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广东电力》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广东电力》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广东电力》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广东省电网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
国内刊号CN:44-1420/TM,国际刊号ISSN:1007-290X
创刊时间:1988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配电网技术专栏、电网运行与控制、高电压与绝缘,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工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工业实践者对各类工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工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科双效期刊、RCCSE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在工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工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刘刚 | 51 | 电缆;载流量;架空导线;电力电缆;输电线路 |
彭显刚 | 31 | 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地区... |
黄新波 | 29 |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输电导线;... |
程汉湘 | 26 | 磁控电抗器;无功补偿;电力系统;谐波;单片机 |
彭向阳 | 24 | 输电线路;无人机;绝缘子;覆冰;涂料 |
张勇军 | 21 | 配电网;无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电网 |
阳林 | 19 | 覆冰;复合绝缘子;介质阻挡放电;绝缘子;输电... |
吴杰康 | 18 | 微电网;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调度;电力市场 |
郝艳捧 | 18 | 覆冰;复合绝缘子;介质阻挡放电;局部放电;绝... |
李谦 | 18 | 接地网;变电站接地网;变电站;安全性;避雷器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广东电网公司 | 756 | 电网;电力;变电;电站;输电 |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 472 | 锅炉;电厂;发电;电力;电机 |
华南理工大学 | 466 | 电网;电力;配电;配电网;电压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320 | 输电;绝缘;电力;变压;变压器 |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217 | 电厂;发电;电站;电网;发电厂 |
华北电力大学 | 205 | 电力;输电;电网;发电;电线路 |
广东工业大学 | 190 | 电网;配电;电力;配电网;无功 |
华中科技大学 | 133 | 锅炉;电力;输电;电网;发电 |
武汉大学 | 130 | 电力;输电;电网;绝缘;电线路 |
中国南方电网 | 128 | 电网;直流;输电;电力;南方电网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57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8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83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42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3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6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
2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
19 | 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
1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0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151009001000045) |
12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4950)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67001)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7115)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1084) |
8 | 广东省教育厅电力节能与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IDSYS20... |
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34040) |
7 |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8A060301002) |
6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5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