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实事业单位实习期工作8篇

时间:2022-05-12 21:36: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实事业单位实习期工作,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事业单位实习期工作

篇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逐步改革并实现其职能转换,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自身的鲜明特点,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周围的环境、应承担的任务及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地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式。同时对他人的良好经验,要努力借鉴,不能有拿来主义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适应新形势

新时期事业单位职工思想及心理状况有了新的变化。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要转变,特别是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结合自身鲜明的特点,积极探寻新时期下具有独特观念的工作新思路。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团结的现象:首先,个人私心增强,集体利益淡薄,在集体荣誉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注重个人方面的利益得失。其次,部分干部职工利己思想大大觉醒,功利和物质刺激心理倾向严重。再次,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很渴望一枝独秀,忽略集体的整体利益,淡化对单位整体的责任和义务。第四,因为岗位需求变化,致使职工心里产生了极强烈的危机感,同事之间竞争意识增强,职工热衷于机关岗位,不情愿也不肯去一线工作。

二、加强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一要加强干部自身修养,使之以身作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想正人,先正己。干部首先要不断学习,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要正确而完整理解政治理论的精神实质。二要工作原则明确,褒贬奖惩分明得当。要大力表彰弘扬高尚的精神思想,更要勇敢指出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营造扶正祛恶、弘扬正气的良好工作环境和氛围。三要讲究工作方法,建立创新机制。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谨慎细微的工作,简单的希望只言片语解决大多数人的思想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工作中必须因人施教,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到具体的每个人、每件事中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三、加强和改进黄河水利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 加强沟通,增进工作的实效性。以往脱离实际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只讲形式,使得干部职工对思想工作者的信任度大幅度降低。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灌输模式走出来。主动地靠近群众,倾听群众,了解群众,必要时要深入做一些情感沟通与思想引导,建立融洽的交流关系。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具体工作中。实践表明,把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的越紧密,就越能把握思想动态,工作就能顺利进行;反之,搞形式,脱离现实,将不会有发展、创新和突破。只有善于从业务工作中了解、分析、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分层优化,因人施教,紧密联系职工的思想,才能真正解决干部职工思想中的具体困难。

(三)要采取说教与规定相结合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要建章立制,坚持原则,赏罚分明。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用先进的思想和道德武装职工,还要用严明的纪律和规章来约束,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实效。特别是针对责任利益及惩治不正之风等方面,都必须有法可依,奖罚分明,只有这些规章与正面说教相结合,相互协调,有机结合,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篇2

人事档案主要记录了员工的成长历程,是企业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工作安排以及人员管理的关键依据,同时也是加强干部团队建设以及选拔人才的基础,对促进党政、监察以及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事档案编研工作也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奠定基础,为档案管理提供更加快捷、准确以及全方位的服务,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满足单位以及社会的用人需求。

1.人事档案编研工作的价值

1.1为科研生产以及机关管理提供科学信息

相关部门对人事档案进行综合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可以将各种可靠、准确的人事信息按照?L庖约耙?求进行分类,汇编成具有较强系统性的材料,提供给科研生产以及机关部门等单位,各个部门根据需求进行查阅,能够有效节约精力和时间,同时还可以方便、随时获取可靠准确以及完整全面的人事资料。

1.2有效利用和开发人事档案

传统对人事档案的利用,主要是通过登门查阅以及调档查阅的方式,上述方式虽然能够保证使用者查看文件原件,可是却受到时间以及地点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案卷较多,为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困难。编研工作能够突破传统查阅格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使用者可以不受时间以及地点等因素限制,利用网络就可以准确以及快速地获取想要的信息。

1.3为使用者提供具有价值的人事信息

在企事业单位中,人事档案主要记录了员工的成长经历,其中主要包括工作业绩、过失错误、职务升迁以及工作调动等情况,通过有效的编研,可以将员工的业绩成果进行提炼,进而为使用者提供具有价值的人事信息。

1.4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档案部门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分析,进而撰写出编研报告,附加对员工的简短文字总结,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高效服务,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5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编研工作能够检验档案保管的安全性、检索工作的完备性、鉴定组卷的合理性以及档案归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编研工作能够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纠正,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2.人事档案编研工作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2.1确保档案原始资料的完整与齐全

对于人事档案资料,在编研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确保档案原始资料的完整与齐全,积极收集第一手资料,做到不遗漏、不缺失。只有确保人事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以及齐全性,才能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提高编研结果的价值。

2.2实现编、研的充分结合

在开展人事档案编研工作中,不能简单地将人事原始数据和原始资料罗列堆积,在注重“编”的同时,也要重视“研”,保证编研成果具有较高的查询价值和利用价值。

2.3尊重历史资料

在对员工过失以及业绩进行编研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历史资料,同时要保证原始数据和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引用的原件和史实不能随意更改和修订,在忠于原件和史实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2.4保证编研成果的多样性

管理人员要保证编研成果的多样性,例如,编研成果既要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同时还要有光盘、声像、照片、手册、影集、索引以及图表等资料。通过多样性的编研成果,可以方便使用者的利用和查阅,还避免了编研成果出现单一性。

2.5确保基础信息的完整和齐全

在接收人事档案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案卷进行细致而认真的检查,并且按照上下级管理以及职责范围进行案卷的验收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档案部门还要与各个部门开展有效合作,确保基础信息的完整和齐全。

3.优化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建立以及完善管理系统

建立以及完善管理系统是保证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的关键基础和重要保证,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开发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以及档案检索系统等。信息开发系统要具有预测功能、分析功能以及统计功能;信息查询系统要保证查询的高效性以及便捷性;档案检索系统要为使用者检索提供便利,突破时间和地点的制约。

3.2建立数据库

为了充分满足使用者对人事档案的利用和查询,保证使用者可以方便、随时地通过查询系统获取想要的人员信息,企事业单位一定要建立数据库,并且根据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快速生成表格和名册,为使用者提供员工的考核材料、组织鉴定、政治经历以及个人简历等内容。

3.3对人事档案进行动态化管理

档案部门在日常对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要保证使用者可以准确、有效、快捷以及方便地找到人事资料,并且充分利用系统生成干部名册、调动审批表以及干部任免等功能,对干部的退休年龄、年度考核、奖励情况、工作调动、人动以及基本情况在系统中进行实时更新,保证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对人员信息进行科学化以及动态化管理,保证信息数据达到工作标准,为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人员发展规划以及干部任免决策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4实现人事资源共享

实现人事资源共享需要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首先,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人事档案开展科学化以及网络化管理;其次,建立人事信息数据库,由于人事管理对人事信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人事信息具有信息交流面广、动态变化、信息准确度高、构成多维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确保数据库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保证人事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再次,要严格规范管理权限,并且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局域网,确保局域网的层级化建设;最后,各个局域网之间要相互连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保证分级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3.5确保档案信息的利用安全和储存安全

在系统管理中,档案外部网络与局域网要进行物理隔绝,进而保证人事档案的储存安全。在访问文件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安全管理,通过身份认证等方式,防止出现非法访问的情况。加密技术是当前应用系统和通信系统采用的重要安全管理方式,同时也可以利用防火墙技术对访问者进行有效控制。

3.6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想要充分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因此,企事业单位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培训和引进,管理人员在精通计算机各项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熟知档案管理工作。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挖掘管理人员的学习潜能,确保管理人员既懂信息知识又懂档案管理,进而适应信息化以及现代化的管理需求。

3.7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以及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是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序以及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例如,企事业单位需要制定?W络维护、设备管理、信息维护以及信息输入等管理规定和办法,进而保证管理系统的可控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通过严密、规范以及科学的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安全开展。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发展

引 言

思想政治工作指的是具有一定阶级和政治的集团,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以此来转变人们的思想,并指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1]。近些年来,随着事业单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重视,在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就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领导地位,明确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

1、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1.1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形成系统

在新时期,人们的知识结构都要比较密集,事业单位中的职工队伍也进入了一种知识密集型的局面中,虽然职工的理论知识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在很多事业单位中,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是延续着那种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思想观念。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在新时期的工作状态依旧是比较滞后的,再加上事业单位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还不是十分完善,以此所造成的事业单位中职工与工作中不平衡的心理不断出现,长久下去在思想上就形成了一种倦怠的局面,这种现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思想腐败问题就会滋生和蔓延。

1.2价值观的变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利益分配中变化的出现所导致的社会关系分化的现象不断出现,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社会的变革随之导致了人们观念上变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会发展一定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经济意识在不断的增强,而政治意识却在不断的淡薄,事业单位中职工思想意识上的混乱、价值观的动荡,和精神上的失落感,严重导致了社会中意识迷惘现象的出现与扩散。

1.3不重视职工的实际需要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其实施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在事业单位中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首先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这样才可以得到员工的有效支持。但是,实际生活中,事业单位往往都忽视了员工的真正意义上所需要的东西,单位内部也没有建立一个能够切实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的机制,缺乏对员工实质意义上的关怀,也无法通过激励制度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事业单位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如果无法让员工从中感受到温暖,员工也无法在单位中得到发展的机会,那么其最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无法得到实现。

2、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2.1转变观念

事业单位中,思想政治工作与创新意识上的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对新时期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方式和落脚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做好,其所依靠的不仅有教育还要管理方面的内容,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只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管理相结合,这样才可以使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创新性的发展。通过教育,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会更加的了解,通过管理,人们在意识形态中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就会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观念中得到提升,进而更好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事业单位只有不断的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和完善,这样思想教育的工作才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单位的管理之中,引导思想规范行为,为新时期下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新的局面开拓出来。

2.2改进工作方式

思想政治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合理的体现就是以人为本,工作方式的改进不仅可以增强事业单位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工作实效性,同时还可以将思想政治中的内容在员工中得到合理的渗透[2]。事业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那种硬性传播的方式,采取员工比较喜欢的方式来实施,该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转变,对员工在自我教育、管理和能力提高上进行强调,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一个合理的发展舞台。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只有贴近了职工的思想和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这样员工才会在工作中对思想政治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加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更好的为单位所服务,而思想政治的工作也会在被单位中的广大员工所接受。

2.3建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激励制度[3]。在事业单位中,多层次、对称性的教育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的调动员工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激励制度中,反馈系统的建立可以使员工对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个系统及时的反馈;与考核制度中,将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个人及他人都进行全面的联系,这样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单位中与激励制度实施后的信息和考评结果就可以及时的掌握,更加有利于对单位中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便于作出正确的反馈。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事业单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开展还遇到一定的问题,但是,其可以在改革体制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对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为基础,在对单位员工的思想政治变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下实施科学的管理教育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才能更好的适应时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余美霞.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67-68.

[2]李春梅.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23):145-146.

篇4

关键词:企事业;思想政治工作;职工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化,时代也在发生着飞带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进一步的解放。年轻一代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思想、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和老一代有了巨大的变化。旧有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在新一代面前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这就迫切需要政工师们必须要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代,不管的改变和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改变旧的工作方式,以新的工作方式及创新思维方式去探索和挖掘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怎样启发职工的觉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长期的一项任务。

1.企事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随着企事业深化改革,利益格局的调整,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各项改革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引起职工的高度关注。利益碰撞使问题增多,部分职工的思想观念与形式发展不适应,造成心态失衡,职工内部矛盾复杂,大量思想问题出现。职工作为社会人,在一定程度上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工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损害职工个人利益,而是尽可能地协调,使得职工个人利益和企事业整体利益一致。职工在与政工师的沟通交流中,很可能顾及到自己升迁,与上司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自己工作中一些私密问题,从而有意隐瞒,使得政工师获得职工的思想状况信息片面不完整,无法对症下药,及时处理职工在思想方面发生的起伏。

(2)社会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多样。职工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体意识增强,而群体意识减弱,这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企事业单位受大坏境及社会整体的影响,和职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新旧思想的的对立,从而企事业做为强势群体使创新思想失去了落脚点,无法去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3)现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辐射面较广,信息量较大,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职工处于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增加。网络技术给职工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种现象给思政工作者提出新的考验。

(4)企事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表现在工作运行中,注重行政、经济管理手段的运用,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助作用,有的政工干部在参与经济工作中不能针对经济工作的问题拿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结果放松了精神文明建没。

(4)现在在企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单位更多的采用了行政和经济的手段来管理,觉得思想政治工作只是起辅助作用,可有可无,在实际过程中也更是形式化。

2.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分析

(1)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事业所有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企事业单位在发展与改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其它工作同时进行相配套的创新和改进。企事业单位应坚持把行政工作、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政治思想工作者要更多的能够全面站在单位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和思想问题,并要进行深刻分析和不断更正,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企事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手。从而使帮助企事业单位能创造更好的效益,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从。

(2)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创新思维。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这和各级主管部门不管的创新和制定的现代企事业制度是分不开的。政治工作也应该积极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寻找和探索新的路子。种种迹象都表明,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存在的各种弊端已凸显出来。企事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创新思维作为工作中的重心。不断的寻找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开发新局,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

(3)政治工作要由原来的行政性的自上而下工作方式,转变为服务性的立体、多向的弹性工作方式。原来的模式中,常常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面对新的时代,企事业思想政治已经转变了,政工人员的观念、素质、能力、方式都需要改变和提高,必须有新的思路、服务的理念。

3.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全面发展

职工自身的成长进步,直接影响企事业的稳定与发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落到实处。不仅要提倡为职工办好事、实事和切实为困难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还要认真听取和采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要经常性的向职工通报企事业的重大决策、企事业展思路、上级的有关政策。

(1)要强化思想教育,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是决定人行为的先导。政治工作应将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理论灌输在员工的思想中。采用先进思想武装职工,用正确观念影响职工,用科学知识启迪职工,用高尚道德熏陶职工,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主流社会规范的认同,提高职工与主流社会的整合程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要搭建施展平台,切实帮助人才进频。职工中的多数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动机,希望有所建树。企事业单位尤其政工师制定出人才培养规划。长计划,短安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通过建立人才档案库和优秀职工推荐机制,重点培养和打造科技创新、生产经营方面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

(3)要创新工作机制,善于激发企事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符合职工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组织职工开展竞赛活动,抢时间、争速度、创效益,鼓励广大职工在创新创效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工是企事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积极因素,也是最活跃因素,要把职工的合力凝聚到企事业的发展上来,必须把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做为企事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培养职工参与竞争、热爱企事业、讲求效益、拼搏进取的意识。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企事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进企事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实现企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全面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

参考文献:

篇5

1 人事档案编研工作

人事档案编研工作是企事业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研究性,已为广大人事档案工作者所认识,并在人事档案服务于科研生产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1 编研的重要性 ①人事档案编研为机关管理和科研生产提供最全信息。通过对各类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综合加工,将准确的、可靠的各种档案信息,按要求、按专题分门别类汇编成系统性资料提供给机关各部门、科研生产等部门调阅使用。各部门人员根据自己需要查阅编研成果,不仅可以少花时间、少费精力,还可以随时、方便快速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全面完整和准确可靠的资料。②人事档案编研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原有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是通过使用者登门查阅的方式进行的。这种传统的查阅方式,虽然使用者可以看到档案文献的原件,但由于受地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加上案卷繁多、查阅很不方便,有时是大海捞针,还查阅不到想要的东西。经过人事档案编研信息化管理,完全打破了原有格局,使用者不用出门,就能快速、准确地查到自己需要的材料。③人事档案编研能推陈出新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人事档案是员工经历的真实记录,包括本人升、奖、工作调动和职务的变化,既有优秀的员工业绩,又有过失的记录。人事档案人员将员工中优秀的业绩,撰写成编研成果,让榜样的事迹得到推广。④档案编研成果为领导决策服务。档案部门通过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后,撰写出人才等级报告,并附推荐文字说明。可依此为单位领导选取人用人时服务。⑤人事档案编研工作提高了人事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人事档案信息资料的编研工作,可以检验档案归档是否完整准确、鉴定组卷是否规范合理、检索工具是否齐全、保管条件是否安全。通过档案信息资料的编研工作,可以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使单位的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2 编研的质量问题 ①保证原始材料的齐全完整。对于科研项目的专题编研工作,一定要有齐全完整的原始档案材料做基础,凡是涉及到这一专题的第一手资料都要收集起来,不能遗漏。只有收集齐全完整,才能有所选择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编研出有价值的成果来。②编研工作要编、研结合。对于科研项目的专题编研工作,既不能搞原始材料、原始数据的简单堆积罗列,也不能重编轻研,要编、研并重,编研出的成果才有较高的利用查考价值。③对员工业绩和过失教训的编研要注意尊重历史原貌。编研史料要保证原始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所引用的史实和原件不能随意加以修订和更改,可以在忠于原始史料的基础上加进自己的体会。

1.3 编研成果形式多样性 编研成果形式的多样化是指成果的记录方式多样。例如,既有文字叙述,又要有图表、索引式,影集、手册式,以及照片、声像,光盘等制作形式的。这样,既方便了各类人员的查阅和利用,又避免了形式的单一。

2 提高自我修养做好编研工作

努力完成单位的人事档案编研工作,确保在人事档案编研成果上出精品。

①提高编研人员的素质。人事档案编研人员要加强理论修养,改进思想作风,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确保档案安全,自觉遵守档案法律法规。②提高编研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来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编研的现代化水平。③保证编研基础信息的齐全完整。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在接收档案时,必须认真细致地对每个单位的案卷按照职责范围、上下级关系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④增强单位人事档案编研工作的合力。通过单位人事档案部门和其它部门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人事档案编研工作的合力,这样既完成了编研工作的既定任务,又提高了人事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⑤建章立制,奖惩分明。结合单位工作特点,建立健全单位人事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确保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⑥做好人事档案编研工作的关键是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3 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以促进人事管理的透明性,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人事决策或相关决策更为科学。

3.1 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基础,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档案检索管理系统、干部信息查询系统、信息综合开发系统。其中信息综合开发系统具有统计功能、分析功能和预测功能。

3.2 建立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 建立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可满足各类人员的查询。查询者可随时方便地通过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查询到所需的员工信息。所查询到的员工信息还可根据查询者的要求快速生成各种名册和表格;通过查阅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查询者也能方便地查阅到员工的简历、政历、组织鉴定、考核材料等内容,并能经网络计算机连接复制快速地打印出来。

3.3 人事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要对人事档案信息实行动态化管理和维护,要建立电子人事档案的新途径,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人才业绩跟踪系统。一是要加快人事档案信息更新的速度,使之与人员流转的速度相协调。二是档案部门要不断完善充实有价值的人事档案材料和信息,添加反映员工本人个性特点、专业能力和个人信用记录等方面的资料,使人事档案更加丰富。

3.4 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关键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要重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并把信息化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是要建立干部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体系;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信息库,因为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对人事信息资料的依赖,人事信息资料信息量大、构成多维、要求精确、动态变化频繁、信息交流面广量大;三是要按管理权限,逐层逐级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局域网;四是要通过局域网之间的相互联结,实行干部档案的网络化管理,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分级管理的高效性。

3.5 人事档案信息化资源 人事档案工作要以人为本,能够公开的档案信息要逐步向社会敞开大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人事档案文化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3.6 人事档案信息存储安全和利用安全 在技术安全管理方面,档案内部局域网与外网要物理隔绝,以保证安全。访问电子文件采取控制技术,对单位的档案资源,采用身份认证技术,防止非法访问。加密技术是在电子通信系统和应用系统中采用“双密钥码”。一个是公开的加密密钥,另一个是严格保密的解密密钥。发出电子文件时,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收方用只有自己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防火墙控制访问者,在某一个结构的网络和不安全的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止对本机构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

篇6

摘 要 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够与组织文化融合在一起,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它们的工作对象相同,所取得的效果也具有相同之处。思想政治工作为组织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反过来,组织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发展机遇,但两者在融合时还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 企事业单位 思想政治工作 组织文化 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也受到了很多挑战,如果再沿用以前的工作方法就会限制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组织文化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构成部分,组织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组织行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究得知,组织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互补性的,只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就能解决掉存在于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 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文化建设的结合

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就要先掌握两者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遵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导向性原则。同时,更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定义为鼓舞员工工作热情,促使其团结一致。 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文化的相同特征

通常来讲,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都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两者无论是在工作对象上还是所发挥的作用都是相同的,之所以两者之间会有相同的特征,主要原因在于两者的内涵相通,通常情况下,在建设组织文化时就将会思想政治工作所具有的要素包含进去。 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组织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组织文化通常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而进行的,这时,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了建设组织文化的强有力支撑。思政教育能不断完善组织文化建设理念,引导组织成员正确看待组织价值,激励组织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激励组织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时,不仅是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内容在推动组织文化创新建设,其教育方式也同样在发挥作用。这些因素都在说明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组织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组织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也开始改革,随之发生变化的是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针对这种情况,要在组织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应将两者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组织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组织文化建设以后,就能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事业单位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让员工更认可思政工作在单位管理中的地位。 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的融合 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

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文化融合主要包含三方面,分别为结构层次融合、功能融合、多领域融合。其中,结构层次融合主要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的融合[2]。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文化融合的主要方法是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作用。功能融合主要包括导向、协调、激励功能的融合,促进两者融合的主要方法就是不断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与使命感[1]。 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文化融合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融合时不仅要处理好指导与促进关系、相互渗透关系,更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融合与替代关系。但还要注意存在于两者融合中的几个问题,包括避免在两者融合时出现形式主义,防止出现模仿行为,更要避免存在极端主义,不能故意夸大两者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文化融合的主要方针

企事业单位将两者融合的主要方针是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文化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为两者的融合指明了方向,理想信念教育成为两者融合的主要核心内容,在融合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诚信理念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文化建设能够紧跟市场步伐,与市场共同发展[3]。在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相融合时还要坚持一定原则不动摇,如坚持将科学管理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原则,坚持将长期发展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坚持将不断创新与引进吸收结合的原则。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与组织文化融合在一起,主要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尤其是在内涵上存在很多相通之处。思想政治工作能为建设组织文化提供强有力支撑,组织文化建设则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才促进了两者融合。

参考文献:

[1] 刘云.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的联系与融合[J].才智,2012.08:156.

篇7

[关键词] 职业教育;风险管理;实习责任保险

[作者简介] 汤普斯,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 G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3-0076-00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2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大量职业技术人才,在此大的背景下,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钦州市的职业教育已经并持续快速发展。但是,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分析,职业院校将面临以下风险:一是学生在职业院校内发生意外事故风险;二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事故风险;三是意外事故发生后,学生家长与所在职业院校因索赔而产生纠纷的风险;四是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提供实习场所的单位时,引发学生、职业院校和实习企业之间纠纷的风险。

实习期间一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将会涉及学生、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场所的企业。如果处理不当,不仅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而且还会挫伤企业提供实习场所的积极性,影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阻碍职业技术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钦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一)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2006年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明确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活动的各项要求,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实习与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重点确定了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中的人才需求。2008~2010年,广西启动职业教育攻坚,为钦州市职业教育发展夯实良好基础。《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出台,为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智力需求提供根本保障。《钦州市2010年开放开况及2011年展望》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钦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建设步伐奠定基础。

(二)职业技术教育初具规模,但是办学成本高

据调查,钦州市现有职业院校21所(其中高职院校1所、中职学校20所),在校生近5万人,专任教师1293人,开设有数控、机电、会计、环境保护与海洋监测等50多个专业。钦州市积极推进北部湾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园区包括钦州市职教中心、灵山县职教中心和浦北县职教中心。以2008年11月开始兴建的钦州市职教中心为例,该中心系北部湾职教园区的重要载体,也是广西唯一一个属于自治区重点推进的职教建设项目。该中心的办学实体——2010年9月正式成立的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由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钦州市财政中专、钦州市机械工业学校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而成,现有在校学生5500人,开设专业18个,教职工255人。该校每年均为北部湾经济区输送大批技术型人才。

尽管如此,钦州市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等诸多问题。其中,职业教育成本偏高是诸多问题之一。由于社会上对选读职业院校存在误区,给职业教育招生工作设置了障碍,职业院校每年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宣传发动工作。

(三)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在校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到指定企业实习期间受到人身伤害而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没有明确的规定。一是按我国《劳动法》认定劳动关系的几个标准,职业院校实习生与实习企业之间严格意义上不存在劳动关系,因此不属于《工伤保险条列》中所称的“职工”,不能通过工伤赔偿渠道获得救助;二是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12条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处理,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针对学生的学校教学活动而制定的,没有具体涉及学生在企业实习活动的事故处理,因此无法操作;三是现行商业保险中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险种有限,对实习期间伤害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且赔付限额偏低,所产生的作用十分有限。

(四)风险的不确定性与有限的风险资金

1. 风险具有的不确定性、普遍性和客观性,使得职业院校在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增大。一是实习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和风险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二是实习地点大多在机械加工、建筑等生产企业内,复杂多样的实习环境,为职业院校安全管理增加难度;三是提供实习场所的企业,对学生管理责任缺失,为人伤事故可能发生埋下隐患。

2. 有限的风险资金,不利于职业院校有效分散管理风险

大量数据分析表明,职业院校在组织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无法回避以下两类风险:一是学生在职业院校内发生意外伤害依法应由职业院校承担赔偿责任;二是学生在实习企业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依法应由职业院校承担的赔偿责任。

从责任归属,通常有三方面:一是职业院校的过错;二是提供实习场所企业的过错;三是职业院校实习学生自身的过错。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究竟属于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场所的企业还是学生本身等,其责任有时难以区分,在实习学生不属于劳动者、不能获得工伤救助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职业院校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巨大。

据了解,钦州市职业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一是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教育的部分中,不低于10%;二是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50%;三是学费;四是中央财政或自治区专项设备资金;五是市级地方财政拨款,包括教职工工资、学校公用经费,其中职业院校公用经费是按在校学生人数(人民币1050元/人),由本级地方财政下拨。

由于采取专款专用,职业院校公用经费除了正常开支项目,如基本工资、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项目外所剩无几。据了解,公用经费每位学生剩余不足100元,即职业院校可用于应对意外事件的经费十分有限,更谈不上建立巨灾风险基金,一旦出现伤害实习学生人身伤害或由于实习学生过失造成第三者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的极端事件后,职业院校或因无财力应对而陷入纠纷案件之中,或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境地,严重地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责任保险的作用

(一)责任保险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2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我国《保险法》第50条第2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企事业单位、家庭及个人由于疏忽、过失等对他人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而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均可通过投保有关责任保险来转移风险的目的。

(二)实习责任保险的作用

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是一种特定的责任保险险种,它为职业院校组织开展实习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推出的“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条款”(以下简称《条款》)为例,保障范围基本满足职业院校风险转移需要。《条款》第二条规定:凡经相关政府部门依法批准设立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院校、有关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实习管理机构,均可以作为本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条款》第三条规定:在保险期限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被保险人的注册学生在实习期间内,因实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事故而导致伤残或死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法律)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条款》第四条规定:在保险期限内,被保险人的注册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实习期间,因发生10种情形导致伤残或死亡,对被保险人需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条款》第五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对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诉讼费用以及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以下简称“法律费用”),经保险人事先书面同意,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也负责赔偿。

职业院校通过与保险公司订立实习责任保险合同,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费,将其面临的责任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则在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内承担补偿或给付责任,这是职业院校在目前情况下转移风险的最佳渠道。

四、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建议

(一)发挥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实习责任保险工作

1. 加强保险公众教育,确实保护职业院校、学生和提供实习场所对应企事业单位的利益。与保险业快速发展相比,目前社会公众对保险基本知识的了解明显滞后。同时,随着保险产品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众理解保险、使用保险和风险识别的难度;此外,保险知识宣传普及的载体单一,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宣传保险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保险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除保险监管部门及保险行业自身外,还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建立全方位、多纬度的宣传渠道,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公众对保险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2. 加强政策扶持。基于实习责任保险发展的公益性、社会管理性,建议地方政府把实习责任保险纳入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通过建立适当的保费补贴机制,调动职业院校参与实习责任保险的积极性。

3. 建议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职业院校实习责任保险纠纷协调解决机制。通过权威调解,对事故责任和赔偿金额等快速达成一致,快速妥善解决问题,达到各方均满意的结果,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步伐。

(二)保险行业须积极推进实习责任保险

1. 保险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大力拓展实习责任保险。根据《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广西“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要“积极发展责任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多重功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 保险公司应积极主动参与实习责任保险。一方面,要研发适合职业院校的实习责任保险产品。根据《职业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和《劳动法》,学生在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期间面临的人身伤害风险,其法律责任主要由职业院校承担。因此,如何将职业院校对学生人身安全与照顾管理的责任、工伤责任纳入保障范围,在充分满足法律要求的同时,规避职业院校管理风险,成为保险公司首先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另一方面,保险产品应能全面转嫁实习学生的风险。实习学生面临的主要风险:(1)在实习企事业单位期间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2)实习学生由于过错或疏忽导致第三者的责任风险。保险产品应充分考虑上述风险因素,即避免职业院校在与提供实习场所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责任界定上经常发生纠纷,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赔偿效率、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投保程序应操作简便。在设计实习责任保险产品时建议采取不同的责任限额档次,如5万、10万、20万、30万、40万、50万等,每一责任限额规定固定的收费标准。此外,保险公司应加强售后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公开、及时、透明、到人”的理赔工作机制,确实提高理赔服务质量。

(三)帮助职业院校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风险管理机制

一方面,通过对提供实习场所的企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风险咨询等,向职业院校提出风险隐患的改进建议,提高职业院校自身对实习风险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根据承保经验,针对学生实习的岗位类别,适时有针对性地举办风险讲座,对学生进行定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风险自我防范能力;同时,在实习期间定期开展风险跟踪监控,考察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出具整改情况报告,监控实习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等;此外,一旦发生涉及学生的人身伤害事件,保险公司应通过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对于发生保险事故需要缴纳的住院押金、急救费用等提供保证,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助,及时履行赔偿义务,最大限度地解除职业院校、家长的后顾之忧,确实发挥保险社会管理功能。

(四)建立保险信息披露机制

保险监管部门、保险行业协会及保险公司均须定期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信息,不断提高保险经营和表现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险公司应提供承保与理赔信息客户自主查询平台,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提高简化理赔程序,不断提高理赔效率,缩短理赔周期,确实解决“理赔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林震,莫秋树,郑军健.基于培养北部湾经济区高技能创新人才理念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0,(24).

[2]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3]钦州市2010年开放开况及2011年展望[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报告[R].2011.

[4]郭颂平,赵春梅.保险基础知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1.概念

介绍信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与其他单位或个人联系工作、了解情况、洽谈业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时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介绍信包括铅印成文不留存根的印刷介绍信、铅印成文带存根的印刷介绍信、用一般公文纸写的书信式介绍信。

2.基本格式

①开头:正中写上“介绍信”三字。

②名称:顶格写需要接洽的单位名称。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被介绍人情况及接洽事项。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书写。

④署名:写介绍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并盖上公章或私章,写年、月、日。

普通介绍信一般不带存根,正中写“介绍信”。内容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并注上有效日期。

专用介绍信共有两联,一联是存根,另一联是介绍信的本文。两联正中有间缝,同时编有号码。

3.实例

介绍信

××公司负责同志:

今介绍我所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陈×、余×二位同志前往贵公司洽谈有关合作的具体事宜,请予接待。

此致

敬礼!

××实用技术研究所(盖公章)

×年×月×日

证明信

1.概念:

证明信是对某些事项提供证明的一种专用文书。证明信的内容要求真实可靠。有的证明信有长久的证明作用,须归入档案。因此写证明信应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对历史负责。

2.基本格式

证明信一般有下列内容。

①开头:正中写上“证明信”三字。

②名称:顶格写需要证明的单位的名称。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被证明的事项。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书写。

④结尾:另起一行,顶格写“特此证明”四字。

⑤署名:写证明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并盖上公章或私章,写上证明的年、月、日。个人所写的证明还需要写证明人的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盖公章。如果是正式的法律证明文书,多页码的还需加盖页边印。现在也有已印刷好的各种专用证明信,如党员证明信、身份证明信等,只须按要求填写并填好存根。

3.实例:

证明信

××技校:

根据贵校和我厂的协议,贵校王晓丽同学于1998年9月至1998年12月在我厂自动化车间实习。实习期间,王晓丽同学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勤奋好学,积极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的安排,受到一致好评。并有一项小发明参加厂工会评比,荣获鼓励奖,特此证明。

××厂(盖公章)

×年×月×日

××局负责同志:

王××原为我校中文系××级学生,曾担任前学生会主席职务,在校期间,该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参与任何不利于安定团结的活动。特此证明。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