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研究》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古汉语研究》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古汉语研究》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一本由湖南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3-1145/H,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5442。
《古汉语研究》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简讯、冷门绝学专栏,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文学政策分析、文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文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41,表明该杂志在文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古汉语研究》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文章各章节或内容层次的序号,一般依一、(一)、1、(1)等顺序表示。
Ⅱ、正文标题:正文标题的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正文一级标题用加粗的宋体4号字,二级以下标题用加粗的宋体小4号字。
Ⅲ、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近3年的文献应占30%以上,近5年的文献应占50%以上,并应对照原文核实。
Ⅳ、中文摘要一般限在200字以内,应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结果、结论或讨论四部分内容;关键词一般3-5个。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则与中文的相对应。
Ⅴ、来稿一经决定采用,即发用稿通知;三个月未收到用稿通知,请作者自行处理。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蒋冀骋 | 30 | 释义;《回回药方》;阿汉对音;说文;中原音韵 |
王云路 | 18 |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构词;中古汉语词汇;近代... |
汪维辉 | 17 | 汉语词汇史;常用词;近代汉语;汉语;词汇 |
郑贤章 | 17 | 汉文佛典;疑难字;俗字;考释;音义 |
李运富 | 16 | 汉字;用字;古今字;汉字形体;借用 |
鲁国尧 | 15 | 汉语音韵学;语言学;音韵学;颜之推;二重证据... |
杨宝忠 | 15 | 疑难字;考释;《汉语大字典》;续考;字书 |
马重奇 | 14 | 音系;闽南方言;字典;方言;音系研究 |
孙良明 | 14 | 语法分析;语法;复句;汉语;语法研究 |
刘晓南 | 12 | 宋代;通语;方言;通押;古音学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湖南师范大学 | 239 | 汉语;释义;说文;语法;语言 |
浙江大学 | 114 | 汉语;语词;词语;词汇;中古 |
南京大学 | 100 | 汉语;语音;音韵;方言;词语 |
四川大学 | 75 | 汉语;古汉语;词语;词义;中古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71 | 汉语;代词;古汉语;语义;语义演... |
北京大学 | 69 | 汉语;古汉语;语法;语义;训诂 |
北京师范大学 | 65 | 汉语;汉字;说文;古文字;构形 |
复旦大学 | 62 | 汉语;古汉语;词义;语源;同义 |
厦门大学 | 49 | 汉语;语音;方言;释义;音系 |
武汉大学 | 37 | 汉语;语法;语法化;语义;定语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5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7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4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28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3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12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6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6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5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84) |
7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128)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YY016)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YY057)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YY003)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118)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YYB011)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YY048)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YY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