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甘肃中医》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甘肃中医》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一本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62-1089/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4-6852。
《甘肃中医》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理论研讨、专题笔谈、学术争鸣、灾害医学、老中医经验、古医籍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古方新用、中医男科、中医妇科、针灸经络、药苑采珠、推拿按摩、中医急症、经验交流、医苑杂谈、教学园地、医院管理、护理园地、文献综述、康复保健、证治经纬、中医教育、杏林人物、中医文化、边缘学科、误诊分析、基层园地、医史文献、中医研究、诊断剖析、调查分析、甘肃医学史话、甘肃医籍考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33,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甘肃中医》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基金资助项目的标注请放在首页地脚(名称及项目编号)。
Ⅱ、正文公式的序号一律靠右空两格,用(1)、(2)、(3)等表示。
Ⅲ、参考文献:择主要列入,10篇以内为宜,按文中出现顺序排列。
Ⅳ、在正文之前引出摘要,不超过200字,5号宋体;前加[摘要]两字,5号黑体。
Ⅴ、投稿方式:将电子版(Word 文档)发送至编委会邮箱,并以“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 为邮件名称。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盛华 | 59 | 膝骨性关节炎;地震;股骨头坏死;非创伤性股骨... |
田雪梅 | 23 | 《武威汉代医简》;类风湿关节炎;武威汉代医简... |
张延昌 | 22 | 武威汉代医简;汉代医简;《武威汉代医简》;中... |
潘文 | 22 | 多囊卵巢综合征;补肾化瘀方;中医药;中医药疗... |
杨扶德 | 21 | 党参;中医基础研究;汉代医简;《武威汉代医简... |
张宏武 | 19 | 汉代医简;《武威汉代医简》;中医基础研究;武... |
何建成 | 16 | 帕金森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中医药疗... |
史正刚 | 15 | 小儿;菖蒲郁金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益... |
康开彪 | 15 | 多囊卵巢综合征;清利通淋汤;热淋;动物实验;... |
鄢卫平 | 15 | 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旋牵手法;椎动脉型颈椎...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甘肃省中医院 | 846 | 中医;护理;中药;药疗;药疗法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523 | 中医;中药;中医药;药疗;药疗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76 | 中医;中医药;辨证;中药;病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136 | 中医;中药;辨证;病机;中医药 |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 | 132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73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70 | 中医;中药;病机;中医药;治法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69 | 中医;中药;病机;病因病机;中医... |
江苏省中医院 | 66 | 中医;药疗;药疗法;中医药;护理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60 | 中医;中药;中医药;药疗;药疗法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1 |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 |
9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
9 | 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 |
5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5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
4 |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 |
4 | 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 |
3 | 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ZS051-A25-092) |
3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1A01Z40)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XZJ005) |
3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S30303) |
3 | 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QS022-C33-020) |
2 | 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2006J001A) |
2 |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08CZ050) |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07ZX055) |
1 | 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KJ101805) |
1 |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2004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