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主办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国内刊号CN:45-1351/TN,国际刊号ISSN:1673-808X
创刊时间:1981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主要栏目: 电磁场与微波、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电子、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数学、机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电子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电子实践者对各类电子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SA 科学文摘(英)、哥白尼索引(波兰)、剑桥科学文摘、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电子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等,在电子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电子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古天龙 | 38 | OBDD;装配序列规划;有序二叉决策图;离散事件... |
欧阳缮 | 37 | 滤波器组;频率分集;原型滤波器;探地雷达;滤... |
张红梅 | 23 | 入侵检测;神经网络;多点触摸;无线传感器网络... |
张向利 | 22 | 以太网;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控系统;任务调度;... |
姜兴 | 21 | 宽带;KU波段;高增益;天线设计;微带天线 |
李郴良 | 21 | 线性互补问题;变分不等式;瀑布型多重网格方法... |
纪元法 | 21 | 接收机;卫星信号;北斗;卫星导航;信号 |
黄廷磊 | 20 | 无线传感器网络;重金属;光散射;ZIGBEE;中间... |
朱志斌 | 19 | 全局收敛性;SQP算法;超线性收敛;共轭梯度法... |
刘庆华 | 18 | 滤波器组;原型滤波器;穿墙雷达;频率分集;自...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1665 | 网络;图像;传感;信号;感器 |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 61 | 教学;课程;计算机;教育;解调 |
华南理工大学 | 16 | 中继;中继站;网络;多用户;TD-S... |
中国科学院 | 15 | 加密;加密方案;傅里叶;傅里叶变... |
广西师范大学 | 14 | 教学;非同期;隐喻;隐喻思维;英... |
广西科技大学 | 11 | 网络;网络安全;值模拟;印制板;... |
昆明理工大学 | 11 | 嵌入式;异构;异构数据库;有源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1 | 电子设备;卷积;UG;导师;导师素...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10 | 网络;组网;无线;应急通信;通信 |
福建师范大学 | 9 | 线性互补问题;非线性互补问题;补...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9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65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87 |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 |
86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
81 |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
37 | 广西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 |
34 | 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
27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8 | 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16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61005) |
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61018) |
11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GXNSFFA019004)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61010)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1186) |
10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728206)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01009)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2043) |
7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GXNSFAA019334) |
7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1GXNSFA018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