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9 16:14: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一线挂职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职高专 高职教师 挂职锻炼 企业实习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能人才为目标,承担着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任。它所面向的是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的实际要求,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定向于实际工作,更体现职业特殊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教育学历水平还处于专科学历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在企业一线工作的人员,高职高专的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方面提升实践能力。只有教师通过实习锻炼,把握本专业发展方向,掌握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才能在教学上传授给学生基础理论和非常符合时展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智力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使他们能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千百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确定,《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校内专任教师基本情况表”中进行了相关的描述:双师型教师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一是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二是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三是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从中,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了教师实践锻炼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对学生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进行系部的专业改革和课程改革,笔者到一家中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现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罗列出来,做如下探讨。
一、挂职锻炼的定义及形式
挂职锻炼是指受学校或上级部门委派,以提高某一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脱产一段时间,到其他单位临时担任某一职务的情况。
学院在2010年7月下发的《专业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专业实践办法》文件中列出了挂职锻炼可以按以下四种形式进行实习。
一是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顶岗实践,挂职锻炼,提高专业职业实践能力。
二是从事课题研究,探索专业及课程建设问题,提供业务咨询、业务培训等技术服务。
三是带领学生实习时,与学生同岗实践。
四是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到企业实践实习。
从第一批专任教师实习的情况来说,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是第一种形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结合对其他学院做法的了解,发现对于教师在企业挂职职位的确定和其他相关的政策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标准。
既然是挂职,肯定是在企业中要有岗有职务。但这职务如何确定,由谁确定?是一般工人、技术员,还是管理人员等,都值得商榷。但只要挂职了,就会承担不少的固定责权任务。当实习结束后,自己在企业里所负责承担的工作接下来会再由谁负责?这样对以时间来争取效益的工厂或企业,岂不是出现了断接,影响了工厂效益或生产?
二、挂职锻炼期间教师的待遇
关于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后,教师在企业的考勤管理、绩效界定,在学校的学年考核,工资方面等的问题说明,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可供遵循,一般都是每个学校制定单独的标准,仅供学校内部参考实施。
比如:教师在专业实践期间应主动接受实践单位的考勤,请假须得到实践单位和学院的批准;教师专业实践每天不少于6小时;专业教师实践考核在合格以上,方可办理交通等费用的报销手续和享受有关生活补贴等待遇;在学期中参加专业实践超过8周的,不参加学院学期考核,考核成绩视同合格。不超过8周的,参加正常考核等一般文件性的规定。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这样一些不可回避的现象:关于教师挂职锻炼企业是否承担部分工资或其他奖励的问题。如若不付工资,一是企业单位可能会有碍于某些方面的因素,不会让在此实习的教师过多分担工作,这样会导致实习的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二是教师如若在企业产生的价值没有任何体现,那可能会对教师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付工资,该如何核算。学校和企业各应承担多少?大部分学校是以学校工资抵挂职企业的工资,还是由原单位发放,但存在的问题是,两者是否等价呢?
三、针对挂职锻炼存在问题的建议
针对挂职锻炼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相应的建议。
1.教师挂职锻炼职位的确定
职位的确定与挂职何种工种类型,一般是与专业方向有关。但一定要在顶岗实习前,充分了解所拟职的企业岗位是否真正与学生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师教学专业相吻合,从中筛选切合系部及学生发展的实际岗位,由院系及挂职单位共同探讨教师岗位职务的确定,撰写实习纲要。这样才有助于确保实习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教师也能在企业里做到得心应手,心中有数。
2.对于教师挂职锻炼的岗位,采取轮班形式的“一岗多人制”
保持一岗多人制可保证企业生产环节中不脱节。比如在头几个月由一名教师承担工作任务,若教师要回校教学,可再由另一名教师顶岗,依次类推,使其符合企业生产需要。但一定要注意中间交接的流畅性,即上一位教师离岗前,一定要有一定的时间与下一位教师进行技术交流,保证下一位教师能顺利地接手工作,确保企业在此环节上不会出现脱节。
3.挂职锻炼期间的科研合作
在教师挂职锻炼期间,尽可能要有与企业或企业员工合作的项目或课题研究。建议最好有几名教师共同参与,这样既方便教师之间的沟通,又有利于系部建设的整体发展。
4.独立职责部门的建立
根据学院及系里自身条件,可成立单独的负责教师挂职锻炼的部门。因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进行专业挂职锻炼是未来发展趋势。关于“挂职锻炼”中政策的制定,包括教师价值体现、考勤、工作绩效、双师型界定等诸多问题,需要与挂职锻炼教师进行研究与探讨,并一批批地总结归纳。学院把优秀挂职教师的经验进行推广,并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这样才有助于挂职锻炼政策的完善,促进学院的发展。
以上所涉及的问题,都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作为青年教师,笔者希望有关领导部门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教师在实习期间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需要有关部门在实习前,让他们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并在挂职锻炼期间进行回访,时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
一、解放思想正视挂职积极推动学校建设
按照局党组的安排,这次挂任职是不脱产的,仍需履行在市劳动保障局的职务、职责。其挂任职的主要职责是深入学校的各项工作,参与管理、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协助学校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由于两边工和都需兼顾,工用压力大,事情多。但一年多以来,我积极投身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推动了学校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不断深入。并在解放思想活动中,解放自己,正视挂职工作,科学、合理地挤出时间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挂任副校长的作用,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这两年取得的优异成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深入实际化解问题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是教育教学第一线,了解师生的思想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并及时解决,才能有效的促进学校发展。在挂任职期间,我常利用其既是上级主管部门的科室领导,又是学校的挂任副校长的特殊身份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了解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缺乏信心、个别教职工工作纪律松散、学生宿舍部分消防器材超过有效期等第一手资料,及时地反馈到校领导班子会上加以研究,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为一些具体问题的妥善解决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三、发挥优势让虚职实挂
在挂职其间,我充分发挥其在政府机关工作多年,熟悉政策,人际关系好的优势,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为学校的办学能力建设争取经费牵线搭桥、出谋划策,让虚职实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协助学校为概算投资600万元的学校实训综合楼及设备购置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财政补助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落实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使项目纳入20**年中央补助广西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落实了中央国债资金和地方配套经费,并于20**年12月顺利开工建
二是努力帮助学校向有关部门争取,使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列为自治区技工学校重点专业能力建设项目之一,获得了自治区财政100万元专项经费,使在建的实训车间有了经费保障,并得以及时添置实训设备。
三是积极协助学校抓好农民工培训等各项职业培训工作。20**年学校完成培训1500人、20**年完成培训2000余人的任务,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品牌培训基地,荣获20**年度全区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
一、解放思想正视挂职积极推动学校建设
按照局党组的安排,这次挂任职是不脱产的,仍需履行在市劳动保障局的职务、职责。其挂任职的主要职责是深入学校的各项工作,参与管理、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协助学校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由于两边工和都需兼顾,工用压力大,事情多。但一年多以来,我积极投身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推动了学校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不断深入。并在解放思想活动中,解放自己,正视挂职工作,科学、合理地挤出时间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挂任副校长的作用,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这两年取得的优异成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深入实际化解问题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是教育教学第一线,了解师生的思想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并及时解决,才能有效的促进学校发展。在挂任职期间,我常利用其既是上级主管部门的科室领导,又是学校的挂任副校长的特殊身份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了解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缺乏信心、个别教职工工作纪律松散、学生宿舍部分消防器材超过有效期等第一手资料,及时地反馈到校领导班子会上加以研究,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为一些具体问题的妥善解决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三、发挥优势让虚职实挂
在挂职其间,我充分发挥其在政府机关工作多年,熟悉政策,人际关系好的优势,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为学校的办学能力建设争取经费牵线搭桥、出谋划策,让虚职实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协助学校为概算投资600万元的学校实训综合楼及设备购置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财政补助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落实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使项目纳入20**年中央补助广西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落实了中央国债资金和地方配套经费,并于20**年12月顺利开工建
二是努力帮助学校向有关部门争取,使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列为自治区技工学校重点专业能力建设项目之一,获得了自治区财政100万元专项经费,使在建的实训车间有了经费保障,并得以及时添置实训设备。
三是积极协助学校抓好农民工培训等各项职业培训工作。20**年学校完成培训1500人、20**年完成培训2000余人的任务,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品牌培训基地,荣获20**年度全区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
摘 要: 高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而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一直是高职发展的瓶颈。校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作者结合亲身体验,总结教师挂职的经验,并尝试提出进一步提高挂职成效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挂职培训 成效及对策
1.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部分“中师”升格成“大专”,“大专”升格成“本科”,同时,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虽然由“中师”升格成“大专”,坚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立足马鞍山、辐射长三角,实施教师教育和高职教育“一体两翼”并行的办学格局和“同城错位”的发展战略,但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尤其是职业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旅游与外语系主动和万豪酒店集团合作,依托万豪基金会“万礼豪程”教育合作项目,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酒店挂职锻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万礼豪程”是万豪家族基金会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慈善项目,该基金会为万礼豪程项目首期投入人民币4,050万元,旨在通过促进全球学术界和业界精英们紧密合作,协力提高中国服务业教育水平,让青年人在中国服务行业一展抱负。笔者很荣幸地参加了上海新发展亚太JW万豪酒店的寒假挂职,受益匪浅。
2.高职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成果
2.1挂职锻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目前,高职专业教师学历高,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企业锻炼机会和经验。新入职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直接走上讲台;在职教师因扩招后教学任务重等种种原因,大多没有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专业教师能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了解实际工作现实,学到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双师素质。以笔者在上海万豪酒店挂职为例,挂职培训的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组织者的精心筹划,使得教师置身于一个大型学习实验室,给予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既可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酒店顾客服务,又可以深入了解酒店的实际运营。在挂职锻炼期间,笔者进入人力资源部、酒店餐饮部(咖啡厅、中餐厅、宴会厅、清酒烧、大堂吧、牛扒馆)、厨房(冷房、总厨办公室、38楼厨房)、市场营销部(市场部、预订部、行政公寓、宴会销售、市场关系)、前厅(礼宾部、前台、客户服务、总机)、客房部(公共区域、客房、洗衣房、制服间、健身房)、财务部、保安部、工程部等部门,同部门的主管或领班一起工作,熟悉酒店的餐厅、大堂吧、酒廊运作,了解楼层、客房、公共区域、制服房、洗衣房、健身房的运作,熟悉前台、AYS、礼宾部、商务中心的运作,了解酒店各项制度的制定、员工管理的各种报表,参与对新员工的招聘、电话预约、面试等人事工作等,并积极与我系正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各部门操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以及部门之间如何沟通和协调;同时熟悉了核心服务岗位职责、服务技能及酒店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等。挂职培训不仅让专业教师学习了酒店的一线操作知识和技巧,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而且感受了万豪集团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对实习生的影响与改变。一个月虚心学习和认真工作,为今后教学和实践指导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利于学生对未来服务岗位职责、服务技能及基层管理理论有更直观的理解,以更好地贴近行业实际。
2.2挂职锻炼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教师到企业锻炼,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收集大量一线信息。教师可以主动联系企业管理者、员工并进行多方面的深入交流;可以借助人力资源部对毕业生、实习生进行跟踪调查,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毕业生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而相应调整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及课程结构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按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努力解决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笔者在挂职期间曾有幸参加酒店全英文的最高行政会议,回校后,通过亲身经历和学生分享了英语,尤其是流利的英语口语在五星级酒店的重要性;通过和德籍总经理进行早餐约谈,详细了解了企业高层对人才的期望;也曾在餐饮部邀请德籍总监录制对话视频,以丰富案例教学等。挂职锻炼在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教科研水平,教师回校后可结合专业特色,开发校本教材。例如,我系针对餐饮部教学编写的《酒店情景英语》校本教材已进入小范围试用阶段,后期将进行反馈、修改、定稿和全面使用;教师也可以积极和酒店合作,开展项目咨询和研究,申报产学融合、人才培养的相关教科研课题等。
2.3挂职锻炼有利于建立良好互动的校企联系
“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改革方向,挂职锻炼教师作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有利于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此外,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会给企业带来丰富的理论知识、规范的操作要求或未来的人才储备。比如,对于“万礼豪程”项目,这是双赢的,在挂职后的执教过程中,教师在潜意识里加入了万豪的特色,将万豪酒店集团的核心价值观、酒店服务精神和专业技巧深度融进教学,为万豪培养了潜在的忠诚员工。同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想法与企业交流,为企业的生产组织、业务管理和产品销售提出好的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如,笔者在挂职期间因所学专业为英语,所以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参加人力资源本部每周对员工的英语培训项目,通过精诚合作,共同培养酒店优秀员工。可见,挂职锻炼有利于建立校企联系,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扩大学校知名度。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我校在2016年10月成功主办了2016年安徽省旅游院校合作联盟第五届旅游论坛暨万豪酒店集团万礼豪程(华东)教学研讨会,来自全国49所高等院校、8家合作企业及安徽省旅游学会的领导、教师近200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这是专科院校第一次承k这样的大会,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本次会议是一场旅游、酒店研究及教育的盛宴,会上中外教育工作者共同分享教学方法及学术研究方向,积极探讨相关议题。会议内容丰富,对教师今后开展教学及研究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通过参加此次会议,我校不仅加强了与省内兄弟院校的交流与联系,同时为学院谋得了新的发展思路。旅游与外语系旅游英语和酒店管理专业将进一步拓展与万里豪程的合作项目,推动专业建设,切实做到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高职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探索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社会环境与人们观念等原因,又有校企合作与学校自身管理的问题。如,一些专业教师平时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到企业锻炼,而到了假期,往往要占用休息时间,导致教师积极性并不高。又如,目前职称评审注重的是学历、课题等硬性指标,而较少考虑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双师素质,这样的指挥棒使得教师不得不埋头研究、多发论文,还有其他种种原因导致挂职锻炼并不顺利。
3.1企业、学校、教师三方协同合作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涉及三方利益,应协同合作,以共赢为原则,形成企业与高职共同办学的良性机制。企业方面需考虑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对企业人才储备、技术创新等都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学校作为教师依托平台,应意识到教师挂职的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基地,是学生就业的重要去向,应对企业足够重视和尊重,积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应意识到赴企业挂职锻炼是一次宝贵的机遇,有划地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3.2做好挂职结束后交流、考核工作
挂职锻炼期满,教师应认真填写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考核表,由挂职单位考核,交院系备案。对考核不合格的,学院可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适当减少挂职锻炼所折合的工作量,减少下次培训的机会等,从而约束挂职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质量。除此以外,挂职教师还要根据在企业实践的经历,积极分享挂职成果和经验。为同行和学生做一次专题讲座;撰写一份针对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习实训等内容的专题报告;递交挂职锻炼个人总结。学校将组织“挂职教师经验交流会”,查看挂职教师的工作日志及工作过程中搜集的资料,以便资源共享,使教师共同成长。
3.3完善挂职锻炼的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专职教师赴企挂职锻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将挂职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时的参考条件,专业教师在申报职称的过程中,要求有半年的企业挂职锻炼,作为“双师”素质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与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对于挂职锻炼的教师要在年终考核时适当加分,在优秀教师评选、骨干教师推荐、专业技术带头人选拔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充分调动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三是保证挂职教师的待遇,给予一定的交通、午餐等补助和校内津贴,津贴发放按照考核的百分比发放,对于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对于赴企锻炼的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通过每一阶段的学习锻炼,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达到考核标准。
4.结语
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一支专业理论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外出赴企业挂职培训在提高专业教师业务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双师”素质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教师赴企挂职锻炼的研究,仍以实践层面较多,还需不断探索研究,以期努力提高高职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
[2]李春燕.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3]赵新峰.协同育人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规模抑或是学生人数都达到历史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它是两者概念的复合。它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技术应用能力也要强。相比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担负了培养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责任。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得有一批既掌握专业领域知识又有生产管理一线的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为建设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教育界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这新概念。
王义澄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在素质和能力上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界最早一次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有这样一种理解,“双师”即“双证”,即是既具有高等教师资格证,又有本行业技能等级证,如工程师、会计师等。从形式上看,确实符合“双师”的要求。但如果仅以此作为是否是“双师型”的评价标准,那未免过于形式化。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不完善,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是否等值还是值得商榷。又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双师”其实是“双素质”,既具备专业知识,具有知识传授的职业素质,又有技师的能力。虽然这两种观点评判标准不一样,但都把“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特点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从形式看,需持有“双证”,从实质上说,要有“双素质”。
1、“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才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益。教师应精通本专业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应当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教师需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由于受课堂条件的限制,知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的,因此,语言的准确清晰与否对学生能否接受新知识起很大的作用。
2、“双师型”教师是行业的工程师或技师
“双师型”教师的行业的能手,具有生产管理一线技术能力。⑴有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教师是引领学生进入行业的,作为行业工作者,首先要有的是行业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⑵具有良好的行业素养。“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行业的佼佼者。他们必须有实践操作技能,过硬的职业能力知识,还会把实际的生产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将行业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能力中去。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授方法。⑶应当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既能管理好班级、教学,也懂得管理企业。⑷具备相当的社交能力。教师既要参与校内交往,同时也应与企业行业人员沟通交流。人面接触广,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可以有机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参与到实际生产当中,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锻炼职业能力。
多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中,有些院校做得相当成功,探究其建设的举措,总结以下几点:
1、到企业中去
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难以获得,只有到企业中去,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去挂职锻炼,才能获得实践能力。在落实挂职实践制度的同时,职业院校应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如挂职经历纳入教师的续聘条件,将企业实践经历作为考核的一个指标,企业锻炼期间教师的待遇不应降低,这样才能激发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激情,才可以保证教师挂职锻炼期间能够取得实质的成效。
2、引进企业人才
院校可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或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来院对教师进行培训,这样也可免去教师到企业去对正常教学所带来的一些麻烦或繁琐手续。或者聘请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这样不仅能满足教学需要,还是有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3、以产学结合为依托
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为行业发展而设置的。无论教师校内还是校外培训都是对其实践能力培养。依托产学结合,促进校企合作办学,能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既可以去合作企业实习,也能参与项目的研发,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能到合作企业实习,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对学生日后参加社会工作是有很大的好处。
4、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
制定一套“双师型”教师管理考核制度,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在资格认定、职务聘任、工资待遇、考核奖惩上能有据可依,有例可循。这样教师才能有动力去提升自己,为“双师型”的建设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段仁启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J] 教育与职业..2012,05
【关键词】高职教师 顶岗实训 双师素质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飞速发展。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高职教育建设的重中之重。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有着特殊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而目前中国高职教师技能欠缺的现状严重影响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随着高职教师技能培养方法的不断探索,目前各个高职院校主要采取顶岗实习的培养方法来快速提高教师技能。
一、顶岗实训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职教师建设现状的要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教师是从校门走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和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不了解社会和企业的新动态、新经验。而国外好的高职教育正是在教师实践技能上着有相当高的要求。例如德国的高职教师主要由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任教,必须再经过第一次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只能荻得实习教师身份。然后再度过两年的教学实习期,完成两年实习后再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二次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以聘去高职任教。这样培养出的人员既有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又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具备了相当雄厚的职业功底和很高的业务素质。此外,德国政府还制定了继续教育法规,要求在职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修。另外还有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高职教师的“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金钥匙。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性特点的要求。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工作时间短,教学中还是以课本上的理论教学为主,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教材编写总是落后于实践,实训设备也极其落后,使学生的实践教学与社会近乎脱轨,导致学生毕业后几乎不能将几年所学用于工作当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实操能力较差。教师实践性培养成为高职办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高职教师参与顶岗实训的过程,就是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顶岗熟悉工作流程和专业岗位知识和技能,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并且可以利用自身理论知识的优势,展开对实训单位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决策咨询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合理建议,切实解决企业难题;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顶岗实训中为学校物色、联系一批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将实训单位发展为院系的固定实训单位等。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校本教材的编写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顶岗实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积极性不够。
教师职业被认为是高尚的、伟大的.教师也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人们心目是高大的,教师在历史舞台上始终扮演着清高、优雅的角色。所以有些教师放不下架子到车间或者一线去实习,无法跟一线的员工同甘共苦;另外教师顶岗实习需要学校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但对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恰恰这方面是一个欠缺。因此,教师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调动,这些都影响着高职教师顶岗实习的实质性进展。
(二)企业充分配合难度高。
企业本身是以盈利为目的,教师的顶岗实习不能给其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和技术指导。相反,企业还得派师傅或技术骨干无偿培养教师,一旦培养成功,教师又不可能长期为企业所用。或者认为教师不能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和技术指导,也不愿意专门对教师培训,还担心企业技术或客户泄密。其次教师由于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实习只能停留在实习单位、实习过程材料的搜集整理、实习汇报总结等表面文章上。走走、看看、转转,熟悉一下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了解一下关键性的工作步骤,以便汇报总结。教师没有实质性的进行岗位操作、体验,存在严重的走过程、搞形式。这些原因导致教师在顶岗实习单位没事可做,几乎学不到实质的内容。
(三)监督及反馈机制不完善。
在教师实践期间,学校应与企业不断交流,了解教师的实际锻炼情况及考勤情况。虽然教师在挂职锻炼前都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但学校部门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核对和监督,致使部分教师对实践工作抱有松散心理。顶岗期间,学校偶尔会电话联系企业监督一下教师在岗情况或者通过企业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的顶岗实习报告来衡量教师的顶岗质量或作为考核方式,顶岗实训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方法与对策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想提高顶岗实训的真实效果,离不开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和完善的顶岗锻炼运行机制。
(一)教师自我意识的提高。
高职教育需要改革,教师观念也需要更新,要懂得不进则退。顶岗教师要扑下身子虚心向工人师傅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学习,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将所学到的企业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同时研究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和课题。通过顶岗锻炼提升自身工作技能和科研能力,为高职教育贡献力量。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高职教育要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学校的努力。政府和学校应尽快建立高职教师培训政策和组织机构,负责教师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及培训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的监督与审核,以保证实习的真实性、有效性。除政策支持外,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资金支持。政府应拨专用经费以支持教师的能力培养。另外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师挂职激励机制,在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下,从政策上激励系部教师积极投入到挂职锻炼中来。增加应用型教
师培训经费,提高挂职教师津贴待遇,更好的提高高职教师技能水平,满足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建立和完善顶岗实训运行机制。
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提高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为确保效果,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对教师顶岗过程进行监督;协调教师在顶岗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对顶岗结果进行审核,以保证顶岗的真实性、有效性。实践过程中及实践结束后,企业有关部门应对教师的实践进行认真考核,并在教师赴企业锻炼情况反馈表中签署意见和建议交予学校。学校有关部门也可以在教师锻炼期间定期或不定期派出督查小组,对教师挂职锻炼的企业进行走访,了解教师的锻炼情况,与企业进行交流。加深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密切校企关系,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何小雄 高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2+1人才培养式的改革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2]何秀芬.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教育视角,2012.(1).
关键词:高校;教师;挂职锻炼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任,需要一支学术素养较高、研究视野开阔、学术研究成果前沿、教学艺术精湛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主体,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缺少实践技能这一“软肋”问题,是摆在高校领导面前急需考虑研究的课题。我们如何解决高校教师挂职锻炼存在的问题,科学有效的提升挂职锻炼的成效,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增强推动力,需要学院的支持,需要高校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
一、高校教师挂职到企业的必要性
笔者是今年年初被学校派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第一批教师之一,通过这半年多的挂职锻炼,对于挂职锻炼的必要性深感重要。
(一)开拓行业视野,提高个人专业素质。高校教师亲自去企业中进行锻炼,可以更深切的感受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工作风格、工作目标。通过对企业业务的处理,能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开拓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处理问题能力、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在企业所接触的业务中,都是具体的实务工作,这是与教学中的处理会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所以在企业中,要多听、多看、多想、多问,并不断在体验中来适应企业、融入企业,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实际的工作能力才能不断的增强。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驱力,现在的高校正在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建设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除了教师有基本的学历要求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技能,我这里强调的“双师”不应该单纯的指“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而应该是“双能”,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要有技术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增强教师的实际的技能,通过“挂职锻炼”的形式培养教师的技术职业能力。
(三)优化教学内容,做到教以致用。教师进入到企业中,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实践知识和课堂教学的差距,了解到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各项要求,在实践中通过点滴的实习日记的记录整理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不断思考,可以总结相应的案例,作为改进教学和完善教学的案例的司机材料,更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效果,并且根据自己的实习体会,可以给予学生更好的就业方面的建议,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
二、高校教师挂职锻炼的现状
(一)企业不情愿接受挂职锻炼的教师。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这样“兼职”的员工,管理不好管,在企业工作时间短,有些挂职锻炼的教师长的多达半年,少的可能就几个星期,不管要不要付工资,企业也不希望这样的员工来这里工作。所以很多情况下,挂职锻炼的教师都是通过某种关系进入企业,在这个挂职锻炼的过程中,主要靠教师自己的自觉性来管理自己,所以,企业对于高校教师挂职锻炼工作总体并不支持,感觉是累赘。
(二)教师挂职锻炼企业中,岗位参与程度较浅。各个高校虽然规定的各种形式的锻炼形式,但是由于挂职实习时间的限制,而且在挂职期间并不是完全脱离高校,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任务,有时不得不向企业去请假,这就使企业在安排任务时,不可能将一些整体性、规划性的任务给教师来做。所以一些教师在企业的挂职锻炼中无法正在的顶岗实习,只是做些协的、助理性的工作。企业的一些行业的特殊性,教师在挂职锻炼操作层面上也存在不通、不会的现象,无法完成企业的岗位任务,有些教师只能到企业中进行观摩。
(三)挂职锻炼教师的工作状态难于监管。很多高职院校在“考核管理”方面采取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而企业考核旨在考核教师挂职锻炼期间是否遵守企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则是不定期检查。学校检查的形式也多见于电话查询的方式,并没有对工作中的实际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具体的考核,而且学校与企业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学校既是要求企业对其教师进行某些考核也不一定可以执行,这就使得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完全是靠个人的自觉性来完成“自我监督”。
(四)教师挂职锻炼的主动性不高。尽管各高校规定了教师挂职锻炼可由学校安排或个人自主联系,而且挂职锻炼期间有不同的津贴补助,甚至挂职锻炼考核优秀的教师还有奖励等等,但高校教师挂职锻炼的主动性仍然不高。这里面原因很多,一是认为身为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职称评审难度大,参加挂职锻炼对于我职称评定毫无帮助,二是教师一直习惯于教师的作息习惯,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加班有很多的不习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无疑会增加很多新的压力;另外,在教师挂职锻炼期间,不是完全脱离学校所有的任务,除了没有安排任课任务外,其他的任务都要来完成,这相当于身兼数任,有时可能会感觉手足无措。
(五)学校的理念与管理不到位,缺少相应制度建设。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随意性强,缺乏有效组织、监控和保障措施。很多高校由教师自己寻找挂职锻炼单位,自己与挂职单位决定挂职期间工作、学习的内容,锻炼效果反馈渠道单一,教师与学校半脱离状态;很多高校没有科学的教师挂职培训规划,缺乏与挂职接收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能有效沟通和磋商,使得挂职锻炼实效性不强;高校还未建立挂职管理与考核办法,没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影响挂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挂职锻炼效果,随意性较大。
三、如何加强教师的挂职锻炼的效果
笔者根据进行挂职锻炼的体会,总结几点建议
(一)高校企业共建合作运行双赢机制。高校在与企业建立挂职合作协议时,应考虑到双方的资源优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校要从本校实际出来,根据市场需求、教师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调研,并通过实地考察,安排相关的教师与合作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另外,深入调研后,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工作性质,懂得企业现在需要怎样的人才,挂职教师能够帮助企业提供哪些服务,创造哪些价值,让企业想要接受教师们的加入。通过挂职锻炼最终达到高效、企业双赢的效果。
(二)明确教师挂职锻炼的管理体制。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是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涉及面比较广,必须明确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首先,在进行挂职锻炼前,先进行岗位的在学校、企业中进行报批,将教师的相应的工资、津贴、奖金的管理与企业的考核进行挂钩,并进行考核。其次,教师在进行某个岗位前,要求企业给予适当的培训,毕竟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新的领域,要求在短时间进行适应,必须有个过渡期,来进行调整。再次,对于在企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挂职教师,应适当给予奖励激励。通过几点措施的实施,促进挂职教师的参与性及有效性。
(三)校企联合,共同管理教师的管理锻炼过程。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多以个人在企业中完成相应的工作,如何确保挂职锻炼的有效性呢,对于教师的管理应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确定了挂职单位后,由企业、学校和挂职单位三方共同制定挂职锻炼方案。方案协议中可包括挂职锻炼的目标、岗位、任务、时间安排,考核标准,教师的责任,校企双方的职责等。恰当的安排挂职时间也会对挂职锻炼的的效果产生影响,以多长为时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挂职多上时间,是要集中或者分散,需要根据挂职单位的需求、专业要求、岗位需求来决定的,不能由学校单方来决定时间。在校企双方共同监管教师的过程中,挂职教师以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的管理,遵守单位的考勤制度、履行所挂岗位的职责,参与单位的业务、学习等。如果学校某些任务必学有该挂职教师来完成的,应由学校出面与企业沟通,避免管理上的漏洞。
(四)增强高校教师的主动意识。高校教师进行挂职锻炼,还是要有教师来“唱主角”,高校教师在挂职锻炼中如何主动来完成挂职锻炼,而非被动的接受呢,可以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教师挂职锻炼的的长效机制,保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顺利接受、对方单位能够热情接受,对不同层次的挂职锻炼,给予不同的考核标准;对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在津贴分配、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倾斜;对到企业挂职锻炼缺乏主动性的教师可采取轮训方式等。通过多样化的措施,激发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挂职锻炼工作见到实效。
(五)加强高校制度管理,增加推动力。高校要做好挂职锻炼的人员选拔,完善高校教师的人员的选派机制,如,高校成立统一管理挂职锻炼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出一年到三年的教师挂职锻炼的规划,对于教师的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批实施,对于选派的老师的师德、专业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考核品评价,安排教师进行挂职;高校挂职领导机构,应与接收挂职的单位进行沟通,对于挂职教师的监管、考核等,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眼光制定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制度,使其作到发展型、常态化,切实达到目标,落到实处。
总之,笔者根据自己进行挂职锻炼的体会,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推动挂职锻炼有效实施,通过挂职锻炼形式,推进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校企合作;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
为适应中职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我校开展了以“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活动。
一、校企合作培养“一体化”教师主要做法
(1)专业学部领导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安排1/4左右的学部领导和中层干部到与学校主干专业相关的企业挂职锻炼,时间不少于1个月。挂职期间重点研究企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预测,了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构成、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注意收集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信息,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与企业领导干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探讨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途径。
(2)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各学校每年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每年顶岗时间1-2个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有的学部每周利用一天的时间安排专业课教师到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有的学部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到企业实践。教师到企业顶岗重点是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本专业对员工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和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每周都要做实习记录,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交流学习,以便及时掌握企业用人需求、管理模式和生产工艺流程等,研究技能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把到企业顶岗学到的新知识、技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3)充分利用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等优质资源。学校主动邀请有关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到学校兼任一定职务,共同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参与学校专业开发;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担任学校就业指导顾问,开展就业咨询、就业讲座,向学生提前渗透先进的企业文化;邀请技术骨干担任学校课改指导,参与学校课程开发;邀请能工巧匠担任技能教学指导,指导学校技能教学。
(4)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培训技改攻关,反哺企业,促进校企合作纵深发展。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师每年利用暑假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为青铜峡市明珠园清真食品公司、青铜峡市红十月葡萄基地、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员工提供了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联合开办了农村实用人才函授中专班,2013年216名学员已全部毕业。机电类专业教师为青铜峡市金昱元化工集团公司树脂分厂培训电工、电焊工,机械维修工,改进了维修工艺,提高了设备维修运转的效率,提高了企业的产量。为青铜峡市古峡门业提供焊接服务和工艺指导,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
(5)校企同台竞技,互帮互助,提升合作内涵。企业借助学校资源,开展在职职工培训与阶段性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工作。青铜峡市明珠园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青铜峡市宾馆、青铜峡市金昱元化工集团公司借助学校举办青工技能比武,学校为企业提供理论培训、实践场所、考务管理等专业服务。
二、校企合作培养“一体化”教师的保障措施
一是政策保障。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主题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对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学部教师,在申报职称时给予加分奖励。
二是制度保障。学校出台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规定每一位专业教师每年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至少下企业一个月,并以此作为专业教师评职、评优的优先条件。
三是组织保障。为了加强管理,完善领导,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分管校长、研训处主任、专业学部主任组成的下企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制定具体可行的专业教师下企业活动实施方案,联系确定企业单位及岗位工种。下企业前召开下企业专题会议,布置任务,提出相关要求。负责安排专业教师分批下企业,同时领导小组定期到企业单位巡视。
四是总结反馈。学校要求专业教师在下企业期间虚心向师傅请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写好总结体会文章。同时,学校也要求企业对实习的教师提出反馈意见。
三、校企合作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的主要成效
开展校企合作,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活动以后,不但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1)进一步密切了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奠定了基础。目前,青铜峡市及银川市几家大型企业对青铜峡市职教中心毕业生尤其欢迎,他们过硬的技能水平,较短的适应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赢得企业起来的主要因素。学校每年还要邀请企业技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及学校毕业生返校召开座谈会,对校企合作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工作奠定基础。
(2)紧跟企业发展实际,培养高技能人才。让学校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及时跟进企业技术发展培养新人。实现了教育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教师走出去,深入厂矿企业,不但磨练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使广大教师学习和掌握了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而且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技能教学水平,为一体化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4)企业积极融入中职教育。让企业领导、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走进校园,按照企业需求参与学校专业开发、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训指导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推进中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减少学校教学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