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99年,是一本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3-1377/P,国际标准刊号为1673-8047。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成灾机理研究、灾害预测与防治研究、灾害应急•救援与管理研究、灾害社会学研究、学术与争鸣、防灾减灾纵横,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科技政策分析、科技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53,表明该杂志在科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
Ⅱ、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文稿,请提供基金名称和编号,附在文题后。
Ⅲ、摘要应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须用第三人称语气表达,不宜使用评述性语言,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可选3-5个。
Ⅳ、参考文献应保持在5条及以上。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为1~3位时应全部列出,多于3位时只写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顺序要规范。
Ⅴ、文章署名两个以上作者的,其间均以“,”隔开,并在姓名下写明对应的单位全称和邮政编码。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薄景山 | 15 | 地震;地震动;反应谱;统计分析;汶川地震 |
苏全有 | 14 | 清末;民国时期;袁世凯;民国;图书馆 |
郭迅 | 12 | 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汶川地震;地震;阻尼器 |
徐占品 | 11 | 灾害信息传播;灾害信息;新闻传播;灾害事件;... |
蔡晓光 | 9 | 液化;数值模拟;加筋土挡墙;振动台试验;汶川... |
王慧彦 | 9 | 地震;应急管理;地震灾害;应急;GIS |
郭明珠 | 8 | 地脉动;震害预测;地震动;振动台试验;强震 |
白相东 | 8 | 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INSAR;活动性;渭河盆... |
赵晓燕 | 8 | 地震;地球自转;数值模拟;地震非均匀度;汶川... |
李平 | 8 | 地震动;汶川地震;地震反应;地震;剪切波速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防灾科技学院 | 393 | 地震;教学;灾害;教育;高校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 | 46 | 地震;值模拟;数值模拟;影响因素... |
安徽省地震局 | 45 | 地震;地震台;地震活动;断层;隐... |
中国地震局 | 40 | 地震;值模拟;数值模拟;震前;地... |
北京工业大学 | 36 | 地震;基坑;桥梁;地震动;地震响... |
河南师范大学 | 26 | 内务;内务部;民初;灾害;救灾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 25 | 火灾;消防;灭火;应急;灭火救援 |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 24 | 教学;体育;教育;防灾技术;高校 |
吉林省地震局 | 21 | 地震;档案;值模拟;震害;震源 |
成都理工大学 | 20 | 地震;滑坡;地貌;稳定性分析;构...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1 |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 |
20 |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 |
1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15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
1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9 | 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 |
9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LLYJSLGZ081)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JYA770002)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696)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254)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2114) |
3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39) |
3 |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SY[2011]3113) |
2 | 青年科技基金(YJ12021077)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017)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