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一本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0-1683/TU,国际标准刊号为2096-8000。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化工政策分析、化工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化工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18,表明该杂志在化工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摘要中文摘要400~500字,必须标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有对应的英文,英文摘要须包括: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最好将本文创新点写在结论部分。
Ⅱ、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称、学位学历、研究方向等。
Ⅲ、编辑部收到文稿后立即登记编号并通过作者投稿电子信箱回复,在收到回复的3个月内,如果没有收到修改或录用通知,说明文稿尚在处理之中,作者如欲另投他刊,请务必先与本编辑部联系。
Ⅳ、文题应简单明确,能反映和概括研究主要内容和特色,切忌过于笼统。
Ⅴ、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外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蒋金华 | 11 | 经编;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织物;金属丝 |
陈南梁 | 10 | 经编;复合材料;玻璃纤维;柔性复合材料;性能... |
王轩 | 10 | 复合材料;平纹编织;蜂窝夹芯结构;面板;渐进... |
铁瑛 | 9 |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板;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 |
王继辉 | 9 |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环氧树脂;渗透率;玻璃钢 |
方海 | 8 | 复合材料;腹板;芯材;树脂固化;防撞 |
李成 | 8 |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板;复合材料层合板;CFRP;... |
吴迎峰 | 7 | 复合材料;衬纸;芯模;纤维缠绕;纤维 |
蒋秀明 | 7 | 碳纤维;织机;角联;预制体;钢针 |
田会方 | 7 |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纤维缠绕机;纤维;芯模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武汉理工大学 | 56 | 复合材;复合材料;CFRP;有限元;... |
东华大学 | 45 | 复合材;复合材料;碳纤维;纤维增... |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 | 38 | 复合材;复合材料;树脂;酚醛;酚...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5 | 复合材;复合材料;性能研究;有限... |
中国民航大学 | 35 | 复合材;复合材料;合板;层合板;... |
郑州大学 | 28 | 复合材;复合材料;碳纤维;CFRP;... |
青岛理工大学 | 25 | 复合材;复合材料;共固化;值模拟... |
大连理工大学 | 23 | 复合材;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 |
南京工业大学 | 20 | 复合材;复合材料;应力;纤维增强... |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 | 20 | 复合材;复合材料;树脂;碳纤维;...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5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2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
1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8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9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9 |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
7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7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7 | 国家商用飞机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4001-072-02) |
2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62002)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62015) |
1 |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4530)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028)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2195)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401)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33202)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3030) |