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22-1131/O6,国际标准刊号为0251-079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综合评述、研究论文_无机化学、研究论文_分析化学、研究论文_有机化学、研究论文_物理化学、研究论文_高分子化学、研究论文_材料化学,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化学政策分析、化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化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85,表明该杂志在化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稿件中文主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副题名前须有破折号并且不超过25个汉字。题名要简明、确切,能够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Ⅱ、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四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Ⅲ、引言切忌与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注释;应与结语呼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结语中应有回答,但不能雷同。
Ⅳ、若论文是基金项目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课题名”(项目编号),列于首页脚注中作者简介的上一行。
Ⅴ、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顺序统一编号,并列于文后。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外文作者采用姓前名后格式,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孙家锺 | 129 | 电子结构;从头算;势能面;密度泛函理论;电子... |
沈家骢 | 121 | 壳聚糖;磷酸胆碱;细胞相容性;生物材料;生物... |
何炳林 | 116 | 吸附剂;吸附树脂;树脂;共聚物;血液灌流 |
徐如人 | 112 | 分子筛;沸石分子筛;磷酸铝;水热合成;水热晶... |
封继康 | 109 | 电子光谱;电子结构;C_;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李正名 | 96 | 生物活性;磺酰脲;除草活性;除草剂;杀虫活性 |
裘式纶 | 94 | 分子筛;多孔;水热合成;分子筛膜;H |
俞汝勤 | 87 | 二阶校正;化学计量学;交替三线性分解;三维荧... |
苏忠民 | 87 | 密度泛函理论;非线性光学性质;量子化学研究;... |
刘淑莹 | 82 | 质谱研究;电喷雾质谱;质谱;电喷雾;人参皂苷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吉林大学 | 2688 | 分子;光谱;催化;纳米;分子筛 |
中国科学院 | 2010 | 分子;催化;纳米;离子;催化剂 |
南开大学 | 1362 | 化合物;分子;活性;生物活性;光... |
北京大学 | 684 | 离子;分子;光谱;晶体;配合物 |
浙江大学 | 582 | 分子;乙烯;共聚;催化;微流控 |
南京大学 | 544 | 配合物;电极;分子;极谱;催化 |
武汉大学 | 530 | 光谱;电极;离子;色谱;配合物 |
厦门大学 | 528 | 催化;光谱;电极;荧光;电化学 |
复旦大学 | 510 | 分子;催化;离子;乙烯;分子筛 |
兰州大学 | 455 | 配合物;学成;化合物;稀土;化学...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085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98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712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443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254 | 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 |
247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35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23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15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
177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99030) |
3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77507) |
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32050) |
2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73017) |
2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33050) |
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3042) |
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06003) |
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20120169) |
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32010) |
1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64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