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化学》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广州化学》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广州化学》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44-1317/O6,国际标准刊号为1009-220X。
《广州化学》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综述评论、研究报告、检测技术与方法、教学教改,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化学政策分析、化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化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51,表明该杂志在化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广州化学》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论文按下列顺序行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
Ⅱ、论文可以写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若论文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Ⅲ、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一致。去掉"研究、分析、探讨"等词。
Ⅳ、翻译并引用外文著作,注释应直接使用该外文。但说明性文字应使用中文。
Ⅴ、参考文献仅列出最主要和正式发表的,按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引录,并在文章相应位置以上角标标明。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黄玉惠 | 36 | 共混;聚丙撑碳酸酯;离聚体;聚苯醚;共混物 |
丛广民 | 28 | 聚丙撑碳酸酯;聚苯醚;共混;离聚体;脂肪族聚... |
陈立班 | 28 |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化物;共聚;聚氨酯 |
陈鸣才 | 28 | 聚丙烯;超临界二氧化碳;环氧树脂;丙烯酸;共... |
吴锦远 | 27 | 聚偕胺肟;纤维素基;聚偕胺肟树脂;树脂;磁性 |
杨超雄 | 26 | 聚偕胺肟;纤维素基;聚偕胺肟树脂;树脂;磁性 |
刘伟区 | 26 | 有机硅;环氧树脂;改性;含氟;有机硅改性 |
哈成勇 | 25 | 松香;环氧树脂;制法;松节油;蒎烯 |
廖兵 | 24 | 多元醇;减水剂;纤维素;甘蔗渣;离聚体 |
邓松之 | 24 | 化学成分;海绵;南海海绵;胆甾醇;甾醇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534 | 丙烯;树脂;催化;乙烯;改性 |
上海理工大学 | 124 | 催化;纳米;催化剂;电催化;石墨 |
中南大学 | 85 | 催化;手性;氨基;手性氨基醇;氨... |
福建师范大学 | 75 | 催化;壳聚糖;微球;活性;絮凝 |
华南理工大学 | 68 | 改性;复合材;纤维;复合材料;树... |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 | 46 | 色谱;相色谱;色谱法;气相;气相...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 丙烯;丙烯酸;离子;纳米;聚氨酯 |
南京林业大学 | 28 | 复合材;复合材料;香豆素;豆素;... |
贵州大学 | 28 | 催化;光催化;水热;水热法;热法 |
中山大学 | 22 | 性能研究;改性;催化;导体;塑料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3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9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
16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12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12 |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
11 |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
11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1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1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6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2-04) |
6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9172) |
6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5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15007) |
5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300082)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33060) |
3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2N029) |
3 |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AL11486)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772036)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674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