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气象》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广东气象》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广东气象》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一本由广东省气象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44-1353/P,国际标准刊号为1007-6190。
《广东气象》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天气与气候、广东气候评述、预报检验、环境气象、应用气象、大气探测与仪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环境政策分析、环境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环境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2,表明该杂志在环境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广东气象》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来稿要求有100字左右的中文论文摘要和3个以上的关键词。
Ⅱ、题目:要求简洁、精炼,能够完整、准确地概括全文内容,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宜以阿拉伯数字开头,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Ⅲ、作者应对稿件中的错别字、引文、标点符号等问题仔细地核对和订正。
Ⅳ、参考文献要求所有稿件必须有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的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准,论著的参考文献一般10~15条,综述20~30条。文中参考文献的注码用方括号准确地标在有关文字的右上角。
Ⅴ、若文章的产出有资助背景,应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含编号)。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杜尧东 | 71 | 天气气候;气候学;高温;降水;气候变化 |
李文媛 | 39 | 天气气候;气候学;高温;降水;台风 |
李明华 | 30 | 气候学;气象条件;城市热岛效应;气温变化;天... |
程正泉 | 25 | 热带气旋;台风;天气学;强降水;降水 |
伍红雨 | 24 | 降水;气候学;气候特征;天气气候;大气环流 |
郑璟 | 23 | 天气气候;气候学;降水;高温;强降水 |
黄晓莹 | 22 | 降水;强降水;降水预报;PRECIS;微波辐射计 |
陈芳丽 | 20 | 暴雨中心;天气学;气候学;强降水过程;气候特... |
黄珍珠 | 19 | 应用气象学;气象灾害;季度;气候学;气候变化... |
曾侠 | 19 | 季度;气候学;降水;气温;气候评述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广州市气象局 | 271 | 气象;气候;降水;暴雨;天气学 |
广东省气候中心 | 160 | 气候;气候学;气象;降水;天气气... |
广东省气象台 | 136 | 天气学;气象;降水;暴雨;台风 |
广东省气象局 | 119 | 气象;计算机;气象服务;应用气象... |
广东省江门市气象局 | 109 | 气象;气候;气候学;天气学;暴雨 |
惠州市气象局 | 82 | 气象;气候;气候学;暴雨;天气学 |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 | 81 | 气象;应用气象;气候;大气探测;... |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 | 77 | 气象;气候;降水;环境气象;气象... |
中山大学 | 71 | 气象;气候;降水;气候学;应用气... |
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 | 52 | 气象;计算机;计算机技术;计算机...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6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3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24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7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
15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
15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 |
11 | 广州中心气象台科研基金 |
11 |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
8 |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 |
7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6 |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7Z1-E0101)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1009) |
3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B03)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25007) |
3 | 佛山市科技局立项课题(200609001) |
3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014) |
3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09-03) |
2 |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06A13043333) |
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9B01)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5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