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粉煤灰综合利用》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粉煤灰综合利用》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一本由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3-1187/TU,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8249。
《粉煤灰综合利用》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建筑结构、岩土力学、材料科学、市政工程、研究与应用,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38,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粉煤灰综合利用》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文中数字凡能用阿拉伯数字的均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如:70年代、10亿元、8年以下、《北京金融评论》2011年第1辑等。
Ⅱ、选题要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Ⅲ、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应该是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有逻辑顺序;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句型应力求简单,少用或不用长句。
Ⅳ、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姓名之间以逗号分隔。
Ⅴ、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外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张雄 | 44 | 混凝土;水泥;相变材料;矿渣;聚羧酸减水剂 |
施惠生 | 35 | 粉煤灰;水泥;高钙粉煤灰;脱硫石膏;垃圾焚烧... |
翟建平 | 29 | 粉煤灰;粉煤灰漂珠;漂珠;SUB;金矿床 |
李双喜 | 28 | 混凝土;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力学... |
钱觉时 | 26 | 粉煤灰;混凝土;磷酸镁水泥;水泥;固硫灰渣 |
刘娟红 | 24 | 混凝土;粉煤灰;耐久性;性能研究;充填材料 |
张永娟 | 23 | 水泥;混凝土;颗粒群分布;颗粒群;矿渣微粉 |
王智 | 22 | 粉煤灰;混凝土;固硫灰渣;聚羧酸减水剂;减缩... |
陆文雄 | 21 | 乳胶粉;混凝土;粉煤灰;干粉外墙腻子;钢渣微... |
赵风清 | 20 | 钢渣;矿渣;粉煤灰;建筑石膏;蒸压砖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同济大学 | 253 | 混凝土;粉煤灰;水泥;煤灰;抗压 |
河海大学 | 102 | 混凝土;水泥;有限元;水泥基;粉... |
武汉大学 | 94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磷渣;胶凝 |
新疆农业大学 | 87 | 混凝土;粉煤灰;水泥;沥青;沥青... |
重庆大学 | 59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水泥;微珠 |
武汉理工大学 | 56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水泥;路面 |
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 | 50 | 建筑;混凝土;节能;地震;装配式 |
河北工程大学 | 48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装配式;抗... |
学研究院 | 45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建筑;泵送 |
中南大学 | 44 | 粉煤灰;混凝土;煤灰;水泥;砂浆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8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3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8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16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
16 | 河北省建设科技研究计划项目 |
14 | 新疆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学科基金 |
9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9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20B02) |
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623104) |
4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895) |
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4B05) |
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610704)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8087) |
4 |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JK2007-11) |
3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6A095) |
3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GS04093) |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GB6107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