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腐植酸》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腐植酸》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1-4736/TQ,国际标准刊号为1671-9212。
《腐植酸》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专题评述、卷首语、研究论文、腐植酸文摘、“土肥和谐”之声、腐植酸标准讨论、行业资讯、乌金采风,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化学政策分析、化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化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22,表明该杂志在化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腐植酸》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署名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论文有关问题者,所有作者均须注明所在单位、城市及邮编。
Ⅱ、正文附300字左右的摘要、3~6个关键词,并将标题、摘要、关键词等译成英文附文后。
Ⅲ、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Ⅳ、参考文献须选用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得引用内部资料、待发文献。须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文后,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加注序号。
Ⅴ、引言,说明课题的研究背景,引述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说明本文选题意义和创新点;内容不应与摘要和结论雷同,不能出现图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曾宪成 | 85 | 腐植酸;肥料;土肥;腐植酸肥料;土壤 |
成绍鑫 | 52 | 腐植酸;尿素;泥炭;肥料;褐煤 |
李双 | 49 | 腐植酸;土肥;肥料;腐植酸肥料;土壤 |
李善祥 | 37 | 腐植酸;风化煤;黄腐酸;钻井液;褐煤 |
邹德乙 | 37 | 腐植酸;棕壤;腐植酸肥料;施肥;番茄 |
王曰鑫 | 34 | 腐植酸;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腐植酸肥;缓释... |
周霞萍 | 29 | 腐植酸;黄腐酸;针状焦;煤焦油;生物质 |
马献发 | 28 | 腐植酸;土壤;盐分;设施土壤;土壤理化性质 |
张彩凤 | 26 | 腐植酸;低阶煤;杀虫剂;作物品质;黄腐酸 |
黄占斌 | 23 | 保水剂;腐植酸;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环境材料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秘... | 637 | 腐植酸;肥料;腐植酸肥;腐植酸肥... |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 497 | 腐植酸;肥料;腐植酸肥;腐植酸肥...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 | 102 | 腐植酸;肥料;黄腐酸;腐植酸类;... |
中国科学院 | 98 | 腐植酸;肥料;土壤;植酸;黄腐酸 |
山西农业大学 | 57 | 腐植酸;土壤;肥料;腐植酸肥;养... |
中国农业大学 | 56 | 腐植酸;黄腐酸;降解;土壤;农业 |
东北师范大学 | 50 | 腐植酸;泥炭;基质;泥炭腐植酸;... |
华东理工大学 | 39 | 腐植酸;黄腐酸;分子;植酸;活性 |
黑龙江省科学院 | 38 | 腐植酸;土壤;蔬菜;水稻;大豆 |
沈阳农业大学 | 37 | 腐植酸;肥料;复合肥;腐植酸类;...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1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11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7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
6 | 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
5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5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
4 |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
3 | 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03) |
4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41017) |
4 |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2081007) |
3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0454)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275) |
3 | 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2012ZHZX1A0409) |
2 |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J07YF05) |
2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ZS061-A25-025) |
2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0B03) |
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