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文化理念论文8篇

时间:2022-09-09 13:21: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文化理念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文化理念论文

篇1

(一)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可以帮助建立企业制度文化

制定一套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能够帮助一家企业内部的各班组、岗位全部实现精细化。通常情况下,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从具体的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和量化,这是因为岗位是每一家企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管理非常严格、精细的岗位,那么就没有作风严谨的企业。所以说,企业要想建立并完善其岗位的标准,除了要能够做到材料定额、岗位定编以及企业定员之外,还需要保证具体的工作和岗位都能够按照一定的具体程序来进行岗位责任、义务以及权力的规定,在保证企业内部所有人都有事可干的基础上对管理的制度以及岗位的职责进行详细的梳理,确保各项工作以及每个岗位都能够有章可循,同时形成精细化的、全方位的管理考核体系。与此同时,在进行各种制度的实际贯彻、落实过程中,同样需要坚持精细化原则,按照企业制订好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和事。由于精细化的管理不能够离开管理制度体系,所以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样也是一家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二)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和理念的有效结合

企业的理念是一家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起着引领企业员工进行工作和规范行为的重要作用。一名员工的行为结果是否符合企业的具体理念取决于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的紧密结合。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结合,不管是什么工种和什么职位,都可以通过工种和职位上的精细管理具体制度来实现相互的有效调节。在这种调解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一方面能够将企业的行为和理念进行有效的联结,同时,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行为和企业的文化理念相一致。由此看来,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落实,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基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流程进一步的优化,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最后,对企业具体管理对象实行精细化的全程量化控制,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管理活动以及对各个具体岗位的绩效评价都处于整个管理体系管理下,促使各个岗位、环节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够有章可循,做到责任清晰。

二、建立企业文化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能够有效强化企业员工对精细化管理的认同感

在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这一过程中,如果强化企业员工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认同感对于这一管理的推行和完成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对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来讲,员工的思维模式、思想认识以及行为习惯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概的范式,而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势必会对企业的具体工作进行标准化、细化和量化的改变,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员工习惯的工作和行为方式,在两种管理模式之间一定会产生剧烈的冲突。对于企业的老员工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在面对全新的经济化管理时可能很容易会感到不适应与不习惯,在他们看来,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要远比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严苛的多,这样就会使企业的老员工在心中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这对于企业的正常营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通常来讲,企业内部发生的任何一种变化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员工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大到工作流程和岗位标准的设计,小到行为规划和工服着装的变化,任何一种变化都可能会遭到员工的抵触情绪。要想让企业员工更好地认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就需要企业能够形成一个变革求新的全新文化范围,在整个企业层面从领导到职工都具有那种敢于突破传统与敢于变革的决心和精神,这就能够使得他们自觉地树立起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排除一些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变革的工作中去。

(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这一制度的执行力度

管理标准的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以及管理职责的具体明确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精细化的管理,这些通常指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决定着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但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借助于企业本身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需要依靠企业全体员工整体执行能力。在企业的文化中,执行力的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员工能否具有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贯彻和落实企业管理命令的作风和态度,直接反映着该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实际水平。

三、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不能够流于形式

一些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时,更多地是做一些表面工作,这就使得文化建设工作变得趋于形式化,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就变得失去了意义。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注重其实践性,对此可以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企业文化的活动,同时也可以成立一些具体的制度,使企业的一些文化贯穿在实际的工作流程过程中。

(二)缺乏员工的情感基础

通过一些调查可以发现,建立和宣传企业文化通常需要公司管理人员的主动参与,而这些人员通常工作比较繁忙,很少有时间去专注于这一类事情,而企业的员工自身又不具备太多的话语权,因此,就使得这项工作的落实变得不切实际,企业员工的热情度也不是十分高涨。

(三)企业的文化建设缺乏特点和针对性

现实中一些企业在进行自身文化的建设时往往存在很大的雷同性,这些相似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同时还体现在内容上,从总体上来看,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还是在于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往往是为了建立文化而建立,这样就缺乏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建立的文化目标往往太过片面和笼统,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特点来制定,这样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它的特点。

(四)结合精细化思想制定的企业文化

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硬件软件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前沿课题。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的冲击和挑战,生存与发展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由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种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投入产出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主要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形成的优势能力。可以通过如个人能力、组织能力更有效的发挥,使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销售、组织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做的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负责任、更高质量和更低风险。简单地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并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界和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有人认为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有人认为人才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到技术、资源、管理模式等硬件因素的影响,而且与企业文化这一软件因素密切相关。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层次和竞争品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当前,从我国成功企业的成长经验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离不开优秀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而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纵使掌握了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也无法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也由于缺少文化的支撑而陷于困境。

硬件部分。企业核心价值的硬件部分,基本上说的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包括市场拓展能力、融资能力、获得政府支持能力等)。就硬性部分一般而言,核心产品生产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主干;其余较细的枝干则是基于核心产品附带的外观识别、品牌特征等;提供养分、生命力及稳定力的根基部分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资源包括所获取的技术、知识、外部资源以及相关能力。

软件部分。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的各方面都对核心竞争能力起到推动和发展作用。

核心价值观。某种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念(和方式)可以持续而有效的解决组织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道理就会成为组织的共识,继而成为理所当然的道理,被称之为核心价值观或核心理念。这种核心信念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时候凸显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同样,也可能因为组织在为适应外部环境而调整组织核心理念的时候遇到的阻力。

使命。使命也是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维度。使命定义了企业存在的意义,“它是企业进行所有活动的根本的原因”(麦克尔·茨威尔,2000)。每一个组织都必须对自己的生存意义进行清晰的诠释,而围绕组织生存意义的课题,就包含了与组织生存密切的相关者:投资者、管理者和员工、供货商、政府、社区、顾客。如何定位自己的使命,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选择取向和排序取向,比如联想的“四为”思想:为客户,联想将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承担企业公民义务。再如,昊华能源的“提供洁净环保能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沃尔玛的“使平民大众有机会购买富人购买的商品”、红蜻蜓的“创造新生活、回归大自然”都是企业生存意义的清晰界定。

愿景。愿景与使命是递进的关系,或者说愿景是组织肩负使命而趋向的未来图景,是组织个性倾向性的表现维度。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对企业未来的希冀的景象,它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使这种感觉遍布到整个组织的活动中,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愿景基本有三个要素:大家愿意看到的(期望的)、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主动的)、通过努力可以一步步接近的(可接近的)。愿景之所以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愿景源自企业领导和领导团队的必胜的信心和神圣的使命感,信心和责任共享本身就是组织突破藩篱,永续成功的必要条件。当组织行为出现疑惑或者冲突时,明晰的愿景可以使组织成员主动调整自己,抑制冲突。尤其是跨文化管理,树立共同的理想可以使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成员走到一起。企业愿景如果在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就会产生新的愿景,激发新的组织愿望和动力。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模型构建

企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的外层元素指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以下内容:

指导力。即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文化为企业经营活动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方向。

推动力。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推动企业的发展。

改善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在对企业管理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更富有思想性和人情味,具有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

导向力。企业文化对企业意识具有导向功能,从而使员工个人思想观念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凝聚力。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企业主体即员工的习惯、知觉、价值等,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大的凝聚,构成企业成功的基石。

激励力。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

约束力。企业文化是不成文的约束,对企业和员工的思想、行为具有约束功能。

力。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念,在员工中起作用和相互协调作用。

开发力。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构建。其中企业文化也促进了人力资源开发。

感应力。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在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产生一种感应功能。

企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内层元素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第一层面,基础层,主要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保障。第二层面,载体层,主要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第三层面,转换层,主要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

企业文化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核心和实质的作用。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建造和提升,其主要途径就是要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体系,形成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的精神文化。只有创建富有个性的独创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企业才会拥有自身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构建独特的、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

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环境下进行的战略选择是建立在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的。IBM的三条行为准则就是“沃森哲学”的体现:第一条是必须尊重个人;第二条是必须尽可能给顾客更好的服务,这是IBM企业文化的最大特色;第三条是必须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卓越是沃森要求员工对任何事情都要以追求完善的精神去做。这种令人振奋的做法,传播给客户,便会产生积极的反应,客户们喜欢这种作风并愿意和他们做生意。国际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在评论IBM时说沃森哲学对公司的成功所贡献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沃森哲学造就了IBM的企业文化,IBM的企业文化造就了一个成功的IBM公司。可见,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保持自身优势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PeterSenge)博士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形成了系统的学习型组织的设计蓝图和管理思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最热门的管理新理念,其主要思想是提出了公司领导及企业组织应该如何学习,如何以学习促进有效的企业管理。圣吉提出了帮助组织学习,开发组织实现最高期望的能力,其学习的基本工具包括个人超越、心智模式、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个方面。组织学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来自对经济和历史的反思;二是制度化的、有组织的学习。学习型团队建设的途径,首先应从企业价值观提升入手。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要素。企业的理念及价值体系只有被员工普遍认同、接受、成共识,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业的竞争力才会得到提升。市场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全员的人才素质是企业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

(三)注重人才和技术资源的积累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知识对财富的贡献越来越大或者知识能直接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超额收益,但知识的更新、知识资产价值的发挥,非要靠人才完成不可。因此,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谁最善于整合人才,发挥人才的群体优势,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谁就能拥有未来,赢得领先地位。企业技术资源的积累与人才资源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技术是企业管理、企业创新、企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技术水平是检验企业素质与能力最直观的标准,它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21世纪,离开技术创新,任何企业都无法在市场中立足。如海尔、海信等优秀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能力。因此,培养和形成一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就成为现代企业技术力量高效运转的价值导向和根本动力。

总之,在信息时代,企业只有不断开拓视野,制定符合时代步伐的发展战略,形成富有个性、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才能长期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光忠.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策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勒斯.基业长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3.周楠,张小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肇庆学院学报,2005(3)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理念;理论;以人为本;实践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层是企业文化理念系统,一些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理念,使这些文化理念指导企业的实际工作,变成行为指南,把理念落实到行动中。洛阳LYC公司物资供应部在实践中以文化理念先行的宗旨,创立独特的核心文化理念体系,采取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方式,使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念指导实践,把文化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当中,通过规范制度、指导言行,使物资采购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以人为本,文化先行

面对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轴承行业,为赶超对手,领跑行业,该公司物资供应部首先想到的是公司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企业文化正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为此,从构建文化核心理念体系入手,发挥员工的智慧,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企业文化理念征集活动,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自己所认为的文化理念。对所征集的100余条理念经过初选,复选,然后进行浓缩,提炼出24条内容丰富,符合实际,通俗易记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并逐条进行了释义,形成了符合本部门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如:“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供应精神;“条件反射对待生产,以小保大促进全局”的供应作风;“对内服务生产,对外挖掘利润”的价值理念; “管得严,理才顺”的管理理念;“省下的就是赚下的”的理财理念;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安全理念等。建设企业文化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文化先行”的企业宗旨,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通过职工的参与,把企业文化的根深植于群众中,既形成了企业文化的自身特色,又使企业文化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融合进了职工的心中,为企业文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2 以人为本,文化入心

为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变成行为指南,该部门将其制作成桌牌或标牌,并安放、悬挂在工作现场和楼道。使员工们随处可见,随时可记,时时都得到提醒。该部门还精心编制了《企业文化设计》指导书,按照“文化导入”、“文化主题”、“配套措施”、“支持系统”等部分系统设计,人手一份,使大家认真学习掌握该部的文化理念;还通过宣传栏和简讯等形式对其理念进行大力宣传,并组织员工学习讨论;使广大职工逐步接受、信奉该部的企业精神和服务理念等。在此基础上,该部不失时机将其文化理念导入经营实践中,以理念指导工作,以制度规范行为,用理论更好地去指导实践。在企业报《洛阳轴承》上举办的“物资供应杯”企业文化征文比赛,广大员工积极投稿,把他们对文化理念的感悟,工作中的体会,服务生产的感触,与客户打交道的感受诉诸笔端,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加深对本部价值理念的理解。企业文化的入心一直是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的难题,物质供应部采取以人为本的宗旨,紧紧围绕职工来系统地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LunWenDataCom]

3 以人为本,狠抓落实

“管得严,理才顺”的管理理念是物资供应部最早、最直接得到落实的文化理念。根据此理念,相继制定了《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物资供应系统考核试行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物资供应部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而且制度实施总是要求先从领导做起,部领导以身作则,只有率先垂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没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权。同样,该部对员工中违犯规定的处罚、好人好事的奖励兑现、交办的工作也要求当天应有结果,职工们把这称做“日不落工作原则”。通过建章立制,以制度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从而克服了企业文化实践的随意性。

根据“省下的就是赚下的”这一理财观念,物资供应部创新了采购模式,分设了业务管理小组、合同管理小组、监督管理小组和综合管理小组4个既相对独立运作、又逐级负责的业务制衡组织。采购订货各小组都有“杀价”的权利,对外销售各小组都有“抬价”的义务。引入招标竞价机制后,铜灰也从过去的4 278多元一吨卖到了24 000多元一吨,仅此一项每月就可为公司增加10多万元的收入。2005年,共组织了十多次较大规模的对外招标销售, 销售回款2 553 万元, 回款率达100% ,竞价招标销售为公司增值800万元,增值幅度达45. 7%。

“只有生产顺心、供应才能安心”是物资供应部的服务理念,也是该部存在的价值体现。根据这个理念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想一线所想,急一线所急”。为了保证生产,该部员工深入生产现场,了解和掌握生产第一手资料,形成了快速反应的工作作风。曾于10个小时内铁路公司组织调剂鼓风机轴承10 套; 2小时内解决能源保障部丙烷管道泄漏所需的相关配件; 3天内完成重大型重点设备大型立车欧陆590直流调速装置修理改造项目⋯⋯每年都召开生产单位座谈会,发放客户意见调查表,征求意见,以改正不足,保证生产需求。

“警钟长鸣、丧钟不响”是其廉政理念。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企业物资采购部门成了反腐倡廉的焦点部门。物资供应部担负着LYC公司80%的采购任务。为了给采购人员时刻敲响警钟,使他们时刻绷紧“廉政弦”,物资供应部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廉政建设体系,开展经常性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他们组织骨干员工到监狱参观; 与供应厂商签订了《廉政承诺书》;让重要岗位人员家属作出“亲情廉政承诺”; 2009年5月,他们又设立了镜鉴室。在镜鉴室里,既有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誓词,也有领导干部的廉政承诺,同时还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案例警示,时刻提醒干部员工清正廉洁、勤勉工作。

在这些文化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一年时间内,物资供应部各项管理制度逐步规范,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人们按照严格的业务流程,规范的管理体系开展工作,有条不紊,有序进行。在企业文化建设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又按照企业文化地位、功效、传承、推进、案例、认知、实践等7部分编印了广大职工直接参与的《企业文化白皮书》,使广大职工更加信奉和依赖企业文化,围绕着文化理念去工作、去实践。

物资供应部在建立企业文化理念与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视企业职工为建设企业文化理念与实践的主体,从而增强了企业文化与职工的亲和力,使企业文化能迅速地内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同时,积极寻求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经营实践,使理念与制度、组织、教育、主题活动、职工、经营活动等达到几乎完美的结合,使文化理念由简单的标语和口号变成指导工作和行动的准则,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凝聚力,有力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提升。

篇4

论文关键词:营销文化,文化营销,比较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同时提出了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掀起了中国文化管理热潮。目前,尽管国内企业也在运用营销文化和文化营销的理念来进行企业的管理活

从学术领域的研究来看,国内近几年也出现了较多对营销文化和文化营销的研究论文。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最易引起歧义的无疑是两个概念的界定,例如在《塑造企业文化的12大方略》中作者在“企业营销文化的塑造”中第一节写的是营销文化,但是在其他的五节中却说的是文化营销,实质上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被视为了同一个概念。从本质上

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尚未对企业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概念、关系和功能做出明确的阐述。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做出说明,从

1.企业营销文化与文化

1.1.企业营销文化

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营销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营销哲学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营销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企业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价值观,审美和道德观,它决定着企

企业营销文化的

图1

1.2.文化营销的概念[1]

如上图,文化营销的概念企业文化论文,大圈是消费者文化,其文化内容比较多,圈大;小圈是产品文化及

2.企业营销文化与文化营

2.1.企业营销文化与文化营

(如下表) 区别

营销文化

文化营销

概念

从管理学的角度

从营销的角度

理论基础

企业文化理论

市场营销理论

实施对象

企业的内部员工

目标市场的消费者

目标

篇5

一、企业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位置

国内外专家对企业文化所涵盖的内容与范围,有着不同的研究成果与表述,而较有共识的是:企业文化应包括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这就清晰地确认企业文化并不是作为精神、意识的虚无形态而独立存在,而是可以渗透在企业的运行过程、经营过程、管理过程以至产生物质成果过程当中。其中制度文化与企业的主体经营理念关系非常密切,在企业文化中占据非常大的分量,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这个重点。只有实现文化与管理的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走出只做表面文章、空提概念口号、满足表层“效果”的误区,而扎根于企业管理的沃土之中,突显其生命力。

经营一个企业,一是靠人才,一是靠管理,管理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套的完善的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理念。如果说,企业的体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提炼先进的管理理念,培育良好的管理行为,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必须“结缘”,才能使企业在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中实现持续发展。

二、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关系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法治手段”,企业管理的运行是以企业的一系列制度、规则、章程的有效执行来维持的,具有显性、刚性的形态特点,员工一旦进入企业,就必须认真执行维护企业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没有可执行,可不执行的选择。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倡导的“道德规范”,企业文化的确立是以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的培养和有效践行来实现的,具有隐性、柔性的形态特点,员工在企业中有认同或不认同,或逐步认同、或认同另一种理念的选择。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要善于提炼、倡导、培育有本企业特色、对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有激励、导向、促进作用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与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并让员工感受到这种融合,对形成严谨而和谐的管理氛围、严密而高效的管理效果,推动企业发展、使员工受惠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在严格中感觉宽松,在压力中感觉自如,再鞭策中感觉激励,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产生剂、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使员工既有制度化的规范,又有价值观的导向,显性与隐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实现“刚柔并举”。这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一种目标,企业文化建设也因此发挥了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载体的作用。

公司在两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紧紧抓住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为企业管理提炼出管理理念,让员工所认知、认同、接受,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从“要我执行”变为“我要执行”,从“刻板执行”变为“创新执行”,实现了公司管理的高效、优质运行,公司管理水平也由此提高。

三、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的运行方式

企业管理由整体管理和分项管理组成,分项管理是整体管理的基础,整体管理是分项管理的统领。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分为整体导入和分项导入。

关于整体导入。*年初,在公司的年度行政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的首要任务,提出了“诚信、和谐、关注业主、关心员工”的经营管理理念,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达成理念的共识和价值观的认同,最终融合为全体员工的默契、习惯和氛围,从而使企业内部环境更加和谐,管理更加顺畅,内耗大大减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企业文化理念的培养和形成,为公司同时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念支撑。公司把主体理念导入公司整体管理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即业务流程再造)当中,企业文化成了业务流程再造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流程再造以前瞻性的眼光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超前设计,这本身就是提出了一种文化,新理念的要求;也就是说,没有新文化、新理念的支持,流程再造就会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而公司的每一流程又反映了企业文化的特征,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理顺了公司的管理流程,就是完善了公司的制度文化。

关于分项导入。更好地诠释“诚信、和谐、关注业主、关心员工”:对市场,诚实守信是我们的第一承诺;对企业,和谐协调是我们追求的环境氛围;在市场,顾客是我们第一关注的焦点;在企业,员工是我们第一关心的对象。把这个主体理念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在这一经营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按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管理、品牌管理以及对业主的回访服务等分解出具体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为公司各项业务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导向作用。

工作理念作为管理思想境界,具有引领作用和目标性的特点;工作模式作为管理行为习惯,是优化了的流程和手段。前者引导后者,后者实现前者。对每项管理提出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有利于引导员工培育、形成并规范有本业务管理系统特点的精神动力指引与工作行为准则,激发员工提高本业务系统的管理层次,打造管理工作品牌。

在项目管理上,导入了“用精品回报业主,靠诚信链接市场;用管理提高效益,靠团队实现目标”的项目管理理念。引导员工认识项目管理是公司一切工作的核心,是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建设优秀的项目文化,以优秀的项目文化激励员工为实现项目和公司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局提出推进“三大文化”(项目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建设后,公司对“三项文化”建设的目标、措施、任务作了系统的分解,使项目部及员工知道“三项文化”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切实将局提出的项目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融入到项目管理、安全管理和廉政建设中。

四、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的具体成果

在业务流程再造中,公司按业务分类和参照国际工程公司部门设置模式调整组织机构,为公司按照现代施工企业的特性和适应市场运作的需要建立管理体系,提供了保证。同时,公司编制出版一系列的业务管理程序,把公司的各项业务纳入程序管理,使公司的经济活动按规则运行,并以此推动资源高效整合,显性、刚性形态的企业管理体制、管理规范初步形成。公司按照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的工作思路,将隐性、柔性的形态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培育起来,促进了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的形成,营造出和谐、顺畅、高效的管理行为、管理习惯和管理氛围,使业务流程再造“如虎添翼”,使管理流程的执行“事半功倍”。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催生了公司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生成又推进了公司的现代管理。

在确定了各项业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后,各业务管理系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标准,明确了自身的工作目标,并按局“争港工第一,创建筑一流”和公司“建设水工工程施工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的要求,提出本业务管理系统争创同行一流管理水平。如: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项目成本过程可控,提高了盈利水平;材料、分包集中采购,确保了预期效益;资金集中管理,极大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规范合同管理,规避了法律风险;资源、信息共享,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优化船机结构,增强了竞争实力;实施经营策略和诚信履约,培育了主业地域市场和扩大主业市场占有分额;实施科技战略,打造了优质品牌等。业务流程的有序运行使公司逐步实现按现代施工企业管理模式运作。通过管理创新,使公司达到低消耗、高效益的目标,加快了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公司对业务流程再造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了“高效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管理”的公司管理工作品牌,获得“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正申报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公司在施工企业管理杂志上发表的《资源整合推动持续快速发展》、《以文化力打造企业品牌》等文章,引起国内多家管理科学研究机构及论坛广泛关注,被确定为征集、交流论文。公司《强化施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整合管理》、《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经验材料,在局*年度企业管理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交流。公司选定采购管理、QS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作为*年创管理工作品牌具体项目。公司召开了第三届青年管理论文、技术论文交流会,相关部门、项目部撰写了《采购业务中流程管理的瓶颈与展望》、《项目QS成本核算报表编制及成本管理工作》、《QS制度及其在“四航二”的应用》、《项目的合同管理》、《创新安全理念全面提升项目部安全管理水平》、《7S架构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等一批管理论文交流,获得一批管理工作品牌成果。这些成果是各业务部门在管理工作导入文化理念,又以文化理念引领管理水平提升的总结。

篇6

今天召开的这次企业文化建塑研讨会,目的是通过交流研讨,认真探讨我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稳定矿安全生产形势,为实现我矿全年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党委对此次研讨会十分重视,在6月进行了安排,专门下发了《关于召开企业文化建塑研讨会的通知》,开展了“企业文化建塑与实践”论文征集活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矿共送报各类论文近篇。刚才,听了一些同志的座谈和研讨,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很受鼓舞。他们或结合工作实践、或从理论角度,对企业文化实践、精细化管理等谈了一些好的建议和想法。总体来说,感受有三点:一是更加明白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二是更加明白了企业文化的针对性;三是更加明白了企业文化最终要融入企业管理之中。我感到,通过这次研讨座谈,对我矿下步企业文化建设将会产生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今年以来,我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和特点

今年,我矿围绕集团公司“拓展双翼,五年百亿”的战略目标,以“发展·图强·和谐”为主题,在企业文化建塑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目标为先,明确企业文化建塑方向。

根据公司工作部署,我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稳扎稳打、真抓实干、由浅入深、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企业文化建塑思路。制订了《矿20*年企业文化建塑实施方案》、出台了《企业文化建塑标准和考核办法》,推出了《企业文化建塑月度推进表》等,在此基础上,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塑的重要内容,确立了‘12345’精细化管理路线图。

为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矿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入手,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方式,特别是今年五月,邀请了北京干部管理学院的企业文化专家到矿讲课,对管理干部进行企业文化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加了矿各级干部学习、了解掌握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知识,不断查找差距、弥补不足、理清思路,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方案》的各项要求,开展了企业文化的学习、研究、宣传、规划、实施等工作,研究制定了加强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企业文化建塑格局。

二、理念为魂,塑造企业文化建塑行动指南。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精神是工作的动力。矿各支部把理念贯输、理念认同作为企业文化建塑的有效途径,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塑的认同。

一是依托《三册》,强势宣贯。全矿以《企业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视觉识别手册》为依据,学习宣传企业目标、战略、愿景,以及公司“十一五”规划等,利用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坚持不懈地开展文化礼仪,强化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内容的宣传、推广和传播,5月份,举行了《皖煤人哲理故事》首发式,在全矿区持续掀起集中学习、宣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牌板等宣传媒体,形成广泛的视觉听觉冲击,使每一名员工都能了解集团公司和本单位的愿景及其内涵,让理念树起来、歌曲唱起来、旗帜飘起来、标志用起来。

二是借助载体,有力深入。年初,印制5000余张《企业文化理念宣传手册》,将企业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公司奋斗目标等集中印在一起,分发到员工手中,让员工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掌握熟悉企业文化理念和知识。在生产及生产辅助单位印制了《百善矿手指口述手册》,员工人手一册,在全矿开展了以季度为时间界限的精细化管理战役,相关部门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分场合,抽考、抽查等形式,进班组、到区队,就员工对企业精神等相关理念的认知率进行考核、检验。上半年,我们抽查、抽考了全矿各单位千余名员工,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和岗位标准的认知率、合格率均超过95%。

三是整合系统,规范标识。按照集团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标准,科学筹划,更新了矿主干道两侧的3条企业文化宣传长廊中的28块图板内容,按照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和企业文化标准,纠正规范了20家基层单位百余块不符合要求的理念宣传图板。加强了对基本设施的管理,教育员工自觉珍惜和爱护基本设施,提高使用寿命,使其发挥作用。

三、安全为要,提供企业文化建塑可靠保障

安全生产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今年,全矿紧紧围绕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区,切实有效地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稳步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一是培养安全意识。首先,强化公司安全理念教育,使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员工行为规范以及矿安全格言等一系列安全文化标识标志等,尽快的让职工接受、认同,把职工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上来。其次,坚持开展安全仪式,班前齐诵员工训导词和安全宣誓等,使安全理念内化成员工的行动;深入学习、灵活运用安全管理十五法;第三,完善各岗位的操作和行为标准,建立健全清晰明确的安全责任制,以岗位为源头,以现场为重点,以考核为关键,建立健全安全闭合管理,不断优化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系统思考、动态达标、信息化管理的三大安全管理武器,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管防结合、标本兼治,消除深层次安全隐患,培养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强化现场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深入井下,现场带班,做到下井前点名,工作中汇报,上井后签到,与工人同上同下。关键阶段、关键时期、关键环节,有关领导和部门到现场指导,确保安全生产。在井下动态达标各专业质量标准化检查中增加了动态达标检查内容,出台了《各专业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补充规定》,对职工现场考试,对职工现场操作标准情况进行考核,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篇7

论文摘要: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动,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管理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更需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有效结合的方法。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共同意识、职业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制度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延续性、习惯性。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目标、企业行为规范等。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管理分为“管”和“理”。 科学技术和企业文化分别负责“管”和“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容易出现两个明显的缺口:政治思想工作僵化,陷入误区;生产经营人文管理导向和支撑的缺损。企业政治工作负责“管”,在行为方式上有明显的强制性,抑制了人的思维创造性,容易引起员工反感。企业文化负责“理”,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都必须围绕企业文化来开展,以创建企业文化为核心。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文文化在管理上的体现,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凝聚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管理目标方面,企业文化始终指向企业生产力;在管理原则方面,企业文化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在管理内容方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在管理形态方面,企业文化有企业环境、企业标识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寻求和维持自身竞争优势而做出的全局性规划,具有整体性、发展性、长期性和计谋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定成功的重要条件。首先,企业文化体现了全体员工的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制定特色鲜明,符合企业共同信念的企业战略。其次,企业文化的激励、凝聚、导向、示范作用,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为企业战略制定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持。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管理。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诠释并实施企业各种制度。企业制造出一种氛围,并将其融入企业管理之中,这种氛围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管理相互交融,能达到企业管理的最佳效果。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有明显的不同,但是二者都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企业有形的制度渗透着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得以表现和发挥。当企业员工不接受制度管理的时候,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只有员工自觉接受并遵守企业制度的时候,企业制度才是全体员工的文化。实现企业文化和制度管理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管理的效果。

三、提高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文化参与能力

完善企业文化宣传、贯彻、深植推进能力。组织员工学习,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明确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理解企业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理解情况,通过内部培训、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各自对于企业文化理解的分享。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具体的文化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理念,有效实现文化和管理的统一。企业文化推广要结合企业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促进企业文化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有效实现企业文化的理念深植。 转贴于  (二)推动企业文化示范能力

首先,推动文化管理方式分享的能力。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制定并落实企业文化管理的具体实施计划,并定期总结文化管理心得,吸取有益经验,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创新。其次,推动文化管理定期示范的能力。定期进行企业价值输送,概括企业文化理念,分享价值观念,推动企业文化的理念示范。并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出现的各类典型,进行组织学习讨论。

(三)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首先,增强管理者的文化言行感召力。企业管理者要向员工表达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意愿,形成企业的基本共同理想;根据企业基本理想,具体表述短期目标,让每位员工都能明确任务;践行企业核心文化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其次,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明确员工关心的主要内容;根据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满意情况,总结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重点突破问卷中反映的问题,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四)增强企业文化提升能力

第一,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员工具体行为,将企业核心价值融入企业日常工作中去,实现高效的员工管理。具体来说,可以将企业文化植入企业招聘机制,细化岗位责任,明确招聘人员的去向;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晋升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职位晋级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量化为具体指标,直接和职工薪酬福利挂钩。第二,塑造团队氛围,提升工作绩效。企业从整体上来看是一个大团队,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的为员工谋发展,重视塑造团队氛围,提倡团队参与文化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打造成功榜样,激发员工创造力,培养员工的自发行为。

四、结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内容的重要一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制度管理关系密切。要提高企业文化管理的能力,需要综合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文化网络等五大要素,并从企业文化参与、企业文化示范、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提升等方面开展。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需要企业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许援朝.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几个环节[J].党政干部学刊,2006,10

篇8

关健词:服装设计;文化理念;传统服饰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

一、引言

服装设计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直接产物。在当今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中国,服装设计是一门既新兴又古老的行业,说它新兴,是因为服装设计事业是在近几年,通过人们服装品味的不断提高才得到质的飞跃。说古老是因为服装设计从我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并传承至今。所以人类社会的文化史对传统和现代的服装设计都存在一定的影响。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是长久以来人类文明的沉淀!企业品牌和服装设计师们都是通过自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来推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观。

二、服装设计中的文化底蕴

1.在服装领域中,消费者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求新求特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服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型文化,它需要设计师们对服装设计的文化注释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再认识。服装设计不仅是种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它还是需要再生和更新的文化。人们的消费意识在不断的求新,服装的设计就要不断的创新,设计师们只有不断的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才能创作出高层次的作品。服装设计行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苛刻。设计师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收集各种文化元素,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服装设计既是一种文化,就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类的服装已经绵延了千年,其内涵和表现方式也几经变迁,但是总的精神还是一脉相承的。服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会服装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提炼服装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创新,才能够从实质上、形式上全面地理解传统的服装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深刻的现代服装文化。例如现在的很多设计师都从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上寻找创作灵感,设计出一些既有异域风情又独特新颖的作品。设计风格不同的服装被不同的人演绎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这是服装文化带来的效果。

3.企业文化也是服装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企业文化是一种被员工认可的积极文化。服装的品牌就是服装的企业文化。通过服装的品牌可以了解一个企业。这点国外的企业比国内的企业认知度高。如阿玛尼、夏奈尔等他们的企业文化早已成为时尚界的风向标。企业文化含量直接体现在它所设计的品牌服装上,人们在消费服装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其内含文化,没有丰富文化内含,品牌是不会深入人心的。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服装企业,想要打造世界一流服装品牌和服装设计师,就需要汲取服饰文化的丰富养分,用自己的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文化理念是指人们对现有物质文化成果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泛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科技媒价使时尚咨询的传播更加便利。大量的时装会、时尚晚会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咨询的发达也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多种多样的素材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动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设计不但要满足它最基本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必须让人们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和享受。想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就得明白人们在审美上的个体差异,差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所以设计师要深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师的文化理念直接表现在他(她)的作品上,

2.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服装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传统文化使现代的服装设计更有内涵,更具特色。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大胆的结合一些中国传统的艺术,比如青花瓷、水墨画等。这些传统的艺术元素使设计作品别具一格,内涵丰富。无论是什么样的服装秀,只要是涉及到国际性的,就必须带点“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显出中国服装文化的内涵。这样既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时尚的形式传播,又能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品牌推向更大的国际市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设计师获得灵感,凸出服装设计特点的一个方面。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使现代服装的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3.后现代文化理念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当然,在后现代的思潮影响下,有些设计师也致力于追新求异,他们吸收了来自另类青年的亚文化营养,创造出了各种新奇的式样,打破常规的美学思想,颠覆传统,如有着破洞的丝袜,棱角夸张的服饰。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后现文代也提出了服装的绿色理念。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同时,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恶化让人们沉思,环保问题更成为了焦点。“绿色消费”成为主流,因此在服装领域,后现代设计文化也提出了“绿色设计”,其设计理念中的健康和环保意识不断被人们重视。在绿色理念的推动下,环保服装也应运而生。比如,在纺织原料上选择符合生态标准的天然原料。

四、结语

总之,不管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还是后现代文化,不同的文化理念对于服装设计有着共同的影响,那就是它推动服装设计行业不断前进和发展。当人们在挑选心仪服装的同时,他(她)也在挑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色彩斑斓的年代需要独特与敏锐设计思想。不管服装发展方向如何,文化理念永远是它的设计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兰.范红梅论文化底蕴对服装设计的基础作用[J].丹东

师专学报,2001年12月第三23卷第4期

[2]项海燕.服装设计中的后现念[J].湘潮(下半月),

2008年第4期

[3]高毅.消费,再生,打品牌――服装设计的文化注释与含

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以及文化理念对于服装设计的作用及影响。从传统、后现代等几个方面诠释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必然联系和相互价值。

关健词:服装设计;文化理念;传统服饰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

一、引言

服装设计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直接产物。在当今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中国,服装设计是一门既新兴又古老的行业,说它新兴,是因为服装设计事业是在近几年,通过人们服装品味的不断提高才得到质的飞跃。说古老是因为服装设计从我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并传承至今。所以人类社会的文化史对传统和现代的服装设计都存在一定的影响。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是长久以来人类文明的沉淀!企业品牌和服装设计师们都是通过自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来推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观。

二、服装设计中的文化底蕴

1.在服装领域中,消费者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求新求特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服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型文化,它需要设计师们对服装设计的文化注释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再认识。服装设计不仅是种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它还是需要再生和更新的文化。人们的消费意识在不断的求新,服装的设计就要不断的创新,设计师们只有不断的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才能创作出高层次的作品。服装设计行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苛刻。设计师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收集各种文化元素,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服装设计既是一种文化,就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类的服装已经绵延了千年,其内涵和表现方式也几经变迁,但是总的精神还是一脉相承的。服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会服装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提炼服装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创新,才能够从实质上、形式上全面地理解传统的服装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深刻的现代服装文化。例如现在的很多设计师都从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上寻找创作灵感,设计出一些既有异域风情又独特新颖的作品。设计风格不同的服装被不同的人演绎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这是服装文化带来的效果。

3.企业文化也是服装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企业文化是一种被员工认可的积极文化。服装的品牌就是服装的企业文化。通过服装的品牌可以了解一个企业。这点国外的企业比国内的企业认知度高。如阿玛尼、夏奈尔等他们的企业文化早已成为时尚界的风向标。企业文化含量直接体现在它所设计的品牌服装上,人们在消费服装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其内含文化,没有丰富文化内含,品牌是不会深入人心的。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服装企业,想要打造世界一流服装品牌和服装设计师,就需要汲取服饰文化的丰富养分,用自己的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文化理念是指人们对现有物质文化成果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泛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科技媒价使时尚咨询的传播更加便利。大量的时装会、时尚晚会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咨询的发达也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多种多样的素材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动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设计不但要满足它最基本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必须让人们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和享受。想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就得明白人们在审美上的个体差异,差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所以设计师要深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师的文化理念直接表现在他(她)的作品上,

2.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服装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传统文化使现代的服装设计更有内涵,更具特色。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大胆的结合一些中国传统的艺术,比如青花瓷、水墨画等。这些传统的艺术元素使设计作品别具一格,内涵丰富。无论是什么样的服装秀,只要是涉及到国际性的,就必须带点“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显出中国服装文化的内涵。这样既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时尚的形式传播,又能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品牌推向更大的国际市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设计师获得灵感,凸出服装设计特点的一个方面。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使现代服装的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3.后现代文化理念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当然,在后现代的思潮影响下,有些设计师也致力于追新求异,他们吸收了来自另类青年的亚文化营养,创造出了各种新奇的式样,打破常规的美学思想,颠覆传统,如有着破洞的丝袜,棱角夸张的服饰。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后现文代也提出了服装的绿色理念。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同时,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恶化让人们沉思,环保问题更成为了焦点。“绿色消费”成为主流,因此在服装领域,后现代设计文化也提出了“绿色设计”,其设计理念中的健康和环保意识不断被人们重视。在绿色理念的推动下,环保服装也应运而生。比如,在纺织原料上选择符合生态标准的天然原料。

四、结语

总之,不管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还是后现代文化,不同的文化理念对于服装设计有着共同的影响,那就是它推动服装设计行业不断前进和发展。当人们在挑选心仪服装的同时,他(她)也在挑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色彩斑斓的年代需要独特与敏锐设计思想。不管服装发展方向如何,文化理念永远是它的设计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兰.范红梅论文化底蕴对服装设计的基础作用[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12月第三23卷第4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