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广西民族研究》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广西民族研究》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广西民族研究》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广西民族研究中心
国内刊号CN:45-1041/C,国际刊号ISSN:1004-454X
创刊时间:1985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研究专栏、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发展研究,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社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社会实践者对各类社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剑桥科学文摘、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社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社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满达日花 | 36 | 民族学;论文索引;报刊;文化人类学;民族研究 |
廖杨 | 27 | 宗法文化;宗法;民族关系;民族;述论 |
塔娜 | 26 | 民族学;论文索引;社会;文化;人类学 |
梁庭望 | 19 | 壮族;少数民族文学;稻作文化;骆越;壮语 |
徐杰舜 | 18 | 人类学;访谈录;人类学学者;汉民族;中华民族 |
李富强 | 14 | 铜鼓文化;壮族;人类学;民族;传承 |
高永久 | 14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边境牧区;少数民... |
吕俊彪 | 14 | 京族;民族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族群... |
覃德清 | 13 | 审美人类学;壮族;诗性思维;审美;非物质文化... |
李忠斌 | 13 |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文化产业;信息...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央民族大学 | 315 | 民族;民族学;论文索引;文化;人... |
广西民族大学 | 261 | 民族;文化;壮族;民族地区;瑶族 |
广西师范大学 | 185 | 民族;文化;壮族;旅游;环北部湾 |
云南大学 | 129 | 民族;人类学;文化;边民;边疆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09 | 民族;人类学;文化;少数民族;壮... |
中南民族大学 | 93 | 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旅游;民族... |
中山大学 | 92 | 文化;人类学;民族;壮族;社会 |
广西大学 | 82 | 民族;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壮语 |
广西民族学院 | 79 | 民族;文化;瑶族;壮族;人类学 |
广西社会科学院 | 61 | 民族;壮族;文化;中华民族;壮学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61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6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3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28 | 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
1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1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2 |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
11 |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 |
11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MZ004)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MZ011)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
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24) |
4 |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3JZDH015-6)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MZ037)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MZ013) |
3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XBB04-D03) |
3 |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6JZD0024)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MZ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