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福建教育》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福建教育》杂志创刊于1951年,是一本由福建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周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35-1017/G4,国际标准刊号为0427-7058。
《福建教育》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卷首、关注、承百年初心,树时代新人、思考、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健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体系、研修、评价、教学、读刊、百味,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表明该杂志在教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福建教育》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投稿时请同步提供:文章所有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办公电话、邮箱、通讯地址及邮编等)、个人简介以及照片。
Ⅱ、正文格式和结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类分为:引言、材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4个部分。各层次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Ⅲ、基金项目成果应保留项目名称及编号,致谢原则上不予保留。
Ⅳ、论文类文稿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
Ⅴ、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应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加方括号),并在文末按顺序列出。作者、译者、编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3人时只写前3人,后加“等”。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翁乾明 | 52 | 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节奏;学习力 |
缪剑峰 | 36 | 教师;班主任;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中小学教育... |
林媛媛 | 32 | 集体教学;生活化;幼儿园教师;集体教学活动;... |
林高明 | 31 | 教师;教育;教育教学;课堂;课堂生活 |
张锋 | 29 | 生物学;高中生物学;初中生物学;生物学教学;... |
吴荔红 | 27 | 大班;幼儿;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游戏活动 |
黄丹青 | 22 | 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实验;化学新课程;初中化学... |
肖俊宇 | 22 | 语文教学;年级;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
任勇 | 22 | 教育文集;数学;中观;教师;数学教学 |
鲍道宏 | 21 |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课堂教学;语文教育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福建师范大学 | 388 | 教学;教育;教师;课程;幼儿 |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 | 189 | 教学;教育;课程;学科;生物学 |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169 | 教学;教育;课程;教师;学科 |
北京师范大学 | 164 | 教育;课程;教学;教师;课程改革 |
福建教育学院 | 141 | 教学;教育;教师;课程;语文 |
学研究院 | 136 | 教学;教育;教师;课程;学科 |
华东师范大学 | 116 | 教育;教师;教学;课程;课程改革 |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114 | 教学;教育;语文;教师;年级 |
厦门大学 | 108 | 教育;教学;教师;课程;文化 |
福州第一中学 | 96 | 教学;教育;课程;数学;高考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0 |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21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20 |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 |
12 |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
1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12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
11 |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
1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9 |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31101029)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4115) |
1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2013ZD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