受,感到教学内容复杂而难学(耿在军2010)。
4.教学方法方面。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在小学阶段,老师常用的教学模式是唱歌热身游戏引入学习新知边玩边练角色表演竞赛巩固。这种教学模式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太强的特点而设计,符合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但是,初中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拓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小学阶段的以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老师的讲课方式多以互动式为主,强调课上和课外的学习交流,课堂教学多采用“生词学习情景导入知识新授情景操练情景回归”的模式(农红宇 2009:40)。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中考和高考的无形的压力,中学英语教学模式依然较为传统,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非常紧凑,较多地强调知识的讲授和掌握,课堂气氛相对小学来说较为沉闷乏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没有相当英语基础和比较坚强意志力的学生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5.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上是机械模仿,主要通过直观感知、机械记忆、反复练习、不断重复等手段来进行学习。老师很少会从元认知(metacognition)(陈平文 2005:64)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导致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小学生进入中学之后,英语教师往往不重视与小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忽视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一味地要求学生马上进入角色以达到老师的要求,这无疑会使学生难以快速适应。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必然会影响到英语的学习效果。
三、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实现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的自然过渡,是巩固六年小学英语教学成果、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英语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上存在的一些衔接问题,按照中小学英语教学规律,切实搞好相关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
1.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间的交流。中小学老师应多多交流,加强沟通和了解,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英语教师间更是应该如此。通过交流,广大教师可以更直观地、更透彻地了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等,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使小学英语教学自然而平稳地过渡到中学英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老师间彼此交流和沟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由市、县教育局牵头进行全市性的、各县性的中小学间的互相观摩、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和学术探讨等。(王颖 2010)。
2.进行难易适中的摸底测试。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基础。新生进校后,学校或者老师可以组织对学生进行具有诊断性质的摸底测试。测试应包括听力、词汇、基本语法、阅读理解、交际用语等,要尽量沿用小学时期学生所熟知的题型。测试一定要把握好试题的难度,做到难易适中,不然题目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题目太容易,学生容易产生自满的情绪。通过测试,教师就可以了解全体学生的英语基础,为备课、上课提供可靠的教学依据。
3.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好教材,二是熟悉教学内容。现阶段,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英语课本比较多,给选择课本提供了灵活性,但也增加了教材衔接上的风险。这样,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英语教研员,要深入研究和比较各种教材,为各区各校选择教学理念比较先进、教学内容比较好、编写系统性比较强的教材。学生升入初中后,老师通常应当将小学英语各册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与新课内容相关的语言项目,首先快速而系统地浏览一遍,包括单词拼读、句子朗读、句型转换、会话交际、语法运用等,以便达到巩固、记忆、活用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目的,让新生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学习的紧迫感和新鲜感,为过渡到初中的英语学习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把握教学中的难易程度,避免因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损的现象。
4.重视教学方法的衔接。在初中教学的起始阶段,老师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法,寓教于乐。可继续把唱歌、朗读、表演、游戏、竞赛等小学生非常熟悉的英语教学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为此,教师要力争教学语言生动有趣、简短易懂,安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讲课要注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多给学生表扬,少给学生指责和批评,要及时鼓励学生,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要设法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设法使辅助教具形象直观,要能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5.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中学英语教师应善于保留并鼓励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养成的一些好的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大声朗读、积极上台表演、学唱英语歌曲、参与做英语游戏、积极上台在黑板上做练习等习惯。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主要包括:提倡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敦促学生课内积极思考、认真听课做笔记;提醒学生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鼓励他们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督促他们相互学习、不耻下问、共同提高;等等。
6.营造良好学风,构建师生互信。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英语老师要善于班级管理,使课堂教学的秩序井井有条,要善于鼓励学生,使所有学生心仪英语,心里总是盼望上英语课。为实现这一目的,老师要妥善利用教师的威信,特别重视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认真上好第一堂课。在第一堂课中,教师要作好自我介绍,阐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其目的一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二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夏侯富生 2003:14)。当然,营造良好学风、构建师生互信最主要的还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朋友,用高质量的教学使学生敬佩,用真诚的态度使学生感化,用自己的专业、激情、博学、多才和幽默使学生信赖,用对学生的严格而不是严厉使学生活而不乱,从而拉近自己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数学教法
一、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是一个很有效的因素,它能大大地促进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很难做出持久的努力去学好数学。就像贝佛里所说:“从事研究的人必须对科学有兴趣,科学必须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视它为乐趣和爱好。”显然,一旦有了对数学的兴趣,那么学习数学就事半功倍了。例如,一年级数学教材插图很多,许多知识是用图来说明的。看数学书上的图跟看小人书上的图不一样,看小人书上的图是看故事,看数学书上的图主要是看数量之间的关系。要指导学生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边看边想边说。这是培养自学能力最初的做法。这样做,既培养观察能力,又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孩子们的智力总是有差异的,因此,要不时地注意发现并捕捉个别学生身上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加以宣扬,影响全班。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儿童是很容易受到这样的激励和表扬的影响从而被激发兴趣的。另外,我国的古代数学有着辉煌的成就,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介绍一些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以及他们对世界数学发展所做的贡献,这既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也会激起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
二、系统训练基本功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原则是:只要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自己动手;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会的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学;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机会。小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一般是始于模仿,经多次反复,逐渐形成的。因此,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应采取从模仿到会学,从引导到创造的训练过程,集中注意力听,抓住老师讲解、同学发言中的重点、要点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小学数学课本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的要求,系统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它是小学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依据。培养小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课本,学会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最根本途径。
三、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纵横驰骋。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尽可能的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但教师如能根据条件,除上述几种方法以外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的调动各种手段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
四、引导学生学会巩固
学完一节课后,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加深记忆,有什么收获,有哪些体会;有什么不足,怎样弥补。过一段时间,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把知识连成线、编成网,并对老师讲的解题方法进行理解、比较,达到举一反三。当然这对刚接触数学的孩子来说是很难完成的,但是这些却是学好数学所必须的,所以从小锻炼孩子在课后根据课堂学习内容,阅读在关书籍,观看相关音像资料,如中国数学史,中外趣题、奇思妙解等,表面上完全是课外的知识内容,但是这些日常练习如能持之以恒的话对拓宽数学视角,提高数学素质是有极大好处的,长期坚持下去的孩子往往能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课后巩固甚至提升的方法。
五、培养孩子的数学实践能力
由于早教的原因,现在许多孩子在升入小学之前就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一旦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老师们就会发现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来自生活,因此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去学习它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一年级的《分类》这节课以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文具店、超市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由学生扮演“售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巩固,多让孩子动手把数学真正融入进现实生活。小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把不好操作的转为好操作的,这样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家长或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数学游戏,通过有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 激励 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
激励可以促进兴趣的向前发展,而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对小学生思维兴趣的培养,我认为,一是靠求知欲;二是靠可见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有效地运用激励,创设各种和谐的情境,引导他们在轻松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探求知识,在数学课堂上巧用激励可以唤醒、鼓舞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教学体验。
一、通过演示教具激发学生内在兴趣
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并不决定于外在信息的正确与重要与否,而往往来源于浓厚的自我需要,情感和兴趣,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就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极大的注意。如在教低年级学生认识10―20的数时,可以在黑板上挂个能插木棒的布制教具,然后先在第一个小袋上插一捆(10根)然后请同学回答。接下来在第二个小袋上插上一根这时叫同学回答黑板上一共有一根小棒,小学生很快就会说出是11根这就认识11这个数,按同样的方法演示教具,学生很快就学会10―20的数。直观、形象的教具能调动小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感知,形成强烈刺激,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明晰的表象,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通过操作可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小学生精力旺盛,他们好奇、好动,对任何事情总想亲手做一做。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静态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观察、分析、发展问题,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如何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这是教学圆周率的关键。教学中可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分别是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的圆形硬纸板各一个,在米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讨论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圆周率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公式。由于采用了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入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结果,进一步概括出“圆周率”这一新知识。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转静为动,把枯燥无味的概念变成活的知识,并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虽然所花的时间要比教师单纯演示多一些,但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掌握牢固。
三、通过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未知欲
在运用激励时,我着重从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1.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因材施教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努力创造并珍惜能充分展示学生才华和获得成功的每一次机会;2.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如在学习概念、法则、性质等重要内容时,都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逐步诱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一个学生总结不完整、不准确,就让更多的学生发表意见和见解,使学生学习活动始终在积极参与中展开;3.鼓励上进,保护自尊。学生回答正确时,、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赞许,让学生心理充满自豪、喜悦和继续求知的信心,有的学生答不出或答错时,我也想办法让他体面坐下,尽量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生还采取偏爱的政策,使后进生也有机会在学生群体中获得成功,使他们有勇气回答问题,从而不断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鼓起学习的勇气和兴趣。
四、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高尚健康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而兴趣则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感兴趣。如在准备导入“百分数的意义”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杯135克的水里加入5克的糖,在一杯170克的水里加入7克的糖,哪一杯甜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兴趣很浓,纷纷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懂得无论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还是在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常常要用到百分数,初步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其次,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体验再创造的愉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并通过讨论圆与长方形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创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培养情感使学生热爱学习
情感是学生行为的动因,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动机,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并将其积极引导到学习中。在教学中,可以恰当介绍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育学生,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热爱数学。教师应以热爱学生的情感感染学生,成为被学生喜爱的教师。教师要树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表现出慈母般的爱心,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鼓起勇气和信心,同时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激励带入课堂,把竞争带入课堂,用爱心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这样,学生在教学中与老师配合默契,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60-01
兴趣产生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以下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四点体会。
一、良好的第一印象利于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上也一样,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是指学生对教师及教师上的课的印象和评价。在第一堂课前老师要有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组织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争取在第一堂课就让学生耳目一新。如果是启蒙老师,一堂课后,就要让学生对这一门新课程的陌生感消除,新鲜感产生。只要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引起了学生在学英语方面的积极性,就等于在激发学生学英语兴趣的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比如第一节英语课,首先用英语问候学生,介绍自己、介绍学校和班级的大概情况。有些学生学过一些英语,能抓住只言片语,有些学生一句也听不懂。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领略一下什么是英语,无论听没听懂,他们会被这种全新的语言所吸引,静静地听着这音乐般的语音语调。有时会鼓起掌。给一部分学生起英语名字(根据汉语姓名,事先准备好),学生的情绪更兴奋。这时用汉语介绍学习英语的目的、意义,提出一些学习上的要求,他们很易接受。在他们跃跃欲试时,教他们几句最简单也最实用的句子。整个课堂生动、活泼、紧张、有趣。下课后他们迫不急待地用刚刚学过的句子互相问候,互相介绍,回到家给父母亲表演,得到家长的赞许后,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更高,兴趣也更浓了。
二、注重师生关系,培养兴趣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紧要。心理学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工夫学习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英语教师要和班主任老师一样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及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从而兴趣盎然地学习老师教的这门课。
三、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充满情趣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学生置身于这种富于想象的情景之中,如表演时学生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演的人身临其境,完全进入了角色,观的人无不被同学们“惟妙惟肖”的演技逗得捧腹大笑。这种新鲜感,会吸引全班学生。他们从表演中提高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达到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巩固提高的目的。
每学完一个单元,让学生编对话,一组一组有准备地上台表演,效果很好。有些学生编的对话,新旧知识糅在一起,上单元妈妈的话,本单元从女儿口中说出;本单元商店老板的语言,下单元又出自警察之口,妙趣横生,使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课学生盼着上,因为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好的学习方法利于巩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