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5 16:20: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叙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象。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教育个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教育叙事的优点:第一,易于理解;第二,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第三,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第四,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第五,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第六,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教育叙事的局限性: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简接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也许是当局者迷吧,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要求。
[论文摘要]教育叙事作为一种教育探究方式正在广大中小学校得到迅速的推广,它符合中小学教师教学探究的实际。但许多教师在教育叙事的客体即叙事题材的发掘和选择上深感困惑,尽管拥有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素材,但不能从这些丰富的素材中选择出有典型意义的题材来,因此,造成叙事内容平淡,缺乏深度。本文试图对叙事题材的发掘和选择作较全面的解读。
教育叙事首先要有“事”可叙,这个“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闭门杜撰出来的,而是来自于真实的教学实践,来自于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这样的“事”就是叙事的“题材”,题材是叙事的基本材料。
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天天都发生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件,这些事件所表现的内容、涉及的主要人物以及时间和发生的场所等都是有区别的。如有的事件是表现课堂教学的,有的是表现课外活动的;有些事件的主角是学生,有些事件的主角是教师;有些事件是有关少先队工作的,有些是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等等。这些不同的事件,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叙事内容,实际上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叙事题材。
在这里,我们选择课堂、学生和教师作为发掘叙事题材的切入点,简要的论述有关课堂题材、学生题材和教师题材发掘中的一些关注点,为我们更好的发掘叙事题材提供一些视角。
一、课堂题材的发掘
课堂题材主要指在课堂中所发生的各类教学事件,包括在学科教学中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对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方法、技巧,出色的教学场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等。
从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可以看出学校的教育面貌和办学特色,当然,也可以发现教育教学方面的新问题。显然,在学校的课堂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叙事的题材。作为叙事者,理应把目光重点放到课堂中去,从中发掘出许多生动的、鲜活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事例来。
课堂题材可从以下视角去关注摘要:
(一)发掘教学的“亮点”
“亮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出色场面,它可以包括摘要: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的成功做法,教师有效组织的教学活动,出色的师生互动场面,学生活泼、高效的学习方式等。这些“亮点”有些是预料之中的,也有些是预料之外的。在这些教学的“亮点”中往往凝聚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蕴涵了教师深厚的教学情感,或集聚着学生的学习聪明。发掘这些教学“亮点”作为叙事题材,可以展示某种成功的教学范例,展示某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二)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预设而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然而,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是教师所无法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对这些“突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来调控教学进程,这不仅能体现出教师驾驭和调控教学的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教学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有时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育聪明来把握和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源。
(三)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处理教学新问题、巧妙把握教学过程的一种技巧。从实践看,教学机智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聪明,能体现出教师优越的教学能力,也能体现出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表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机智,同样能给人以启迪。
(四)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和新问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生动活跃的场面,也会出现冷淡尴尬的情景;会产生预料之中的效果,也会出现意外的失败。成功的教学事例会给人一些启示,而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和新问题,以及对这些矛盾和新问题所作的思索,同样会给人以启示。从探究的角度看,成功的教学事例和不成功的教学事例,同样具有思索价值。因此,教学叙事不仅要关注课堂中的“亮点”,也应关注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学生题材的发掘
学生题材主要是指以学生的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事件。在这类事件中,学生是主角,表现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品德、思想、情感、行为等,反映的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题材主要包括摘要: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学生家庭中的故事,以及学生在校外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等。
对学生生活题材的叙事,其意义在于摘要:其一,通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描述,揭示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使教育者能对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变化,进一步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其二,通过学生的故事,来透视学校的教育目前状况,了解学校哪些教育活动对学生发生了积极的效果,哪些活动对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哪些方面还存在新问题等。
学生题材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发掘。
(一)学生的“思维火花”
“思维火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指学生突出的、优异的学习成果,或能表现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值得其他同学学习和仿效的事例。
具体的说,这方面的题材一般有以下方面的内容摘要:
1.有创意的思维活动;
2.对新问题发表的不同见解;
3.独特的思维新问题的路径;
4.具有个性色彩的学习方法;
5.超出的学习能力。
这样的题材在教学实际中是很多的,我们只有仔细留心身边的学生,就会发现这方面的事例。
(二)学生的心理情感
教育叙事不仅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可以把叙事的视野伸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叙述学生的心理变化,叙述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感需求,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对叙事来说,这方面有着丰富的题材。
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题材包含以下内容摘要:
1.学生个人喜好和追求;
2.学习愿望和情感上的需求;
3.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
4.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困惑、苦闷心理;
5.学习中的焦虑情绪;
6.对教师的喜爱或厌恨之情等。
(三)学生的家庭故事
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学生的成长和家庭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学生在家庭中所发生的事,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也有利于和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
学生家庭方面的题材可以包括摘要:
1.学生的家庭背景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2.学生在家庭中的各种表现;
3.学生家庭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4.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
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演绎着一个个漂亮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份份难得的教育材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多关注这些“细节”,因为在它的背后往往蕴涵着一个出色的故事。教师要善于对这些“细节”进行发掘。,去发现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世界。
(四)学生成长的故事
这类题材的范围比较大,凡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或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都可以作为这方面的题材。
这类事件,对学生来说是一份值得纪念的个人财富,而对教师或学生家长来说,是一份值得思索的材料。从学生的成长故事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结出富有实践意义的教育经验来。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摘要:其一,学校中有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会对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历程;其二,学生的教育效果往往是在不经意之中发生的,有时候会有一种“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其三,学校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功能,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时刻想到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教师题材的发掘
教师题材主要是指教师亲身经历的或和教师本人有密切关系的事件,事件的主角是教师。教师题材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摘要:教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教学的收获,工作中碰到的困惑,教育生涯中难忘的经历等。
(一)记录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
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指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学科教学、德育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往往包含教师优秀的教育经验,教师富有推广意义的教育方法、技巧等,从这些成功的活动中能透射出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聪明,以及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
具体的说,表现教育成效的题材可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摘要:
1.一次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
2.一次和学生成功的谈心;
3.一次富有意义的家访活动;
4.一次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5.一次深受启迪的研讨活动。
(二)记录心理困惑
教师在教学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对有些新问题,经过分析思索后,能找到妥善解决的方法,而对有些新问题一时会找不到或很难找到解决的方法,以至在心理上产生困惑。教师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困惑,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教师的困惑,有些是普遍性的,这样的困惑往往能引起其他老师的心理共鸣;有些困惑是非凡性的,是在非凡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个别现象,对这种个别性的困惑进行剖析,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教学探索活动
这主要指教师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探究活动,包括经历的探究过程、所采取的探究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探究效果等。教师在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会处处留下教学探索的痕迹,会碰到很多新问题,碰到很多曲折,同时,也会不断对新问题进行分析思索,进行探索尝试,在这其中所经历的碰到新问题时的困惑、研讨过程中的争辩、探究实施中的艰辛、获得成功时的快乐等,都是很好的叙事题材。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探究,比较注重的是探究结果,注重用论文、探究报告等形式来表达探究的结果,而对探究过程的描述和总结则比较忽视。而实际上,具体描述教学探究的过程,如你的探究成果是怎样得来的,经历了哪些探究步骤,你的想法是怎样逐步完善的等,这样的记叙,无论对于成果的总结,还是对于教学探究本身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四)教学中的“遗憾”
在教师的教学经历中,会留下值得纪念的事,同样也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遗憾”可以指在以往的教学中做了那些不应该做得事,或者那些本来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遗憾”是对以往自己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以后所产生的一种熟悉,它既是一种教训,也是一份经验。这些“遗憾”的事,可以引起我们的借鉴,引起我们的思索。
四、发掘叙事题材需注重的几个新问题
上文简要地论述了课堂、学生、教师三种题材的发掘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题材不是完全独立的题材,而是相互交叉的,在一种叙事题材中,往往包含了其他方面的叙事内容。对有些事件,假如仔细的分,很难说是属于哪一题材的内容。如课堂题材,就一定会包含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内容,有些题材,既可以属于课堂题材,也可属于教师题材或学生题材,因此说,它们三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这里所做的区分,只是为了叙述上的方便,而区分的标准主要看叙事内容的侧重点。
在上述每一类的叙事题材中,列举了若干方面的小点,这些小点可以看作是发掘题材的切入点,当然,这里每一小点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这样的分类只是为大家提供几个叙事的视角,有关各类题材发掘的切入点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列举几个。
在发掘和选择叙事题材时要注重以下新问题摘要:
(一)发掘叙事题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叙事题材进行分析思索的过程,通过分析思索,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中选择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从那些看似平常的事件中看出其不平常的意义来。当然,这种思索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的思索,而是要把对事件的考察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起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阅教育事件,或把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放在理论层面上来加以分析思索,这样,才能揭示出事件所包含的理论意义。因此,作为叙事者来说,也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功底,这样才能在发掘叙事题材时独具慧眼,发现出有价值的叙事题材来。
(二)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发掘和选择题材。同一件事情往往包含有不同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来。对于一件事,从某一角度看似乎很平常,但假如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其不平常的意义。还有一种情况,有时单独看一件事情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一旦把它放在一定的背景下,或和其他事件联系起来,其意义就自然地凸显了。所以,我们在选择叙事题材时,不仅要善于分析思索,而且要学会灵活地思索,学会多角度地思索新问题,这样才能多一份题材选择的余地,具有更广阔的选材空间。
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教小学生,以前带初中,今年教四年级,从未教过小学的我真有些不适应。天真的孩子们如同一张张白纸。如何在一张张白纸上绘制他们喜欢的颜色、书写辉煌。我茫然。
记得在开学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之中,讲课讲了半天学生不知道在讲哪里,上课稍微不注意学生就在下面玩东西,左顾右盼,说小话。下课布置的作业做的乱七八糟,还有很有交作业不及时等等不好的现象让我倍感头疼,一连测验几次成绩都很不理想!
后来通过和其他老师请教方法,并找很多学生谈话我才认识到自己应该转变思路和方法。我自己也边观察边试着改变。从学生层面和自身都找找原因、想想办法。总结起来有这些思考
1、小学比起初中更加注重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不可能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自学精神,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更加注重基础尤其是语文要更加注重字词基础,课文的朗读这些基础知识。至于课文 的深层次理解这些方面注重引导,要适当的变得简单好学好懂!
2、课堂上要尽可能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如果讲解的内容过多要想办法分解一下。防止学生课堂上走神和做小动作最后老师花大量时间组织课堂!
3、关注后进生,班级上后进生还是有不少,做好后进生转化,是广大教师常抓不懈的工作。可有时又成了人们喊的口号。在一个班级真正能让一两名学生后进转先进绝非易事。需要教师认真的观察、分析、座谈、鼓励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劳动。而后进生转化工作应从草根抓起。后进生多表现为:
A、上课不听讲。倾听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一种潜力。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我以前做过一个实验,课堂上让学生看黑板,大多数学生抬起了头。提高声音再说一遍看黑板,还有几个人没反应。用教鞭敲一下桌子,会把他们吓一跳,不知干什么
B、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丢三落四。上学前不检查书包,书本无序排放,用时找不到。上课爱搞小动作。自习课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没主见。胆小,不会的从来不问。
C、父母不在家多数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和爷爷奶奶在一齐基本上不做家庭作业。
找到了病根就要对症下药,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的课堂有了一定程度的的变化。课堂中气氛不至于太过沉闷,孩子敢于表达了、善于表达了。课堂中走神和做小动作的学生越来越少,参与度越来越高,有些学生成绩从原先的二三十分上升到五六十分。
论文摘要:教育叙事研究是作为质的研究方法而进人教育领域并为学者所接受和认可的,厘清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特点,认清教育叙事研究的局限性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合理地选择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康纳利和克莱丁宁认为,叙事是基于反思并通过个人的经验来制造意义,具有整体主义的品质。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了相似的看法。莱布里奇等人认为,叙事研究指的是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叙事材料可以是一些故事,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收集到的材料,叙事材料可以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其他问题的媒介,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群体,了解某一社会现象或一段历史时期,或探索个人发展史。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专指教师叙事研究,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教育叙事就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
目前,研究者广泛使用教育叙事研究去研究教师。而教师或作为研究对象或作为研究者也很乐意接纳这种研究方法,这使得教师叙事研究似乎成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代名词。但是,实际上,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叙事研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现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而且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此外,从更大的范围来考察,教育叙事研究的应用也不仅仅限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领域,国家及地区间教育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的比较研究、具体的学科领域和教学研究等都可作为叙事研究的教育问题。
综上所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将叙事研究法运用于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即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并对故事现象或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凡是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材料的分析研究都可以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叙述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而是要寻找故事背后的意义。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目前,教育叙事研究大致分化出两条道路:一条是“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另一条是“叙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前者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自己展开的研究方式,也可以是中小学教师在校外研究者指导下所使用的研究方式;后者主要是大学研究者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或者,以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想法”或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文本为“解释”的对象。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要看到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的总体特征,不能像规范性的量化研究那样,对其可靠性、有效性及普适性抱以过高的期望,至于具体表述,则各有侧重,这里仅概括其突出的特点。
(一)时间性
时间不仅是叙事文本分析中的技术性需求,而且从根本上来讲叙事的冲动就来自于寻找失去的时间。叙事的本质是对神秘、易逝的时间的凝固与保存,或者说,抽象、不好把握的时间正是通过叙得具体可感。教育叙事的视域基是指向过去的。过去和当下的教育经验总是凝结在时间之网中,把握特定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就等于找到了认识经验的途径,叙事文本中的情节就是时间性的体现。
(二)主观性
教育叙事无论是“所叙之事”还是“听用之叙”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包括对细节的取舍、现场气氛的描述、心理状态的分析等,这本身也反映着参与者的教育信仰、价值观念和理论水平,而这些“弦外之音”也是研究的一部分。当然,对主观性的调控也是最难的,由于过分受到研究意图的影响而出现的“讨好效应”或“完美效应”必须加以克服。
(三)实践性
从质的研究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教育叙事研究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通过长期深入实地体验生活从事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如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都离不开研究者本人的实地调查,叙事研究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而要做到这一点,除研究者的“文化主位”的方式以外,研究者还需要与被研究者不断地接触、沟通,这样才能做到以被研究者的角度去理解、建构文本的意义。
(四)情境性
首先,叙事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研究者本人就是一个研究工具,需要在实地进行长期的观察,与当地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该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其次,叙事研究认为,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运作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分不开的。如果要了解和理解个人和社会组织,必须把他们放置到丰富、复杂、流动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考察。
(五)重视意义理解与建构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叙事探究并不停留在展示存在者的层面,与建立在客观主义基础上的寻求普适性结论的研究不同,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研究者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做出解释。
(六)真实性
胡塞尔的“面向事情本身”的思想,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改造,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叙事研究也尊崇胡塞尔提出的“面向事情本身”。叙事研究强调对研究者要进行“深描”。以此揭示社会行为的实际发生过程,以及事物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描述越具体、越“原汁原味”,就越能够显示现象的原本。同时,对叙事研究的评价不追求客观性和有效性,它强调标准的运用必须适用于情境。叙事关键是看叙事者是否清晰、真实地描述了事件及其背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叙事本身是否注意到经济性和熟悉性。叙事研究工作的价值也不在于研究程序及结论的推广,而在于具体教育问题的解决、教育经验的意义重构和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并期望通过其激发共鸣,使倾听者和阅读者获得基于自身的启示。
(七)重归纳而不重逻辑推演
从研究的基本思路看,叙事研究主要采纳的是一种归纳的方法。质的研究的归纳过程通常由如下步骤组成:1)研究者自己投入实地发生的各种事情之中,注意了解各方面的情况;2)寻找当地人使用的本土概念,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孕育自己的研究问题;3)扩大自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获得灵感和顿悟;4)对有关人和事件进行描述和解释;5)创造性地将当地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归纳的方法决定了质的研究者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分析资料与收资资料同时进行,以便在研究现场及时收集需要的资料。叙事研究的理论建构走的也是归纳的路线,从资料中产生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和不断比较逐步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三、对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近年来叙事研究招致不少批评。如,过于关注自我经验反省的研究旨趣,容易使研究陷入自我中心或唯我论;由于受到研究的规约而在叙事中出现“好莱坞情节”,即通过人为地化解或折中为所谈及事件中的矛盾设计一个完满结局:由倡导情境意义的特殊性而加剧了相对主义的泛滥,尤其是道德的相对主义,招致工具合理性在学术和现实生活中受到过度批判等。
就目前的观点来看,教育叙事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小样本往往只有一个到几个参与者,因此研究成果的典型性、代表性经常被人质疑,也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二是时间长。对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丰富资料要花费相对多的时间。当教师事务繁忙或精力不足时参与比较困难。三是评定难。对一叙事研究的相对主观性标准目前还在探讨中,借鉴的典型研究较少。此外,教师相对封闭的专业生活习惯和缺乏自觉反思意识也会影响到叙事研究的开展。四是叙事研究对研究者具有很高的要求。教育叙事研究一方面要求研究者深入了解某一个教育实践现象,另一方面又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够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与此同时,“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必须以对话者、倾听者的身份同时与三种声音(至少)进行交流:叙事者的声音(包括录音带或文本作者的声音)、理论框架(为解释提供概念和思考的工具)以及对解释与阅读的反思性批判(即对材料所作结论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教育叙事研究除了要求研究者“贴近”“身处”教育实践这一前提性条件之外,还应有必要的教育理论作为内隐的支撑,否则。教师叙事难以避免“叙事越叙越贫庸”的结局。
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不过经历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叙事研究的反思与批评正是叙事研究发展的历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当前国内外教育叙事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第一,教育叙事内涵理解褊狭。国内很多学者简单地把教育叙事等同于教师叙事,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仅仅适用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领域,而且,无论是教师叙事行动研究,还是合作研究,对叙事者与研究者的关系缺乏辩证理解,要么取消研究者指导,要么无视教师自主性。
第二,对研究缺乏跨学科视野。如前所述,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很厚重而广泛的,教育领域的叙事研究必须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开放的思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如果囿于所谓的学科独立意识,就教育论教育,叙事便很容易成为教育琐事、经验体会甚至牢骚的代名词。
第三,忽视教育叙事的本体价值考察。一方面,很多学者在运用叙事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了解叙事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基于怎样的研究假设等,造成了叙事一定程度的泛滥;另一方面,更多情况下,学者仅仅把叙事作为研究资料收集的过程与方法,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叙事其实是教育中人的存在方式,叙事本身也有教育价值,可以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四,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传统影响了叙事研究的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很强的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所以觉得叙事缺乏科学性与推广价值。比如,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出理论,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叙事脱离了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加重了教育科研的虚假之风等。对于这些评判,我个人持保留意见。我们姑且不论学者对叙事研究的质疑是来源于我国教育研究对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的推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以质的研究存在有某种抵触情绪,单就说叙事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忽视理论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也许是学者对叙事研究缺乏足够了解的前提下而得出的结论。
【关 键 词】叙事/叙事研究/叙事分析
【作者简介】王红艳,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教学与教师教育。(北京 100871)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重新思考“知识”的内涵,“通过理解并揭示教师自己很难明确表达、而学术界又鲜有研究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提高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研究水平”,[1]肯定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增能。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教育教学场景中以什么状态和形式呈现?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个人生活史、教学反思和实践共同体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发展有什么影响?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求研究者进入教育现场,走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我们为此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听课和访谈笔记、备课本和教案、教师日志和反思日记、学生作业等等。这是从质的研究视角入手,强调研究者与合作者之间的信任、真诚和敞开心扉,关注和倾听、诠释和解说下带来的数量庞大的叙事性资料。对这些资料如何进行分析和诠释,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叙事与叙事研究
我们对于“叙事(narrative)”并不陌生,一个与它有千丝万缕联系且为我们所熟知的词是“故事(story)”,人类是善于讲故事的生物,过着故事化的生活。[2]我们的日常对话常常是在诉说故事,倾听别人的故事,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时,我们通常会去了解他的故事。“叙事”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韦伯斯特词典(1996)把它定义为“用于表现一系列相关事件的一段论述,或者一个例子”。叙事就是一系列话语,这些话语将一连串相互关联的事件表现出来;而叙事研究指的就是任何运用或者分析叙事资料的研究,它既是对实验、调查等传统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其本身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加拿大和北美学者为主要研究群体,其中加拿大学者康纳利和克兰迪宁的成就较为显著。他们认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教师的生活就是由各种各样的故事构成的,他们用故事交流经验、表达困惑,给彼此以鼓励和支持。人类经验基本上是故事经验,人类不仅赖故事而生,而且是故事的组织者。因此,研究人的最佳方式是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写得好的故事接近经验,因为它们是人类经验的表述,同时它们也接近理论,因为它们给出的叙事对参与者和读者有教育意义。[3]目前,这种研究方法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逐渐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中。这样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了解教育和向别人讲述其所了解的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它比较容易被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所掌握和使用。
三、几种叙事分析模式
个人在他的叙说里,建构过去的经验和行动,宣称他的认同,形塑他的生命。叙事就是一种再呈现、一种诠释性行为,反过来也需要被诠释。对教育事件的叙说,能使教师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例行事项的意义,并把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遇到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而通过叙述者展现他们生活和亲身经历的口头叙述和故事,我们得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能够捕捉他们外显行为中透露出的实践智慧。当我们接近和诠释这些叙事的时候,又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假设和角度,我们对资料的分析其实也是一种自我的再呈现。如同Mishler(1991)提到的,“我们按照我们的发现,安排和重新安排访谈的文本,其实就是针对我们对于言说中发生的事情的理解,加以检测、澄清和深化的过程”。[4]这显然是一个包涵双方主体的非常复杂的过程。
国内有关叙事研究多集中于学理探讨和依据理论进行的实践研究个案分析两个方面,所以在叙事分析和诠释方面,我们所能够借鉴和参考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进入教育现场、走近教师的日常生活带给我们丰富多样的研究资料,教师们向我们呈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进行叙事分析的实用性探讨迫在眉睫:研究者手头转录整理的访谈资料、收集而来的教师日志和反思笔记,究竟如何分析和诠释?本文介绍了几种叙事分析的方法,以为课题研究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分析工具。
(一)Rivka、Tamar和Amia的四个单元模式
以色列三位女性研究者Rivka、Tamar和Amia在她们合著的《叙事研究:阅读、分析和诠释》中,基于叙事分析的两个独立维度——整体方法和类别方法、内容和形式,组合出四个单元矩阵,也就是本书所重点论述的四种探究模式:
整体—内容
整体—形式
类别—内容
类别—形式
整体—内容分析的关键在于寻找故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这些主题最能体现个体的性格特征。研究者要带着一颗开放的心反复、仔细地阅读整个故事,将故事的总体印象记录下来,然后,在故事的不同发展阶段寻找那些与总体印象相符的、反复出现的主题,但是,也要特别留意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主题相矛盾的情节,并在整体背景下给予合理解释。Amia运用这种方法对一位研究对象的生活故事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两个基本特征:积极乐观的世界观和重视人际关系,并提炼出在故事的不同阶段都反复出现的四个主题,这些主题进一步印证了上述两个基本特征。
整体—形式的分析,则是着眼于故事的情节进展和完整结构。例如,叙事是作为一个喜剧还是一个悲剧发展的?故事呈现的是叙述者目前生活状况的上升态势,还是从一个较为积极时期和境况开始的下降态势?[5]研究者首先要做的也是反复、仔细地阅读故事,识别每一个阶段的中心主题,但这时应重点关注的是,把故事组织起来的主题和剧情的发展脉络,而非主题和剧情本身。分析的第二个阶段是确定剧情发展的关键点,它可以从言谈的特殊形式中推导出来,如访谈对象的反思和评价性言语、表示叙事结构性成分的术语(“十字路口”、“转折点”等)。在这种分析中,Rivka在前进、衰退和稳定三种叙事模式基础上,为每一位访谈对象绘制了人生轨迹曲线图,比较了男性与女性之间叙事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类别—内容分析通常被称为“内容分析”,研究者要在反复阅读故事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把文本分为几个相对小的内容单元,然后对这些内容单元做描述的或统计式处理,它“是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研究叙事资料的传统方法”。[6]内容分析的方法有许多形式,视研究的目的和叙事资料的特质而定。当然,偏重于哪一种形式也和研究者本人有关,或者坚持客观性原则和量化分析过程,或者采纳诠释的和质化的分析视角。三位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内容分析的详细步骤:1.选择了文本;2.定义内容类别;3.把资料归入各类别;4.做出结论。Amia就受访者生活故事中有关中学经历的内容进行了内容分析,找出关键性句子,通过计数、列表、排序、画群像等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Rivka则从内容总体中选择与访谈对象家庭有关的内容,用“对父母的觉知”和“维持还是改变”[7]两大内容类别归类访谈记录的子文本。
类别—形式分析模式即如何“用语言学特征识别和评定叙事的情感内容”。[8]Tamar在分析访谈资料时,选择重点关注受访者如何描述他们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她编辑了一个体现情感或精神障碍的形式特点清单,以指导我们在阅读和分析叙事时,注意这些指示情感的形式要素,比如,“状语‘突然’可能预示了一个事件的如期而至或者不期而至;打乱事件的时间顺序或者通过倒退、离题、时间的跳跃或沉默随意前进,可能预示了说话者在努力避免讨论一次困难的经历”。[9]运用这个清单,Tamar寻找并分析了叙事文本暗含的情感特征,最后得出结论。
她们最后指出,虽然四种模式是以二对二(two-by-two)模型展示的,但多元化和复杂性是叙事分析的内在本质,更为可取的做法是,“把这个模型想象为两个连续体。在每个连续体的一端,存在着几个稀少但非常清楚的例子,这些例子都具有‘只能二选一’的特点,而大多数被提议的阅读方法都是由更加平衡的混合体组成的”。[10]而且,整体与类别、内容与形式彼此也不是截然对立的,当重点关注故事的形式时,叙事的内容也不应该忽略;熟悉整个叙事的内容、说者的语言风格和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对于叙事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瑞斯曼的三种叙事分析模式
叙事作为自我及经验的再呈现,对它的分析也仅是在某种模糊的程度上再现和诠释叙说者的世界:这个故事为什么是这样说的?美国社会学家瑞斯曼在《叙说分析》(Narrative Analysis)一书中把叙事研究对经验的再现过程分成五个层级:对经验的关注—诉说—转录—分析—阅读(如图1所示),这是研究者在呈现被研究者的生活经验时所走的分析历程,相应的,每一个层级都是具有选择性、诠释性和建构性的。在此基础上,瑞斯曼以几位关心女性健康问题的研究者的研究为例,讨论了三种叙事分析模式,并从这五个层级入手进行了评鉴。
图1 Riessman的经验再呈现过程
1.情节—故事区分(plot-story distinction)。人类学家吉丝伯格对赞成和反对堕胎的两群女性进行了研究,[11]她的分析特色在于,基于情节—故事区分的方式重构访谈资料,这种重构不是按照访谈当下受访者述说的次序,而是根据出生、婚姻家庭到现今行动这样的“传统故事”[12]时间顺序进行再呈现,然后找出显露于其中的未预期的“情节”,它是生命故事的转折点和关键。吉丝伯格勾勒了典型赞成堕胎者的情节线[13]:儿童时期就有所“不同”;经历了一个生产的过程从而质疑作为母亲所受到的限制;在1960和1970年代接触了女性主义而有了转变;随后建立了对自我、女性兴趣和养育的理想。每个人都会以其经历的生命故事为基,建构不同的情节,如果能够在关注—诉说—转录—分析几个层级上抓住和凸显这条情节线,以此分析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个人与社会间的互动,则会给个案比较研究带来更深入的视角。
2.提炼“主要叙说”(core narrative)。生命经验的叙事大多数都很冗长,充满了离题的话语、评论、倒叙和评价等,如果要把言谈资料转化成书面文字,就涉及到选择和化约。提炼“主要叙说”[14]就是其中一种方式。社会学家贝尔以这种模式研究DES②女儿,以了解她们如何理解这些危险并做出反应,并转化其意义,从而在政治上变得积极起来。以语言学家威廉·拉波夫的结构性架构(状态、行动、评价、解决方法)[15]为标准,贝尔按照受访者叙述的顺序,区分出几个有开始和结尾的完整段落(故事),用“状态、复杂的行动、解决方式和结局”四种结构形式为“锚”,把冗长的叙事资料简化为三个主要故事。这样就形成一种概括化的结构,并可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者可以将贝尔这种文本取向的分析方式和吉丝伯格情节/故事取向的分析结合起来运用。
3.诗的结构取向(poetic structural approach)。瑞斯曼使用吉(Gee, J.P.)诗的结构取向[16]研究了一个有忧郁症的离婚女性的陈述。如果说前面第一种模式探究的是生命故事的整体轮廓,第二种研究呈现了从访谈中“提炼”的结构化故事,瑞斯曼的这种分析模式则抓住了内嵌于个人叙事中的诗的特性。研究对象森蒂的叙说非常冗长,可并没有什么典型的情节。但是,森蒂运用了隐喻——把她的心情状态比作乌云笼罩下的行走——为自己的叙说增添了结构的连贯性。瑞斯曼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种结构,即以诗的结构分析取向化约和解释叙事资料。她将森蒂的叙说句子从语法上分析成“行、小节和区块”,其中小节是指“在单一话题上的几句话,是平行的结构,而且诉说者诉说时依着相同的速度和鲜少的停顿,让人听起来这些话是配在一起的”,[17]它们再组合成几个大的区块。这样,整个分析文本——由瑞斯曼提炼的森蒂的故事——看起来就像一首诗一样,因此更利于话语分析和个案间比较。
在“教师实践性知识”课题研究中,新手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关注对象,也是我的研究兴趣所在。受到瑞斯曼有关诗的结构取向分析模式的启发,我尝试把一个研究对象的故事提炼成了一首诗,勾勒出她从教两年来的成长历程。但我与瑞斯曼的区别在于:瑞斯曼的研究对象的叙说中没有典型的故事情节,而我的研究对象向我讲述了她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生动故事;构成瑞斯曼的“诗”的语句,都是其研究对象的原话,而我的“诗”是基于我的理解,对研究对象生活经验的提炼和诗意呈现,但它同样达到了化约、分析和解释叙事资料的目的。
不知不觉我就做了老师
看着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
叽叽喳喳无忧无虑
我还没结婚呢
就仿佛已体验到了妈妈们的心地
我想证明自己
让他们知道
我是正确的
可是教材把握不准 挖掘不深
我总是忐忐忑忑 怕误人子弟
工作好累
我真的很拼
每天跟在师傅的后面
不耻下问
我的听课笔记有那么高没人能比
有一个好的领导
给我很多机会
上公开课一层层地扒皮
失败总是难免我也很在意
但我一定要出人头地
慢慢的我竟然真的
获得了很多荣誉
取得了别人艳羡的成绩
最初的劳累与忙乱
似乎都已经离我而去
我知道
与那些优秀教师相比
自己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三年眨眼已经过去
未来还在自己手里
不过我觉得自己挺没出息
就想好好做一名教师
跟孩子们在一起
他们喜欢我也愿意和在我一起
这就是我最大的目的我愿意
四、小结
通过叙述者展现他们生活和亲身经历的口头叙述和故事,我们得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捕捉他们外显行为中的实践智慧。从上面几种叙事分析模式中所呈现出来的“自我”,都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的形象,立体丰满的人物代替了用一连串数字、统计图表堆积而成的“平面人”,我们似乎就能在这个“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的朋友、亲人,甚至是自己的影子。叙事分析意在寻找意义,“允许对个人经验和意义进行系统性研究,亦即,事件是如何被行动的主体所建构出来的”。[18]在与教师们的接触与访谈中,课题组成员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们的故事——自己的故事,学生的故事,同事的故事。在这些故事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他们要告诉我们什么?如何分析这些教师故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几位研究者提出的叙事分析模式,但没有对它们进行比较,初衷只是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课题组提供几种视角,以借鉴分析所收集到的大量叙事性资料。如果能给课题组之外的研究者一些启发,则是意外的收获了。
(鸣谢:导师陈向明教授对本文的建议和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注释:
①这里的课题是指我们正进行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课题。
②二乙基固醇,曾被用作预防流产的处方药,服用此药的孕妇产下的女儿长大后都会面临很多有关生育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课题设计[Z].2006.
[2]F.Michael Connelly & D Jean Clandinin. 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quiry[J].Education Research, 1990,19(5): 2-14.
[3]康纳利,克兰迪宁.叙事研究[J].丁钢译.全球教育展望,2003:4.
[4]Mishler,E.G..Representing Discourse: The Rhetoric of Transcription[J].Journal of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1991,1 (4):255-280.
――哈迪(Hardy B,1968)
时下,很多一线老师都写过很多讲述和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小文章,有的叫“教育随笔”,有的叫“课程故事”,有的叫“教学案例”等等,他们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在教育研究领域,这样的“故事”被称为“教育叙事”。
因为只是凭感觉讲故事,许多老师并不了解这种教育文体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有的不加选择地记录一切琐事,叙事成了“流水账”式的生活记录;有的叙事缺乏逻辑条理,没有诠释出叙事中的内涵,失去了教育叙事应有的意义;有的老师选择的叙事内容不恰当,既不能提升自己也无法启迪他人。看来,小文章里有大道理,要想写好教育叙事,我们仍需要了解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或称叙述,是人们经常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指通过口头、书面或映像的形式描述所发生的系列事件。通俗的讲,叙事就是“讲故事”。[1]20世纪80年代“叙事研究”被应用到了教育研究领域,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亲近教师、贴近实践,很快受到教师们的欢迎。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也提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真实的故事”。[2]
具体说来,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体悟理解。[3]在规范的学术研究中,教育叙事只是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部分,叙事是为了创建一个供专业研究人员研究的文本材料。但对于老师们来说,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检视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发现和体悟教育教学的意义,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过程。尽管有学者认为教师个人的教育叙事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教师本人而言,它是一种最易起步的教育科研方式,是一种“草根式”的写作,是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教师写作教育叙事的意义
1.留存精彩的瞬间
马克思・范梅南说:“教育学不能从抽象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世界中去寻找。”[4]审视教师每天的工作,我们就会发现,每位教师的生活中,都曾经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教育事件”。这些教育事件不管是带给我们创造的惊喜、失败的沮丧还是悠远的哲思、深切的感动……都蕴含着教师丰富的教育智慧,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折射出众多教师各不相同的实践智慧和教育个性。可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把它们记录和整理出来,这些蕴含智慧和意义的教育事件往往会从我们身边不经意地掠过,再也难觅踪影。反之,如果我们能把那些引起我们深切感受和思考的事件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教育记叙文”就能使发生的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所以,教育叙事,能“让我们把生活中偶然的教育事件历史化,把平凡的教育生活意义化,把过去的教育经历永恒化。”[5]是我们敞开教师生命意义之门的重要方式。
2.俯瞰熟悉的风景
教育叙事虽然“叙”的是教育生活中看似平淡无奇的点滴琐事,但教师叙事不是为了保存记忆中的往事,而是为了在故事中重温教育经验、体验教育过程,对教育生活作出意义的梳理与提炼,将原初的教育经验提升成为知识性经验的过程。因而,展现故事是次要的,在展现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前所未有的教育意义才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故事虽然谈的是旧事,但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获得的应是新的启示。此时的回眸和叙述,不是简单的“回头看”,而是使自己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来俯瞰熟悉的教学实践。要“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能“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6]
3.展现“缄默的知识”
教师知识有着不同层面,如同一座冰山,外显于水面的是认知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它决定着教师“知道什么”,隐藏于水面下的是实践性知识,它镶嵌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育情境中,决定着教师“如何做”。这种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的智慧积淀,通常是内隐的、缄默的,[7]但却是教师理解和解释教育教学事件的最直接的知识来源,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如何洞悉和把握自己缄默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也就变得格外重要。
撰写和描述故事是探究、洞悉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最佳方法。叙事本身是一个意义澄清的过程,我们在故事中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些内在的,自己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教师对故事的撰写与分析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包括“如何做事,何时何地做这些事情”这些认知性的技能,更表述了自己“如何看待和诠释与教学行为相关的事件”这些价值观念的问题,展现和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教育观念,将原本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缄默知识”表达了出来,从而更好地发现自我在认识、行为等方面的不足,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惯的深层意义,教育叙事因此成为促进我们增长实践性知识、提升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方式。
4.超越日常的自我
教育叙事,叙述我们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每一次叙述都能促使我们沉静思考,质疑自己习惯化的教学行为,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的解释,追问教育的终极意义。因此,讲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品味、体验、发现、评价、判断的过程,是我们对自我教育生活不断发现的过程,它让我们发现自己平常教育生活中蕴涵的丰富意义,也在不断地让我们驻足沉思,走出“惯性”,改进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促进我们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质量。教育叙事,让我们在“接近自我”的同时“超越自我”,真正获得我们作为教师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5.生长“草根理论”
“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8]教育叙事让教师亲历的教育生活自己说话,让我们在与自己的教育生活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基于自身教育生活的、带有自身生命体温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考。这种教育的理念或思考来源于我们自身教育生活的知识,是我们自身的教育生活经验的结晶。它“不仅为教师已经历的事情提供有意义的保留形式,而且还提供一扇向前看的窗户,帮助教师在遇到类似情况之前就有所准备。”[9]正是在这个探索实践――叙述记录――反思整理――追问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草根理论”,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一个教育家。
6.创建开放的文化
叙事,是人类表达、交流的方式,讲故事的人在讲述中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驻足反观自己的经历,听故事的人获取故事经验的启示意义,因此叙事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叙事创建了一种叙事者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开放的文化。一方面,作者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识、所感、所困和所悟通过写教育故事表述出来,为教育同行、专家、学者等众多不同角色的人创建了一个可以评说、讨论教育问题的平台。另一方面,阅读和倾听教育故事的人“可以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所描绘的教育情境之中,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教育案例认真地加以分析、梳理,认清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规律或原则,在阅读和倾听中,把别人经过探索、努力得到的经验转变为自己的某种知识,为我所用,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和发展。”[10]因此,教育叙事创造了一种分享思想,共享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对叙事者还是读者,这种沟通和交流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惊喜和进步,这种多向、开放的教育文化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学习、交流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叙事的文体特点
1.寻找熟悉中的“陌生”与“冲突”
教育叙事可以是记录自己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掘亮点”;可以叙述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呈现矛盾和问题,“展现机智”;可以讲述自己与学生交往中的一个故事,“追忆难忘”,可以呈现自己在教育事件中的困惑与遗憾,“反思缘由”……一个好的教育叙事,不仅是教师自己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其他老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教育叙事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教师要学会“寻找”自己“熟悉风景”中的“陌生”。要搜寻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对自己产生深层影响的故事,要在看似无问题的地方中发现问题,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发掘与选择题材,让自己讲述的故事具有“陌生化”效果,从而让自己和读者都有新的发现。
2.追问故事“背后的意义“
叙事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其背后的研究,并不如讲故事那样简单。其实,“鲜活的故事只不过是教育意义披在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叙事研究的价值不在于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在于发现和阐释故事背后的意义。”[11]如果纯粹是讲故事,没有专业的视角,教育叙事就和一个文学报道没有区别。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鲜活的故事讲述出来,还要对自己的教育故事进行解释,必须穿透这些故事和叙述,透视其背后的意义。让故事体现你对该教育事件的思考和理解,反映出你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哲学。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自己对教育的洞察力,促进自身发展。对于阅读者、倾听者来说,才能够从这些思考阐释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你的教育叙事才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3.在叙事中把自己“摆进去”
作为一种研究,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仅仅用事实说话是不够的,在故事中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你要有直面自我的勇气和胆识,能够敞开自我,直面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将自己的自信与成功讲述出来,而且能将自己的失误与遗憾显现出来。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自己要对这些问题追问和反思,在思考反省中重新建构自己对这些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解。把自己“摆进去”,还意味着自己不是一个“旁观者”,也不是一个“评论家”,而是要在反思和追问中对教育问题有新的理解和发现,有新的行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此,叙事才能成为你提升自我,改进实践的有效专业发展方式,照亮你未来的教育生活。
四、如何写好教育叙事
1.学会观察与积累――“从今天起,每一天都仔仔细细地过”
写教育叙事离不开大量鲜活的素材,这些素材要靠平时点滴地积累。老师们应该学会“戴着教育的眼镜看世界”,做个教育的有心人。例如常看报刊杂志时政新闻;时刻关注专业期刊的教育动态;学会从日常纷繁的教育现象和事件中发现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的案例;学会通过写教育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点滴感受、产生的问题、与同事的讨论甚至是身边同事对某一教育现象的抱怨。我们要不断培养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提高自己教育研究的眼光、理解力和判断力,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慧眼识冲突”,从平淡中发现精彩,找到蕴含丰富意义和价值的写作素材。
2.唤醒自己的教育意识――“故事,使我们成为自己想做的人。”
对教师来说,素材的积累只是一个基础,要真正开展研究,还需要对经验和故事进行“发酵”,体会其中蕴涵的教育问题,并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提炼,深入理解该故事中蕴涵的问题。教师在叙事中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叙述和发现中主动发掘和提升自我,让自己走出庸常的状态,成为自主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成为我们自己想做的人。
3.不断尝试和创造――“有行动才有故事”
如果说作家用自己的想象创作,那么教师就是用自己的教育行动创作。“所谓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际上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行动。”[12]教师叙述、解释自己教育生活的前提,在于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生活要有思考和行动。为了更好地积累素材,老师需要积极对日常教育实践进行变革,不断尝试用新的行动去完成教育的过程,在探索和变革中,你会经历常规教学中所不曾经历的故事,而这些在变革中发生的故事,往往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反之,很多教师之所以无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 主要是因为没有用心思考的习惯,没有学习和改进的动力,所以自己的教育生活永远是“平平淡淡、一如既往、习以为常”,只有当教师创造了自己的教育实践, 他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故事。
4.让常识与专业对话――建构自己的的文化工具箱
“出色的教育故事总是悄悄地把教育道理隐藏在教育冲突和教育矛盾中。”[13]教育叙事不仅是描述一个现象,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要求老师要把对事件的考察、描述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起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视教育事件。要写好教育叙事,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如果仅仅是用事实说话,缺乏对体验感受的反思,那么即使你总结了自己的经验,这“经验”也会显得单薄、缺乏深度。
“对教育现象的深刻理解应该来自“常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对话。[14]教师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文化工具箱”,(布鲁纳Bruner,J.),即努力使自己拥有丰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了解国内外人文学科的前沿进展;拥有丰富的、深刻的理论洞察力;不断吸收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思想资源,不断触动自己对教育实践的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出有价值的叙事题材,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和观念,从自己的故事中“解读”出内在的理论“意义”,使人们从故事中体验、思考和理解教育的真谛与价值。
5.学会深描――让故事引人入胜
教育论文的基本形式是用“论证”的方式“讲道理”,教育叙事的基本形式是用“描写”的方式“讲故事”。教育叙事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是否保持了描写和分析的“深度”。“深描”能够让你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
(1)深度描写细节
在叙述时,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家或是画家,充分关注故事所发生的特定背景,要对当时的情境做细致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述,运用一定的叙述手段和技巧,如倒叙、深描等文学手法,把读者带入现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写事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那些能引起老师们共鸣、难于调控、意蕴深刻、值得反思的细节,尽量具体地描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反思和阐释拥有扎实的“根据地”,同时要注意用词鲜活、行文活泼,叙述有吸引力。
例如一件事情,如果浅度描述只是列出事实,如2005年12月20日,上午8点,W校长来到办公室,准备打开电脑,看看老师们的“博客”。同样的事情,深度描述则可能是这样的:W校长先倒了杯水,他每天都有个习惯,一上班先打开电脑上学校的网站看看昨天老师们又发表的新的网络日志。因为自从学校建立了“博客”,老师们的积极性很高,这成了老师们敞开心扉、分享专业经脸的共同平台。他还记得这几天大家对一位老师关于课堂纪律的日志讨论十分热烈。他把电脑打开,开始浏览。他昨天就在想应该参与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再与老师们作些讨论。[15]
(2)深度揭示故事中深藏的教育意义
“深度描写”并不意味着描写词语丰富或华丽句子的堆积。描写的“深度”其实取决于所描写的故事背后是否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教育叙事并不直接论述教育道理,但是,教育叙事又需要讲故事的人有自己的“个人化的教育理论”,然后再把这些教育道理巧妙地隐藏在自己的“描写”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故事都具有多重意义,每个读者对故事或经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光讲故事或事件的经过是不够的。还要把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表达出来。只有在叙述的过程中对事情进行解释,你对事件的理解和故事中的内在意义才能被别人领会。因此,在叙述事件时,不仅要叙述故事情节,还要尽可能地描写自己在事件中的心理状态,在其中夹杂些对细节的感悟及反思,做到夹叙夹议,使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外显。但要注意事例和理论不是两张皮,而是融于一体、水融的。理论蕴含在故事字里行间的叙述中,体现在基于故事内容的适时而巧妙的议论、抒情中。
(3)围绕主题描写和阐释,形散神不散
需要强调的是,每篇完整的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叙述的故事总是隐含着一条意义线,这根主线就是叙事的主题。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刻把握事件的主线,不能偏离主题,一发不可收。叙事是为了表达你的思考或感受,叙事的方式和内容就是你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哪些讲哪些不讲,哪些详讲哪些一带而过,都应根据主题来决定。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教育叙事让我们跃上这个舞台,向世界展示自己生命中那些平凡或不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我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也会让其他人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启发,甚至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无论对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正是教育叙事的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写吧,还等什么呢?
参考文献:
[1]周国韬.略论教师叙事研究.中国教育学刊【J】,2005(12).
[2]康纳利、马莱丁宁著,丁钢译.叙事探究.全球教育展望【J】,2003(4).
[3]牛晓颖.从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困境看教育叙事研究.现代教育科学【J】,2009(1).
[4]马克思・范梅男.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刘铁芳.教育叙事与教师成长.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5(11).
[6]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比较教育研究【J】,2005(6).
[7]英国学者波兰尼提出人的认知中存在一种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它是以隐蔽的形式存在于人的知识结构中的,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被清晰地陈述和传递,也难以与他人共同分享,而只能靠个体去体悟和感受。
[8][14]陈向明.教育叙事对教师发展的适切性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J】,2010(2).
[9]伊森伯格,贾隆格著,张涛译.是什么让教师不断进步――教师故事启示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P88.
[10]陈列.叙事研究: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当代教育科学【J】,2009(17).
[11]杨明全.教育叙事研究:故事中的生活体验与意义探寻.全球教育展望【J】,2007(3).
[12][13]刘良华.教师如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福建论坛【J】,2006(7).
关键词:教育游戏;叙事;交互
教育游戏的开发者可以根据游戏的需要增删情节,而学习者则通过参与游戏过程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简言之,教育游戏叙事是一个从创造故事到寄情游戏表达教育意义的过程。
一、教育游戏叙事模型设计的叙事
1.叙事在游戏设计中的作用
学习者是第一人称的视角置身于一个问题情境中,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整个游戏中的各种场景,学习者与系统角色(NPC)交互,从不同的渠道收集的对象,完成学习过程以获取信息。然后,学习者利用这些信息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学习者结合各种对象制定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方案。叙事故事是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过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理解故事的本质内容。
2.叙事分析与问题解决
教育游戏中故事主要有两种叙事类型:线性和分支。线性叙事是一种传统的叙事形式,故事按照一定的事件的顺序从开始到结束,学习者不能改变故事的结果并统一体验一系列故事的事件。分支叙事允许学习者在每次玩游戏的时候都有一个不同的体验。故事不提供一个情节线,而是根据用户的行为改变了叙述过程,即互动的叙事环境,安排多个情节和为学习者交互行为提供一系列选择。游戏的特点是解决问题的环境,把学习者放置在游戏场景中,他们必须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和策略。叙事提供了两个主要功能:动机和解决问题的认知框架。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也强调了动机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而角色的叙事过程可以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进一步激励学习者融入游戏环境中。
3.融入学习环境叙事游戏
在学习环境中,游戏的最终挑战可能是一个问题或任务,都是吸引学习者跟随游戏故事线前进的动力,是完成最终学习目标的要求。首先学习者需要挑战的任务目标,然后完成游戏体验也就是环境的设置,它包括有时间、环境、情感以及道德等多维度因素。依据要完成最终的目标在游戏过程中设置规模较小的障碍或最小化的挑战任务。确定并建立角色,并虚构一个背景故事,切换不同的场景以提供持续的叙事环境,学习者根据场景中反馈的重要信息或情节环完成学习任务,或者设立另一个问题冲突或挑战进入下一个场景。
二、教育游戏叙事模型设计
1.教育游戏叙事设计的构成因素
教育游戏叙事的构成因素是在分析计算机游戏的关键结构因素基础上结合教育功能概括以下构成因素有:叙事规则、学习目标、交互和反馈、故事。
叙事规则:人物、动画、行为与环境元素相协调,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保持相应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主题内容,叙事规则应有所不同。
学习目标:教育过程以目标为导向,而教育游戏的目标应随着教学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嵌入游戏化过程中。
交互和反馈:交互性和反馈是游戏中一个重要因素,及时反馈可以修正学习者的行为,帮助学习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故事:故事分为两个层面,即故事内容和故事结构。故事内容是人物、情节、地点、事件,它主要描述事情的发生。每个事件都有其相对固定或持续一定时间,故事结构描述的是事件在时间上的相互关联性。学习内容通过合理的安排,巧妙地渗透于故事情境当中,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
2.教育游戏叙事模型
教育游戏必须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教育游戏应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游戏应该有评估机制,有利于总结教育成果。为了给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游戏化的学习体验过程,设计如图所示的教育游戏叙事模型。该模型由两个独立却相互联系的两层组成:教学层和叙事层。
3.教育游戏叙事模型分析
(1)教学层
学生模型是教育游戏叙事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型使每一个学生拥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角色名称。学习模型还应该包括,如姓名、性别、年龄、爱好等数据,为以后的教学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
教学模型的主要功能是按照教学要求选择教学目标任务,建立教学区,提供学习帮助、选择帮助的类型等知识模型,平衡学习动机和认知目标,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并获得迁移。
用户界面是处理学习者与游戏之间的相互关系。
(2)叙事层
游戏叙事即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必须包含事件,而事件中又包含发生地以及原因。游戏叙事中三个重要的叙事元素:角色、交互、场景。
角色:教育游戏中主要有学习者和系统角色(NPC)两种角色,每个角色都赋予一定的特征。交互:一个是学习者和系统角色(NPC)之间发生交互,学习者从NPC中获得信息和任务。场景:教育游戏的故事情节包括目标(教育目的)、任务(学习活动)、背景故事、场景(有不同难度的学习单位)。任务中包含问题发出时间和原因,学习者需要解决任务。一个场景可以是有一个或者多个任务。
叙事元素是教育游戏的素材准备阶段,制作游戏的前期准备工作。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叙事环境,设计学习对象与情节的关系。最后,学习者对通过游戏交互进行学习内容的知识建构,达到最终的教育意义。
总之,教育游戏叙事模型研究是为实现教学内容向游戏情节、场景的有效转化提供一种可能。通过背景故事为学习者提供事件叙事语境,学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嵌套在事件当中,让学习者在不断的挑战中完成任务,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如何把教育游戏叙事模型真正融入现实的教学设计当中,则需要依据现实教学目标对学生模型、教学模型和叙事发生器三部分进行分别设计,利用教育游戏叙事设计中的构成因素,结合教育游戏叙事模型形成教育游戏叙事脚本设计,最终形成教育游戏叙事的教学流程。
教育叙事有着多重价值,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新宠,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从德育方面来看,教育叙事中无论是事件自身还是事件叙述都含有道德的成分,也都体现出了相应的道德行为,事件和叙述两者本身的交互关系,使得它们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一、教育叙事中的事德
事德即做事的道德,是对事件中展现的道德的简称,具体到教育叙事而言就是所叙事件中的道德。教育叙事主体在讲述教育生活事件的过程中,不但会讲述相应的事件,而且还会再现人们在事件中的道德行为。
虽然教育叙事都含有事德,但由于所叙述事件的差异,不同的教育叙事会呈现出不同的事德“景观”。这些事德,既有性质上的差异,也有数量上的差异。从性质上来看,有些教育叙事反映的是此种做事的道德,而有些则反映的是彼种做事的道德;从数量上来看,有些教育叙事只反映了一种做事的道德,而有些则会根据事件本身的变化及事件的复杂程度,呈现出多重的事德。在下面这篇教育叙事中,老师公开承认错误、学生因体谅父亲而用撒谎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就表明了他们各自的事德。
可爱的红苹果[1]
“老师,强强又忘带作业本了。”一大早,小组长来向我报告。
我顿时火了:太不像话了,这已经是两周以来的第四次了,一定要问个清楚。
“强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大声问道。
学生们在底下小声议论开了:“肯定是说谎!”“多半是没完成作业吧。”“有办法,搜一搜就知道了!”
强强低着头,涨红了脸,却不做声。
平心而论,强强不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反倒有点儿内向。我决定给他一次认错的机会,于是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用平静的语气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你再找一找,如果真的忘了,下午再拿来。”强强有些为难地打开书包,开始翻找。我很清楚地看见夹在一叠书中间的那本蓝皮的家庭作业本。他如果这时拿出来,即使真的没完成,只要认个错,我就会原谅他。但他迟疑了片刻,终于抬头胆怯地看了我一眼,摇了摇头。
我终于按捺不住了,不做家庭作业,还敢撒谎,完全不把我这个班主任放在眼里。我一把夺过他的书包,将那本蓝皮作业本抽了出来,翻开一看,果然是一片空白。我将本子摔在他面前:“你说,这是什么?跟老师玩心眼儿,你还嫩点!”
强强傻了,脸也更红了,学生们都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我心里闪过一丝得意,觉得抓住了一个杀一儆百的好机会。“坐下好好想想,想好了再来找我承认错误。”我最后丢下一句话。
整个上午,强强都坐在位子上没有抬头。我心想:看来他知道错了,他是该好好反省一下。
出乎意料的是,下午上课前,强强爸爸拉着哭泣的强强来找我。我从这位朴实的农民口中得知,半个月前,强强的妈妈突然患病住院,当时正赶上秋收季节,强强家的果园要尽快采摘。看到爸爸一个人忙里忙外,懂事的强强放学后就去帮忙,每天都干到很晚,作业自然顾不上写。他不想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这个情况,就想先撒个谎,随后再把作业补上,没想到被我逮着了。同学们的鄙视让他很难堪,他跟爸爸说不想上学了。
强强爸爸眼里含着泪,一边斥责强强一边向我道歉,临走时执意留下一兜新采摘的苹果。
没想到,我戳穿了一个谎言,却伤害了一个学生的自尊。多好的孩子啊,我为什么不先问个清楚呢?
下午的班会课上,我提着那一兜苹果走进教室,充满深情和歉意地向同学们讲述了强强的事。同学们对强强充满了敬佩,纷纷表示愿意帮助强强。
我把苹果分给大家,对他们说:“这些是强强采摘的苹果,里面包含了一个小男子汉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人的体贴,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它!”教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望着强强因激动而涨红的脸,我暗暗地想,要不是强强爸爸来学校,我怎么会意识到自己对一个学生的伤害呢?庆幸之余,我深切地感受到,要了解孩子,必须深入到孩子生活的环境中去。
我决定尽快对全班学生做一次家访,就在这花果飘香的季节。
教育叙事,一方面可以将行为主体做事的事德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叙事过程中对事件的再现可以强化、升华事德,使相应的道德行为更加稳定。
二、教育叙事中的叙德
如前所述,叙述是教育叙事两个基本支点之一,它同样包含道德的成分,即叙德。
叙述是教育叙事主体对其经历、感悟的描述,既有客观性的一面,又有主观性的一面。从客观性方面来看,它是叙述主体为使他人和自己获得某种真实感,在叙述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保留某些内容的真实性;从主观性方面来看,是叙述主体在进行相关内容的叙述时,出于某些方面的原因对某些细节,甚至对主要情节进行“必要”的“篡改”。因此,叙德的内容也得以凸显,即如何处理叙述过程中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叙述活动应该遵循客观性,以事件的本真示人,这是叙德的基本点,也是要考虑的第一个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完全的客观性似乎根本无法达到,除行为主体有意地对事件进行“篡改”外,还有一些人们根本无法克服的原因。哲学解释学的“前见”、科学哲学的“理论渗透”都对此种情形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由此看来,叙述不可能纯粹客观,那么,叙述主体又该怎样进行主观叙述呢?这就是叙德要考虑的第二个方面。尽管叙述的主观性无法完全避免,但由于这是对事件本身的叙述,还应尽可能地遵循事件的客观性,从而对其中主观化的成分进行某些必要的限制。在下面这篇教育叙事中,仲老师的叙述充分反映了这种要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仲老师的具体做法也许是失败的,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沮丧极了”,但他并没有刻意地文过饰非,他不但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且还尽可能地按照其本真的状态叙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