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力》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广东电力》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广东电力》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一本由广东省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4-1420/TM,国际标准刊号为1007-290X。
《广东电力》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配电网技术专栏、电网运行与控制、高电压与绝缘,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44,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广东电力》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关键词:文稿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3~5个中英文关键词。
Ⅱ、姓名在标题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收到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Ⅲ、稿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的期刊、图书、会议论文集等。
Ⅳ、获得各种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请注明资金名称及资助编号。
Ⅴ、为保证稿件评审客观公正,保证本刊的质量,我刊采用匿名评审制度,正文仅列标题、文章全文和参考文献,隐去所有与作者相关的信息。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刘刚 | 51 | 电缆;载流量;架空导线;电力电缆;输电线路 |
彭显刚 | 31 | 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地区... |
黄新波 | 29 |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输电导线;... |
程汉湘 | 26 | 磁控电抗器;无功补偿;电力系统;谐波;单片机 |
彭向阳 | 24 | 输电线路;无人机;绝缘子;覆冰;涂料 |
张勇军 | 21 | 配电网;无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电网 |
阳林 | 19 | 覆冰;复合绝缘子;介质阻挡放电;绝缘子;输电... |
吴杰康 | 18 | 微电网;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调度;电力市场 |
郝艳捧 | 18 | 覆冰;复合绝缘子;介质阻挡放电;局部放电;绝... |
李谦 | 18 | 接地网;变电站接地网;变电站;安全性;避雷器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广东电网公司 | 756 | 电网;电力;变电;电站;输电 |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 472 | 锅炉;电厂;发电;电力;电机 |
华南理工大学 | 466 | 电网;电力;配电;配电网;电压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320 | 输电;绝缘;电力;变压;变压器 |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217 | 电厂;发电;电站;电网;发电厂 |
华北电力大学 | 205 | 电力;输电;电网;发电;电线路 |
广东工业大学 | 190 | 电网;配电;电力;配电网;无功 |
华中科技大学 | 133 | 锅炉;电力;输电;电网;发电 |
武汉大学 | 130 | 电力;输电;电网;绝缘;电线路 |
中国南方电网 | 128 | 电网;直流;输电;电力;南方电网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57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8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83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42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3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6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
2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
19 | 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
1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0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151009001000045) |
12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4950)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67001)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7115)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1084) |
8 | 广东省教育厅电力节能与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IDSYS20... |
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34040) |
7 |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8A060301002) |
6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5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