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0 10:48: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责任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G41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6-0004-04
责任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责任教育实效性差却是长期困扰教育者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学校的责任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远离生活,是其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回归生活成为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责任教育现状及其弊端
当前,学校的责任教育大多与学生生活相脱离。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脱离,可以说是学校责任教育的普遍现象,也是最大的失误。这种脱离使得责任教育一方面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内容;另一方面,使得责任教育逐渐失去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1.内容:脱离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人们日常所感觉到的、身处其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以直接的生活经验面对世界、面对自身。责任来源于生活世界,因而不可能离开生活抽象地进行责任教育。而我国现行的责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隔离,使教育内容变成了缺乏生活色彩的抽象说教,学生很难从所接受的责任教育中找到与自身生活贴近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自己的责任意识,外化为责任行为。面对这样的责任教育内容,学生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具有完整精神世界和独立个性的人。
2.方法:灌输式教育
在学校的责任教育中,灌输仍然是被广泛采用的方法,教师通过规劝、说服、强迫、奖惩或榜样等方式将责任规范传授给学生,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接受并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责任意识,并落实到自身行为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灌输式教育实质上是采用一种封闭的、强制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试图以片面的责任灌输作为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无视学生主体性在责任教育中的作用。
二、责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责任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任务的自觉确认与承诺,具体而言,是社会成员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和个人能力,经过理性思考和自由选择,自觉自愿地承担与履行社会的任务和要求。责任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社会赋予其成员的任务,是社会对其成员的期望和要求,是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是社会成员在个人能力基础上对社会客观要求的自由选择和自觉认同。责任产生于同他人有关的行为中,只要存在人与人的交往,只要有选择行为的自由,就会产生责任。责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责任教育是教师通过合理方式使学生养成积极履行责任的态度特征和行为倾向。责任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要求,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和对自然负责等。
责任教育生活化,是指以生活为根基,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途径,旨在构建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理念。责任的产生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对自己、对生活负责。所以,它要求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从本体论角度而言,生活高于责任,因为生活或生命在逻辑上的独立自存性,无论是责任、还是责任教育,都是为人的生活而存在,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责任教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责任教育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才能获得真正的统一,正是在生活中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责任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只能在生活中习得,一个人是否具有责任意识,也只能在生活实践中检验。所以,责任教育的目的在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之在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事中身体力行。生活是责任教育的源头,也是责任教育的目的。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生活的浸染之中,人的德性的发展与他的生活一脉相承。责任教育使人的德性日趋完善,而良好的德性无疑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的保障。当前的责任教育主要是进行理论教育,既没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更未能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这不仅割裂了学校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链接,也不能促进学生顺利地从学校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因此,提倡在生活中实施责任教育,促进责任教育生活化成为当前责任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
三、责任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责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改变当前学校责任教育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责任教育实效,实现责任教育的价值追求。
1.责任教育生活化夯实了责任教育存在的基础
责任教育源于生活的需要,渗透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学生的生活,责任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缺乏责任和责任意识的教育,人的生活将与禽兽无异,便不再是人的生活,生活也将不复存在。责任教育生活化站在生活的维度上认识责任,把生活作为责任教育的中心――责任教育的进行围绕生活展开,责任教育的过程与学生个体生活的过程同步进行,但又不是简单重复学生的日常生活。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生活,是师生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探索。责任教育生活化让师生认识到责任教育与生活浑然一体的紧密联系。生活是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不能把生活的某个部分割裂出来单独进行。责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道德活动,同样不能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只有在生活中,师生才发现、理解并受益于责任教育对于生活真切的贡献,责任教育才能找到发展的基点,确定应有的位置。
2.责任教育生活化提高了学生践行责任的能力
当前学校的责任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忽视学生作为责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育方式造成学生的知行脱节,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不能相互转化,部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履行自己的责任时常常态度消极、力不从心,有的学生甚至养成“双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责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责任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生活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舞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责任教育资源。责任教育生活化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的日积月累中,认识责任的重要性、理解生活的质朴性,从而确立稳定的责任感。其次,五彩缤纷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情感,磨练学生的责任意志。再次,责任教育生活化意味着责任教育突破并跨出学校教育系统而向社会生活回归,使责任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而且是家庭、社会、大众传媒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使命。因此,责任教育生活化为学生提供了履行责任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坚定责任信念和提高责任实践能力。
3.责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现实责任教育的价值追求
法国思想家蒙田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去过幸福而愉快的生活。他格外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统一,因为,生活里到处都有教材,到处都是课堂,一所房子、一座花园,独处或与亲友在一起,早上、晚上,所有的时间,所有的地点,都可以学习。实际上,责任教育的终极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履行责任,更在于使他们获得幸福和欢乐。德国哲人费希特说过,人的生命目的就是自我的提升,在现实中向那个最高最美的“无限”和“绝对”靠近,这一切都不能离开现实的生活世界。责任教育生活化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向那个最高最美的“无限”和“绝对”靠近,从而实现责任教育的价值追求。
四、责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如前所述,责任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塑造学生责任行为的活动。学生是在生活中学习,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贯穿于他们的生活,渗透于生活的全过程。所以,责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以生活为中心展开,即责任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这是责任教育的基本途径。
1.责任教育生活化以生活为起点
责任教育不应是外部力量强加于学生的,而是生活内在逻辑的必然要求,正是在生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养成责任意识并通过生活过程履行自己的责任,这是责任教育生活化的逻辑起点。由于责任在生活中存在的内在逻辑规律,责任教育生活化要求责任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
责任教育从生活出发就意味着责任教育不能从抽象的责任概念或理性规范要求入手。从责任概念或理性规范要求出发的责任教育,尽管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关于责任的认知,树立一定的责任意识,但由于不是在切身体验中获得,忽视了学生情感和意识在责任教育中的作用,因此,这些道德认知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责任信念,也就不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实效。从生活出发的责任教育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责任教育的起点。生活的经验不仅具有个体性,也具有社会性,其本身包含了许多关于责任的内容。生活经验是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识、责任信念和责任行为的有机结合。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的责任教育中,学生所获得的责任意识是学生在所生活的群体及环境的互动中体验到的,符合学生当下的道德发展要求,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素养,与学生的内在德性相一致。责任教育的目标应该根据生活世界对人提出的最基本的责任要求加以制定,其定位在于:践行责任,就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逃避责任,学生就难以适应生活世界的需要。从生活出发的责任教育以生活为依托,因为学生要生活,必然会在生活中遭遇、体验各种社会性和责任性的事情,责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求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责任问题入手,从生活走向责任教育。
2.责任教育生活化在生活中进行
以生活作为出发点的责任教育不能离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进行,以生活为坚实的依托。生活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整体存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中含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在生活中开展的责任教育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责任教育资源,从生活的不断变化中吸取生动、直观、本真的责任教育素材,这些素材主要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责任问题。这样的责任教育,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实践、环境和人物切入,尽量避免强制性的灌输方式和外在训导。重视学生自身的责任体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自觉地接受和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对于责任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生活实践为教学资源的责任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理解、构建和创造性接受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责任教育的学习,并自觉在日常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责任。
学生是生活中的学生,责任教育存在于学生生活历程之中,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开展责任教育要能够关照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其感受到责任教育的进行对他们生活的改观和对生命的充实,尤其是让学生通过与生活密切相连的各种实践活动树立和发展责任意识与责任信念,从而自觉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屏弃缺乏责任感的生活。对教师而言,要积极营造责任教育生活化的环境和氛围,使教育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过程。杜威认为,学校应建立一个净化的活动环境,学校有责任从环境中排除它所提供的那些坏东西,从而尽其所能抵制它们在日常社会环境中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地促成学生的责任意识。营造生活化的责任教育环境要从优化学校的人文氛围、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形成富有朝气的生活和学习气氛入手。通过创设一个既有校园特色又有社会生活气息的责任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获得责任体验,自主地履行责任。
3.责任教育生活化最终回到生活
生活是责任教育开始的地方,也是责任教育最终回归的地方。责任教育回到生活不是离开生活的责任教育重新回到生活。责任教育生活化立足于生活,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的责任教育。所谓“回到生活”是指在生活中展开的责任教育通过人的意义建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高于生活,是站在理性高度上指导生活,引导人们过更美的生活、更真的生活、更善的生活。这里提到的“理性”不是纯理论的道德说教,而是个体在生活中经历真实的责任体验的结果,是以生活作为坚实根基的道德理性,而非漂浮在空中的抽象理性。
此外,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的责任教育,决不意味责任教育可以简单地等同于生活、在生活中消融,即所谓的责任虚无主义,也不是无条件地迎合生活、迎合学生一时的兴趣,而是在生活的过程中引导生活。回到生活的责任教育是用美好的生活引导一般的生活,使人过上真善美的生活。回到生活是责任教育的目的,责任教育不是为了责任本身,也不是通过有关责任的说教培养精通责任理论的学者,而在于生活。责任并非目的本身,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责任教育目的就体现在生活本身,引导学生去选择具有责任感的生活,在有责任意识的生活中感受人生的幸福和高尚。所以,生活是责任教育出发的地方,也是责任教育最终的回归之处。
参考文献
[1][古罗马]西塞罗著.西塞罗三论[M].徐奕春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2]程东峰.责任论:关于当代中国责任理论与实践的思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美]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金生.德行与教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班级的“钟事件”
已经两周了,班级墙上的钟就是个摆设,因为它已经停了。我没督促,我在等那些责任意识“强”的学生主动管一管它,可是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无人问津。我非常恼怒,心想:班级干部都是干什么的?自从责任课题开展以来,几乎每节班会都讲这方面的问题,同学们在会上讲的头头是道,看来白讲了,说做两回事儿,怎么办呢?这天早上我走进教室又习惯性的往钟那儿看了一眼,唉,钟又开始“工作”了,我心里一阵兴奋,总算解决了。顺口问到:“是谁把钟修好了?”半天,我班“学困生”赵峻慢腾腾地站了起来,不以为然地说:“老师,钟没坏,只是没有电了,我买了两节电池换上就好了。”我认为我终于抓住了题材,使劲地表扬他。这时,赵骏的同桌站起来说:“老师,咱班窗帘掉了也是他主动挂上的,后面的板报坏了也是他主动贴上的……”“那你们怎么没选他当责任之星呢?”“可他既不是班干部,也不是科代表,又不是……”我无话可说,内心在不断地思考,感到无比内疚。责任是人人都应该有的,怎么能只设立最佳班干部、最佳科代表、最佳监督岗、最佳值日生呢?多打消像赵骏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呀!另外也给那些所谓“好同学”局限了职能,只管好自己分内工作就可以了,其他事一概不管,学生的责任意识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要不然钟两周不走了怎么也没人理他呢?
用劳动惩罚学生
以前,在我班有个成文的班规,迟到一次罚值日一天;上课讲话罚倒垃圾一周;旷课一次罚擦黑板一周……班级的“不法”现象有所好转,直到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好学生”家长打电话来说,孩子在家写完作业就看电视,父母都是农民,有时回家很晚,孩子什么事也不帮忙。放学后我找到这位同学,劈头盖脸地将他批评一顿,说父母是多么地辛苦,你怎么一点也不体谅呢?他不仅没服,还说:“那是他们没本事,你看我在学校表现好,几乎都不用值日,我的活全让那些表现不好的,爱讲话的,迟到早退的干了。”我明白了,原来这个坏习惯是我养成的。怎么办呢?第二周我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开了主题班会,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团体中,都应该对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家庭、班级、社会才会和谐,人间才有温暖。这一次班会鞭策了那些经常犯错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同时也教育了那些自私自利,对他人不负责任且冷漠无情的同学。
反思:1.责任教育不能过于形式化,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孩子们都会变成思想上的富翁,行动上的乞丐。
2.责任教育不能只是单纯的强调个人责任,要注重总体氛围。否则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所有的事情分得很清,对不属于分内的工作默然视之,我们的教育就成了失败的教育。
3.责任教育必须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否则孩子们会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失去爱心、友情和亲情。
[关键词]学校德育 责任教育 内容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核心、是首位”,这是教育界一直都在呐喊、都在实践的问题。因此,人人都知道德育的重要性,校校都在践行首位德育。可是多年奉为首位、视为核心的德育实践效果如何呢?放眼社会:昨天的学生,今天的社会人,因取消了强制性婚检后,自愿婚检的人数直线下降,导致了成千上万缺陷婴儿的出生,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和负担。又如,某些地方因取消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暂住证制度,导致了犯罪率的急剧上升,使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压力。这些也许可以归咎为学校德育缺乏长效性。可是回望学校,学生团伙敲车抢劫、校内外勾结群斗群殴、弃学甚至弃命等事件令人触目惊心。让我们在惊叹当代人责任感缺失的同时,也深刻反思当前学校德育的本源问题:为什么学校教育重中之重的德育既没有了长期效应,也失去了即时效应?学校德育的纲到底在哪里?
学校德育有底线和上限之分,初中学校的德育应先保底线再求上限。以上种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学生和成年人中有许多人缺“心”:缺孝心、缺爱心、缺上进心、缺责任心等,其中最致命的是缺责任心。“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道德的源头在于责任”。当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负责任时,那么他就不可能会有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爱心和对事业的进取心。因此,责任教育是底线教育,是当前初中学校德育的原点和基点,是初中学校德育的纲。抓住了责任教育这个纲,就能提起初中学校德育整张网。
二、教育实践
1.初中学校责任教育的内容。
(1)“我的责任我明白”系列教育。常言说:“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知情意行,知是基础。因此,学校责任教育应从明责任开始,通过征集、讨论、汇编成以下初中生基本责任,再通过板报、宣传画廊、班队课、故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形式把这基本责任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道德结构中,使每个学生都明了自己的基本职责。
我因自己而更阳光自信――珍爱生命、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家庭因我而更温馨和睦――孝敬、体谅父母,懂感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同学因我而更友好互助――不欺辱同学,待人诚实、有礼、友善,乐于助人。
班级因我而更团结上进――团结同学,积极进取,弘扬正气,维护集体荣誉。
校园因我而更文明有序――风纪礼仪规范,集会守纪律,课间不出校,不滋事、不打架,不做违纪、违法的事。
道路因我而更畅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骑车带人,不闯红灯,走斑马线。
环境因我而更洁净明亮――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不攀折花木,不践踏草坪,不涂抹刻画。
社会因我而更安定和谐――遵守社会公德,不干扰他人正常活动,遇事多说“对不起、没关系”,不进网吧,拒绝。
(2)“我的责任我承担”系列教育。知情意行,行是目的。责任教育的本质在于促使每个受教育者行使责任行为。无论是孝敬父母这样的基本责任,还是造福人类这样的伟大责任,都不能停留在知道要做、想要做、能够做的层次上。实施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行动中负起责任、负好责任,并把做事负责任变成一种习惯。
通过责任教育小故事、责任教育案例和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以“四点四会”活动:“以对家庭负责为起始点,学会孝敬;以对自己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报答”为载体说服学生承担责任,引导学生敢于承担责任,促使学生学会承担责任。特别要让他们不仅学会承担义务类责任(由学生应尽的义务而生成的责任,比如为学校争光的责任、孝敬父母的责任、按时完成作业的责任等),更要 学会承担过错类责任(由学生的过错而生成的责任,如损坏公物应该赔偿的责任、违反校纪应该接受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罚的责任等)。因为如果在学校做学生时出了问题不用承担过错责任,而在社会做公民犯了错误却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就与社会的要求完全脱节了。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做到“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2.初中学校责任教育的策略。
(1)激发需求,培养责任意识。“四二一”家庭模式引发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学校道德教育过于“假、大、空”,偏离学生的生活体验等是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外部因素,但学生的思想成长与责任意识没有“交集”肯定存在内在的原因。
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性动物,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其中被人需要也是一种需要。当做一件事情能给他人或集体带来利益时,比仅能给个人带来利益更能激发人的热情和斗志。作为儿女,能够孝敬父母,被父母需要,是一种幸福;作为妻子,能够扶持夫君,被丈夫需要,是一种快乐;作为母亲,能够照顾子女,被孩子需要,是一种享受;作为教师,能够传播知识,被学生需要,是一种满足。正是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们油生一份责任,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扮演好生活中每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作为教师,我们努力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多数时候并没有想到升职加薪那么遥远的目标,一种很普通的成就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才是我们努力工作的直接动力。学生一个求知的眼神,领导一句无意的夸奖,同事一个简单的肯定……都会让我们感觉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孩子同样有被周围人需要的愿望。但生活中,有的父母在家里永远表现得足够坚强,从不在子女面前暴露自己软弱的一面,尽管他们的初衷是疼爱、呵护自己的子女,却走入了一个家庭教育的误区。古人云:“家贫出孝子”,贫困通常会让子女从小就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家庭需要自己的臂膀来支撑,早早地背负起家庭的责任,所以不会一味地索取。学校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孩子在班级里永远感觉自己可有可无,老师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同学们总是忽略自己的存在,那么他们如何树立一种集体荣誉感,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对班集体负责呢?所以,要给孩子一个承担责任的机会,让他们从心底感觉到家庭需要他们,老师需要他们,班级需要他们,学校需要他们。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让他们感觉家庭、学校、社会时时处处都需要他们,使他们不漠视责任、淡化责任、推卸责任、转移责任,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
(2)四方联动,提高责任能力。我们常说教育有三股力量:学校、家庭和社会,其实更大的力量是第四股力量,即学生本人的力量。责任教育的主角是学生,责任教育的核心不是学校的教育行为,而是学生的内化和外显行为。因此,学校开展责任教育不能受“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样外因重于内因的中国传统的责任教育观念的影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开大会、办栏目、照相片、出书刊上,使责任教育流于“学校唱戏、学生看戏”的形式。而应去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责任体系的构建,去追踪和评估学生的具体发展状况,去真正检验学生的责任能力。在初中生的责任教育中,学校要开拓资源让学生去认识责任,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责任,常态教育让学生去强化责任,实践操作让学生去履行责任,家庭、社会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科学的教育环境,学生本人应自主自律,四方联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责任能力。
带着对自己、家庭、社会沉甸甸的责任感走向社会的学生,日后即使不能为社会作出重大的贡献,也肯定不会成为祸害社会的人,什么时候他都会尽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因此,责任教育是初中学校德育的原点和基点。
参考文献:
[1]张少华,白春芝.责任教育的基本做法与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08,(10).
我总觉得两个外孙远离祖父母,我们作为外祖父母,当然要把所有的爱都给他们,想要买什么就给他们买什么,想要玩什么就陪他们一起玩什么。然而,纳塔篷却不领情,他认为孩子不能这么宠着,一定要让他们知道,生活的真正面目是什么,不能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让他们明白只有认真工作、付出才有回报。
我们觉得,纳塔篷说得有道理。不过,完全不需要让这么小的孩子就了解什么是生活,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懂了。没想到,纳塔篷见我们不太认同他的观点,竟擅自给孩子们定起了家务计划。
“本周家务如下:每天早上扫地、拖地板;每天晚餐为大家摆碗筷;隔两天浇花;每天喂鱼;每天收拾玩具;每天……”在这份家务计划里,还包括为外祖父拿眼镜,帮外祖母择菜、洗菜,甚至还有为纳塔篷擦皮鞋和为女儿的大衣除尘,但只是这两样前边有星号标记,意味着这两样本应是父母个人的家务事,所以,他们愿意为此而付费。
“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看了这份计划,我实在忍不住,对纳塔篷说,“那些家务事,我们随手就做了,孩子们做不了,也做不好。”
“他们也是家庭里的一分子,”纳塔篷振振有词,“他们应该分担家务,不能只是享受,也要有义务。这是他们的责任。”
“他们还没有能力做这些家务,”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你眼中只有责任,你做父亲的,也要有责任,孩子能把学习搞好就很不错了。”我们为教育孩子争吵起来。
吵归吵,纳塔篷却早已和女儿成了同盟,家务计划还是呈现在了两个孩子面前。没想到,两个孩子竟然对这个计划挺感兴趣,大外孙不但认领了扫地、拖地板、喂鱼等家务劳动,还抢着认领了两样可以挣到钱的劳动。小外孙也按时收拾饭桌、摆碗筷。
看着两个孩子每天做这么多事情,我实在不忍心,就事先帮孩子们干完他们的家务,让他们无事可做。刚开始的时候,两个孩子还一个劲儿地反对,慢慢地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那天,我正在拖地板,纳塔篷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见到我正在帮孩子做家务,他显得非常愤懑,立即退出房间,给女儿打电话,而女儿也马上从单位请假赶了回来。我不明白,只是做些家务活,为什么女婿就如临大敌一般,还把女儿也叫了回来,因此,在和女儿谈起这件事时,口气自然有了抱怨的成分。
“他们还是孩子,”女儿说,“他们既然认领了家务工作,就应该负起责任,如果您替他们,就等于让他们养成凡事推脱、不负责任的习惯。”“你们也知道他们是孩子,那干吗还让他们做那么多事?” 纳塔篷见我们争执起来,就把女儿拉进了房间,过了好一阵才出来。女儿表示,如果我们再这样干扰他们教育孩子,他们就搬回泰国。我知道,这是纳塔篷的主意,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保证再也不干涉他们的教子计划。本来以为,只要小心一点儿,背着纳塔篷,还是可以帮孩子们做事。但没想到,孩子们也拒绝了我的要求:“这是我的工作,我自己有能力完成。”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主任工作;教育策略
现在的中学生现代、开放、敏感、自我,有一点点孩子气的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网络里的自由天空,电视里的七情六欲,书包里的沉重与绚丽,青春期的和平、富足、躁动和三人制家庭的孤独,让这一代人身上少了一种品质——责任。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呢?
一、率先垂范,无声胜有声
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如果人人都有主动负责的精神,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集体?所以说,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学生的责任心就逐步养成了,而这种责任心的养成,不能只靠讲大道理,要靠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抓住学生的心。有一次班级值日做得不好,我不动声色地拣起地上的纸屑,清理好花盆里的枯枝,然后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废纸的故事: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都为之惊叹,日本民族因此而赢得了尊重。拣干净你脚下的纸屑,这就是培养责任心的开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一份子,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要以身作则,身先士范,能春风化雨,无声胜有声。
二、提供学生负责的机会
刚入学时,我就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为他们提供负责的机会。比如扫地、拖地、整理自行车。我给学生作了明确的分工,让他们知道哪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不可能让其他人代替。开始时我每天都看着他们完成这些工作,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独立的完成这些事当作自己的责任。记得刚开学后的第三天轮到束方召打扫教室,我叫他打扫时他竟然说出要告我非法使用童工。我就教导他:你是我班的一分子,打扫卫生是我们每个学生应做的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学生应尽的责任,打扫卫生是为了我们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并没有从中牟取利益,因此并不是使用童工。在我的教育下,他很心服口服打扫了卫生,并从此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责任。
三、奖惩并用,保障责任习惯
学生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我认为: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而老师和家长往往会为学生想得特别周到,甚至有一些家长会为自己孩子承担过失的后果,这便纵容了学生不负责任的习气。现在的初中班级管理中,有许多老师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在学生这个叛逆、反抗的年龄阶段中,给他们一些适当的惩戒应该是教育的必须手段,但现在家长的不配合给教师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干扰,这一点甚至有些媒体及法律都不站在教师这一边,只强调说服教育,然而仔细想想,仅仅说服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吗?笔者以为,在初中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奖惩是非常必要的,相关方面应当尽快出台相关规则,既不能纵容教师随意体罚与变相体罚,也不可缺乏一定的惩戒措施,用一条腿走路,我们的成长教育是不可能健康进行的。总之,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让学生在家庭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都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责任,体验责任
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笔者强烈感受到了要通过具体的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必经的一个途径。也就是说,初中生的责任意识需要在形式多样的活动过程中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活动中一步步认识责任,体验责任。譬如每个星期的黑板报办理,每次我都十分不放心学生的能力,总是给学生找好资料,提供版面建议,然后让学生画画儿、书写,有时候大字还是我亲自书写。但每次学校检查都说我们班的板报没有创新,都老一套,不能展现当代初中生的精神风貌,缺乏现代意识,等等。有一次我生病请假了,正好耽搁了指导学生办板报的时间,但到了学校以后,发现班里的学生办出来的板报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从这件事上,我反思了很长时间,是不是以往的管理过程中,我总是放不开手脚,影响了学生一次次的锻炼机会,自己插手过多反而影响了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影响了他们能力的展现与提高。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班里的活动,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让他们亲自做决定。比如,班里参加学校的歌咏比赛我就让文艺委员亲自组织,班里的运动会就让体育委员亲自运作,学校卫生大检查,我就让卫生委员亲自指挥……一段时间下来,不但班里的各项活动风生水起,而且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主题教育
一、五个打造彰显目标
通过实施感恩责任教育,培植感恩责任文化,最终使学校德育工作实现“五个打造”的目标:
(一)打造最安全校园。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底线,安全是一,其他都是零。实施感恩责任教育,让教师和学生热爱校园,以校为家,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自觉从自身做起,创建平安校园。
(二)打造最规范校园。规范是学校的纪律线,是职业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感恩责任教育,在学校管理各环节上强化责任意识,推行岗位责任制,突出管理的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对学生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打造最文明校园。文明是学校的形象线。我们坚持在培养学生的德养上动脑筋,通过创“文明班集体”“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校星”等形式,让文明责任与学生同行。我们提出了“干净的环境育文明规范的人”的口号,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室、宿舍、卫生区做到了无纸屑、无痰迹、无污迹,学生在创造文明环境的过程中感受了尽责的愉悦,增强了文明规范的意识。
(四)打造最激情校园。激情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通过感恩责任教育,强化“职业立身、技术报国”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校园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
(五)打造最和谐校园。和谐是学校的幸福线。实施感恩责任教育,教师会自觉发挥表率作用,学生则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共处,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共同为和谐校园的打造尽责尽力。
二、五大内容深化主题
我校实施感恩责任教育,主要内容是:
(一)感恩父母,尽责家庭。即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对家庭尽一份责任。我们要求教师定期为学生布置爱心家庭作业,组织开展“我的成长足迹”“算算亲情账”“回味感动的瞬间”“搜集成长的见证”等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明白回报的幸福。
(二)感恩老师,尽责学习。即感谢学校、老师的培育之恩,尊敬师长,勤奋学习,早日成才。我们要求学生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主动去办公室帮助老师打扫卫生,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
(三)感恩他人,尽责互助。即感谢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人士的真切关爱,懂得待人接物处事的道理,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团结友爱,自觉关心帮助别人。
(四)感恩国家,尽责社会。即感谢国家的培养,努力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我们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缅怀革命先烈等系列活动。
(五)感恩自然,尽责环保。即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爱护一草一木,增强环保意识。我们开展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要求学生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五大途径实施教育
(一)环境文化熏陶
一草一木见精神,一砖一瓦都有情,每面墙壁会说话,每处景点都育人。学校在原校区条件薄弱的基础上,整合现有资源,赋予文化内涵。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学校主体建筑分别冠以“鹏程、宏图、修远、博雅、践行、雅言、谦行”等名称,其中综合实训大楼以“双馨楼”命名,喻“德技双馨”之意。学校横向道路以“敬业、勤业、乐业、创业”等命名,纵向道路则以“求真、求实、求新、求精”等命名。师德三园中“师范园”以陶行知雕塑和警句激励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表园”以雅仪流芳扬师表,“师魂园”以浩然正气铸师魂。育德三园包括“崇德园”“励志园”“争先园”,激励学生志存高远、奋发争先。
(二)主题教育宣讲
我们开展以感恩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坚持“四轮齐转”,一是成立感恩责任教育领导小组,为感恩责任主题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把军训、升旗仪式、学校大会、专题教育讲座、晨词宣誓、弟子规诵读等作为实施感恩责任教育的常规活动,并结合国庆节、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青年节、文明礼貌月、清明祭扫烈士墓等节点,针对性开展感恩责任宣教活动。三是开好主题班会,组织感恩责任教育主题班会竞赛。四是开展感恩责任教育专题研究,就实施感恩责任教育的模式、途径、效果等进行深入研究。
(三)课堂教学渗透
我校十分重视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施行不同专业各具特色的课堂德育。首先,开足德育课程。其次,加强学科“感恩责任教育”的渗透,把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纳入到学科教学中去,融合到课程中去,捕捉课程中、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素材,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和感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感恩责任教育的洗礼,实现学校感恩教育在操作模式上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再次,突出专业课教学的感恩责任教育,无论是专业教室还是实习车间,都创设了良好的感恩责任氛围,通过卫生的保持和用料的精确,培养学生良好的节俭品格;通过技能展示,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通过成果展览,树立学生的自信。
(四)全员导师引导
一所学校不仅需要大楼、大师,更需要大爱,全员导师制可以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平等、尊重、关爱”的育人原则,构建“全员育人、全流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帮助广大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
(五)特色活动提升
寓教于活动之中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我们坚持用活动来提升感恩责任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养成、在活动中提高。力求每项活动都能做到“五要”,即目标定位要准、组织实施要实、活动形式要新、参与程度要高、活动效果要好。在搞好常规活动的同时,我们又在特色活动上做活文章,主要开展“书香校园”、“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助学济困四大活动。
四、五大成果形成特色
(一)弘扬了主旋律
“感恩责任教育”是基于新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它的功利性在于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责任的承担和行动的回报。通过感恩责任教育的实施,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
(二)传递了正能量
学校主动与家庭、社会联系,让学校“感恩小环境”带动社会“感恩大环境”。一是指导家庭教育。让家庭成为孩子责任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亲人成为学习楷模,积极参与感恩行动。二是服务社区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承担责任并感恩社会。三是组织社会培训。把我校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中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三)更新了育人观
我们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优势,从学科教学、课外实践、评价调控、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感恩意识的形成。为收到理想教育效果,在感恩责任教育中,我们按照各年级各专业教育内容设置考评指标,务实考评管理,做好学生、教师、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三个层面的适时调控,在教育过程调控中提高学生感恩和责任意识,促使其健康个性的形成。
(四)增强了实效性
实施感恩责任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凸显了学校的竞争力和内涵,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社会效益,使学校尽快成为人文校园、温馨家园、幸福心园、品牌名校。自从感恩责任教育实施以后,教师师德修养全面提升,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学生饱尝温暖,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生活热情。
(五)扩大了影响力
关键词:责任意识;团队荣誉
实习前,系部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对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工资待遇、住宿条件、实习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并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掌握第一手资料。刚开始学生对实习充满兴趣和向往,但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有许多抱怨,觉得工作时间长、环境差、工资待遇不高、工资发放不及时、师傅对自己要求太严等等,找各种理由要求请假、换岗位、换单位、要求加薪等等。我时时在沉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偶然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让我深深的震撼和反思我们教育和实习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责任是一种使命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说:“这个时代不是逃避责任,而是要拥抱责任。”勇于承担责任,是每一位优秀员工迈向成功的第一准则,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为失败找理由,因为他敢于承担责任;不为错误找借口,因为他善于承担责任。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他也能通过努力为企业创造财富。我们在宁光实习的个别学生就没有岗位意识,觉得自己不舒服就不去上班,也不打招呼,当企业按照考核制度扣工资时他不愿意,美其名我有病,我不能上班,为什么要扣我工资?完全不理会这个岗位有没有人工作,会不会影响生产流水线进度;当企业需要他加班时他却说不,我要休息。我们回访企业,大部分老板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表示,企业用人不仅仅是用的上,还要信得过,靠得住。我们不需要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学生,相对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我们对学生的人品和对工作责任度要求更加重视。有的学生随意毁约,频繁跳槽屡见不鲜,根本无视劳动合同和劳动纪律。因此,我认为职业教育应该加强服从意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教育,把教育学生做人作为关键性的工作来抓,从小事做起,从平凡事做起,让诚信做人,责任办事的种子在每个学生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认真珍惜、对待每一次实习机会
九零后的中职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其特点就是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缺少人与人相互友爱的沟通,性格孤僻,过着饭来张口,要钱伸手的生活。对未来充满幻想,常常把社会想得太简单美好。学校安排实习有一点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有一点困难和劳累就打电话告知父母,父母当然心疼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就要求给孩子换岗位或者给孩子请几个月的病假,躲避顶岗实习。实习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历的过程。我认为,每个人都应当珍惜实习机会,因为实习并不仅仅是实习,也是检验你工作态度、责任和积累工作经验的平台。在成熟的商业社会中,工作责任、经验是每位公司老板所看中的素质,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你没有工作经验,被拒之门外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实习过程中,你将融入这个复杂的社会,开始学习基本的生存技能、了解工作职责、积累工作经验和把握人脉关系;谁在实习工作中做得好,谁就会在以后的求职中减少恐慌,谁就有更多的自信。所以,同学和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忽视实习的作用,如果你在实习中得过且过,对工作漠不关心,不负责任,不能承受一点委屈和困难,那么最终蒙受巨大损失的将是你们自己。
二、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加强责任意识
中等生在进校时就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和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选择的,有的是根据今后就业的机遇和工资待遇选择的,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真正选择适合自己行业的并不多,但我想说的是,盲目的选择是对职业的不负责任,但一旦你选择了,就不要爱哪行才干哪行,而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们有的学生特别喜欢频繁地换工作,我遇见毕业了几年的几个学生,问起他们工作情况,学生说他们还没有稳定的工作,工资待遇也不太好,原因就是跳槽太多。我还遇到留在宝丰能源工作的几个的学生,他们说一起去的同学大部分都跳槽了,坚持下来的几个有的是班长,组长,每月工资在3000—4000元左右,他们非常满足和骄傲,现在要进宝丰能源实习必须是大专学生或本科学生。据我了解,很多时候,学生们并不是厌恶最初的工作,当初他们还是比较满意和接受这份工作,只是时间久了之后,就失去了新鲜感,对工作的内容也失去了兴趣,所以跳槽,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结果什么也没有学好,什么也没有学会。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成功需要努力和付出,成功是一个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我想,学生们不要每天总是幻想走捷径,最重要的是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你的薪水和职位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你的知识和技能也在提高。
四、团结友爱、勇于承担的魅力
晚上十一点钟,我接到一个电话:老师,我能不能不参加实习,我实在不能坚持下去了,我一看见他就头痛,这儿的一切都让我厌恶。我认真地听学生的诉苦,然后耐心地了解事情的经过,说服学生坚持工作,告诉学生明天一早老师就到企业。其实,事情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同学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发生争吵,恶语相加,产生隔阂,在一个宿舍无法面对而感觉生活无趣。
第二天一早我到企业分别找两位同学谈话。我对他们说,在老师们的眼中你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你们班一进校就震惊了我们,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你们20多位男学生拿走了全校男生团体第一名,十位女同学拿走了女生团体第一名,获得全校第一名;在歌咏比赛中,你们班每年都获得好成绩。
今天,如果因为一点事不参加实习,会影响你们整个班级的荣誉,你们班没有一个学生临阵逃脱,没有一个学生实习表现不好,要珍惜你们班的荣誉。两位同学听了我的话都积极表态一定要好好实习,为班级争光。他们相互承认了错误,相互谅解。看着他们友好相处,我心里非常高兴。通过这件事让我感到团队力量的伟大,我们要加强荣誉感教育,学校应多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而产生一种自谴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企业也非常需要团队协作,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带动企业的发展。
一天,我看到老劳特把劳特拽上汽车,脸色铁青,砰的一声,重重地关上了车门。我急忙上前去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劳特黑着脸告诉我,今天下午劳特在商店里把一个塑料塞子松动的次品保温箱卖给了一个渔民――这个箱子是他拿出来准备退货的,劳特不知道。
这算得上什么错误?我笑着告诉他:“在我们中国,有句话叫不知者不怪。劳特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才犯了这样的错误,又不是故意的,你不用这么生气。”“怎么能不生气,那个保温箱可能会导致箱里的鱼变质,对买走箱子的渔民来说,这是一种损失,不小的损失!”老劳特有点激动,他看劳特一眼说:“我是没有告诉他箱子是要退货的,可是他作为店员应该在卖出箱子的时候替顾客检查清楚,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现在,他需要跟我一起去赔礼道歉,弥补别人的损失。”
看着老劳特认真的样子,好奇之下,我也跟着老劳特一起上路,我想看看,他究竟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不过很不巧,到了鱼市场,那个渔民似乎出海去了,老劳特很沮丧地拉着我和劳特回来。
事情果然如老劳特预料的那样,保温箱出了问题。一天后,老劳特在鱼市场找到了那个渔民,满满一箱子的鱼都变了质,散发出一股子腥臭的味道。老劳特的脸绷了起来。
按照他的性格,是绝对不会说保温箱出售的时候没有问题的,看来只好赔偿别人的损失,然后回去再狠狠地教训一下劳特了,我想。这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没想到老劳特竟然跳上汽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老劳特开着车回来了,车上还坐着本应该在学校上课的劳特。我没想到,老劳特如此较真儿,还非要儿子过来看看,给他一个教训。
老劳特要劳特把那箱变质的鱼放在秤上称一下,然后拿出计算机来,按照当天的价格,算出了渔民的损失,大约为1000欧元。他拿着计算器给自己的儿子看,然后说:“看到了,这是你的错误造成的损失,我不会替你赔偿,自己的错误要自己来承担。”劳特点点头,什么也没有说。
1000欧元是个不小的数目,要劳特一下子拿出是不可能的事情,莫非老劳特是要扣他几个月的零用钱当成教训?这下劳特应该记忆深刻了。
可是老劳特的做法再次出乎我的预料之外,他说:“劳特,我已经帮你在学校请了一个月的假,你这一个月应该为范德萨劳动,到你赔偿够他的损失为止。”
老劳特说到做到,果然,从那天开始,劳特就和那个渔民范德萨开始出海捕鱼,不管多大的风雨,都一样要出去。我问老劳特,这样的处罚是不是有点过了,孩子的体力可能承受不了,还影响了他的正常学习。老劳特的回答很干脆,他说:“自己犯的错误就要自己承担。学习可以再补上去,但是做人,一定要有原则。”
再见劳特的时候,他身上的皮肤已经被晒得黑红,褪了一层皮。我问劳特:“你觉得你父亲的惩罚是不是有些过分?”他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也许有些,但是我觉得错误的确在我――如果我仔细检查一下,可能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