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创刊于1956年,是一本由福建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35-1016/C,国际标准刊号为1000-5285。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生态文明研究、社会学研究、新媒体研究、法学研究,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83,表明该杂志在教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来稿文责自负,抄袭率控制在15%以内,严禁一稿多投。
Ⅱ、一级标题用“……”来标识,二级标题用“、、……”来标识,三级标题用“”来标识,四级标题用“、”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Ⅲ、注释:采用脚注(当页注,“每页重新编号”),使用小5号字(由word软件自动生成),注释序号使用右上标的“①”。
Ⅳ、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数量在3-8个(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
Ⅴ、参考文献的引文或出处应以方括号上标的形式标注序号。在句末标注的,应置于句末标点之前。例:……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1]。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建平 | 26 | 《资本论》;信用;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共同... |
郑又贤 | 18 | 辩证思考;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
李小荣 | 16 | 佛教;禅宗语录;变文;故事;检讨 |
马重奇 | 16 | 音系;闽南方言;字典;方言;音系研究 |
陈颖 | 15 | 抗日小说;高校学报;中国战争小说;战争小说;... |
林旭霞 | 14 | 虚拟财产;林权;用益物权;物权;侵权责任 |
叶一舵 | 14 |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调节;影响因素;... |
李碧珍 | 14 | 民营企业;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金融;乡村;体... |
黄茂兴 | 14 | 区域经济;竞争力;经济增长;闽台;省域经济综... |
林大津 | 13 | 修辞;言语交际;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研究;跨文...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福建师范大学 | 2158 | 教育;文化;文学;主义;小说 |
厦门大学 | 99 | 教育;文化;高等教育;两岸;考论 |
复旦大学 | 47 | 修辞;修辞学;文学;学科;政治 |
吉林大学 | 44 | 社会;主义;政府;低碳;企业 |
南京大学 | 42 | 主义;教育;哲学;新闻;舆论 |
中国人民大学 | 42 | 主义;生态;法律;资本;媒体 |
北京大学 | 38 | 生态;哲学;生态文明;社会;社会... |
华东师范大学 | 36 | 教育;修辞;哲学;社会;审视 |
福州大学 | 35 | 物流;修辞;生态;实证;语料 |
浙江大学 | 34 | 文化;语言;诗学;司法;权力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557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0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202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52 |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
46 | 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 |
4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42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36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35 |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JL006) |
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KS010)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XW055) |
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90018)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JY045)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1011) |
4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Z001) |
3 |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0YJA751066) |
3 | 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3R0047)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