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创刊于1975年,是一本由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42-1640/X,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425X。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人物访谈、专题综合论述、节能低碳技术及应用,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43,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论文作者姓名按照作者承诺签署顺序列举于题名下方通栏居中排列。多个单位的作者用逗号分隔,通过姓名右上角数字在篇首页脚中标识各自所属单位。
Ⅱ、本刊对刊发的文章拥有版权,不得擅自转载、改编。凡转载、改编务经我刊同意,违者必究。
Ⅲ、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Ⅳ、参考文献列在文末,以中括号编码,按照文中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不单独分中外文。同一文献只出现一次。禁止将一部参考文献标注多个序列号。
Ⅴ、来稿所关涉的课题及向有关人员表示的谢忱等内容,应以脚注①的形式标在正文首页下方,同时注明课题的批准编号。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蒋军成 | 63 | 火灾;数值模拟;气体爆炸;安全工程;储罐 |
许开立 | 41 | 集对分析;安全评价;贝叶斯网络;安全工程;尾... |
宁晓骏 | 27 | 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桥梁;高速铁路;时程分... |
赵云胜 | 22 | 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评价;企业;安全科学 |
李凯 | 21 | 渗滤液;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废水;光整机 |
张礼敬 | 21 | 指标体系;不锈钢;爆炸事故;炉管;数值模拟 |
吴超 | 20 | 安全科学;硫化矿石;安全管理;安全信息;自燃 |
李亚峰 | 20 | 废水处理;混凝;三维电极;影响因素;去除率 |
柳静献 | 19 | 滤料;袋式除尘;袋式除尘器;PM2.5;除尘 |
姚群 | 19 | 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烟气;微细粒子;预荷电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钢集团 | 495 | 除尘;除尘器;袋式;袋式除尘;垃... |
武汉科技大学 | 328 | 废水;污染;催化;值模拟;数值模... |
昆明理工大学 | 190 | 值模拟;数值模拟;隧道;时程;阻... |
南京工业大学 | 184 | 化工;火灾;值模拟;数值模拟;储... |
中国地质大学 | 159 | 企业;火灾;煤矿;隧道;安全管理 |
常州大学 | 141 | 值模拟;数值模拟;天然气;火灾;... |
东北大学 | 136 | 安全评价;滤料;火灾;除尘;网络 |
武汉理工大学 | 132 | 污染;水处理;污泥;废水;污水 |
中南大学 | 105 | 废水;安全管理;层次分析;污染;...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03 | 建筑;火灾;疏散;网络;污染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99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5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8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7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6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41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39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38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37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37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4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6A402) |
9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7-001)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4026)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36110) |
8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62501)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7067)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2189) |
8 | 江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11C0053)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61205)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01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