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融》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甘肃金融》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甘肃金融》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一本由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62-1157/F,国际标准刊号为1009-4512。
《甘肃金融》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刊首语、图片报道、封面文章、金融视界、实证分析、绿色金融、金融实务、文苑、飞天金融大讲堂,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经济政策分析、经济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经济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49,表明该杂志在经济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甘肃金融》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献时,只编一个号,即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例如:张三[2]8-12;张三[2]66-80。
Ⅱ、一、二、三级标题各占一行,其中一级标题居中,二、三级标题缩进两个字符且左对齐,四级及以下标题后加句号且与正文接排。
Ⅲ、姓名、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所在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
Ⅳ、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1个月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
Ⅴ、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其中近5年内的文献应占50%以上。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崔学东 | 26 | 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金融支持;... |
杨明基 | 25 | 金融支持;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机构... |
马继洲 | 24 | 临夏州;金融支持;金融;扶贫;精准 |
周俊才 | 20 | 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SDR;人民币;小额贷款... |
张国柱 | 20 | 工矿城市;金融支持;金融;乡村;实证研究 |
成学真 | 19 | 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就业;资本市场;实体经济 |
白伟东 | 19 | 金融支持;实证分析;企业;LOGIT模型;供应链... |
雷在玉 | 19 | 欠发达地区;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支行;金... |
王艳玲 | 17 | 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农村金融服... |
王有美 | 16 | 临夏州;金融支持;金融扶贫;农村金融机构;SW...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人民银行 | 1764 | 金融;银行;贷款;农村;金融支持 |
兰州大学 | 184 | 金融;银行;融资;实证;商业银行 |
兰州财经大学 | 135 | 金融;银行;商业银行;资本;实证 |
中央财经大学 | 103 | 银行;金融;证券;商业银行;资产 |
中国建设银行 | 87 | 银行;商业银行;金融;信贷;会计 |
中国农业银行 | 82 | 银行;金融;商业银行;农业;农业... |
兰州商学院 | 71 | 金融;银行;货币;商业银行;保险 |
中国银行 | 70 | 银行;金融;商业银行;金融机构;... |
工商银行 | 64 | 银行;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信贷 |
中国工商银行 | 55 | 银行;商业银行;金融;贷款;银行...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5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9 |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
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4 | 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 |
1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8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6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6 |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4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3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 | 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1105ZCRA197) |
3 |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无) |
2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129) |
2 | 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1105ZCRA223)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L008)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FX002) |
2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0625) |
1 |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无) |
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48) |
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JY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