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子元器件》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国外电子元器件》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国外电子元器件》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一本由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61-1281/TN,国际标准刊号为1006-6977。
《国外电子元器件》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新特器件应用、电路与设计、元器件卡片、元器件快讯、实用资料、主题论文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科技政策分析、科技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23,表明该杂志在科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国外电子元器件》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摘要一般15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内容应一致,主要说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
Ⅱ、作者的姓名、电子信箱、手机号码、传真号码、具体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Ⅲ、正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一般不超过五级。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
Ⅳ、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即页下注)。说明性文字与引用刊物信息均作为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编号形式为Word自动生成的数字加圈,注码样式为:①②③④⑤等。
Ⅴ、请勿一稿多投,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进行修改。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刚 | 71 | 单片机;舌诊;模数转换器;无创检测;数据采集 |
魏智 | 42 | 数据传输;DC-DC转换器;1-WIRE;微控制器;保... |
纪宗南 | 22 | 单片机;控制器;变换器;高性能;开关电源 |
黄智伟 | 21 | 单片机;电路设计;FSK;ASK;微控制器 |
孟臣 | 16 | 单片机;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数字式;I^2C总线... |
张颖光 | 16 | 码捕获;自适应;DS-CDMA;自适应阵列;码分多... |
刘书明 | 16 | 信号处理系统;DSP;DDS;FPGA;信号处理机 |
李敏 | 16 | 单片机;电火花表面强化;强化层;TC4钛合金;... |
单承赣 | 14 | 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集成电路;电感耦合 |
林凌 | 13 | 光电容积脉搏波;三角波;光敏器件;单色光;光...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27 | 电路;信号;芯片;通信;DSP |
天津大学 | 107 | 放大器;转换器;接口;模数转换;... |
空军工程大学 | 79 | 电路;集成电路;接口;单片;单片... |
美信公司 | 78 | 电路;电源;电池;控制器;数据传...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75 | 接口;信号;DSP;转换器;芯片 |
武汉大学 | 67 | 转换器;单片;信号;数字信号;单... |
西北工业大学 | 55 | 单片;单片机;电路;集成电路;总...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8 | 放大器;接口;单片;串行;高性能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 | 38 | 电池;变换器;电路;电源;谐振 |
山东大学 | 36 | 总线;接口;单片;单片机;控制器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9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5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
4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2 |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 |
2 |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
2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
2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35030) |
3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F2004000505) |
2 |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CA04)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272057)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6031) |
2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D200515002) |
2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2G04) |
2 | 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33001005-5-3) |
1 |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XAGDXJJ0616) |
1 |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XAGDXJJ20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