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项目分析调研报告8篇

时间:2022-10-30 04:12: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项目分析调研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项目分析调研报告

篇1

【关键词】 贫血;蛔虫;营养不良;视力,低;龋齿;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65-02

学生的健康状况关系着民族的兴衰。笔者对2005年云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7个民族学生常见病防治效果进行比较,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同时也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云南省学生常见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5年云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其中7~18岁汉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纳西族、傈僳族、佤族7个民族学生共23 453名。

1.2 方法

1.2.1 营养不良

对全体学生采用“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值”评定(用同一身高中体重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标准体重,并以标准体重的10%作为离差等级,用以评定营养状况的不同等级)。

1.2.2 贫血 对血红蛋白含量使用1972年WHO标准进行评定。全体女生和12岁以下男生Hb≤120 g/L,13岁以上男生Hb≤130 g/L评价为贫血。

1.2.3 蛔虫感染 使用WHO推荐的改良加滕法,通过粪便筛查获得蛔虫感染情况。

1.2.4 龋齿 对7,9,12,14,17岁学生,分乳、恒龋2类,指标包括恒龋患率、恒龋补率、乳龋患率、乳龋补率。

1.2.5 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2] 使用对数视力表筛查视力不良;加凹凸镜片筛查“疑似近视”。

1.2.6 统计分析 采用Stata统计软件,统计方法包括χ2检验、两因素相关性分析等。

2 结果

2.1 不同民族学生常见病患病现状比较 见表1。

2.3 学生蛔虫感染与低血红蛋白的相关 结果显示,蛔虫感染与低血红蛋白的相关系数(r值)为0.683 6(P<0.01),提示蛔虫感染可致低血红蛋白的发生,两者间有相关性。

2.4 疑似近视 (1)疑似近视率接近视力不良率(1995-2005年)的发展趋势未改变;(2)疑似近视率以中、重度为主,分别为31.11%和56.50%;(3)各民族学生疑似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88.05,P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傈粟族、哈尼族、纳西族、傣族、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将列为常见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其恒龋患率、恒龋补率为18.97%~33.82%和1.94%~12.09%,乳龋患率、乳龋补率为37.63%~60.70%和0~2.74%。龋补率是评价口腔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1],因此要将扩大学校口腔保健覆盖面, 每年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结合氟化和窝沟封闭预防,大幅提高龋补率,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纳入考核、评价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生营养不良率较1995年有所上升,其中傣族检出率最高(41.85%)。因此,应普及科学膳食知识[1],加强肠道蠕虫感染的防治,大力提倡学生饮用豆浆,食用豆制品,确保学生每日蛋白质的供给量。

7个民族学生属于蛔虫高感染人群,且蛔虫感染与低血红蛋白之间有相关性。因此,降低蛔虫感染的3个重点工作[1]包括:(1)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2)做好环境综合治理和更大范围粪便无害化处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土源性寄生虫感染;(3)学校每年开展2次粪检和驱虫措施。

根据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疑似近视率已接近视力不良率等的特点,开展学校防近工作要以5项措施[1]为重点:(1)从学龄初开始早期预防(每年定期视力检查1次);(2)切实减轻学习负担,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3)重点防治假性近视;(4)确保真性近视的学生配戴卫生质量合格的框架眼镜;(5)延缓青春期的视力严重化进程。

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常见病的防治仍然是今后云南省学校卫生工作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学生常见病防治规划的主要依据。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小学校配备兼职校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卫发[2008]552号)文件精神,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有效缓解目前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校医严重缺乏的现状,同时加大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力度,落实各项防治技术,有效降低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

4 参考文献

篇2

县社班子成员要带头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监督,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各直属成员企业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为全系统职工作出表率。

二、改进工作作风

县社领导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50天。每年确定1-2个专题开展调研,亲自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要围绕供销社如何更好服务“三农”为主题,开展好专合组织培养、农村生产、生活资料流通体系建设等战略性调研,多到企业、联系乡镇走访,多同职工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职工所思所想。切实为职工群众、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县社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带头遵守机关新修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服务好企业、职工群众。

三、精简会议活动

严格控制各类会议,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以合并的坚决合并,能以文电等方式部署的不再召开会议。一律不承办、不参加“轮流做东”、联谊性的会议活动。除上级统一安排外,领导干部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颁奖、揭幕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论坛等。

四、高效俭朴办会

加强信息化平台在转变文风会风中的运用,不必要召开的会议原则上通过内部网络要求、措施、目标,必须召开的会议,严控会议规模,减少参会人员,减少讲话领导,减少交流发言,开短会、讲短话,一般传达、安排布置性会议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内,综合性会议一般不超过半天,简化会议形式。

五、减少文件简报

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报上级的简报主要反映重要动态、经验、问题和工作意见建议等内容。除全面工作部署、重大项目分析外,文件一般不超过3000字。文件、简报等可用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的,一律不再纸质印发。非的文件一般通过网络公布,不再层层转发。向上级机关报送文件材料,应按程序送办公室统一办理,除必须专送的以外,不得直接报送领导同志个人,严禁越级行文、重复行文、多头报文。

六、严控检查考核

除县社统一部署外,各股室一律不得单独开展业务工作专项检查考核,不得进行排名通报。整合各类检查考核活动,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七、厉行勤俭节约

认真执行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规定。严格规范外出考察活动,严禁用公款旅游和变相公费旅游。县社机关、直属成员(控股)企业人员需出国(境)考察的,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实质内容,严格按照报批程序审批。严控公务接待费用,严格控制陪餐人员,严禁提高住宿、用餐标准,严禁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系统内会议、调研活动一律不安排生活,不发放纪念品。严禁利用公款相互吃请、互赠礼物。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勤俭办事的思想,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八、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结合以为民服务、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挂、包、帮”活动,通过“领导干部下基层”、“机关干部大接访”、“直通车”等方式,通过为基层办实事、为群众办好事,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合理解决群众问题,公正维护群众利益。

九、严守工作纪律

全系统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认真执行单位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各直属成员(控股)企业要认真执行《县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县供销社“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

篇3

按照要求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这一课题,通过对我县**、教科局和乡镇等单位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和硕县债务基本情况

截止2019年9月,我县债务余额为**万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内债务为**万元,隐性债务**万元。

从债务构成看,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内存量债务主是2014年前经审计清理甄别认定的债务,主要集中在**。

或有债务为政府担保债务主要是**,每年由债务单位自行偿还债务本息。

政府债券主要是自2015年以来通过置换、新增债券解决存量政府债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等重点民生项目支出。

隐性债务主要以融资平台公司棚户区改造、**产业形成的工程欠款。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领导,着力夯实管理基础

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要求,成立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领导小组、政府债务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债务应急领导小组),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债务风险的底线和红线。

(二)限额管理,着力硬化预算约束

截止2019年,上级批准我县债务限额为**亿元,我县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内债务未突破批准的限额,为争取新增债券额度创造有利的条件,严格按要求将新增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三)多措并举,着力拓宽偿债渠道    

根据各债务单位制定的债务化解方案,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政府偿债能力,按时履行偿债义务。

(四)动态监测,着力排查风险隐患

对各单位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分别纳入地方性债务管理系统、财政监测平台进行动态管理,及时了解各单位债务情况。根据各单位债务情况,分析风险原因,切实降低债务风险。加强对债券资金使用的监管,开展新增债券资金使用情况自查、核查工作。开展新增债券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切实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偿债务任务重,财政压力大

从债务项目分析,我县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等民生项目,从债务用途分析,基本为公益性项目,各债务单位无经营收入,部分债务主要由财政资金偿还,偿债压力巨大。

(二)或有债务存在一定代偿风险,监管难度困难

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内存量债务、或有债务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或有债务可能存在一定的财政代偿风险。主是是**,但每年先由县财政垫资,后两公司将本息偿还县财政局,存在一定的代偿风险。

(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负担重,偿债风险高

我县融资平台公司承担着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主要集中在**等公益项目中,这些资产是不可变现资产。近两年为债务还本付息集中期,偿债风险加大。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健全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举债融资机制。

坚持“开前门、堵后门”,健全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积极争取新增债券额度,以专项债券为主,重点支持**等领域,不断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同时将政府债务全部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坚决防止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

(二)依法妥善处置政府存量、或有债务。

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严格划分偿债责任,坚持“谁的孩子谁抱走”,从实际出发,明确乡镇及各部门的偿债责任,在锁定存量的基础上,由责任人提出分类化解意见,制定化解方案,分类别、分阶段、分缓急,逐步进行消化。加强或有债务监管,在财政资金垫资后并依法对原债务单位行使追索权,追回财政资金。

(三)进一步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各单位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方案,以坚决守住不发生政府债务风险为底线,把握好时序、节奏和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债务化解任务。

(四)进一步推进融资平台转型。

鼓励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融资,推广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利用政府购买服务预期收益质押融资,分类推进融资平台转型,依法厘清政府债务与企业债务边界,防范融资平台公司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

篇4

本文中所指投资是直接投资,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形式,投资形成的“产品”不是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只能是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最终要服务于最终产品。投资项目是指为特定目的而进行投资建设,并含有一定设备仪器、建筑或建筑安装工程,且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之前的全部活动,即设想、提议、论证分析及决策过程,但不包括筹资。投资项目决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做不做和怎样做。同时,这里的投资与一般的购买有区别,投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收入,而这种预期收入可能是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可以凭借经验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但这种预测是不准确的,即投资具有不确定性。

2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投资波动也是决定经济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企业现阶段投资的主要问题是:重复建设严重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变化过于激烈,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在部分或者大多数行业中过剩等等。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2.1企业经营的主业与辅业主次不分

对于部分中国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营业收入不相上下,甚至小于其他营业收入,多种制造业与多种服务业收入均在企业营运范围内。经营的业务之间没有联系,不利于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且投资分散,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只有进行破产重组。虽然这样的企业在逐渐淡出市场,但留给企业的启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2投资项目管理与决策水平较低

在部分企业投资全过程中,企业虽然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项目实施中,但由于项目实施计划操作性不强,项目工期多有拖延,还不能够真正实现项目的全过程控制;遇到突发事件主要依靠临时决策,改变投资计划内容,极大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项目前期研究不足,产品和市场分析不充分,项目决策缺乏数据支撑,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2.3项目专业分析人员缺乏

在生产制造类企业中,从事项目分析的人员主要为技术人员,或由原来的技术人员转型而来,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投资等理论知识,导致分析工作难以开展,或难以将分析结果用于项目实际的决策上。

2.4投资决策方法应用不够

经济理论的发展需要与投资实践结合,才能论证理论的正确性并指导实践,但由于企业的投资往往具有一定的急迫性,或者企业不能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进行可行性分析,故在投资实践中决策较为粗放,也不能掌握好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3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投资项目决策需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产品市场可行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内容,而关键点是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财务分析可行性。而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相对容易把握,不足以成为决策关键。

3.1投资项目符合企业总体战略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企业总体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和盈利水平等,规定了项目决策的基调。投资项目必须在总体战略指导下进行,投资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投资要体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投资完成后要能够实现企业要求的收入和利润目标。若投资与企业战略一致(前提是企业有一贯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企业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追加投资,或相关业务投资上实现资源共享,以节约企业的整体投资成本。若投资不能与企业战略一致,且企业没有根据投资情况发展企业战略,则该投资即使暂时能够获利,也可能会由于缺少长期资源支撑而最终失败。

3.2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市场分析,一是需要正确的市场调研结论,通过网络查询、行业报刊杂志、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商品需求、流通渠道、经营条件、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项目市场调研,尽可能地取得完整、确切、及时的市场信息。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市场分析方法,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综合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为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而开展的项目投资方案进行分析。

3.3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相应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分析。

(1)现值法。除了项目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报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外,要正确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就必须对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率等动态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2)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投资分析。应用净现值法进行的投资决策,是在假定企业投资环境确定性下得出的,意味着企业对投资的未来收益是确知的,没有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就是一个简单计算投资的未来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较过程,根据不变的折现率计算投资收益来决定是否投资,要么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实际上,由于客观条件及有关因素的变动、预测技术局限等原因,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结果与预测结论出现不一致,使项目具有不确定性,项目存在风险。

3.4其他投资决策因素分析

(1)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可分为:一是市场产品(即最终产品)的技术可行性,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必须要通过小批量试制,来进行工艺验证,需要进行实现一定产量后的产能技术瓶颈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过大的技术问题。二是投资的产品(即中间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在投资的固定资产上,一般也是使用成熟的产品,即使不够成熟,也可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进行解决,并不存在太明显的技术问题。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论证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项目目标。主要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资金计划制定及项目组人员工作分配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项目计划因为项目负责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已完成项目或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数据来判断,一般不具有太大的问题。

(2)投资项目伴随的经营基础和经营计划分析。即对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内部控制计划等进行分析,考察新增投资项目及其最终产品对经营体系的适应性,以便进行经营调整。

篇5

1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四个工作阶段

实施方法的四个主要内容实际上是四个循环渐进的实施阶段,在各个阶段中要分别完成、达到不同的工作任务,来开展实施工作,以达到企业预期的效果。

1.1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分析,顾问收集企业资料,包括:合同、项目调研报告项目解决方案等,做到心中有数;建立双方项目组织(通常包括项目实施指导委员会、项目实施小组、业务职能实施小组等);项目现场实施调研;明确和具体化项目实施需求后,确定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实施整体计划。

1.2在蓝图设计阶段

①选派合适的老师担任不同级别的培训任务。对管理层的培训必须选派熟悉业务和管理的顾问;对操作员的培训则必须由熟悉产品的顾问来做,系统管理员的培训教师则必须熟悉系统配置方法。

②顾问组织以企业负责人、中层管理干部、业务骨干等熟知业务的人员为组织队伍,指导该队伍准备业务仿真系统的静态数据和业务数据及仿真运行的关键业务流程,并按业务流程解决方案进行业务流程的原型测试。在每一个步骤中都要由测试人员进行原型测试和确认,不符合的流程要及时进行调整,修改业务解决方案。

③建立起新系统业务规程、制定系统数据准备方案、系统上线方案。同时,就系统的实际应用制定最终用户培训方案,对培训内容、方式、范围、人员以及培训结果的考核等都做出相关的指定。

1.3系统实现阶段

①顾问依据企业内的应用范围及涉及的部门跨度,让企业内相应的人员参与进来,共同讨论并协商解决静态数据编码一致性或名称等在理解上存在差异的情况;最终确定企业静态基础数据的编码规则;指导企业组织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准备工作。

②实施顾问给企业准备必要的培训资料,包括培训的标准课件和新业务操作规程。但最终用户的操作培训一定要由企业项目组成员来完成;最终用户培训后,应组织严格的考试,确保让合格的应用人员操作电算化系统。

③按计划正确、及时完成系统相关的设置工作,指导企业系统上线工作。

1.4验收交付阶段

项目总结,完成项目总结报告。报告包括几个方面:项目实施背景、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系统应用的产品和模块、项目实施应用范围和项目实施成果概述。

2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法可以规避的风险

2.1缺乏控制的风险

项目实施范围界定不清、缺乏控制,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范围无限扩大,使项目失控陷入泥潭,无法收尾;没有制订出有效的项目整体实施策略与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实施指导思想,造成项目无法达成既定目标。通过建立项目组织、制定总体实施方法、策略等工作内容可使上述风险得到避免。

2.2业务需求关注点过大的风险

业务需求关注点应是在项目实施周期内可以解决或基本可以解决的业务需求,也就是要突出、确定在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实施重点,避免关注业务需求的细节及软件功能完美性。

2.3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的风险

项目启动初期,就已经物色好相关人员并做针对性的培养,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将来项目的应用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通过标准培训、最终用户培训等一系列的培训,确保让合格的应用人员操作电算化系统,对电算化系统上线后的正常运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2.4推倒重做的风险

只有对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制订的业务解决方案才不会脱离企业实际,避免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至实施工作推倒重做的结果,并且可以减少上线准备的工作量、系统上线的难度等等。

3注意事项

3.1实施方法的原则

①指导性原则:实施方法是项目实施工作的指南,是帮助顾问形成良好工作习惯和风格的工具,是确保项目按目标、按计划顺利进展的策略和方法。

②计划性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实施过程的任何工作都要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双方取得一致意见并严格遵照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分清责任,保证项目进展。

③规范性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谨、规范地按照实施方法原则的要求进行实施工作,是实施顾问专业化的前提条件。

3.2确保实施方法的贯彻执行,需要通力合作

项目实施是一项集体合作进行的工程,需要企业与顾问紧密结合、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好系统建设、数据准备和系统切换等各项工作,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转移,为企业培养懂得经营管理并掌握现代管理手段的骨干人才;才能保证专业的项目管理服务,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项目实施后系统的成功应用。

篇6

1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四个工作阶段

实施方法的四个主要内容实际上是四个循环渐进的实施阶段,在各个阶段中要分别完成、达到不同的工作任务,来开展实施工作,以达到企业预期的效果。

1.1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分析,顾问收集企业资料,包括:合同、项目调研报告项目解决方案等,做到心中有数;建立双方项目组织(通常包括项目实施指导委员会、项目实施小组、业务职能实施小组等);项目现场实施调研;明确和具体化项目实施需求后,确定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实施整体计划。

1.2在蓝图设计阶段

①选派合适的老师担任不同级别的培训任务。对管理层的培训必须选派熟悉业务和管理的顾问;对操作员的培训则必须由熟悉产品的顾问来做,系统管理员的培训教师则必须熟悉系统配置方法。

②顾问组织以企业负责人、中层管理干部、业务骨干等熟知业务的人员为组织队伍,指导该队伍准备业务仿真系统的静态数据和业务数据及仿真运行的关键业务流程,并按业务流程解决方案进行业务流程的原型测试。在每一个步骤中都要由测试人员进行原型测试和确认,不符合的流程要及时进行调整,修改业务解决方案。

③建立起新系统业务规程、制定系统数据准备方案、系统上线方案。同时,就系统的实际应用制定最终用户培训方案,对培训内容、方式、范围、人员以及培训结果的考核等都做出相关的指定。

1.3系统实现阶段

①顾问依据企业内的应用范围及涉及的部门跨度,让企业内相应的人员参与进来,共同讨论并协商解决静态数据编码一致性或名称等在理解上存在差异的情况;最终确定企业静态基础数据的编码规则;指导企业组织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准备工作。

②实施顾问给企业准备必要的培训资料,包括培训的标准课件和新业务操作规程。但最终用户的操作培训一定要由企业项目组成员来完成;最终用户培训后,应组织严格的考试,确保让合格的应用人员操作电算化系统。

③按计划正确、及时完成系统相关的设置工作,指导企业系统上线工作。

1.4验收交付阶段

项目总结,完成项目总结报告。报告包括几个方面:项目实施背景、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系统应用的产品和模块、项目实施应用范围和项目实施成果概述。

2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法可以规避的风险

2.1缺乏控制的风险

项目实施范围界定不清、缺乏控制,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范围无限扩大,使项目失控陷入泥潭,无法收尾;没有制订出有效的项目整体实施策略与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实施指导思想,造成项目无法达成既定目标。通过建立项目组织、制定总体实施方法、策略等工作内容可使上述风险得到避免。

2.2业务需求关注点过大的风险

业务需求关注点应是在项目实施周期内可以解决或基本可以解决的业务需求,也就是要突出、确定在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实施重点,避免关注业务需求的细节及软件功能完美性。

2.3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的风险

项目启动初期,就已经物色好相关人员并做针对性的培养,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将来项目的应用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通过标准培训、最终用户培训等一系列的培训,确保让合格的应用人员操作电算化系统,对电算化系统上线后的正常运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2.4推倒重做的风险

只有对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制订的业务解决方案才不会脱离企业实际,避免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至实施工作推倒重做的结果,并且可以减少上线准备的工作量、系统上线的难度等等。

3注意事项

3.1实施方法的原则

①指导性原则:实施方法是项目实施工作的指南,是帮助顾问形成良好工作习惯和风格的工具,是确保项目按目标、按计划顺利进展的策略和方法。

②计划性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实施过程的任何工作都要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双方取得一致意见并严格遵照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分清责任,保证项目进展。

③规范性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谨、规范地按照实施方法原则的要求进行实施工作,是实施顾问专业化的前提条件。

3.2确保实施方法的贯彻执行,需要通力合作

项目实施是一项集体合作进行的工程,需要企业与顾问紧密结合、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好系统建设、数据准备和系统切换等各项工作,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转移,为企业培养懂得经营管理并掌握现代管理手段的骨干人才;才能保证专业的项目管理服务,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项目实施后系统的成功应用。

篇7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J50-4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办学理念的核心都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并都具体落实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院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就目前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育而言,在这四个方面尤其是教学模式仍然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基础上,该观点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自身认知结构发展”。因此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以工作室为平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以自己的活动为基础的工作经验。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总结来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通常又分为“导师制工作室模式”、“双轨制工作室模式”及“项目式工作室制模式”等类型,后者是以工作室为基础,以真实项目为依托,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和社会资源,进行项目教学,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对于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育目标而言,“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

1.基于“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学体系应该面向职业,并结合企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构建既符合艺术设计教育,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工作室项目教学体系”[1]。因此在“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坚持“专业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的理念,以承载市场需求、就业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课程开发的运行架构,在宏观上重点解决课程的设置、结构与排序,在中观上解决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在微观上解决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手段三个层面的问题。

1.1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与课程排序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与课程排序是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宏观层面,体现专业培养思想与理念。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依据四川省及周边地区建筑室内装饰行业需求,与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建筑室内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实施的过程所对应的职业情况,基于整体化的职业与工作分析归纳出44个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5个综合行动领域,即室内装饰设计员、绘图员、预算员、施工员、监理员,再将5个综合行动领域转换为13个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以“能力结构课程实施性质”为逻辑起点,确定专业教育课程结构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支持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职业工具能力课程五段结构。遵循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按职业岗位素质、工具能力学习领域,职业岗位基本学习领域,职业岗位核学习领域,职业岗位拓展提升学习领域进行课程排序。

1.2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具体的课程内容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的载体,因此课程内容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要求进行选取。如《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本着先易后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选取了小户型、大户型、别墅设计3个设计项目,每一个项目均以室内装饰设计师完整的项目接洽与分析,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室内空间组织与布局,界面构成与材料计划,采光与照明计划,家具与陈设选配,空间效果表达,施工图制作,方案整理汇报工作流程任务组织教学内容。

1.3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包含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就教学流程设计而言,应以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公司的项目设计工作流程为依据。如在《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等课程教学均以教师下达项目设计任务并就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设计小组进行资料收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项目分析实地调研与调研报告撰写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方案的初步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小组初审方案修改与深化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方案复审空间效果表现方案文件汇集、项目O计报告与答辩流程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方面,主要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调研式教学法、小组探讨式教学法、工程现场引导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如《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总体上按5-8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职业岗位,履行岗位的职责,协同完成设计项目任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涉及调研、材料、陈设、家具、灯具等计划就需运用工程现场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项目分析就需运用小组探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领会和把握设计方法的路径、程序和手段等。

在课程评价设计方面以行动过程+设计成果综合评估,行动过程分项评估从“知识、素质、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每完成1个项目工作任务均有一次评价,有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指导教师测评三部分构成。设计成果综合评估考核设计创意、设计表现、设计与空间功能的符合度等,由指导教师签写成绩鉴定。

2.基于“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关键是专业教学团队的素质与职业能力。基于这两个方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室壬杓萍际踝ㄒ到萄团队建设,首先制定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标准,确定专业教学团队来源与结构,其次是制定并实施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第一,制定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标准,确定专业教学团队来源与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跨学科、跨课程的教学团队,是为培养某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由明确分工,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的教师个体组成的教学团队,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双师素质是其共性特征。专业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是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特点是集艺术、技术、工艺、经济为一体的专业,因此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在知识与技术标准上着重从艺术、技术、工艺、经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甄选。此外团队自我概念素质族、态度意愿素质族、能力技巧素质族、团队管理素质族要求也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的重要标准。依据标准,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确定了以专职教师为主,聘用或引进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行业企业一线设计师及项目管理人员为重点,建筑室内设计相关学科应届大学毕业生为重要补充的一支“双带头人+专任教学团队+兼职教学团队”的专业教学团队,逐渐形成“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的梯队结构。

第二,制定并实施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尽管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在组建时各有所长,但从整体上看,也各有所短,因此加强专业团队建设规划与实施培养计划,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工作室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把现有的专业教学团队中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选派参加国培省培,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和教改科研培训;二是派遣一般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同时对行业企业引进的一线设计师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三是公开向国内外聘请工作室负责人或专业带头人;四是加强校际间交流,联合聘请外国、国内专家到校讲学,提升专业教学团队师资素质。

3.基于“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工作室建设

“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施项目教学,本质就是要完成从接单到工程完工的整个工作流程。因此工作室要承担的就是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公司功能。尽管装饰装修工程公司,规模有大有小,但完成的设计项目工作流程基本是一样的,所以建立工作室首先要考虑的是功能,功能决定面积,功能决定工作岗位分区,功能决定必须的设施设备。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师工作室与成都菡萏怡景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共建,规模定位为中小型,面积80平方米,除正常课程教学外,还承接住宅空间设计项目与工程施工。设立业务员、设计员、预算员、材料员、施工员技术岗位。在工作室负责人(总经理)的统筹安排下,开展项目教学、项目设计与社会服务。配套有相应的扫描仪、多媒体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带摄像功能的数码相机、大容量移动硬盘等硬件设施设备。完善了工作所需的网络环境、素材光盘、网页三剑客、3DMAX、Photo shop、Auto CAD、网络管理等软件环境。同时建立工作制度和实际岗位管理所需要的规程、制度、标准。为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

4.“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管理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行院(系)--专业群(教研室)--工作室(专业方向)三级管理模式。院(系)在专业建设上负责发展规划目标、专业群建设、考核指标建立、聘任专业带头人。专业群(教研室)负责专业群发展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团队组建、工作室建设。工作室(专业方向)负责专业研究方向、课程标准、教学组织、设计项目组织实施、对外合作等。专业带头人对院(系)负责,工作室负责人对专业带头人负责。

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由于设计项目来源的动态性、聘请专家讲学等都可能改变原有的计划或程序,在内容上也会有出入,给教学管理带来较多的问题。为此,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就留余一定的空间,专业课程标准对其目标、方向的要求描述得较为详实,对教学的内容、时数要求较为宽松。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问题。

对工作室的经济管理主要是由院、系级与工作室签定工作室的教学、科研、实践、成果等任务指标,在完成计划内的任务指标外,把所有对外社会服务的设计、制作的项目纳入管理范畴,采取一种较为宽松的经济管理运作模式,项目的资金绝大部分由工作室自己支配。主要包括工作室的日常管理、项目的成本、参与项目的教师、学生酬劳等方面的费用。此外为处理好个人、集体、教学之间的关系,还需制定一整套令三者满意且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个人、集体利益有保障的同时确保教学质量提升。

结语

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设计人才,就必须建立“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及教学内容选取、组织注重实践性的同时,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工作室这个特定教学窗口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的需求,使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创造一个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设计人才。

篇8

在当前教育改革,高校教育转型的趋势下,将这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顺应时展进行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项目驱动法使其适应实际创作的流程和方法才会使学生达到由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良好衔接。

二、《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身边几所本科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况考察,发现他们的教学状况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适应本课程发展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据考察各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基本上都是统一的模式。上课地点不分专业都是在教室,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过于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为了保证老师的上课质量,加强对老师教学态度的管理甚至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摄像头,为了加强对老师的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务处定期听课,按照每节课45分钟来评判老师的教学能力。大多数高校教师在学校的要求下都是这样上课,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适应于大多数专业,目前很多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上课模式仍然这样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针对不同的专业应该有所调整,应该使管理模式适合教学效果的把握。对于《商业空间设计》这种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不但起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反而束缚了课程效果的实现,阻碍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2.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尽管近几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增加实践力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注重考察调研、虚拟课题的创作等。(1)不注重考察调研考察调研的目的是通过必要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系统掌握与设计相关的各种需求,以便更全面地把握设计主题,为下一步方案构思提供丰富的资料。所以考察调研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设计定位的重要依据,是后期工作的基础。很多高校的专题创作仍然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学生对创作项目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全然不知,甚至对一些基本的规范条文也不了解,更不知城市规划要求等。没有这些内容的考察调研,学生创作的结果永远是不可实施的理想化的课堂练习。一旦走向工作岗位连基本的创作程序都不懂,不知道创作主题、风格如何定位,工艺材料怎样选取,造价是否合适,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使设计无法进行实施。(2)虚拟课题创作很多院校的《商业空间设计》创作课题仍然是虚拟的,老师给一个方向或是主题,让学生任其发挥,学生们没有实际的项目依据,也不会存在创作前期的各种调研、分析和定位,也就不知道在真实的创作项目中应该具体怎样着手,出发点是什么,注意什么,虚拟课题会使学生的创作一直处于理想化的状态,而不考虑真实项目的各种要素,也不考虑设计的造型在具体设计中能不能实现,是否能够施工,选取怎样的工艺和材料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等。虚拟课题会导致偏离设计的宗旨而无法具体实施,不符合实际的设计就是失败的设计,这样培养起来的也不是合格的设计师。

三、《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商业空间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想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真正掌握设计技能,提高创作能力,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大力度改革,将以前闭门造车、虚拟课题创作的教学形式改变为以真实项目为主导的——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相结合,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真实的项目而全面展开教学活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们在“做”中“学”,老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在“做”中“教”。在具体做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去寻求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通过老师的教导和集体研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们主动探索的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我们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目的。要想真正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就要对整个课程的设置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1.课程顺序的调整

通常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顺序是:首先对商业空间设计所需的各种基础知识逐一去讲解,包括空间结构、色彩设计、照明设计、陈设和绿化等;其次是设计程序与表达;再次是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分别去具体讲解;最后是专题创作。这样设置课程的问题是讲完基础知识如学生们不及时的进行练习很快就忘掉了,加上这种被动式的教学,学生们对讲解的知识也不会印象太深。项目驱动法是要跟随项目的具体实施来进行逐步教学,课程的顺序是根据项目的实施顺序来设置,让学生参与其中,针对具体问题讲解具体需要的知识,学的知识迅速用上,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上课形式的改变

传统的上课形式都是在课堂上进行,老师给学生讲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要点、包括优秀作品的赏析也都是在课堂上进行,没有去真实的商业设计环境中去实地的参观学习,更没有针对真实设计项目做前期实地考察。根据项目驱动法,课程设置要根据具体的设计项目进行课程形式的安排,实际的工程项目是要有前期的实地调研、尺度测量、项目分析等环节,也就是课程的形式是集实地考察和课堂讲解相结合。根据项目的进展阶段不同课相应的堂讲解的内容不同,学生能将老师讲解的知识在实际考察中得到实际的应用,便于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学的轻松、效果突出。只有走出去做真实的考察,学生在设计中思考的问题才会更加实际、具体,而避免了过于理想化的弊端,最终设计的作品也是符合实际的具有实用性的。

3.课程内容的修订

商业空间设计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教材涉及的内容都是讲空间内部怎样设计,而忽略了空间外部形象——店面设计。店面设计是商业空间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店铺的脸面,它不仅能够体现整体设计的概念和艺术特征,还增加店铺的视觉冲击力,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可起到增加客流量的作用,同时还能美化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真实的设计项目中绝大多数都会涉及到店面的设计,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增添店面设计这一部分,会使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更加完整,也会激发学生们的创作兴趣,充分挖掘创作潜能,提高设计能力。

4.课程作业形式的改革

作为学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作业形式,老师留什么作业它们就思考什么问题,不留的作业,学生们认为不重要也不会认真去思考,作业是学生们学习的导向。以前的课程作业形式是运用AUTOCAD、3DMAX、PHOTOSHOP等软件完成的专题创作图册,所以同学们注重的是软件的运用和最终效果图的艺术效果。为了培养学生们在真实项目中的实战能力,只会用软件作图是不够的,课程作业形式一定要多样化起来,把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留作业,比如前期调研,一定要让学生提供充分的图文并茂的前期调研报告,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提升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灵感都是来源于前期的调研分析,没有灵感来源的设计是没有生命的设计。还要有PPT形式的同类商业空间的优秀作品搜集和解析,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搜集和解析,提升学生们的眼界,把握设计动向,提供设计启发。增加了这两种作业形式,学生们就会从全局来思考问题,设计的作品才会更贴近实际更有价值。

5.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中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是“勤老师懒学生”的状况,老师累得半死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它们的收获和老师的付出相差悬殊。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就要采取“懒老师勤学生”的策略,所谓的“懒老师”是要老师真正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把结果告诉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变被动为主动了,手脑都动起来收获就多了,寻找答案的过程给他们的印象极其深刻。课上的时间由老师为主改变成由学生来主导,让学生来讲他们的调研、创意和分析结果等,把主动权给了学生也是尊重学生,给了他们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鼓励它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使独特的创作风格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他们做事有思想有主见,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最后由老师对学生的功课进行总评,这个时候的总评他们才会真正用心去听,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角色转变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挥学生们的创作潜能,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施展了学生们的才能,可谓益处多多。

6.评价方式的创新

课程最终的评价方式,由以前单方面老师一个人的评价,改成学生自评加上学生集体互评,再加上老师的总评,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请设计公司设计师来评价。对同学们的优点加以肯定,着重提出同学们的不足和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全方位的评价还有利于学生们互相促进,一个同学出现的问题防止在其他人身上重复出现,学的知识也会更多。

跟随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步伐,面临每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增加,适应社会的需求,缓解学生们的就业压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需要我们培养具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和实践应对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模式,用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是我们当下势在必行的责任和任务。

作者:刘金敏 赵会宾 单位:石家庄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中霞.《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之立行[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第2期(上)2014(2):170-171.

[2]罗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J].学术论坛(设计学),2013(09):177-17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